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酒桌上的礼仪实用

酒桌上的礼仪实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酒桌上的礼仪实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酒桌上的礼仪实用

酒桌上的礼仪实用范文第1篇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三”就有一种特殊的理解。古人认为“三”是最圆满的。《史记・律书》中说:“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自汉代始,三出阙成为帝王威仪的象征。例如唐代大明宫的含元殿前树三出阙;李治与武则天合葬乾陵前的三出阙遗址,至今历历可辨。在民间谚语中也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说法。再如礼俗中的三鞠躬,等等。为什么“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这样特殊的位置呢?原来,这里包蕴着中华民族的哲学内涵。如在远古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最早只有“一”和“二”这两个数,“三”的概念是在经过长期的认识和思辨过程中才产生的。《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论语》记载孔子讲“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等。可见道家和儒家都十分强调这个“三”。从中不难看出,其实这个“三”并不只是单纯数量上的“三”,而是一种思辨的优选法。譬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办某件事,或要开展某项工作,往往都习惯于事先做出几套方案来。如果“一”是一套方案,“二”是另一套方案,究竟选择哪一套方案为佳呢?按“一生二、二生三”或“三省”“三思”的逻辑,就是不采纳“一”的方案,也不采纳“二”的方案,而是采取两个方案之长,弃两个方案之短,创造出第三个方案,这会比前两个方案更为圆满的。因此,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在我们的饮酒习俗中,也就有了“敬酒三杯”、“罚酒三杯”的劝酒方式。而这个“三”也就含有圆满之意了。

不久,在报上看到《河南渐行文明“酒风”》一文,不禁令人深思。

河南是中国4000多年白酒文化的发祥地,是酿酒鼻祖夏人杜康的故乡。在河南悠久的酒文化历史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宴”早已约定俗成。河南喝酒还有一个古老的规矩:主人给客人端酒敬酒,客人不喝完,主人不坐下,而且不把客人喝倒就不尽兴。但是,这种规矩常常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有些客人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喝得一塌糊涂。很多外地人直言对这里的酒风不喜欢。尤为让人感到不解和十分尴尬的事,劝酒竟然劝跑了外商。数年前,在河南商丘市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外商带着项目准备在商丘投资,商丘市市政府极为重视,而且盛情款待,自然免不了喝酒。第一天,外商面对热情劝酒的主人频频举杯,勉强应付;第二天,商丘官员继续轮番劝酒,外商无法招架,最后烂醉如泥;第三天,当主人再次劝酒时,外商找借口中途离席,“落荒而逃”。人跑了,投资项目自然也就没了。喝酒本来是为了增加气氛,增进了解,结果这次酒宴却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中国外交学院院长,中国驻法国前大使吴建民曾颇有感慨地说:“不少外商在感谢中国方面热情接待的同时,也直言不讳地提出抗议:我们不能喝酒,为什么非要我们喝呢?而且还要把我们喝趴下。”有的外商甚至把酒桌上过分热情看作“侵犯人权”。本来主人为客人敬酒这一独特的礼仪无可厚非,但有些人一再“劝”对方把酒喝完,这样做就有悖于现代文明了。

如今,充裕的酒水供应为人们的善饮提供了保证。但是很多情况下“善饮”已经变成了毫无节制的狂饮、烂饮,以致因喝酒过度,酿成伤人性命的悲剧。

另据有关史书记载,饮酒为“三”在我国的史书中也不乏记载。如《坚瓠集》说:“然罚饮之数,多限以三。”吴谚谓:“客来迟,罚三钟。”还有韩安国作赋不成,罚三升;兰亭之会,王子敬诗不成,罚三觥。从上述之例中,人们不难看出自古以来有罚酒限以“三”的习俗。那么罚酒如此,敬酒也亦如此。如“三杯美酒敬亲人”仍历代皆沿袭不变。

由此可见,敬酒用“三”,说明敬酒者的情已很圆满了,三巡劝酒也是这个意思;而罚酒三杯,也是由“圆满”之意引申而成的“极限”之意,被罚者饮了三杯酒,说明他已有了完全认错之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