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礼仪的共同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从最早参与课程改革的学校的历程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以理念启蒙为重点的阶段。这一阶段以通过培训普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特点。这种理念的启蒙为整个课改的推进打下了思想基础。(2)以模式探索为重点的阶段。这一阶段以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为特点,着重研究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形成了一种观课文化。(3)以增强效能为重点的阶段。这一阶段以教学效能的研究为特点,突出关注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及目标达成度等问题。
总的来看,课程改革是在步步深入的。但是,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背景和条件不同,课程改革推进的力度不同,所以,各个地区和学校课堂教学的状况仍然存在很大差别。有的已进入以增强效能为重点的阶段,多数仍处在以模式探索为重点的阶段,有的长期进行理念启蒙,也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仍然以陈旧的教学方式主导课堂教学。
当前,要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着力于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努力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课程改革同一切改革一样,工具价值必须服从于它的目标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关注课改的既定目标是否实现的问题。课程改革的推进应当有助于解决原有的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取得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实效。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将工具价值转换为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价值。
刘延东同志主抓教育工作后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在转变观念中改革创新,在更新思路中真抓实干,在大胆实践中破解难题。这是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的非常好的诠释。
为了增强课程改革的实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应当深化对课程改革的目标、对象和途径的研究。对目标的研究,要着重探讨如何处理好启迪智慧与培养道德的关系;对对象的研究,要着重探讨如何从以学生的整体为主体转向以学生的个别为主体;对途径的研究,要着重探讨如何在把握所有学科共通的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把握学科教学的特殊规律,探索各个学科所特有的方法与途径。
一、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坚持主流价值观的导向
我们有必要由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反思教育目标的达成度。
太原市团市委在对全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现代教育中‘轻道德重智力’问题在我市日趋明显。”
这次调查结果显示:乐于助人、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仍为未成年人广泛推崇,但中小学生在金钱观念、职业向往和学习目的等方面存在功利性。有18.9%的未成年人认为,金钱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31.6%的人不愿意当普通劳动者,脑力劳动、收入高的职业是中小学生职业向往的热点。只有23.8%的中小学生选择了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将来为祖国多做贡献”,而近六成的中小学生把“未来有个好职业、高收入、过舒适生活”作为自己的学习目的。青少年总体上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实践中,对自己的道德行为约束不够,不敢坚持正义。49.4%的学生“在一般情况下不闯红灯,急的时候也会闯”;32.9%的学生选择“在公共场所看到有人损坏公共设施时别管他,与我无关”;当“与同学发生冲突时”,只有54.9%的人选择“主动和解,搞好关系”。
我们再来看两个发人深省的案例。
一个是源于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的案例:有一个班的部分同学竟然在教室里出租书籍和电脑游戏光盘。一本书以它的厚薄定租金,少至三角,多至一元。光盘三元。“经营者”说是“财源滚滚”、“生意兴隆”。租者认为挺合算,花几角钱就可以看一本书,三元钱就可以安装游戏软件;出租者认为书看过后不用可惜,光盘安装后没用更可惜,租出去,可以赚点小钱。
另一个是源于浙江省一所小学的案例。讲的是观看影片《白毛女》后,教师要求学生写观后感。有的学生指责杨白劳欠了黄世仁的钱不还,还有劳人家上门去讨,真不应该,有的说喜儿也真是太傻,人家黄世仁那么有钱,干吗不肯嫁给他;有的说那个大春也太不识趣,家里无钱无权,还想娶美女。
首都师范大学的相关研究人员在《2007年北京市高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测评报告》中,就高中学生的价值观状况得出这样的印象:(1)现代意识强,现代性比较突出。对科学、公正、民主与法制价值高度认可。(2)责任意识较强。能较好地体会个人责任与国家命运的关系。(3)有一定的尊重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懂得关心、照顾父母。在与他人相处,特别是与老师、邻居、来访客人相处时,表现出较好的尊重态度,但对同伴与父母的尊重稍差。(4)人生价值意识呈现多样性。关于人生价值观,按照重要程度排序出现多种答案。有的把健康放在第一位,有的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也有相当多的学生把友谊放在第一位,有六成学生把金钱、地位、名誉和权力放在后面。(5)独立意识与依赖意识并存。在争取进步时,具有较强的独立观念,热衷于表现自己的力量和才能;在面对困难时,有较强的合作观念、较好的乐群性和开放性。但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独立承受和解决问题的观念薄弱。呈现出高中学生依赖性与独立织的复杂现象。(6)诚信意识非常淡漠。对诚信的认同与践行都十分薄弱。只有23.9%的学生没有抄袭过作业,有一半学生在考试中做过弊,有的对抄袭作业是否属于诚信问题存在异议。(7)创新精神普遍缺失。普遍依赖权威知识,满足于掌握高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缺乏对课本知识的理性反思,对问题多种途径的解决缺乏探索欲望。
学生的价值观既是社会价值观的反映,也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校教育的效能。
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对教育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我们正处于一个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时代。主流价值观、传统价值观、西方价值观、封建价值观等多种价值观并存。主流价值观是我国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与现代进步价值观的融合。我们在教育活动中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主流价值观的导向,并将这种导向贯串于全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年轻作家韩寒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的第一次说谎常常是从写作文开始的。这提示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的教育活动本身是否会产生负效应?
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启迪智慧,一方面要弘扬道德,而在现实中,一些启迪智慧的教学活动有时会有悖于弘扬道德。
以下我们从两节有争议的课看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问题。
有这样一节小学语文课:教
师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讲《灰姑娘》。分析课文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灰姑娘的继母,你是让灰姑娘去参加舞会,还是让自己的亲生女儿参加舞会?结果,多数学生回答,还是让自己的亲生女儿去。教师说,这说明继母的做法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我们应该学会宽容。这节课曾被不少专家评为“好课”,因为它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但是,如果我们只让学生拓展思路而不引导学生明辨是非,那么其结果必然是: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这种工具的水平提高了,但教学生如何做人的价值目标却迷失了。
在广东某大学中文学院文秘专业的课堂上,任课教师要求学生写一份“打劫银行”的计划书,称目的是锻炼文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配置能力,而学生们也普遍反映作业题有创意。有些人提出这样做是不合适的,但教师解释说,这是国外的教育方式,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曾用过的教育手法。今年4月我到美国访问时见到一位毕业于哈佛商学院的专家,向他求证,他说这是非常荒唐的事,当时参与我们谈话的还有一位专家,即美国Upubfic教育咨询公司总裁迈克・波,他说:道德比智慧更重要,如果说智慧应该多一点的话,那么,多出来的那一点就是要懂得“道德比智慧更重要”。
这两节有争议的课说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了启迪智慧,重视了启发式教学,但并不意味着培养人的目标都能实现。要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实效性,就必须关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与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两者结合的问题。
所以,我们有必要强调,在全部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坚持主流价值观的导向。
刘延东同志前不久在谈到文化问题时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这是我们在思考如何实现启迪智慧与弘扬道德的统一等问题时应该关注的一个思路。
美国学者拉思在《价值与教学》中谈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按他个人的价值观行事,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抓住价值观,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判断和选择能力。要让学生在内部的道德冲突中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反对公式化的说教和死板的灌输。”
因此,正确处理智慧与道德的关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坚持主流价值观的导向,是增强教育效能的重要课题。
二、在大班编制背景下,坚持个别化教学的探索
大班编制与个别化教学是一对矛盾,两者的统一是一个难题。
汶川地震救援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口号就是“决不抛弃,永不放弃”,“只要还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都能够把这两个口号贯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那就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
基础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如同过去有人把“为人民服务”与为每个具体的人服务分开来一样,我们在课改中,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把“以学生为主体”与为一个个具体的学生的发展服务分开来。
1900年,法国的心理学家阿尔弗莱德・比奈成功地发明了“智商测试”,测试的结果被称为“智商”。而常识告诉我们,许多被认为是智商高的人,在步入成年以后未必有成就,而有些被认为是智商低的人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包括在学术上的成就。智商理论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这种单一的智能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对很多问题作出解释。
在上述背景下,一些专家提出了多元的智能理论,以回答单一的智能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比如:心理学家戴维・韦克斯勒在上世纪40年代就提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心理学家巴布娜・柳纳1960年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1983年出版了《智能结构》一书,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版了《情商》一书。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于1997年提出了成功智力的概念。
这些理论有一个共同点,即智力是多元的。这就大大扩充了智力的内涵,使我们能够超越传统的智力测验的范畴,对人的智力水平作出评价,不以智力测验的结果作为衡量智力高低的唯一依据。
但是,传统的、单一的智力理论在上个世纪对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产生了一种学校观,即学生的智商水平差不多,因此可以以班级授课为学校的组织形式;产生了一种评价观,即智商高的人就是潜力大的人;产生了一种学生观,即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就是好学生。
这些观念的局限性在于,它只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只通过传授学业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这样,不仅对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产生了直接的不良影响,而且也从整体上导致了学校教育以片面追求学业成绩为目的。
多元智能理论被教育领域借鉴以后,作为一种教育哲学大大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提供了对人的更为全面和清醒的认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它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势智能。学生没有“不好”,只有“不同”。人人都能成功,都有成才的潜能。所以我们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重视不同学生智能结构类型的差别,通过创造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使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开发。即通过因材施教,达到人尽其才。
从世界范围来看,上个世纪末,法国教育思考委员会向法国政府建议的教育改革目标是“让失败率为零”。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其重点是不让可能掉队的孩子掉队;2006年,布什实施《美国竞争力计划》,其重点在于不让天才学生掉队。2006年12月1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在伯明翰的特色学校与学园信托大会上讲话时说:“当今教育的要旨是个性化学习,要充分认识到不同的儿童在不同科目有不同的能力。”英国特色学校促进会也提出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好的教育能教人变好,好的教育能够改变人的生活。教育好一个孩子,你就给了他一个机会。教育不好,他可能一生中都得不到一个机会。”由此可见,各国政府在新世纪提出的口号,都将教育的关注点放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上。
“教有法,无定法”。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是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因材施教。适合学生发展的,就是最好的。因此,我们要努力实现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要推进大班化背景下的个性化教学的研究。特别是要用更多的精力研究学生――要研究学生的共性特点,特别是现代学生的新特点。要研究分层分类教学的问题,研究班级学生的主要层次、类型,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要研究有代表性的个案,加强班主任
对学生个案的研究以及跨学科团队对学生个案的研究。当然,更为理想的是进行全员性的个别教学,创造条件,实现新形势下的复式教学。
我今年3月在澳大利亚西澳洲的尼德兰小学听了一节语文课,内容是讲马可波罗。这个班共有20多个学生,教师在授课时特别关注不同学生的需要,共发了6种自学提纲。我想,如果我们的教师也能像他们那样,将关注点转向研究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那么,我们课堂教学的效能就会大大提高。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丁宁在《中国杂技:仅有高难唯美是不够的》一文中谈到:“我国杂技演员对演出节目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过了对观众的关注,这是国外马戏和中国杂技最大的区别。”他曾经在加拿大观看太阳马戏团的演出。4个多小时的表演,“小朋友们看得眼睛都发绿了,家长拉他们回家,小朋友都不走”,这是因为,整台节目调动了小朋友的情绪,让他们觉得太有趣了。“杂技本身从‘耍把戏卖艺、牵猴撂地’走来,是地道的‘草根’艺术,进入剧场演出后也要回归大众。”我们现在的做课、评课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些教师做了一节非常精巧的课,获得了专家的好评,但实际上,教师与学生并没有更多的心灵上的交流。我们切不可满足于拿出一节唯美的课,而忽视了我们应该关注的对象。
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由于教育资源总体不足,或者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所以大班额现象十分突出,初中51%以上是大班或超大班。近年来,城市地区大班额现象更为突出。这使得我们难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因此,逐步减少班额是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
当然,在短时期内使班额大幅度减少是难以实现的,况且,仅仅减小班额是远远不够的。2008年4月2日,英国《泰晤士报》发表了《教育方法比“小班化”更重要》的文章。其核心观点是:班额小并非意味着教学方法好,只有小班额,而不调整教学方法是不行的。比如:麦迪逊大学的亚当・盖莫伦教授的研究结论是:“没有明显的证据显示,班额变小后,教师的教学方法作出了相应的调整。有的教师很好地利用了小班额的优势,而有的教师没有。各种情况都存在。”康奈尔大学的罗纳德・艾伦伯格研究团队发现,只要教师调整了教学方法,减少班额的潜在益处就会比现在观察到的大。英国教育专家、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迪伦・威廉认为,“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性价比是减少班额的20倍。”
我国目前的正常班额已是国外的大班额,甚至是超大班额,因此,在严格执行有关限定班额的各项规定的同时,增强个性化教学的意识,加强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和研究,改进与创新教学方法,是大班额背景下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课题。
三、在普及课改通识理念的过程中,坚持加强学科建设
学科教学研究是当前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科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我们在前一时期着重于普及关于课改的通识理念是必要的,但在客观上也造成一些同志忽视学科特点,用一般性原则对待所有学科的教学。
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主席、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曾提出教师应具备7类专业知识,即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习者及其特点知识,教育背景知识,教育目标、目的和价值观及其哲学和历史背景知识。他认为,这7类知识中最重要的是学科教学知识。
2007年3月,中日举行了一次有关小学数学教学的研讨会。在对中日两国11节课做比较后我们发现,两国教师在学科教学的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从教学目标的排序看,日方把兴趣放在第一位,而中方把知识与技能放在第一位。从内容编排与设计看,日方的教科书更像故事书,教学容量小、进度慢,而中方的教科书就是教科书,教学密度大、进度快。从数学思想方法上看,日方止于感悟,不系统总结、点破,而中方则终于归纳,注重总结与点破。从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面看,日方的师生之间是朋友共享的关系,而中方是师生互动的关系。从教学活动的设计上看,日方是一节课一个活动,教学内容蕴涵于全部活动过程中,而中方是在一些不同的关键点上设计一些非常精巧的活动。从教学手段上看,我们比较重视使用ICT手段辅助教学,而日方比较重视就地取材,多使用普通的原始教具。从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估方面看,日方最终的客观评价比较少,主观评价比较多,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兴趣与参与,而中方最终评估教学效果的方法是做练习题,通过客观测验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
这种比较很难看出孰优孰劣,但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对学科的理解和认识是存在差异的。
近几年,一些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北京四中在全体数学教师中统一了数学教学的理念,提出了全面数学教学观,并将这种数学教学观作为数学学科建设的基础。这个数学教学观充分体现出几个特点:(1)统一性。他们筛选与整合各种教育教学新观念、新方法,整合教师群体中有效的教育教学心得成果,形成统一的数学教学观。在教学中,保持全校数学教学的根本一致性,减少因教学基本观念不一致给学生造成的适应困境,切实保证与提高教学效率。(2)全面性。既重视数学内容的形式化、抽象化的一面,更重视数学发现与创造过程中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既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和数学素质,也注意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注意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开放性。全面数学教学观既有稳定不变的一面,又有开放且发展的一面,能够不断整合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念、新方法,不断深化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4)辩证性。坚持课堂教学中数学内容与非数学内容的统一,课堂教学中尊重认知规律与把握认知过程的统一,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的统一。
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处理好上好一节课与把握整个学科的关系。要在把握学科教学的特殊规律的基础上,上好每一节课。现在有些人认为,只要把一节一节课上好了,整个学科的教学自然就好了;而实际上,只有把握了整个学科,才可能上好每一节课。所以,我们要把教学研究引上实际、实用、实效的轨道。狠下工夫,下实工夫,下细工夫,下新工夫,防止教学研究的新偏向。这种偏向一种是以概念化的研究取代实效性的研究。比如: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同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评价课堂教学单纯以多媒体应用的状况作为标准,而并不重视应用的效果,更谈不上对效果作科学的分析。一种是以粗放式的研究取代精细式的研究。主要表现为满足于一般化的教学原则的应用,缺少对教学环节的精细研究;善于用一般化的原则评价一节课,而缺少对一般化原则在不同学科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的深入研究,更缺少对一般化原则自身的质疑。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104)
【摘要】苏扇历经百年发展与变革,以其独特的精湛的技艺成为吴文化的精髓。然在现代文明下,发扬传统手工艺必定得紧跟时代审美步伐。培植苏扇土壤,增加产品受众,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其前进发展的根本动力,依托人才队伍促进行业的繁荣强盛。
关键词 传统手工艺;苏扇;人才;创新
根据国发〔2006〕18号文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苏扇作为传统手工工艺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历了百年来的艺术技艺的沉淀,苏扇艺术由原来的使用性价值转为了艺术审美性价值。在20世纪80、90年代的行业兴盛后,由于传统手工艺被现代机械化生产所替代的大社会环境趋势下,苏扇行业由盛而衰。目前从事苏扇行业的企业、人员不及其兴盛时期的十分之一。苏扇技艺逐步走向了非遗濒危项目的境地。然而,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艺术收藏的升温,另有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苏扇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机。
由于苏扇技艺的特殊性,目前发展的社会环境形式虽然好转,但行业的兴起还得依托于人才的培养。目前,苏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技能水准、艺术鉴赏等各个方面差次不齐。尤其是年轻人崇尚“快生活”,对传统手工艺寥无兴趣,更谈不上从事这一行业。古老的传统文化如果没有了年轻一代的继承和发扬,那么再优秀的文化也会失去生长的根基,不断萎缩直至消失。把苏扇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工艺发扬光大是苏扇创新型人才的必修之路。培养和扶植苏扇的新兴力量是关键。职业教育将企业和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教育教学的中心是为学生能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和基础的职场能力。苏扇产业的发展需要年轻一代力量的补给,给与这个已有百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手工艺充满新的气象,获得新的力量。高职校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对苏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 校企合作,传承精髓
苏州是苏扇的发源地,清道光6年(1826年),当时的益美斋扇庄(苏州)主要生产竹折扇。清同治年间苏州成立折扇业公所,地址在桃花坞韩衙庄内。苏扇包括了折扇、檀香扇、绢宫扇。其中檀香扇是以檀香木为材料制成的扇子,传统的苏州檀香扇用料非常考究,必须采用印度老山檀香木。由于原材料的珍贵,使得檀香扇更是一扇难求。传统的檀香扇制作工艺有开料、锯片、拉花、烫花、雕花、组装等,多达14道。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本土手工艺,创始于道光六年的百年老字号“如意”檀香扇与苏州本地高职校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高职校成立了“非遗苏扇传承基地”。苏扇技艺系统课程采用教学嵌入式模块于高职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对苏扇单元化课程做出科学设计,并符合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切实落实具体的教学实践。教学方式呈现多样性。并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到学校进行授课,传播苏扇文化和制扇技艺。感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博大精深。本地的职业学校为本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和力量。苏扇创新性人才的素养培养是其从事该行业的重要任务。
2 结合时代,开创新品
创意设计是关键,也是苏扇提升品质的有效手段。创意设计主要是体现在苏扇的5个“新”意方面:一是新图形,二是新材料,三是新工艺,四是新色彩,五是新包装。苏扇的创意发展从其面世以来一直跟随着它的发展而发展。由男扇到女扇,由中式风格到现代风格,由单一主题到多个主题,由传统题材到现代图形等等,苏扇的发展道路无不体现了创意带给苏扇的变革。创意是苏扇产业能得以推动推动力前进的主要动力,具有创造财富增加价值的功能。创新性人才必定要对苏扇设计的创新由一定的见解。
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教学中,其重要任务和核心课题就是创意。一方面从企业现状分析来看,原有的设计团队人员流失改行,年龄呈现老化,即便现在任然从事本行的设计者,虽有丰富经验有高超技艺,但缺少新意和活力。培养专业的设计人员耗时长,任务重,企业用人成本上升,并且人员流动大,导致企业要有专门培训研发人员动力不足,因此,苏扇新品严重呆滞,没有创意。另一方面从学校来看,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学校缺少企业真实项目,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生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强化专业能力,学校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学生具有新型的活力,有很好的创意设计但缺少实体项目。综合看来,只有将两者连接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强大的力量。而苏扇产业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之间的一条重要纽带正是创意设计。通过传承教学在高职校课程中得到实施,不仅传递了苏扇技艺这样的工艺美术经验,还要进行苏扇的美术创作教学活动,以及苏扇的工艺美术鉴赏活动。普及非遗,扩大受众,培植土壤,对于宣扬中华传统工艺起到了积极作用。将大批专业性的设计人才吸引到檀香扇的创意设计中来。这样的校企合作教学,既满足了企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还解决了高职校实景化教学的问题。
3 积极推优,开拓市场
现代社会的营销无疑是重要的。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在设计专业之外,营销艺术也是必备素养。在2010年8月20日上海久光百货二楼中庭举办了限量版“夜上海”檀香扇全球首发式。这一活动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对檀香扇创意设计是个全新的解读,当日围观和成交客户都是年青人。除了其扇面本身的艺术造诣方面,具有古朴的造型与现代的建筑完美融合的价值外,其营销手段也是值得反思的。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市场是有的,但如何推广产品需要合适的方式方法,依赖才智解决。市场上对苏扇的需求一直都存在。对于苏扇而言,择优推广名品,打响品牌,塑造名师大师等多种营销手段多管齐下,必将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拓展市场应当在当前做好市场调查,运用当前有效的推介手段。由此可见,创新型人才所具有的素养应是职业能力的反应。现行高职课程中有针对创业知识的必修课,职业能力的培养正是高职教学的目标。在高职校中培养苏扇高技能、高素养的综合型人才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
苏扇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变异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等基本特点。从其面世以来的百年发展历史道路上我们不难发现,在各个方面经历了多次的改革和创新,这种与时具进的意识一直没有改变。正如任何企业任何产业的生存发展只有符合时代潮流才能经久弥新。苏扇的创新是必须的。创新并不是要摒弃原有的优秀的工艺,而是将这种独特的产品推广开来,有更多的受众才能有更广阔的消费市场,有了市场认可,苏扇产苏扇产品才能有更好的、坚实的发展根基。《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提出多样性培育了创造性,体现了人类适应和改变生活条件的能力。苏扇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必将对苏扇行业起到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成荣.职业教育项目课程设计、实施及其生态构建[J].200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政统计应转变职能,向管理型统计的方向发展。市政统计服务的对象要从过去的为计划经济服务转向为市场经济服务。市政统计的内容应变结果型统计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评价的全过程统计,树立超前服务意识及主动参与决策意识,重点放在未来统计和参与决策上。市政管理统计的范围由内向型转变为外向型开放式统计,通过同行业信息及相关行业信息。使市政统计管理范围由单一统计管理变为统计参与各项管理中,成为各项管理的基础。从而保障统计信息的有用性。
二、统计工作要渗透到市政管理的具体工作中
有了准确可靠统计数据,掌握了可靠信息资料,明白了现代化市政管理的模式,就要充分发挥其功能,并把这项工作应有的市政管理的各个方面,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充分发挥统计数据在市政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对市政信息资料的定期分析,不断更新市政质量管理水平,及时了解各基层单位质量指标完成情况,提供业务达标依据,为市政决策管理者提供服务。
(二)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对市政管理局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统计调查分析,为适应市场需求,改善和加强这些资源的管理提供服务,人力资源是目前是市政管理最重要也是最具有竞争力的资本。经过对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工作数量、经济创收等情况的数据统计,从而真实地反映了每个工作人员的知识、技术、精力、劳务等无形资本投入所创下的绩效。使这些数据成为综合评价个人绩效的重要手段。
(三)充分发挥市政统计工作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功能,有效开发和利用统计信息。建立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各个职能科室完成的业务指标和经济指标以及个人的德、能、勤、绩进行量化管理,做出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用科学的统计预测方法制定出各个科室的业务工作量,工作效率指标,经济收入及支出等目标值,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管理体系。并制定出绩效考核方案,测算打分标准,对完成各项目标及指标好的科室和个人应給予相应的绩效奖励,反之则扣除相应的绩效奖励。在新形势下要强化经济管理理念,促进自我生存发展意识,拓宽统计质量管理模式。
崔建忠,男,山西大同人,山西云冈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
摘 要:由于公司内部权力配置一般模式下存在着一定的变量,势必影响权力配置的正常效果发挥。故此,笔者将以“协同主义”为基础,分析公司利益循环构建的必要性。
关键词:协同主义;公司利益循环;必要性
一、公司内部特殊权力配置的特殊性
公司内部权力配置特殊性主要针对大陆法系模式下公司内部权力配置的正常状态而言。通常理论中公司内部权力配置正常状态下的权力制约模式,依照设计者之理念,使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与监事会之间权力相互制衡,以防止董事会、经理层权力过大。而在此正常权力与权力制约的模式下,存在着一定的变量,变量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与监事会之间权力相互制衡,进而制约减弱,内部权力分配出现偏向,影响到了公司、股东以及相关者的利益。、
首先,公司内部权力配置的一般模式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公司内部权力行使主体主要包括股东会、董事会与经理层以及监事会三者,就权力配置一般模式下,股东会的意思决策权力,董事会、经理层执行权与监事会的监督权力大小、强弱均是可变的。由于经济发展,股权过度分散,中小股东过多,包括多数“搭便车”者,股东会做出具体经营决策的现实性降低,加之经营需要具有专业素质人才操作,股东会将其享有的经营决策权过渡于董事会,董事会权力不断加强,股东会渐渐弱化。在我国的公司中,作为监督者的监事会,负责保护股东与债权人利益,监督董事会独断专行①,但由于多数人思想僵化、因循守旧,本能的排斥监事会在公司法人结构中的适用,再加之实践中监事会的价值功效没有被深刻认识,使监事会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橡皮图章”的咨询机构。
其次,公司内部权力配置理念的多元化。公司内部权力配置以“制约”为设计目的和所达效果,权力配置的理念坚持股东会、董事会与监事会权力制衡,并存在权力重心,以此权力重心为制约中心。“股东会中心主义”模式下的公司内部权力以股东会为中心,并选举组成监事会,有股东会与监事会共同对董事会进行监督,达到权力的制约,随着股权分散,资本扩张,重大的决策权逐渐过渡到董事会,内部权力配置模式渐变为“董事会中心主义”,而此时权力配置的理念依然以“制约”为基础,殊不知,权力的让渡,股权的过度分散,股东们仅享“搭便车”之利,股东大会权力不断弱化,仅存权力亦为董事会董事所享之权力,董事会成为权力重心,此时权力的高度集中化,制约的缺失,成为了“制约”理念下的极大弊端。
公司内部权力配置下一定变量产生并发生变化时,即股东会与监事会的权力在不断的弱化,而董事会的权力在不断的增加。原因在于公司内部权力配置模式由“股东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转变的过程中势必出现的权力让渡,但是,由于董事会受让股东会权力的同时,伴随监事会权力弱化,监督作用的虚置,进而导致公司内部权力制约的缺失。此种模式,与“股东会中心主义”相比,权力失衡,董事会权力过于集中、强化,与“董事会中心主义”相比,监事会权力逐渐弱化,董事会权力行使缺乏监督。经理层受聘于董事会,经董事会授权行使相关的业务执行权力,并对董事会负责,故其权力在图中未予显示。
二、公司利益相关者
公司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上世纪30年代提出并发展至今,被管理学界、法学界等领域学者和组织广泛接受,其内涵主要是指公司企业在制定决策以及经营过程中,要与股东、债权人、零售商、供货商以及社区等等相关群体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的作用,积极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使公司企业向公众、消费者、债权人以及整个社区承担广泛的社会责任。公司利益相关者理论纳入法律保护的主体主要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政府部门、相关社会组织以及公司企业所在社区等等,而银行作为公司最主要的债权人,在公司利益相关者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三、公司利益循环构建的必要
我国《公司法》承认和保护公司利益相关者权益,但是其规定过于原则,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在实践操作中,可实施性差,尤其是对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过于零散,监管力度较差,导致了公司对任何的利益相关者都不负责的情况。另一方面,公司与债权人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三权制约”理念下公司制约的偏失,公司的信用往往较差,而“协同主义”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同时,公司利益循环的构建,势必增加对于作为利益相关者重要主体的债权人,即银行的保护力度,对公司的外部治理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由于公司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以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来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站在公司的角度,其作为社会责任者的营利性公司,将改变公司营利目标的唯一性,公司经营者在决策时不仅考虑公司与股东的利益,还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在无形中会使公司股东与经营者产生一种否定公司营利性的想法。其实,从表面上看,公司利益相关者理论扩大了公司的委托者范围,增加了公司的负担,但实质上是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在公司外部治理中,将利益相关者纳入框架,通过参与公司决策,进行不同领域、层次的信息共享与沟通,降低成本,形成有效的内部制衡,进一步提高公司业绩,使公司长远发展。而构建公司利益循环,是以公司为中心,公司利益循环为基础,在凸显公司营利性与利益性的同时,使公司与银行、政府的关系更加具体化,银行利益保护操作性更强。(作者单位:1.西南科技大学;2.山西云冈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
参考文献:
[1] 姚秋英:“公司利益相关者保护路径分析”,《理论月刊》,2010年,第7期。
[2] 赵旭东:《境外公司法专题概要》,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3] 李宏伟、牛广甫:“公司利益相关者保护制度探析”,《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12月,第6期。
[4] 汪青松:“社会责任推动下的公司内部权力配置新趋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月,总第221期。
关键词:医院统计;医院管理;重要性;改善策略
中图分类号:C8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2
绪论
作为医院科学化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医院统计近年来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范畴也越来越广。医院管理部门可以从医院统计中获得监控、指挥、协调等方面的信息。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统计工作也逐渐发展成了一门学科,其主要目的是指导医院工作,改善医院服务质量,促进医院服务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加强医院统计学科的研究,充分开发统计信息,获得准确、有效的统计资料,完善统计职责,才能更全面、更有效地提高医院工作质量,更长远地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医院统计
医院统计是医院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它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和原理,对医院管理效果和质量科学、准确、全面地评估,并为管理部门提供指导、协调和决策依据。[1]
医院统计的范畴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门诊统计和急诊统计,其内容又包括工作量统计,包括临床诊室的就诊人数、就诊种类、就诊身份以及急诊人数等;[2]观察床位统计,指留院观察人数、就诊人数、床位总数等;急诊就诊总人数、抢救成功人数等;门诊取药人数、注射人数、换药人数等;门诊手术总人数、门诊死亡例数等。二是住院统计,其又包括四类:工作效率,指住院、出院人数,治愈率和死亡率的动态统计,医院病床总数量、病床每日利用率、住院人数,周转次数的情况的统计;特、中、小型手术的类型和数量的统计,以及麻醉人数统计;诊断质量,针对就诊与出院的诊断率和符合率进行统计分析;[3]医疗质量,根据治疗率、死亡率、抢救成功率以及医疗事故等情况进行医疗质量分析,以此确定医疗质量;差错数量统计,根据医疗事故数量以及患者反映的手术质量、手术价格等问题确定医院手术中差错数量。
此外,根据医院的药品收入、医疗收入、住院金额、医疗设备采购等情况进行统计,以此确定医院业务的运转情况。
二、医院统计对医院管理的重要性
(一)检验管理效果
医院统计的一项重要作用是监管医院的管理工作,确保管理机制运行的有效性。随着患者满意程度的不断提升,就诊、入院、手术和出院的总人数以及医院的收入不断看涨,直接反映了管理机制运行有效。如果通过医院统计结果发现就诊人数和医院收入有所降低,则说明医院管理出现纰漏,医院管理层在日后工作中要加强统计相关工作的管理,针对就诊、出入院以及医院收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灵敏、及时、彻底地反馈,为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决策,以促进医院健康、有序的发展状况。[4]
(二)强化管理质量
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水平直接反映在统计数据上,统计数据不仅体现了医疗质量和水平,更有用的是通过数据可以监管医院的管理活动。统计者针对医疗诊断过程中的准确性、治疗的全面性和及时性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评定管理水平。例如,通过对患者诊前和诊后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判断,以此初步判断诊断水平和医疗水平,若两者符合率高,则该医院的医疗水平高,符合率低,医院的医疗水平则有待提升。
(三)评定管理效率
医院针对人员、医护用品以及医疗财产的利用和分配情况进行统计,来评判医院管理决策是否有效。例如,统计人员针对床位的使用情况分析来判断设备分配、物资管理以及人员是否利用最大化。针对医院的人力、物力以及技术设备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医院的管理以及医疗水平越高,则任务完成的越多,治疗的患者人数越多,为医院日后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四)评价工作效益
医院是具有多结构、多信息的服务单位,可以通过对医疗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来全面综合地总结医院的管理质量,还可以根据医院内部、不同医院之间具体的医疗指标结果进行评估与分析,以此了解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对日后医疗工作的改善、服务质量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5]
三、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医院普遍存在着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现象,多数医院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足,多数医疗项目上仍沿用传统型的管理方式,缺乏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部门在医院的管理上只走形式路线,由于制度上的不健全,我国医院在信息化的实现上相较于国外医疗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资金投入不足
医院管理特别是信息化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我国医院在资金的投入力度还不够,资金缺乏是医院管理尤其是信息化管理中面临的最大障碍。由于不同地区资金投入存在较大的差异,偏远地区又受到地域、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我国的医疗水平差距较大。
(三)机构设置不健全
一些医院特别是规模小的地方性质的医院在机构的设置上不健全、不科学,无法有效满足患者实际病情的需要。此外,很多地方性质的医院缺少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技术也不过硬。由于机构设置不健全,因而,医院管理上也存在很多问题。[6]
四、医院管理改善的策略分析
(一)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
医院管理部门应树立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在信息化建立上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在管理决策的制定上,要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进行辅助监督,对实际的医疗工作中给予实时有效的监督,提高管理的效率及有效性。此外,要扩宽医疗管理的内涵和服务宗旨,将信息化管理意识渗透到每个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中,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
(二)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信息化发展的制度保障,在医院管理中还要健全信息化的制度,从就诊、出诊、患者数量、病例、病床使用情况以及医院的收入情况进行信息化统计,将统计的数据按照标准进行分类,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此外,还要配备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不但可以实现医疗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促进管理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效结合,还可以职责明确化,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统计数据的利用效率,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完善人才建设机制,提高医护人员素质
医院管理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管理,即医护人员的管理,医护人员医疗水平的高低、素质的良莠对医院的医疗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完善医护人才建设机制,在医护人员的选拔上,要选拔一些具有过硬医护知识的高学历、高质量的人才,在医护管理上还要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养力度,定期开展医务知识讲座,着重分享医务案例,以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的医务水平,提倡团队精神,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的凝聚力和积极性。此外,还要加大对医护人员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开展。
(四)资金投入力度加大
要加大对医疗设备、人才培养方面资金的投入力度。在医院的发展中还要兼顾平衡。由于我国医疗水平存在着地域性的差异,国家对地方性医院的资金投入上还不足,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国家还应加大对县域医院的资金投入力度,平衡兼顾各地的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条件以及地区机构的医疗能力,推动各地的医疗水平平衡发展。
(五)增加信息时效性
在医院管理中,要及时、准确地向统计人员提供统计数据、咨询和建议等有效信息,对管理中存在的给予监督,一旦有错报、漏报的现象发生,要立刻给予制止和警报。为了确保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医院的管理人员要将基础性的工作做好,实现数据的科学准确存储,提取使用方便。其次,要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有效的网络资源,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采集、加工和处理数据,确保统计数据的有效性。最后,还要加强统计人员管理动态、管理方法相关内容的学习,增强对医务数据的分析能力和敏感度。
五、总结
总之,医院统计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统计工作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管理效果。因此,在统计工作的开展上还要不断提升医院统计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医院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机构设置不健全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的发展,要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只有在管理制度和方法上不断完善,不断打破传统的发展壁垒,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结合医院自身发展状况,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提升我国的医疗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爱华.医院统计工作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8):145-146.
[2]李春蕾.医院统计工作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174.
[3]毛红.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医院统计工作[J].中国卫生统计,2009(3):236-236.
[4]何程辉.医院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中国病案,2009,10(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