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互联网媒介素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与传统的教授式学习方式有一定区别,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能动作用,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式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概念的提出源于部分学者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质疑,他们认为教育并不只是为了向学生的记忆传播知识,更应该是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能力,这些能力很重要,因为它们不仅是学生在规范学校学习的必要能力,更能够帮助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的漫长人生中不断丰富和更新自身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教育部相关文件也多次强调“我们要重视发展大学生学习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对技能和独立思考的研究,霍莱茨将其定义为“负责自身学习的能力”,这种学习能力表现在确定需求、设立目标、明确学习内容、选取合适的学习方法以及策略、合理控制进度、监督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等。威廉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控制学习的能力,主要涵盖学习管理、认知过程和学习内容三方面内容,这三个方面同时与学习行为、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环境对应,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具体体现为,要实现有效的学习管理必须依赖于对认知行为过程的合理控制;对认知过程的合理控制是学习管理的结果;对认识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要求学习者明确学习内容。”庞维国是国内研究自主学习问题较具代表性的学者,他认为“自主学习表现为学习者自主驱动学习动机、明确学习内容、调整学习方法策略、管理学习时间以及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及社会环境这样的一种学习能力。从整个过程来看学习者能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计划、为自主学习行动做好准备,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学习进展以及学习方法进行监控、反馈、调节,并自我检查、总结、评价以及补救。如果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各方面都能自觉地做出选择并实现有效自我管控,我们就认为他是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长期以来,有众多学者就自主学习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进行讨论和阐述,然而学界对于自主学习这一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这并不会阻碍我们把握自主学习的核心内涵。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能动地位,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包括: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可应用于该领域的认知策略,认知的知识与技能等。)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包括:设立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策略、制定学习计划、协调认知策略、分配学习资源、对学习活动展开有效监控,使整个学习过程合理高效。
(二)互联网时代自主学习的新特征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互联网平台给学生自主学习带来更深刻的影响,对自主学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支持作用。互联网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机会,以及开放、自由、实用环境,能够激发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学生们的这种行为趋势形成了一种具有信息社会特色的现象,我们可将其称为互联网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学习者利用互联网平台上的各类信息服务系统,自主选择认知工具、设立明确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以交互的模式,自主驱动学习知识,实现有意义的知识建构。互联网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具有如下特点:
1.互联网为自主学习带来了空前的有意义的支持作用
这种支持不仅表现在互联网中蕴藏的丰富资讯矿藏、资讯传播时效性强、极大延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还表现在学生可以自由支配学习时间、灵活选择学习空间、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自主获取学习资源等外在形式方面。更重要的是,这种支持表现在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地完成信息资讯的获取、自身知识结构的构建。
2.互联网扩大了资讯空间,丰富了信息传播渠道给学习
者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机会学生在自主规划学习目标、自我组织学习内容及其结构、自我调节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评估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等能力培养和习惯性养成方面,网络都能提供有效支持。
3.互联网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实现了实时互动性互联网上,资讯流通自由度高互动性强,学习者对资讯的选择有很高的自,并赋予学生随时对论题交流、讨论的权利,提高了网络媒介对学生的吸引力;互动的方式有教与学的互动、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人机互动。在互联网外语教学环境下,实时互动及其具有的实时反馈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和效率。
(三)互联网使用行为对自主学习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用独特的信息资源呈现方式,影响和塑造着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同时也为自主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个更加高效、实用的环境。但是,互联网在积极影响之外,还有一些我们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第一,大学生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缺少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互联网使用经验,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就容易受到各种技术问题的困扰,这就会对学生自主学习行为起到反作用,影响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学习者会感到灰心,挫伤了学习积极性。第二,互联网中资讯极其丰富,海量信息的鱼龙混杂和垃圾信息的轰炸,因为面临太多的选择,学习者常常感到迷惑,会觉得不知所措,容易迷失在信息海洋中。互联网的自由的信息环境,资讯传播去中心化,使得网络信息传播的失控和虚假不良信息的泛滥,容易给驾驭信息能力较弱的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第三,互联网上充斥的各类信息内容,尤其是通俗娱乐、网络游戏等,容易吸引学生眼球、分散他们的精力,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效率降低,甚至毫无收获;互联网环境以数字化、虚拟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主,任何互联网使用者都能以匿名的方式扮演多种虚拟角色,一些人无视对信息传播和人际交互的道德责任,容易对经验浅薄的学习者造成心理信任危机和学习障碍,使自主学习活动丧失其本身的意义。自主学习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亦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所需具备的个人素养。我们认为,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对自主学习产生的影响,克服负面效应,为自主学习营造积极学习环境和健康心态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其媒介素养间的关系
我们要帮助大学生克服在互联网环境对自主学习的负面影响,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们需要从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入手。网络媒介素养源自媒介素养的概念,特指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媒介素养,这一概念随着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而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在我国,网络媒介素养相关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成为学者们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对于何为网络媒介素养,不同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其进行阐述。蒋宏大认为“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内容:1.网络媒介认知素养;2.网络媒介甄别素养;3.网络道德法律素养;4.网络安全素养;5.网络行为自我管理素养;6.网络发展创新素养;”李凯认为“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含几种能力:互联网基本操作能力,对互联网资讯的认知能力、辨别能力、批判能力、利用和创造能力。”黄峥老师认为“网络媒介素养不仅指网民对互联网的认知、操作、创造能力,更是在意识层面的批判和创新精神,以及道德和责任意识。”通过学者们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涵几个核心内容:1.对网络媒介的基本认知;2.网络资讯的批判解读能力;3.媒介的使用和创造性利用的能力。笔者认为,我们的工作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积极开展面向大学生的网络媒介基本知识教育
我们认为,这一点是大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中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基础,包含“了解”和“使用”两个内容:了解是指对互联网基本原理、常识的了解,互联网的传播与使用与其它传统媒体有很大区别,对网络媒体的基本原理、运作常识不了解,就只能是互联网的被动使用者,更不可能利用好互联网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使用是指互联网操作能力,帮助大学生掌握互联网媒体使用技能,使其具有较强的驾驭互联网技术的能力。
(二)积极引导大学生构建对媒介资讯的批判解读能力
互联网的开放、自由、交互性强、可匿名的特点,使互联网上充斥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互联网提供海量信息,可以通过文本、图像、音视频等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多观点、立体式呈现,但无法完全客观全面地展现现实,信息制作、者不可避免的将自己所持立场或价值取向掺揉进传播内容;互联网中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往往缺乏条理、逻辑,难以辨识。这就要求大学生对互联网资讯不盲信、不盲从,秉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批判态度,培养自己对资讯的识辨和评价能力,使自己能够独立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评估资讯价值。学生能够利用和驾驭好互联网,也就意味着其具备了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基本能力。
(三)培育大学生对网络媒介创造性利用能力
关键词:城乡差距;初中生;媒介素养
一、研究背景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7月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互联网”产生的影响可谓是“致命而又深刻”,同时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之所以首先提到“互联网”,是因为它的出现与迅猛发展互联网促进了传统媒体的变革,促成了业界与学界对媒介研究及媒介素养培植问题的高度关注。“美国媒介素养指导会议”将媒介素养视为获取、分析、衡量及传播讯息的能力。在媒介化、信息化的时代,媒介素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生存技能。面对真伪莫辨的海量信息扑面而来,广大受众尤其青少年们的媒介认知和辨识力受到重大考验,对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青少年又有何影响?我们选取了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的媒体选择与媒体分辨,信息选择与信息分辨的情况,以推动初中生群体尤其是乡镇初中生媒介素养的提升。
本次调查我们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了长沙市区两所初中与长沙周边乡镇中学的近四百名学生,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对城乡初中生的媒介使用情况以及初中生对信息的认知与辨识情况进行调查。
二、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长沙市城市的初中生相对于乡镇的初中生而言,有着更良好的媒介素养,城乡之间初中生在媒介的使用及对信息的认知和辨识等情况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初中生自身媒介使用情况。城市初中生媒介知识更加丰富,接触媒介的时间更长,使用媒介的能力相对较高,对信息的认识和辨识上,一般能够自己判断信息的真伪或有效地“屏蔽”不良信息或有害信息;乡镇初中生媒介知识不够丰富,接触媒介的时间较短,仅仅会使用计算机技能,基本不会自己思考媒介信息、正确看待不良信息。
2.城乡初中生的家庭教育。城市初中生的父母本身的受教育水平较高,基本在大专以上,并且会经常与孩子讨论各种信息,而乡镇初中的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大多在大专以下,对于孩子使用媒介的态度一般都是一味地禁止或是放纵,不会与初中生讨论媒介信息。另外,城市初中生的家庭收入普遍较高,乡镇初中生的家庭收如偏低,在媒介的使用上,城市初中生对于媒介的接触比较频繁和熟练,能够更多地了解各种社会信息,在信息的接收和认知上较乡镇初中生水平高。
3.城乡初中生的学校环境与教育方面。城区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更加重视学生的社会能力与心理健康,有相应的媒介课程开设;乡镇的初中学校和老师则更加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待初中生接触网络媒体的问题上采取明令禁止的方式,忽略了学生在信息时代下的媒介使用及信息的认知和辨识能力的培养。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长沙初中生的媒介素养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城乡差异。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等外部因素的差异。在我们走访的几个学校来看,长沙乡镇的学校硬件设备都不是非常完善,许多学校没有设立信息课,没有图书馆或报刊亭,学生所处环境封闭,难以接收到外界的信息。而长沙城市内的学校大多设备完善,校内不仅有多间信息房,校内图书馆的资源也十分丰富,学生想买报刊杂志相对便利。
2、由于不同地区的初中生家庭出身的差异。乡镇初中生家庭条件通常较为贫困,家长的观念较为传统,这也导致了城乡初中生媒介素养的差异。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乡下初中生大多出身农村,许多学生的家庭都没有网络,只能靠广播、电视获取信息;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也不高,缺乏培养孩子媒介素养的意识。而城市学生绝大多数家里都有电脑,能够更多的获取信息,同时,城市学生家长更重视对于孩子媒介素养的培养。
3、城乡两地的教学水平存在差异。教育水平的差异使不同地区初中生产生一定的知沟,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对于媒介的认识和使用。长沙市区的学校师资要远远优于长沙乡镇学校的师资。由于受教育的不同,城市地区初中生更了解不同媒介的使用方法,也更懂得如何筛选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且能够正确认识和屏蔽不良信息。
(二)建议
要缩小城乡初中生媒介素养的城乡差距,我门认为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政府加大对农村中学硬件设备建设的同时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政府要加大对一些农村中学的投资和建设力度,为学生开设信息课、开设机房、建立图书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而在师资方面,调动一些城市的优秀教师来到农村教学,提高农村初中的师资力量。这样,以政府之力关注城乡传媒的不平衡发展与信息流通渠道,增加对县乡村媒介帮扶的资金,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媒介环境。
2、学校和老师要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媒介,认知和辨识信息。尤其是农村学校一定要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电子媒介以及筛选信息的方法,更多地开展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引导学生正确地认知和使用信息,最大限度上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
3、乡镇初中生家长要重视对孩子媒介素养的正确培养,强化和重视阅读意识,提高对信息的认知和辨识能力。家长要重视对于孩子的阅读素养的培养,建议与孩子们一起阅读,监督孩子的阅读进度同时为孩子树立模范,同时,家长也要正确认识各种媒介对初中生学习成长的影响,积极引导学生使用各种媒介。学校和教育局应该重视家长对孩子的引导,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等方式督促家长重视对于孩子媒介素养的培养。家长要在重视阅读素养的同时,摒弃对网络媒体的偏见,将孩子往正确的方向引导。
结论:“头重脚轻”从始至终都被称作“畸形生长”。我国城镇与乡村青少年虽同处于一个国度,但媒介素养存在的差异极大,全国青少年媒介素养发展状态畸形。长此以往,可能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安。而改变如今局势从稳定城乡差距不扩大到进一步缩小差距,将是一个循序渐进、漫长持久的过程。
参考资料: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年7月
【关键词】弱势群体 媒介素养 发声 表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网络媒体的普及,为弱势群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表达平台,他们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是对于一些不会使用网络的弱势群体而言,他们又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呢?对此,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弱势群体与媒介素养
郑杭生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报告:弱势群体与社会支持》中指出“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李学林在《社会转型期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意义及其政治对策》中认为“弱势群体,就是指由于能力或机会处于劣势而只能较少地占有各种社会资源的人群共同体。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我国社会各利益主体的分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导致了一个较为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综上所述,弱势群体应是在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的过程中形成的,在经济生活中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在社会生活中无法与其他人进行平等的社会竞争,而日益被边缘化的群体。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关于弱势群体的媒介使用,因此我们进一步将弱势群体限定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都处于一种不利状态,有表达的欲望却无法使用适当的媒体来行使自己表达权的群体。
媒介素养,最初由英国学者提出,是国外的许多传媒学者和教育学者研究的热点,1997年卜卫发表了《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后,大陆学者开始参与讨论这个问题。关于媒介素养,也有很多不同的定义,张志安在《解读媒体素养教育》中提出“媒体素养就是指公众面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而段京肃、杜俊飞在《媒介素养导论》中提出“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是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它包括了三个环节: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工作和生活,通过媒介发出声音并维护自己的利益。媒介素养不仅是资质,而且是方法和技能,它决定了现代人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媒介生存能力。”随着大众媒介的普及,信息社会的媒介素养已经不仅仅是接触媒介的问题,更重要的应该是使用媒介的问题。
二、通过传统渠道表达的现状不容乐观
随着我国大众传媒的发展,以广电报刊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成为了弱势群体主张权益、诉求利益的一条惯常渠道。但是现况却是从报刊到广播、电视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都自觉地避开底层的弱势群体不约而同地将目标受众锁定为城市市民、白领和中产阶级等。北京青年报曾对他们的目标读者群进行了一个勾勒:“他(或她)是一位36岁左右较为成熟的年轻人,拥有高中或大专以上的学历,供职于政府机关、科教文卫单位或企事业单位的公务员、专业人士或白领人士。他(她)是拥有较高经济收入和消费投资决策能力、对于流行时尚敏感的、享有最多的高档和豪华生活用品的城市人。”显而易见,按照这家都市类报刊对他们读者群的勾勒,弱势群体被他们置于社会注意力的边缘。因此,在大众媒体每天报道主流价值观的新闻的时候,一些有冤不能伸的弱势群体只能选择另外的表达方式。
三、互联网是弱势群体首选的表达渠道
从新世纪开始,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突飞猛进,截至2009年12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28.9%。无疑,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中国新媒体的生力军,也逐渐体现出它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力。
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首次彰显了网络舆论强大的力量。从此,弱势群体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或者网民直接对某事件中弱势群体利益的关注,使得最终问题得到解决,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伸张的事例越来越多。人民网《2009年度网络热点事件排行榜》①第一的“邓玉娇案”,相对于当地的官员,网络舆论明显倾向于处于劣势的邓玉娇,最终此案中邓玉娇被判免于刑事处罚。正是网络的出现使得弱势群体相较以前更容易发出声音,也更能得到广大公众的关注。相对于传统发声渠道的不通畅,网络成为弱势群体发声的首选渠道。
四、媒介素养是限制使用网络表达的瓶颈
网络虽然相对于传统发声渠道拥有巨大的优势,但是网络作为新媒介也对使用者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如果不会使用电脑、不会打字、不会上网,通过网络渠道发声又从何谈起。因此,弱势群体要通过网络发声就要拥有基本的媒介素养。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使用网络媒介已日益成为普通的日常行为,但是由于经济、地域、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有很多群众还不会使用网络。而当这些人想要发出声音的时候, “不会使用”就成为导致他们无法发声的元凶。正是因为不具有使用网络媒介的基本媒介素养,他们很难通过网络媒介来发声,以改变他们不利的生存与生活状况。在信息时代这些不具备基本的网络媒介素养的人就是信息时代的弱势群体。
由于这些弱势群体媒介素养差,他们占有和传播信息的无论是质还是量都与主流人群的差距较大。对他们来说,信息的占有与传播的不平衡仿佛一条鸿沟,难以逾越。如何跨越横在社会弱势群体面前的这条信息鸿沟,为弱势群体提供通畅的社会表达的渠道就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弱势群体的媒介素养,使他们能够与普通人一样使用网络媒介,充分、自由的表达自己,发出声音。
目前,“我国电脑和网络用户主要集中于男士、青少年、高收入、高学历阶层中,而女性、中老年、低收入、低学历者对电脑的利用则很少。”②不少调查都证实了上述情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1月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地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互联网的发展水平也越高。从经济角度看,地区经济越不发达地区的弱势群体越是难于使用网络发出声音。虽然我国网络用户的结构在不断优化,农村网民的规模也持续增长,达到10681万;但在比重上,农村网民仍只占到网民整体的27.8%③。从这点也看出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群众使用网络表达自己也比城市居民更少。从网民的主要学历构成上,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的网民占到总比重的64.5%,而大多数低学历群众使用网络的比例较低,自然通过网络渠道发出声音的几率也较小。
无论是从经济状况还是学历水平,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的网络使用率都是较低的,造成这种客观现象的一大主因就是网络使用的基础条件匮乏,这是制约弱势群体通过网络发声的“硬件”。而另一个更为值得关注的就是制约弱势群体通过网络发声的“软件”――媒介素养。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网络使用的意识相对较落后。CNNIC的《报告》显示,目前农村非网民中,有38.8%的人是由于不懂电脑/网络而不上网,19.7%的人是由于没有电脑等上网设备,相对于缺乏相应硬件,缺乏电脑和网络使用相关知识而不使用网络的比例更高。这也反应了当下,制约弱势群体通过网络表达的真正瓶颈――缺乏媒介素养。因此,加大媒介素养的培养教育是完善和加强弱势群体发声机制实现弱势群体自由顺畅的通过网络等新媒介发声的基础。
弱势群体的发声,尤其是通过网络发声,涉及到弱势群体本身的媒介素养。当弱势群体无法使用、驾驭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时候,发声就无从谈起。因此,为了能使发声的整个过程更为有效,应该从最基本的――弱势群体的媒介素养,尤其是使用网络这方面着手,积极提高和拓宽弱势群体的网络使用率和范围。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加大了对边远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媒介素养基础教育的投入。国家和政府明白仅仅从硬件上实现普及还是不够的,新媒介的使用伴随着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进行使用新媒介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弱势群体的表达。■
参考文献
①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34页
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2010年1月
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据调查统计,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且数字都呈上涨趋势。整体网民规模继续增加,手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增长,网民上网设备逐渐向手机端集中。中国网站①数量为506万个。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络技术的变革导致网络媒体迅速发展,也使得网络传播教育在我国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早在1996年,清华大学传播系设立新媒体研究方向,并同时开设“新媒体研究”课程。1998年,华中科技大学创办全国第一个网络新闻传播班。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相继在本科教育中开设网络传播或网络新闻专业课程。发展至今,网络新闻传播教育逐渐成为高校新闻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是一门和时展结合比较紧密的新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网络传播的特点、技术以及应用等方面,使?W生了解网络传播的规律和特点,熟悉掌握网络新闻传播实务工作,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和新闻伦理教育,培养应用型的新闻人才。
新闻应用型人才是指能立足于社会发展和传媒变革的专业性人才,具有扎实的新闻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知识领域,深厚的文学素养,熟练的采写编评新闻业务技能以及使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和传播平台,适应各种媒体传播特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随着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快速兴起,传统媒体行业开始向新兴媒体转型,并逐渐融合发展。因此,对新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应用型人才应具备下面三项基本的素养:
知识体系方面:新闻应用型人才要具备基本的新闻专业素养,要懂传播规律,具有新闻采编能力,具有文化与技术驾驭力,同时具有人文知识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能力体系方面:能够适应新媒体的需要,熟悉新媒体平台、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运营手段,具有提供新媒体内容和产品的能力,具有创造力与审美表达力,具有互联网思维。
素养体系方面:新媒体对当前新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着巨大影响,也对新闻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新闻应用型人才应该能够明辨是非善恶,自觉遵守新闻伦理职业道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但是,目前高校的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教学应紧跟技术和媒介的发展。由于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导致网络媒介自身也在不断转变和发展,其特点随时发生变化,不断出现新的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学随之而进行调整和改变。
网络媒体在我国发展迅速,我国网民规模在经历近10年的快速增长后,增长率也逐渐趋于稳定。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互联网环境整体朝向一种规范化、有序化发展。国家也出台了多项政策加快推动互联网各细分领域有序健康发展,完善互联网发展环境。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随着各省、市、自治区对“互联网+”行动的推进,各省互联网普及率均有上升。但是,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数字鸿沟现象依然存在。因此,网络新闻传播教育应紧紧围绕时代的发展,面对各地区存在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其次,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教学要形成及时更新的有体系的教材。目前高校针对网络新闻传播的教材从网络传播理论到网络传播实务都进行了丰富的内容阐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新概念、新事物层出不穷,新名词、新动态、新案例在教材中更新相对缓慢。尤其是微博、微信的兴起,使得一些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在传播中产生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并形成网络舆论,某些热点事件中还会出现舆论反转现象。这些新案例在教材中却鲜有提及,学生也缺乏足够的独立分析社会热点案例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时刻关注网络新闻传播发展的现状,在教学中及时增加近期热点案例,有意识地收集和整理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典型案例并创建案例库,在增加课堂生动性的同时培养学生感知热点和分析热点的能力。
再次,网络媒介在与其他媒介的融合中出现了新的变化。媒介融合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美国提出,广义的“媒介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媒介融合是一个不断发展变革的过程。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传媒已经进入到了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各种媒介之间不仅增强了合作性和互动性,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网民的增长,也使信息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传播主体的复杂化、受众的选择个性化等,这些都给各种媒介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给网络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高等院校对应用型新媒体综合人才进行培养,必须改变以往的培养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才能符合时代和传媒的发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高校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教学的改革,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行实践探索。
1.培养方案的设置与改革
媒介融合时代,需要的是泛媒体人才,是能够在各种类型的新闻媒体中从事新闻信息采写、编辑与维护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培养方案的设置方面,打破以往课程设置与专业高度相关的局限,可以采用分类模块的方式,设置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程,在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践技能的同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根据媒体需求和自身的兴趣来选择相应的课程,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2.培养环境的打造
培养应用型人才,推进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改革,需要建立数字化、网络化、现代化和媒介融合的大环境。因此,要打破专业边际,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实现跨专业授课选课,构建生态型的专业群落,形成大传媒专业群环境。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信息生产是有机融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在教学中,依托网络数据库和云平台可以实现教学、科研与实验室、工作室功能的整合,形成服务于媒介融合教学的数字化环境,同时可实现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数据的分类存储、共享下载、在线编辑,可进行小组协同学习与实践,教师的在线指导与反馈。这种数字化平台有助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及时进行沟通和指导。
3.实践平台的使用
当下新闻媒体的运作基本上是一种全媒体的运作方式,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体相互融合,传统媒体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已经发生转变,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要集专业与技术于一身,既要能熟练地采写编评,又要能熟练使用各种多媒体软件,比如绘图软件、图片处理软件、音频视频编辑软件、后期处理软件、网站制作软件等。只有这样,才能参与到媒体运转的每一个环节中,成为专业的新闻应用型综合人才,生产出时代所需的优质的传媒产品。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大实践课课时的比例,同时应注重对学生软件类课程的教学和实践。通过学校和社会媒体机构联合培养,增加学生从课堂学习、课堂实践走向专业实践的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水平,在实践中加速成长,实现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的校地合作模式。
4.授课方式的改革
网络新闻传播教学要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各种途径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和知识。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转变。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可以将专业核心技能的训练嵌入到日常教学环节中,并且可以分阶段进行考核。考核的形式可以实现多样化。比如通过课堂展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报告等方式进行成果呈现,多角度全方位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是高校新闻专业的一门基础与实用性兼备的课程。随着时代和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应用型的传媒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要具备新媒体专长,拥有多媒体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因此,传媒教育若想持续、有力地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和媒介发展紧密结合,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课程内容和结构调整,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所以,网络新闻传播课程必须调整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设置,使之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强化师资力量,改革教学方式和实践体系,制定新闻专业人才教育的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传媒教育的特色课程。
【关键词】手机媒体 大学生 媒介素养
诚如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所言,媒介本身就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报纸、广播、电视、电脑、互联网都是体现各自时代意义的讯息,而体现当下全媒体时代讯息的媒介就要属手机媒体了。手机媒体即以手机为媒体终端,依赖通信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和宽带流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整合多种媒介资源,以个人化、双向化或多向化传播方式进行多媒体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大学生作为手机媒体的重要使用群体,两者的相互影响不可轻视,这不仅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而且对手机媒体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一、手机媒体时代到来
从1973年手机开发至今,手机的功能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手机媒体比以往任何一种媒体更能满足受众需求。正因为如此,手机媒体带着时代烙印融入了大众的生活中,并迅速成为整个社会信息系统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15日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保持低速增长。而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此外,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继续提升,由69.3%上升至74.5%,其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①。
另外,据通信部数据显示,至2012年11月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净增1.11亿户,达到7.5亿户,大大超过宽带用户量(1.74亿)。而到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用户也达到1.38亿,同比增长高达196.1%,城市居民的智能手机普及率超过35%。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表明2012年中国手机媒体行业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②,这种增长趋势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这些数据直观地反映着手机媒体对于现代人的重要性,也表明了手机媒体时代已悄悄来临。
二、手机媒体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现状及影响
在2012年11月-12月,对南京市408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手机媒体无疑是新媒体时代的“大赢家”。
在2005年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做的调查显示:报纸是大学生获得新闻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有82.7% 的人选择,在所有媒介中遥遥领先,选择手机短信作为获取新闻信息主要渠道的仅占3.1%③。
2012年的数据显示,在对大学生“平时接触哪些媒介(多选)”的调查中,93.14%的大学生选择了“手机”,只比第一名的“电脑”低了3.43%。而在“接触最多的媒介”选项中,有76.72%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手机”,超过了“电脑”(46.08%),成为大学生的首选。这显示出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强大冲击力,也说明了手机媒体在大学生媒介选择中的“华丽转身”。
随着智能终端价格不断走低,大量智能手机被推向市场,且不断更新升级。同时流量资费日益平民化,大量网民逐渐转化为智能手机用户,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也得到了开发,特别是针对在传统互联网时代无法接入网络的群体和寻求快捷方便、引领社会风尚的大学生。
在下面的折线图上我们也能看出,大学生对手机媒介的使用时间普遍较长。只有9.07%的调查对象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而每天在8小时以上的却有19.85%。而在对网络进行调查时,有14.46%的调查对象每天上网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每天上网时间在5小时以上的占19.61%。每天接触网络时间在1-5小时的调查对象占65.93%,属于正常范围。这不得不叫人担心,“手机依存症”会比“网络依存症”更严重。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受手机媒体以及其他移动媒体的影响很大。在对大学生“上课、学习的时候是否会用手机、平板电脑上网”的情况调查发现,有37.01%的大学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46.57%的大学生偶尔会在上课、学习时使用手机、平板电脑上网;只有7.84%的大学生基本不会这么做。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侵蚀着大学生的学习时间,这并不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但这却是事实。而且过度依赖手机媒体,会导致视力下降、思维能力下降、成为“容器人”等后果,这对于整个学生群体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思维发展都是不利的。
三、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
1、便携、及时、信息海量性
此次我们对大学生选择媒介的标准进行了调查(每个人最多选三项),最后得出的结果是“使用方便”(60.05%)、“信息量大”(58.82%)、“时效性强”(57.6%)、“娱乐性强”(30.64%)、“合乎品味”(29.41%)、“可信度高”(24.02%)、“成本”(16.18%)。很明显,“使用方便”、“信息量大”、“时效性强”这三个标准以过半的比例成为大学生选择媒介的主要依据。这也与现实社会情况大体相符。
手机媒体同时拥有了便携、及时、信息海量性三个特点,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手机媒体会如此“抢眼”了。报纸便携、电视和网络信息及时、网络信息海量,电脑主要依赖于网络信息的及时、海量性。我们可以看出来,媒介选择是一个关于各种媒介选择标准不断叠加的过程,受众总是追求能满足其更多要求的媒介。很显然,目前手机媒体是最能满足受众随时随地接收任何信息这一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