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

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

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籍测量土地开发 应用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发环境、利用资源和整合自然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的应用是这一需求在土地工作的具体体现,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合理应用用测绘技术,不但可以有效利用其基础性作用,而且可以规范土地开发整理过程的科学管理,也可以在现实中缓解整个社会对土地粗放型对土地的需求。

1土地开发整理的意义和现状

1.1土地开发整理是保障各项建设用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快农村产业化调整,保障经济建设用地,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1.2当前,我国各地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部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存在测绘成果质量不符合测量规范要求,甚至伪造测绘成果、虚报测量数据的问题。因此要提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水平,促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健康发展,尤其是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测绘管理工作。

1.3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各个时期都会贯穿着测绘技术的应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前期要对整个整理项目区内的地形地貌测绘、最终形成一张地形图,为规划设计提供准确的底图,保证规划决策的准确性。

2地籍测量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作用

2.1主要服务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前期和后期。对一些不规则的界线进行裁弯取直,要求在项目前期进行详细的地籍测量,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提供准确的权属界线和各种地类界线(包括地块界)的平面位置和面积。地籍图,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调查和补测、修测后编绘的。详细的地籍调查和地籍测绘,必须让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甚至是四邻参加,取得他们的确认、签字,以免日后产生纠纷。

2.2工程的前期决策。在这一阶段,对项目区地形地貌,旧村复垦、旧城改造涉及的搬迁人口以及损失评估,旧城镇的地下管线、道路,土地开发整理中涉及的一些破碎地形地貌的详细数据描述,其范围内的农业基础设施、林地、坟墓的分布、面积等方面的信息,在准确性、现势性上有较高的要求。

2.3工程的设计阶段。这些涉及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对比分析、建设计划的审查审批、前期工程方案的优劣判断、工程概(预)算的准确性、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分别为环境管理部门、工程设计部门、城市规划部门等提供不同的属性信息,供其决策、协调,作出最准确的反应。

2.4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这一阶段的测绘数据是工程项目的成果图,其测量成果一般就作为工程项目及各管理部门的存档及管理资料,较中期而言,必须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

3 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测绘技术应用要求

3.1勘测图。土地开发整理所使用的勘测图,是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为完成这项工作,有条件的,须在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测区基本控制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密来满足测图需要。

3.2高程控制。一般采用曲面拟合的方法,若高程点分部比较合理,这样既可以满足高程控制的需要又可以减少工作量。如有特殊要求或曲面拟合达不到精度要求时采用四等水准测量。如果区域较大,高差大,可以分区域选择校正点。

3.3权属调查。一般按1:500或更大比例尺测图时,可以待测量结束时再调查,但1:2000或更小比例尺测图时必须实地进行实测,对界址点一般采取RTK的方法进行测量,最终形成界址点成果表。

3.4碎部测量及地形加密。用RTK测量时,每天作业前必须检查各参数,并且测量一个控制点作为检核。RTK测不到的地方采用全站仪测量,全站仪测量时应注意测站检查,确保测站设置正确。测量中要加密拟规划建设的沟渠沿线、拟增加和改建道路沿线两侧、土地平整区域的高程点,以达到计算土方量的要求。

3.5勘测与变更调查。土地登记相结合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举措,同时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由于土地地块改变和归并,势必会涉及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及地上他项权力的调整。因此,勘测与变更调查.土地登记如何结合起来,是完成开发整理任务后必须面对的问题。

4 结束语

从土地开发整理测绘的总体作用及服务对象来分析,其核心性质还是地形测绘,包括大量地形、地貌、地物等要素的测绘。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预算及施工放样的要求,土地开发整理的地形测绘内容应有所侧重。

参考文献:

[1]张奇;白易;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图测制工程标准研究[J];测绘标准化;2009年01期

[2] 张晶;浅谈工程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8期

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化测绘地籍测量 应用

中图分类号:P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技术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伴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在测绘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现代测绘技术和地籍测量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我们更加要重视测绘技术,加强测绘技术的发展、改革与创新,同时也要加强和规范整个地籍测量测绘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地籍测量测绘更加的规范化、制度化、合理化,从而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基本框架

现代测绘技术是运用到地籍测量中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它是融地籍测量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其最大优点就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建立地籍数据库,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建立地籍管理系统,为完成“数字国土”工程、实现电子政务和现代地籍管理奠定基础。现代地籍测绘主要是采用自动采集地籍要素的方式,利用全站仪、计算机或PDA采集地籍要素,传输到计算机上,运用专用的地籍数据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编辑和入库。其基本流程为:

1.资料分析:对测区已有的地籍数据进行分析,熟悉测区地形,根据本身已有的设备和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的要求确定采用何种测量技术。在资料分析过程中,可以考虑能否使用“准地籍测量”。

2.数据获取:数据获取途径包括两种:第一种是通过上述分析,直接利用已有的资料,如原始的正确的地籍档案资料等;第二种是野外直接采集与收集。数据采集必须根据建立数据库的要求,得到适宜的数据格式。数据获取的内容,包括全要素地形数据、地籍数据、地类数据、控制数据。

3.数据编辑、整理、入库:对于获取的各种数据。按照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进行编辑、整理、人库,并进行各种统计、分析、汇总,最终建市地籍数据库,形成地籍管理系统。

二、现代地籍测量基本模式

现代地籍测量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由于其配套成果资料的现时性很强、地籍数据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数据测量的精度要求很高、其同步的变更需要及时。对此,针对地籍测量所特有的特征,现代测绘技术就地籍测量而言,其主要包括了野外数字的测量、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GPS测量以及卫星遥感和数字影像模式这四种。由于受到技术和环境的限制,虽然这些模式各有优点和缺点,但是可互相进行补充,以此达到地籍信息全覆盖采集的目的。

(一)野外数字测量模式

数字测绘技术通过现代信息产业与计算机制图的理论发展最新成果,逐渐成为了现代测绘的一个主流。全野外数字测绘产品作为全野外测绘的地籍图以及基础数字地形图,一般适用于房产、电力、城建、国土、水利、规划等各个部门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基础信息库的建立。而地籍管理也是如此,地籍管理系统与地籍数据库自身的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利用这种测量模式所采集到的相关数据。野外数字测量主要采用的是全站电子速测仪,结合其所搭配应用的不同硬件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

1.全站仪、测图软件和电子记录簿的综合。这种方式是通过全站仪在野外实地对各种地籍要素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基于数据采集软件控制,将所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到电子记录簿中,通过预处理以后,根据相对应的格式将其存储于数据文件中,并且配绘草图,为测图软件编辑成图提供相应的依据。电子记录簿和全站电子速测移作为当前最新测量仪器,相对于传统测量手段而言,其智能化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自动计算角度与距离,同时其技术也便于掌握。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即容易受到硬件设备约束,操作的可视性比较差,其草图易出错,其功效不是很高。

2.全站仪、测图软件和便携式计算机的综合。这种方式是集数据处理与采集为一体的一种数字式的地籍测量方法,利用全站仪在实地来采集所有地籍要素数据,经过通信电缆把这些数据传输至便携式计算机中,通过数据处理软件来实时处理并显示所测量地籍要素的相关图形以及符号,原始采样的数据通过处理以后都会记录在相应的数据库或者数据文件中,具有直观、高效和快速等优点,但是其价格较为昂贵,同时其野外的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差。

3.全站仪、测图软件和掌上电脑的综合。这种方式与上述方式相似,但是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蓝牙来进行传输, 通过采用体积比较小且便于携带的掌上电脑来满足外业测量的电子化要求以及智能化要求,该系统能够实现多种地籍测量法的可视化、融合显示多种数据格式、自动化计算自由测站等,尽管这种系统现在还不是很完善,但是随着我国信息科学技术、软件和硬件的不断发展,其应用的前景非常的广阔。

(二)GPS测量模式

该测量模式可实时获取地籍管理的基础信息,同时在作业现场能够提供大量经检验后的测量成果,在很大程度可有效地减少内业的工作量。其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为GPS―RTK接收机和测图软件的综合,一种为GPS―RTK接收机、全站仪、测图软件和掌上电脑的综合,其中后者可有效克服集中数字测量模式存在的缺点,能够适应于任何地形条件以及任何比例尺的地籍图测绘。

(三)卫星遥感和数字影像模式

因地籍测量精度要求比较高,其数字摄影测量主要是将大比例尺的航空像片作为其数据采集的对象,利用该模式在航片上采集相关的地籍数据,通过航测区域网法以及光束法来平差,接着通过专用数字摄影测量中相对应的数字处理软件来完成其地籍测量的内业任务和外业任务。通过这种模式所获得的地籍测量信息非常的丰富,具有很强的实时性、数字直观性和易读等特点,能够完善地籍图的界址点。

(四)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模式

这种模式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种模式,即在原有地形图上按照地籍台账实地的标绘宗地界址线,划分调查区、街道以及对其进行相应的编号等。要注意的是应用这种模式的前提是测区内的地籍图或者地形图的现时性必须要强,同时还要具有完备的目标点与控制点。

结语:在地籍测量中,测绘技术是十分关键的技术,其能够保证地籍测量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在进行地籍测量的实际工作中,测绘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逐渐成为了地籍测量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整个地籍测量工作的开展都有着深远影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结合测区实际情况、作业单位自身的实力背景以及各种模式适用换将,选择高效和经济的测量模式,以此满足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推动地籍测量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德忠.关于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及前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2,(23):142-143.

[2] 胡志刚; 花向红; 韩红超; 李振海GPS-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测绘信息与工程2007-10-05期刊

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籍 城市 地籍 管理 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043-02

城市城镇地籍图形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系统充分考虑到土地管理方面的特点,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采用了ArcGIS平台,在此基础上建立图形信息管理系统,同时结合了科学的图形管理流程。既要能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也为使用者提供简捷方便的操作。

1 系统建设目标

(1)建立完整的、规范的、统一的地籍空间数据库。当前地籍数据来源和数据的格式很多,如CAD、Excel、位图、纸质文件等等,还包括以前安装过的GIS软件所产生的数据格式,如MapInfo的TAB格式、ArcInfo的Shape格式等。通过对CAD格式以及各种GIS数据交换格式的研究,能够实现底层数据的格式统一,建立一个完整的、规范的、统一的地籍空间数据库。(2)完善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数据的可靠性、数据库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成败。由于地籍数据库的数据量大、数据来源广,在数据库建立过程中形成许多人为的和系统的误差,甚至还可能产生数据错误。因此需要利用GIS的拓扑规则分析功能,自动检查地籍数据的质量并修补错误。(3)利用ArcObjects控件,建立图形输出打印模块,能够自动化的进行制图综合,打印输出宗地图。制作宗地图是土地管理部门重要的日常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土地管理部门已经发展到使用数字测图软件制作宗地图阶段,然而传统CAD类软件仍然无法满足宗地图自动制图的要求。随着GIS技术的广泛应用,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制图能力绘制宗地图成为目前的主流技术。利用ArcGIS Engine嵌入式的GIS组件库,开发宗地图自动输出模块,可以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从地籍数据库中提取宗地数据(包括宗地的四至),自动计算并添加宗地图所需的各种制图要素,并且实现宗地图的图形直接输出和打印。(4)建立一个先进的、稳定的、开放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其目标在于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地籍信息处理的信息化程度,使得日常土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同时作为基础地理信息平台之一,也为其他政府部门、经济建设部门提供现势性强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成为数字城市的基础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系统总体框架

地籍图形信息系统是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土资源业务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按照土地业务的相关性、土地管理的特点,结合城市的具体实际,建设城市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平台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系统充分考虑了图形管理与办公系统的集成,把业务流程与办公自动化流程有机结合,形成一体化的政务信息管理。该系统有两条重要的主线(子系统)。

(1)办公子系统,主要是图形管理的流程,只有制定好了科学的图形管理的工作流程,才能最大程度的管理好这些图形,根据各个流程中的分工,做好相应的工作,把图形数据一步一步的传下去,只要各个流程(岗位)严格按照制定的分工操作,就能完全管理好图形数据.设计的流程依次为:项目接件、属性信息、图形编辑、质量检查、数据入库。(2)图形管理子系统:就是指图形管理的平台,这个平台上要能快速简洁的实现图形的操作,可以进行图形的输入、编辑、管理,以及图形数据的应用,比如输出,统计分析等。

3 系统功能设计

基于ARCGIS的城市城镇地籍图形信息系统充分地把地籍数据与GIS结合到了一起,将图形与属性相结合,能很方便地控制宗地划分、数据控制等。系统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编辑和合并。空间数据的编辑包括对矢量图形文件的复制、粘贴、剪切、移动、增加、删除、撤销,以及针对图斑的输入、分割、合并、删除等功能,对栅格图像的裁剪、投影转换;属性数据的编辑包括属性数据的录入、修改、删除,属性数据结构的修改,以及根据属性数据信息修改图形文件参数等功能。

(2)属性数据管理。

对各种表格进行查看、添加、编辑、删除以及导入已经备份的文件和导出文件表格,同时可以对各种表格进行各种条件的查询打印以及绘制各种图表及根据不同的属性字段进行统计等。

(3)查询统计模块。

查询功能主要实现按图形查询、属性查询、条件查询并浏览的功能。按图形查询,可以在图上用点和范围(矩形、任意多边形、圆)选择任一要素(如行政区、权属单位、图幅、地形要素等)的一个或多个对象,查询其基本属性,要保持图属一致。若显示多个对象属性时用列表显示,并且当单击某一属性记录时在图上显示相应的对象:按属性查询,即以属性为查询条件,查询相应对象的基本属性和图形,由某一基本属性或属性组合查询一个或多个符合条件的对象,并在图上定位显示,同时提供显示多个对象的基本属性。实现对行政区、权属单位、图斑、线状地物、零星地物的查询。

包括地籍日常管理中有关图件的快速查询及由图形到数据表格或宗地属性的快速查询和制图与量算功能。地籍的统计汇总、综合分析及相应图表的输出。

(4)参数设置。

包括中央经线、指北针、图例位置及大小、系统年度、数据路径及公里网颜色等的设置。

(5)管理维护。

包括地籍档案管理,地籍档案有关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删除、输出和历史资料的查询性等。

(6)规范输出。

严格按标准规范输出各类图、表、卡、证及专题图件,如:1∶500标准分幅地籍图、宗地图、土地使用证等,还可以输出用户自定义的图表,如:自定义幅面的地籍图、宗地附图、表格等,另外还可以输出各种专题图件,并且这些图件均可按标准制图规范输出。

4 子系统结构设计

4.1 图形管理子系统

图形管理子系统通过ArcSDE和对Oracle数据库进行访问,在数据库中读取和存储数据。而后,再经过ArcSDE和构造合适的计算和数据模型.通过数据的控制部分及数据的显示部分对图形进行管理。图形管理包括:图像纠正、数据编辑、系统初始化、专题图制作、坐标转换、符号管理、图属互查、时态管理元数据管理,出图、权限管理、数据检查等。其中数据编辑中又包括:基本数据编辑、拓扑编辑、宗地编辑、版本编辑、测绘编辑等。图形管理子系统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4.2 办公子系统

办公子系统通过单点登录可以对土地登记部分、统计查询部分及系统设置部分进行访问操作。其中,土地登记部分包括:申请、变更、地籍调查、审批、公告、登记卡、打印证书、归档等流程;统计查询部分包括:按地类分级统计、按使用权类型统计、宗地查询、历史宗地查询等;系统设置部分包括:系统初始信息设置、系统代码表设置、部门用户管理、流程设置等。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对这些流程进行操作。

5 结语

本章根据GIS的特点,充分考虑地籍信息的特点,将两者的特点相结合,制定出了城市城镇地籍图形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原则和总体的框架,利用ARCGIS平台,对地籍信息进行整合,实现地籍信息的现代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潘雨青,陈天滋.基于GML的地理空间数据模型[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1):82-85.

[2] 陈述彭,鲁学军,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籍测量 土地利用 土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029-01

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土地资源的供给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需求,土地资源供求矛盾也日趋加剧。地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地籍测量就是为解决地籍有关问题,管理地籍信息而进行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定每块地的分布、面积,确定其类型、利用现状,记录其价值和权属,据此建立土地管理数据库系统,为各行业各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数据。

1 地籍测量的内容

地籍测量在国内没有统一概念,作为特殊的测量工作,是测绘学与土地管理学的综合应用,是涉及土地信管理,特别是地籍管理的测量工作。因此,地籍测量工作涵盖以下内容。

1.1 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地籍测量工作的首要工作,也是确保地籍测量数据精度达标的而进行的必要工作,控制测量数据作为地籍测量数据的关键数据,地籍控制测量在地籍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谓控制测量,即在整个测量工作中起控制作用的测量。进行地籍测量首先要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在此基础上开展地籍图根控制测量,以及碎步测量等工作。为满足地籍管理工作需要,地籍图一般采用大比例尺,精度要求较高,一般高于比例尺精度。例如点误差控制在0.3 mm以内,规定界址点中误差为±0.5 mm。

1.2 界址点测量

地籍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首先要有明确的土地权属的界限,即界址,界址点测量是地籍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界址点是否明确是解决权属纠纷,处理有关土地问题的关键。作为地籍测量工作者,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搞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各部门提供可靠数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3 地籍图测绘

作为基础资料,地籍图反映了地籍各要素分布、地貌特点及其其他相关地物信息。地籍图具有完整与清晰简明的特性,又能随着时间变化更新地籍图的内容,运用本专业技术手段,制成专题地图,进而满足各类用户的特殊需求。

1.4 面积测算

测算土地面积是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又一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地籍测量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工作。它为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土地宏观调控等提供重要参考数据。土地面积测算涉及行政管辖区、宗地、土地利用分类等面积的测算。总的来说,土地面积测算方法有解析法面积测算和图解法面积测算。具体方法有几何要素法、膜片法、沙伟奇法求积仪法、坐标法等。

1.5 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

从土地信息动态监测的概念看,通常是指借助于现代的数字化设备,特别是计算机等,利用土地利用调查的相关技术方法,以及遥感的理论方法,实时掌握土地数据及其变化,最终得出合理结论的科学方法。这种科学方法所提供的数据可以全面的反映当前情况,能够实时更新,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为土地部门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可以依据数据的变化反映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执行进度,及时作出反馈信息;可以实时监测重点工程的关键指标,划定警戒范围,服务于决策;还可以协助土地监察部门查出违法用地行为。进行土地信息动态监测,最终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2 地籍测量中的测绘新技术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测绘技术不断应用到地籍测量的工作中,在土地管理领域数字化普及应用,让地籍测绘工作向着高效率、高精度、成本低的方向发展。现代数字化测绘新技术包括RTK GPS测量技术、遥感技术、GIS技术。RTK GPS测量技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cm级的定位精度,利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输出整理,得到地籍要素及图表等,具有实时、快速、高精度、经济效益高等优势。遥感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运用现代空间技术,以获取目标影像信息为目的,经过特殊手段进行处理加工,制成各种特殊影像图,辅助地籍控制测量中、绘制地籍图。GIS是以计算机软硬件为基础,按照空间分布和一定的格式将各种地理信息输入、储存、编辑、检索、查询、分析等综合性计算机管理系统。国内流行的MapGIS、Mapinfo等软件通过强大图形处理技术和海量属性信息处理功能能将图形与属性建立紧密联系,解决了图形与属性不能建立联系的历史性难题。

3 结语

虽然地籍测量工作的开展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但国内专家学者对地籍测量的理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的成就,推动了我国的地籍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在“金土工程”推动下,我国土地利用与管理中的地籍测量工作自动化、数字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推动国土资源管理进一发展。

参考文献

[1] 詹长根,唐祥云,刘丽.地籍测量学[M].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绍良,顾和和.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3] 李天文.现代地籍测量[M].2版.科学出版社,2012.

[4] 潘正风,程效军,成枢,等.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M].2版.2011.

[5] 周道春.土地利用更新润查中有关钡嵫濒技术应用与质量控制的探讨[J].潭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4):12-15.

[6] 韦春琳.谈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中数据处理的方法[J].南方国土资源,2007(81):55-57.

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导言:随着以数字测绘、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体系的建立,4D产品以及高精度、高效率的新型测绘仪器的出现,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结合逐渐紧密,使地籍测绘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地籍测量主要是指以一定的测定土地界、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的专门精度测量,它为土地部门提供具有现势性的土地详查资料,并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一、现代地籍技术的测量模式 地籍测量专业性强,地籍数据具有法律效力,对数据精度要求高,配套的成果资料现势性强,同步变更需及时。因此,根据地籍测量所特有的专业性,现代测绘技术对于地籍测量来讲,主要有野外数字测量、GPS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4种模式。受环境和技术的约束,这些模式各有优、缺点,但能相互补充,从而实现地籍信息的全覆盖采集。(一)野外数字测量模式 野外数字测量主要使用的是全站电子速测仪,根据所搭配使用的硬件不同分为3种方式: 1.全站仪+电子记录簿+测图软件。这种方式是利用全站仪在野外实地测量各种地籍要素的数据,在数据采集软件的控制下,实时传输给电子记录簿,经过预处理后,按相应的格式存储在数据文件中,同时配绘草图,供测图软件进行编辑成图。

2.全站仪+便携式计算机+测图软件。这是一种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于一体的数字式地籍测量方式。通过全站仪在实地采集全部地籍要素数据传输给便携式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实时处理并显示所测地籍要素的符号和图形,原始采样数据和处理后的有关数据均记录于相应的数据文件或数据库中。

3.全站仪+掌上电脑(PDA)+测图软件。作业方式与全站仪+便携式计算机+测图软件方式相同,采用蓝牙传输,这种系统定位于地籍数据的前端采集部分,通过使用体积较小、便于携带的PDA来满足外业测量的智能化、电子化要求。

(二) GPS测量模式 GPS本身就是现代测绘技术的一种标志。随着RTK技术的迅速发展,GPS+RTK技术几乎覆盖整个测量领域。GPS—RTK技术利用有两种方式:

1.GPS-RTK接收机+测图软件。利用GPS—RTK接收机在野外实地测量各种地籍要素数据,经过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预处理,按相应的格式存储在数据文件中,同时配绘草图,供测图软件进行编辑成图。

2.GPS-RTK接收机+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这种模式将克服集中数字测量模式的缺点,发挥各自的优点,可适应任何地形环境条件和任意比例尺地籍图的测绘,实现全天候、无障碍、快速、高精度、高效的内外业一体化采集地籍信息

(三)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 随着航空航天影像信息获取手段朝着多平台、多时相、多传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谱和快速机动的方向发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将成为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主要数据源,以激光测距系统(LIDAR)、激光成像雷达、双天线SAR系统、数字摄像机、GPS/INS为主体的机载三维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多种数据获取手段的迅速发展,不但能完成地籍图的测绘,还可以得到各种专题的地籍图,同时利用卫星遥感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为快速及时的变更地籍测量作好参照。由于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数字摄影测量主要以大比例尺航空像片为数据采集对象,利用该技术在航片上采集地籍数据,其控制点和目标点主要采用航测区域法和光束法进行平差,即所谓的空三加密,进而通过专有数字摄影测量的数据处理软件,完成地籍测量的内外业。(四)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模式 用扫描数字化方法对已有地形图或地籍图采集数字化地籍要素数据,而界址点的坐标数据则由之前所述的两种模式测出和计算得到,或把已有界址点的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将这两部分数据叠加,并在数据处理软件的控制下得到各种地籍图和表册。“准地籍测量”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内业扫描数字化模式。 鉴于现代测绘技术存地籍测量中的几种模式,可以总结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几个特点:专业性、数字化、网络化,即以数字化的采集模式获取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地籍要素,并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网络办公自动化。但是上述四种模式以及各种组合方式各有优、缺点和适应范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单独使用。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各种模式的适用环境和作业单位的实力背景,可以选择经济、高效的测量模式,以达到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 二、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基本框架 现代测绘技术是融地籍测量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其最大优点就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为完成“数字国土”工程,实现电子政务和现代地籍管理奠定基础。现代地籍测绘主要是采用自动采集地籍要素的方式,利用全站仪、计算机或PDA采集地籍要素,传输到计算机上,运用专用的地籍数据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编辑和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