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性的心理学

人性的心理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性的心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性的心理学

人性的心理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 心理学 人性观 发展趋势

一、当前社会中人的本性探析

众所周知:自从人类在远古时代产生意识之初,人们就开始以自己为认识社会、自然以及一切生物的对象,人们将自己定身为凌驾一切生物之上的物种,并将自己与其他生物区分开来。因此,自从人类开始具有意识之后,每个人都便注定具有自己独有的人性特点。儒家代表人物孟轲主张“人性善”,认为所有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善良的,而在其日后的生长发展过程中,由于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不同,而导致了人们逐渐发生了不同层次的变化,从而使得社会中的每个人的人性都发生了不同性质的变化。但是仍有一部分人相信人性本恶,其主要代表就是我国的荀况的性恶论。荀况认为,人一旦出生,就欠了上辈子的债,这辈子将用一生去弥补上世自己所犯的一切过错,因此,人的一生就应该用来做善事。除此之外,还有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世硕的性有善有恶论、杨雄的性善恶相混论、董仲舒和韩愈的性三品说等等。但是无论哪种认识,都是从侧面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因此,在当前社会中,进一步探讨人性的问题,就成了目前各个国家相关人士所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前教育心理学:要想在本质上彻底弄清“人性”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彻底的弄清“人性”与“人的本质”到底存在哪些不同,二者虽然有着一些相关性,但是仍具有一定的区别是值得人们去关注的。笔者在这里所说的不同主要在于“人性” 是人作为类存在物所具有的各种共同属性, 不涉及其他的“类”。人具有的特性其他“类”可能也具,有而“人的本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最根本特征,是人的其他一切特性存在的基础,它必须涉及其他“类”,只在能和其他“类”相区别的根本特征才能称得上是“人的本质”。

二、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分类探析

1.教育心理学中的行为派人性观分析

在1950年之前,行为主义思想一直是世界各国教育心理学相关人士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行为主义思想中的教育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一生都具备一定的倾向性,周围环境与自身行为的发展都对将来这个人的发展与人性塑建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自身表现出来的生物进化论与物种衍生发展不仅了人类的意识,还使得行为主义变得越发缺少现实意义。虽说行为主义不是完全的人性的正确反映,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深深影响一个人的未来发展与人性塑造的。

在整个行为主义的发展中,我们不能完全说行为主义是反人性的,但是它也具有非人性的一面。这是由于在当时的行为主义中,把动物学习行为与其他方面的各种行为研究,应用到了人类的人性研究中,这种片面性的研究迁徙不仅忽视了人为的潜在意识影响,还忽视了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社会性等等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行为主义学派只注意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和只注意运用教育技术,而忽视了对人本身的研究。

2.教育心理学中认知派的人性观分析

作为整个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派,其主导思想是诞生在行为主义将动物试验应用到人类身上并且严重忽视了人类社会心理与众多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形成的,因而该学派认为:人类的社会活动、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活动都是人类理性的行为,是有尊严的,不能单纯的将动物的思想行为实验应用到人类的人性分析中。认知心理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使得人性认识从长期的行为主义认知的束缚中拯救出来,带给了人们新的研究希望。

从认知派的人性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所有人为活动以及社会活动都是人类理性的活动,都是合理的,即使有些人可能当时做出了非理性与非合理性的行为,都可以追源溯根的,并不是完全非理性的,而单纯的将动物的行为主义应用到人类行为主义中,不但会使得人类的尊严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与损失,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人的整体性科学研究。除此之外,认知学派的研究者认为,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是没有“主体间性”的,这种主体间性主要就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与社会交往的一个过程。认知学派这种孤独不完整的人性观分析,使得它在未来的发展中,遭到了人本主义的攻击与反对。

3.教育心理学中人本学派人性观分析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其主要的思想研究是以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讲究万事均以维护人类的尊严与价值为主,主张教育心理学在研究人性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为活动的特点,并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人性观的过程中,要最大程度的研究人类的活动经验、价值以及各种人类精神文明。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人性观思想的提出,使得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在社会中产生了各个方面的强烈反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其主要强调的是人类心理世界的另一个方面,即人的情感、勇气、自尊、自信等方面。因此,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顺利提出不仅使得教育心理学的所有研究回归到对人类的心理活动以及社会活动,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再加上,人本主义的教育心理学家对儿童天然性本质的重视,更加使得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人性观点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然而,人本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虽说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但是由于其自身过分强调人类以及个人存在的价值,使得它在发展的过程中极易走入极端――不加反省地将个人主义的全部当成了人类声明的全部,使得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由于过于注重发展自身的价值,而失去了“自我”与社会必然的真实联系,使得人的生命“ 本真” 完整地显露。

三、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的取向探析

1.教育心理学在进行人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个人的整体性,让人真正“成为人”

我们从上面教育心理学的各类分析中不难看出,一个时代或是一个国家的教育工作与一个国家国民的人性观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若一个国家教育工作者能够足够重视发展国民的智慧、身体以及道德,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性的发展,不仅能够最大程度提高自身国家的国民力量,还能最大程度的促进市场经济与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发展。然而,在当前的个别民族教育中的一些学校教学中,由于过于注重人的某一个方面的教育工作,使得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思想道德的教育工作,导致在发展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程度上的心理缺陷,使自身的人性观发生了偏离。因此,教育心理学在进行人为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个人的整体性,让学生在知识、科技以及技术得以最大发展的同时,其自身的精神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性观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与提高,从而在本质上使学生都具有一个特有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整体,使得学生在社会活动中能够具备更完善的人性观。真正的教育活动应让人成为完整的人而不是被分解的零件, 让人感受到存在的价值,能够正确的自我认识, 真正“ 成为人” 。

2.教育心理学在培养学生人性观的过程中要使广大学生形成一个积极的社会性情感观与特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所谓的教育过程,不仅要最大程度符合教育的本质,还要在一定的程度上形成一个特定的教育模式,从而在本质上使得学生能够形成一个积极的社会性情感,让其在社会中能够真正的体会到社会活动与社会交际能力,从而在本质上提升人与自然的“法律”。另外,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工作也要逐渐适应“自然教育” 工作,即遵循人作为自然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进行积极的适应, 发展人的天性与身心,并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与此同时,在人类生活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中,人们还要积极面对人生,真正在现实的活动中学习人与人的交际经验,从而使得自己的身心都能够得以最大程度地发展。

3.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要求人们必须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本质

一个真正健康、现实的人,在现实的生活中都能够找到真正的“自己”,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具备更强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此类人群不但具备良好的心智能力,还具有一个相对健康的人格特征。但是由于每一个人所能够接受的教育与日常生活均是不同的,使得社会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一样的个体,虽具备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是其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性观都存在某种意义上的缺陷,这种缺陷不仅使得这类人群容易走上犯罪道路,还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其未来发展受到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当前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在生活中“找回自己”,只有这样不断发展的人才,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为自己的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学还要充分探索与调动受教育者的心理积极性,发现受教育者具有的潜能, 确定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 为现实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四、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发展方向探析

教育心理学工作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其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心理学理论,在人类成长的过程中也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当前社会思想潮流、经济以及科技知识不断发展的影响下,一些主流教育心理学家也逐渐发现,在各个高校以及其他部门顺利开展教育心理学工作,不仅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顺利提升学生以及各方面人才的心理健康,还能让其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人性观,使其能够向着更为健康的人生发展。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学还呈现出以下基本趋势:理论观点的多元融合;研究设计的质量结合;研究情景的生态化;研究视角的多样化;研究对象的“全人化”;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了解以上趋势,对教育心理学学科建设和教育心理学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结 语

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不仅对一个人的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还可以充分调动出一个人心理内在的潜在的自我心理,从而使得人们能够更为清晰地了解一个人的人性观。对于整个教育心理学而言,其研究的对象并不是单独的一个人,而是研究整个人群的分类,它是信息的加工者,不但能够最大程度探索与培养一类人群的“人性”,还能使人的肉体和灵魂、思想和行动、理想和情感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惠. 时代背景:理解主体性教育的一把钥匙[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

[2]赵 艳. 论主体性教育的时代性[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7(08) .

[3]窦 坤,刘新科. 人性假设与教育理论建构[J]. 宁夏社会科学, 2010(02) .

[4]韩栋娟. 人性关怀与学生的个性发展[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7) .

[5]霍海洪. 主体教育理论:现实挑战与因应之道[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11) .

[6]施吉峰. 化学学科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35) .

人性的心理学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 R4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1(c)-0144-03

近年来,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血液透析患者病情极为严重,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常出现放弃的念头。病人消极的心理,对治疗带来极大的不利,要提高患者依从性,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心理护理干预是关键。该研究对2012年2月―2013年5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有60例患者。研究组60例患者,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16~80岁,平均(65.81±10.43)岁;对照组60例患者,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16~78岁,平均(65.66±10.2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入选标准,即未出现意识障碍及无精神病病史,智力正常,在医院接受治疗,均进行时常3个月以上的血液透析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每周进行透析两次或者是三次,所有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均未出现出血以及感染等现象,在知情的情况下参与该次研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常规护理治疗,既包括日常的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护理、保持病房舒适环境护理、给患者清除分泌物护理等。在此基础上给予60例对照组患者心理护理治疗,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对患者进行心理测评 开展心理护理,第一步是对患者进行心理学测评,掌握患者的心理情况,此时使用SCL-90自评量表,每一个患者都会得到一份自评问卷,由患者自己独立完成问卷的填写工作,测评中有抑郁、恐怖、焦虑、强迫症、精神病以及人际关系敏感等项目组合而成,对阳性项目、阳性均分进行分析,从而对总体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分数越高则代表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在测量之前,患者需要查看问卷上的说明,在现场完成问卷工作,填写完毕之后,立马回收,医护人远对患者的问卷做综合分析[1]。

1.2.2 与患者保持良好的关系 现如今,在护理工作中常常出现病患纠纷现象,对护理工作与病人的治疗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需要护士与病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护理工作才可顺利开展。因此,护士每天要主动与患者聊天,倾听患者的心声,至少交流2次/d,谈话的时间至少为20 min/次,在聊天过程中,注意语言要亲切和蔼,对患者起到鼓励开导的作用,掌握患者的心理情况,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在交谈的过程中,让患者了解到自己的病情并非自己所想的那样,无法治疗,积极配合医生,按时进行透析治疗,就可以缓解症状,生存下去。可以列举成功案例的方式来鼓励患者,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其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尽量安排护理技术精湛的护理人员来负责工作,因为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病情十分严重,护士常常陪伴病人走完生命中最后一段路程,技术精湛的护士进行护理,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赢得患者的信赖,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因护士优质的护理而有所提高。

1.2.3 和病人家属建立起友谊的桥梁 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关系,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心理压力巨大,不但要面对了患者随时离开自己的可能,还要面对沉重的经济压力,由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情严重,治疗时需要巨额的医疗费,对普通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而患者自身也感觉到愧疚,若是家属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家属不给予精神上的支持,患者很难坚持下去[2]。此时,护理人员和与患者家属保持好联系,让家属了解家属的支持对患者的重要性,大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所产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多是家属所造成,因此,在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不但要重视对患者的护理质量,还需要重视与患者的关系。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家属保持良好的关系,为患者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在交谈过程中,注意语气,采用热情的态度进行交谈,对存在经济困难的家庭,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家属的倾诉,学会换位思考,对家属表示理解,在交谈过程中安慰患者的家属,说话语言不可对家属造成刺激,赢得患者家属的信任,这样才可让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对家属存在的困难表示理解与同情,家属信任护理人员之后,会主动积极参与护理工作,听从护理人员的指导,与护理人员共同对患者进行护理[3]。在护理中,家属与护理人员共同为患者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实现人性化护理,例如,在患者的病房中安装温馨的窗帘,营造温暖的感觉,在病房中安装饮水机、微波炉等,方便使用,让患者感觉像在家里一样。

1.2.4 不同心理问题患者的护理方法 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常常存在各种负面心理,例如焦虑,由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情严重,患者需要在透析治疗中维持自己的生命,不仅感受到疾病所带来的痛苦,还存在恐惧感,焦虑心理必然存在,当患者产生焦虑心理时,护理人员可向患者讲述治疗的方法,并通过讲述成功案例的方式来树立患者的信心,消除患者心中的恐惧[4]。其次,患者还产生抑郁心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长期处于治疗的过程中,与外界接触比较少,甚至是已经远离了亲朋好友,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参予任何社交活动,时间一长则会出现抑郁。此时,护理人员要与家属相互合作,与患者聊天、沟通,家属鼓励身边的亲朋好友来医院探望患者,避免患者产生被抛弃的心理,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情况,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让患者参与一些户外活动与户外康复锻炼,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从而消除患者的抑郁心理。另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还会出现依赖心理,主要原因是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行动不方便,大部分时间是由护理人员或者是家属照顾,时间一长,患者便习惯于别人照顾,存在自己无法生活自理的错误思想,从而产生依赖心理。此时,护理人员要开导患者,让患者积极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鼓励患者不要对治疗失去信心,做自己可以做的事,对疾病有帮助,或者是在家属的协助下去完成一些生活琐事,例如吃饭、梳头、穿衣服等,患者可以自己完成这些事之后,感觉自己可以减少家人的负担,对生活由充满了希望。

1.3 观察指标

使用症状自评表即SCL-90对患者的心理情况作测评,此表有90个症状,对每一个症状进行分级,分为5级,计算出总分,总分的高低表示患者病情的轻重,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均在患者入院前与护理之后进行测评,分析问卷数据。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17.0为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

2 结果

经过心理护理的研究组患者消极的情绪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负性心理均得有一定的改善。在SCL-90评分上,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维持血液透析疾病的治疗中,患者常常出现各种不良反应,而且进行血液透析,所花费的医疗费用比较高,患者长时间住院治疗,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在治疗中看一些医疗器械,或者是自己的病情一天天恶化,难免会产生焦虑、抑郁以及恐慌等各种心理。患者这些负性心理在治疗过程中,若是得不到改善,则会影响患者的治疗,诱发患者产生放弃治疗,甚至是轻生的念头,此时,良好的心理护理是关键。

人性的心理学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研究了行人违规交通行为的动因。通过调查问卷,探讨了态度、主观规范、认知行为控制对行人违规交通行为的影响,构建了最佳行人违规行为模式。研究表明,受访者认为违规行为是方便的、低危险的,40.2%的人有从事违规行为的意愿,说明我国目前民众对违规行为存在侥幸心理;在主观规范上,大部分的受访者认识到违规行为是不应该的,但同时有5成的受访者表示实际有需要行使违规交通行为,说明我国目前的行人交通设施存在着不完善与不合理的地方;在认知行为控制上,调查表明,虽然外界促使行人违规的诱惑较多,加强管理还是可以避免违规行为的。最后,提出了行人交通安全的改善措施,即提高行人的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常识,加强对行人交通安全的管理,以及从系统和网络的角度完善行人安全设施的设置和管理等。

0前言

人、车、路、环境是构成道路交通的4大要素,人是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在人的因素中除机动车驾驶员外,还有行人、乘客、骑自行车者。目前国内相关道路交通安全的文献,大部分焦点均着重于探讨驾驶人道路交通行为和交通事故现场的肇事原因分析,对于行人交通行为的研究很少。

由交通事故的分析可知,由于行人原因引起的交通事故所占比例很大。例如某市2005年共发生涉及到行人的重大交通事故有20起,因行人过错导致的交通事故有巧起。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研究的数据也表明国内80%的人员死亡交通事故,是由行人本身违规争道造成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行人“挺而走险”、“奋不顾身”的呢?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思路,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来分析行人交通失范行为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1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为了解受访者对于行人违规行为的看法,本研究结合我国行人交通事故统计结果,利用计划行为理论设计调查表,调查行人态度、主观规范、认知行为控制、行为意向与违规行为的情况。调查在几个生活小区随机进行,共调查人数100个,其中男性42人,女性58人,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61岁。问卷调查表采用7分制,以1分表示非常不可能,4分表示一般,7分表示非常可能。若受访者得分介于5一7之间,表示对于行人违规行为有较高的倾向;若得分为4,则为普通;若得分介于1一3之间,则表示对于行人违规行为有较低的倾向。

1 .1态度

由结果信念b与结果评价。构成,即

态度调查表见表1,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违规行为是方便的,其中间值的比例也有35.1%;而在安全、舒服、好的感受方面,大部分持较负面的看法,平均值也在4以下,尤其有7成左右的受访者认为违规行为是不安全的。

结果信念与结果评价见表2。结果显示,受访者认为导致违规行为的发生的情况依次是:比较方便(5.45)、节省时间(5.17)、会给别人留下坏印象(5.07),而对于会妨碍驾驶人、会制造交通问题、会对自身造成危险认识不足。受访者结果信念中“会遇到警察的”的分值为4.76,说明我国交通部门加大了安全管理的力度,而结果评价中“会遇到警察的”分值为2.95,说明群众存在侥幸心理。

1.2主观规范

由规范信念(nb)与顺从动机(mc)构成,即

表3为主观规范调查表。结果显示,对受访者有重要影响力的个人或团体,有65.0%不赞同受访者行使违规行为,而也有56.2%的受访者会顺从或是认同这些重要个人或团体的意见。两个问项平均值也在中间值4以下,也就代表了受访者认为在大部分的社会规范中,行使违规行为会被认为是不应该的。

表4为规范信念与顺从动机指标统计表。从规范信念来看,除了朋友(同学)以外的重要个人或团体,皆不认同行人违规行为,其中交通罚责、警察、学校教育(老师)、父母最不能认同。从顺从动机来看,受访者愿意顺从警察与交通罚责的比例最高,其次为父母和男女朋友。有趣的是,虽然朋友(同学)较不会约束违规行为的发生,但受访者对于是否要从事违规行为,还是会听从朋友的意见(4.56),其比例甚至高于学校教育(4.48)。

1.3认知行为控制

由控制信念(cb)与知觉强度(PP)构成,即

表5为认知行为控制调查表。结果显示,受访者中有80.8% ,67.2%的人认为自身很容易与很可能会从事违规行为,有45.0%认为促使其行使违规行为的因素很多,但是有56%的受访者表示控制自己不违规是不困难的,说明虽然外界促使行人违规的诱惑,加强管理还是可以避免的。

表6为控制信念与知觉强度指标结果。由控制信念指标平均值来说,非常可能出现违规行为的问项为:为了赶时间(5.89)、附近无来车(5.68)、停等红灯时间太长(5.39)、其他行人违规(4.66)、自己情绪不佳(4.43)。而非常不可能出现违规行为的问项为:附近有警察(2.01)、伴随孩童同行(2.56)、自身行动缓慢(2.82)、光线昏暗(3.10)、车流量相当高(3.21)、道路湿滑(3.25)、下雨(3.35)。

由知觉强度指标的平均值看,对违规行为有促进性或阻碍性的控制信念,其对受访者的影响也是呈现相当高的状态。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是:附近有警察(5.75)、为了赶时间(5.48)、附近无来车(4.98),车流量相当高(4.87)、停等红灯时间太长(4.84)。

1.4违规行为意向与违规行为

行为意向问项结果见表7。由表中可以得知,有超过5成的受访者表示在以后的行人行为中,会有可能尝试从事违规行为,而有40.2%表示若违规行为有可能实现,会有从事违规行为的意愿,说明我国目前民众对违规行为存在侥幸心理。同时受访者表示实际有需要行使违规行为的比例超过5成,说明我国目前的行人交通设施存在着不完善与不合理的地方。

违规行为调查结果见表8。结果显示受访者自我失误导致的违规行为是:穿越道路时与其他行人交谈(4.15)、设有人行道的,不在人行道行走(3.01),穿越道路前不会先停于人行道边线(2.67)、横穿马路并未注意左右来车(2.26)、在道路上嬉戏、奔跑(2.17),这说明民众对步行交通的风险意识不足,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民众认为机动车不敢撞行人,因此可以通过交通安全与风险意识教育,减少上述失误行为的发生。而“路口设有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下道,但穿越时并未使用这些设施(3.71)、在未划定人行道的道路上不靠边行走(3.65)、在禁止穿越时(如行人信号为红色、在缓慢移动的机动车之间),穿越道路(2.45)、不依规定,擅自穿越车道(2.36)”等违规行为说明城市行人交通设施的布局不完善和不合理。

2模式建构与模式验证

2.1模式建构

在本文中,态度、主观规范、认知行为控制为“因”,即为解释变量,而行为意向与行为则为“果”,即潜在变量。ABl一AB4为态度的观察变量;SN1,SN2为主观规范的观察变量;PBC1一PBC4为认知行为控制的观察变量;BI1一BI3为行为意向的观察变量,vbl一vb7为违规行为的观察变量。违规行为意向模式如图1所示,圆形代表潜在变量,方形代表观察变量,箭头则表示因果关系。结构模式图中代表潜在自变量i(解释变量)与潜在自变量J的关系; 代表潜在自变量i与潜在应变量J(相依变量)的关系;民代表潜在应变量i与潜在应变量J的关系; 代表观察自变量i与潜在自变量J的关系; 代表观察应变量i与潜在应变量J的关系。通过线性结构关系模式LISREL联立结构方程式与衡量方程式,利用LISREL , AMOS等软件求出各个参数。

2.2模式计算及其结果分析

通过LISREL软件计算上述参数,按照潜在变量的组成信度、潜在变量的平均变异抽取、估计参数的显著水平、卡方自由度比等评估指标对模型进行验证。经过计算和模型的逐步验证,最后得到的最佳行人违规行为模式如图2。其中AB2,PBC2,PBC3,vb3,vb6,vb7几项的残差值较大,对模型的解释能力弱,予以去除。

由图2得到下列结论:(1>态度、认知行为控制对行人违规行为意向有着显著影响且为正相关;(2)主观规范对行人违规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但为负相关;(3)违规行为意向对行人违规行为的产生有显著影响且为正相关;(4)认知行为控制不仅能影响违规行为意向,也对违规行为的产生有显著影响且为正相关。从结构模式可以发现,认知行为控制为影响违规行为意向的最重要因子,其路径系数为0.60,态度影响力仅为0.16,主观规范对于违规行为意向上为负相关,也就是主观规范是唯一能制约行为降低其违规意向的价值观。

3结论

(1)加强行人的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常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大力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观念,提倡良好的交通文化,改善群众对违规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

(2)加强对行人交通安全的管理。长期以来,交通管理部门对行人交通违法的查纠和处罚都失之过宽,在某种程度上放纵了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问卷调查显示,交通管理部门加大处罚力度能够显著提高行人的认知行为控制。

人性的心理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14-0009-04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同时,中小学生日益呈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促使教育部门逐步设立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甘肃省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相对南方发达地区较为落后,但甘肃省教育厅非常重视并投入大量经费建设中小学心理咨询室,配套硬件设施,同时组织师资进行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已达到一定规模。如何甄选和培养更优秀的心理健康教师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只有建立标准化任职条件和甄选标准才能解决此问题,因此,构建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模型迫在眉睫。

美国心理学家McClelland于1973年提出胜任力(Competency)的概念,正式标志胜任力研究的开启。胜任力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1]。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它是针对特定职位表现要求组合起来的一组胜任特征。这些胜任特征是具有层级、能被测量和评估的。胜任力模型可以评判测评对象的素质要求与岗位要求之间的距离,预测判断测评对象的未来发展潜力,可以作为人才甄选和培训的得力助手[2]。

目前使用广泛的研究建构的胜任力模型基本包含两大胜任力:基准胜任力和鉴别胜任力。基准胜任力是最基本要求,是职业能力底线,是完全可以通过培训促进发展成熟的知识和技能。而鉴别胜任力是指那些表现卓越的在岗者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等素质要求,这些特征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是取得高绩效的必须条件,是高目标要求。

本研究着眼于探究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胜任力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胜任力模型,为中小学心理教师的科学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实证依据与标准。

二、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及核检表法建立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共分为五个步骤。

(一)编制胜任力词典

本研究组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研究专家小组,进行深度讨论,参考已有文献资料和胜任力基本词典,编制出“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词典”“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访谈提纲”和“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核检表”。根据胜任特征的影响层级或表现范围等标准,将每个胜任特征划分为五个关键维度,并按照效果的重要性排列。第五行为等级是最高水平,表现为最佳绩效;第三等级是中等水平,描述平均的绩效表现;第一等级是基线水平,描述较低的绩效表现[3]。

(二)选择被试

本研究专家小组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位具体要求、职位内容和期望优秀心理教师胜任特征行为及其工作绩效,确定访谈样本的甄选标准如下:

(1)具备国家人力资源部认证的心理咨询师二级或三级证书;

(2)学校对其心理咨询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认可程度,包括学生的反馈和同僚对其的评估;

(3)接受心理咨询方向的专业培训教育的频率与热情。

在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天水市、酒泉市等地县选取30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工作满2年及以上者)作为行为事件访谈的对象,绩优组和绩平组分别15人。其中男性6人,女性24人;平均任职时间为26个月。

(三)实施行为事件访谈

行为事件访谈法是麦克利兰结合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法提出来的,思路是检测在具体情境中完成高效任务或低效任务时被试的行为表现和素质状况。具体执行流程是让研究被试回顾阐述在其过往工作经历中的关键事件,包括自认为成功或失败的各三至四项,并详细描述当时的思路、方法以及具体执行力。然后研究者依据访谈内容确定高绩效行为和基准行为,对比卓越与表现平平组的行为表现,确定建立胜任力特征及模型[4]。

本研究按照BEI研究思路和流程,首先组织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专家小组深度讨论,然后编制“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访谈提纲”,先选择5名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关键行为事件预防谈。在此基础进行正式研究访谈,并采用双盲设计。录制有效录音共30份。

(四)核检表调查

经本研究中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专家小组的深度讨论和资料文献整理,最终确定胜任力核检表,包括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最需要的20项行为特征和20种人格特征,然后要求访谈对象根据个人的实际工作经历和思考选择同时进行排序。

(五)访谈文本编码

组织研究参与者整理被试的录音资料,然后转换成文字材料,最终形成30份文本资料,字数共计为21539。

(六)分析数据建立胜任力模型

研究者认真分析整理访谈文本中的数据,使用SPSS19.0对中小学心理教师高绩效组和绩效平常组的访谈内容长度、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特征出现的频次、平均等级分数和最高等级分数进行统计分析,甄别出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的鉴别胜任力和基准胜任力,并结合资料文献建立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力模型。

三、结果与分析

(一)访谈长度和字数的比较分析

对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不同绩效组的访谈长度进行t检验,数据如表1所示。

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高绩效组平均访谈长度为1064字,1581.30秒;绩效平常组平均访谈长度为975字,1351.2秒。通过对两组的访谈长度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高绩效组与绩效平常组在此两项比较内容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差异检验比较分析

1.频次差异检验

表2中显示胜任特征的总频次在绩优组和绩平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经统计只有共情能力和责任意识二项能力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未出现统计学意义差异的其他胜任特征略),因此使用频次指标并不能很好的区分高绩效组和绩效平常组的胜任力表现。

2. 平均等级分数差异检验

平均等级分数是指编码中胜任特征等级分数总和与总频次的平均值[3]。比如根据“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词典”,某一样本在“面质能力”上的具体得分是在第1等级出现2次,在第2等级出现3次,在第3等级出现1次,在第4等级出现3次,在第5等级出现1次,这一胜任特征出现的总频次就为10次,平均等级分数则为(1×2+3×2+1×3+3×4+1×5)/(2+1+3+3+1)=2.8分。不同绩效组胜任特征平均等级分数的t检验见下表3。

如表3所示,对平均等级分数进行t检验,高绩效组和绩效平常组在责任意识、共情能力、表达能力、倾听能力、面质能力、价值中立、真诚亲切、敏锐觉察8项胜任特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3.最高等级分数的差异检验

对高绩效组和绩效平常组文档资料中各项胜任特征的最高等级分数进行t检验,共有 8项胜任特征具有显著差异。

(三)核检表统计结果

使用经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专家小组讨论而编制的“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特征核检表”调查了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共60名,让他(她)们从20项行为特征和20项人格特征中选出10种高绩效胜任力特征,并排序。按照胜任特征出现频次及其百分比进行统计见表5。

统计结果表明出现频次最高的前18项胜任特征中除了在绩优组和绩平组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8项胜任特征外,还有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身心和谐、情绪把控力、说服力等10项被认为最重要,出现频次较高。将上述10项胜任特征作为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共有胜任特征,即基准胜任力模型。

四、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建立

根据对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访谈数据分析所得的结果,筛选高绩效组和绩效平常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胜任力特征,统计结果共有八项特征作为鉴别胜任力模型,其中包括责任意识、共情能力、表达能力、倾听能力、面质能力、价值中立、真诚亲切和敏锐觉察。基准胜任力模型由核检表统计结果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十项胜任特征构成,其中包括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身心和谐、情绪把控力、说服力、成就动机、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自省能力、创新能力。最终建立八项鉴别胜任力和十项基准胜任力在内的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模型。如图1所示。

五、讨论

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胜任力模型是建立在“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词典”基础之上,一切被认为对高绩效组和绩效平常组的心理健康教师具有鉴别意义的胜任特征都来源于胜任力词典。专家小组结合了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职责和实际工作需要等要素,经过反复的讨论研究确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工作中所需的胜任力特征,形成了“中小学心理教师工作胜任力词典”。并最终确定“西北地区中学心理教师胜任力模型”,为以后甄选和培养优秀心理健康教师建立良好标准,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注:本研究得到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GS[2015]GHBZ033)支持。

参考文献

[1]冯明,尹明鑫.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9):229-230.

[2]王家奇,汤舒俊,记凌开. 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J]. 湖南社会科学,2009(5):118-119.

[3]张光鹏,任苒,陈哲娟,等.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岗位胜任力构建与应用[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2(6):52-56.

[4]曲海英,井西学,张臻,等. 胜任力研究与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的理论构思[J]. 中国医院管理,2007,27(5):44-45.

人性的心理学范文第5篇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化、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企业间的竞争空前激烈,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在传统的招聘过程中缺乏对应聘者的心理关注,考官很难克服主观感受和第一印象的偏差,无法更好的对企业人才进行选拔。而管理心理学能更为全面的了解和识别应聘者的心理及其特征,准确的对其进行判断和评价,确保招聘质量,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越的条件。

一、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人才选拔中的重要性

岗位分析是对员工进行选拔的基础,它能有效的获取该岗位的工作信息,让应聘者能更为全面的了解该岗位的环境条件、工作内容等方面的相关信息;同时还能明确该岗位任职人员应符合的相关要求,如学历、能力水平、性格特点等。但在传统的招聘工作中,企业往往将求职者的专业知识、技能作为任职要求的重点,不能有效的将求职者的个性特点、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纳入其中。而管理心理学通过仔细的对岗位进行分析,尽量明确各岗位所需任职者的心理特征,最大限度的为员工提高相适应的工作岗位;同时还能结合员工的心理特质,合理的对岗位进行设计,并适当的增加岗位内容,使其变的更加丰富,更具挑战性,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是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企业的意义重大,是决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企业在甄选员工时,如果能合理的运用管理心理学将能更好的掌握应聘者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通过相对的测试手段来对应聘者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进行考评,使企业能更为准确的对应聘者进行评价和判断。并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对其进行岗位分配,确保员工能更好的适应所分配的工作岗位,确保招聘质量和水平,为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大小良好的基础。

二、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用才中的重要性

员工的个性特点、工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及所在岗位的实际情况,是决定员工是否适应所在岗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严格的以管理心理学为指导思想,并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素质,对员工进行培训工作,并积极的与员工进行沟通,使员工的身心素质能更好的适应岗位需求,有效的提升员工对所在岗位的满意度,激发其工作的主动性,更好的为企业做出贡献。充分的发展员工才能,是企业留住员工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还应积极的创造条件,使员工能在工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为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员工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员工学习,使员工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还应鼓励员工积极创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员工的创新能力;并能充分尊重员工的自主权,给予员工足够的信任和空间,制定出相关的员工意见沟通系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人才培训开发是拓展人力资源,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重要途径。但在传统的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工作中,企业往往会将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培训工作的重点,而忽视了员工心理特质、个性特点等因素的重用性。因此在人才培训工作中,企业应改变以培训员工专业技能为主的传统培训方法,以全面面向员工为主体,更为注重员工的心理需求,并将挖掘员工的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作为培训工作的重点,为满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创造优越的条件。同时还应制定合理的行为管理制度来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并实现相关的奖惩制度,通过对相关工作进行考核,实行合理的奖励、惩罚措施,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员工的行为更具规范性,并能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还应充分的发现员工潜在的优势,合理的将其作为企业人才培训的资源,提高企业人才整体能力和素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留才中的重要性

合理的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提高企业与员工的紧密度,确保企业人才不流失,是决定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应充分满足员工在生活、工作中的各种需求,并积极创造更好的福利待遇,有效的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实现雇佣关系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使企业能更好的发展和生存。同时管理者还应积极的与员工的沟通,更好的了解员工真实需求,并采取相对奖励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组织凝聚力,改善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为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能根据员工的心理所需,合理的运用激励制度,有效的激发员工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更好的达到工作目标,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在实现激励制度时,管理者应严格的对企业奖励系统进行检查,确保奖励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使员工产生强大的公平感,充分的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使奖励制度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