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测绘地理信息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字]地籍测绘 管理信息系统 GIS
[中图分类号] P2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9-1
0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地籍管理业务量迅速增加,权属变更日益频繁,各行各业对地籍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土地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土地市场管理,维护土地市场秩序,保障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适时推出以GIS为基础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大势所趋。
1 地籍测绘的内容
地籍测绘就是运用测绘仪器、测绘技术、测绘手段来测定土地以及其自然状况、权属状况、位置、数量及利用状况的专业测绘。地籍测绘的任务主要包含外业测绘、内业编制地籍号,绘制宗地图、面积计算、成果输出及归档。形成的资料有:地籍图、宗地图、宗地面积量算表、调查表格等。地籍测绘的目的很明确,主要为了地籍管理,开发管理,交易管理以及评估、征税、收费、仲裁、地籍面积鉴定等土地管理提供基础图、表、数字、资料和相关的信息。它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如基础设施、地下管网、通信线路、环境保护等)等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
地籍测绘分为地籍基础测绘和地籍项目测绘两种。地籍基础测绘是指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域内大范围、整体的建立平面控制网,来测绘形成的基础图纸—一分幅地籍图。地籍项目测绘,是指在地籍管理、开发管理以及其他土地管理过程中需要测绘土地平面图及相关的图、表、册、薄、数据等开展的测绘活动。地籍项目测绘贯穿于整个土地权属管理、交易、开发等土地业务全过程,工作量大。其中最大量、最具现时性、最重要的是土地权属证附图的测绘。
2 地籍管理中引入GIS的意义
将GIS引入地籍管理是对传统地籍管理方式的一个突破,它标志着地籍管理走向更加成熟、更加规范的管理模式。我们知道,地籍信息包含坐落信息、自然信息、产权信息和管理信息等。坐落信息对于土地确定有重要的标识作用,在传统的地籍管理中,土地坐落一般都以城市的街区名来定义,而街区名有模糊、易变、不精确的特点,难以从根本山杜绝重复发证等现象的发生。引入GIS后,将办证的地形图紧密关联,通过地形图的精确坐标来定义土地坐标,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图管证,保证土地确权办证的准确、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通过土地GIS可以进行任意地理范围内土地的各类统计分析,如产权发证状况分析、产权变更面积统计与分析、产权查封、抵押的统计与分析等,能方便了解城市土地的状况。
3 地籍基础测绘与GIS的关系
地籍基础测绘系统实现全数字化的基础测绘,通过使用各种测绘仪器,采集地籍测绘点坐标,绘制包括地籍分幅图、录入土地勘测属性数据、填写土地调查信息。另外采集的数据还有政区、居民地、交通与管网、水系及附属设施、地貌、地名等内容,这些数据全面反映了数据库覆盖范围内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可用于建设规划、资源管理、投资环境分析、商业布局等方面、可作为人口、资源、环境、交通、报警等个专业信息的空间定位基础。这些基础测绘采集的数据是GIS的源头,数据采集是GIS的运行和使用离不开通过测绘获得的数据。地籍基础测绘行业作为地籍GIS应用基础数据的主要生产部门,在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其地位的重要性和技术的先进性进行更加彰明较著。
4 基于土地管理的测绘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的发展前景
构建基于土地管理的测绘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将城市土地管理工作提上一个新台阶,促进测绘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为土地管理提供全过程的优质服务。基于土地管理的测绘信息系统的建立,将为建设用地的征用,预审,供地,确权,建设用地批准下达等办理阶段的定位,定量和可视化分析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和高效的指标核算工具,有助于动态把握对土地实施管理的全过程,提高了土地审批与监督管理的科学水平和工作效率。
(2)巩固技术优势,拓展城市测绘业务。基于土地管理的测绘信息系统的建立,为土地管理类提供全面技术支持的同时,也丰富了测绘成果的表现形式和技术含量,在基础土建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供定位分析、定量分析、可视化分析的成果,有助于提高测绘工作的社会地位,变政策优势为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
(3)促进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体系的转变。经过建国五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城市测绘行业已经在数据采集、辅助成图、数据建库等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实现了测绘行业从传统的手工作业到现代化作业方式的转变,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已基本形成。基于土地管理的测绘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有利于丰富测绘成果内容与表现形式,促进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周明达.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城市测绘工作50年论文集,北京:测绘出版社,2004,64-67.
测绘事业快速发展
条例实施特别是修订以来,全省测绘与地理信息事业加快发展、工作能力持续增强、服务水平普遍提高。
全省约80%的市、县(市)基础测绘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财政预算。完善了大地测量基准,建成了浙江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获取、更新了覆盖全省的航空影像和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生产、更新了覆盖全省的1∶10000地形图及其数字化产品、1∶50000电子地图和基本覆盖全省城市建成区及规划区1∶500至1∶2000地形图及其数字化产品,36个县(市)建成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省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还不断推进地理信息广泛应用。建立测绘成果资料汇交、、提供、使用和对外提供测绘成果的管理制度。“十一五”期间,向国土、建设、农业、林业、交通、水利、环保等20多个系统提供各种比例尺地形图近30万幅、大地控制成果27000多点。全面完成了“一县一图”工程,开展了全省陆域面积、主要河流长度、主要湖泊面积等重要地理信息测算。建成并开通省公益性地图网站和省电子政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省应急管理地理信息平台及地理数据库在省市应急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与省发改委共同开发了“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和“浙江省空间规划布局和重大项目选址辅助决策系统”,与省民政、林业、交通、水利、经信、公安、卫生等部门开发了区划地名、森林、水利、公路、无线电、警用、公共卫生、城管等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共建共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继嘉兴市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授予“国家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后,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衢州、舟山、丽水等市和德清县已被列入国家“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
监管职能需要进一步落实
调研组在调研中也发现,部分基层市县对测绘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测绘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地方基础测绘工作落实不到位。对基础测绘工作职能理解含糊,混淆了与其他专业测绘的关系。一些县(市)基础测绘尚未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财政预算。年度经费投入偏少,一些基础测绘项目得不到实施。依法监管的机构不明确,人员力量配备不足,职责界定不清晰,条例赋予的监管职能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与此同时,测绘成果应用面不够广。测绘基准和数据标准不够统一,测绘成果的协调协作机制还不畅,部分地理信息资源难以共享,重复投入、重复测绘、重复建设的问题仍然存在。
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随着实施“两创”总战略和推进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深入,对测绘与地理信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条例,切实推进测绘与地理信息事业发展,调研组提出不少建议。
调研组认为,要充分发挥基础测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编制实施测绘发展规划,依法将市、县(市)基础测绘项目纳入政府的年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做好基础测绘与其他专业测绘的协调工作,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公共服务。并结合省级基础测绘的实施,给予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测绘项目支持。
与此同时,要明确管理机构加强监管。完善机构建设,行使和发挥执法主体的职能作用。加强执法工作,严查涉证、、涉军、涉外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国家安全。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测绘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全市测绘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着力强化基础测绘、统一监管和科技创新,全市测绘改革、管理和公共服务都取得重大进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一是基础测绘工作稳步推进。全市统一的测绘基准体系基本建立,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进一步丰富,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效明显,为政府决策和部门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标准、统一的地理信息平台。二是统一监管水平明显增强。测绘管理机构得到加强,测绘职能进一步理顺,测绘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全市测绘基本实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成果管理更加规范,测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资质管理、测绘登记、成果汇交等行业行为不断规范。三是测绘保障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制作了地理信息空间辅助管理和决策系统,完成重点工程测绘项目1000余项,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在重点片区和重大项目中发挥了基础先行的作用;建立了全省首家地理信息网站,出版发行了《**市地图集》,测绘成果用户覆盖国土资源、规划、建设、水利、国防等二十多部门和领域,应用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四是科技和人才支撑明显加强。人才培训力度不断加大,重点培养了一批测绘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基层技术骨干;测绘科技成果绩效显著,13项测绘成果获得省级行业优秀成果奖;测绘产业日益壮大,全市测绘资质队伍已达40家,2008年实现测绘产值达5000万元。2006年市国土资源局被国家人事部、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测绘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郯城县国土资源局被国家测绘局授予"全国市县测绘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测绘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锐意创新、不懈奋斗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测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基础测绘保障机制尚未健全,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县域测绘投入不足,基础测绘薄弱。二是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管理、更新、使用和共建共享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测绘市场存在不平等竞争、违法经营、侵权盗版现象,测绘公共产品不够丰富,测绘市场亟待进一步繁荣和规范。四是测绘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测绘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务必对这些问题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特别在当前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的需求越来越大,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对测绘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为测绘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地理信息产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审视测绘工作,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强化自主创新和成果应用,全面提升测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性、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
一要把测绘作为提高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测绘是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基础行业,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的重要手段,测绘成果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我们在制定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空间布局、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要更多地运用测绘技术和地理信息资源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科学管理和决策。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测绘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牢牢抓在手上。
二要把测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测绘提供全程性和多方位保障服务。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需要以地理信息为基础平台,整合各类社会经济和人文统计信息,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开发利用。在城市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利用、防灾减灾等方面,测绘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把测绘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性事业纳入政府工作重要日程,深入开发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广泛应用现代测绘技术成果,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各行各业对测绘资源的需求。
三要把测绘作为培育经济增长的切入点。以测绘成果和技术开发利用为核心的地理信息产业是新兴产业,是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之一,具有覆盖面广、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大、增长快速等特点,已经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认真研究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措施对测绘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优化测绘发展思路,及时调整测绘生产力布局,积极主动服务发展大局,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可靠、适用、及时的测绘保障。
四要把测绘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测绘成果涉及国家秘密,事关国家安全。地图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和严格的法定性,体现国家和政治主张。地理信息和现代测绘技术已经成为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反恐维稳能力的重要支撑条件。必须加强测绘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国家版图意识和地理信息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清新时期加强测绘工作的重大意义,抓住难得发展机遇,不断增强做好测绘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措施,健全机制,创新管理,扎扎实实把测绘各项工作做好,做出成效,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突出重点,全面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测绘工作
当前测绘工作要围绕扩内需保增长,立足行业自身特点,准确把握测绘发展方向,积极作为,探索创新,全面推进测绘工作实现大跨越、大发展。在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一)全力保障经济发展测绘需求。充分发挥测绘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全力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服务。一是主动为全市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保障。围绕全市"四市五城"战略部署,重点加强北城新区、涑河片区等重点区域测绘工作,为市委市政府决策、主体功能区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及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测绘服务。二是切实保障扩大内需投资项目测绘需求。为项目布局、选址、设计、施工提供及时、可靠的地理信息;强化项目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为项目立项审批、动态管理、竣工验收服务。三是主动做好全市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测绘保障工作。全市每年开展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的村居约1000个,工程量大,任务艰巨,要为农村居民点合理规划、选址和建设提供现势性强的地理信息,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顺利进行。四是实施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工程。加快实施"一县一图"、"一村一图",加快建设"数字村镇";充分利用已有的0.3米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资料和其他测绘成果,编制县、乡、村影像挂图、交通旅游图和区域地图。五是积极推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引导多元资金投入,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地理信息骨干企业,加快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和产业化进程,促进智能交通、现代物流、车载导航、手机定位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测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全面加强基础测绘。一是统筹开展各级基础测绘。开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力争1:500地籍图和地形图一次完成,避免重复测绘和资源浪费,到2010年要实现1:500地形图全覆盖。充分利用1:500地形图,缩编或新测1:1000-1:5000地形图,形成系列比例尺基础测绘成果,满足城市规划建设、政府公共管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二是加强基础测绘规划管理。国土部门要会同发改、规划等相关部门编制基础测绘规划、计划,将基础测绘经费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财政预算。三是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按照统一设计、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实现对现有各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有效管理;完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政策和标准,逐步建立纵向协同服务机制;发挥国土资源测绘系统的整体合力,为各级地理空间框架和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丰富、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四是加快推进县域基础测绘。尚未开展地形图基础测绘的县,要结合土地调查,抓紧启动县城和镇驻地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已完成城镇地形图测绘的县,要着手建设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基础测绘更新机制,确保测绘成果的现势性,为数字县乡建设创造条件。五是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机制。积极推进基础地理信息变化监测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基础地理信息的快速获取与数据库的及时更新,中心城区和重点区域的基础测绘成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动态更新。
(三)着力提高测绘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建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纵向联动、横向协同,国家、省、市、县互联互通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在线地图与地理信息服务;积极构建电子政务、社会经济信息统计等方面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提升服务管理决策、城乡建设、土地资源调查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二是积极开展公益性测绘服务。建立测绘应急保障机制,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处置及时提供地理信息和测绘技术支持;开发各种基于地理信息的专题应用系统,编纂《**市领导机关用图》,辅助政府及有关部门管理和决策;积极稳妥推出公众版地图,形成面向社会大众的,可公开使用的公众版地形图系列,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基础测绘社会化广泛应用。三是完善"数字**地理信息网"运营机制。加快推进测绘成果网络化公益服务,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出行、购物、旅游、商务等需求。
(四)强化测绘统一监管。一是扎实开展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争取利用一年多时间,从地理信息的获取、提供、使用、生产、出版和传输等六个环节入手,依法规范和严肃查处无资质、超资质、违法提供和使用地理信息等行为,促进地理信息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二是加强测绘成果管理。严格执行测绘成果汇交制度,规范测绘成果管理和分发应用,依托门户网站定期公布和更新基础测绘成果目录,方便群众查询使用;组织开展使用测绘成果情况专项检查,建立使用测绘成果用户动态监管机制。三是强化地图市场监管。加强与工商、文化市场管理执法、海关等部门协作配合,加大对政治性问题地图、"三无"地图产品的查处力度,净化地图市场;深化国家版图宣传教育,同教育部门合作,将其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增强青少年的国家版图意识。四是强化测绘资质管理。严格测绘资质单位年度考核,量化测绘产品质量、信用记录、档案资料管理指标,考核结果作为年度注册和资质变更的依据。五是强化测绘市场监管。加强对房产测绘、地籍测绘、导航电子地图和重大工程项目等测绘质量的监督检查,加快建立测绘市场信用体系,落实测绘项目招投标管理制度,完善测绘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引导测绘行业健康发展。六是加强测量标志管护。对辖区内的各等级测量标志进行实地核查并登记造册,制定维护方案;建立测量标志动态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强化日常巡查,及时依法查处破坏标志行为。
(五)加快推进"数字**"建设。一是构建平台维护和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快"数字**"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维护、更新、投入和推广应用,提高基础地理信息的可靠性、适用性与标准化程度,尽快形成分级管理、标准统一、种类齐全、互联互通的全市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格局,打造标准、统一的权威平台。二是加快完成国土、公安两个示范项目建设。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地理信息技术,记录、汇总、统计分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和公安应急指挥提供直观快速的决策支持,推动全市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三是抓紧制定项目成果推广使用计划。依托电子政务建设,推动项目成果在政务网上全面运行;明确政府部门共建共享与互联互通的方式和责任,解决地理信息资源条块分割、封闭管理的问题。四是积极争取列入省地理信息空间框架建设推广计划。今年省里计划选取部分县开展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应用工作,要及早准备,力争我市符合条件的县列入计划。同时,要做好示范项目验收各项准备工作,确保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把"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为全国典型示范项目。
近年来,全市测绘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着力强化基础测绘、统一监管和科技创新,全市测绘改革、管理和公共服务都取得重大进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一是基础测绘工作稳步推进。全市统一的测绘基准体系基本建立,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进一步丰富,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效明显,为政府决策和部门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标准、统一的地理信息平台。二是统一监管水平明显增强。测绘管理机构得到加强,测绘职能进一步理顺,测绘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全市测绘基本实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成果管理更加规范,测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资质管理、测绘登记、成果汇交等行业行为不断规范。三是测绘保障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制作了地理信息空间辅助管理和决策系统,完成重点工程测绘项目1000余项,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在重点片区和重大项目中发挥了基础先行的作用;建立了全省首家地理信息网站,出版发行了《市地图集》,测绘成果用户覆盖国土资源、规划、建设、水利、国防等二十多部门和领域,应用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四是科技和人才支撑明显加强。人才培训力度不断加大,重点培养了一批测绘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基层技术骨干;测绘科技成果绩效显著,13项测绘成果获得省级行业优秀成果奖;测绘产业日益壮大,全市测绘资质队伍已达40家,年实现测绘产值达5000万元。2006年市国土资源局被国家人事部、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测绘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年郯城县国土资源局被国家测绘局授予"全国市县测绘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测绘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锐意创新、不懈奋斗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测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基础测绘保障机制尚未健全,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县域测绘投入不足,基础测绘薄弱。二是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管理、更新、使用和共建共享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测绘市场存在不平等竞争、违法经营、侵权盗版现象,测绘公共产品不够丰富,测绘市场亟待进一步繁荣和规范。四是测绘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测绘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务必对这些问题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特别在当前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的需求越来越大,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对测绘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为测绘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地理信息产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审视测绘工作,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强化自主创新和成果应用,全面提升测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性、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
一要把测绘作为提高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测绘是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基础行业,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的重要手段,测绘成果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我们在制定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空间布局、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要更多地运用测绘技术和地理信息资源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科学管理和决策。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测绘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牢牢抓在手上。
二要把测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测绘提供全程性和多方位保障服务。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需要以地理信息为基础平台,整合各类社会经济和人文统计信息,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开发利用。在城市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利用、防灾减灾等方面,测绘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把测绘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性事业纳入政府工作重要日程,深入开发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广泛应用现代测绘技术成果,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各行各业对测绘资源的需求。
三要把测绘作为培育经济增长的切入点。以测绘成果和技术开发利用为核心的地理信息产业是新兴产业,是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之一,具有覆盖面广、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大、增长快速等特点,已经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认真研究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措施对测绘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优化测绘发展思路,及时调整测绘生产力布局,积极主动服务发展大局,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可靠、适用、及时的测绘保障。
四要把测绘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测绘成果涉及国家秘密,事关国家安全。地图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和严格的法定性,体现国家和政治主张。地理信息和现代测绘技术已经成为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反恐维稳能力的重要支撑条件。必须加强测绘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国家版图意识和地理信息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清新时期加强测绘工作的重大意义,抓住难得发展机遇,不断增强做好测绘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措施,健全机制,创新管理,扎扎实实把测绘各项工作做好,做出成效,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突出重点,全面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测绘工作
当前测绘工作要围绕扩内需保增长,立足行业自身特点,准确把握测绘发展方向,积极作为,探索创新,全面推进测绘工作实现大跨越、大发展。在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一)全力保障经济发展测绘需求。充分发挥测绘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全力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服务。一是主动为全市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保障。围绕全市"四市五城"战略部署,重点加强北城新区、涑河片区等重点区域测绘工作,为市委市政府决策、主体功能区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及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测绘服务。二是切实保障扩大内需投资项目测绘需求。为项目布局、选址、设计、施工提供及时、可靠的地理信息;强化项目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为项目立项审批、动态管理、竣工验收服务。三是主动做好全市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测绘保障工作。全市每年开展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的村居约1000个,工程量大,任务艰巨,要为农村居民点合理规划、选址和建设提供现势性强的地理信息,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顺利进行。四是实施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工程。加快实施"一县一图"、"一村一图",加快建设"数字村镇";充分利用已有的0.3米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资料和其他测绘成果,编制县、乡、村影像挂图、交通旅游图和区域地图。五是积极推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引导多元资金投入,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地理信息骨干企业,加快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和产业化进程,促进智能交通、现代物流、车载导航、手机定位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测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全面加强基础测绘。一是统筹开展各级基础测绘。开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力争1:500地籍图和地形图一次完成,避免重复测绘和资源浪费,到2010年要实现1:500地形图全覆盖。充分利用1:500地形图,缩编或新测1:1000-1:5000地形图,形成系列比例尺基础测绘成果,满足城市规划建设、政府公共管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二是加强基础测绘规划管理。国土部门要会同发改、规划等相关部门编制基础测绘规划、计划,将基础测绘经费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财政预算。三是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按照统一设计、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实现对现有各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有效管理;完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政策和标准,逐步建立纵向协同服务机制;发挥国土资源测绘系统的整体合力,为各级地理空间框架和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丰富、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四是加快推进县域基础测绘。尚未开展地形图基础测绘的县,要结合土地调查,抓紧启动县城和镇驻地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已完成城镇地形图测绘的县,要着手建设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基础测绘更新机制,确保测绘成果的现势性,为数字县乡建设创造条件。五是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机制。积极推进基础地理信息变化监测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基础地理信息的快速获取与数据库的及时更新,中心城区和重点区域的基础测绘成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动态更新。
(三)着力提高测绘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建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纵向联动、横向协同,国家、省、市、县互联互通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在线地图与地理信息服务;积极构建电子政务、社会经济信息统计等方面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提升服务管理决策、城乡建设、土地资源调查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二是积极开展公益性测绘服务。建立测绘应急保障机制,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处置及时提供地理信息和测绘技术支持;开发各种基于地理信息的专题应用系统,编纂《市领导机关用图》,辅助政府及有关部门管理和决策;积极稳妥推出公众版地图,形成面向社会大众的,可公开使用的公众版地形图系列,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基础测绘社会化广泛应用。三是完善"数字地理信息网"运营机制。加快推进测绘成果网络化公益服务,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出行、购物、旅游、商务等需求。
(四)强化测绘统一监管。一是扎实开展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争取利用一年多时间,从地理信息的获取、提供、使用、生产、出版和传输等六个环节入手,依法规范和严肃查处无资质、超资质、违法提供和使用地理信息等行为,促进地理信息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二是加强测绘成果管理。严格执行测绘成果汇交制度,规范测绘成果管理和分发应用,依托门户网站定期公布和更新基础测绘成果目录,方便群众查询使用;组织开展使用测绘成果情况专项检查,建立使用测绘成果用户动态监管机制。三是强化地图市场监管。加强与工商、文化市场管理执法、海关等部门协作配合,加大对政治性问题地图、"三无"地图产品的查处力度,净化地图市场;深化国家版图宣传教育,同教育部门合作,将其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增强青少年的国家版图意识。四是强化测绘资质管理。严格测绘资质单位年度考核,量化测绘产品质量、信用记录、档案资料管理指标,考核结果作为年度注册和资质变更的依据。五是强化测绘市场监管。加强对房产测绘、地籍测绘、导航电子地图和重大工程项目等测绘质量的监督检查,加快建立测绘市场信用体系,落实测绘项目招投标管理制度,完善测绘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引导测绘行业健康发展。六是加强测量标志管护。对辖区内的各等级测量标志进行实地核查并登记造册,制定维护方案;建立测量标志动态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强化日常巡查,及时依法查处破坏标志行为。
(五)加快推进"数字"建设。一是构建平台维护和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快"数字"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维护、更新、投入和推广应用,提高基础地理信息的可靠性、适用性与标准化程度,尽快形成分级管理、标准统一、种类齐全、互联互通的全市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格局,打造标准、统一的权威平台。二是加快完成国土、公安两个示范项目建设。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地理信息技术,记录、汇总、统计分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和公安应急指挥提供直观快速的决策支持,推动全市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三是抓紧制定项目成果推广使用计划。依托电子政务建设,推动项目成果在政务网上全面运行;明确政府部门共建共享与互联互通的方式和责任,解决地理信息资源条块分割、封闭管理的问题。四是积极争取列入省地理信息空间框架建设推广计划。今年省里计划选取部分县开展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应用工作,要及早准备,力争我市符合条件的县列入计划。同时,要做好示范项目验收各项准备工作,确保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把"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为全国典型示范项目。
为认真贯彻落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鲁政发〔*〕72号)精神,全面提高测绘对推动全市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保障服务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测绘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测绘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防灾减灾、提高管理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加强测绘工作对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等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测绘事业取得了明显成绩,制定出台了《*市基础测绘规划(*-2012)》,统一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测绘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对测绘的需求不断增长,我市测绘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县(区)级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尚在起步阶段;还存在着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短缺、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基础测绘投入和更新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测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要求,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测绘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全市测绘事业加快发展。
二、加强基础测绘工作,提高测绘保障和服务水平
(一)加强基础测绘统一监督管理。
1.做好市、县级基础测绘规划编制与实施。各县(区)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省、市基础测绘规划的要求,确定基础测绘发展目标、任务,落实保障措施,2009年各县(区)要制定出台当地基础测绘规划,将基础测绘工程项目和基础测绘政府投资纳入基础测绘计划管理,切实做好规划、年度计划和项目预算的衔接,积极推动建立基础测绘更新投入机制,保证基础测绘规划落到实处。2.建立统一的测绘基准。各部门实施的测绘项目要以全省A、B、C级GPS及全省新二、三等水准控制网为全市统一的测绘基准控制网,禁止建设相对独立坐标系统。从事测绘活动,均应统一使用该控制网成果。各部门已建各种专业信息系统的空间基础地理数据要在2010年底前以该基准完成数据转换工作。对因建设和科学研究、以及重大工程项目需要等确需建立相对独立坐标系统的,必须依法逐级报批,并与统一基准网相联系。积极开展全省连续运行GPS基准站应用,推动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提高测绘综合服务保障能力。3.做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建库与更新工作。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更新速度,及时采集和更新1:500—1:5000的基本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尽快完成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并做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2009年,市级完成城区规划区1:500-1:5000地形图测绘及数据库建设;2010年,各县完成县城区的1:500-1:5000地形图测绘及数据库建设;2011年,各县(区)全面完成城镇及重点工矿区1:500-1:5000地形图测绘及数据库建设。建立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定期更新机制,对各种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适时更新。1:500-1:5000地形图更新周期不超过3年,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区)应及时更新,实现城镇规划区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全覆盖,提高地理信息储备和供给能力,切实提高基础地理信息的现势性。
(二)加强地理信息资源建设。
1.建立完善权威、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资源整合和数据库完善,2010年启动市级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011年启动县(区)级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对市情、县(区)情的精细化、立体化管理需求,增强政府能力建设,满足政府决策和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人民生活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要。使用财政资金建设的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系统,应当采用国土资源部门提供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加快建立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之间、国土资源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强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分工、持续更新和共享服务的统筹协调工作,组织制定共建共享的政策和技术标准,解决地理信息资源条块分割、封闭管理问题。使用财政资金的测绘项目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建设工程测绘项目,项目审批部门在批准立项前应当征求本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意见,避免重复测绘和重复投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土资源部门提供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的地名、境界、交通、水系、土地覆盖等信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根据部门需求,统筹组织基础航空摄影获取,加强管理,提高利用效率。统筹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地籍等专题图测绘,实现“一测多用”。3.拓宽测绘服务领域。大力开发实用的权威性测绘公共产品,积极稳妥推出公众版地图和地图集,加快公益性地图网站建设,提高测绘公共服务质量。加强对农村公益性测绘服务,2010年,各县(区)要结合基础测绘开展,组织实施乡村用图工程,实现“一县一图”、“一镇(乡)一图”,有条件的县(区)逐步实现“一村一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测绘保障服务。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测绘保障机制,为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处置提供及时的地理信息服务。积极扶持、引导和规范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地理信息企业,鼓励开展地理信息开发利用,促进智能交通、现代物流、车载导航、手机定位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三、坚持依法行政,加大测绘统一监管力度
(一)进一步加强测绘成果管理。严格执行测绘成果汇交制度,加强测绘成果汇交执行情况的定期检查和重点抽查。完善测绘成果安全保障体系,落实测绘成果异地备份制度。强化测绘成果保密和使用监管,严格对外提供测绘成果审批,严禁擅自提供和使用测绘成果。依法打击窃取国家秘密测绘成果和向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测绘成果的犯罪行为。加大对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公布和使用的监管力度。加强永久性测量标志的维护管理,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二)加大测绘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测绘资质管理,从事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加工、提供等测绘活动必须依法取得测绘资质,严格执行测绘项目登记制度。健全测绘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测绘质量监理制度,强化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加强对房产测绘、地籍测绘和导航电子地图、重大建设项目等的测绘质量监督检查,保证测绘成果质量。加快建立测绘市场信用体系,健全测绘项目招、投标管理制度,完善测绘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对境外组织、个人测绘活动的监督管理。加强测绘执法监督,严厉查处无资质测绘、超资质超范围测绘、非法采集提供地理信息、未登记测绘等违法行为,形成统一、竞争、有序、健康的测绘市场。
(三)加强地图市场管理。国土、公安、安全、保密、民政、工商、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加强对地图市场动态巡查和日常监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强化对公开出版地图和媒体、广告、互联网网站登载地图或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属性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编制、出版、传播、使用地图以及侵犯地图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地图产品生产、销售、出口的监管。深入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的国家版图意识,保障地图市场健康发展。
四、加强对测绘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健全完善测绘行政管理体制。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测绘工作的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测绘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和解决测绘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市国土资源局作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按照工作职责负责本辖区的测绘管理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协助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做好本辖区测绘管理的有关工作。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落实责任、理顺关系,切实做到职能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进一步加强对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管,不断提高测绘公共服务水平。
(二)建立测绘经费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基础测绘计划管理体制,依法将基础测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长期稳定的基础测绘投入机制,不断提高经费投入水平,发改、财政、国土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完成基础测绘各项任务。要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对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公共应急测绘保障、测绘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测绘科技创新、测绘质量监督检查等方面的投入机制,逐步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力度。要加强财政经费使用的监管和绩效评估,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测绘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测”战略,加大测绘人才培养力度,健全人才引进、使用、评价机制,努力培养一批高水平测绘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尽快建设一支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测绘队伍。进一步增强广大测绘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提高测绘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测绘职业资格管理,实施注册测绘师制度,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进一步明晰测绘从业者的责任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