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医疗现状

社区医疗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医疗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医疗现状

社区医疗现状范文第1篇

为了解我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了解、自我保健及对社区服务的需求状况,2008年下半年采取便利抽样方法对我社区部分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将具体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整群便利抽样方法从崇州市崇阳镇城北社区抽取≥12岁的人群200名,发放问卷,回收189份,应答率为94.5%。其中男111人,女78人,年龄12~88岁。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发给通过随机抽样确定的居民填写,以自填匿名为主,文盲者由调查人员。调查设计了严密的质量控制措施。调查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2.1.1 身体健康情况

居民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比例占36.5%,认为一般的占22.2%;慢性疾病者占36.0%,急性疾病者占5.2%。

2.1.2 常利用的医疗机构

75.1%的居民常利用的医疗机构为省市级大医院,利用社区卫生服务部门的仅占11.1%。

2.1.3 居民认识社区护理情况

有80.4%的居民认为社区护理的工作范畴为基本的医疗服务,如:打针、发药等。有66.1%的居民认为社区护士不能独立提供健康服务,认为医生不开方护士就不可能提供任何医疗及健康服务。

2.2 社区居民自我保健情况

①绝大多数居民知道不良饮食(高脂、高盐、过饱等饮食)、吸烟、酗酒对人体无益。②遵医情况:有94.2%的居民在患病时会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服从治疗,接受健康指导。有75.7%的居民能执行医护人员给的健康处方,女性比男性更愿意接受健康教育处方。③目前居民的生活习惯见表1。 表1 本市居民生活习惯统计

2.3 健康服务需求

大部分居民希望得到社区护理,但知道表2中的健康服务项目属于社区护理范畴的居民仅占19.6%。需要健康服务的人群比例相对很低,同时无所谓、不需要的人群还占很大比例,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居民对健康服务需求统计

2.4 居民对预防保健知识需求情况

①有93.7%的居民渴望了解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知识,而且主要是从电视上和报纸中了解,分别占74.1%和58.1%,其次是广播(30.2%)、杂志(20.6%)。②居民希望了解的保健知识内容以老年保健(38.1%)和妇女保健(36.0%)为主,青少年保健和中年期保健其次。③居民渴望了解的防治疾病知识种类:73.5%的居民希望了解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相关知识,48.1%的居民希望了解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知识,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希望了解常见事故发生后的急救知识(烫伤、车祸等)的居民占63.5%,主要集中在青少年人群。

2.5 社区护理服务开展情况

由于社区护理人员的数量较为缺乏,现行的社区护理服务基本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护士的学历普遍低下,且大多未经过专业培训,主要是由医院直接转职或护校临床护理专业直接分配而来。因社区护理工作者对已有的待遇及福利持不满态度,因此工作热情不高。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缺乏,很少做宣传及健康知识教育工作。工作上基本仅遵医嘱执行基本的医疗护理服务,很少独立进行卫生服务工作。目前,社区工作部门没有成型的护理模式指导护理工作,没有制订相关的制度来提高工作质量。

3 讨 论

人们已经认识到由于抗生素与疫苗的运用,影响人类健康的各种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取而代之的是如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而这些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有极大的联系;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的健康也日趋重视,故而预防重于治疗的观念正被人们普遍接受,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渴望了解更多的有关健康保健、预防疾病等知识技能。本次调查中也显示,绝大多数居民(93.7%)希望了解更多的有关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知识技能。这说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在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越来越重要。社区工作人员可充分利用居民的健康教育需求的愿望,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调查结果提示居民因年龄、环境的不同,所需了解的保健知识内容、要求也有所不同。故健康教育的宣传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根据需求状况,可分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健康知识来源主要集中在电视和报纸上,这对开展健康教育所采取的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社区服务部门应增强居民需求的意识,积极引导居民,利用各种形式向居民灌输科学健康知识。

本次调查显示有75.7%的人会坚持执行健康处方。故而社区护理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健康教育处方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处方是投入少、收效大、费用低的一种积极处方。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医院是看病取药的场所的传统观念也应有所改变。故建议不仅社区卫生服务部门要给病人健康处方,大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应给病人健康处方。

社区医疗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血压;遵医治疗;调查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07)03_0 200_02

〔编者按〕 目前我国各级医院(包括社区医院)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患 者服药率已达70%~80%,2~3级医院血压达标率可达60%以上,社区医院也能达到30%以上。人群管理较好的社区医院血压达标率已接近2、3级医院,甚至超过3级医院。这充分显示了 社区医院不仅有能力管理好来就诊的高血压患者,而且逐渐成为我国高血压社区防治的守门 人和主力军。同时也充分表明了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高血压社区防治的专业技术已相当成 熟。本文作者报告的12家社区医院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率达到93%,血压达标率也达到了52%, 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医疗费用问题,而是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只要将高 血压社区防治重心前移,实行社区全人群管理,唤醒更多未就诊的患者,提高他们的治疗依 从性,一定能有效地遏制高血压病。

控制高血压,降压要达标。对于高血压患者,遵医治疗是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为了解杭州市社区已知高血压患者遵医治疗情况,我们对本市6个区(县、市)12家街道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内科就诊的60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相关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 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6个区(县、市)各2家街道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每家医院各连续调查50例前来该院内科门诊就诊的所在社区的高血压患者。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调查人员均经专业培训的内科医生。调查表由杭州市心脑血管病防 治办公室统一设计,内容包括被调查者一般情况、高血压病史、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服药 史、经济状况、非药物治疗和用药相关情况等,血压测量一律使用经校正后的水银柱式血压 计,按mmHg记录,每人连续测量2次,取其平均值。

1.3 诊断标准:高血压按WHO诊断,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或有高血压史,但 2周内服降压药血压正常者都诊断为高血压。

1.4 统计分析方法:所有数据输入Excel 2000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高血压控制率按服 药后血压控制在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计算。

2 结果

2.1 遵医服药情况:本次调查的601名已知高血压患者中,男性297例(49.42%);女性304 例(50.58%)。平均年龄63.26岁。有478名遵医规律服药,占78.53%;82名间隙服药,占1 3.64%;另有41人没有服药,占6.82%。

2.2 血压控制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规律服药与间隙服药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60.46%和3 0.49%。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5.53,P<0.001),见表1。

2.3 间隙服药与不服药主要原因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有75.61%的间隙服药者和58.54% 的不服药者为症状好转或症状不明显;有19.51%的间隙服药者和29.27%的不服药者为虽有 症状,但不够重视;另有4.88%的间隙服药者和12.19%的不服药者因医疗费用承受能力 所致,见表2。

3 讨论

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已经证明,用抗高血压药物进行降压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和死亡率与改善生活质量[1],但关键在患者是否遵医治疗。

本次调查的601例已知高血压患者中有478例能按医嘱规律服药,占79.53%,但有82例未能 按 医嘱而间隙服药,占13.64%;尚有41人没有服药,占6.82%。在间隙服药的高血压患者中 有95.12%是由于服药后症状好转或虽有症状,但对高血压危害不够重视,因医疗费用承受 能力所致只占4.88%;在不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已知高血压患者中有87.81%是由于症状不明 显或虽有症状,但对高血压危害不够重视,而真正因医疗费用承受能力也只占12.19%。本 文结果显示,遵医规律服药与间隙服药对于血压控制有明显差异,而血压控制好坏对于心脑 血管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大关系。因此如何通过健康教育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使广大居 民了解高血压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在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必须遵医规律服药治疗, 对于控制高血压,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实践证明高血压需要定期复查,除少数早期发现,病情轻微,能遵循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 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等方法进行非药物治疗外,绝大多数的高血压病人需要长期 服药治疗,将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降压药物对于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保护作用主要基于 降 压[2],间隙服药往往造成血压上下波动,服药时血压得到较好控制,停药后一段 时间血压又出现返弹,不仅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而且会增加治疗难度。科学的方法 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季节、工作情况调整抗高血压药物用量。

参考文献

社区医疗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双向转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

一、基本医疗保险视角下双向转诊的实施现状分析

(1)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现状。2009年12月,《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暂行办法》颁布,提到了关于统一医疗保险政策问题。2011年杭州启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计划合并共称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杭州市双向转诊实施现状现状。杭州市双向转诊以“职能部门”和“专家顾问团”为基础,确定转诊流程“职能部门”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上级大型医院指定人员组成,负责双向转诊的具体业务衔接。实施的总体情况如下: 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转诊总体情况:门诊总人次160383,下转上9068例,占5.65%,上转下46例,占0.03%。表明在现行的转诊中,一般是以下向上转诊为主。

二、数据分析

(一)患者定量分析

(1)患者的选取

本次调查共选取滨江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城区御跸社区卫生服务站、浙二医、邵逸夫医院150名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46份,其中男性82人,占56.2%,女性64人,占43.8%。

(2)双向转诊的决定权

在对双向转诊的决定权的认识上,57.5%的患者认为双向转诊的决定权应该属于医生,而 22.6%的患者则认为双向转诊的决定权在医疗保险机构,只有19.9%的患者认为双向转诊的决定权在自己。

(3)医疗保险的倾斜对患者

从表中和图中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的倾斜会促使一部分患者首先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其比例为35.5%。说明现有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对促进双向转诊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4)患者不愿意下转的原因分析

从图3可以看出,患者不愿意下转的原因主要是不信任社区医疗水平以及认为转诊手续麻烦,分别占56.2%和51.5%。认为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相差小也占了较大的比例,为37.7%。而社区没有开展家庭病床对转诊影响不大。

(二)医生定量分析

(1)医生的选取

本次调查共选取滨江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城区御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二医、邵逸夫医院75名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9份,其中男性42人,占60.9%,女性27人,占39.1%,社区医疗机构医生33人,占47.8%,综合医院医生36人,占52.2%。

在目前双向转诊转诊路径的畅通程度上,超过55%的医生认为目前的转诊渠道不是很通畅。说明转诊中间的过陈红光有待加强。

(2)医疗保险对双向转诊影响程度分析

认为基本医疗保险对双向转诊影响程度非常强的占11.59%,比较强的占30.43%,一般的占37.68%,不强的占20.29%。由此可知,基本医疗保险对双向转诊的作用比较强,但还有存在着提升空间。

(3)双向转诊运行不畅的原因分析

从图4可以看出,超过70%的医生认为缺乏明确的转诊标准和患者对社区医疗机构不信任是双向转诊运行不畅最主要的原因。基本医疗保险的支持力度不够和患者对双向转诊缺乏了解也是双向转诊运行不畅的重要原因。

三、研究主要发现

(一)基本医疗保险和双向转诊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1、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医保资金。实行双向转诊,可以降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支出,促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2、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促进病人合理分流,从而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格局。

3、加强医疗机构合作,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任何一所医疗机构都不可能单靠本身来满足居民全部的卫生需求,必须经过转诊来加强医疗上的协作。

(二)基本医疗保险和双向转诊的结合存在的问题

1、目前,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较少。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部分病人下转到社区治疗,制约了双向转诊的开展。

2、基本医疗保险只是简单地规定报销比例的差异,并没有对双向转诊制度进行程序或者规范的制度的设计,造成无法正常转诊,或只是形式上的转诊。

3、患者缺乏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在本次调研中,56.2%患者因为不信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愿意在此进行首诊或者下转。

4、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引导力度不够,对参保人缺乏约束。由于医疗服务的信息不对称,患者往往选择大医院。

四、政策建议

(一)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扩大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将更多富有社区卫生服务特色的服务项目,例如家庭病床、康复医疗、上门诊疗等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支付范围。通过拉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的报销比例,降低起付线,引导参保人选择社区首诊,并实行其他优惠政策,尽量减少转诊方手续,为患者提供方便。

(二)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基础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增加必要的辅助检查和治疗的硬件设施,提高基础医疗服务水平。另医疗保险部门通过定点医疗就诊的方式,改造或淘汰不满足条件的定点医疗服务机构,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

(三)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大对患者的约束力和引导力度。应通过媒体的宣传、健康加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参保人的约束和引导力度,使得参保人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不是随意流动,而是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而有序的流动。

参考文献:

[1]刘梅,陈金华,彭晓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实施双向转诊的意义及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04,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

社区医疗现状范文第4篇

>> 社区医疗卫生改革现状与发展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现状与深化改革 关于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印度的医疗卫生融资改革 新加坡的医疗卫生措施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湖南农村乡镇医疗卫生现状及对全科医生需求的分析与对策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与财政投入现状分析 即墨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站的现状分析 政府购买医疗卫生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浅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后的财务管理 浅谈医疗卫生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河北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机制创新 对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几点感想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思考与认识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困惑与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8-07-14.

[2] 张灿灿.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报,2004-11-08.

[3] 肖庆利.浅谈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几点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12-08.

[4] 李守利,庞文政.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亟待深化――由豫皖丙肝风波想到的.山东人大信息网,2011-12-05.

社区医疗现状范文第5篇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兴和县医院外科 012000

[摘要] 目的 调查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现状,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通过调查参加内蒙古医科大学于2013年举办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班”的42名我区社区医学学员,对我区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 发放调查问卷42份,回收39份,回收有效率为92.8%;39人中医生35(89.8%)人,医技人员2 (占5.1%)人,护士2 (占5.1%)人;35名医生均未接受过规范化住院全科医师培训,仅16名 (45.7%)医生接受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仅11(28.2%)名调查对象认为其所接受的继续教育可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仅14(35.9%)名调查对象满意目前的工作岗位。结论 目前全科医学人才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培养全科医学人才需注意兼顾数量和质量,加强政策支持,建立完整、强大的全科医学人才团队。

[

关键词 ] 内蒙古;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现状;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a)-0044-02

全科医学是一个新型医学学科,其服务中心是“人”,目标是维护、促进健康,可向社会、家庭、个人提供综合的、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1]。全科医学属于面向家庭和社区的,可将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康复医学、预防医学、整合临床医学融为一体的最佳形式,是最适宜、最经济的医疗临床服务模式[2]。社区卫生服务的主体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骨干全科医师,服务对象是广大群众,主要开展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健康教育” 为一体的综合社区卫生服务[3]。要加强我区社区卫生服务质量,需推行全科医疗,构建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体系,全力培养适合中国情、满足我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优秀全科医学人才。本文通过调查参加内蒙古医科大学于2013年5月举办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班”的42名社区医学学员,对我区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现状进行研究,并总结解决对策,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2年2月—2013年5月42名来自内蒙古的社区全科的医学工作者,其中男19人,女23人;年龄27~59岁,平均年龄为36.9岁。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现状问卷》对42名学员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员的一般情况(专业背景、学历、职称),职业现状(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岗位满意度等),教育现状(继续教育情况、全科医师相关培训情况、满意度等)三部分;发放调查问卷42份,回收39份,回收有效率为92.8%。

1.3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的数据应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39人中男17人,女22人;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为37.2岁;中专3人,大专25人,本科11人。医生35(89.8%)人,其中助理医师13人,医师15人,主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3人;医技人员2 (占5.1%)人;护士2 (占5.1%)人,全部为护士职称。

2.2职业现状

39人中,15人对目前工作岗位满意,13人不满意,其他11人未填写。不满意原因主要有工作量大(61.5%,8/13)、工资低(76.9%,10/13)、发展空间小(30.8%,4/13)、业务水平不能提高(30.8%,4/13)、工作条件差(38.5%,5/13)、患者少(30.8%,4/13)、医患关系复杂(23.1%,3/13) 、职称不能解决(23.1%,3/13)等。平均每接诊3~50位患者,工作者大多工作时间都用于诊疗,仅有10%左右的时间用于公共卫生方面。39人中认为影响全科医学发展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因素主要有:硬件设备短缺(51.3%,20/39)、技术差(64.1%,25/39)、患者不信任(48.7%,19/39)。

2.3教育现状

2.3.1全科医师的培训情况 35名医生均未接受过规范化住院全科医师培训,仅16名 (45.7%)医生接受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参加岗位培训动机主要为:自我提高需要7(43.7%)人、工作需要13(81.3%)人、领导要求(12.5%)2人;其中认为课程内容较多5人(31.2%)、培训时间较短9人(56.2%)、上级部门重视程度不够5人(31.2%)、培训重点不突出3人(18.7%)、过于形式化4人(25.0%)。16人对岗位培训效果满意度具体见表1。

2.3.2继续教育情况 仅11(28.2%)名调查对象认为其所接受的继续教育可满足自身发展需求;22人(56.4%)认为不能满足要求,6人(15.4%)未填写。不愿意参加继续教育的原因主要有:过于形式化(28.2%,11/39)、工作繁忙(43.6%,17/39);希望获得的继续教育形式主要有:讲课(46.1%,18/39)、大医院进修(64.1%,25/39)、网络教育(33.3%,13/39)、专科医生到社区会诊带教(43.6%,17/39)。

3讨论

全科医学已在我国发展历程中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重视[4]。目前,我国全科医学人才的队伍已具雏形,全科医生的培训及培养制度已开始建立[5]。但本次研究39人中35人均未接受过规范化住院全科医师培训,仅45.7%的医生接受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28.2%名调查对象认为其所接受的继续教育可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仅35.9%名调查对象满意目前的工作岗位,与齐殿君等人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6],说明目前社区全科人才的培养及工作安排未得到科学合理的安排,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我区社区组建优秀的全科服务团队,需加大对全科医生、护士等工作人员的培养、培训力度,优化社区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完善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还要培养全科医学人才,这就需要构建满足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岗位需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终身制教育体系,加强对我区社区医生进行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加强对全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提高全科人才的全科医疗能力,提高全科医学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综上所述,为顺应社会的需求,加快对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提高社区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执业及技术水平,营造一支高素质的全科医学人才队伍,是我区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服务质量有效提高的关键[6]。

[

参考文献]

[1] 沈志坤,蒋培余,陈婉玉,等.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发展的对策研究[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2012,2(1):6-9.

[2] 孙莉.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0):794-797.

[3] 黄星,韦波,张海英,等.欠发达地区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全球医学教育研究,2014,17(1):78-80.

[4] 宋锐,王建弘,吴晓艳.上海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基地教学模式探讨[J].医学信息,2013,26(8上):24-25.

[5] 郑玉玲,张大伟.在新医改背景下培养面向农村基层的中西医临床全科医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2013,32(6):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