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正在重新定义着
人们的沟通和交流方式。
人们乐衷于用指尖问候,
却懒于面对面交谈;
沉迷于“我分享,
故我在”,
却摆脱不了
独处时的焦虑。
心理学家雪莉·特克
揭示了现代人依赖
社交媒体带来的
孤独症候群,
并引发这样的深刻思考:
我们究竟需要
怎样的沟通方式。
分钟之前我的女儿Rebecca发了一条短信为我加油。 她说:“妈妈,你会震撼全场的!” 我太喜欢这个了,接到这条短信就像得到了她的拥抱。所以大家看到了我自己就处在这样一个核心矛盾里。我自己非常喜欢收短信,但却要告诉大家,太多的短信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事实上,我的女儿让我想起了这个故事的开端。1996年我第一次在TED演讲的时候Rebecca只有5岁,她就坐在最前排。那时我刚刚写了一本书庆祝我们的网络新生活,而且将要成为《连线》杂志的封面人物。在那些令人陶醉的日子里,我们体验着网络聊天室和在线虚拟社区。我们正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自己,然后我们回到现实中来。我对此感到非常兴奋。
现在让我们快进到2012年,我又重新回到了TED的讲台。我的女儿已经是一名20岁的大学生了。她睡觉都抱着她的手机,其实我也是。我刚刚完成了一本新书,但是这一本却不会让我登上《连线》杂志的封面。那么,这十几年间发生了什么呢?我仍然为科技而兴奋,但是我相信并且想要向大家说明:我们正在放任科技,它将我们带向歧途。
我们口袋中那些轻巧的电子设备在心理学上有着如此强大的力量,它们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本身
在过去的15年间,我一直在研究移动通信技术的影响,并且访问了成百上千的人。我发现我们口袋中那些轻巧的电子设备在心理学上有着如此强大的力量,它们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本身。
让我们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人们在公司的董事会议上发短信或写邮件,网购,浏览脸谱网站——上课时,听报告时,实际上在几乎所有的会议时。父母们在早餐和晚餐时发短信和邮件,孩子们因此抱怨父母对他们不够关注。但是同时这些孩子也很少专心地与彼此相处。人们甚至在葬礼上发短信。我认为:我们需要用别的东西来分散我们的悲伤或者胡思乱想,所以我们需要玩手机。
这样有什么问题吗?我认为这的确是个问题:我们正在为自己挖陷阱,这个陷阱无疑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会影响我们和自己的联系,降低我们认识和反省自己的能力。我们越来越习惯这种新的“一起独处”的相处方式。人们想要定制他们的生活,想要在不同的场合和地点之间切换,因为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控制和分配他们的精力。例如你想去参加董事会议,但是只想关注你感兴趣的一小部分内容。有人认为这是好事,但是长此以往,人们就会对别人隐藏自己,即便我们一直保持着彼此间的联系。
我问人们:“为什么不面对面交谈?”他们回答说:“因为面对面交谈是实时发生的,你没法控制你要说什么。”所以这才是最重要的:发短信,写邮件,贴照片发状态……所有这些都能让我们向别人呈现出我们想变成的样子。我们可以编辑,就是说我们可以删除,可以修改和润色我们的面容、声音,甚至我们的整个形象,让它不少也不多,刚刚好。
我们为了简便的联系,放弃了面对面的交流。这是自欺欺人。我们对于技术的期望越来越多,对彼此的期望却越来越少
人类的关系非常丰富也很复杂,而且需要技巧和精力来处理。我们现在可以用技术使它变简便。在我们做这种简化时,一个很可能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了简便的联系,放弃了面对面的交流。我们这是自欺欺人。
Stephen Colbert问过这样一个让我猝不及防的深刻的问题。他说:“难道那些微小的、简短的、在线交流的片段加在一起不能等同于真正的交谈吗?”我的回答是“不能”。以这种小片段的方式交流可能可以收集到那些精心修饰过的信息。想象一下接到女儿那条短信时我有多么高兴。但是那些小片段很难让我们互相了解,真正地理解对方。我们在与彼此交谈的同时也学习着如何同自己交流。所以放弃面对面交谈确实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这会损害我们自我反省的能力。对于孩子们来说,这项能力是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基石。我一次又一次地听到:“比起说话我更愿意发短信。”我所看到的也是人们如此习惯于自欺欺人,逃离真实的交谈,如此习惯于逃向更少更浅的交流,以至于他们几乎越来越希望,躲开别人。
我有一项在疗养院进行的研究,我们专门设计“社会性机器人”来陪伴老人、孩子,甚至我们每个人。一天,我走进疗养院,看到一位失去孩子的妇女正在对着一个小海豹形状的机器人说话。这个机器人看上去像在看她的眼睛,看上去像听得懂她说话。但是那位妇女居然在试图让一个对人类的生活轨迹毫无感受的机器理解她!
我们是如此脆弱,会把伪装的同情和共鸣当作真的。看到这位从机器人的陪伴中寻找安慰的妇女,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技术先进,但是当我退一步来看,我感到自己就在这场完美风暴冰冷无情的中心。我们对于技术的期望越来越多,对彼此的期望却越来越少。我相信,原因是技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正是我们最脆弱的一方面。我们都很脆弱——我们很孤独却又害怕亲密的关系。我们借助技术找到和别人保持联系的感觉,并且可以舒服地控制这种联系。但是其实我们并没有这么舒服,也没能很好地控制。
当我们缺乏独处能力的时候,联系别人仅仅是为了减少焦虑感或者为了感觉到自己还活着
如今,我们口袋中的手机正在改变我们的想法和我们的心灵,缘于它们带来了三种让人兴奋的错觉:一,我们可以把精力分配到任何我们想关注的地方;二,总会有人倾听我们;三,我们永远都不用独自一人。这第三种“我们永远不用独处”的错觉对于我们心理状态的改变是最关键的。当人们独处的时候,即使只有几秒钟,他们也会变得焦虑,恐慌,坐立难安,因而转向那些电子设备。想想人们在排队的时候,等红灯的时候,独处像是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人们试着用联系别人的方法解决它。它表达着我们的焦虑,却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但是它又不仅仅是一种症状——频繁的联系改变着人们对自己的理解。它催生了一种的新的生活方式。
对此最好的描述是,“我分享,故我在”。我们用技术来定义自己——分享我们的想法和感觉,甚至在我们刚刚产生这些想法的时候。这种“我分享,故我在”的问题在于如果我们跟别人断了联系,我们就感觉不再是自己了。我们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了。所以我们怎么办呢?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多。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把自己隔绝起来。
为什么联系会导致隔绝呢?原因是没有培养独处的能力——一种可以与外界分离,集中自己的思想的能力。在独处中你可以找到自己,这样你才能很好地转向别人,与他们形成真正的联系。当我们缺乏独处能力的时候,我们联系别人仅仅是为了减少焦虑感或者为了感觉到自己还活着。这时候,我们并不真正地欣赏别人,而这好像是把他们当作支撑我们脆弱的自我感的备用零件。我们简单地认为总和别人保持联系就能让我们不那么孤单。而如果我们不能教会我们的孩子独处,他们只能学会如何体验孤独。
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开始改变:把独处当作一件好事,为它留出空间
我们被技术(带来的错觉)迷住了,而且我们就像年轻的恋人一样,害怕说太多话会毁掉浪漫的气氛。数字技术伴随我们长大,所以我们也认为技术已经很成熟。实则不然,它还在起步阶段。我们还有很多的时间来反思我们应当如何应用它,如何发展它。我并不是说我们应该抛弃我们的电子设备,我只是建议我们应当与电子设备、与别人、也与自己,建立更加有自我意识的关系。
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开始改变:把独处当作一件好事,为它留出空间。向你的孩子们说明独处的价值,在家里开辟出专门的空间,例如厨房或者客厅,用于和家人交谈。我们真的需要聆听彼此,包括说的那些无聊的细节。因为正是在我们结巴、迟疑、找不到合适的词的时候,我们才向对方展现出真实的自我。
在我的工作中,我常常听到“生活很难”,“人际关系充满风险”云云。然后技术出现了,更简单,充满希望,乐观而充满朝气。就像天降一位专家,解决所有烦恼。我们被虚拟的爱情吸引,被电脑游戏营造的奇幻世界吸引,也被“机器人将会变成我们最好的伴侣”的想法所吸引。
关键词:房树人,研究方向,发展未来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77-02
1?引言
绘画是人类表达情绪情感的一种艺术方式,甚至比文字更早出现?早在古代,古人就在陶罐?石壁上发挥创意,尽情创作,抒感?相比起文字,绘画更能作为不同国家的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不同国家的文字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但绘画是一门世界语言,即使是不同国家的人对一幅画的理解也会有一个理解趋同?
在查阅众多文献中,都纷纷指出“房树人测验”(HTP)属于投射测验,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uck.J.H(1948)率先在美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作了一系列的论述?其给出的操作定义为,房树人测验是给被试铅笔?橡皮以及几张白纸,要求他们在白纸上描绘房?树?人的图画,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图画进行分析?评定?解释,以此来了解其心理状况,判定心理活动是否正常,为临床心理上的诊断和治疗服务?六十年代末,被日本引进,并且推广应用?在实践中,日本学者将房树人各画改为一纸三画形成了简洁有效的统合型HTP测验(Synthetic-House-Tree-Person Tchinique)?[1]
本综述通过从知网上搜索“房树人”在1994年-2013年期间能够得到的60篇文献进行阅读并整理分析,从以下多个方面对房树人的研究以及发展进行论述?
2?研究过程
2.1 房树人的基本假设:
HTP的假设基础主要是投射机制?它重在探讨人的无意识心理特征,按精神分析理论的无意识观点,个人无法单凭自己的意识功能了解到自己的人格特征?如果我们以某种无确定意义的刺激情境作为引导,受测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无意识结构中的意愿?要求?动机?心理冲突等特征投射在对刺激情境的解释中?其基本的构思是: 认为房屋作为人居住的地方,可以引起对于家庭及亲人的联想; 树的图画则可反映被试无意识; 人则反映被试的自我形象以及与人相处的情形?[2]
2.2研究方式
提供8开白纸一张,HS型普通铅笔数支,橡皮一块?并缓慢像被试独处测验指导语“请在这张白纸上任意画一幅包括房子?树?人在内的画?要求认真地画?时间不限,允许涂改?”在询问阶段中对绘画特点(如省略?强调或不明之处等) 适当询间,并加以记录?[2]
2.3 研究方向
前文已经提及过,投射性测验主要是在对客体事物进行解释中获得对个体的特征的进一步了解?个体的病理特征可分为生理病理和心理病理;而从心理健康角度可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的个体;从研究角度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等等?
在笔者所阅读的60篇文献中,研究中涉及到生理病理的个体就有7篇;研究心理病理的有20篇;而研究心理健康人群的文献约占一半;理论研究有23篇,剩余的37篇中包括了4篇的案例分析外其余的基本为通过大样本进行数据分析的文献?另外研究的方向其实较为广泛,城市农村留守儿童,高校新生的心理状况?成年人与儿童对比等等,这些方向都是房树人绘画测验研究的分支?
2.4关注点
笔者认为由于投射性测验的主要特点以及对投射性测验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前人的研究关注点更集中于验证性和相关性研究?在这60篇文献中,有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统合型房树人绘画测验特征[5],也有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房树人绘画特征的关系研究[6],各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涉及?比较多的是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疾病相关的研究以及人格特征与房树人的相关研究,同时也有对于两个团体的对照比较研究,如严虎(2013)的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房树人测验结果比较[7]?
2.5如何搜集材料
主要指研究对象,一般视研究对象而定,如研究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或者其他生理疾病,一般是在特定医院进行随机抽样研究;对于人格特征的研究则是进行随机抽样研究;对于特定团体研究则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对照组以及对照组的取样问题?
2.6量表选取
在60篇文献中,使用到的量表主要是根据研究对象的选取以及研究目的而定?一般使用到 SCL-90症状量表,SAS,SDS等与心理疾病有关的量表,以及人格特征有关的人格量表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等等?
2.7分析方法
可通过房树人评分手册计算得分,再与所使用的量表的结果进行信效度检验,或者进行相关分析,必要时进行t检验,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进一步研究可行性
从文献发表的数量来看,随着近年来心理学的蓬勃发展,房树人测验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的学者给予一定的关注?房树人的研究尚且属于起步阶段,很多数据与房树人解释分析之间的相关关系还有待作进一步的研究?
HTP特别是综合型HTP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个体从学会画第一笔开始,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能够通过绘画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且让研究人员通过这些画面的整体局部?线条的粗细长短,颜色的轻重等等探究个体的心理特征?对于患者而言,房树人测验可以帮助治疗师察觉到他们的精神病理变化?随着描绘表达的变化,病人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就间接地受到了影响,而只要在绘画中具有了这种变化性,病人的病情和症状就会得到相应的改变?所以,该测验作为一种临床手段具有广阔的前景,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必然会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工作者所接受,发挥更大的作用[8]?
参考文献
[1] 谢亚丽.叶秀红,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型“房树人绘画测验”测试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08(6):250-254
[2] 童辉杰,审视与瞻望:心理学的三大测验技术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 (3):81- 88.
[3] 谢亚丽,SHTP测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3):91-94
[4] 陈薪屹,房树人――绘画投射技术基本理论及在儿童心理辅导中的运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3(124):11-14
[5] 李雪.曹白丹.杨文等,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统合型房树人绘画测验特征,[J].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2014.4(28):260-267
[6] 马红霞.程淑英.傅楚巧等,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房树人绘画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7(16):2293-2296
[关键词]大学教育;大学生心理;孤独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198
1孤独的概念
11孤独的本义
字典上对“孤”、“独”的定义:孤(gū ):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孤儿;单独:孤单;古同“辜”,辜负。独(dú):单一,只有一个:独唱;难道,岂:“君独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孤独:独自一个人;孤单:~的老人;儿女都不在身边,他感到很~。
12 心理学中的孤独
心理学认为,人类是群居动物,对一个群体产生很强的热爱感情,进而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当一个人被别人排除在外的时候,他就会因得不到心理的依赖感而出现不满足的情绪,这种迫切的满足感即为孤单的体F。其实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人本身就会表现出孤单的状态,这是来自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
13笔者理解的孤独
孤:凸出的,孤立的,没有同类与之相关,相伴,相随,相拥,相比的。如,大海中的孤舟,远处的灯塔,沙漠中的绿洲,掉队的孤雁。
独,单一,唯一。强调数量上的“1”,与“多”相对。
“孤”“独”两个字连起来延续了字的本义但又不同,将字的本义限定了范围,仅使用于人或可以拟人化的东西。人又分人体和人的思想,用于人体时强调“单个,独自一人;孤单:~的老人”;用于人的思想是孤独的最大意涵,其意思更接近于心理学的定义,属于思维、情绪等意识范畴。鉴于此,出现“孤独”的必要条件应该是:①人(其他动物如雁也可能落单,但它们是否也有孤独感不知道,自认为是高等动物且认为地球上只有自己才有思维的人类认为它们没有)。②具有思想。处于脑昏迷状态、严重植物人、刚出生的婴儿应该没有孤独感。③在思想的进行时、状态中。人睡着时除非梦见自己怎么孤独,否则,应没有孤独感。④认为或感觉自己孤独。思想中的人并非都觉得孤独,只有少数人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特定环境、特定状态下才会感到孤独。
2大学生的孤独
孤独是人类处境的基本特征,从辩证法的角度说,孤独是绝对的,不孤独是相对的,两者辩证统一。也就是说,满足孤独必要条件的人都会感到孤独。而本文主要关注的人群是大学生。大学生的孤独本质上和其他人没有区别,都有人类的共性和作为人类一员的个体的个性。大学生作为一类人或一个群体又有其特点。
笔者不认为自己所见到的大学生代表了全球或全国的所有大学生,但这些人应该具有大学生的共性,他们中孤独的现象也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大学生孤独感的表现多样,这里简单说几种。
(1) 孤立无助。这种感觉在大学一年级表现最为突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乡,远离父母,刚开学的前几天有不少同学甚至觉得这回可逃离了妈妈的唠叨、父亲的责骂,但没过多久,也许是同学间还没有建立起信任的关系,彼此还比较陌生,就会觉得许多事情不方便,自己解决起来困难,没有人帮忙,于是就开始想念过去在家时的好处,开始想念父母。另外一种常见的情况是生病了,此时尤其觉得无助,虽说同学间也有相互关心,但并不能也不好意思全指望同学,吃饭、穿衣、去医务室甚至上厕所都成问题,孤独感瞬间爆发。
(2)自卑。许多人都有自卑的心理。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比较优秀的,但实际上他们同样有自卑心理甚至其自卑感可能不亚于没有考上大学的人。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上、一个不一样的环境中。男学生会因自己家境不好、身体不强壮、不善言谈、某些方面不如人等而自卑。女同学自卑除了前述男同学的原因外,还可能会因自己不漂亮等身体条件而自卑。
(3)羞怯与孤僻。相当多的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总有羞怯感。这主要是因为她们有着悲观的归因方式,即具有强烈的自责感和恐惧感,往往觉得自己的身体或思想是有缺陷的,不完美的甚至是肮脏的。与人交往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自己的形象,一定要把自己的“缺陷”隐藏好,不能有哪怕是半点儿被别人看到、察觉到甚至是想到的机会。自己觉得自己很笨,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凡此种种,久而久之成了习惯,成了潜意识的东西,成了合情合理的存在。因为羞怯阻碍了人际沟通,沟通的不畅打击了并继续打击着沟通的信心,因而更羞怯于沟通,如此恶性循环,越来越难以启口。到后来干脆不沟通了,在别人眼里,你就是不折不扣的孤僻了。当然,孤僻也有另外一种表现,这种人认为自己都是对的、完美的,和别人沟通时有“君临天下”的感觉,不想、不愿、不屑于和人沟通,于是没人愿意理他,他真成了孤家寡人。就本质而言,前者属于不自信,而后者是自信过了头。
(4)无所事事。无所事事是在大学生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其实他们不是无事可做而是打不起精神或者不感兴趣。本来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况且学习是无止境的,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但他(她)就是不想学,久而久之,也学不进去,越学不进去越不想学,形成了恶性循环,如果再遇上学习内容前后有关联的课程如高数、物理等就更不用说了。这样就有大量的时间无事可做,睡觉是打发时间的好办法,聊天也不错,但天天在一起的同学聊多了也就没什么可聊的了,于是上网就成了不二选择,网上世界丰富多彩,可以海阔天空,无拘无束,更可以不影响身边人也不被身边人影响,沉浸其中那真是别有洞天,无限自由。不过,上网一般需要固定场所,固定地点,于是过去的网吧、今天的寝室处处都是大学生的身影,不仅如此,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上网已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于是,“低头族”茁壮成长,呈现惊人的现象。不能说大学生上网从不为了学习,但可以肯定90%以上的时候不是为了学习。如果说他们什么都没干,实在是冤枉了他们,但从学习、完成学业的角度说,他们确实是无所事事。
(5)孤独、郁闷、抑郁甚至焦虑。无所事事或者干脆说“低头”的结果是该学的课程几乎没有学习,而作为学生期末考试是不可避免的,于是期末的时候就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郁闷、忧郁甚至焦虑在所难免。也无法向父母、老师或者朋友倾诉或求助。考试作弊,决不是几个人想到,且不说自己要默认自己道德危机、素质低下,被抓到的可能性也极大,后果不堪设想。那该怎么办呀?于是,铤而走险的大有人在,更有很多人觉得是在茫茫人海中感受孤独。
关键词:宽容型教养方式 初一年级 心理韧性
一、引言
初一是小学升入初中的转折点,学生面临着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角色转换,从比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再加上刚刚告别了熟悉的小学生活、熟悉的老师和熟悉的交际圈,走进中学校园,难免有很多不适应,期待、迷茫和困惑,面临着家庭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和学习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从家庭方面加强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做好他们的心理调适工作,对他们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发展智力,形成健康、良好的个性品质,顺利地完成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概念界定
1.心理韧性的内涵及及发展
心理韧性(resilience),原是物理学的概念,后来被借用到心理学领域当中。“resilience”有多种译法,如“回复力”“强韧性”“复原性”(台湾学者)“抗逆性”(香港学者)“心理韧性”(大陆学者)“弹性”“适应行为”等等。早期探索阶段,有学者Turner 认为,心理韧性是一种卓越的能力,能帮助个人对抗困难、面对逆境,以及以一种健康的感觉持续的过有功能的生活,这种能力能让个体克服各种厄运的挑战[1]。随后,许多学者将心理韧性与积极心理学结合起来,如美国心理学会就将心理韧性视为一种在遭受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巨大的压力时,仍旧可以适应很好的能力。
总的来说,学者对心理韧性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李海垒(2006)总结研究大量文献资料,认为主要存在三种定义:品质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结果性定义。(1)品质性定义是指个体的某些人格特质或者能力在面对压力情境或危机时,能够表现出心理稳定、健康的应对策略。例如:心理韧性是个体从负性生活事件中恢复过来,并且能够适应各种外界变化和突境的能力。(2)过程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成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认为心理韧性是面对压力和逆境等,而期望生活事件与保护因子相互作用。例如:心理韧性指在个体经历重大负性生活事件时,个体能够迅速恢复,并且能够主动应对,成功应对的过程。(3)结果性定义是把心理韧性看做是一类现象,这些现象的特点是面对严重威胁,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仍然良好。 例如:在个体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后,仍然能够积极乐观,个体迅速恢复适应,发展良好。[3]
2.家庭教养方式的概述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4],早期研究中,林磊、董奇等采用聚类分析法把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极端型、严厉型、溺爱型、成就压力型和积极型;黄河清则分为溺爱型、纵容型、专断型和民主型[6];加里福尼亚大学的鲍姆林德从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以及父母的教养四个方面来评定父母的教养行为,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三种: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7],笔者则着重讨论宽容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初一年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分析。
三、家庭宽容型教养方式对初一年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
1.宽容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特征
在宽容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环境中,家长乐于为孩子创设一个轻松的成长环境,充分尊重孩子的自身特点来培养兴趣爱好,家长与孩子相处融洽、经常进行心灵的沟通,并且孩子犯错时,家长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为主。当孩子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积极给与支持与帮助,例如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都可以帮助孩子重拾信心。
2.初一年级学生在初小衔接时心理发展特征
初一年级是青春期的开始,是个体身心开始全盛发育的时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通常会有更多的期待,而相对的,也会遇到更多的阻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时就会造成身心的不平衡。初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脱离了小学时轻松的环境,离开了熟悉的伙伴圈子,进入到发展空间更大的初中,面对学科的增多,课时的增长,学科内容的复杂性,再加上学生们没有掌握一套很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很容易就造成困扰;而面对崭新的人际关系,怎么样才能成功的融入到新的圈子,在人际交往方面也有不小的挑战。在家庭方面,如果个体在家庭中得不到安全感,那么就会加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紧张感,个体很难在负性生活事件中恢复过来,适应性会比较差。
与初一相比,高三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面临着知识储备、潜能开发、升学择业、交友恋爱等一系列重大人生课题[8],但是已经历过初一、高一的适应性挑战,高三的学生没有崭新人际关系的挑战,在学业方面也已适应,遇到困难时也能够最大限度的自我调节。而初一的学生还处在懵懂时期,在遇到困难时自我调节能力很差,所以更加需要外界的正面引导。
3.影响分析
3.1重要性
Hunter 等人提出了心理韧性的层次模型。他把心理韧性分为三个层次:低层次的心理韧性仅具有生存功能,如暴力、挑衅、侵犯、行为等;中层次的心理韧性具有防御功能,如离群、冷漠、不与人接触等,这时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高层次的心理韧性积极向上,如灵活性、选择性的保持距离、自尊、信任他人、社交行表现良好等。只有少数人天生就具有高层次的心理韧性,其余大多数人则是具有复原的潜能。在宽容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环境中,父母会教孩子很好地发挥和利用这种潜能,教会孩子如何抗压,帮助孩子如何发展高层次的心理韧性,快速适应周围的变化,从挫折中反弹,积极乐观的面对困难。如果子女处在和谐、欢乐、紧张而有秩序的家庭, 并从他们的家庭中获得安全感, 将使他们顺利地适应生活中的各种要求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反之子女发生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取决于父母的感情、思想文化修养和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态度[9]
(1)利用孩子已知情绪和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孩子从压力中解脱出来。初一的孩子在遭遇到困难挫折时容易 一蹶不振,这时家长要利用亲子间的依赖关系,充分了解到孩子此时此刻的情绪并进行积极引导,好静的孩子给予独处的时间来释放压力,外向的孩子则进行积极沟通交流,使孩子获得从逆境中成长的经验,迅速恢复,成功应对挫折。
(2)培养孩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技巧。有研究表明,积极应对意想不到的困难挫折,会提升复原能力,发展更高级别的心理韧性。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宽容的家庭氛围会使孩子把焦点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这种正面积极的情绪可以拓展个人的认知能力,使孩子锻炼解决问题的技巧并慢慢形成自动化的解决问题的模式,最终从困难中反弹。
(3)给予孩子积极期望的力量。积极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可以帮助事情的解决并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孩子遭遇挫折,父母在宽容的教养方式下可以使他们充满乐观向上的心态,想象出自己所期望的一个状况,用这种方式引导和激励自己来采取针对性措施,这会增加孩子的反弹机会,从挫折中增强心理韧性,从而做的比以往更好,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失败者。
(4)榜样的力量。挑战逆境的故事可以催人奋进,有着高强度心理韧性的人会把每一次挫折看成人生的转折点,经历这个破坏性事件,也是一次发现与以往不同的、惊喜的新方向的机会,从经历的苦难中学会了更好地应对技能。如海伦凯勒,身残志坚,顽强学习,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一直努力学习,她没有被疾病所压垮,反而生存了下来,甚至恢复到比以前更强更好地状态。她把每次受到的磨难当做一次挑战,努力奋进,如狂风巨浪中的一叶扁舟,奋力向前,永不退缩,向世人展示了无比强大的心理韧性。在宽容型的家庭环境下,父母和孩子积极沟通的时候,可经常做一次故事会,给孩子的心中埋下永不言弃的信念,能够使孩子在面对压力情境或危机时,表现出心理稳定、健康的应对策略。
(5)鼓励孩子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转移孩子的情绪。当初一的孩子陷入困境时,他们容易焦躁不安,容易用其他方式和途径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安,有时还会有暴力等倾向。这时,宽容型的教养方式对他们来说是一剂良药,慢慢的化去他们的焦躁,使他们从对困难挫折的不安与痛苦中转移注意力,发现自己的长处,将不幸转化为机遇,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解决问题。
2.局限性
鲍姆林德认为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是最为有利的。因为权威型家庭中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但是,处于权威型家庭中的孩子对父母没有很大的依赖感,在其遇到挫折时父母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这类孩子有着很强的自尊感和自我控制能力,能够通过积极的心态和冷静沉着的态度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处于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容易焦虑不安,遇到挫折易产生敌对感,和父母的沟通不多,家长无法得知孩子真正的情绪,无法进行激励和引导。这类父母喜欢对孩子所有的行为进行严格控制,很少考虑孩子的意愿,当孩子遭遇困难挫折时经常采取的措施是愤怒及惩罚,更谈不上帮助与鼓励了。
四、发展初一年级学生心理韧性所需要克服的障碍
1.“好孩子”倾向。好孩子在家里是父母骄傲的资本,在学校是老师表扬的对象,他们听话、守纪律,循规蹈矩,不会给家长“添麻烦”。他们的生活风平浪静,一帆风顺,可正是这种令人满意的表象背后的隐忧是不易察觉的。当一个好孩子的世界遇到变故而坍塌时,他的成长经历将阻碍他的复原[10]。所以一味的“好孩子”也是不可取的。
2.一成不变。有的学生已经被塑造成了一种样子,例如不管做什么都会觉得“我父母会给我摆平的”之类的想法,这种学生一旦受到重压就会崩溃,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受不得一点风吹雨打。
3.过高的看重压力。现在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不停的补课,为了达到父母的认可,老师的认可,身上背了很重的压力,有的学生每天被压得喘不过气,有的学生就自暴自弃。要注意的是正确看待压力,在重压之下要保持冷静。
五、总结
宽容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初一年级学生心理韧性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家长要格外重视在初小衔接时期孩子能力的发展,多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在挫折、困难来临时,不仅是对初一年级学生心理上的一种挑战,也是孩子发展心理韧性的一次良好机会。其次要重视家校合作,注重家校实行措施的一致性,提高孩子面对困难时的反弹能力,为孩子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莹. 家庭环境中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功能对高中生心理韧性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
[2] 胡寒春. 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 2009
[3] 李海垒, 张文新. 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
[4] 陈陈.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6)
[5] 刘美丹, 刘晓艳.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及影响[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
[6] 王莹. 浅析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07)
[7] 李丹. 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8] 凌华明,凌华龙. 高中生心理韧性与应付方式的相关调查分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04)
[9] 徐慧.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 心理科学. 2008
[10] Al Siebert著, 杨柳译. 韧性[M]. 中国人大出版社, 2009
这是一个流传于微信朋友圈的讽刺性段子,背景是前段时间比较火的新闻事件:南京宝马撞车案的司法鉴定,让“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这个词火了。
我捕捉到了公众的心理背景:受刺激、无奈、害怕。
这个词是精神病专家们的发明,而用在“司法鉴定”上,恰又具有法律效力,构成了完美的“知识-权力”链。
这一切,有着怎样的发生机制呢?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如果问一个普通人:你知道“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个什么病吗?
回答肯定是“不知道!”。
因为精神病专家们自己都讲不清楚。比如,南京脑科医生的鉴定人员只是这样解释:“临床特征为起病快、病程持续时间短并表现为精神病性且又找不到发病原因的精神障碍,就是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讲不清楚的表现之一,是这个词什么都没有说明。“急性”、“短暂性”,最多只能说明某种“精神障碍”的特征,来得快啊,消失也快啊,可是什么样的“精神障碍”啊?没有任何描述,并不像“精神分裂症”、“被害妄想症”那样有界定性的描述。从知识的严谨性来说,这个定义显然不够明确。
讲不清楚的表现之二,是精神病专家们都承认了,“找不到”或“不知道”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病因。
问题来了,你都找不到病因,不知道病因,在逻辑上,如何能够绝对确定这是一种精神病呢?
而为什么就把某些人的语言-行为表现认定是精神病呢?不可以是一种心理问题吗?甚至不可以是正常人情绪不稳定时的表现吗?
公众之所以受到“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这个词的刺激,是因为它太违反常识(精神病无论是慢性发作,还是急性发作,多多少少都是具有持续性的!而不是什么“急性短暂性”!),怪不得有的网友吐槽:“搞半天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鬼”。
精神病专家们还算厚道,努力描述了一些“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比如“基本表现有片段妄想或多种妄想、片段幻觉或多种幻觉、言语紊乱、行为紧张或紧张症”。现实中,这些“症状”其实在正常人、有心理问题的人、精神病患者都可能有。比如,当一个人面试时,说话混乱、行为紧张,还害怕面试官会不喜欢我,那我们不能因此就怀疑,这个人是不是得了“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看谁都像精神病”
尽管“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这样一种“精神病”的界定还缺乏创造一种知识去解释世界、解释人时的严谨,甚至从某种角度说“有违常识”,但很多精神病专家还是以“专家”的姿态做出“权威鉴定”,并没有任何对“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反思和质疑。
尽管“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这样一种“精神病”的界定还缺乏创造一种知识去解释世界、解释人时的严谨,甚至从某种角度说“有违常识”,但很多精神病专家还是以“专家”的姿态做出“权威鉴定”,并没有任何对“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反思和质疑。
这正是可怕的地方。
印象中,某些经济专家、精神病专家、心理专家在抛出反常识也很可笑的言论时,面对公众的质疑,最喜欢用的一招就是“你们不懂”,再进而就是“你们不配质疑”。似乎,检验一个人所说的话有没有错,居然是他懂不懂某个“专业”,是他是否属于某个“专业”的“专家”。而似乎一个人是“专业”的,他就“真的懂”跟这个“专业”有关的那些事情,就垄断了对此的解释权。
这种情况,好比一个普通人吃一种水果,说很酸,但是,水果专家说你错了,是甜。普通人争辩,然后水果专家说我是专业的,你不懂。于是,普通人虽然觉得搞笑,但面对人家抬出来的“专业”,心理上也不占优势。
问题是,你的“专业”虽然是研究水果的,可是这个领域也不是独属于你这个“专业”而和我们够不着哦,它就是我们生活中饮食的一部分,我们怎么就没有发言权了,就没有判断它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能力了?仅仅因为你也“研究”它,就获取了垄断权?
这是一种倚仗“专业”的知识霸道。
可是“专业”又是个什么东西呢?
我在很多场合都讲过,一个只懂心理学的人,非常可能根本不懂人类的心理。要懂人类的心理,并不需要你懂心理学作为必要条件。换句话说,你懂不懂人类的心理,跟你懂不懂心理学没有逻辑上的关联,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松散的。如果你愿意,你甚至不需要去懂所谓的“心理学”,而是需要去懂点哲学,懂点社会,了解人的存在,了解人性。
原因很简单,心理学只是一套人为建构的知识体系,这套知识体系,跟人类的心理规律、人类的心理表现是两码事。不是你懂了这套知识体系,把它背得滚瓜烂熟,你就真的懂了人类的心理规律和心理表现。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所谓的“心理学”不过是一套错误的知识体系,你被它洗脑,只按它提供的那一套知识来套,反而搞不懂人类的心理。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
可是,为什么一个人懂物理学、懂医学,却没有这样的问题,他确实能够制作杠杆、设计电路,能够给人治病呢?
原因在于,物理学、医学属于科学,是非常客观的学科,它们具备两个特征,可以客观验证,可以有量化的指标,而且这些指标在反复验证中可以反映出研究领域的真实情况,极少例外。但心理学,还有很多社会科学(其实不应该叫“科学”),比如经济学、社会学就做不到。至于历史、文学、艺术这类,更不用说了。
这些学科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所研究的对象是社会或跟人类精神有关的事情,研究对象会“参与”并影响你的研究结果。它们根本无法抹去主观性,甚至主观性非常强。其在知识上的可靠性,是不可能跟物理学、医学等比的。
那么精神病学呢?它虽然把自己往医学上扯,可是,研究的毕竟是人类的精神表现,虽然器质性病变也会导致精神异常,可精神异常并不等同于器质性病变本身(那只是神经的“物质基础”)。更何况,大量的精神表现,跟器质性病变没什么关系。它并不具备像医学那样严谨的客观性。
至于精神病专家们对精神病的鉴定过程,也并不神秘。他们无非是根据“精神病嫌疑人”(这是我创造出的一个词)的语言、姿态、神情、行为表现等(他们叫“临床表现”),并根据他人对“精神病嫌疑人”的表现的描述(可能还有一些生物学指标的测量),来综合地作出判断。并没有一个万能的神秘的仪器,像医学上的判断那样“科学”。
而在这个过程中,留下了两个漏洞。
第一个漏洞,是精神病专家受精神病学的规训,有可能“看谁都像精神病”,即使这个人只是有心理问题,甚至只是个因受刺激而情绪不稳定的正常人,像“精神障碍”这样含混的说法,就是看谁都像精神病的一个词语后果。第二个漏洞,一个人可以伪装得符合精神病诊断标准所描述的那些“症状”,从而去迎合精神病专家们的判断。
简单地总结就是:只要你被认为是“精神病嫌疑人”,要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并不容易!
这也意味着一个人要装精神病,也是可能的。 “专业”的自我合理化
我们终明白,为什么精神病专家们要强调自己的“科学性”,他们,还有一些经济专家、心理专家们要强调自己“专业”了。这纯粹是心虚。知道自己不具备科学那样的客观性,但又要确立知识霸权,建构“知识-利益”的合法性,于是需要这样干。
还是可以吓唬人的。
哲学家赵汀阳在他的文章《关于命运的知识》中揭示了这一点。他说,“由于人文社会知识缺乏像自然科学那样‘硬’的证据和效验,便只能通过知识的‘专业化’这种不够‘硬’的办法来凑乎建立知识的标准和信心,就是说,虽然无法知道某种人文知识是不是真的,但既然能够把它搞得看上去很专业,那么它就好像是真的,而它既然好像是真的,那么就算是合理化了。专业化意味着在某一种知识内部建立起一套规则、程序和自身确认的标准以便对自身的合理性进行辩护。正是这种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合理化机制维持着知识的信心。”
他还继续论述:“专业化是一种悖论性的努力:为了建立某种‘成熟的’、能够控制的、稳定的理解,就不得不把生活和社会某个方面的问题单独处理,从而形成专门的知识,可是这种专业化的代价是对其它问题的忽视和歪曲,因为在过分突出某种问题时难免不符事实地改写了它与其它问题之间的真实关系,而任何一个问题都是在它与其它问题的关系定位中才具有意义的。因此,专业化所导致的困难不能简单化地说成是‘片面看问题’的缺乏,事实上一种片面性理解会导致全面的歪曲,一点错,全都错”。
赵老师的犀利程度让人惊叹。我们反观一下,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研究自然科学、医学的专家们基本上都较为谦虚,知道自己知识的边界,在公众面前自我感觉并没那么良好,但是,搞“社会科学”的,很多人在公众面前自我感觉却相当不错,而且刻意强调自己的“专业”。从心理上只能解释,这正是知识的“权威”不足所给他们的知识合法性焦虑,为了否认这一点,只能在公众面前秀自己的“专业”。
当然,赵老师所说的,只是社会和人文知识的可靠性问题,它们和自然科学不同,远不如看上去那么可靠,甚至可能导致全面的歪曲,而“专业化”的本质不过是自我贴金。这个,还没有涉及到像精神病学、心理学这样的学科的方法的问题。
事实上,还真有方法上的问题。
问题之一,就是喜欢玩还原论。
现代社会能还原成原始草棚里的人群吗?人能还原成猴子吗?换句话说,还原成了原始草棚里的人群,还是现代社会吗?还原成了猴子,那还是人吗?答案显而易见。但奇怪的是,精神病专家和心理专家们就是喜欢还原,把人的精神表现、心理活动还原成各种物理-化学效应,似乎这样才能够有可客观测量的指标,才够“科学”和“专业”。可是,所有的物理-化学效应,最多是人的精神表现、心理活动的生理效应,并不是精神表现、心理活动本身。还原论在对人的研究中是一种极为无能和错误的方法,因为它只是耍了一个花招,进行了概念的偷换,把对人的研究转化成了对构成人的物质基础的研究。
问题之二,弄出一套所谓的“症状”表现,说成是什么什么病,什么什么症,然后,根据一个人的表现去套。精神病专家和心理专家有了这一套诊断“标准”,不需要去理解一个人,就可以傻瓜式操作了。
这一招是从自然科学那里学来的。可是东施效颦了。人不是物体,精神表现、心理活动是极为复杂的,真正重要的是去理解他内心的心理逻辑,而不是外在表现出了什么“症状”。每一种“病”,在“症状”上都可能存在交叉,而每一个正常人,也都可能具有某些“病”的“症状”。这种方法,同样是非常偷懒和无能的做法。它的严重后果就是乱诊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