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房一体化建设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建设中实现能源转换和控制的核心平台之一,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衔接智能电网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的关健,同时也是实现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接入电网的重要支撑。
根据智能变电站试点建设工程的经验总结,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目前存在子系统繁多且独立建设,集成度低等问题,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和综合应用,不能满足调度支撑系统和大运行体系建设要求。为规范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建设,实现信息充分共享和功能应用集成的目标,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和《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本文依据以上规范要求分析了一体化监控系统体系架构、五大功能、结构,对一体化监控系统配置、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进行了重点研究。同时结合《变电站调控数据交互规范》,通过优化调控实时数据,直传设备告警信息,远程游览变电站全景,强化调控指令安全认证,实现对变电站的远程监控。
2 一体化监控系统架构
2.1 智能变电站以及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概念
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按照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的基本要求,通过系统集成优化,实现全站信息的统一接入、统一存储和统一展示,实现运行监视、操作与控制、综合信息分析与智能告警、运行管理和辅助应用等功能。
2.2 自动化系统架构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由一体化监控系统和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辅助设备、时钟同步、计量等共同构成。一体化监控系统纵向贯通调度、生产等主站系统,横向联通变电站内各自动化设备,是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的核心部分。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直接采集站内电网运行信息和二次设备运行状态信息,通过标准化接口与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辅助应用、计量等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变电站全景数据采集、处理、监视、控制、运行管理等。 其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2.3 一体化监控系统架构
如图2所示,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可分为安全Ⅰ区和安全Ⅱ区。
在安全Ⅰ区中,监控主机采集电网运行和设备工况等实时数据,经过分析和处理后进行统一展示,并将数据存入数据服务器。Ⅰ区数据通信网关机通过直采直送的方式实现与调度(调控)中心的实时数据传输,并提供运行数据浏览服务。通过数据规范化处理,生成标准的告警条文,经I区图形网关机直接以文本格式传送到调度(调控)中心。
在安全Ⅱ区中,综合应用服务器与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和辅助设备进行通信,采集电源、计量、消防、安防、环境监测等信息,经过分析和处理后进行可视化展示,并将数据存入数据服务器。Ⅱ区数据通信网关机、II区图形通信网关机通过防火墙从数据服务器获取Ⅱ区数据和模型等信息,与调度(调控)中心进行信息交互,提供信息查询和远程数据、图像浏览服务。
综合应用服务器通过正反向隔离装置向Ⅲ/Ⅳ区数据通信网关机信息,并由Ⅲ/Ⅳ区数据通信网关机传输给其他主站系统。
数据服务器存储变电站模型、图形和操作记录、告警信息、在线监测、故障波形等历史数据,为各类应用提供数据查询和访问服务。
计划管理终端实现调度计划、检修工作票、保护定值单的管理等功能。视频可通过综合数据网通道向视频主站传送图像信息。
3 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
3.1 功能结构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应用功能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数据采集和统一存储、数据消息总线和统一访问接口、五类应用功能。
五类应用功能包括:运行监视、操作与控制、信息综合分析与智能告警、运行管理、辅助应用。
3.2 运行监视
通过可视化技术,实现对电网运行信息、保护信息、一、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的运行监视和综合展示。包括运行工况监视、设备状态监测、远程浏览。
3.3 操作与控制
实现智能变电站内设备就地和远方的操作控制。包括顺序控制、无功优化控制、正常或紧急状态下的开关/刀闸操作、防误闭锁操作等。调度(调控)中心通过数据或图形通信网关机实现调度控制、远程浏览等。
3.4 信息综合分析与智能告警
通过对智能变电站各项运行数据(站内实时/非实时运行数据、辅助应用信息、各种报警及事故信号等)的综合分析处理,提供分类告警、故障简报及故障分析报告等结果信息。包含站内数据辨识、故障分析决策、智能告警。
3.5 运行管理
通过人工录入或系统交互等手段,建立完备的智能变电站设备基础信息,实现一、二次设备运行、操作、检修、维护工作的规范化。包括源端维护、权限管理、设备管理、定值管理、检修管理。
3.6 辅助应用
通过标准化接口和信息交互,实现对站内电源、安防、消防、视频、环境监测等辅助设备的监视与控制。
4 一体化监控系统结构
4.1 系统结构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由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设备,以及网络和安全防护设备组成,各层设备主要包括:
站控层设备由监控主机、数据通信网关机、图形通信网关机、数据服务器、综合应用服务器、操作员站、工程师工作站、PMU数据集中器和计划管理终端等组成。
间隔层设备由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网络记录分析仪及稳控装置等若干个二次子系统组成。
过程层设备由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智能组件等构成。
4.2 网络结构
本报讯 6月22日,科士达公司一体化柜式机房暨业务战略会在北京举行。科士达现场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名为“金守护”的国内首款一体化柜式机房。并宣称将由此从单一的UPS产品供应商向整体机房解决方案供应商升级转变。
近年,UPS厂商借产品的升级换代进行转型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科士达一体化机业部的廖志仇介绍说,与竞争企业一样,科士达的中小型整体机房产品,也是基于“整体机房产品化”的设计理念,在标准机柜物理空间内,整合了动力输入、智能配电、浪涌保护、环境监控、温度调节、布线管理和安全防范等功能模块,为服务器等核心IT设备营造一个高可靠的运行环境,并可根据用户业务扩展需求,实现系统的弹性部署。
业内人士认为,科士达金守护系列一体化柜式机以“价廉物美”方式入世,将可能给其他竞争对手造成压力。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机房设备应用分会副理事长沈卫东指出,由于缺乏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以及因单个项目金额偏小而导致工程承包单位实力参差不齐等综合原因,数量占国内机房市场80%以上的中小机房建设市场,长期以来处于散乱状态。而随着中小机房用户对机房建设投资回报、整体可用性、机房生命周期内一致化服务要求的提高,一个标准化、一体化、可实现系统按需配置和“边成长边投资”的可扩展整体机房解决方案,成为中小机房用户的迫切需求。
本次会上亮相的科士达“金守护“系列一体化柜式机房,针对中小型关键应用需求,采用标准机架设计安装,最大限度提高了宝贵机房内的空间利用率,且大大提高了系统间的兼容性,减少各功能模块间的单路径故障点。同时,可平滑扩展且极易更换的模块化设计,大幅度提高系统可用性,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和设计、组建、维护、扩容机房的风险。
据科士达整体机业部总经理廖志仇介绍,科士达将专注于走“整体机房产品化”道路,力推机房建设由“工程化”向“产品化”转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科士达在业内率先推出一体化柜式机房产品,不仅自身成功完成了由电源产品供应商向整体机房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升级转变,也标志着在机房领域内,第一次由国内企业在准确把握用户需求的基础上,率先推出了可以引领应用趋势的应用创新性产品。
今后国内证券业将受到来自银行业的巨大冲击,因为将来银行除了不能做承销和自营之外,其他业务都能做,尤其在投资银行领域会与券商展开激烈的竞争。这就使整个证券业迎来了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将改变以往证券行业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历史,也会对证券业的IT采购投入产生直接的影响。
证券业IT应用存在问题
各证券经营机构已全部建立了电子化业务处理系统,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已成为支撑各项证券业务运转的关键设施。证券营业部是券商的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表现在IT投入方面,就是对营业部的IT投入占券商IT总投入的绝大部分。
但是,目前国内证券行业IT应用存在着一些问题:运行环境不统一,各证券公司营业部都有不同操作平台并存的现象;软件接口和数据交换格式不统一;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交易规则、委托方式、清算方式、通信协议、数据接口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以上诸多因素带来的后果是:业务的增加、管理、统计比较困难;对软件厂家依赖性增加,要求厂家能在各种系统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厂商实施的难度增大;对于大型证券公司,新增业务的建设周期拉长;各营业部防灾以及系统实时备份与切换难度增大。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国内券商在推广集中交易应用时困难重重。为此,在证券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系统设计必须满足以下原则:前瞻性、标准化、模块化、高效性、可扩展性(伸缩性)、安全性和兼容性。艾默生网络能源的产品能满足这些需求。
量体裁衣定方案
对于证券公司来说,最关键的业务就是各种交易数据、行情数据的传输、运算和存储。交易中心的信息系统必须保证100%的可用性。此外,证券公司还要防止电压波动和突然停电造成的损害,所以证券公司在进行选型时,都把设备的稳定性作为第一原则。
上海证券交易所位于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埔东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证券大厦,其新数据机房项目涉及的机房总面积接近2000平方米,是国内的大型数据中心机房。作为国内核心的金融机构中心之一,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全国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其对用电保障的级别也相当高。
在机房建设方面,上海证券交易所对运行环境和供电纯净度的要求均非常高,要求在满足供电输入高可靠及高可用的条件下,保证环境的恒温和恒湿,而艾默生的网络能源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正是这种需求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艾默生网络能源具有强大的本地研发优势,走进口品牌、量体裁衣式的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的路子,针对上证所的个性化需求。艾默生与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详细技术交流,细化、优化设计方案,最终推出了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项目内容涵盖豪华空调系统、12脉冲大功率UPS双母线系统、配电系统、机房动力和集中监控系统等。此套中心机房方案的可靠性高达99.99999%,完全满足上海证券交易所对数据安全的需要。
机房散热是数据中心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针对空调散热的高成本问题,中兴新公司推出了新一代高密度机房散热解决方案――液冷门散热系统,它专为刀片服务器等高密度数据产品而设计,有效解决了数据中心机房存在的散热效率低、局部温度高、空间利用率低、噪音大等问题。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中兴新公司创造性地引入了室外空气自然冷却源,减弱对空调的依赖,有效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节约运营成本。
在传统的数据机房制冷系统条件下,机柜热密度一般在每机柜2到3千瓦,很多机房的机柜只能放几个服务器,以此来降低单个机柜的热负荷,从而造成了机柜的低利用率。中兴新公司在本次展会亮相的一体化冷却机柜――高密度散热解决方案,即利用“液冷门”的辅助散热方案,可以使单个机柜支持每机柜20到25千瓦的高热密度。该方案通过液冷、智能化热环境控制。节省电费;智能化调节,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再投资成本;实现高密度配置,节省空间。
本届展会,中兴新还推出其户外动环一体化解决方案,旨在解决传统的各类移动基站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目前,传统基站缺乏一体化解决方案,设备整合难度大,建设时间长;远程监测和智能控制缺失导致运维难度大,成本增加;缺乏电力多元化配置,能耗高且设备寿命缩减,增加了设备的二次投资。中兴新解决方案不仅能一体化配置降低设计成本和采购成本,同时可以降低运营成本。
创立并控股中兴通讯的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长期致力于推动、扶持高科技、新产业发展的投资控股公司,目前的业务涉及精密机械设计和通讯配套高科技产品制造、网络增值应用产品的持续研发应用、新动力能源、绿色替代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研究开发等领域,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市场,并进入欧洲、北美等国际高端市场。
【关键词】 架构式 高减震 抗倾覆 耐变形 创新型 塔桅
2013年12月份, 工信部正式向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发放TDD(TD-LTE)牌照,它标志着我国通信行业4G商用的大幕已经拉开。3G开启了互联网与通信的时代,4G将实现两者彻底的融合。4G的发展不像3G时代渐进式的发展而是爆发式的。伴随通信网络的升级,还将引发移动互联网产品品类的极大丰富和发展,移动视频、移动阅读、移动游戏等方面都将迎来爆发式发展。4G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消费体验,网速更快、更流畅,但移动视频等也引爆数字洪水,每一个客户的带宽比3G时代要高30-40倍。为此,我公司开发了面向4G移动通信的车载一体化基站,集成车载、机房、塔桅、天馈线为一体,结构紧凑,强度高,重量轻。满足快速安装、灵活调配、及时优化、应急通信、重复使用的网络建站需求。
一、车载一体化基站
1.1 车载架构式一体化基站集成设计
车载一体化基站由天馈线快速升降系统、通信塔桅升降系统、高强度节能机房系统、一体式车载系统等组成,集成为车载一体化基站。车载一体化基站建站过程简单,首先将车载一体化基站运至基站现场,自装卸的四只水平脚支撑展开,再调节自装卸水平撑脚的位置,使基站放至地面上并保持水平状态。启动塔体升降系统、天馈线快速升降装置,将塔体上升至运营商所需高度,通过天线远程控制系统调整天线的俯仰角及方位角等参数,达到合适位置后基站即可开通投入使用。
1.2 高减震、抗倾覆车载系统的研发
为了避免通信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因为道路颠簸产生的震荡。机房内组合使用抗震框架和减震器。抗震框架通过有限元强度分析,严格的评价试验,抗震框架为轧制成型多重弯曲框架结构,框架内部中空,与传统的钢制框架相比,重量减轻20%,刚性提高40%,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道路颠簸引起的振动最大降低约20%。通过高强度的抗震框架,实现了能够实现承受颠簸能量的框架。减震器内设置了能吸收能量的特殊高衰减橡胶,能有效的吸收冲击和隔离震动。无论振动大小,都能高效的发挥衰竭功能。
1.3 耐变形创新型防水机房研制
为了满足车载基站行驶过程中和停放使用时的安全,降低机房的变形,保证车载基站在4级公路正常行驶和低速越野行驶时正常工作。通信机房立柱采用钢板一次成型设计,基站车载平台、机房框架、机房墙体采用整体连接结构,大大提高机房的耐变形性。机房板材采用高强度压钢隔热夹芯板,地板采用隔热防静电地板,并与机房舱体一体化连接,确保在较大颠簸路况、强台风和地震时通信设备安全。
二、 国内外同类研究情况
为了满足4G大规模建设对基站的需求,即减少占地、快速安装、灵活调配、及时优化、应急通信、重复使用的需求。目前国内外市场已有应急通信车的应急通信系统方案。该方案主要是在应急通信车内加载BTS天线设备,用于因重大活动广泛聚集(如奥运会、大型户外晚会等)或突发事件造成某地域通信中断(如某地区移动天线塔台损坏)等非常规状况。
应急通信车一般选择中型货车或者中型客车底盘(如奔驰、沃尔沃等),顶部加装专用车载顶置空调,底部加装液压平衡装置,空调提供通信设备所需的,液压平衡装置装在应急车底部,这个是因为应急车天线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与天线的位置和角度关系很大,必须要尽可能平稳。缺点:
1、应急通信车的天线高度一般在10m以下,覆盖范围小。容量和相应的GSM/CDMA普通基站类似。
2、应急通信车费用昂贵,价格在100~300万元,难以大规模采用。
我公司突破了应急通信车天线挂高和价格昂贵的不足,研制的车载一体化基站,集成车载、机房、塔桅、天馈线为一体,结构紧凑,强度高,重量轻。塔体和塔体之间有橡胶密封圈进行密封,塔体之间的运动非直接接触,保证了杆体表面的防腐能力、防水防沙性能好,防腐能力强。
三、结语
现有的基站,馈线、天线都必须在塔桅完成升降固定之后,才能采用汽吊、人工登高作业方式安装,费时费工不安全。本项目开发了车载一体化基站集馈线快速升降机构,塔体升降与馈线安装同步,实现天馈线集成同步升降和精确定位,不用大型吊装设备和登高,比现有天馈线安装节省时间90%以上,真正实现了基站快速安装和基站资源的共建共享。
参考文献
[1] 王为,魏兵等.升降天线杆的结构优化设计[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2(6)
[2] 孙晓宏.移动通信土建配套工程快装基站应用与分析[J].山西建筑,2012(6.)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