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育管理;医疗法律

一、临床医学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法律体系也日益健全。医疗法律法规无法与医疗卫生条件形成配套关系的问题已经逐渐引起了我国有关部门的特别关注。就目前现有的医疗法律来看,有关部门只对患者的利益保障和权益维护有着足够的重视,而忽略了临床工作者的应享权利和待遇。因此如何合情合理、合法合规的在维持新医疗环境发展的前提下开展临床教学工作,已经成为了当下医疗、教育、法律等多方领域的工作者们需要认真面对并加速解决的问题。虽然从事临床医疗的执业医师们得到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的部分法律保障,但并未见有关部门出台任何法律法规有关于当前的临床医学教学方面,这种情况已经对我国当前的临床医学教育体系造成严重影响,致使相关法律法规对临床实践教学方面的保障缺乏严重的现象甚为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详细规定了有关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工作能力和研究内容等方面的内容,规定中明确要求了不同学历、不同层次、不同学习阶段的学士、硕士、博士等学生对应该接受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教育基础标准。临床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实践操作能力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临床医学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和能力培训都是由临床教学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决定的。因此,高等医学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将临床教学规定为全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只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满足培养方案中的要求,才能培养出优质合格的医学人才。

二、临床医学教育管理受到相关医疗法律法规的影响

(一)从临床医学教育现状分析

临床教学作为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最常产生冲突,最易发生矛盾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医学生对患者的临床医疗工作有直接的针对性和专门性,并循序渐进熟悉工作内容。由于我国当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直接规定医学生操作临床试验的标准过程或者划定具体临床医疗的工作范畴,因此,临床教学大纲和依序的教育培养方案的制定都是当前医学生所遵循的临床教学的准则。其中包括对查房工作进行规范教学,对疑难病例进行深入讨论,对大病历的书写进行规范练习,对基础临床进行实践操作,对医疗文书进行标准化书写等。我国当前所具有的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未对医学生可以承担的医疗工作内容和能够承担的医疗操作的程度进行明确规定。这直接导致了许多尚待改正的地方存在于目前临床医学生的医疗工作中,例如在出现紧急医疗发生的情况下,学生能否获得处置权;由医学生所书写的医疗文书所具有的效力能否得到法律的认可;若学生承担了一些本应由职业意识才能操作的医疗诊疗,能否获得法律的许可。针对以上常见问题,还未在当前的法律法规中得到明确的规定。合理合法的临床教学工作能否在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下顺利展开,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医疗效果。若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合理的处理,将会引发一系列的医患纠纷等问题。

(二)从相关医疗法律法规现状分析

通过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详细分析就会发现,临床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对象多有差异。不同的情况承担着不同主体在医疗活动中的医疗责任,不同的医疗责任之间也存在着 显著的差别。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医疗工作者应该担负的法律责任和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医师法》中有着明确的规定。临床带教教师都以详细的法律和全面的法规作为标准来实行医疗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在临床实习期间的医学生实在没有完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医疗活动的,因此,也无法对操作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规范或是受到法律的保护,仅仅通过提高学生的医风医德教育和加强医学伦理方面的知识,对医学生的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并不能满足医疗工作中的约束力度和对医学生们的保护力度的需求。众所周知,临床医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风险大、技术含量高,其中风险因素充斥于医疗诊疗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由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中详细规定:“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生由医方原因造成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经鉴定后,事故责任应由相关医疗机构和临床教学基地承担。因指导医师或临床带教教师指导不当而导致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事故责任应由指导医师或临床带教教师承担。”除此之外,若有不合医疗规章制度的操作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出现,其临床带教教师和所在教育基地也要担负一部分责任,因此,临床教师与临床教育机构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三、临床医学管理教育针对受到相关医疗法律影响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目前为止,独生子女占据了在医院实习的大部分医学生,沟通能力薄弱、不善于主动关心他人、对人文关怀的缺失、为人处世太过自我等诟病是他们常犯的弊病。在培养医学生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对临床能力的培养,同时,能与之比肩的即是医风医德的教育。医务工作者以“维护患者利益,保证治疗效果,摒除杂念怨言,全心全意服务。”为临床工作过程中的首要职责。临床医学教育者要将对医风医德的教育贯穿于教育学生过程的始终,加强建设医风的意识,规范遵守医德的行为。同时,临床带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约束自身,言传身教,使医风医德的教育始终贯穿于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并与实践操作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教育机构对临床带教教师的选择也要要求严格,选择一些自身心里素质过硬,富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积极的责任感,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纯洁的职业操守,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合理有机的结合医学教育和德育教育,向医学生们传授专业的知识和积极向上的职业情操。在授课过程中,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融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临床带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秉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坚持以身作则,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好每一个示教的机会,树立榜样,维持医患之间和谐的关系,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建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具备充满正能量的社会责任感,救死扶伤,治病解痛,疗病治伤是医生的天职。除此之外,还要做好为医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学习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心怀感恩,感谢患者为我们创造学习的机会,还要树立正确的认识,要认识到患者不是临床医学教育过程中的试验品,而是临床学习过程中教授我们实践经验的特别教师,让我们能从中学习到专业知识,得到专业技能。若想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作用,就要获得患者的理解、信任与支持,而只有对患者完全尊重,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得益于此,才能有机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疗工作者。

(二)强化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

医学诊断在科学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日益专业化,治疗过程也随之日趋复杂化,通过法律手段对医疗行为进行规范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临床带教教师在教学方面要跟随时代步伐前进的要求已然成为了当下临床医学教育管理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强化法制观念是临床带教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要灌输给学生的主要思想之一。为不断提高临床带教教师的法律意识,应定期为临床带教教师安排与医疗法律法规有关的培训和针对医院规章制度内容的检测。从而达到使每一位临床带教教师都能熟识在临床教学过程中会遇到的有关法律知识的目的。也只有充分做到知法懂法,才能正确的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临床带教教师要将法制意识从始至终的贯穿于临床教学的方方面面,将规范临床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落实,例如:书写医疗文书必须及时,且保证内容的准确性,若在医疗文书的书写过程中私自篡改病历、对病历内容进行隐瞒、对检查结果进行伪造、在未得到许可的前提下,对医疗文书材料进行销毁、出具超出本人职业范畴之外的医学证明文件等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严重者甚至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进行医疗诊疗的过程中,要将详情依依告知患者,不得隐瞒,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知情权,并要求患者本人及其监护人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签字确认,同时,应反复对学生强调法律效力对医疗文书的影响。临床带教教师需严格检查指正学生书写的医疗文书,对文书中发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并要求其加以改正。除此之外,带教教师要带头做好榜样,使正在经历实践过程中的同学们能够逐步熟识到自身在参与各种诊疗工作过程中所能涉及到的最大范畴,能够对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进而能够从多个角度全方面的考虑问题,避免擅做主张和擅自行动的情况发生,从而培养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临床医学教育阶段不断对学生渗透医风医德的必要性,加强医风医德的教育,提高学生们对医疗法律法规的熟悉度和对医德医风的认知度,同时还要强化学生们的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加强学生严格对自己来自法律角度的医疗行为和来自伦理道德角度的言谈举止的约束力,对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改善不良的医疗背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在连续出台的多部法律法规中,虽然有部分法规可以作为医疗工作者的工作行为的准则和保障的依据,但就处于当下医疗环境中的临床教学工作,目前出台的法律法规不足以满足当前医疗教育工作的需求。支持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事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保障医学学生能够充分学习到临床知识和医疗技能,维护患者的多元权益,为患者接受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保障,是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的最终目的,因此,寻求法律机制对临床教学进行保护和建立法律法规使临床教学工作有法可依已成为临床医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梁秀文.医疗改革给临床医学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健康大视野,2007(1):105.

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临床带教;法律意识;护理纠纷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以及普法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全民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在医疗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涉及法律的事件发生。特别是2002年9月1日全国开始实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来,投诉和诉诸法律的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肿瘤科患者具有急、危、重的特点,救治工作繁忙,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也相应增多,对护理带教工作有较高要求。因此怎样处理护理临床教学与患者的权益问题,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增强带教教师法律意识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1.1 加强带教老师法律知识培训 护理工作与法律法规息息相关,护士每天的护理行为都涉及到法,临床教学也不例外。在对带教老师的培训过程中,不仅要对教学能力,教学方法进行培训,还要加强法律法规培训。应要求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方法》、《护理基本技术与管理规范》、《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并且经常组织学习医疗护理纠纷的具体案例,不断强化护理人员法制观念,使护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能分清法与不法的界限,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护理纠纷,临床带教老师要承担一定的责任。通过学法、用法,严格按照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教学工作有效顺利进行。

1.2 注意带教教师思想、业务素质的培养

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使得一次性学历教育远远不能满足护理及带教工作的需要。各级带教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对专科疾病的治疗、护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除了拥有过硬的护理技术,还要有一颗乐于奉献、愿意为患者服务的爱心,多做换位思考才能有效地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

1.3 带教教师与患者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可以使患者更愿意配合护理带教工作,有效减少带教中的护理纠纷。因此进行各种教学活动应事先征得患者同意,重视患者的知情权和同意权。告知教学目的、参加人数、需要时间以及可能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和麻烦,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1.4 加强临床见习的风险管理

护理工作具有工作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技术性强、服务要求细、时间连续性强等特点。因此,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操作能力要有一个大概的评估,从教学目标与患者情况两方面考虑选择病例,以规避风险,并与护生共同分析在此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要有风险管理补救措施,一旦操作失败,立即向患者表示道歉,并由带教老师来完成该项操作,以免增加患者的痛苦。

1.5 完善护生请假制度

实习期间护生因不同原因请假时,应要求护生在医院统一制度的请假单上写明请假原因、时间以及回医院时间。假期毕应及时到护理部或总带教老师处报到销假。请假制度的完善使护生在实习期间请假频率较往届大大下降,这样既有利于实习工作的总体管理,又有利于护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新的知识。

2 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

2.1 加强岗前培训教育

现代医患关系既不是一般的消费关系,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际关系,其广泛涉及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在为期1年的临床实习之前,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从而帮助护生充分认识目前严峻的医疗形势。可以通过讲座、示范等形式进行医疗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医患沟通技巧、医疗法律及医疗纠纷的防范等医疗安全教育,使学生认清医疗形势,强化医疗法制观念,培养她们爱岗敬业,尽职慎独,加强工作责任心,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实习护士的转换,适应临床工作和学习,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2.2 帮助护生明确法律保护患者的各项权益 患者来医院就医,应享有以下权利:生命健康权、知情权、安全权、隐私权、求偿权、受尊重权、获取知识权、选择权、监督权、复印病历权等。护生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认识患者享有的权利,并从患者的角度和利益方面努力维护好患者的权利,尤其对于那些具有独立性格而且情绪不稳定的患者,要能容忍和接受患者的个性习惯,学会对患者的感受非常敏感,使患者感到被理解和支持,并获得患者的信任。

2.3 指导学生护理文书的书写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医疗文书的质量往往会影响到医疗纠纷的结果。因此,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带教老师利用空余时间带领学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文书的书写规范》,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与法律的关联,体会到法律的神圣与尊严,让学生反复练习护理文书的书写,严格把关,坚持客观、全面、真实、准确、完整的原则。强调医疗文书不能丢失、涂改、隐匿、伪造或销毁。

2.4 带教中贯穿法律知识教育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要善于发现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潜在性法律问题,让学生明白各种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等,都是经验积累的结果。并且要培养他们诚实的品格,发现差错要及时报告教育,以便及时处理,绝对不能隐瞒,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对已发生的错误行为要采取个别或小组讨论的方式与护生共同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使护生能够在学习知识和技术时注意遵守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护理行为,培养依法办事的方式和行为习惯,防止护理纠纷的发生。

3 小结

当代护理人员要面对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满足患者不断提高的健康需要,就必须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既维护了患者的权利,又保护了护理人员自身权利。提升临床带教老师及护生的法律意识,可使教学工作有序有效、安全进行。所以将法律教育贯穿其中,是圆满、顺利地完成带教工作,确保护理人员人身安全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 苏兰若,谢淑娟.1028份护理记录中相关法律性问题的分析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88.

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范文第3篇

一、基本资料

岗位名称

慈善干事

所属部门

党办

岗位编号

二、工作内容

(一)工作概述

在党办主任的领导下,遵循《慈善法》,做好与慈善被帮扶人员的沟通,协助进行各项慈善基金管理工作。

(二)工作职责

日常管理

1. 慈善基金办的日常工作

2. 负责管理慈善救助人员信息的收集、留存与归档

3. 负责慈善救助人员的基本身份信息与资格筛查

4. 协助慈善基金的管理、审批与发放

5. 负责慈善救助流程的拟定与完善

6. 负责与慈善总会对接相关合作事宜,接受上级的业务指导

7. 负责与相关业务科室的具体操作办法对接

8. 协助慈善项目的推广宣传

9. 协助健全医疗救助和慈善资源信息对接机制

10. 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工作关系

岗位工作关系

 

内部关系

监督管理

请示上级

党办主任

外部关系

各业务科室,相关的职能科室,上级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

三、任职资格

(一)基本要求

性别年龄要求

性别:不限  年龄:男60岁/女55岁以下

教育要求

学历要求:大专或以上学历  专业要求:不限

从业资格要求

一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二)应知法规

基本法规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全国医院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乡》、《医院财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民法总则》等相关医疗法律法规及本院医疗工作制度和本岗位的职责等。

专业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基金会管理条例》、《基金会名称管理规定》、《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慈善总会章程》、《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规定》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基本素质要求

1.扎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素质高。

2.熟悉掌握医院管理理论、组织、宣传理论知识及相关技能。

3.身体健康,恪尽职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索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4.较好的口才和文字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决策能力。

5.较强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慈善相关知识。

(四)培训要求

1.医院管理、公文写作知识培训。

2.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3.沟通技巧、公关礼仪培训。

四、工作权限

1.本部门工作的建议权。

2.工作事物管理权

3.部门领导赋予的其它权利

 

五、绩效考核要点

1.医院各项指令的贯彻执行能力,工作规划能力,工作综合协调能力,监督检查督办能力。

2.抓好慈善救助工作的效果。

3.本部门总体的工作效率,实际完成任务与年度计划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范文第4篇

一、加强对急诊医护人员三基三严强化培训的认识。

我科成立由科主任担任科室培训、考核小组长,具体负责科室培训考核工作。经常利用科室会议,晨会交班时间对全科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提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觉性。开展“三基三严训练,培训覆盖率100%,三基考核合格率≥90%。

二、培训及考核内容:

(1)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输液、输血、水电解平衡的基本理论,休克、感染、发热等病因及发病机理,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危重病人营养、热量供应以及护理基础理论。

(2)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护理诊疗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各种药物的基本成分、禁忌、作用方法、使用及适应症等。

(3)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注节、穿刺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脱手术衣、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打结、基本缝合方法等)和能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病人的病情,拟定出诊断治疗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如病历、医嘱、处方的书写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门急诊处理能力、阅读辅助检查报告能力等)。

(4)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执业医师法》、《输血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条例》、《病历管理规定》等。

(5)技能培训与考核内容: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

电除颤仪器的使用技术;

呼吸机的使用与维护技术;

三、培训方式方法:

采用职工自学与科室集中学习、训练两结合的方式方法。要求医护人员利用一切工体,班余及空闲时间学习医学及急诊急救基础知识及新技术、新理论知识。并定期进行考核记录在案。科室利用科主任查房晨会交班及每周业务学习时进行新理论知识讲解讲座,并对急救常用技术采用现场操作演练考核,定期举行急救模拟演练。

四、具体培训考核计划:

一月份:

内容:针对冬季呼吸系统疾病,呼吸衰竭增多及一氧化碳中毒高发季节特点,安排医护人员对呼吸机及CO中毒知识进行学习培训。

方法:由科主任主办讲座1次,然后选高年资医师一名讲座一次。每名医护人员在ICU室操作呼吸机并进行现场考核。

二月份:

春节前配合急救换服装后的崭新面貌举行一次较大规模的院外急救演练,演练前先进行心肺复苏强化训练,并复习相关知识,最后考核打分记录在案。

三月份:

安排全科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医院医疗文书规范书写专题讲座。同时结合本科特点及医院要求,对各种申请单、知情同意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记录等医疗文书规范书写进行强化学习。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举办讲座一次,并在3月底由科室质控小组对本季度医疗文书进行检查,进行综合评分并记录在案。

四月份:

主要是血液净化技术培训。科主任主持,复习灌流相关知识及适应症、禁忌证。必要时采用幻灯教学进行讲座。然后由每位医护人员上机操作。进行考核。

五月份:

学习培训各种农药中毒治疗基础知识及相关进展专题学习。参加全院性徒手心肺复苏操作强化训练。

六月份:

主要是卫生法规,法律学习月。由科主任主持在晨会交班及科行政会议上系统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依法行医。

七月份:

组织全科参加医院临床医师基本技能操作的理论辅导培训。科内举办医生查体训练,使所有医生过关,并进行考核记分。

八月份:

结合夏季游泳者增多特点,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淹溺、中毒及电击伤的专题学习。

九月份:

主要是意外伤害常见处理技术的培训。包括创伤的包扎、止血、固定、搬运。要人人动手,个个过关。严格考核。

十月份:

进行医疗安全及医疗法规,法律知识学习。除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活动外。科室要举办相关学习2~3次,并安排考核记录。

十一月份:

呼吸道急救管理技术培训。重要放在气管插管方面。利用模具或尸体进行训练,人人过关。

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范文第5篇

扬州市卫生监督所稽查与综合业务科,江苏扬州 225002

[摘要] 行政指导做为行政管理的重要方式,在各个领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卫生行政指导在卫生行政管理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扬州市卫生监督所在卫生监督执法领域实际运用各种行政指导手段,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成效。

[

关键词 ] 行政指导;卫生监督;执法

[中图分类号] R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b)-0014-02

顾名思义,行政指导指的是这样一种概念,它是指我国的行政机关对相应责任人的一种指导行为。随着经济发展的复杂化和社会管理的多样化,行政机关在国家规定范畴内履行自己的职责,以规范市场发展,指导良性建设,通过指导、劝告、建议等行为方式,实现相对人的理解和执行,从而达到有效行政之目的[1]。而卫生行政指导作为行政指导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在卫生领域广泛实施。特别是在卫生监督层面,行政指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强化行政指导在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的必要性

1.1有利于弥补法律手段的缺失

卫生监督执法需要以法律规范为行政依据,然而,我国卫生监督方面的法律规范不健全,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此时,执行相对灵活、快捷的卫生行政指导就成为了有效的辅助手段,有利于卫生监管的良性发展,同时也为卫生监督法律规范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2]。

1.2有利于提升卫生监督执法的形象

行政指导重在“指导”,强调对事件发展的指引和导向,减少行政争议,具有明显的亲和力,它更为强调的是一种协调性,在与相对责任人的沟通之后,指导相对责任人实现自身利益,使卫生环境更为明朗,有利于改善卫生执法形象[3]。

1.3有利于提高监管效能,降低行政成本

实施行政指导,有利于促使卫生监督执法人员逐步转变监管态度,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不再将执法限定于审批和处罚,更要注重引导和服务,自觉地将说理、引导、服务作为日常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逐步实现行政监管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从而降低由于相对人不配合而产生的行政成本。

2 卫生行政指导运用于卫生监督工作的法律依据

部分卫生行政指导的法律规范深刻地体现在卫生监督工作之中,对卫生监督的实现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2.1法律

1999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有明确规定,国家对于那些在医疗、预防和保健工作中做出一定贡献的医师,需给予鼓励和表扬;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亦做出规定,国家卫生行政机关和国家有关部门,应联合起来,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管情况的分析上,共同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尤其是对于那些严重危害居民生活质量的食品,国家卫生行政机关应及时发出警示和进行公布。

2.2行政法规及文件

2004年1月1日《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开始施行,规定地方政府有责任对乡村医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培训;2011年1月8日《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修订稿规定,对于医疗废物实行集中无害化处理,要努力实现相关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工作。

2.3部门规章及文件

2010年5月1日《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开始施行,明确规定食药监管部门需建立信息许可机制和档案管理制度,对食药相关责任人的资质进行信息化管理,颁布许可证与撤销许可证均予以定期公布(目前该研究者所在地的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工作仍由市卫生行政部门代管);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和指导”。

3 行政指导在卫生监督执法领域的运用—以扬州市卫生监督所为例

从2012年开始,扬州市卫生监督所将行政指导应用于卫生监督执法过程中,极大地弥补了传统执法手段的局限性。

3.1卫生行政许可审批指导

扬州市卫生监督所在扬州卫生监督网公开了卫生行政许可所需的材料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增加了格式文本的下载功能, 同时在受理审核大厅也制作了办事指南和格式文本填写的样张。对于需要申请办理许可项目的,扬州市卫生监督所先期给予政策上的咨询,并按请求上门对现场环境进行评估, 待现场和材料基本符合要求后正式进入许可审批流程。这一举措不仅对相对人极有裨益,同时也提升了许可效率,一举两得。

针对法律法规要求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复核、延续要求时限不尽相同的特点,扬州市卫生监督所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提醒相对人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要求进行复核、延续,给相对人提供了便利,避免许可证因延误复核、延续而导致证件失效,使相对人规避了未经许可生产经营而违法的风险。

3.2卫生监督信誉等级公示制度

从2010年起,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扬州市卫生监督所在全市所有的餐饮服务单位、公共场所单位推行卫生监督信誉等级公示制度。通过统一发放《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牌》、《公共场所信息公示牌》,将管理相对人的持证情况、人员健康证情况、日常监督情况以及信誉等级一并上墙公示。在经常性卫生监督中,卫生监督员根据当时检查结果,用脸谱表达餐饮服务单位和公共场所单位的卫生情况。状况好,即是“笑脸”,状况一般,即是“平脸”,状况很差,即是“哭脸”。这种做法让消费者对餐饮单位和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一目了然,对于他们选择消费场所有了明显的指示作用,同时,也引起了经营者对于卫生状况的重视,提醒他们加强卫生管理,积极创“笑脸”。

3.3行政监管劝诫

目前扬州市在医疗广告监管方面广泛地运用这种方式。如扬州市卫生监督所在医疗广告日常监测中发现,某民营医疗机构在报纸上的招聘员工广告里夹杂了“本院的主营业务包括采用由肉毒素注射疗法、神经阻滞疗法为主的中风后康复治疗”的信息,认定该院涉嫌违规医疗广告。扬州市卫生监督所立即对

该民营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了行政约谈,告知违规医疗广告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正常医疗广告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了宣传和教育,并指导该民营医疗机构进行整改。

3.4执法事项提示

扬州市卫生监督所根据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数据的分析,在特定的某一个违法行为大规模暴发之前,通过“健康社区行”、“法律进社区”等方式,加大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以及管理要求,尽量减少同一类型的违法行为发生的几率。春夏之交由于天气变暖,是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期,扬州市卫生监督所在这个季节到来之前,通过电话、短信平台、卫生监督网以及各类媒体预警信息,要求各个餐饮服务单位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餐饮管理规定,重点做好生产过程卫生状况、餐饮具消毒情况、从业人员个人卫生,食品经营单位产品标签标识及索证情况等各项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制度,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3.5集中培训指导

培训制度有力的提升了管理相对人对于卫生法律法规和知识的认知水平,也使卫生管理人员对自身的职责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有利于卫生监督员更好的开展日常卫生监督工作。目前,扬州市卫生监督所针对每年新施行的卫生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及时定期组织相对人进行培训。

3.6重大案件回访

扬州市卫生监督所对在辖区内发生的重大行政处罚案件或在影响较大的案件,定期的进行“回头看”。回访主要对处罚效果进行评估,看处罚对象是否按照要求进行整改,提升了执法效果,同时也督促了处罚对象守法经营,遵守法律法规。今年以来,扬州市卫生监督所对一起食品违法案件、一起医疗违法案件进行了案件回访,回访的结果表明,相对人均已执行行政处罚,并且无类似的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指导在卫生行政执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弊端。[4]当前,应适时推出《行政指导法》, 针对行政指导缺乏救济途径等问题,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确立,规范行政指导的相关问题推动卫生法治化进程。

[

参考文献]

[1]王连昌,莫于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加强行政指导[J].行政法学研究,1994(1):39-42.

[2]王平,刘太伏,程晓兵.行政指导在盐政管理工作中运用探析[J]. 苏盐科技,2013(12):20-21.

[3]傅建淞.卫生监督领域中的行政指导分析[J].中外医疗,2013, (36):12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