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务礼仪的功能

公务礼仪的功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务礼仪的功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务礼仪的功能

公务礼仪的功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商务英语翻译;应用

西方的翻译研究一直以来皆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直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翻译需求进一步加大,功能翻译理论由此发展。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翻译理论体系,其由多种翻译理论构成,对我国现代化的英语翻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商务英语指的是应用于商务活动中的英语,包括谈判中使用的应用等,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职业性。加之中西方商务文化差异的影响,使得商务英语翻译与一般的英语翻译有较大的区别。从根本目的来说,商务英语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推动商务活动,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正是要求强调语言翻译的目的性,其对商务英语翻译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是实现商务英语翻译的有效理论。

一、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功能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其早期基础理论包括有布勒的语言功能模式理论及雅各布逊的语言功能模式等。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为功能翻译理论体系的健全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环境基础,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Nord)、汉斯•弗米尔(HansJ.Vermeer)、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Reiss)和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Holz-M?ntt?ri)等人物也为功能翻译理论体系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1]。总体来说,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几个方面:即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theory)、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plusloyalt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oftranslationaction)以及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texttypology)[2]。其中,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认为在文本翻译中,应该尽可能的寻求文本形式等方面的对等。例如,信息型文本应该与简单的文字表述为主,将信息表述清晰即可。表达型文本更加强调语言的美学,可供作者创作。操作型文本需要作者采用说服等方式感染读者,使读者按照作者的要求行动。此外,赖斯还强调,将不同形式的文本进行替换是不能够被称之为“翻译”的,那应该被称为“转换”[3]。因此赖斯认为,翻译功能应该高于对等功能;弗米尔的目的论指的是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一定具有某种目的性,在进行语言梵语时要时刻谨记翻译是由目的决定的,并要求在尊重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做到语序连贯等。目的论强调了两点,第一要重视原文的目的,第二要重视译文和原文的对等。做到了二者即可实现翻译的全部任务。功能翻译理论对文本形式和修辞手法的重要性较为重视,要求翻译人员在翻译之前必须要对语言使用背景、文化环境等进行细致的研究,务必重视文化差异对语言翻译的影响。功能翻译理论认为语言翻译不仅是文本形式上的“转换”,更是交际互动的重要体现。此外,功能翻译理论还强调“目的性”对翻译的影响。这些功能理论对现代化的商务英语翻译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功能翻译理论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一)对等翻译理论对商务英语词汇翻译的影响

商务英语不同于一般的英语,其语言表达甚至包括词汇本身都具有独特的转特性和职业性。商务英语翻译必须要结合商务环境将语言进行对等翻译,这就是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对等性的具体体现。专业词汇的对等性对于正确翻译商务英语有责重要的作用[4]。所谓专业词汇指的是固定的词汇,这些词汇不允许译者进行创作或者更改,必须严格要求对等性。因此,商务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前必须要对商务术语等有一定的了解,最好能够独立看懂商务英语相关文章,以便在翻译时不会因为违反了翻译的对等性而使翻译的价值受损。

(二)目的翻译理论对商务英语句式翻译的影响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性,即语言的翻译要遵守一定的目的,并为了达到目的而进行调整。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性主要体现在商务英语的句式翻译中。商务英语与一般的英语相比,不仅更加职业性、专业化,而且更加复杂[5]。虽然商务英语服务于商务活动,其语言更加简练直接,但是实际上商务英语中常常会出现较多的复合句和语法成分较为复杂的句子。语法成分复杂的英语句式将会对翻译人员带来一定的难度,翻译人员必须要在分析清楚其逻辑性、结构性的基础上整理出原句中所有表达的含义,并根据理解的含义进行译文语言的再调整。当然,商务英语的译文必须与原文一样,保持句式的简洁和明了,同时也要保证句子的准确性。

(三)等值标准翻译理论对商务英语篇章翻译的影响

功能翻译理论的等值标准性质的是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证译文和原文的一致性。功能翻译理论是在文化差异的前提下提出的翻译理论,也就是说,功能翻译理论要求翻译人员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译文和原文的文化差异,在尊重双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等值翻译。商务英语应用于商务活动中,其具有一定的庄重性和严谨性,语言较为精炼,带有商务礼节性等特征。商务英语的特点要求翻译人员在翻译时同样要使用精炼、简洁的语言,放弃使用太多的修饰词汇或者多余的解析[6]。当然,商务活动种类繁多,不同的商务活动中使用的商务英语略有不同,翻译人员在翻译时一定要仔细研究原文的篇幅色彩、修辞、语境等,确保译文与原文基本保持一致。除此之外,翻译人员还要在尊重双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关注译文和原文所能带来的效果,尤其是交际互动的效果,务必使译文达到与原文同样的交际目的。

三、功能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的应用

(一)坚持翻译的目的性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将商务贸易双方的目的进行有效的传达,因此,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坚持翻译的目的性是根本。商务活动本身就是目的性十分强的活动,商务英语的应用就是帮助商务双方传达自己的目的和意象。例如,在商务贸易中有这样的一段话“Multinationalbank’sservicesincludeissuingletterofcredit,buyingandselling…makingEurocurrencyloans,andassistinginthemarketingofEurobonds[7].”这句话是对跨国银行的概述,意思是“跨国银行提供的服务包括开立信用证、买卖…欧洲货币贷款,并协助发行推销欧元债券。”可以看出,这句话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目的在于向对方推销本国跨国银行的业务。翻译要遵从目的性原则意味着翻译人员有时需要适当转换形式,但目的不便。如,商务英语中经常会出现“Weshouldliketohaveyourconsiderationthat[8]”这样的句式,中方为了表达对对方的尊重通常会翻译为“请您考虑”。虽然看似语法结构等均有不同,但是目的是一致的。因此可以看出,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性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具有加强的适用性。虽然译文和原文的语言表述可能存在差异,但是译文必须要在忠诚于原文目的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翻译。

(二)要确保翻译的准确度

准确性是进行翻译的基本,尤其对于商务英语这种具有较强专业性的语言翻译而言。随着国际文化的不断融合以及国际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务英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业术语,如absoluteinterest[9](绝对产权)等,这些商务英语专业术语的准确性将会直接影响到商贸双方的正常交流,从而影响商务活动的成功与否。事实上,中西方由于双方文化的差异性在语言表述上也存在较显著的区别,而这些区别将有可能影响到译者对文章的翻译。例如,我们知道“可兑换”与“可改换、可转换”等意思相近,于是有人喜欢将“可兑换货币”翻译为“changeablecurrency”,但事实上“可兑换货币”的标准翻译是(convertiblecurrency)[10]。一个单词的差别即会让对方产生理解上的差异,有时甚至会让对方感觉己方文化意识太薄弱,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商贸活动的成功。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要特别注重翻译的准确性。

(三)坚持翻译的对等性

从大方向来说,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者在进行翻译必须要坚持各方面的对等,包括语言形式、语境、修辞手法、表达形式等。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是简洁明了,不做过多的修饰,因此,译文的语言特征也必须与原文相对。当然最重要的是,译文的内容与原文的内容必须要尽量达到一致,以达到加强贸易双方交流的作用。英语与汉语的语言有较大的区别,同一个英文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意思,翻译人员必须要紧密联系上下文,从全局上把握整体的含义。例如,“allowance”既有限额、折扣的意思,也有补贴、零用钱的意思,具体将“allowance”如何翻译需要翻译人员在具体的文章中进行具体分析。

综上,功能翻译理论起源于上世纪,该翻译理论是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基础上的完善,强调翻译的目的性和忠实性等,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将功能翻译理论应用于商务英语翻译时要做到坚持翻译的目的性、准确性和坚持翻译的对等性,以保证译文能过完整传达原文的含义,加强贸易双方的交流,促进贸易成功。

作者:张笑尘 李 波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宁敏.探析功能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运用[J].柳州师专学报,2013,02:47-50+64.

[2]孙相文,聂志文.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83-86+116.

[3]蒋华,郑建军.基于功能目的论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1:138-139.

[4]张梅梅.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下的商务合同英语词汇翻译探析[J].科技视界,2014,08:179+263.

[5]唐淼.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4:132-133.

[6]刘沭丰.功能翻译理论基础上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J].海外英语,2014,22:142-143.

[7]丰涛.功能理论多维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46-47.

[8]张莉.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3:48-50.

公务礼仪的功能范文第2篇

(湖南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摘 要:伴随着现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国际贸易间交流的频繁,商务英语的使用也日益频繁,商务英语的翻译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主要以功能对等的理论视角下,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策略。

关键词 :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功能对等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4-0219-02

收稿日期:2014-10-10

作者简介:文婧(1984-),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一、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奈达,其在翻译科学初探一文中指出,功能对等理论主要包含有两大方面的概念,一个是形式对等,一个是动态对等;形式对等主要是指翻译前后的语句在对比上其不同成分应当保持一致性;而动态对等则主要是指从词义到词体,翻译前后对比上,都应当体现出语气、信息的一致性。

二、功能对等理论对英语翻译的作用

商务英语在实际的商务沟通过程中,对于用词的表述语义等各方面具有极高的要求,因而来说在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也必须保持其语句原有的内容性以及准确性。概括性的来说,在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主要应当坚持两大原则,一是准确性原则,其主要是指在对于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严谨的翻译用词来传递原语句中所涉及的信息,使得译语读者与原语的读者在对于这一语句信息获取上呈现一致性。二是专业性原则,其主要是指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翻译的人员必须对于所需要翻译的语句涉及的专业十分的熟悉,从而在翻译的过程中通过对于专业语句的准确把握,进而使得翻译前与翻译后的专业性以及专业知识呈现一致性。商务英语的主要面对人群是各个商务领域的人员,因而保持专业性以及准确性的原则,可以实现翻译前后语句的对等。而功能对等理论与商务英语的作用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信息传递过程中语句以及语义等多方面的一致性。

三、商务英语特征

商务英语作为用途英语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在国际贸易以及国际营销的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概括来说,商务英语主要具有三大方面的外部特征;

(一)专业词汇使用频繁,对于商务英语而言,在国际商务贸易或是谈判的过程中,其专业词汇都会较多的进行涉及,同时对于不同的领域范围内,其专业词汇也展现为不同。如;surcharges(附加费)、assignment of contract(合同转让)、,insurance policy(保险单)[1];同时在商务英语使用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看到一些缩写使得商务英语在使用的过程中更为简练,加快信息传输速度。如:QC (质量控制)、L/C(信用证)、APE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还有就是在商务英语的使用过程中,商务英语中的单词翻译必须结合背景进行,而不是简单的词义展现。

(二)词汇使用,简洁明确,商务行业内的人员,日均工作量较大,因而在商务英语在使用的过程中,简洁性也就成为了商务英语的明显特征。商务英语通常都会涉及经济的往来,因而在词汇的选择以及使用上,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绝对不允许出现一些模棱两可的词汇的出现。如;All disputes in connection with this Contract or arising in the execution thereof shall be settled amicably by negotiation.( 跟本合同相关的所有争议或者在执行本合同中引起的所有争议都应通过友好协商来解决。)简洁的用词是商务英语未来的发展趋势,其能够通过用于的简洁化,从而有效的快速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是的其有别于普通英语的差别越来越为明显。

(三)构句严谨规范,在商务英语的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对于商务合同的制定过程中,其必须对于构句进行严谨的把握,避免出现语义的误差。严谨规范的语句是为了更好的传达商务英语所要传达的信息,避免在经济交易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如:f either of the Parties fails to fulfill its obligations under this Contract,it shall compensate the other party for all its economic losses resulting thereof.(如果任何一方未能履行本合同规定的义务,违反合约的一方必须赔偿另一方因此而造成的所有经济损失。)either(任何一方)其主要强调谁应当承担责任。If...it shall(如果...,它应该…)其主要是指在怎样的情况下,由双方进行责任承担。同时在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也应当对于其构句的特点进行把握,更好的进行语句翻译,实现前后语义对等。

四、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策略

(一)语义层面对等

在把握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语义对等,应从三大方面进行,首先是对于词汇方面的对等,在对于专业性的词汇翻译过程中,必须在充分把握原文交际者所要表达的语义下才能有效的对于翻译后的词汇进行把握。其次是句子层面的对等,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对于词汇的对等把握是基础;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语句,如果翻译者不能准确的把握其原有结构,那么翻译的句子便不能有效的实现对等。再次,在实现商务英语翻译对等的过程中,整篇语义的对等关系对等是最容易忽略的。而在对于整篇语义的对等上需要从整体机构上进行了解,进而对于词汇对等以及语句对等进行把握。例如:It did not take long,however,for men to realize that there were some things they were more capable of doing than others and that it would benefit them to concentrate their efforts on the production of these goods in which they are particularly proficient and leave others to produce the goods that called for skills which they did not possess.( 然而,人们不久就意识到,他们更有能力做好某些事情,而且,如果他们集中精力生产他们特别擅长的产品,而那些他们不具备技能生产的产品就让别人去生产对他们是有益的[2]。)第一个和第二个的that主要是引导两个宾语从句,而第二个宾语从句却还带有由in which,that,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在翻译这种从句时一定要注意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句子要做相关的调整和重组。

(二)风格层面对等

商务英语在使用的过程中,注重实用性,且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因而来说,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风格的对等是维持原文特色的一大保障。在具体翻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于需要翻译的语句进行风格的把握,在风格把握的基础之下然后在进行翻译,同时作为翻译原则进行,以保障翻译前后语句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 刘處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北京对外翻译公司.2005.

[2] 许冬.商务英语措辞分析及其翻译技法[J].辽宁师专学报.2006,(4).

[3]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

公务礼仪的功能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经济效益;功能分析

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极强的活动,对企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财务管理是否有效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健康发展。笔者将对财务管理的概念加以简要分析,并且对影响因素加以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财务管理的含义

1.财务管理的定义。财务管理就是依据法律法规,遵照综合性目标的指导,管理企业的资本流通、房产购置、利润划分及经营现金的流量。作为企业的核心,良好的财务管理水平对改善经营管理、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2.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的内容可以依据不同角度进行不同的划分。从企业财务组织活动角度来看,财务管理包括筹集资金、投放资金与分配资金。从财务关系处理的角度来看,财务管理包括员工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与受资人之间等复杂多样的关系。3.财务管理的作用。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因素,其作用包括:第一,财务管理需要以企业的良好运行状况为基础,采用科学的方案,严格控制不符合有关规定的支出,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第二,管理监督。高水平的监督管理能够推动企业的健康运转,进一步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第三,资金管理。企业的发展需要以资金作为支撑,依据实际数据合理调配资金,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二、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原因

1.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生产环节与产品流通的全球化提高了资金的流通速度,因而金融国际化程度大大加深。因此金融投资管制有所松动,导致了国际化资本与商品资本之间产生断裂,脱离于生产发展并且急剧膨胀,通过改善财务管理来促进企业发展是明智的选择。2.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向企业财务管理提出新的挑战。近年来,电子商务广泛运用于企业经营之中。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互联网这一平台就可以完成贸易协商、签订合同及支付资金等活动。企业财务管理需要综合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制定资产安全管理规则与安全支付制度,创新财务管理,以适应电子商务时代到来的要求。3.科技创新对企业财产管理影响深远。新经济背景下,企业提高科技创新水平,需要通过资金投入或贷款等途径来实现。在生产环节引入科技创新成果,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4.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新要求。当前,由于缺少市场竞活力与自主经营权力,企业财务管理潜藏着风险。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理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将企业利润用于技术投入,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市场风险。

三、加强财务管理、提升经济效益的相应举措

财务管理改善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为此,财务管理应该采取如下措施:1.认清财务管理对于企业运转的重大意义,对于其核心地位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1.1立足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预算计划,并且严格执行预算制度,避免出现不科学的决策。依据变动的市场形势与企业工作进展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和决策方案。1.2财务管理部门要踊跃参与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充分发挥其在企业成本、税收及风险等方面的策划作用。1.3在实施企业经济管理分析时,对所涉及的材料展开全面研究,以此为基础开展预先控制,在控制中高度重视资金运行,合理调整资产结构,提升资金运转效率,降低成本,制定科学的企业管理评价标准。2.强化预算,以节流为基础,拓宽获取经济效益的途径。财务管理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树立更为高效、开放的理念。第一,企业应该改善与客户之间的关系,重视客户的经济利益。第二,企业应该采用更先进的管理技术,提升对市场情况分析的准确性,制定具有操作性的预算管理体制并且严格落实,对企业的收支情况进行严格核查,确保资金利用的公开性、透明性。第三,增强企业管理者汇聚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从而为企业开展数据分析提供强大的支撑。3.有效管理企业设备和材料的价格。设备以及材料价格对企业成本具有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应该设置专门的采购组织,明确组织内各个成员的责任,采购之前需要申报,并且时刻关注市场价格的动态变化,确保企业资金的高效利用。4.有效处理存盘货数量和沉淀资金。充分利用闲置资金是企业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财务部门需要明确处理积压产品及物资的审批流程,对仓库开展资金额定,立足实际进行奖惩。5.完善财务防范体系。这有助于企业规避风险,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得财务人员能够适应当前的知识结构,有效应对出现的财务风险。

四、结语

重视财务工作是我国企业改善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科学组织财务活动,增强企业的运转能力,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立足实际调整财务工作,进而真正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骆晓宇.财务管理对于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5):132-132,133.

[2]钟生章.财务管理对于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分析[J].中国经贸,2016(4):241-241.

公务礼仪的功能范文第4篇

[关键词]鱼习语 功能对等 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023-01

一、功能对等理论

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不仅要传递表层词汇信息,还要传递深层的文化信息。其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因此译文要准确地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本文试图在功能对等的指导下探讨有关鱼习语的翻译策略,旨在使其翻译更贴近源语的表达同时再现其文化内涵。

二、翻译策略

(一)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翻译时毫无改变地保留其源语内容和其原有风格。人们都居住在同一个地球上,因此在某些认知方面是极其相似的。如若不同国家的人对某种动物的品质都有相同的认知,翻译此类习语时就应采用直译法。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时最好用最自然接近的目的语来再现信息。因此,当某种动物在不同语言中有相同的认知时,译文最好保留该动物的原型。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都认为鱼都是擅长游泳的。因此,当描写某人非常善于游泳时常以鱼作比喻。故而中英文中都有类似的表达“擅长游泳”“swim like a fish”。水之于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两个民族都有类似表达“如鱼离水”“like a fish out of water”。翻译此习语时我们尽量采用直译法保留鱼的原型,使其贴近目的语的表达。

(二)换译法

奈达的动能对等强调自然对等,是以读者为导向的。译文要与读者的文化感知相一致。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同一动物有不同的隐含意义而不同动物却可能具有相同的联想意义。翻译此类习语时,应采用换译法。中英两国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人们在表达某种相似的状态时常会采用蕴涵不同动物的习语来表达。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农业历史文化的国家,而英国却是一个渔业悠久的国家。因此,英语中描写人们大量饮酒时用含有鱼的习语,如“drink like a fish”,而汉语却采用了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动物牛来表达“牛饮”。翻译这种习语时采用换译法,还有类似的习语,“fish story”翻译为“吹牛”。

(三)增译法

有很多的动物习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而目的语读者很难理解透彻。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采用增译法来传递隐含的意思。增译法即先解释字面意思然后用目的语惯用习语揭示原习语的哲理。诸如英语习语 “The best fish swim near the bottom”可以翻译为“好鱼常在水底游(好东西难到手)”。前半句是直译,后半句解释其哲理意义。此种翻译策略可使目的语读者真正理解其习语的含义,同时还不失源语的风格。这就遵循了功能对等理论所要求的自然的、易于读者理解的原则。

(四)意译法

由于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相同的动物在不同语言中赋予了不同的意象。源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难以在目的语中产生类似的反应。此时,无论是保留动物的形象或是放弃,译者的翻译都应该首先符合目的语的表达风格。奈达的动能对等着重强调自然地贴近目的语的表达。读者的反应是译者最应该考虑的。例如,英语习语“a pretty kettle of fish”应该采用意译法翻译为“一团糟”。这一习语源于苏格兰,每年人们都会聚集在河边野炊。每年这都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场景。而中国人却很少有类似的经历。因此翻译时我们采用了意译法,放弃了源语中鱼的形象,用汉语中相类似的习语来翻译。类似的英语习语还有“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它翻译为“不要班门弄斧”。

三、结论

从奈达的动能对等理论视角分析,翻译的目的即对需翻译的文本信息接收者能够产生类似于源语言使用者的反应。然而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由于不同语言所产生的文化历史背景不同。因此,翻译者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使读者对译文能最大程度地产生对等的反应。功能对等理论在鱼习语翻译中的应用为习语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主要介绍了四种翻译策略,在习语翻译过程中应灵活运用翻译策略以目的语读者的文化为导向,以达到形式、意义及风格的统一,从而避免因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误解。

【参考文献】

[1]刘白.英汉动物习语翻译原则及方法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6).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Nida,E.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公务礼仪的功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办公室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实践

办公室作为企业的综合管理部门,担负着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协调各方的职能。办公室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提出的办公室工作“三高”要求,即“高度的责任感,高效率开展工作和高水平服务”,牢树“三个意识”,提升“三个能力”,实现“三个转变”。

一、牢树“三个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服务质量和作用发挥直接折射出企业的整体工作状况和综合形象,要进一步提升思想境界、注重加强修养,提高服务质量。

(一)牢树责任担当意识。办公室工作人员只有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才能随时随地维护好企业形象和声誉。因此,要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坚持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责任,善于从全局、长远、战略高度思考问题、谋划工作,处理好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关系,增强工作科学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前瞻性。

(二)牢树勇于奉献意识。办公室工作人员经常拟稿但自己不署名,经常加班熬夜但白天还得照常工作,其他人员如果受了委屈可以发几句牢骚,而办公室工作人员虽然时间上没有定数、任务上没有定量,无论工作大小,都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不得有半点懈怠和差错,更不能凭工作论报酬,必须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遇事不推诿,碰难不绕弯,任劳任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高质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牢树自我约束意识。公文管理和保密工作百密不容一疏,虽然平时不出事默默无闻,一旦出事就会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办公室工作人员要熟知保密管理规定、政策和要求,加强自我约束,不能明知故犯,更不能心存侥幸,对未落实审核责任和程序的内容不准上网运行;对上级各类公文未经审查同意不准在网站及新闻媒体上刊载,更不准擅自扩大文件的知悉范围,链接涉及敏感内容的网站,坚决杜绝泄密事件发生。

二、提升“三个能力”,增强工作实效

办公室工作人员作为领导的参谋助手,担负着协助领导调研工作、提供决策参考的重要职责,要围绕企业经营重点、领导关注焦点、群众反映热点,自觉加强学习积累,深入开展学习调研,增强驾驭工作能力。

(一)提高文字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要坚持把文稿质量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第一追求、第一任务,认真对待、深入思考、着力创新,特别在撰写各类通知、请示、意见、领导讲话和调研报告等方面,要准确把握行文方向和目标,定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用心提炼,反复推敲,字斟句酌,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文字材料质量,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提高学习思考能力。思考力是万力之源,没有思考干不好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要注重改进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及时掌握各种信息,善于从别人的观点中得到启发和收益,从事物的联系中找到规律,从具体的实践中悟出真知,从系统思考中提出见解,不断增强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能力。

(三)提高工作创新能力。创新是灵魂,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办公室工作人员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大胆地出点子、想办法,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敢于创新,勇于探索。要注意研究新情况,产生新思想,解决新问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要准确理解和把握领导意图,想领导之所想,谋领导之所虑,供领导之所需,主动分担领导的一些具体工作,确保“参”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做到既能按领导意图正确“发挥”,又不自作聪明、越俎代庖。

三、实现“三个转变”,发挥助手作用

办公室工作人员作为领导的参谋助手,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有什么样的工作业绩,要时刻保持清醒灵敏的政治头脑、求真务实的严谨作风,确保高效率开展工作。

(一)实现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办公室工作被动性比较强,如果一味被动应付,就难以提供高质量服务。要在被动中争主动,善于超前思考,不能只忙“当前”,忽视“超前”;只忙“小事”,忽视“大事”。要主动适应领导要求,从侧重办文、办事、办会转变为既办文、办事、办会,又出谋献策;从单纯收发传递信息转变为既收发传递信息,又综合处理信息;从单凭经验办事转变为科学化管理;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做到未谋有所思,未闻有所知,未知有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