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临床心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临床心理学范文第1篇

中国不断快速发展的经济,加剧了社会竞争,使得中国国民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改变。社会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及生活习惯,社会中精神及心理疾病数量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人们身心的健康。然而,当今较少有专业人员致力于改善、提高临床心理学相关的教学与研究等工作,且能够熟练掌握临床心理学相关知识、方法与技术的优秀人才也十分匮乏。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素质关系到社会积极、健康、稳定的发展,培养我国优秀的临床心理学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关于人才培养创新的研究大多都集中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制造业技能人才与建筑安全管理人才等方面。李海宗等[1]对于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三个主体在各要素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并分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保障;徐涵等[2]通过在研究有关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探索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王英红[3]分析了建筑安全管理人才应具有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问题,相关研究还不多,且现有的文献多集中于在研究国内外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培养模式进行演进及展望以及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发展进行战略思考等。杨文登等[4]分析了美国临床心理学在不同时期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技能方面的关系进行研究;LucianoL’Abate[5]强调临床心理学对国家精神文明及卫生需求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结构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方法。综上所述,以上的研究为本文构建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提供了思路,但鲜有文献系统性、综合性的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再加之,社会发展对临床心理学人才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创新,加强临床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从而丰富人才培养创新的理论体系,并对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社会的现实,中国的国情,使得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受到众多因素的牵绊,本文选用“优略势分析方法(SWOT)”,分析影响临床心理学人才发展的相关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因素[6]。根据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内部的竞争优势与威胁、外部的竞争劣势与机会等各种类型的因素分析而得,我国对于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与发展应采取积极主动推进的态度,提高相关主体部位对临床心理学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增加临床心理学相关资源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精神、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抓住机遇,加大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力度等。SWOT分析如表1所示。

2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精神、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疾病,当前条件下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已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因此,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成为了一种必然。

2.1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当今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处于由传统社会急速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国家明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新型的社会发展观念与发展模式对相应的科学人才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其中,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层次[7]。然而,当今我国大约拥有1亿以上人存在各类精神和心理问题,且我国精神及心理疾病患者带来的各种类型事故的比率大约占了10%,为国家及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与困扰[8]。高发的精神及心理疾病及其造成的社会危害和经济负担已影响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进程。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社会的现实迫切需要加强临床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从而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因此,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提出相应的要求。

2.2临床心理学人才自身发展需求

临床心理学人才是我国高等人才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人才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许多有关人才数量、人才质量、人才就业等问题不断显露,解决以上问题最直接且最有效的途径即是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9]。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患有精神及心理疾病的相关人群不断扩大,且其在相关医院的确诊率也一直呈现较高状态。由于没有得到及时专业的治疗,有10%-15%的患者最终有可能死于自杀,且全国50%-70%的自杀者存在精神问题。现实的实际对临床心理学人才的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

3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需求分析,迫切需要解决当前临床心理学人才面临的发展问题。因此,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建立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影响心理疾病因素的研究与分析,构建中国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10]。

3.1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构建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顺应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与专业基础知识,且有能力改善、提高人们心理健康疾病的专门人才。整体来看,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内容包括重要理念构建,教学体系构建以及教学方式构建三个方面。第一,重要理念构建。在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向被培养者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临床心理学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相关状态、性格、兴趣与观念是影响其心理疾病的重要方面。因此,构建心理学人才培养理念应着重强调心理疾病患者相关方面对治疗过程造成的影响,包括其具有的不同知识、文化、能力、性别、个性、背景、信仰以及等级等,实现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者与心理疾病患者相互协调与沟通,从而使其共同达成一致的疾病治愈方案[11]。另一方面,秉着使心理疾病患者充分了解与认识心理疾病治疗的过程与方法及可能带来的结果的理念,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疾病的治疗。第二,教学体系构建。构建系统且完整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需要打破孤立且割裂的课程状况。首先,临床心理学研究需要割离出一般性研究中,着重培养与临床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技能,并以此学习为基础,研究并创新临床心理学方法,从而为治疗者提供更有价值且可直接使用的论断;其次,针对有关临床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多个方面:人格、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研究设计以及临床评估等,建立具有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其中,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包括基本知识导论课程、专业教育理论课程、相关领域选修课程以及深入拓展研究课程共四个方面构成,且四个方面的课程设置内在与外在相互联系,横向与纵向相互互补,形成了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系统性且多阶段的高质量教学体系。第三,教学方式构建。创建教学方式要强调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教学的实践与应用价值,要重点研究与解决现实中所涉及的相关心理问题,从而实现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改变当今“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只强调理论教育而轻视实践教育”的现状[12]。从教学内容入手,加大课程内容的实践价值;从教学过程入手,强调理论与现实的紧密结合;从课程设置方面入手,开设课外实践环节,并增加实践活动的课时,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交替进行,突出课外实践的操作价值与技术价值。

3.2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框架

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运行的主要框架由一个目标、二个主体、四个系统共同组成。首先,一个目标。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指培养在医疗卫生与教育等领域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疾病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并利用所学的心理学及医学知识对社会或组织的行为干预。其次,二个主体。主体是指实现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主要载体,包括学校及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两方面。当前中国临床心理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中,一方面是学校没有顺应社会的变化对授课的方式、授课内容、授课模式以及教师结构等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因此,学校需要加大力度培养出具有雄厚的医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知识且思想敏锐、逻辑思维清晰、创新能力强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另一方面,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相关单位的参与不足造成信息不对称,对于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需要从专业知识、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入手,且需要不断拓宽培养者的临床医学视野、丰富其相应的临床心理学专业素养。因此,为了保障中国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实现,必须在充分发挥学校和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两方面主体的基础之上,从科研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心理评估技能及心理干预技能等方面入手,培养临床心理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再次,四个系统。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系统称为保护系统,主要是指对人才培养的相关主体组织机构建设并明确其责任分工,并在必要的情况下成立新的主体组织机构,从而实现培养系统更高的价值;其次,是主体系统,称为操控系统,主要是指相关机构,包括学校、私人诊所、医院以及企业等依据政府政策引导及社会文化导向,为实现培养目标从而展开一系列具体操作的过程;第三个系统指监管系统,主要在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中适时地对相关主体各方及模式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起到预警管理的作用,该系统包括信息反馈和过程评估反馈两个部分;最后,是支撑系统,该系统是通过分析现实的管理要求及客观的理论与实践需要,制定出能实现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最大价值的相关政策、制度、规定与要求。因此,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

4结论

临床心理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临床心理学

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手机依赖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已经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和研究。刘传俊等人的研究就提示手机短信交往行为已明显影响到大学生的焦虑水平[1],本次调查研究针对有关使用手机的情况,通过问卷方式进行,探讨长期依赖手机情况下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为今后开展心理卫生工作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和对策。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调查者来源于医学院在校大学生,随机抽样100人。其中男生56名,女生44名,年龄18~22岁。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使用手机情况调查表,通过不署名形式调查填写,进行相关问卷分析。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内容:①是否拥有手机;②是否每天必须携带手机;③是否有天天上网聊天习惯;④是否有手机游戏习惯;⑤是否认为手机是日常生活中必须工具;⑥即使在没有必要使用手机的时候常常下意识打开手机;⑦如果出门忘记携带手机是否会强迫自己回家拿手机;⑧在空余时间是否是以打开手机娱乐为主;⑨你的手机主要用途是什么,如与家人、朋友通信或是聊天、游戏娱乐为主;⑩如果忘记携带手机你在心理反应上表现怎样

2 结 果

2.1 手机使用情况 100名调查者均表示拥有手机。在问到是否天天使用手机时,其中84%名表示要经常使用,主要是上网、聊天、娱乐游戏等;只有16%回答偶尔用,表示以通信为主要使用,且使用手机的时间越长,手机的依赖程度越严重,但是使用手机时间多在空余时间。

2.2 心理学异常表现 100名调查者中,72%表现出同样的不同程度的异常心理反应,具体表现为:①手机没带在身边就产生心烦意乱,性情烦躁,无法认真工作,学习或安心听讲;②常常下意识的触摸口袋是否有手机存在;③如果听到手机铃声,则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成自己的手机在响;④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反应出现;⑤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逐渐减少,情感逐渐淡漠,封闭了自我,使得自我性格更加内向。

2.3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由于手机的功能性、娱乐性,手机拥有者过度依赖、长时间使用手机,打破了原本正常的生活规律。特别是在睡觉的时间,深夜还在不停地刷微博、微信聊天、手机QQ等网络活动,造成睡眠不足、视觉疲劳,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嗜睡。长期影响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会造成颈部、手臂肌肉疲劳,会导致手部关节、肌腱损伤性症状群,包括手指、手腕关节疼痛无力,动作不灵活等,形成所谓的“触屏手”。

3 讨 论

手机依赖症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心理疾病,已经逐渐被相关学者所共识。据有关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研究显示,“心烦意乱、感到不适、产生幻觉、焦虑暴躁、悄悄查看、拇指酸痛与情绪稳定性都呈正相关[2],且这种症状多见于比较孤僻、自卑、相对缺乏自信的人。过度依赖手机,长时间使用手机,最终造成异常的心理障碍,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人际关系变得冷淡等;身体健康也出现不良反应,如精神萎靡、嗜睡、眼疲劳,影响新陈代谢、免疫力,导致颈肩关节功能性疾病多发。

如果可能患上或患上手机依赖症,应早期预防或有效干预治疗,首先应尽量少用手机,非必要上网的话,可以找些其他事情代替上网,如:看电视、听音乐、看小说等。空余时间应多参加社区活动或体育锻炼,提高身心健康,如约同事、朋友一起出去游玩,转移对手机的注意力,还能增加朋友间的友谊,一举多得。如果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参考文献

临床心理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临床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综述;幸福;积极干预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由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Martin E.P.Seligman倡导,致力于对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体特征及促进它们发展的制度体系开展科学研究[1]。积极心理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源自于与人性同样久远的话题,那就是对幸福的追寻”[2],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关注幸福与最佳机能的领域,乍看起来似乎与主流的临床心理学没有明显的关系,但积极心理学研究者并不这么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缘于认识到临床心理学中的不平衡,因为临床心理学的大多数研究的确只是关注精神疾病。”[3]二战后临床心理学在精神疾病的评估、理解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然而在过去的50年里,临床心理学似乎成为了治疗创伤的学科,人类积极的发展因素未受到足够重视。积极心理学认为即便那些患有最严重的心理疾病的人,也不仅仅只是要求减轻痛苦,处于混乱中的人们需要更多的满意、愉悦与快乐,而不仅仅只是减少忧伤和烦恼;人们需要建构力量,而不仅仅只是纠正缺陷;人们需要有意义、有目的的生活,这些并不会因为痛苦减轻了就会自动产生[2]。

1 “幸福”的概念构成

“幸福”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是“超越没有抑郁、焦虑和愤怒之上的一个过程”[2]。为了便于对“幸福”进行科学的操作,研究者们将“幸福”解析为3个层次[2],以此作为对“幸福”开展科学研究的开端。“幸福”的第一个层次是快乐的生活,关注既往、当下和将来的积极情绪。既往的积极情绪包括满足、满意和平静;当下的积极情绪包括躯体的愉悦(例如即刻而瞬间的感官愉悦)以及复杂的愉悦(例如通过学习和教育获得的愉悦);有关未来的积极情绪则包括乐观、希望和信念。快乐的生活要使积极的情绪最大化、消极的情绪最小化,这似乎涵盖了通常意义上的享乐主义的幸福理论。第二个层次是投入的生活,发挥个体积极的特性,这些积极的特性包括性格力量与才能。积极心理学研究所指的性格力量是那些跨文化和跨地域的美德(例如,英勇、领导能力、仁慈、正直、创意、智慧以及爱与被爱的能力)[4],与才能不同,力量更具有可塑性,更遵从于意志,力量本身就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它们可以实现一些更伟大的目标。力量和才能的正确明智使用将会导致更加的投入、专注和沉浸,因此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们将这种生活称为“投入的生活”。第三个层次是有意义的生活,从属并服务于一些积极的制度。历史上,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政治学家对这一领域进行了研究,但是他们将更多的兴趣放在那些不健全的制度和社会条件上,诸如那些“主义”一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和年龄歧视。积极心理学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制度能够使得人性得到最好的发挥?”积极的特性与情绪在积极制度的背景下将会得到更好的培养与发展。快乐的生活、投入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这3种生活可以被视为通往幸福的3种不同的途径。

2 “幸福”的评估测量

积极心理学研究所得的结论只有通过测量才可以发挥它们的实用价值,积极心理学投入了相当可观的力量用于发展可靠、稳定而有效的评估方法。虽然这其中的一些评估方法是出现在积极心理学发展之前,但是其中更多的评估测量方法是通过积极心理学家急切地将它们用于自己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从而使得它们更快地得到确认和传播。积极心理学中与临床心理学犹为相关的一些评估策略如下。

主观幸福感是1个人对自己生活的认知和情感评价,但却很少在病因学的研究中得到测量[2]。Lubin和VanWhitlock在观察中发现常用的使用症状进行评估的方法并不如期望的那样有效,“有时,病人后来会说他们曾想按照那些症状条目检查一下自己,但他们通常都没有这样做,因为这样做太消极和自责了。相反,具有一定程度的满意度的领域则会显示出可能有助于建构成功干预的潜在资源、力量或支持的来源”[6]。对幸福感进行测量可以使人们关注来访者和治疗师具有高度功能状态的领域,并可以对障碍失调背后的心理过程有更全面的理解。目前在测量主观幸福感时使用最广泛的自陈式量表是Diener(1985)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Lyubomirsky和Lepper(1999)编制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和Fordyce编制的幸福感测量。抑郁与幸福感之间呈现负相关,但又不是完全的负相关,因此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们建议对大多数的治疗面谈进行两种快速的情绪测量: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Radloff,1977)和生活满意度量表(Diener,1985)[2]。临床研究者还可以考虑使用同伴报告、日记、结构式访谈等其它辅助方法对幸福感进行综合的评估。

“幸福”的第二个层次是投入的生活,通过投入个人的力量与才能进人沉浸的状态,这就需要测量积极的性格特性:才能、兴趣与力量。才能与兴趣的测量在别的研究中已得到了详尽的论述,因此在积极心理学中主要关注于力量与美德的测量。在2004年,Peterson和Seligman出版了力量的分类目录,首次尝试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进行分类,作为对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IV的补充。以DSM作为借鉴,性格力量的分类目录建立了24种人类力量的10个标准,这些性格力量被归纳为6种美德,是在历史沿革中始终如一的优秀的道德品质的主要类别:智慧与知识、勇气、爱、公正、节制与超越[4]。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们已经编制了两个自陈式量表对这些性格力量进行评估:行为价值量表和青少年行为价值量表,目前行为价值量表正在被翻译成中文、日文等其它语言。虽然力量的行为价值量表和青少年行为价值量表还没有在临床人群中广泛使用,但却具有作为诊断工具的潜在作用,可以作为自陈式量化测量缺陷的补充,评估来访者与治疗师的力量,为建构治疗策略奠定基础[2]。Peterson与Seligman曾提出这样的设想:心理障碍“真正”的病因可能是这些性格力量的缺乏,而不是抑郁和

物质滥用这样的症状堆积[6]。但是要验证这样深层次的设想还有待时日。

投入的生活指的是1个人发挥自身的力量与才能去面对挑战。投入与沉浸是发挥力量与才能通常可以获得的回报。投入虽然从享乐方面并不直接产生快乐,但投入的确是1种不同种类的满足感。沉浸是一种1个人在竭尽全力投入自己的力量与才能去面对力所能及的挑战时所伴随的一种特殊表体验。虽然治疗师熟悉于测量沉浸的相反状态如厌倦、焦虑和冷漠,但几乎完全没有开展作为一种建构过程的沉浸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的探索。沉浸问卷(Csikszent-mihalyi和Csikszentmihalyi 1988)和沉浸量表(Mayers1978)可以用于测量沉浸体验的维度、不同背景或不同个体沉浸体验发生的差异。体验取样法是目前测量沉浸时使用最广泛的方法,而且不受回顾性评价的可靠性的限制。在使用体验取样法进行测量时,被试需要定期进行记录,按要求填写问卷描述他们作记录时的体验[2]。

“幸福”的第三个层次是有意义的生活,是指归属和服务于比自己更强大的一些东西。个体所选择的与之发生关联的这些“东西”是多种多样的:一些人在与家人或朋友的关系中寻找到意义;另一些人则在他们的工作中或是在业余爱好中寻找到意义;个体几乎总是从多方面的重叠交叉的依恋关系而不仅仅从单一方面寻找意义的存在。个体寻找意义的背景选择是独特的而且常常是特异的,因此测量意义的方法常常是开放性的[2]。最初研究者们通过访谈探索意义不同的主题进行意义生成的研究。测量意义的第二类方法是基于书面的叙事,常常是对一次重要的生活事件、一次生活变迁或一段时间内的冲突进行书面的叙述,使用生活叙事测量的研究更倾向于将坦白而暴露的书面叙事作为一种干预而不是诊断工具。关注于意义生成过程的自陈式测量则有广泛应用的生活目的测评和幸福定位问卷,前者测量回答者如何有意义地判断他们的生活;后者要求回答者确认3种获得幸福的不同途径:通过快乐、通过投入和沉浸、通过意义。

3 建构“幸福”的积极干预

已有大量的证据表明,治疗师可以缓解来访者的障碍和消极情绪,但却极少有人论证治疗师可以使来访者幸福。积极心理学坚信这一状况需要发生变化:治疗师确切可以给来访者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投入和意义,而不仅仅是减轻抑郁、焦虑和愤怒;即使减轻消极因素的治疗开展得十分成功,“幸福”并不能自动产生;使来访者实现快乐、投入和意义的技能是与抑郁、焦虑和愤怒进行斗争的技能的重要补充;未来治疗师的工作将不仅仅是减轻消极,而是要帮助来访者建构快乐的生活、投入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建构这3种生活的技术被称为“积极干预”[2]。

Fordyce是最早开始通过实证研究去发展和验证幸福干预的研究者之一。在1项研究中,Fordyce将从未接受过调查的社区学院的班级进行随机分配,实验组参与者接受有关增进幸福的策略方面的详细指导(如保持忙碌,投入更多的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在学期末与控制组的学生相比,感到更幸福,焦虑与抑郁则明显减少;在9~18个月后的回访中,大多数参与者报告感到幸福感的持续增加,这项研究提示了幸福感持续变化的可能性[7]。Burton和King采用随机分配、安慰剂控制的实验设计检验书写干预对情绪和躯体健康的影响[8]。干预组的参与者每天用20分钟记录自己强烈的积极体验,连续3天,控制组的参与者则记录一些相对中性的主题。结果表明记录积极体验可以导致情绪的短期促进,而且干预组的参与者在随后的3个月中较少光顾健康中心。Emmons和McCullough发现感恩干预能增进积极情感[9]。干预组的参与者每周记录5件他们觉得需要感谢的事情,连续10周;两个控制组则分别记录每天的麻烦事或是中性的生活事件。所有的参与者都必须对生活整体感受、对下1周的期望、对与他人的关系进行每周评估。与控制组相比,干预组的参与者对生活普遍感觉更良好,对未来的1周感觉更乐观,与他人的关系感觉更密切,有了更多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减少。在追踪研究中,每天进行感恩记录,持续两周,控制组参与者则记录他们比别人好的地方或是一些中性事件,在第一阶段所发现的积极影响重复出现。

在一项严格的随机分配、安慰剂控制的网络研究中,研究者们通过471名参与者对5种积极干预进行了比较[2]。这5种积极干预分别为:“你的最美好时光”,写1则自己在最佳状态时的故事;“3件好事”,记录每天发生的3件好事,为时1周;“感恩拜访”,写1封感谢信,约见所感激的对象,然后亲自大声地朗读感谢信;“认可你的力量”,通过测评获悉自己得分最高的性格力量;“使用你的力量”,通过测评获悉自己得分最高的性格力量,并且在1周内的每天用一种新的方式使用一种不同的力量。要求所有的参与者记录1周内他们每天晚上的最早记忆,并在完成随机分配的干预的即刻、1周后、2周后、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完成幸福与抑郁调查。所有的参与者一即使是控制组中的参与者一都比测试刚开始时感到更幸福而较少抑郁,这似乎表明带有获得的期望(提高幸福感)、由1个专业形象分配参与某件事的行为足以使得1个人在短期内振奋精神。1周后,安慰剂早年记忆控制组中的参与者的幸福与抑郁病症状恢复到他们的基线水平,并在随后6个月一直保持在基线水平。“你的最美好时光”干预的参与者表现出了与控制组参与者同样的模式,即幸福感的即刻提高和抑郁症状的即刻减轻,但是在测试后不能得到持续。“感恩拜访”组与控制组、“你的最美好时光”组相比,效应相对持久一些,在随后的1个月中幸福感明显提高(是这项研究中最显著的量化效应),但与控制组相比在随后的1个月中抑郁症状并没有减轻,在这之后与控制组相比就没有了显著差异。“使用你的力量”和“3件好事”干预的参与者与控制组相比,在实验刚结束时并没有提高幸福感,也没有减轻抑郁,但是在随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幸福感显著提高而抑郁显著减轻。

虽然上述积极干预研究的对象都是非临床的参与者,但是都不同程度地显示出了减轻抑郁症状、提高幸福感的有益效果,提示建构积极情绪、投入和意义可能是减轻抑郁的途径之一。目前有关积极干预的研究中,仅有1项研究是以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在这项小规模的未受控制的读书疗法研究中,16位患有抑郁的个体通过阅读、讨论一些可以提高他们生活满意度的策略,其中的13人在完成干预后达到了减轻抑郁的效果。未来研究的1个中心问题就是那些设计用于建构积极情绪、投入、意义的干预是否能有益于临床和亚临床的患者。另一方面,治疗通常是多种干预的组合,未来的研究需要探索积极干预的最佳组合和最佳顺序。研究者还需考虑的问题是在治疗中如何将这些“建构那些令人强大的元素(build-what's-strong)”的积极干预与传统的“纠正那些令人犯错的元素(fix-what's-wrong)”的治疗方法进行有效的结合[2]。诸如去灾难化的抗抑郁技术将如何融入用以提升积极情绪、投入和意义的面谈中?针对抑郁的认知行为疗法与积极干预相结合是否有叠加效应?如何将抗抑郁药物与积极干预相结合?

临床心理学范文第4篇

社会在不断发展,随着社会模式的改变,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 [1] 。这种医学模式从整体化、社会化的观点研究人体与疾病,既重视生物因素在致病中的重要作用,又重视患儿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的重要影响,把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由于卫生知识的普及、医疗发展的进步、传染病防治的加强、儿童保健的日益完善,儿科临床中疑难疾病和大病重病逐渐减少,相反由于人类竞争意识的加强,儿童的心理问题和心身疾病却逐渐增多。在医疗实践中心理科学越来越重要。由于人们对心理知识的缺乏和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不足,使儿科门诊中那些心理问题儿童往往被误诊而延误治疗。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医疗的需求,儿科医生应该及时接受现代医学模式的训练、随时了解医学动态和病人就医的流向与心态,正确区分儿科门诊病人的躯体症状和躯体疾病。最近,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儿童和家长对心理卫生知识理解的程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自制了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家长问卷的调查对象是随机选取的市内两所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10份;学生问卷的调查对象是随机选取的市内两所小学六年级学生及两所中学初一至初三的学生,年龄11~13岁290人(64.2%),14~17岁162人(35.8%),平均年龄13.32岁,男生215人(47.6%),女生237人(52.4%),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52份。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学生有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需求,由于宣传力度的不够,他们多数不知道本地区有心理咨询门诊;出现心理问题,大多数愿意通过教育机构和学校的心理老师来解决,仅有少数人愿意到儿科门诊治疗;大多数的家长都曾阅读过有关心理知识方面的文章,而且大多数家长都能认识到儿童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愿意带孩子到心理门诊进行咨询;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很少知道他们的所在地有心理咨询机构,所以当孩子有心理问题需要咨询的时候,还是愿到当地医院的儿科寻求帮助;由于绝大多数的家长和学生不能鉴别出躯体症状和躯体疾病,当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导致的躯体症状时,总是被当着躯体疾病就诊于儿科门诊。

为什么心理问题常常被误认为躯体疾病呢?这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因素引起了躯体反应,这种反应表现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出现了相应部位的症状,即内在心理问题以躯体功能异常的形式表现出来,出现相应的躯体症状 [2] 。

现今,为什么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了呢?资料表明,我国3~15岁的孩子中,5%~15%存在着心理疾病,在校的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者约25%~30%,79%的儿童心理疾病是父母心理错位引发的,70%的家长认定自己的孩子受教育的程度要在本科以上水平,他们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能力、水平、性格情绪特点及心理发育年龄特征,对孩子提出的期望与要求过高,父母“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和“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给儿童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若过度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久久得不到缓解,慢慢地就会出现诸多的心理卫生问题,这些心理问题表现为三种形式。

3.1 情绪表现 如恐惧、焦虑、沮丧、抑郁、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等。例1,女,7岁,因纳差、呕吐2个月余来诊。患儿2个多月来不思饮食,反复腹痛,有时呕吐,就诊多次,予消炎开胃止吐解痉等药治疗无效,钡餐透视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病变。详问病史,患儿发病均在晨起刷 牙或早饭时,双休日或节假日症状消失,诊断为学校恐怖症。嘱家长停止喂药,找出孩子不愿上学的心理因素,要求家长和老师配合,共同培养孩子上学的兴趣。病情分析:该儿出现症状的时间均在早晨即将上学的时候,实际上这是一种逃避上学的行为,是将内心的焦虑和痛苦转化为机体的不适即腹痛、呕吐等症状表现出来,药物治疗无效,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是进行心理治疗,家长和学校相配合共同帮助孩子克服厌学的念头,增加其在学校生活的乐趣,随着孩子心理问题的解决,症状也就自行消失了。 3.2 行为表现 如离群独处,不与同龄小朋友一起玩,少动,精神不集中,过分活跃,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强迫行为等。

3.3 生理表现 以拒绝上学和拒绝考试为主要表现的学校恐怖症、以躯体症状为主的焦虑症,在临床上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尿急、尿频,心慌,心跳加快,出汗,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头痛,晕厥,叹气,腹痛,早醒,入睡困难,耳鸣,瘫痪,抽搐等;以学习困难为主要表现的忧郁症和不被人们所注意的分离性焦虑。例2,女,13岁,因哮喘发作住院。患儿哮喘发作3天,多次就医,门诊予数种药物解痉平喘治疗无效。入院时神志清晰,呼吸深慢、胸廓起伏明显,随着呼吸弯腰伸颈。体格检查无紫绀及鼻扇,肺部听诊无哮鸣音。详细追问病史,平时学习成绩好,父亲刚去世不久,原与父亲比较亲近,生活上依赖性较强。3天前因考试成绩不佳被母亲责骂后当即呼吸加快,继而哮喘样发作,入睡后消失。入院诊断癔病。在母亲的参与下给予暗示治疗,配合心理疏导,症状很快消失。观察1天,未再发作,次日出院。病情分析:该儿平时比较依赖父亲,父亲的去世对其打击较大,当其还未从痛苦中走出时,又因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受到母亲的批评,自觉委屈,感到无助,气郁胸中,遂利用自我精神防御机制中的转化机制将精神上的痛苦躯体化,以哮喘样发作形式来解除自己的内心苦恼,以此引起母亲的关注,求得母亲的原谅。例3,女,4岁,反复咳嗽半年余,曾多处就医,先后服过中西药,收效甚微。体格检查除咽部稍充血外,无其他阳性体征,胸片提示肺纹理稍增多。仔细询问病史,咳嗽实为清嗓动作,入睡后消失,诊断发声抽动。予以镇静止咳治疗。1周后复诊,症状消失。病情分析:该儿病程半年,久治未愈,患儿伴着药物生活了半年。该病是因上呼吸道感染、咽炎引起咽喉部不适和咳嗽,病愈后在大脑皮层形成了惰性兴奋灶而反复出现抽动动作 [5] 。因咳嗽不愈,家长焦急不安的情绪影响到孩子,使症状得以强化并延续,经镇静药治疗使症状暂时得到缓解,焦急的家人看到了希望,喜悦的心情影响了患儿,使其注意力转移,心理紧张因素解除,症状得以控制而消失。这一过程也是家长在不经意中对孩子进行了心理治疗。以情绪表现和行为表现为主的孩子常被当作任性、调皮、不听话和坏孩子;以生理表现为主的躯体症状出现后和家庭环境的不良,临床表现多样化 [3] 。这些由心理问题导致躯体症状的儿童到专科就诊或咨询的比率较低 [4] ,家长会把孩子带到医院要求儿科医生进行治疗。如果临床医生缺乏心理学知识,在询问病情时往往就会只考虑躯体疾病而忽视对心理因素的追究,只做躯体检查不做心理检查,在进行疾病诊断时考虑的是病理因素,很少能把躯体症状与心理因素联系起来,这些相应的躯体症状常常会被误诊为各种躯体疾病,如心脏病、哮喘、咽炎、胃肠炎、尿路感染、脑炎等疾病,做各种检查,服许多药物。只有当孩子的症状久治不愈时,医生才会建议进行心理咨询,造成了身心伤害。

综上所述,在儿科临床中,心理学越来越重要。伴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转化,对儿科医生在临床诊治工作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影响儿科医生最佳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小儿心理的忽视 [6]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临床儿科医生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卫生学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在疾病的诊断中要从患儿本身疾病、环境、心理状况几方面综合考虑,找出发病原因,以防漏诊和误诊,让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得到及时的咨询与治疗。

参考文献

1 杜亚松.儿童心理卫生保健.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10.

2 Egger HL,Coostello EJ,Erkanli A.Somatic complains and psyˉchopathology in children and addescents:stomach aches,musculoskeleˉtal pains,and headaches.J Am Acad Child Aclolesc Psychiatry,1999,38(7):852-860.

3 裴竹英,包新华,秦炯.儿童心因性疾病的临床特点.中华儿科杂志,2002,40(5):263-265.

4 张劲松,许积德,沈理笑.儿科患儿心理健康状况与早期干预的初步探讨.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6):380-382.

临床心理学范文第5篇

1.1创建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

以《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1]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为管理依据,结合本院具体的输血管理工作流程,选择适合本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并运用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transfusioninformaionsystem,TIS),以提升输血科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对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2年3月份后的住院患者临床用血进行管理,控制临床用血过程质量,促进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血。

1.2主要功能模块

1.2.1血液预订模块建立医院输血科与血液中心进行有效沟通的信息平台,根据上一年度同期用血量和当前临床约血情况,向中心血站网上申报全院用血月计划、日计划。1.2.2血液制品管理模块有血液出入库登记、备血库存状态管理,备血失效预警提示、血液使用、调剂去向追踪管理、冰箱温度记录报警等功能。所有血液制品同步采用血站统一条码按品种、血型分类管理,扫码入库;医生工作站设置院内血液库存分级预警提示,便于临床合理安排择期手术;建立温控系统联网,24h不间断实时采集冰箱温度,并在异常时报警提示,切实保证储血质量。1.2.3血液制品使用模块包含医生工作站用血预约申请和分级审批管理,输血科交叉配血及其他实验结果记录与标本存放管理存档、血液出库发放与检测计费、输血患者输血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历查阅等功能。1.2.4输血不良反应记录模块所有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预后实行无纸化网上填报、统计、存档,使输血质量管理跟踪流程更加高效快捷。1.2.5统计查询模块通过该模块,输血科可按科室、病种、用血品种和数量查询患者用血的明细信息;了解全院用血量、用血品种趋势;汇总并评价各个临床科室及医师预约用血情况,为指导临床用血和开展输血研究,提供全面信息资料。

2结果

本院于2012年3月正式开始运行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系统实际运用过程分析,发现在提升输血科管理水平、促进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血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2.1提升输血科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血液预订模块使输血科可与市中心血站进行网上互动,申报全院用血计划。血液预订工作更简便快捷,明确责任区分。临床输血的质量与安全贯穿着输血的全过程,任何环节上发生问题或被忽略都会影响输血疗效和安全。据统计,临床输血出现的差错和事故70%是人为因素所致,这与疏于管理密切相关[3]。输血科应用TIS系统进行血液制品管理,使血液出入库登记、储存环境温度记录存档等更加标准、规范。血液条码扫描入库,保证了入库信息的准确、完整,提高了工作效率,明显减少传统手工填写信息的失误和劳动强度;备血失效预警系统在血液失效前7d(血浆提前30d)自动预警提示,有利于对邻近失效血液制品及时协调使用。温控系统联网,24h不间断实时记录血液储存环境的温度,出现异常时自动报警提示,以便及时解除故障,保证库存血液的质量与安全。这样,在所有血液制品得到安全有效管理,保障临床合理用血需求的同时,又杜绝了血液预订的无为损耗和浪费。在TIS系统血液制品使用模块,不具备用血资质者的预约申请,TIS将自动阻止提交,从而规范了临床用血分级审批流程。通过血液使用窗口,输血科可查阅预约用血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及与用血相关的实验检测结果,进行输血适应证的评估,为输血科评估自体输血、异体输血、成分输血合理搭配,指导临床合理有效用血,加强临床用血管理,提升输血科服务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平台[3]。

2.2发挥输血科在临床用血过程中的管理职能,推动临床合理有效用血输血安全与有效是一项严谨、细致、庞大的系统工程,血液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及病情变化的复杂性,使得输血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将输血指南与患者的实际病情相结合,同时需要对患者病情的发展有一定的预见性。由于我国输血医学发展较晚、学科专业的分工不同,现阶段临床医师凭经验输血的现象依然存在[4]。许多临床医师对输血学科的新知识及新技术了解滞后,对血液成分输注的注意事项及输血引发的不良反应知之不多,尤其是在临床用血时不够重视血液成分的配比与输血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动态监测,不能及时评价输血治疗后的效果,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不够得力,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输血科通过TIS系统,对预约用血患者输血相关的临床资料和输血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动态监测等进行比对分析,评价输血治疗的效果;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参与临床输血治疗会诊,对输血不良反应提出处理方案意见;运用输血医学专业知识,指导临床在最佳时机使用最恰当的血液制品对患者进行合理有效地救治,推动临床合理用血。本院输血科2012年参与输血治疗会诊,成功救治危重症患者41人次;指导开展自体输血达287人次;退回不合理用血申请110人次,较好地发挥了输血科对临床用血应有的指导作用。

2.3促进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血与2011年比较,本院2012年住院总人次和手术台次分别增加15.1%和7%,手术患者用血量和全院血液使用总量却分别下降了17.6%和5.3%。手术患者异体红细胞使用量从人均0.54U/台次,下降到0.31U/台次;血浆输注从34.38ml/台次下降至28.47ml/台次;自体输血率从11.4%上升至25.0%;危重症用血者救治成功率从80.5%(486/604)提高到91.7%(637/695)。2012年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到1‰;库存血液报废率为0。按以往惯例随着住院人次和手术台次的增长,临床用血量也会随之增长,但是,对比本院TIS系统应用前后临床用血量,发现在手术人次和危重症救治成功率有所提高的同时,血液使用量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由此提示: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对促进临床合理有效用血、减少临床不必要的血液输注、缓解临床用血与社会供血不足的矛盾,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2.4促进输血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临床用血过程中,包括从血液管理到临床用血预约申请、从血液发放到检测计费、从患者输血相关实验室检测数据到患者病历记录、从临床用血科室临床资料到输血科管理的各种记录、从数据统计查询到图像绘制,输血相关信息均被TIS准确、完整储存。TIS强大的信息储存功能使输血相关各种资料数据信息可随时被查询,为开展科研工作提供重要信息资料支持和依据,对开展临床输血医学科学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