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给长辈敬茶礼仪

给长辈敬茶礼仪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给长辈敬茶礼仪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给长辈敬茶礼仪

给长辈敬茶礼仪范文第1篇

茗香渗公益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许多人能造就的令人瞩目之成绩,往往离不开其最初的兴趣。十多年前,林雅诗女士进入茶艺行业,其实只把这个爱好当成丰富业N生活的活动之一,K没有想她今日的服务工作能因茶艺而增添光彩。

“以前我曾在女童军等团体中服务过,但没有想到将品茶引入其中。”多年前,由於在茶艺方面经验尚浅,林雅诗女士拜师叶惠民教授学艺,与同门师兄师姐随老师学习茶艺,也慢慢深入探究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直到某天,师傅提议要组织一个茶文化团队,“将茶文化引入服务”的概念也慢慢浮出了水面,且渐渐地付诸实际。同时,林雅诗女士凭借其曾服务社会的经验,自然而然地被大家推举成为该会的负责人之一。

林雅诗女士感受到大家的热情,有感於团体新颖的服务理念,因此下决心要做好相关的工作。为此,她与与会同仁到广州考取相关的执照,K随後回到香港,群策群力,结合大家的努力,顺利创立了以茶艺服务社会为主的团体。

他们常常到老人中心、盲人中心、康复中心、社区团体进行义务讲座,教会听众如何体会品茶的乐趣。通过现场亲身示例,他们引导大家如何在品茶的时候达到身心放,不仅推广了茶的文化,也让大众了解到,日常饮茶也能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红茶消脂养胃、绿茶清热防癌、乌龙提神消食、白茶抗氧排毒……若根据人体的情况和季节的差加以适用,不同的茶在养生方面能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品茶多年,林雅诗女士了解各种茶的功效,因而在不同的服务工作中发挥茶的功效。

如面向长者,她会推荐一些温和、利於心脑的茶,然後一边认真冲泡,一边详细地把茶的功效推荐给长者,把现场营造成轻自在的茶话会,让大家畅所欲言、谈笑风生:“长者群体受身体情况所限,往往不能进行运动量较大的爱好活动。我们把品茶的爱好带给他们,就能丰富他们的生活。因为泡茶品茶,其实也是一个交流沟通的过程。”

每每看到活动现场的长者品茶f聊,待情致高涨时人人眉飞色舞、脸色红润,现场成了一片和睦欢乐的海洋。林雅诗女士也情不自禁地融入其中,借品茶之趣共享他人之乐。

若是受邀给孩子们讲解茶文化,林雅诗女士会想到孩子们好奇猎奇的心智,也考虑浓茶不宜睡眠等因素,进而选择一些口感丰富、又有益健康的茶。而且,她更注重把茶文化带给孩子们,让正在成长的一代人从小受到茶文化的熏陶。

诚然,要年纪较小的孩子理解品茶时宁静致远的境界,未免过於勉强。因此林雅诗女士在教导孩子们品茶时,着重点也有所不同:“如果是小朋友学习茶艺,我希望他们能了解其中的文化、尊重等。”当孩子们有模有样地模仿自己品茶的过程,了解其中的礼仪和规范,林雅诗女士内心也感到了由衷的快乐和欣慰。

相信许多人都记得,几十年前,要是家中来了客人,长辈总会吩咐晚辈泡一杯七分满的好茶,双手奉给来宾,向对方表示欢迎和敬意。而客人大多会微笑着接过洋溢着深情的茶杯,轻轻地在桌上叩谢茶礼。一来一往,透露着中华文化含蓄内敛又风雅的传统。然而时过境迁,敬茶谢茶传统正浸微浸消,不少家庭来客人时,仅以倒上一杯满满的清水,单手递给对方,难免带给客人敷衍之感,更有许多年幼的孩子对相关的礼仪闻所未闻。长期以往,不免使人担忧品茶中优秀的文化会遭遇湮灭之灾。

借助服务的平台,林雅诗女士希望教会越来越多的孩子懂得敬茶谢茶的礼数,继续继承和发扬这种中华民族流传千古的礼仪文化。同时,她希望孩子们能通过品茶的方式,让自己沉淀性情、修养心智。

伴随着茗茶的芳馥,林雅诗女士开展了更多的社会工作,她在付出贡献的同时,也享受着以茶为媒、与人交好、共享生活美妙的乐趣。这种不能言语的愉快,正渗入一杯杯茶中,一点一滴地润泽了心田。

多彩生活

林雅诗女士的工作,除了大力推行品茶之乐、以此将茶文化引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在青年工作、婚庆、宠物美容等领域颇有建树。为此,她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尽己所能胜任工作。有时候,多才多艺的她可能因此而忙得不可开交,不过往往其收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例如在青年工作方面,她担任女童军总监长达三十多年,与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共同迎春送秋,伴随了他们的茁壮成长。甚至由於她服务女童军过於热情,竟不知不觉渡过太长的时间而没有发觉。直到有人提醒她,不要因为长期忙碌而影响身体健康。她才反应过来:自己不能太积极了,应该给年轻人多一点机会锻炼和发展。

不过,想到那些自己早年教导过的童军队员,现在大多成为家庭栋牛不少身为人母,准备继续延续爱与荣耀。林雅诗女士不禁喜由心生,似乎一位慈祥的长者,悄然关怀着新一代的成长。这种爱,仿佛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此外,林雅诗女士也是一位对动物拥有爱心的人,她考取了宠物美容师资格――不为职业,仅是爱好。在f暇的时间给多只猫狗洗澡、剪指甲,若是创作灵感迸发之际,给小狗小猫们修一个漂亮的造型,趣味横生,看着赏心悦目,自然也是生活中一种快乐的源泉。

林雅诗女士还有一种乐趣,来源於帮助新人共缔百年好合之时:“中国人的婚礼,要经过许多步骤,不过现在有些人K不了解,所以经常会有人询问我类似的事情。”每当有人请林雅诗女士指导婚庆,热心的她会马上W临现场,一一向双方提供详细意见,内容从婚前送礼到仪式进行都有所涵盖:“新郎家应送什麽礼物给新娘家,对方又应该回什麽礼物,这是意义重大的礼尚往来,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新娘入门後如何给长辈敬茶、弄清对长辈的称呼,以及统筹结婚活动、安排场地进行典礼;甚至是在仪式中加入[戏环节等等,都要安排妥当。不然因遗漏而发生令人尴尬的场面。”

另外,林雅诗女士退休前曾在调解中心工作过,以前常常竭思尽虑化解各种矛盾纠葛,也曾目睹了不少悲欢离合、看过了世间的人情冷暖。因此,她更加体会到为人处世以善为本的道理:“如果上天给人一双手,人们就应该用这双手进行付出。因为我们在付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享受着过程。因此人需要把握自己,知道自己能把什麽工作做好,K且有机会的时候,多去想想如何帮助别人,宽心待人又乐於助人,自己也会变得漂亮一点。”

将来,为了进行更多的服务工作,林雅诗女士还会继续付出,K且好学的她还会保持着积极的求知欲,把更多自己的所学,转化成实际的工作。让爱与希望,在她不断扩宽的服务之路上,闪闪发亮、熠熠生辉。

给长辈敬茶礼仪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茶 少数民族 婚礼

俗话说“家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作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必需品,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茶不仅是一种生活用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物质载体,它在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仪式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集中体现在了各民族的婚俗礼仪当中。在婚嫁的整个过程中,“茶”自始至终要到场,扮演重要的角色。旧时江南汉族地区干脆把订婚到完婚的礼仪称为“三茶礼”,即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1]

一、起源

茶与婚礼习俗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茶叶和茶文化被吸收利用到了婚礼当中。婚姻是人生大事,婚礼更是向亲朋好友正式宣布婚姻、祈求祝福的重要庆典。婚礼上高朋满座,贵客盈门,客至献茶,自然而然。除此之外,在恋爱、订婚、结婚的整个过程中,茶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茶与婚礼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女子的嫁妆。“文成公主入藏以茶陪嫁,为人们称颂。唐代以降,‘茶礼’,更加盛行”。[2]传说文成公主不习惯藏族饮食,常以茶水解腻,将汉族的清饮与藏族人的牛羊奶相结合,发明了奶茶,后又放入酥油、松子仁、盐与茶同煮,烹煎出了香味浓郁的酥油茶。新的饮品被藏民们广泛接受,饮茶的习俗也逐渐风行藏区。出于对文成公主的尊敬,敬酥油茶成了藏民赏赐、待客最隆重的礼节,茶叶也成为藏族人民婚礼中不可缺少的礼品。婚礼上主人还要熬制大量美味的酥油茶来款待客人。色泽醇厚的茶汤象征着婚姻美满幸福,婚后日子的红红火火。

此外,我国古代种茶,一般认为茶树不宜移栽,大多采用茶籽直接播种。明人郎瑛在《七类修稿》中记载:“种茶下籽,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意。”[3]“从一而终”是宋朝的理学者们鼓吹的妇德之一,而茶这种“不可移植”的特点,恰恰是最生动形象的体现。从宋朝开始,在众多的婚庆礼物中,茶叶不可或缺,需要由它来代表封建婚姻的礼法。同时“白头偕老、百年好合”是婚礼中最美好的祝愿,茶的这种特点也是爱情坚定不移的象征,因此在婚礼中送茶的习俗得以广泛传播。

茶树四季常青,又能开花结籽,象征着吉庆。我国古代许多民族都“尚茶”,吉庆之日在种植了茶树的高山上举族欢庆。所以在古代婚礼中馈赠茶叶表示对婚姻诚挚的祝福,这一做法也流行于各个民族。如今,我国还有一些农村地区仍然把“订婚”、“结婚”称为“受茶”、“吃茶”,把订婚的定金称为“茶金”,便是对我国旧时婚礼习俗的继承。

二、求偶时的茶

在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自由恋爱,茶往往是他们恋爱开始的见证。

送茶包是流行在我国西北地区回族、保安族、东乡族的婚俗。当地青年男女完婚,要先请媒人上门去女方家说亲,得到同意后,男方要准备一包大红纸封好的茯砖茶,用大红纸做成两个四方盒子,装上冰糖、红枣等,再用红线扎住,请媒人送到女方家中,即为“送茶包”。之后,男女双方可以通过亲朋好友打听对方的人品,以便确定是否缔结婚约。送茶包便是双方自由恋爱的起点。

“坐夜”则是广西三江、五罗江一带侗族青年男女的婚恋活动。青年男女相识以后,姑娘会给男方留下自己家的详细地址,小伙子在约定的时间里上门做客。入夜,小伙儿便在姑娘门前唱山歌,直到姑娘开门让他进屋。进屋后先是礼节性的对歌,然后才是倾诉衷情的谈话和对歌。这时姑娘要用打油茶来招待客人。如果姑娘不提出先休息,客人就不能先走,直到姑娘多次提出休息之后,客人才能告辞,以示对姑娘的尊重和忠诚。客人往往天明才走,双方若是情投意合,紧接着就会谈婚论嫁,明媒正娶。

三、订婚时的茶

订婚是确定婚姻关系的一个重要仪式,也称作定亲、订亲、下聘、送酒、过茶等,几乎一个地区就有一个叫法,但各地区各民族都流行以茶为礼的习俗。

《红楼梦》第25回里,凤姐对林黛玉笑道:“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在满族的习俗里,男方向女方提亲要赠送茶叶,若女方喝了男方家的茶,则表示对婚事的应允,并有“一女不喝两家茶”的俗语。因此凤姐的话引来大家哈哈大笑,黛玉则害羞不已。

蒙古族订婚要送五道礼,而且从第三道开始,每道都要送茶叶。第三道礼是男方家的妇女上女方家拜年要送上馍馍和手绢,手绢里包裹的正是茶叶、糖果、葡萄干等;第四道礼是送女方家一包茶叶、一条哈达和一条狍鹿皮做的塔塔桑(皮带);第五道礼是茶砖两块、糖、酒等。

此外,东乡、撒拉、拉祜、乌兹别克等少数民族都将茶引入订婚的礼俗中,并赋予其深刻的含义。

四、婚礼中的茶

在婚礼阶段,茶是各民族必备的物件。拉祜族人甚至认为“没有茶就不能算结婚”,婚礼上,新人们必须请亲友们喝茶,新婚夫妇之间要相互敬茶,还要向父母长辈敬茶。

接亲时最热闹的应当算福建一带的畲族人民嫁女时所敬的“宝塔茶”。“宝塔茶”是指女方家垒成宝塔形状的五碗茶,一碗做底,中间三碗,只留一碗做顶。男方家接亲的人一进门,女方的亲家嫂便要动作熟练而惊险地向他们“敬宝塔茶”。亲家伯在接茶时,要用牙齿先咬住宝塔顶端的一碗,然后右手指夹住中间三碗,左手端着底端的一碗递给轿夫,自己则要一口饮干顶端的那一碗。若是滴水不漏,必将获得满堂喝彩,若是洒落茶水或摔了茶碗,则会受到亲家的奚落。热闹非凡、妙趣横生的“宝塔茶”给婚礼增添了不少情趣。

闹洞房是婚礼阶段的最后一环,隆重的婚礼将在亲友们的见证下以喜剧结束,正式宣布新人合法的夫妻关系。“舂茶”便是云南景颇族的洞房习俗。“新婚之日的午夜,分别在邻居家休息的新娘新郎要被寨子里的年轻人拉到新郎家楼下,共同持一木杵,连续舂捣一放有鸡蛋、茶叶、姜蒜等食物的石臼十下。舂捣时,围观的年轻人要不断嬉闹,新娘新郎往往还没到十下便被打断,只能重来,如此反反复复多次,才能完成。大家这才肯放新郎新娘上楼共寝,否则休想洞房。舂茶的意思是新郎新娘共同培育爱情这棵茶树,早日开花结果”。[4]此外,还有合合茶、桂花茶、安子茶等,无不寄托着人们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五、拒婚用的茶

一桩婚事父母同意而姑娘不愿意,或是姑娘愿意而父母不同意的情况下该如何处理,在少数民族中茶将会委婉地表达出人们的心意。

云南的德昂族在女方父母拒绝男方求婚,而女方又愿意嫁给男方时便会发生“登用”。男方经过姑娘本人的同意,在约定的时间地点将会悄悄把姑娘接走,然后去姑娘家门上挂一包干茶叶,表示姑娘已经离家。两天以后,男方再请媒人带上一包茶叶、一串香蕉和两条咸鱼再度上门提亲,如果女方家没有将礼物退回,则表示同意,否则小伙子只能将姑娘送回。

而贵州的侗族姑娘,如果不满意父母的包办婚姻,则可以用退茶的方式悄悄退婚。姑娘悄悄包好一包茶叶,选择合适的机会亲自去男方家送茶包,并且要对男方父母讲:“舅舅、舅娘,我没有福分服侍两位老人家,你们另找一个好媳妇吧。”然后在堂屋中放下茶包赶紧离开,否则被男方的家人亲戚留住,按理可以马上举行婚礼。可见送茶包看似简单,退婚的姑娘却需要有勇有谋。退婚成功的姑娘往往会得到乡亲们的交口称赞。而父母在责备女儿之后,还是会去男方家里履行退婚手续。

六、结语

我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和利用茶的国家。人们长期使用茶,把饮茶当作一种精神享受,产生了各种文化现象和社会功能,从而开始出现茶文化。茶文化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完美的形式,而且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人的一种特殊创造。茶是我国各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件,是民间礼俗、礼仪最重要的载体,对维护社会、国家、家庭的安定团结,维系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容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今天研究以婚俗为代表的,与茶有关的民俗活动,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民俗这一宝贵的旅游资源,从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民族心理积淀和精神意识,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郭立城.中华民俗史话[M].1968.

[2]郑传寅,张健.中国民俗词典[M].湖北畔书出版杜,1987.

相关期刊更多

湖北档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档案局

初中生世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福建史志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