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镇地籍测绘

城镇地籍测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镇地籍测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镇地籍测绘

城镇地籍测绘范文第1篇

[关键字] 地籍要素 地籍测绘 测绘技术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1-53-3

0 引 言

地籍测绘的内容包括地籍建立或地籍修测中的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要素调查、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绘制、面积量算等。地籍测绘的目的是获取和表述不动产的权属、位置、形状、数量等有关信息,为不动产产权管理、税收、规划、市政、环境保护、统计等多种用途提供定位系统和基础资料。

1 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cadastrN control survey)是指在地籍测绘前期工作中,为满足地籍基础控制和测制地籍图之需,以地籍区或地籍子区为范围,以国家等级点为基础,按规范要求而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等方法,测定基本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的过程。当前,数字测图工作主要是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和各种专题图的测绘,随之控制测量部分主要是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1.1 图根点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即测定各平面控制点的坐标。为了限制误差的累积和传播,保证测图和施工的精度及速度,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即先进行整个测区的控制测量,再进行碎部测量。控制测量的实质就是测量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

(1)其等级划分条件:导线平均边长、测角精度要求、测边精度要求、三角形角度闭合差、起始边相对中误差。

(2)其测量方法

1)导线测量:用于在狭长地带、山区以及道桥工程中建立平面控制网,测定导线边长及相邻导线边的导线转折角 。

2)小三角测量:用于在丘陵或山区测图所建立的控制网测量,测量各三角形的所有内角及基线长度。

3)交会定点:加密控制点常用方法(前方交会、后方交会及侧方交会法等)

1.2 图根点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即测定各高程控制点的高程。图根控制测量主要是在测区高级控制点密度满足不了大比例尺数字测图需求时,适当加密布设而成。图根点高程控制测量等级划分:

(1)国家水准网:分一、二、三、四等,一、二等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建立,三、四等水准网可直接为地形测图及工程建设提供高程控制点。

(2)城市高程控制网:分二、三、四级三个等级

(3)小地区高程控制网:以国家或城市等级水准点为基础,建立单一水准路线或水准网。

2 地籍图测绘要素

地籍图是明确宗地与宗地之间的关系、宏观管理土地的重要工具,同时它也是地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籍要素包括:各级行政界线、宗地界址点和界址线、地籍号、土地的坐落、面积、用途和等级、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等。地物地形要素包括:界标物、建筑物、道路、水系、地貌、土壤植被、其他地物。

2.1界址点测量

进行界址点测量时首先应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再根据收集到的土地权属资料和土地权属调查资料在工作地图上标出界址点位置及宗地用地范围、权利人和姓名,并在图上统一编制界址点点号和宗地号,注记出与地籍调查表中相一致的实量边长,然后制作界址边长限差表,根据实量边长与坐标反算边长之差来反应界址点的观测精度。

界址点在实地调查确定后,应全部进行实地测量。界址点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时,角度测半测回并作2C差校正,距离测一测回。仪器在每个测站工作时都必须用控制点或之前测量的界址点加以检核。

界址点、界址线按权属调查确定的位置测绘。界址包括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地籍街坊界线、城乡结合部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在地籍图上界址点用直径0.8mm的红色小圆圈表示。界址线用0.3mm 的红线表示, 与宗地界址线重合的其他界线, 在地籍图上可跳跃注记; 集体土地所有权者注记在集土地所有权界线内。

2.2建筑物(房屋)测绘

房屋及其建构筑物测绘应以外墙基为准, 悬空建筑(水上房屋、飘楼、骑楼、柱廊等) 按其外轮廓测绘并注明房屋结构与层数,临时性的建筑物可舍去。房屋及其建构筑物轮廓凹凸在实地小于0.2m,简单房屋小于0.3m时可以用直线直接连接房屋内部天井应区分表示,并注记"天井"二字,悬空建筑用虚线表示。同一房屋有不同层数、不同结构性质的都应分别表示。

2.3独立地物测绘

独立地物一般有对应的地物符号,如露天构筑物、固定粮仓、公共设施、广场、空地等绘出其用地范围界线,内置相应符号。建成区内街道两旁以宗地界址线为边线。对于没有统一符号的,可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取舍。电力线、通讯线及一般架空管线不表示,但占地塔位的高压线及其塔位应表示。大面积绿地、街心公园、园地等应表示。零星植被、街旁行树及单位内小绿地等可不表示。

2.4 道路和水系测绘

道路要标出技术等级,标注铺面材料,如砼、沥、砾、砖等。道路及道路桥梁交叉处、公共场所内的大花圃应测绘。道路及其主要附属设施,如站台、桥梁、大的涵洞和隧道的出入口应表示,铁路路轨密集时可适当取舍。铁路、公路两侧用地界线已有权属调查成果的, 应予实测。公路按路肩测绘, 街道按渠边石施测;无渠边石的不测绘街道线, 内部道路按实际界线测绘。道路的路堤路堑用相应符号表示。

表示河流、沟渠的拐弯点应准确绘出,沿河沿渠的陡坎应表示出来。宽度大于0.5米的沟渠用双线依比例表示,宽度小于0.5米的以单线表示。同时还应区分一般沟渠与有堤岸沟渠,河流、水库及其主要附属设施如堤、坝等应表示。

2.5地貌地类测绘

对于各种天然形成与人工修筑的高0.5米以上,长5米以上的坡、坎以相应的符号表示,1米以上的田埂用双线表示,1米以下的田埂以0,2mm的单线表示。.图上占地面积大于符号尺寸时应绘出用地范围线,内置相应符号或注记。公园内一般的碑、亭、塔等可不表示。对于宗地较小的住宅用地, 可以省略不注记, 其它各类用地码一律不得省略。道路用地, 包括分割街坊的道路和街坊内的道、巷、通道的宗地, 都应按《全国土地分类》体系的规定要求注记其相应的地类码。

2.6管线与桓栅测绘

管线的拐弯点应准确测绘,对于1万伏以上的电力线必须测绘,其他电杆可不表示。围墙、栅栏、栏杆一般应测绘外线,当房屋搭在围墙上时,宜将围墙表示完整。

2.7注记

图廓线、坐标格网线的展绘及坐标注记。埋石的各级控制点位的展绘及点名或点号注记。图廓外测图比例尺的注记。

平坦地区不表示地貌,起伏大地区应适当注记高程地理名称注记。平坦地区不表示地貌,起伏大地区应适当注记高程。

3相关精度指标要求

地籍图的精度应优于相同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地籍图上坐标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超过图上±0.1mm.其他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5mm.相邻地物点之间的间距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4mm。

城镇地区城区地籍图的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0,郊区地籍图的比例尺般采用1:2000,复杂地区或特殊需要地区地籍图的比例尺采用1:500。地籍测绘应采用国家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高斯正形投影;采用独立坐标系时均应和国家坐标系联测。

3.1 图根点平面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

地籍调查是查清每宗地的权属、界址、位置、面积和用途, 完成城镇土地的初始登记, 为管理和开发土地提供一套完整的、合法的、科学的、现实的、可靠的地籍资料。地籍图测绘要求全野外数字化实测,成图比例尺为1∶500 地形图。地籍测量和地形测量同时进行, 但应突出如下地籍要素测量:界址点、线以及其他重要的界标设施; 行政区域和地籍区、地籍子区的界线; 地类界和保护区的界线; 基本地籍图、宗地图、各类面积计算、汇总和统计。其成果经审核批准, 并依法登记后将具有法律效力。

(1) 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临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

(2) 宗地内外与界址边相邻的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4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5mm。

(3) 相邻界址点坐标反算边长与勘丈边长之差一类小于等于10cm, 二类小于等于15cm 。

3.2 图根点高程测量精度指标

在每一个测站进行设置后对后视点返测一次,进行测站及误差限检核,进而取往返观测的平均坐标来计算测站点的坐标,以提高精度。然后按照测站点往返测坐标均值及后视点坐标重新设置方位角进行前视点坐标测量。

测量控制网一般具有精度高、点位密集、使用频繁和更新周期短等特点。它是通过大量的GPS点或水准点来实现的,具体包括;二、三、四等水准网点。数字测图时,测站点的点位精度,相对于附近图根点的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6。如表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指标。

3.3 界址点测量精度指标

界址点的精度分三级,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土地价值、开发利用程度和规划的长远需要而定。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获得的界址点坐标,一旦履行确权手续,就成为确定土地权属主用地界址线的准确依据之一。见下图界址点精度的规定:

城镇地籍测绘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字测绘地籍测量技术应用

0、前言

随着数字测图理论与实践的进步,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得到迅速发展。在当今社会管理中由于测绘、地籍管理和城市管理等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配合,使地籍测绘行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是一种全解析、机助成图的方法,将其利用于城镇地籍测绘,大大改变了传统测绘技术以手工为主,精度低、图形属性信息单一、编辑修改不便,难以查询等状况,可以大大提高测图工作效率,保证成图精度,满足城镇建设的需求,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新手段。数字化测绘技术大大加快了城镇建设的基础工作,保障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下面就这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谈出个人一些体会。

一、地籍数字化测绘的有关概念

地籍,主要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用途(如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数据、文件、表册和图件等形式表示出来。地籍测绘则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一系列测绘活动,地籍测绘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测量技术与土地法学的综合应用,即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权利的测绘,是一种法定的行为,区别于普通测绘,其包括:地籍控制、地籍要素测绘、地籍调查、动态监测与更新等,而要素测绘往往包括界址点等细部测量和地物点的碎部测量,并绘制地籍图和土地的面积量算。城镇地籍数字化测绘技术无非就是通过数字化测绘从事一系列关于城镇地籍测绘活动的技术,其工作流程可以概括为:技术设计[1、地籍调查属性信息录入;2、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图根加密]地籍碎部测量编绘地籍图计算机数据处理建立宗地信息库[1、生成宗地图;2、街坊街道面积汇总;] 建立地籍库根据需要输出成果。

二、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2.1地籍调查

城镇地籍调查包括初始调查和变更调查,涉及权属、房产、税收和管线地籍等方面。以宗地为单位,对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宗地占地界线(界址线)位置、占地面积及四者关系等基本情况的调查属于土地权属调查的范畴,也是地籍调查的核心。进行权属调查时要清晰地填写地籍表,保证相邻宗地符合指界条件的指界人现场指界,而且签名盖章后双方无争议。同时利用属性软件工具录入属性信息到具有完整的土地权属信息表格的数字测绘系统等数据库软件,形成土地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为后续工作保留珍贵的资料,可根据需要以街道、街坊为单位进行文件的储存。地籍调查时要绘制宗地关系图,此时需要注意尽量选择大比例尺,或局部放大比例尺,增加注记的空间,之后按从北向南,从西向东或按“弓”型原则预编地籍号。

2.2 城镇地籍控制测量与碎部测量

2.2.1城镇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开展地籍碎(细)部测量首先要建立具有精确平面坐标值的平面控制网点,而建立控制网主要用GPS RTK 和配套的随机数据处理软件,加上快速动态定位的方式来完成。

城镇地籍控制测量一般是建立在基本控制测量基础上,在委托方许可而没有已知首级控制网或受设备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则可采用假设坐标。地籍控制测量分一、二级,根据《城市测量规范》分5″、8 ″、12″三级,5″级必须在四等点以上点进行控制,精度高的点可建立精度低的控制网。

平面控制点埋石点密度要求:1:500分幅图≥ 3 个,1:1000、1:2000 分幅图≥4个,各埋石点等级控制点均应作好点之记,并绘制控制网略图。

布设一、二级控制点后,必须根据需要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和各种交会测量等方法利用测距符合导线(困难地区可布设二级图根导线或支导线)加密一定数量的图根控制点(12″)作为地籍测量图的控制点。但必须注意,在实际工作中, 布设图根导线全长一般≤1.5km,12条边,二级一般≤ 1km,支导线≤ 3 条边,长度< 1 / 3 倍符合导线长,并需测左右角、距离往返测,圆周角闭合差≤ 40″,平差采用计算机来完成,诸如南方CASS 系列测绘成图软件均备有相应的平差工具,而且可以显示导线精度,将成果汇总到数据库,完成后可以街坊为单位进行储存,供成图展绘控制点调用。

2.2.2 城镇地籍碎(细)部量

城镇地籍的碎(细)部测量一般采用GPS(RTK)、全站仪配合的草图方式或配合南方CASS 系列软件直接进行测图。采用草图方式时:可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绘制记录界址点之间的关系和编号,然后回到内业展绘所测量的数据,利用CASS 所附带的地形地物符号,对照草图连接测点点号绘制成图。当然也可用电子手簿现场记录或内业编辑地形地物编码和编号,通过CASS 软件自动绘制地籍图。界址点、碎部测量要考虑测点所处的位置,开阔空旷等通视条件好的测点,可直接用全站仪或GPS RTK 进行测量记录,而那些隐蔽不易测量的点,可用结合解析法、交会法或RTK 的方式来获取测量数据,当然也可采用全站仪无棱镜激光对边测量的方法来获取两点间的距离。但需要强调的是,内业数据处理或成图时,要仔细检查对照宗地关系图、宗地草图有无错漏之处,并及时加以修改或补测,比如房屋的层数与结构、单位名称、道路与河流名称等等的错漏,必要时可将图临时打印一份,拿着该图用钢尺等简易工具跟现场进行比对审核。

另外一个就是原有白纸城镇地籍图的扫描跟踪矢量数字化问题,其主要是从图形文件中抓出各界址点、地物点的坐标数据,并编辑对应的宗地号,读取各宗地信息,形成以街坊为单位,并生成宗地图的实体文件进行存储,建立完整的地籍数据库。

2.3 城镇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

通过上面的一系列工作之后就可以建立一个包含有宗地属性、界址点坐标、地物点坐标、宗地数据、宗地面积、街坊、街道分类面积数据统计等数据信息库内容的完整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宗地数据信息库是每一个宗地的界址线信息及各种地物的数据信息,即界址线及各种地物是由哪些点构成的信息库;宗地面积数据库则包含宗地占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其通过坐标解析法,实地量距计算法和图上量算法进行计算,坐标解析法是常用的方法,其主要是对任意多边形利用三角面积求算法求取精确的面积值。当前很多数字测绘系统等数据库软件一般都是运用坐标解析法对宗地面积数据库中各项面积进行计算,求得宗地内各种面积值,进而建立精确的宗地面积数据库的。街坊、街道分类面积数据统计一般是通过坐标计算,进而通过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街坊面积的计算汇总,最后按街道对街坊面积进行分类统计获取街道面积统计表的,为确保精度,常可运用公式: ms = ± 1 / 8 (Σ[(Xi +1 -Xi - 1)2 +(Yi+1-Yi-1)2]m2pi)1/2 进行精度分析。通过信息系统相应的模块,可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控制,分级量算,块块检核,按面积平差的原则进行面积量算、面积平差、面积汇总等工作;在检核无误的情况下利用JSGISI.O软件的功能生成所需的地籍图、宗地图、界址点成果表、宗地面积汇总表、土地面积分类表等图表文件等等。

至此,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已经建立。城镇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地籍测绘的数字化、现代化,有效地解决了常规测绘成本高、环节多、精度低、重复工作量大等不利因素。但是,城镇地籍信息的土地数量、地类、地权、及房产情况总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的。为保持城镇地籍资料的现势性,常常需要对城镇地籍资料进行修正,这就是上面所说的动态监测与更新,更新后的宗地号按原街坊内最大号续编,原号作废,而界址点编号采用同样方式。但要注意对同一区域界线范围内的宗地分割或合并前后的面积之和要相等。

城镇地籍测绘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技术;城镇地籍测量;应用

中图分类号:T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8-0192-01

1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重要重要性

1.1 能够全面搜集相关信息和数据

数字是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基础,通过计算机这一媒介,构建各种有关地籍的相关模拟图形[1]。在传统的地籍测量中,相关资料是以文字、图形、数字以及线条等共同组成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对其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不仅阅读困难,同时图形、数字等各种资料数量庞大,比例尺对测图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而在对数字化测绘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有效弥补了以上缺陷,各种地籍测量过程中形成的属性元素如地貌特征、地理位置以及地形状况等都可以应用计算机进行分层显示,这样一来,为地籍测量以及相关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更加快捷的展开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能够实现及时更新

在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进行地籍测量的过程中,会构成相应的资料和底图,工作人员在计算机中就可以对以上内容进行及时、全面的处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各种地籍管理方案和设计,计算机能够对各种方案的优势以及缺陷进行自动分析和对比,更能够详细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地籍测量中的误差进行发现和及时修改,这样一来,现势性、可靠性就可以在地面信息中充分体现出来[2]。

2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2.1 地籍调查

初始及变更调查是地籍调查的两个方面,税收、房产、管线地籍等都是调查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地籍图是地籍调查的基础,在对地籍图进行选取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预编地籍号,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比例缩小处理,最后将其打印成地图。针对界址点,解析过程中,应对几何作图法进行应用。地籍管理人员在逐家进行地籍调查的过程中,需要以地籍图为基准。

2.2 控制测量

在提升野外测量质量和测量精度的过程中,控制测量应对全球快速动态定位系统进行应用,该系统是由随机数据处理软件和GPS接收机共同组成的,在运行中,能够通过拼接将相关测绘图构成统一的整体。在测量界址点以及碎部点时,要想提升测量的便捷性,需要对全站仪和GPS(RTK)进行综合利用,实现对地籍实实时动态的掌握,空旷地带、主干道路旁等应是点位所在地,严禁在选择点位的过程中,对辐射超强的位置进行应用。

2.3 碎部测量

碎部测量即界址点坐标,在展开这一测量工作的过程中,草图方式测图的形成需要对全站仪以及GPS等设备和技术进行综合应用,测绘草图中,应对比例尺进行适当的放大处理,这样一来,相对关系在地物之间就能够被草图清晰的展示出来,为内业编绘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在测量的过程中,如果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地形图,那么蒙绘工作就可以提前进行。

当所测量的地区拥有相对集中的建筑物和街道,地物测量中要想对围墙拐点、房屋拐角等进行充分的掌握,就必须对全站仪进行充分的应用,在对数据进行采集时,可以应用测量控制点法;在实地打点测量中,地物测量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在内业转换的基础上,自动联线可以在地物数据中实现,这一过程中,散点减少,对于图形编辑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碎部测量中,工作人员应首先全面统计和分析界址点以及碎部点地物,并将其进行三个类型的划分:第一,当视野开阔处存在界址点时,测量中可以对实时动态全球定位系统即RTK技术进行充分的应用;第二,当测量区域中拥有较高的建筑物和相对隐蔽的碎部点、界址点时,测量难度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应首先对一组图根点进行测设,应用的技术为RTK,接下来在对全站仪进行应用,全站仪还可以应用于接收机无法进行正常接收的状态下;第三,部分死角在测量的过程中,应对相关点、线等几何关系进行充分的应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信息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地籍测量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极大的提升了数据的精确性,因此而构成的测绘技术绘制图不仅包含大量的信息内容,同时非常美观,工作人员在利用地籍相关信息的过程中,只需要在计算机上进行简单的操作,就能够顺利、快捷的提取相关数据,提升了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婷.浅谈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图测量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5):159-159.

城镇地籍测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籍调查;基础测绘;一体化管理

引言

地籍管理工作就是对地籍测量、土地调查、产权管理、地籍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各项管理工作,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立的目的在于日常地籍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因此,分析地籍调查与相关测绘数据间的关系,改进城镇土地调查模式,建立共建共享新方法,保证调查成果数据库在日常运行中对地理实体变更的响应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地籍测绘成果与基础地理数据的特征

1.1 地籍测绘成果的特征

某市对市区开展了2001年至2003年,约120km2的地籍更新调查,该成果全部建库,数据库管理软件为Oracle,GIS平台为ARCG IS。自2003年至今,结合日常土地登记工作,对该数据库成果持续进行了日常变更,年均变更宗地面积达15 km2。地籍数据库数据主要包括地籍权属要素层组(宗地界址点、界址线、宗地而层等所有权、使用权要素层)、土地利用要素层组(点状图斑层、线状图斑层、面状图斑层等地类要素)、行政区要素层(行政区、行政村、行政界线、界线拐点层、街道层、街坊层),基础地理要素层(点状地物、线状地物、面状地物等基础地理要素),其主要数据类型的编码如表1所示。

从地籍数据库的生产、应用及日常维护来看,当前的地籍调查成果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①地籍要素均为全解析法施测,几何精度较高;

②地籍施测范围为而覆盖(或区域性而覆盖),事实上己成为一种大比例尺的国土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与水利、林业、采矿、石油、管道、交通、桥隧等专业测量工作不同;

③从可以作为空间相关信息定位系统的意义讲具有基础测绘的性质,现代地籍测量工作与基础测绘工作的关系愈来愈密切,这也是建立多要素地籍、多用途地籍的必然;

④地籍系统中的权属要素(如所有权界线、使用权界线)精度要求高,其中的地理要素在一些特征点(如界址参考点)上精度要求较高;

⑤地籍系统中的房屋层具有特殊性,建筑物、构筑物应权属合法,否则应在房屋属性中予以说明(如改扩建等)。

二、地籍调查与基础测绘一体化管理内涵、原则

2.1 地籍调查与基础测绘一体化管理内涵

地籍调查与基础测绘一体化管理是以“3S"技术及空间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和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地籍系统关注于地籍要素,其基础地理要素调用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数据,在数据采集及系统运行过程中,当因地籍空间实体变更进行数据采集时,按照基础测绘数据标准和地籍测绘数据标准采集两套数据,分别入城镇土地调查库和基础地理数据库,同时,当基础地理数据进行修补测等更新维护时,可以在地籍管理系统中得到实时体现,从而建立地籍调查与基础测绘共建共享机制,实现城镇土地调查库和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同步更新,实现一体化管理。

2.2 地籍调查与基础测绘一体化管理原则

1)统一平台,实现基础地理信息共享共用

城镇土地调查系统与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应在一个平台上建设,城镇土地调查系统专注于地籍主题数据库的建设,基础地理要素直接调用基础地理数据库的相关要素层,实现在一个数据规整工具中根据配置文件的不同实现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和基础地理数据库的调整、更新操作,实现基础地理信息共享共用,以建立全要素、多用途地籍。

2)一次采集、两套标准、分类入库,建立数据运行新机制

在城镇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库运行过程中,对于因地籍空间客体变更而发生变化的区域,在一次数据采集过程中,分别依据城镇土地调查数据采集标准和基础地理数据采集标准采集两套数据,其中权属要素等地籍数据入城镇土地调查库(土地利用数据在权属要素更新时进行联动变更),基础地理要素入基础地理数据库,同时,当基础地理数据进行修补测等更新维护时,可以在地籍管理系统中得到实时体现,从而建立地籍调查与基础测绘数据更新维护的长效机制。

3)加强元数据管理,保障数据应用

在城镇土地调查中,可以充分利用己有基础测绘数据

成果,但要对不同比例尺、不同施测方法的基础测绘数据

成果区别对待,以保证城镇土地调查成果精度要求;由于

基础地理数据库实现的是数据无缝、无图幅的全覆盖管理,

为在应用中明晰数据质量,需加强元数据维护和管理。

4)协调好房屋要素在两库中的关系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与基础地理数据库中的房屋要素不完全一致。基础地理数据库中的房屋是客观现实的存在,而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中的房屋要素具有特殊性,建筑物、构筑物应权属合法。在日常土地登记中,违章的房屋要素应不上图或在宗地图中进行属性备注。目前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解决,一种是在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中设立房屋要素层,区别于基础地理数据库中的房屋要素,另一种是对基础地理数据库中的房屋要素增加属性进行备注。

三、地籍调查与基础测绘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城镇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3.1 某城市城镇土地调查技术路线

依据地籍调查与基础测绘一体化管理思路,利用某城市现有的城镇地籍调查成果数据及基础测绘数据,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城镇土地调查的技术路线可归结为:

1)对己进行更新调查的区域,将现有的城镇地籍宗地权属界线(地类、权属等)数据成果与基础测绘数据相叠加,调查人员实地逐宗核定地类、权属界线表达及基础测绘成果的正确性,发生变化的进行补充调查和补充测绘,对原城镇调查成果及基础测绘成果进行更新,并对照现有的宗地属性信息进行核对,发现不一致的进行纠正,并将空间、属性变化情况记录到变更情况登记表和数据库中。

2)对未调查区域,依据基础测绘成果,进行城镇地籍初始调查,对基础测绘成果发生变化的区域进行修补测,建立初始地籍调查数据库,更新原基础测绘成果,根据收集的权属资料,将与批注情况不一致的空间和属性变化情况记录到变更情况登记表和数据库中。

3.2 某城市城镇土地调查概述

动式发展模式,逐步实现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建立及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更新。

某城市城镇土地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查清城镇内部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状况,确定城镇内部每宗土地的界址、范围、界线、而积、用途(地类)等。依据地籍调查和基础测绘一体化管理的要求,同时为保证日常土地登记工作不因城镇土地调查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采用以数据管理单元街坊为单位,调查一街坊、建库一街坊、投入运行一街坊,边调查、边建库、边运行的循序渐进的滚在调查过程中,在全市区域划分街坊,以街坊为基本数据管理单元,一个街坊可包含多个权属单位(使用权宗地),如一个街坊有多个宗地,一个宗地又包含多个图斑,同时一个权属单位用地(所有权宗地)也可由多个街坊组成,如一个行政村(权属单位)的土地可分布在若干个街坊。调查时,以街坊为单位,对己有地籍调查成果的,如界址点、线发生变化或界址点、线虽未发生变化但与基础测绘成果叠加后与原登记结果矛盾或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要进行界址点补充测量,将界址点、线的位置调整到正确的位置。无地籍调查成果的,直接测量全部界址点,并保持界址点、线位置与调查结果一致。基础地理数据利用基础测绘成果,基础测绘成果精度不能满足地籍精度要求的,需要补测作为界址线的地物(如围墙、房屋、栅栏等)以及与界址线相邻的地物;现状己发生变化的,要按不低于原基础测绘成果精度要求对原基础测绘成果进行修测补测。调查一街坊、验收一街坊、入库一街坊。

城镇地籍测绘范文第5篇

廊坊市城镇地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系统是在Oracle数据库平台上开发的应用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分为空间库、属性库和文档库三个部分,廊坊市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通过ArcGIS平台构建。系统采用标准的三层结构体系。专业图形操作如空间数据建库、空间数据变更、空间分析、专业查询等通过SDE直接访问数据库;业务办公如各类土地登记、业务处理等通过自动流程控制引擎进行业务流控制,之后通过SDE和ADO方式访问数据库。数据交换格式包括属性和空间两个大类。其中属性以MDB格式保存,空间以SHP的格式保存。在数据库建设之前由专业测绘软件清华山维EPS2008或南方CASS7.1完成对地籍图的编辑工作,编辑工作包括对地籍图的修饰和地籍属性的录入。要素分层、空间要素结构、属性要素结构和字典项信息要完全参照于国土资源部《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TD/T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

2地籍数据导入数据库前的注意事项

2012年新的地籍调查规程出台,宗地代码命名规则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十六位替换为十九位;取消了原来街道、街坊的概念,新增了地籍区、地籍子区的概念;分幅地籍图和宗地图的样式发生了改变。由于这些改变,廊坊市城镇地籍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由原来的RDcis6.0升级为RDcis6.5。地籍图的编辑工作由专业的测绘软件完成,以地籍子区为单元进行地籍图的编辑和各项属性的录入,最终输出满足廊坊市城镇地籍数据库管理系统要求的SHP和MDB格式文件。由于将地籍数据全部录入数据库后数据量太大,检查工作就会相对缓慢,因此数据输出之前应由相应的测绘软件按地籍子区完成数据的各项检查工作。空间数据的检查包括地籍要素的完整性检查、拓扑关系的检查等。属性数据的检查主要包括属性的非空性检查,检查必填属性的非空性;属性的合法性检查,检查属性字段类型、字段内容的合法性;属性的逻辑一致性检查,检查同一实体不同属性之间,以及不同实体相关属性之间的逻辑一致性。检查工作是数据库建设顺利完成的关键步骤。将SHP和MDB导入廊坊市城镇地籍数据库管理系统出现空间数据或属性数据遗漏、出现错误使用测绘软件提供的改错工具更为方便时或不修正无法导入建库平台(致命错误)时,必须返回相应的测绘软件进行修改。出现错误但错误不影响导入(非致命错误),并且建库平台提供了较好的错误修正功能时,可以在正常导入后,利用建库平台提供的查错改错功能对错误进行修正。文档库的建设主要是将地籍调查资料的扫描件调入廊坊市城镇地籍数据库管理系统,导入之前应注意扫描件的命名规则和文件夹的分层原则应符合系统要求;在不影响扫描件清晰度的前提下对扫描件进行适当的压缩,减小空间。

3已有的城镇地籍数据库的更新

为了满足廊坊“三权”数据库建设工作、满足全国宗地统一编码应用、“三权”登记发证工作、与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系统的衔接的需要,需将二调经过验收的城镇地籍数据库进行升级。升级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准备。各区县已经建成的城镇地籍数据库,并通过了省厅的预检和验收工作。

2)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工作。各区县需完成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工作,形成地籍区、地籍子区对照表。

3)地籍区、地籍子区矢量数据。各区县在完成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工作后,形成地籍区、地籍子区矢量数据。数据格式为ArcGIS支持的shp或mdb格式。

4)完成新旧地籍号对照表。通过划分的地籍区、地籍子区完成新旧地籍号转换工作,形成新旧地籍号对照表。

5)在完成以上的准备工作基础上利用RDcis6.5进行数据库的升级。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