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交谈的基本礼仪

交谈的基本礼仪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交谈的基本礼仪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交谈的基本礼仪

交谈的基本礼仪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交易成本,管理会计本质,交易,制度安排

一、引言

回顾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轨迹,不难发现,管理会计发展过程中的两大遗憾:其一,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财务会计。翻阅我国有关会计理论研究文献,可知大多集中在财务会计方面,相比之下,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从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数量来看,管理会计所占的比重很小。正如余恕莲和吴革(2006)所说:“究其原因是基于资本市场发展的会计准则和外部审计的制度安排,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对财务会计的关注所引起的社会效应”[①]。其二,管理会计研究重方法轻理论。西方国家自管理会计产生之初,一向重方法轻理论,而我国的管理会计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西方引入至今,其发展路径一直以效仿西方为主,因此管理会计理论方面鲜有著作产生。管理会计本质,作为其理论基石,更是少人问津。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近年来,在管理会计研究上,理论界经常慨叹先进的管理会计思想不能得到推广和普及,实践工作者则抱怨管理会计的可操作性差,有时甚至与企业的管理实践南辕北辙。上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H.托马斯﹒约翰逊和罗伯特﹒S﹒卡普兰在其合著的《管理会计兴衰史》中,深刻地批判了管理会计相关性的遗失,引发会计界的广泛思考[1]。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凸现。人们对管理会计的印象就像一个“万花筒”,囊括所有却又缺少灵魂。究其根源,是管理会计缺乏系统完备的理论支撑。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学科将很难承担起指导实践的重任。解决管理会计面临的尴尬境地,关键是要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研究管理会计理论,首先应该解决管理会计是什么的问题即管理会计的本质。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管理会计始终注重在其他学科中汲取养分。其产生就是管理与会计的结合。行为科学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组织理论、信息经济学、心理学等都促进了管理会计的发展。正如哈耶克所说:“只要掌握另外认识一个领域的某种抽象原则,并进而了解其相随属性的能力,即使是全然不同的因素,只要具有这些抽象的属性,也能运用同一种思维方式”[2]。 交易成本经济学为管理会计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模式。我国会计学界制度安排,已有多名人士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对财务会计学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如伍中信、田昆儒、刘峰和雷光勇等,而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对管理会计研究的并不多,且大多是将交易成本理论应用于某一具体管理会计方法,而将其应用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鲜有发现。本文从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出发研究管理会计本质,将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思维模式,为其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的推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之所以选择交易成本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要是因为交易成本经济学从更微观的层面研究企业,将企业视为一种治理结构(Williamson,1996)。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制度安排,其作用机理是依据市场和层级体系的建立,通过规则和惯例的制度化,规范交易主体的行为,长此以往,形成组织成员普遍认可的“理所当然”的思维认知,以实现节约交易成本之目标。

二、管理会计本质的研究现状

1、国外管理会计本质研究。国外关于管理会计本质的研究成果大多由专业的管理会计组织,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大体上来看,可以将其研究划分为广义管理会计本质研究和狭义管理会计本质研究两类。

第一类广义管理会计本质研究。1981年美国全美会计师协会(NAA)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在其公布的《管理会计的定义》中,将管理会计定义为:“管理会计是向管理者提供用于企业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经济管理责任的履行所需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归集、分配、编报、解释和传递的过程。管理会计还包括编制供诸如股东、债权人、规章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使用的财务报表。”1982年,英国成本与管理会计师协会(ICMA)认为除审计之外,会计的其他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财务会计和司库,均属于管理会计。由以上可知,称其为广义管理会计,是由于从范围来看,该观点将管理会计视为一个涵盖众多的范畴,财务会计等作为其分支;从服务对象来看,该观点认为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不仅局限在企业内部,还包括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

第二类狭义管理会计本质研究。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的《基本会计理论》指出:“所谓管理会计,就是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对经济主体的实际经济数据和预计的经济数据进行处理,以帮助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经济目标,并为实现该目标而进行合理决策。”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常设分会——财务和管理会计委员会在1988年4月将管理会计定义为:“管理会计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财物的和经营的)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编报、解释和传输的过程,以确定其资源的利用并对它们承担经管责任。” 1997年,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认为,管理会计是提供价值增值,为企业规划、设计、激励和管理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系统的持续改进过程,通过此过程指导管理行动、激励行为,支持和创造达到组织战略、战术和经营目标所必需的文化价值。

从以上表述可知,狭义管理会计本质研究将管理会计视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把管理会计在从属于财务会计的地位提升到了与财务会计并立的地位,但并不包括财务会计。这有利于厘清管理会计的概念边界,更有利于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开展,因此,目前狭义管理会计本质研究在管理会计本质研究中是主流观点。

2、国内管理会计本质研究。国内关于管理会计本质的研究大体有以李天民(1994)[3]、余绪缨(1999)[4]、胡玉明(2001)[5]等为代表的信息系统论和以孟焰(1997)[6]等为代表的管理活动论两种观点。

以上对管理会计本质的研究,均是从会计学科的立场出发。因此,就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理论界关于管理会计本质的定义就好似一个百宝箱,将大量涌现出来的管理会计新生现象全部堆积于管理会计本质之上,于是现在看来管理会计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大杂烩,缺乏理论性、系统性和抽象性。

进入21世纪以来,理论界中交易成本经济学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研究逐渐增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从研究重点来看,主要停留在应用层面,如探索利用管理会计对交易成本进行计量或建立交易成本会计的技术论证。

2、从研究范围来看,主要集中在管理会计的方法论方面,如将企业的预算管理、转移定价、纵向一体化、企业并购等问题与交易成本相联系,涉及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较少。

3、从研究深度来看,大多范围宽泛,缺乏深入研究。为数不多的关于交易成本与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大多起到启发思考的作用,缺少对管理会计理论的深入研究。

三、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回顾

康芒斯[7]最早把交易作为比较严格的经济学范畴,定义了交易的内涵:首先交易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制度经济学最小的单位,人类社会中的种种关系都可以在“交易”这个一般化概念下进行讨论;其次认为交易是人与人之间对自然物的权利的出让和取得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所有权的转移;他认为交易作为人类活动最基本的单位,必须含有“冲突、依存与秩序”,即人与人之间交易关系是一种利益上的相互冲突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在不断反复和有必然性地发生。他认为不同的具体的交易和在一起便构成了经济研究上的较大单位---“运行的机构”或制度。制度不过是无数次交易活动的结果。

科斯[8]在其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中首次明确提到交易是有成本的,并运用交易成本进行经济分析。科斯认为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以及替代市场机制的根本原因。同时企业本身会产生交易成本制度安排,诸如行政管理费用、监督缔约者(工人)的费用、传输行政命令的费用等。

威廉姆森在20世纪60年代后将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建立起来,他从机会主义动机出发研究交易成本,提出影响交易成本的三因素:(1)人的因素(有限理性,机会主义);(2)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3)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威廉姆森认为不同治理结构应该与不同的交易类型相匹配,以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

四、企业是交易的集合

依据康芒斯对交易的认知,企业可以被看作是交易的集合。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1997)认为由于队生产的存在,企业是一组资源所有者自愿与团队中的个体签订一系列的契约的集合点[9]。契约的签订过程即交易的实现过程。从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来看,企业不再是一个简单的 “生产函数”,而是关于交易的治理结构。无论是在企业内部通过层级结构来组织,还是在企业之间通过市场自发地配置,都是交易的不同实现方式。

企业外部交易更显著地体现了当事人双方的博弈。如果说内部交易是资源的内部流动,尚在企业的控制治理之中,那么外部交易是资源的流入流出,非企业单方力量所能左右。因此,在双方协商认可的条件下,签订合法合规的契约成为必需。由此可见,外部交易的治理更多的是借助于行政法律的力量来规范[②]。

企业内部交易受层级体系的影响。依据层级结构的设计,内部交易可以划分为垂直交易(上下级部门之间)、平行交易(同级不同部门之间)、斜向交易(不同职能部门之间)以及网络型交易(网络型组织结构)等。其次,企业内部交易的实现形式多样。有的是以实物形式存在,如产品购销;有的是以非实物形式存在,如新生产技术的推广,职工管理条例的落实等等。再者企业内部交易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色彩。在19世纪中期以前,世界上几乎不存在大型企业,几乎所有的生产都是由业主经营的手工作坊完成,此时的生产活动大多是由市场交易与价值联系在一起。随着近现代科技的进步,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的发展,企业的活动半径不断扩展,外部交易逐渐内化,内部交易的频率、规模等较之前都有较大变化。

五、企业交易成本的产生

威廉姆森(1985)将交易成本比作物理学中的摩擦力,说明其无处不在。交易的发生,必然产生交易成本,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交易成本呈不断增加之势。

从理论上看,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假设之一就是有限理性,企业中存在大量不完全合同,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发展,合同的重新修改、制订将带来成本的增加;同时,交易成本经济学承认机会主义的存在,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和利己动机的当事人达成交易将耗费大量的协商、谈判成本;再次,由于企业成员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资源内耗将再所难免,从而造成成本的增加。

从实践上看,之前人们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大多站在会计学科或管理学科立场上,无论是“信息系统论”还是“管理活动论”,均最终将其定位于企业价值提升。固然追求价值最大化毋庸置疑。但是过分关注价值创造,却忽略了成本费用的发生。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将生产成本清晰地列示出来,但另外一项重要的交易成本却在人们的眼前溜走或混淆在生产成本之中。在度量美国经济效益费用的一份研究中,Wallis和North(1988)对1970年体制中所作的估算是,交易成本占GNP的比重大体上为46.66%--54.71%。交易成本不仅存在,而且事实上它在数量上也是非常触目惊心的。根据一些学者的估计,现代市场中的交易成本占净国民生产总值将近50%-60%。而且,这些数字并不包括建立新制度和组织的初始成本[10]。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不仅要加强生产成本的控制,同时还应关注交易成本的节约。

六、管理会计是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的制度安排

企业内部有限理性的交易双方,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和利己冲动,为保证交易的顺利实现,节约交易成本,适当约束机制的建立必不可少。

在交易成本经济学世界中, 会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制度现象,而解决经济管理问题只能依靠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就是企业层级及其对应的行政权威机制的建立、使用和运行(Miller, 1992)[11] 。管理会计内生于企业层级体系,通过层级命令而非价格机制发挥效力。正如John Burns和Robert W.Scapens(2000)[12]所说,企业的管理会计系统和实践构成组织的“规则( rules)”和“惯例(routines)”。“规则”是指形式上的关于 “事情应该怎样做”的规定,如标准成本制度、预算的设定、内部转移定价制度、绩效评价指标的设定等。规则必然是整齐划一的,要求群体的行动保持一致。以规则为导向的行为是对可用被选方案的明确评价,选择遵守规则是为了避免或减少任何时候可能产生的交易成本。例如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如果缺乏具体的评判指标,将导致评价过程的主观臆断,相伴而生的是旷日持久的谈判、协商成本;握有裁量权者“寻租”行为造成的“租金”成本;不公正评价带来的“偷懒”成本和不满情绪导致的成本等等。经过重复地遵守规则,行为变得程序化,进而形成“默认”的知识储备,这种程序化的以规则为基础的行为即为“惯例”,它代表了整个组织的行为偏好。因此,惯例被定义为“事情实际怎样做”的程序,如成本分配、预算分解、差异分析、存货管理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会计在组织中被强化为企业成员普遍认可的 “理所当然”的思维和行事方式制度安排,此时由规则和惯例演化而来的管理会计将成为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的制度安排。

从较长时期来看,企业所处市场环境、文化环境等不可能凝固不变,企业内部交易参与者的知识结构也在不断的更新、扩展之中。管理会计只有与时俱进,适时调整规则和惯例,才能存续、发展下去,这一过程正是管理会计的变迁。而管理会计变迁的内驱力正是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这一管理会计本质。以存货管理为例,早期的存货管理大多以生产为导向,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防止缺货带来的损失,盲目扩大存货规模,造成了存货积压,采购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随之升高,除此之外,存货占用的资金成本,存货技术过时带来的机会成本等亦不容忽视。为了减少上述交易成本的发生,企业后来开始逐渐采用经济批量模型进行存货管理,这一方法较好的控制了企业的采购成本、仓储成本、缺货成本等诸多交易成本。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一种全新的存货管理方法---适时生产(JIT)开始为企业所熟知,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消除各种没有附加价值的动作和程序,彻底消除浪费,即“零浪费”,杜绝浪费任何一点不能产生附加价值的材料、人力、时间、空间、能量和运输等资源。JIT生产方式作为企业的一项制度安排,所体现的正是不断追求交易成本最小化的管理会计本质。

综上所述,诚然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制度安排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然而经济达尔文主义告诉我们,“一个会计系统只有在能够产生足以弥补其成本的利得的前提下,才能得以继续存在”[③]。管理会计发展至今的历史表明,管理会计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的本质是必然存在的客观,并且随着社会实践的进步,管理会计必然围绕着这一本质推进其发展、变迁。

[①]余恕莲、吴革,管理会计的本质、边界及发展,财务与会计[J],2006年3月第6期(总390期),P68.

[②]鉴于本文主要探讨非法律因素对企业交易行为及管理会计的影响,因此外部交易不作为研究重点。

[③]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著,邱寒,熊焰韧,李芳译,决策与控制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二版,P2.

参考文献

[1]托马斯·约翰逊,罗伯特·卡普兰合著,金马工作室译,管理会计兴衰史——相关性的遗失[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M].商务印书馆,2002.

[3]李天民,管理会计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年10月.

[4]余绪缨,管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5]胡玉明,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值[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1期.

[6]孟焰,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7]康芒斯.于树生译.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科斯,社会成本问题[J].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著,邱寒,熊焰韧,李芳译,决策与控制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

[10]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著,姜建强.罗长远译.新制度经济学---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 上海:三联书店,2006.

[11]米勒G. J, 管理困境: 科层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交谈的基本礼仪范文第2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职教学;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013-02

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在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管理由于其自身特性,具有服务教学、导向教学和评价教学的作用,教学管理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教学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实现预定目标。伴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对教学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实现个人目标、促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等。由此看来,加强“以人为本”理念背景下高职教学管理研究是十分有比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以人为本”管理核心理念和内涵

人作为管理活动的主要对象,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人的支持,在管理工作中占有核心地位。“以人为本”主要是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实践依据,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为了培养一批更加优秀的人才,要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的发展不仅仅局限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上,还需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高职教育中实施此种教育理念,应充分结合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方案,提升教学管理成效[1]。

在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在教学管理中构建完善的“以人为本”的结构,强调人文关怀、启迪智慧,锻炼人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养成良好的创造能力。在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入强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学生更大的认同,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高职院校办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着重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同时还应尊重师生所享有的权力,充分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促使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各方面需求都能够得到合理的满足。在教育教学活动实施中,强调操作的个性化,教学管理体现人文关怀,满足师生的利益需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整体功能布局方面,都应该体现人文关怀,带给学生别样的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2]。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教学管理中的具体实现

1.“以人为本”下创新高职教学管理制度。在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有助于创新现有的管理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促使管理内容更具创新性。高职教学管理制度中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充分突显柔性管理的原t,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由此,为了确保高职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是尤为必要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引导性作用。尤其是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传统教育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转变以往的刚性管理为柔性管理[3]。此外,还可以大力推行弹性学制,突显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特点,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讲师,分层次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模块,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促使学生可以获得更高的学习成效。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逐渐广泛应用在教学管理中,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中可以建立完善的教务管理校园网系统,在网络平台上注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工作,提升高职教学管理水平。

2.“以人为本”理念构建管理模式。在高职教学管理工作开展中,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更好的满足教学要求,更加注重对教育活动的控制,自上而下步调一致,教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模式化。这种管理模式在最初应用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有助于建立完善的管理秩序,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事业同样需要创新和完善,传统的管理模式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传输,忽略了学生的创新新知、科技文化和人才素养的全面发展,高校与其他社会组织学术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就高职院校而言,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工作而开展的服务性工作[4]。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教学管理则是一种前沿管理模式,主要强调职能的协调和服务,经过充分的研究和协商,听取学者意见,促使广大教师职工能够深入思考,规范自主行为活动,优化工作流程。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该树立服务管理的意识,建立完善的服务管理体系,完善现有的服务管理制度,摒弃以往的控制管理模式,整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这三方面,形成新的管理体系,在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同时,谋求长远的生存和发展。

3.在“以人为本”下丰富教育活动内容。教学活动是当前高职院校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不仅需要教授学生大量的专业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学习的准备工作,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积极参与其中,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承担着双重责任,一方面是传递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则是育人的功能。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做好服务工作,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故此,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拥有充分的时间来消化所学知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4.人本理念下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在教育教学活动的综合评价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机制。在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中,应该着重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以人为本”的发展核心理念,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有机整合,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方法,并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主要的评价内容,以此来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主体性评价应该注重对教育资源的整合,除了依靠外部的监督和控制外,更要依靠学生主体自身的意识和能力[5]。评级过程是一种民主协商和交往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价值多元化,这是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充分发挥评价机制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自觉反思的意识,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5.人本理念下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人本理念下,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十分关键的,主要是由于很多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岗位实践,从事岗位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较强,同时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6]。这就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教师自身的高素质能力和个人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带给学生更大的积极作用。“以人为本”理念强调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从物质、精神层面上予以重视,创设条件来激发教师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以及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教育培训活动,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强化教学管理质量。

三、Y论

综上所述,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中融入“以人为本”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志平.“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职教学管理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12(17):47-48.

[2]曹志平.“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职教学管理探索[C].//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2012:310-312.

[3]周青.现代企业培训理念对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3,12(3):50-52.

[4]陈佩玲.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职教学管理探索[J].中国市场,2016,8(14):159-160.

交谈的基本礼仪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本主义;生涯教育;个体发展;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31-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以及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显。大学生就业问题让人们认识到了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纵观当前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工作,仍主要停留在静态的职业规划的水平上,机械地解决职业选择、决策及发展过程等一系列问题。结果整个生涯教育的过程变成了简单的人职匹配的刻板模型,注重短期就业目标的实现,却忽视了个体潜能和个体发展的开放性,也忽视了个体整个生涯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

目前,这样一种观念越来越被接受,即职业教育应从只关注个体行为的外在表现和以提供信息为主,转变为注重个体的心理特质与心理过程,并主张以人本主义理论的观点来看待职业教育,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将职业行为置于人类发展的整体架构中加以考察。把教育和人的成长、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幸福联系起来,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满足人的潜能开发的需要,提升人对时代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提升其生活品质。因此,用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生涯教育将有助于大学生的生命的发展和生涯发展水平的提高。

二、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重要学派,并在六七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人性的发展,关注了人的主动性、价值、潜能、尊严与创造;鼓励人们的自我实现、积极向上;注重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强调情感体验在学习中的积极意义,把促进和完善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

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诠释:

1.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成长和实现的过程

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任何阶段的经验对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没有哪个年龄阶段对于发展的本质来说特别重要。让所有需要立刻得到满足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独自一个人,没有生活困难的阻挡,我们就会朝着最终的满足状态前进。罗杰斯认为,这样的人就是“自我完善”的人。马斯洛借用自我实现这个词来描述这种人。当我们“获得了更多的心理品质,成为一个人能够成为的那种人“的时候,我们就达到了自我实现的境界。个体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整个生命成长和实现的过程。

2.个体发展是一种自我感受、自我做主的过程

人是个体存在的人,是在追求着和感受着的个人,是独一无二的个性的人。人本主义理论把人看作他们自己生活的主动构建者,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每个人都有独立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自由,每个人也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我们不应该成为过去的牺牲品。当然过去经验会形成和影响我们是谁和怎么做,但是这些经验并没有明确指出我们能够变成什么样。

罗杰斯本人曾颇有兴趣地宣告:“来自我们临床经验的最革命的概念之一便是人性的核心,个体在他们自身内部就有巨大资源,如果能提供一定的具有推动作用的心理气氛,那么,这些资源就能被开发。”[1]

3.个体发展的目标是完善个体健康人格和着眼于终身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任何健康的人都是一个其有完整性的统一体。在那里他们认知、情感和运动彼此较少分离,更多的是互相协同工作,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包括感情、观念和情绪),对所有事物的整体作出反应。教育要培养的人不是知识渊博的人,而是能够适应变化、知道如何学习、具有独立判断、具有独特性格特征、功能充分发展的人。

教育是个体生涯的一部分,教育的目标是不断地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使其成为适应变化,适应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人。

三、人本主义理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启示

青少年阶段的发展是人生命历程中的重要阶段,它的发展直接关系着今后的成长,因此,大学阶段的生涯教育更是为学生即将到来的职业选择提供了重要的蓝图。今天日新月异的社会下,人的职业设计和选择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需要一生去实现的职业开发历程。用人本心理学理论审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

交谈的基本礼仪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以人文本;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187-01

在小学语文中以人文主义精神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是引导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不断发展的重要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也比较特殊,好奇心较强,而且比较多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应该要注重小学生的特征,将人文主义精神发挥到极致,以小学生为主,对其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以此作为提高学生潜能的重要发力点。比如在课堂教育上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精神、自尊自强精神等,都可以使得学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从而有更强大的动力去完成其他学习目标。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

小学语文教育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的教育过程中,由于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教育中各种理论性内容依旧是主要教材,因此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在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改革,加强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应用,以保证和素质教育理念相符合。对于传统教育模式中形成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课为主的状态进行改变,使得学生可以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以学生的利益和发展为本,在学习的过程中建构新的学习环境,将人文主义精神当做一种重要的思想载体,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代替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比如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转变,学生可以变成教师,教师作为旁听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各种问题进行讲解,学生扮演教师,对诗歌的主旨、意境等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在学生讲完之后对他的讲解进行评论,从而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以及突破点,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结合人文主义精神,改变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模式

1、对语文课程的内容进行完善和丰富

传统的语文课程中,最常用的教材内容是各种理论教材,由于太过理论化的知识会让小学生产生疲劳感,这很容易导致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厌学的情绪。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要兼顾学生的情绪以及个性特征,小学生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较重,因此在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强语文教学内容的完善,在教育过程中应该融入更多实践教育内容,将语文教学实践化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发展途径,利用生活教材进行语文教育,可以极大地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并且可以提高他们对语文课程的兴趣。比如在课堂上进行情境教学,将语文教材上的内容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提供更多有趣的图文信息,比如视频、音频等材料,都可以作为教学过程中活跃课堂气氛的素材。同时,还可以加强对网络平台的利用,从网络平台上搜集更多有趣的语文素材,给小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2、加强课外活动教学的力度

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的有限的时间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很难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比如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都需要在课外进行相应的练习才能不断加深锻炼。对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强课外活动的拓展,比如可以让学生采用记日记的方式,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记录,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学习,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别组成小组进行讨论的过程。对于语文课程而言,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各抒己见,说出自己对阅读材料的主旨的看法,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可以听到其他同学的意见,相互之间分享,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预留出讨论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在与人讨论的过程中学会自主的思考,学会自主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依赖老师,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加强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业练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为了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所有的人都采用同样的作业设计,明显是不合适的。当前语文作业一般都是根据教材后面的各种材料进行设计的,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一定的限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多层次作业的设计,抛开传统的教材作业,将更多人性化的作业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比如在对诗歌的教育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做好温习,通过新媒体查询相关的消息,可以采用朗诵、表演等方式,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展示出来,这种作业形式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语文自主学习过程中,巩固知识的同时也加深对语文的深入理解。

在以人文本的理念下,应该要积极加强对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的改进,采用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提高小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从而能够真正地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文基础能力。

参考文献:

[1] 丁志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25)

交谈的基本礼仪范文第5篇

一、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兴趣

在教学中巧设悬念、设置疑问,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巧设疑问是指不拘泥于书本,不依循于常规,结合当前实际,学生依据现有的知识水平,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特别在高一讲研究性课时,我大胆变更审题切入口,以疑导思,引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培养学生思维的针对性和严密性.创建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问题:某工厂2001年1月、2月、3月生产某种产品分别为1万件、1.2万件、1.3万件,为估计今后每个月的产量以便安排供销,以这三个月的产品数量为依据,找一个模拟该产品的月产量y与月份数x的函数关系,模拟函数在二次函数式及函数y=a・b■+c(a、b、c为常数)中选择,若4月份产量为1.37万件.请问以上两个函数中的哪个函数模拟更接近于实际生产情况?

先让学生议论、讨论、思考,然后老师设疑导思:用1月、2月、3月的数据代入两函数式,求出两函数式的系数和常数;然后用x=4代入两个函数式子求出y值,比较哪一个数值与1.37更接近.

在导思过程中,允许学生大胆质疑.有的学生问:为什么要用1、2、3月的数据求函数式,再比较4月份的数据?可不可以用1、2、4月的数据求函数式,再比较3月份的数据呢?

根据学生的质疑,老师一方面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因势利导,让学生讨论如果可以则结果如何.课堂气氛顿时活跃,有的讨论,有的动笔计算.老师可以进一步导思:可以变更审题的角度吗?实际生活允许这样吗?这题还有其他想法吗?还可以对哪些已知条件变更?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加以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入广阔的空间.并建议同学们到社会做一调查:模拟函数式子有哪些?哪些模拟函数式是经常用的?模拟函数式子有什么用?哪些模拟函数式适合某些企业……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由学生带出并思考.主动并深入地联系实际,逐步展开和讨论,做到在研究中学习和探索真理,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推向更深、更广的境界,使学生的能力一步步得到提高.以疑导思,有效激活创新思维,并使它得以产生、维持和深入.

二、分层揭示矛盾,引导学生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分层设问,揭示矛盾,引导学生透过已知揭示未知,调动学生学习主体的思维能力,达到证明和解综合题的目的.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敏捷性和创新性.

例:P(x■y■)在■+■=1上动,OP交■+■=1于R(x■,y■),Q(x,y)在OP上,且OQ・OP=OR■,求Q的轨迹.

分析:在高考的解析几何题中,往往未知数多,运算量大,已知条件不熟悉,大多数学生不敢碰,采用逃避.但如果我们采取分层设问,引导学生透过已知揭示未知,就能达到证明和解答综合题的目的.

师:已知条件有什么?求什么?

生:P在直线上,R在椭圆上,OQ・OP=OR■,O、P、R、Q共线,求轨迹.

师:把已知内容翻译成数学语言或式子.

生:P在直线上即■+■=1,R在椭圆上即■+■=1,OQ・OP=OR■……O、P、R、Q共线……

学生往往连题目讲什么也不知,就开始做题,这是学生的盲目性思维.老师可以通过分层设问,引导学生先弄清题意,才能克服盲目性思维,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师:如何利用OQ・OP=OR■?用距离公式太繁,可以观察图形吗?

生:相似成比例,x・x■=x■■,y・y■=y■■.再利用直线与曲线的交点,互相消元,运算量大.

师:注意已知■+■=1和■+■=1怎样用.

生:■+■=1=■+■.

师:我们现在是求x,y的关系式,可不可以用x,y代替x■,y■x■,y■,注意O、P、R、Q共线.

生:……

如何揭示已知与已知、已知与求证的联系,是教师分层设问成功的关键,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否开展的关键.

师:OQ・OP=OR■还可以变成什么形式?

生:■=■.

师:成比例,一般怎样处理.

生:令■=■=t,则x■■=tx■,y■■=ty,x■=tx,y■=ty,■+■=1=■+■,约t配方得所求.

用常规方法讲解,学生觉得数学既枯燥又难,对学习数学会失去主动性.如果指导学生变更已知与求证的联系,另辟捷径,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参与思考.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教会思考问题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指导学生变更已知与求证的联系,学会对知识重新整合,灵活运用,使学生创新性思维更灵活和更广阔.

三、反思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有继承才有发展,有发展才有创新,发展需要继承前人的学习经验.作为人类知识精华的课本,它积累了几千年人类文明的精髓.我们要创新,首先就要了解课本中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去创造、去发展.把旧的成分进行新的变更组合或拓展内容,这就是创新.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深挖教材,将课本中的问题进行变更和创新思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因循守旧,处处都有创新意念,养成独立思考和批判继承的习惯,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例如,我在讲授下题中,采用对问题的条件、结构、特征、结论等进行变更、再创造的方法,使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的融会贯通,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问题:过抛物线焦点的一条直线与它相交于两点P、Q,通过点P和抛物线顶点的直线交准线于点M,求证:直线MQ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

分析:已知是通过点P和抛物线顶点的直线交准线于点M,求证是直线MQ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首先要求学生调换已知与求证的位置,并证明它是否成立?有的学生把题目变成为:过抛物线焦点的一条直线与它相交于两点P、Q,直线MQ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且交抛物线的准线于点M.求证:直线PM通过抛物线的顶点.老师点评:这正是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19题,这一点评极大地鼓舞了学生,激励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老师提出新问题:如果将内容进行变更拓展?有的学生想到将抛物线换成椭圆或双曲线.如:过椭圆焦点F的一条直线与它相交于两点P、Q,直线MQ平行于椭圆的对称轴且交焦点F对应的准线于点M,求证:直线PM通过椭圆的焦点F与相对应的准线间的中点.

一连串的变更将旧知识组成新内容,迸发出创新火花.在教学过程中,以思维训练作为切入点,虽题目形式不同,内容不同,但其结构没变,解题思想方法没变.但从旧问题的重新变更整合中,学会了创新,学会了发展.

四、拓展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学习过程是一个思维过程,重视过程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数学问题的研究使学生处于探索状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