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幸福心理学心得体会

幸福心理学心得体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幸福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幸福心理学心得体会

幸福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一、实现人生幸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追求

幸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价值追求,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幸福与心理健康两者有机统一起来。第一,实现人生幸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然价值追求。诺丁斯指出“幸福和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幸福应该是教育的一个目的,好的教育应该对个人与集体的幸福有所贡献”〔1〕。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它应该达成教育的整体目标。第二,社会发展要求把人生幸福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当前,中国社会在急剧发展中出现很多问题,贫富差距拉大,而心理感受与物质水平有很强的相关性。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着眼点在于病态的心理纠正与治疗,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集中在排除心理问题和危机干预上,而忽视了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指导。学校中学生需要心理咨询的人数不断增加,可进入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的学生却越来越少。学校心理咨询是心理教师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但心理咨询者往往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提供学生所需要的服务,学生的幸福感在这个过程中就难以得到提高。

二、探析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

学生的幸福问题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重点和研究热点。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心理幸福的关注,帮互助学生实现人生幸福。以幸福论为基点来审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发现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社会幸福与个体幸福相互脱节

从理论上讲,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的统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社会幸福为个人的幸福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社会大环境,但是现阶段的中国,着重强调社会的幸福而对个人的幸福关注较少。“和谐社会”“小康社会”都是从政策方面对国家的整体发展所做的一个整体规划。我国还处在发展中国家的阶段,有很多问题还有待解决,人们的幸福感指数不高在其中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通过各种心理学教育手段来帮助学生从实际出发,学会把握人生幸福,做到心理适应、人际和谐、幸福成长与社会和谐统一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维护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实现个人幸福,更在于它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社会,全面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水平,达到社会幸福。这样,社会群体就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既然社会群体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那么所采取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也应该是针对全社会,至少是针对某一群体的。学生是我们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以往,以心理问题为取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认为“疾病与健康状态是两种对立的状态”〔2〕,消除了疾病就意味着得到了健康。每年开学,很多学校都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筛选出有严重心理问题甚至有可能出现自杀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对象是少数甚至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与疾病的学生,其他绝大多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几乎被忽略,从而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被动。学生的个体的幸福在缺乏关注的环境中也很难得到保证。

(二)心理幸福与道德幸福混为一谈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很多人都把心理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没有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实践中,很多教师把学生的道德问题误认为是心理疾病,或者把心理问题道德化,以至于在道德讲堂中讲解心理疾病的各种判定标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思想教育。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把心理幸福等同于道德幸福。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3〕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8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明确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4〕心理健康教育被视为德育的一个途径,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有效补充。在学校中,一旦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就将学生归类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思想品德教育,而很少用比较科学的心理方法来辅导。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经常性的举行讲座等等措施来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以一个高姿态的形式来传播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常识,这是用道德教育方式进行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以沟通为基础,使人们能够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等同于道德教育,但是也不能与道德教育相互排斥。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相脱节

幸福观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是协调一致的。现在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大多包括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学习心理指导、情绪调整、自我管理、人际关系指导、耐挫能力培养等。当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确实在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关注学生的当下状态,其目的是要帮助他们学会做一个幸福的人。心理健康教育幸福观内容的多样化决定了教育形式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但是我国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具体实施方式和体系却不统一。这就导致了心理辅导作为一种万能化的方式来处理所有的内容。教师过于注重心理辅导的方法应用和程序的设置,对于预约流程、咨询时间和次数以及问题的设置都进行了结构化。这些形式化的设置和流程导致教师对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忽略。在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中,教师往往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重点关注,致力于帮助他们消除阻碍其实现当下幸福的主客观因素,而对人生幸福的丰富内涵却忽略了。

(四)幸福追求过程与结果出现偏差

根据幸福理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受教育的结果是否幸福很关注,而且对他们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是否幸福也同样关注。现阶段的中国,心理学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死板。教材体系与教学内容不明晰、课堂教学设计不透彻、教学条件不完善、师资力量投入不足等问题的存在让心理健康教育失去了本真的面目。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局限在书本框架范围内,在课堂上努力向学生灌输一些积极情绪的调节方法、职业规划方向等或讲述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系,要求学生记忆生疏的心理学概念、原理和基本规律,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枯燥的知识传授,简单的知识灌输,不但起不到提高学生的心理幸福感的目的,反而导致了学生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反感。从目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单调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呆板的教学形式,使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学生的“痛苦的源头”。

三、明确幸福理想,澄清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格的完善,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幸福理想。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需要在个体与社会的主体维度,生存与存在的目的维度,理性与非理的内容维度,以及结果与过程的结构维度之间均衡调节,互相兼顾。

(一)注重社会幸福与个体幸福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总结以往的理论观点和在实践中的认识的基础上,认为“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是互相联系,相互依存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5〕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只关注群体,也应该关注个体,幸福的个体才有利于群体的幸福。如果不幸福的个体增加,那么群体的幸福也难以保证。另一方面,社会幸福对个人幸福有明显的决定作用,能大大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幸福的浓厚氛围也容易让人产生幸福的感觉。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心理“既不来源于独立于某一主体之外的客体,也不来源于客体之外的某一主体,它来源于主体与客体之间不能分离的相互作用,或用更普通的话讲,来源于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6〕。可见,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紧密相连,社会幸福是个体幸福的基础和支柱,个体幸福离不开整个社会幸福感的提升。社会幸福无法实现,个体幸福也失去支撑,难以长久,个体人生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社会幸福的背景和条件。学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承载地,一方面,应该营造浓厚的幸福氛围,让学生在幸福的感染下接受幸福的教育,在实践中感受幸福。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坚守提高教师的幸福感的前提,教育应是幸福的教育,教师正是幸福教育的指导者,教师要先提高自己的幸福感水平,然后才能对学生进行幸福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社会的、大众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观,并鼓励学生为了这个理想不懈奋斗,让学生意识到在实现个人的幸福之后,也要追求更高的幸福,那就是社会幸福。其次,在关注社会幸福的同时也要关注个体的幸福,不幸福的人总有它不幸福的原因,而且这个原因因人而异,要让个体幸福就应该对症下药,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最好做到药到病除。在提高个体的幸福感水平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格。大量研究表明,“幸福者大多拥有乐观、外向、自尊和内控这些个性特征,这种个性使得乐观者比悲观者更易达到目标并获得成功。”〔7〕同时,要提高学生对主观幸福的认知能力,要树立正确的幸福标准,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网络,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感受幸福。

(二)注重心理幸福与道德幸福有机结合

幸福,是人们自觉到或感受到自己的目标或理想实现后所产生的精神满足。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虽然在教育目标上有所差别,但是它们在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的终极目标上是一致的。二者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有可以融合的地方,特别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能够以各种活动或者小组合作学习等相似的方式展开。正确对待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劣互补,充分发挥两者的积极作用。在教育内容上尤其可以有机结合,道德教育主要以思想品德课作为主要的手段,而且这门课受到了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关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到思想品德的教育课中去,以一种比较正式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调节自己的情绪,面对各方面的挫折,正确选择自己的职业。很多时候,心理问题与人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幸福就在于成为有德者和心理健康者,道德健康和心理健康是达到幸福的手段,是幸福的目的。

(三)注重追求幸福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符合学生丰富的生活环境,以及心理问题产生的背景和个体的差异性。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实际工作中的因材施教要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激励学生或处罚学生都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只有在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找到病源,才能药到病除。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不能过于强调灌输教育,内容也不能过于乏味,这就要求形式必须要多样化。在心理健康课程中要以积极的主观体验为重点,在确定课程主题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具有启发性的主题。课程的内容要生活化,要能够体现帮助学生实现个体幸福的主题,要能够把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有机结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气质及能力等进行有针对的个性化教育,采用的形式可以有角色扮演、讨论、心理测量、行为矫正等心理学方法,也可以采用课堂教育、小组讨论、走进学生宿舍、家人同学之间互写感谢信等进行积极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还可以通过联网、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渠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育人功能、宣传功能、导向功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

幸福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幸福感;幸福公式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它利用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

(一)积极心理学的出现

毫无疑问,积极心理学的源头起自哲学。因为哲学的终极问题是追问人的意义,而绝大多数哲学家的答案是“美好生活(good life)”。哲学的道路太显深奥,并不能使人人有“悟”。作为研究人心理问题的心理学义不容辞地承担了这个重任。许多传统心理学,对人类积极经验的理解都有贡献,特别是人本心理学更是主要研究人类的积极精神。1958年,Jahoda写了一本在当时颇具争议的书《积极心理健康的当代概念》,开启了对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十年后,Carol Ryff和他的同事发展了幸福感的心理成分。他们在方法论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提出了自我报告法使后来的研究者能科学地探究这个领域。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开发与培养人性的优点,促进人的健康成长等,成为当代心理学知识的新的增长点与兴奋点。在这种思想与观念影响下,积极心理学思潮终于在新世纪伊始爆发出来,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既是对前期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总结,同时又吹响了向积极心理学进军的号角。从此,揭开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转折的历史序幕,宣告一个新的时代—积极心理学时代的来临 [1]。

(二)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研究不同,要求心理学以一种更加开放、欣赏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能和动机,要更加注重人类的健康、勇气和爱等方面的研究。纵观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我们认为积极心理学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与干预,通过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动和创造力来促进个人、社会及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在这一程度上有别于以治疗为主的消极心理学。从研究目的上开来,消极心理学以治疗为主,而积极心理学则注重干预研究,同时兼顾治疗;从研究对象来看,积极心理学主要对象是普通大众,而消极心理学主要面对心理异常者。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相对比较丰富,但主要聚集以下的研究:第一,关于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即试图理解人们如何评价其生活状态心理学的研究;第二,关于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它主要从自我实现和自我实现的意义及如何实现等研究入手;第三,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以及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方向(如创造力)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家相信,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积极方面,即勇气、乐观、希望、忠诚、坚韧以及良好的行为表现、人际技能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不但能帮助人们不断地发展自己,而且其更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

(三)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倡导探讨人类的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等,以及研究人的发展潜能,不断地发展自己,使普通人生活地更健康、更美好,促进个人,团体和社会的繁荣,这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从理论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弥补了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空档。心理学长期注重研究人类的消极的一面,例如病态心理的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拓宽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打破了固有的思维模式,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现实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引导人们实现自我、幸福生活和健康、和谐发展的心理学。它强调人性的优点和价值,探索人类的美德,把研究重点放在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生活、发展、发挥潜能和实现价值[3]。积极心理学不仅在人性观上实现了从消极到积极的飞跃;在研究内容与主题上也实现了从聚焦人的消极面到积极面的跨越;在研究方法上坚持运用客观实证的研究方法;在心理治疗上实现了从事后的治疗模式到积极的预防思想的转变;在研究目的上更是实现了从控制人到追寻幸福人生的提升[4]。

二、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感才是人生至高目标,声望和金钱都只是实现幸福的手段而非目的,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幸福是可以通过途径获取的。积极心理学让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去认识自我、认知社会、追求幸福,在不断地摸索和探寻中取得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平衡。

(一)揭密幸福感

作为心理学术语,幸福感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以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因素与外部诱因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多层次的心理状态。它实质上是外在的良性刺激所诱发的一种具有动力性和依赖性的积极情绪体验。对它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理论界对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西方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都对幸福感作了大量的探讨。但是,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对幸福感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幸福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它既与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取向。一方面,幸福感不能脱离幸福的生活事件而存在,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一种幸福的生活事件只有被个体感知时,才有意义,所以,它又是主观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5]。幸福感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积极的幸福感是美好生活与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二)探求幸福之源

Seligman编制了一个幸福公式:H(幸福)=S(遗传)+C(景况)+V(个体可控行为),从遗传因素、生活景况、可控行为三个方面帮助人们更为深入地探求幸福源泉。

一、遗传因素。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大约50%的幸福感是由遗传决定的。积极心理学提出了幸福的“基准点”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基准点,人生中的大喜大悲可能短暂地改变人的情感体验,但人们会很快回到遗传所决定的幸福基准点[6]。

二、生活景况。积极心理学研究认为大约8%的幸福程度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如收入、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教育程度、智力、等。研究还发现,财富对人的幸福程度影响较小。就群体而言,富裕程度确实对生活的满意度呈正相关。但是,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后,这一相关性就不明显了。就个体而言,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幸福也是短暂的。研究表明,重大的个人财务状况变动对幸福程度的影响持续不到三个月。研究者总结,在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金钱并不是人的幸福之源。人们的幸福体验能随着他们的成就和财产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随之人们很快就会适应这个新水平,而这个新水平不再给他们带来幸福。其他因素如婚姻、社会支持等对人的幸福程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6]。

三、可控行为。个体的可控行为包括自我决定、积极防御、解释风格等。Ryan和Deci从人的本质出发研究了自我决定理论(SDT),他们探讨了人类三种相关的需要:能力的需要(competence),归属的需要(belongingness)和自主的需要(autonomy)。他们认为,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将是乐观的。这些需要的满足能带给人们幸福感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而阻碍需要的满足,则会引起消极的心理结果。在对积极防御的研究方面,心理学家Vailliant总结了利他主义升华、压抑、幽默、预期等积极的防御机制对成功以及幸福生活的重要作用。Medvedova L研究还发现,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地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 [6]。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遗传和景况两个因素留给人们有所作为的空间很小,因而获得幸福的研究重点应放在第三个因素—人的可控行为变量上,通过塑造幸福的人格特质,使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三)寻找幸福之路

积极心理学追求幸福的理念使其研究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即培养与造就幸福的人。Seligman将幸福分为三类:1、美好的生活:有些人不要求有很高的享受,但他们非常专注、投入,能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获得很大乐趣。2、愉快的生活:这类人爱笑,喜欢享受,如美餐一顿,好像生活在满足、愉快和希望中。3、有意义的生活:这类人能发挥他们最大力量和品质,如通过慈善活动、志愿活动、宗教或政治活动来达到尽善尽美[7]。Seligman通过大量研究区分出幸福感的三个核心要素:快乐、充实和意义。

获得幸福的第一个途径是快乐地生活,增加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既往、当下和将来的积极情绪。既往的积极情绪包括满足、满意和平静;当下的积极情绪包括肉体的愉悦以及复杂的愉悦;有关未来积极情绪则包括乐观、希望和信念。积极心理学对积极情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幸福感研究上,认为幸福感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是个体主观感受显现、心理机能展现、社会价值实现的统一。它包括三个层面的涵义:第一,主观幸福感:(1)幸福与快乐;(2)兴趣:使人主动探索世界,追求新经验;(3)满意感:使人享受过去与现在。第二,心理幸福感:(1)自我接纳:对自己拥有积极的态度、承认和接受多样化的自己、积极面对过去的生活;(2)机能自主:具有自我决定和独立性、能抵制要求自己以某种方式思考或行动的社会压力、自我内部调节行为、用个人标准评价自己;(3)生活目标:感觉现在和过去的生活意义、有生活的目标和方向;(4)个人成长:敢于尝试新鲜经验、有实现自己潜力的感觉、不断看到自己和自己行为的进步;(5)积极关系:与他人关系亲密、有较强同情心,懂得人际关系的给予和获得;(6)环境控制:感到自己有能力应付复杂的环境、选择和创造适合个人的环境。第三,社会幸福感:(1)社会整合:相信自己属于某一团体并和其他成员一起分享共同利益,将团体看做是幸福的来源;(2)社会贡献:相信自己是重要的社会成员,能给社会创造价值;(3)社会和谐:对社会充满兴趣并且认为社会是可以理解和预测的;(4)社会认同:积极地看待和接受他人,相信他人是善良的;(5)社会实现:对社会发展和社会潜力具有信心。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快乐生活就是这种主观与客观、享受与发展、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实现[6]。

获得幸福的第二个途径是投入地生活,发挥积极的人格特性。指的是一个人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特性去面对挑战,这些积极的特性包括力量与才能。积极心理学所指的性格力量是在历史沿革中始终如一的优秀的道德品德,涉及所有文化都认同的6种美德和24种人类力量,这些性格力量被归纳为:睿智、勇敢、仁慈、公正、自律、卓越。而24种人格力量则是:创造力、好奇心、开明、好学、洞察力、诚实、勇敢、坚持、热情、善良、爱、善于交际、公平、领导才能、合作、宽恕、谦虚、谨慎、自律、鉴赏、感恩、希望、幽默、笃信。投入的生活,不仅与以上的积极品质有关,而且能因之而奠定幸福人生之基石[8]。力量和才能的正确明智使用会导致更加的投入、专注和沉浸,投入与沉浸是发挥力量与才能通常可以获得的回报。投入虽然从享乐方面并不直接产生快乐,但投入时一种不同种类的满足感。沉浸则是一个人在竭尽全力投入自己力量与才能去面对力所能及的挑战时所伴随的一种特殊体验[9]。

获得幸福第三个途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人格力量,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指的是个体需要归属和服务比自己更强大的一些东西。个体所选择的与之发生关联的这些东西是多种多样的:一些人在与家人或朋友的关系中寻找到意义,另一些人则在他们的工作中或是在业余爱好中寻找到意义,每个个体总是从多方面重叠交叉的依恋关系中寻找意义的存在。人的生命具有“三重性”,即“生理生命”。“内涵生命”和“超越生命”。生理生命指人作为生物体的存活;内涵生命指人生的幸福程度,亦即单位时间里经历的事情越多,内涵生命就越丰富,就等于延长了生理生命的存在;超越生命则是人对生理生命的超越,即人寻找永恒与不朽的冲动与努力[6]。特别是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世界范围内的绝望、失落,对精神家园的寻找同物质文明空前高度的发展双峰对峙,更需要全人类理性地正视幸福与人生的联系,幸福能为人生抹上一层意义,拥有幸福就拥有了生命的意义。幸福总是在牵引着人去过有意义的生活,只有在合理价值目的的引导下,人对幸福追求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才能有一种真实的人生价值及真实的幸福感受。

三、总结

幸福不等同于减轻了痛苦,幸福是超越没有抑郁、焦虑和愤怒等消极情绪之上的一个过程。21世纪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世纪,人们最终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金钱和物质。让人们了解和掌握幸福的方法,提升幸福的感觉,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是公众称心如意,是积极心理学的任务。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综合的、均衡的、关于幸福心理学体系。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正式基于这种理念:人们所追求的不仅是终结痛苦,更期望充实和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重新将人的价值与幸福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倡导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是心理学的价值目标转入促进人类美好的发展,指导人们转入幸福的生活轨道。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行动正在让科学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催生教育的生命活力,宣告了心理学为人类谋取幸福时刻的来临。

【参考文献】

[1]王莹,熊良斌.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简述[J].工会博览(下旬),2009(5):154-154.

[2]余娟.积极心理学及其人格观《河西学院学报》,2009(1):76-78.

[3]曾文雄.关注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2):4-6.

[4]辛勇,王艳雅.从情感研究视角看积极心理学思潮[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28-31.

[5]贺喜秀,冯周卓.价值论视野中的积极心理学[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0-42.

[6]陈浩彬,苗元江.积极心理学:为幸福人生奠基[J].教育导刊,2008(11):14-16.

[7]苗元江,陈好彬,朱晓红.探索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10):4-6.

幸福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幸福教育 和谐德育 联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05-04

[作者简介]冯光,嘉兴学院思政部副主任、教授(浙江嘉兴314001)

和谐德育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以追求学生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和谐统一为价值观,以和谐方式调控德育系统各要素的协调和教育的整体优化为条件,以实现学生思想品德为核心的整体素质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德育模式。而幸福教育是以人的幸福情感培养为目的,培养能够拥有幸福、创造幸福的人的教育,幸福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幸福品质。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联。探讨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的关系有助于实现两者的结合,促进幸福教育与德育的和谐化。

一、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的共同特征:以人为本

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受教育者发展需要的和谐统一是和谐德育的出发点。和谐德育强调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内在发展需要。“人的和谐”实质是人在自觉组织下其内在规定和外在关系上的和谐,具体表现为个体内在发展需要的和谐,只有作为人的内在发展需要得以满足,个体的发展才是和谐的。正因为如此,和谐德育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内在德性发展服务,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是和谐德育的“第一原则”和本质特征。

“以人为本”也是幸福教育的本质特征。幸福教育是以培养幸福的人为目的,而幸福本身就是人性的表现。马克思认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由于人具有自然需要、社会需要、精神需要,因而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而这些需要的满足便是人的物质幸福、社会幸福和精神幸福。满足人性需要便是人的幸福,人的幸福体现了人性,幸福是人之为人的确证,是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主观感受。可以说,肯定人的幸福也就是肯定人性,肯定人性当然是以人为本。由此也可以说,幸福教育是人性化教育,而人性化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人性化的幸福教育把人的生命作为教育对象,将教育的目的回归到人的幸福生活上,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状态,让生命的成长处于健康、美好、愉悦的状态;引导学生对人性进行善性启发、理性体认以及追求真善美的至高境界,其使命不仅让个人,更让人人成为幸福的人。可见,“围绕着人”并“为了人”是幸福教育的深沉意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

二、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的内在联系

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同属学校教育,在教育的总体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服务于学校整体素质教育。表现在:

其一,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有着共同的教育内涵。教育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通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层次进行教育活动。两者都遵循育人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都遵循“以人为本”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基本教育原则;都遵循人的思想、心理、行为发展变化的规律,如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坚持教育性、重视个性的发展等,都要进行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教育等。

其二,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的教育内容存在交叉关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道德观以及理想信念等都会对幸福产生影响,是幸福教育所关注的内容,同时也是和谐德育的主要教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是和谐德育的重要教育内容,同时也是幸福教育的重要内容等。

其三,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有着同一的教育过程。研究表明,人格是影响幸福感的最有效因素,健康人格与幸福感是一致的,在这个意义上又可以说,幸福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康人格,其中幸福品质是健康人格的重要部分,思想品德是健康人格的核心。因此,无论学生的思想品德还是幸福品质的发展,都是在人格完善同一过程中进行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人格中的各种心理品质与思想品德是互为作用的过程。比如,思想品德发展实质是个体知情意行发展过程,知情意行的活动过程是许多人格因素(包括心理或幸福品质)参与及协同作用的结果;幸福品质的发展也是如此,都是诸种品德和心理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幸福品质和思想品德往往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是一种以心育德、以德育心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

三、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之间的互相作用

(一)幸福教育是德育和谐的基础

首先,培养幸福感可以为德育和谐提供健康和谐的生理基础。身体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人的身体和谐健康,包括身体各组成部分及机能的和谐运作,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人的健康是身与心的统一体。一个身体不健康的人,其心理健康必受影响,身心缺乏和谐健康,学习难以顺利进行,智能的和谐发展受到影响,德性的和谐发展受到限制,德育的和谐无异于“空中楼阁”。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所说:“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和谐健康的身体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在德育中,只有学生的身体获得了健康和谐发展,其他的和谐发展才有了基础,德育和谐才能实现。而幸福能够为学生的生理健康提供基础。众多研究表明,人的幸福体验能够通过免疫系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认为,当人处于快乐状态下,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外分泌系统均会产生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变化,肺部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呼吸加速,消化液分泌明显增多,大脑皮层得到休息,神经紧张得以缓和,疲劳消除。快乐情绪的良性感染与反馈,能够促使体内免疫球蛋白A、血清素和多种酶的生物活性水平提高,改善有机体生理新陈代谢功能和神经中枢的调节功能,从而使人体内各器官、系统活动协调一致。整个身体生理系统的稳定、平衡状态有利于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自身免疫力的提高。国外关于笑和幽默的研究表明,笑能增加免疫系统功能的改善,而这种免疫系统功能的改善是通过积极情绪的主观体验来调节的。此外,国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幸福感有利于长寿。Ostir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幸福的人其身体机能状况明显好于那些不幸福的人。可见,幸福对于人的健康成长十分有益。因此,培养学生幸福感,能够提高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从而为德育和谐提供和谐健康的生理基础。

其次,培养幸福感可以为德育和谐提供和谐的心理基础。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一切和谐的心理基础,也是德育和谐的心理基础。人的思想道德活动离不开人的心理活动,人的思想行为受心理支配,思想品德教育只有落实到人心,才能形成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具有心理结构的品德;只有与学生的和谐心理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用,实现德性与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可以说,思想品德的和谐化说到底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和谐化过程,人的心理和谐是人的思想品德和谐的心理条件,没有人的心理和谐就没有人的思想品德的和谐,也就没有德育的和谐。所以,树人先树本,育人先育心,和谐心理的塑造是德育和谐的逻辑起点。而培养幸福感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和谐。幸福感是主体与现实生活情境的协调及自我达到完满统一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欣赏的感觉,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幸福感是一种内心好的感觉或感受,它与人心理良好的状态与感受联系在一起,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即是和谐心理。正因为如此,幸福感可以表现人的心里和谐状态,是心理和谐的重要指标。由于幸福感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指标,所以它对心理和谐的反映更加全面、客观、可信。同时,幸福感在某种意义上又可以说是一种满足感,人们对事物的满足感首先是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实现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满足感受使人们产生心理和谐活动,满足感越长久,人们的心理和谐就越长久。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积极情感能够建构人们的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协调性等个人资源。可见,幸福感能够增强人们自我心理协调与和谐。心理和谐是德育和谐的基础,幸福感又是心理和谐的重要指标和基础,因此培养幸福感实质上是为和谐德育奠基,是为德育的和谐提供和谐的心理基础。

再次,培养幸福感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与德育和谐的情感基础。德育的和谐应是整体的和谐,包括德育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内部的和谐,但无论如何,德育的和谐最终是为大学生的德性与整体素质和谐发展服务的,最终都要落实到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扈中平教授指出:教育的和谐,主要体现在教育的目的是人,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还是人。因此,学生的德性和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是和谐德育的主要目的,也是衡量德育整体和谐水平的根本标准。而幸福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因为,幸福是人生多种体验和能力的总和,培养幸福感必然要深入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必然要涉及德、智、体、美等诸育,因此从宏观看,幸福教育会推动学生的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就具体的幸福感而言,幸福感呈现的愉快、高兴、兴趣、自豪和爱等积极快乐的情绪有助于人的整体素质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具有激活行动的趋势。在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下的个体,会产生某种相应行动的趋势,比如快乐产生冲破限制、创新的愿望;兴趣产生探索、掌握新的信息和经验,促进自我发展的愿望;自豪产生想与他人分享成功和求得在将来取得更大成就的愿望等。二是促进认知发展。积极情绪会拓宽认知范围,提高认知灵活性。在快乐、满意的积极情绪状态下,人的知觉加工有更大的注意广度。艾森(Isen)的系列研究表明,人在积极情绪状态下,会有更灵活、更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积极情绪能够促使个体产生更多的思想和创造性,扩大个体的注意范围,增强认知灵活性,更新和扩展个体的认知地图。三是构建个体持久的资源。积极情绪能给个体带来间接的、长远的收益,可产生弥漫性的积极影响,如处于高兴状态的个体,往往在体力、智力、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表现出拓延能力。弗瑞克森的积极情绪扩展和建设理论认为,积极情绪能够建设个体的资源,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人际资源和心理资源。四是影响德性的形成。人类精神需求和幸福感的产生主要来自精神需求的满足。这种源于外因或源于内因的幸福感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形成起引发、调动和调节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许多积极的情感,如愉快、赞同、热情等都是德性成长的重要心理基础,它直接影响着个体对道德认知的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可见,培养幸福感可以促进学生知、情、行全面协调发展,推动学生德、智、体以及心理品质等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

(二)和谐德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幸福教育

首先,德育和谐能有效提升学生幸福感。德育和谐之所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幸福感,源于和谐与幸福的普遍联系。一方面,幸福的意蕴内在地包含了和谐,在某种意义上,幸福是“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得到统一满足时的和谐感”和“身心健康和谐”;或者说,和谐就是种幸福感。幸福感是心理和谐的表现和基础,而人的和谐又是幸福感的重要意蕴和内容,它们是双向关系,人主体的和谐感本身也是一种幸福。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人自身的和谐与幸福感有着密切的关系,Shel-don等在美国、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四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研究得出,自我和谐的个体显现出较高的幸福感。李颖等(2009)、刘海英等(2009)、翟亚奇等(2008)实证研究均得出,自我和谐程度越高,幸福感水平越高,人的和谐意味着幸福。另一方面,从外界的事物或环境角度看,无论是和谐的自然物、还是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等,都能普遍引起人们的幸福。家庭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和谐的家庭是幸福的。严标宾、郑雪的研究表明,家庭关系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最大;卢光等(2011)的调查显示,家庭成员的和谐相处是幸福感的主要来源。就一般的人际关系而言,人际和谐对人们的幸福有重大影响。Ryff等人经研究得出,良好关系是影响心理幸福感的重要指标;Ryan和Deci的研究认为,“关系需要”是人们获得幸福感的三种基本需要之一;国外许多研究表明,个体只有在得到各种人际支持时才能获得较高的幸福感,我国的研究同西方学者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同样,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幸福也是密切相关的。社会幸福感研究表明,个体对社会和谐一致感、对社会的整合感等是影响社会幸福感的指标。人与社会的和谐,影响个体对社会认同感、整合感、和谐感,从而影响幸福感。而自然界的和谐是人幸福的前提。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融,充满诗情画意,本身就是幸福的源泉之一。因为,和谐的自然物给人以美感,而美又与愉悦密切联系。古代美学家宗炳用“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描述人们观看自然景观产生审美愉悦的三种境界;马斯洛认为,美感是“超越性快乐”等。可以说,世界万事万物的和谐都能够引起人的愉悦。幸福感是人们身心处于和谐状况下的积极的心理感受,而这种心理感受又能够由外部的和谐关系和环境引起,“和谐不是事物各个部分的外在联合在人感知的印迹,而是它们基于本质联系的内外统一和相互渗透,通过感知在人的情感和理智中产生的积极反映”。正是这种人的幸福需要和谐与外界和谐事物能够引起人的和谐反映,造就了和谐与幸福的一致性。现代心理学认为,“和谐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这就是和谐的事物给人愉悦感的心理机制。

德育的和谐包括德育整体和谐、德育各子系统之间和谐、各子系统内部和谐,是事物各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样和谐的一种,体现着德育的美好特征,同样在心理机制上给人和谐感、愉、满足感。从德育主体学生的视觉看,当一种具有美好特征的和谐德育呈现在他们面前并投入其中时,当学生置身于和谐优美的德育环境和温馨和谐的人际环境时,当德育能够满足他们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道德需要、发展需要并达到和谐状态时等,其心理的和谐感、满足感、幸福感油然而生。可以说,有了德育的和谐,就有了德育幸福,而且德育的和谐化水平越高,学生的幸福感水平也越高。

其次,德育目标内容的和谐能有效促进学生幸福。所谓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和谐,最根本的就是德育目标内容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内在需要。幸福总是同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幸福尽管是一种主观的心理体验和感受,但这种感受离不开幸福的客观状态,离不开需要的满足和理想的实现,特别是学生的内在精神需要、成长需要或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这些需要的满足能给予人莫大的幸福感。美国心理学家莱能与希德的系列研究证明,源自个人成长、自我价值、他人赞美、心灵自由、自主自律、良好友谊、社会服务等内在精神性需要的目标是生成幸福感的重要基础,而源自金钱、虚荣、炫耀性消费和生理吸引等外在功利性需要的目标是工具性的,不会产生深层和持久的幸福感。因此,人如果要获得更深层和持久的幸福,必须有符合人内在精神需要的目标。德育主要是建设学生美好心灵的精神活动,德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精神生产活动,其精神生产活动的根本依据是德育目标和内容,因此,德育目标内容能够成为学生内在精神需要的目标,通过德育活动必定能够使学生不断开辟自己的精神领域,从而产生深层和持久的幸福感。德育目标内容和谐化过程,是不断根据学生内在精神和发展需要充实德育内容、提供幸福元素,促进幸福感培养的过程。可以说,德育目标内容和谐化程度越高,体现学生内在精神和发展需要越充分,学生在德育实践中获得的精神满足感就越高,幸福感也越高。

幸福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发展得很快。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塑造学生的幸福人生,然而要成就学生的幸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下简称心育教师)首先要让自己幸福起来,只有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的人,才能让学生幸福起来。因此,关注心育教师的幸福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总体来看,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区域教育战略目标,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要求,与区域师生、家庭对心理健康的实际需要,与国内先进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二是认识不高、普及不够,心理工作呈表面化;三是心育教师配备不足,专业人员少,临时兼职多;四是专兼职心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亟待提高;五是师生心理素质有待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区心育教师缺乏职业认同感,认知枯竭,缺少集体归属感,无成就感等,也就造成了心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偏低。那么,如何提升心育教师的职业幸福呢?

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举措

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初,我们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多方学习调研、反复思考论证,明确了以国际化视野下的积极心理学先进理念为引领,以“塑造积极心理,奠基幸福人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因为积极心理学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即获得幸福。它的三大研究领域为:积极的情绪情感,能够促进人的积极体验,提高幸福感;积极人格,让人发现和建设这些性格力量和美德,并学会用这些力量去预防和治愈心理疾病,让人生活得更有价值;积极的组织系统,为个体积极特征的培养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为人类实现完美充实的生活创造条件。

结合我区实际,同时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我区在调动心育教师内在的积极力量,引导他们积极合理的认知,增进他们的积极体验并培养他们的积极人格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完善组织体系,点燃职业激情

为使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2015年3月18日,金州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健康服务部成立了,负责服务指导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培训工作。

2015年4月21日,金州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组织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会。会上宣布印发了《大连金州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大连金州新区幸福学校联盟建设项目计划》。把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定位为:以国际化视野下的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引领,以“塑造积极心理,奠基幸福人生”为核心理念,融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借鉴国内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经验,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基础上,着力关注培养师生优良美德、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心理力量。此后又成立了金普新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工作。各中小学校建立相应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完善在校长领导下、以专兼职心育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体系和管理制度,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督导考核中。随后又陆续出台了《金州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创新驱动幸福教育先导新区”建设工作方案》《金州新区心理健康教育“十三五”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心育教师明确了工作的目标和方向,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也燃起了激情与希望。

(二)建立幸福联盟,搭建支持平台

组织支持是指来自于组织内部对组织成员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包括对成员的关怀照顾,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帮助,并且公平地对待他们。它是影响教师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有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的组织支持感与幸福感各维度均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且能对教师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因此,为了促进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搭建组织支持平台,我区依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理论研究、实践指导和专业资源方面的优势,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系统的顶层设计,结合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建立了幸福学校联盟,并审核确定了首批幸福联盟基地校(园)40所,全面助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专业化科学化。幸福联盟建立了幸福学校联盟组委会,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研员队伍,定期召开幸福联盟工作会议,开展教研,举办活动,研发幸福课,开展课题研究等等,这就形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互动多维的交叉网络,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由单一走向多元、整合,也为心育教师搭建了一个积极支持的系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和行动都不是孤立的,有联盟做自己强大的后盾,从而提高信心和力量。

(三)创办幸福心校,唤醒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对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深远,它能够提升人的主观幸福感,对心理认知有扩建作用,有利于缓解心理紧张,提升创造力,塑造人的健康人格。鉴于此,我们创办了幸福心校,幸福心校校长由幸福联盟发起人、大连金普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健康服务部么洪福主任担任,负责幸福心校的全面工作。幸福心校下设学习部、宣传部、纪检部,采用阅读疗法结合《积极情绪的力量》、《真实的幸福》和《幸福的方法》三本书的理论和方法对教师的积极情绪进行培养,大家自愿报名参加。幸福心校负责布置每周、每月的学习、练习、分享内容,并给予及时的反馈,一周一小结,一本书一大结。经过一阶段的干预,参与者的积极性有所提升。大家表示,参与学习后能多多关注和品味积极的事物,同时对出现的情绪问题进行自我认知调整;阅读之后的分享交流,在提高对自我及他人经验意识的同时,还能引起情感的共鸣,从大家的分享中获得鼓励和启发,使情感得到“净化”;大家将习得的方法和经验运用到现实情境中来,体验到了较多的积极情绪,也表达了更多的积极情感,传递了更多的积极心态,心态也更加和谐。

(四)拓宽成长渠道,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通常被认为是指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信心。这种较高的自信心会使个体产生积极情感,从而增强他们的幸福感。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并且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通过提升自我效能感水平可以增强主观幸福感。因此,我们不断地整合资源,拓宽心育的成长渠道,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让他们在心育活动中体验到幸福感。

1.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心育教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学识越广,专业技能水平越高,自我效能感就越高,工作就越轻松,也就越有成就感,体会到的幸福也越多。我们针对各中小学教师,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实施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双轨制,强化培训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扩大区域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师培训的覆盖面

为了提高当前学校心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发展,我们扩大了区域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师培训的覆盖面。2012年9月开始委托大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和汇成心理咨询职业培训学校分三批对辖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心理咨询师培训,截至2016年6月,共培训二、三级心理咨询师300余名。我们还拟定了“千人培训计划”,希望通过对教师进行心理咨询师培训,打造一支积极、阳光、训练有素的专、兼职心育教师队伍。

(2)“百名心理健康幸福种子教师培育计划”

对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专兼职心育教师侧重进行实践应用技能的高端强化培训,着力建立一支由100名懂理论、能操作、科学化、专业化的中小学心育教师组成的稳定队伍。

①幸福种子教师心灵成长“学习的秘密”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应用工作坊

幸福种子教师心灵成长“学习的秘密”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应用工作坊是金普新区教科院心理健康服务部么洪福主任组织的幸福联盟幸福心校系列工作坊之一。此工作坊由大连开发区十中心理教育中心主任,中国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何竟轩主讲。何老师通过每周一次的现场教研和网络互动两种形式给心育教师讲解了“教育教学的心理学秘密”“幸福成长 正念生活”“学生积极情绪的元认知培养”“学习分心、厌学偏科和考试紧张等学习障碍的元认知技术干预”“三类知识与题型中心图示的教学应用”“知识的表征、同化和顿悟”等知识。参加工作坊的老师收获满满,为我区专兼职心育教师的自身成长,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幸福教师心灵成长沙盘游戏疗法工作坊

“沙盘游戏疗法工作坊”也是幸福联盟幸福心校系列工作坊之一,由么洪福主任领导,甄选各校优秀的专兼职心育教师组成。工作坊由东居小学的崔艳老师主持,孙郡、陈慧、刘晓辉、姜娜、崔艳老师(此六位教师均具有沙盘游戏疗法高级证)主讲。带领大家由理论延伸到实践,真切体验团体和个体沙盘游戏,感受沙盘实操的全过程。沙盘游戏使每位教师都得到了心灵的成长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3)走出去,请进来

为了拓宽视野,我区先后派专兼职心育老师走出去参加高端学术交流、培训会议(如第三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东北师大积极心理学实践应用工作坊、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创新应用研修班、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辽宁省督导点培训、精神文明办未成年心理健康辅导员训练营等),及时观摩学习国内外专业领域的先进成果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以高标准定位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同时,邀请名师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快速成长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如中国教科院孟万金教授,做了《积极心理开启幸福教育》专题讲座;辽宁师范大学金洪源教授,对我区教师分享指导元认知技术的应用;大连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李玉荣,对全区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课培训等)。教师们表示,通过与专家、教授、名师等的交流学习,将理念和思路请了进来,将方法和经验请了进来,既开阔了视野,又启迪了思维,可以更好地推进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2.提供展示平台,收获成就自信

为了提升心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有干劲、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我们积极整合资源,发掘教师特长,并为其提供发展平台,如支持擅长元认知技术的何竟轩主任开办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应用工作坊,组织擅长沙盘游戏疗法的教师开展沙盘游戏疗法工作坊等。我区还组织参加、开展了各种竞赛评比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大赛、校园心理剧大赛、征集沙盘游戏疗法、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优秀应用案例、优秀论文等。心育教师通过积极的准备参与这类活动,在不断的学习、研究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激发了成就感和自信心。

(五)开展幸福工作坊,提升幸福能力

为了提高心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我们整合校内外专家资源,组织开展了系列幸福工作坊,普及推广心理学特别是积极心理学智慧,增强心理调节能力,提升职业幸福感。

1.“幸福教师”心理成长系列主题团训活动

幸福心校的创办人么洪福主任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从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入手,利用团训这种覆盖面广、效率高、后续效果好且适应范围广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干预,提供了幸福心校线下工作坊系列活动之教师心灵成长训练营“从今天起,做个幸福的人”主题团训活动,主要以活动为载体,以自身体验与感悟为生长点,从“微笑、拥抱、爱要说出来”“ 正念、专注、心安幸福根”“感恩、善良、传递正能量”三个方面向与会老师阐释幸福基本功。教师的心灵在一次次活动中被唤醒,发自肺腑的笑声透着极强的感染力,流自灵魂深处的热泪蕴含着所有的温情和感动,激励着每一名教师,用真诚的爱提升儒雅之师的专业素养。

2.金普新区幸福联盟户外运动队

户外运动有别于传统体育运动、都市休闲或旅游活动,融合了亲近自然、运动、休闲三种特质。首先运动能生成快乐因子――内啡肽,运动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幸福感;其次休闲能提高身心健康,降低消极情感诱因,获得积极心理,提升幸福感;最后,人类与自然的联系本身就能提升幸福感。因此,从事户外活动能明显提高主观幸福感,其效果之显著甚至可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身心疾病治疗方式。

鉴于此,我们组织成立了金普新区幸福联盟户外运动队,并定期参加户外活动。如组织参加了“绿色金普 追逐梦想”金普新区首届职工徒步大会,大家迎着明媚的阳光,和着轻快的音乐,相亲相爱,一路同行;还组织了幸福联盟大黑山一行,体味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感受到了人生的色彩斑斓和生命的活力四射。

3.二十四节气心理养生瑜伽工作坊

瑜伽来自梵文,意为自我和原始动因的结合,是心灵、肉体、精神结合到最和谐的状态。它是通过身体操练、身心调节及心理意念三种方式的引导而达到身心的整合及自我约束的一种完美的健身方式。有研究表明瑜伽锻炼对幸福感提升有促进作用。

因此,我们开设了二十四节气养生瑜伽工作坊,它是金普新区教科院心理健康服务部组织的幸福联盟幸福心校系列工作坊之一,授课教师是大连开发区十中孙娜老师,每周进行一次。二十四节气养生瑜伽根据古老印度瑜伽与传统中医养生的结合,顺应四季的变化达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调节身体的作用,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柔相济,阴阳互补,从内而外,对身体进行调整和改善,从而收获身心宁静,提高幸福指数。

积极心理学理论对我区心育教师职业幸福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心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我们会继续努力探索,增加实证研究,使每一位心育教师都能在平凡的工作中,感受到职业的幸福。

幸福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集体主义幸福观;理性之乐幸福观;以人为本的幸福观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016-02 

幸福作为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可以说是全人类的最大愿望。落脚到中国,实现“中国梦”不仅是各级地方政府的执政目标,更是民众的强烈期盼。但是由于我国现在正处于改革的关键阶段,面对各种价值观的影响,人们很容易陷入幸福观误区,最终与幸福背道而驰。笔者通过具体阐释中国历史上三大幸福观对幸福感的影响,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一、集体主义幸福观——以“人际关系和社会规范”为主的幸福感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中国作为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主义的精神早在传统文化中就充分体现,并塑造了中国人以“人际关系和社会规范”为主的幸福感。 

集中体现儒家幸福观的“孟子三乐”告诉我们要忽视个人情感,注重个人之于家庭、集体和社会的意义;知识分子要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大幸福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教导我们要学会站在道德和价值的最高处去理解和践行幸福观。这些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扎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其“忽视个人情感,努力满足他人”的幸福观也在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去追求自己心中的那份满足和幸福。 

很多跨文化研究和心理学的实证研究都表明:生活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人,认为他人的幸福与自己的幸福紧密相连,并总是会在帮助他人实现幸福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幸福;与坚持“个人主义”的西方人相比,反映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社会规范更能影响中国人的幸福感,他们往往会通过遵循社会规范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从而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同时,有学者还特意比较了中西方人面子观的差异:外国人的面子以个人为主体,不必为其亲属、好友的举止负责;而中国人的面子观与“上下关系”“亲近他人”紧密相连,而且其运作要求强制性的相互原则[1]。 

当然,文化的特殊性告诉我们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国家中同时会存在以个人为中心和以他人为中心的人,但众多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让我们相信:在坚持个人主义的国家中,绝大多数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在坚持集体主义的国家中,以他人为中心的人所占比例较大。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在集体主义幸福观的影响下,大多数的中国人已经形成了以“人际关系和社会规范”为主的幸福感。 

二、追求理性之乐的幸福观——为人们追求幸福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一提到幸福,人们常常会把它和“乐”联系起来。快乐主义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西方学者伊壁鸠鲁认为,“快乐就是有福的开端与归宿,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标乃是得到快乐”[2]。李泽厚也曾经把中国文化称为乐感文化,并提出:乐感文化是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即积淀文化传统于其中的心理结构,或者说乐感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3]。 

陆洛曾经提出,文化可能是构建幸福的重要力量,它有时甚至会主宰人们的幸福感。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乐”的观点有很多:儒家有“安而不忧”“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的感性之乐,有节制欲望的知足常乐,还有“孔颜乐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性之乐;道家有“心不忧乐”的超越和“祸福相依”的辩证幸福观等等。当然,通过满足物质和身体方面的欲望来实现感性之乐是踏实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普遍追求的简单幸福,可是它又往往是短暂的、变幻莫测的。所以,当我们已经实现了物质方面的满足或者还没有实现时,我们可以试着从幸福的另一个方面——心灵上的满足来获得快乐。 

儒家的理性之乐告诉我们,幸福不仅仅局限于感官上的快乐,更是精神上的快乐和安适,不仅仅是追求物质的世俗之乐,更是追求理想人格的理性之乐;庄子的“鱼人之乐,心无忧乐”告诉我们在祸事临头时,我们要学会用乐观的心态去对待;老子的“祸福相依”告诫我们乐和忧都是世间常事,“祸福无门,唯人所召”,祸福虽难以预测,但可以靠人去改变和转化,最重要的是通过改变人们的认知,来改变其对人们的影响[4]。 

所以,当我们最基本的物质欲望和身体需求得到满足时,当我们沉溺于财富和名利带来的愉悦而无法自拔时,当我们在人生路口分不清利害得失时,要学会从提高个人修养和心灵上的满足去努力,它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一旦达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困境,重拾理想和追求,而且这种幸福感持久而深刻。 

三、以人为本的科学幸福观——帮人们找回幸福的原点和最高境界 

作为人生观和世界观重要组成的幸福观,它的追求和实现本应该充分体现人的价值,可是却往往被我们忽略。以人为本幸福观的提出,不仅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更是对传统幸福观的更新,是对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否定,有助于个人自身的建设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将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有机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精髓所在 

这种幸福观摆脱了之前极端的禁欲主义和享乐主义,从幸福的原点——人的需要出发,为现实中的人实现幸福提供了正当理由。首先,物质需求的满足和物质生活的实现是个人最基本的幸福,是追求其他幸福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来说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5]126所以,一切满足人类生存条件的正当需求我们都不应该对其压制,而且国家和社会还应该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其次,在重视物质生活的同时,要积极追求精神生活。的确,物质需要的满足会让人产生愉悦感,但这种幸福感是短暂的、初级的,是人类与动物都可以获得的,所以,它从来不是人类获得幸福的源泉,唯有精神上的幸福才是人类所独有的。因此,要想享受到真正和长久的幸福,我们必须注重精神生活的培养和塑造,实现人的真正价值。 (二)充分体现了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辩证统一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中的每一个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都必然会涉及社会的整体幸福,两者之间该如何协调也是我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必然要学会面对的。首先,以人为本的幸福观承认并且充分尊重每个人追求幸福的权利。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人民的幸福观,是大众的幸福观,它积极拥护个人追求幸福的愿望,并把它看作推动社会整体幸福工程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社会应当关心每位成员的小幸福,并努力为其创造条件。其次,以人为本的幸福观主张社会的整体幸福高于个人幸福,对个人幸福的追求要融合于整体幸福之中。马克思恩格斯在论幸福时曾经说过,“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6]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在追求个人幸福时,不仅不能因为个人的一己之利而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努力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幸福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终极追求,是个人获得幸福的最高境界。 

(三)将道德培养作为实现幸福的前提和保证 

1.道德是个人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第一,它可以帮助人们把握幸福实现的方向。马克思将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分为科学精神的方式、艺术精神的方式、宗教精神的方式和时间精神的方式四种,其中道德是以实践精神来把握世界的[7]。道德作为善恶评判的标准,它会告诉人们什么样的人生最理想和最幸福,让人们在一定的尺度之内去努力,从而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充实而有意义。第二,它教会人们合理控制欲望,增加幸福感受。欲望作为一种驱动力,它的满足有利于幸福的实现。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因为一时的贪婪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而道德作为对理性的确认,是合理控制欲望的最佳手段。所以,我们要学会运用道德将阻碍幸福实现的欲望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从而促进幸福的实现,提升幸福感。 

2.高尚的道德有助于人们提升幸福感。道德作为调节社会规范的总和,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应然状态,体现人的主体性追求,而且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所以,人们在对应得利益的追求过程中,道德会不断地激励和督促其做到知善从善,这种有道德的行为不仅对自身来说是一种持久而深刻的幸福,而且有助于他人和社会,是一种高层次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孙穆义,徐道喜,邵永生.新生命伦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严标宾,郑雪,邱林.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 

[3]李泽厚.实用理论与乐感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4]曾红,郭斯萍.“乐”——中国人的主观幸福感与传统文化中的幸福感[J].心理学报,2012(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6]李嘉美,等.幸福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闵绪国.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论析[J].学术短论,2012(2). 

[8]高良,郑雪,严标宾.幸福感的中西差异:自我建构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 

[9]李煌明,李红专.传统之“乐”与人生“幸福”[J].船山学刊,2008(69). 

[10]方世南.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的幸福观[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