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和理解

大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和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和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和理解

大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和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礼仪教育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少知识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因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事倍功半。大学生多数处于相对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探索一种直观主动、富有吸引力、能够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各种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社会实践性、能够达到人格逐渐完善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也就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本文试图从礼仪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角度,探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一、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

1 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遵循的原则。但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却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陈旧观念,普遍地过分注重理论的灌输,注重概念的演绎,过分强调对于理论内在知识体系的解释和理解,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一味地偏重理论讲解,使学生更加难于理解和接受:学生一味地偏重理论的背诵,忽视自身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与提高。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来说就形成了一种只注重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介绍的知性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则把思想政治教育当成一种纯理论知识的背诵与学习,从而应付考试的应试教育。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理想、信仰教育教化学生的功能,不能使之真正进入学生的头脑和心灵,不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2 政治功能与育人功能相脱节。由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所在,偏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教育,这当然非常重要,因为,思想政治素质是当代青年成才的核心,是青年个人信仰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也是青年调节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保证其正确发展方向的中心环节。但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把它凌驾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之上,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大都偏重于政治和道德,对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正常发展需要往往较为忽视,引发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因此。只有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胆探索和实践,才能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天地。

3 学习空泛与现实生活脱节。反思二十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误区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脱节,概括性的政治理论讲述较多。行为养成强调得少:空泛的大道理讲得多。操作性的技能技巧讲得少:知识性的条条传授多,扎扎实实的行为训练少。从终极的意义上说,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都在于应用,而理论知识也只有在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实践时,方能显示出它本身的价值。然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却缺乏“知”与“行”的转化。纵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实践,学生知行脱节、“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之情形已经相当严重,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有的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表面化学习,骨子里却轻视或忽视理论知识的行为落实。笔者曾经见过一些大学生,有的坐在公共汽车上对老幼病残视而不见。概不让座;在校内外遇到老师扭头走过。连声招呼都不打。这些日常生活中最起码的思想道德意识大学生都不具备,可见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应该引起深刻反思了。

二、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1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一个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同时推进的过程,而这些目标的形成离不开人的生活经验的融入和生活实践的锻炼,体验和陶冶。因此,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促进学生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加深知识理解的需要。人的发展是理性认识不断深化和感性认识不断丰富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理性知识。书本知识是学生的间接经验,这种间接经验的正确性、深刻性以及它的存在价值只有在学生自我的生活实践中真正转化为直接感受时,才能使学生去深刻认识,去真正接受。从而促进学生对理性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同时。从人的认识规律和认知特点看,感性认识又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掌握丰富的感性材料。形成直接经验,再通过教学过程加以归纳和升华,形成理性知识,将不断促进课程目标生成和发展。

2 礼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有效方式,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得益彰。从内容上看。礼仪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礼仪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礼仪等。

礼仪规范教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的抽象理论,礼仪教育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更易于为他们所接受。首先,加强大学生个人礼仪修养有助于提高他们好的素养,培养好的气质,使他们真正体现自己的自身价值。只有将大学生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统一于一身,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谈得上“完美”二字。加强大学生个人礼仪修养是实现完美的最佳方法。它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内涵,增加他们的“含金量”。从而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内在实力,使他们在面对纷繁社会时更具勇气,更有信心,进而更充分地实现自我。其次,加强大学生个人礼仪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笔者是从2001年开始给大学生开设“大学生实用礼仪”课程的。这虽然是一门选修课。但选修的学生非常多,最初每年有三、四百学生,后来最多时每年有六、七百学生。为什么有这么多学生选修这门课呢,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老师。你的这门课太实用了。许多平时我们没注意的问题,不知如何处理的问题,听了你的课,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对课堂上的一些师生互动活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很强。有许多学生提出,为什么不把这门课作为我们的必修课。也有的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要求老师留下电话号码。以便今后请教。更有一些学生经常打电话询问一些礼仪方面的事。于是,笔者便尝试着把礼仪的一些知识点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如在讲大学生如何成人的问题时,就把礼仪的一些基本知识融入进去,大学生们不仅听得津津有味,而且努力去践行。这就给笔者一个启发,可以把礼仪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融礼仪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 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结合。(1)把礼仪

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这二十个字的公民道德建设方针中,已经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融入了公民道德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应长期坚持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养学生“明礼”这一道德规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2)把礼仪教育与纪律观教育结合起来。纪律观教育是任何一个人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礼仪是以“自律”为特征的,但“自律”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通过“他律”逐步获得的,或者说是从“他律”发展而来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3)把礼仪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少数大学生存在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升道德情操,构筑抵御不良风气的思想道德防线,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明确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为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我国传统礼仪的“廉义孝耻”可以说与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异曲同工之妙。

2 重视高校教师的礼仪素质培养。强化身教作用。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学校,教师对学生不仅授业解惑,而且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因此。加强高校教师的礼仪修养培养,是课堂教育的首要条件。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礼仪的价值所在是维护、体现人的尊严。大学教师礼仪的核心是对大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因此。礼仪不仅是大学教师自身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表现,而且是大学教师职业道德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影响力量或要素。

3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礼仪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一靠人们的自觉来维持;二是靠社会舆论来监督。在礼仪修养过程中,环境的“他律”作用非常显著。众所周知。文化知识对人的精神气质的陶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带有根本性的。因此,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对于引导大学生礼仪有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可以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失礼言行及一些不文明的社会现象,召开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举办专题讲座,或通过校园网络等形式,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接受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4 加强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人们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所以,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礼仪文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意义:在于振奋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提高大学生循法守礼的意识和培养尊重社会行为规范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社会思潮对我们的冲击越来越大,其中一些不良社会思潮占领了我们的思想阵地。对青少年危害颇大,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民族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陶冶性情。树立正气,弘扬美德,表现智慧,分辨善恶,高校应利用民族传统节日。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我们的大学生从中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吸取营养,增强他们抵制西方不良社会思潮的免疫力。

大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和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礼仪教育;传统礼仪;礼仪课程;知行统一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国范围颁布执行了14个年头,对社会文明程度起了重要的提升作用。“明礼”作为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之一,无疑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影响力日益扩大的国际背景下,公民礼仪修养的提高,不再仅是事关个人颜面的小事,而是关系国家形象乃至前途的大事。大学生的礼仪教育也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人们的重视。我国虽然具有深厚的礼仪传统,但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中,礼仪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大学生不知礼、不守礼的个案常被作为诟病大学生的生动依据,是时候反思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三大误区了。

一、把礼仪等同于西方礼仪

一提到礼仪,人们的脑海里自然浮现出“西装革履”的典型形象,这正是长期以来学校、社会在礼仪教育中以西方礼仪为重点的倾向所造成的。以教材为例,面向高校教学的教材,按对象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不同行业为基础的教材,如商务礼仪、服务礼仪、涉外礼仪等,主要为普通高校、高职高专的专业必修课程所采用;另一类是以大学生修养为基础的教材,如大学生礼仪等,主要为普通高校的选修课程所采用。笔者仔细研读了十余本常用教材,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现行教材的编写体例大多以西方礼仪为主,对中国礼仪尤其中国传统礼仪很少涉及,例如《大学生礼仪》一书的“第三章应酬礼仪”中,对“派对”单独进行了详细地论述。“派对”显然是西方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之一,但在该教材中却备受重视。另外,该教材在“宴会”一节中,特地为“自助餐”单列了最后一小节进行论述。“自助餐”同样也是西方餐饮文化有的形式。这样的“重点照顾”却没有落在团拜、祭祖等中国特有礼仪上。礼仪=西方礼仪+中国传统礼仪。这才是现代中国大学生所需要的礼仪教育的内涵。长期以来,学校、社会在礼仪教育中以西方礼仪为重点的倾向,源于国际交往的需要。因为礼仪教育的重视和推广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而发生的,如何与外国人进行交往成为了礼仪教育的重点,西方礼仪成为了我们迫切需要学习的礼仪内容。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套西装一双皮鞋是人们赴宴的着装标准,西装和婚纱也取代了马褂和裙褂成为婚礼着装标准。客观地说,对外开放后以西方礼仪为重点的礼仪教育有效地满足了急迫的国际交往需要,为国人与世界沟通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对外开放三十余年,人们在作出合乎西方礼仪的行为时仍然感觉别扭,比如,拜访他人赠送鲜花一束,以示祝福,这样的内容也在我国很多现行教材中出现,这是西方人的常见做法。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却更多地赠送水果、营养品等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习惯的礼品。管中见豹可见一斑,这一再常见不过的例子背后是深刻的文化差异。由于无法完全理解和吸收西方文化,中国人难以认同和接受纯正的西方礼仪。中国人骨子里认同和接受的是历史悠久、潜移默化的中国传统礼仪。中国“礼”不仅是人际交往的规范,而且是个人道德的约束和修炼,引用孔子的思路,就是通过“克己”手段达到“复礼”的目标。只有把中国传统礼仪的道德内核与现代西方礼仪进行有机融合,进而进行礼仪教育,才能使人理解礼仪的内涵,自然作出“合礼”的行为。因此,就内涵而言,西方礼仪+中国传统礼仪,才是现代中国人尤其大学生所需要的礼仪教育。

二、把礼仪教育等同于礼仪教育课程

礼仪教育主要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类型。因为高校的文化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这一思维被习惯性地照搬到礼仪教育中。所以高校在加强礼仪教育时,往往首先想到通过开设礼仪课程、礼仪讲座等课堂教学形式来实现。例如,清华大学在2003年春季面向全校学生正式开设了大学生礼仪基础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自开课以来,受到广大学生的热捧,课程名额屡遭“秒杀”。课程、讲座的优势是集中授课、内容全面、作用直接,但最大的劣势是功利性明显。所以不少高校在就业指导时,会把职场礼仪作为必备内容。这容易导致学生对礼仪产生错误认识,错把礼仪当成外部工具,而不是内在修养。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校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而不是依靠文理教科书。清华大学在开设礼仪课程大受欢迎后,认为学生对礼仪的学习需求是十分强烈的。因此,该校在2004年秋,开始尝试实行“全程式”教育,把礼仪教育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就业指导和其他培养环节中。[2]该校的有益探索启示我们,礼仪教育课程只是礼仪教育的形式之一,不可等同视之。礼仪教育=课程+实践+氛围。如果说礼仪教育课程是礼仪教育的显性载体的话,其地位是首屈一指的,其作用是直截了当的。那么礼仪教育实践及其日渐形成的礼仪教育氛围则是礼仪教育的隐性载体,其地位是不可或缺的,其作用是深层渗透的。近年来,不少高校尝试在活动、仪式中强化礼仪程序,把礼仪教育贯彻到实践中去,营造礼仪氛围。2007年中山大学首次引入了西方传统大学的毕业礼仪,在人力、物力方面作了大量的投入,连开14场,一改以往毕业典礼走过场的习惯,2007届全体毕业生(包括4862名本科生、4622名硕士生、40名博士生)在象征着“教育崇高及知识圣洁”的中山大学权杖的见证下,上台接受校长亲手颁发的学位证书,同时学校还邀请他们的亲友代表在台下观礼,共同见证。同年,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大学等多所高校都采取了这样的方式。气氛庄严、程序严格、安排细致的仪式,比礼仪课程更生动、更深刻,权杖、学士袍、四方帽、学位授予过程等都是礼仪教育的载体,这些载体有效传递了对仪式参与者的礼仪要求。在庄严的气氛中,参与者自觉自愿地认同礼仪观念,遵循礼仪要求,践行礼仪行为。因此,就形式而言,礼仪教育=课程+实践+氛围,这才是适合当代大学生的礼仪教育。

三、把礼仪教育等同于礼仪知识教育

如上一部分所述,高校在加强礼仪教育时,主要依赖礼仪课程、礼仪讲座等课堂教学形式。而在实际教学中,课程教学囿于教学大纲、教学场所、教学班级等的限制,往往停留在知识层面的教育居多。陈嘉明教授在《儒家知行学说的特点与问题》一文中这样理解“知识”:“以外部事物为对象的‘知识’,属于科学认知的范畴,其性质是事实性的,其结果是通过理论理性来把握客观的真理;而以道德伦理为对象的‘知识’,则属于道德实践的范畴,其性质是观念性的,其结果是通过实践理性来形成某种主观上的道德‘信念’。在这一意义上,道德知识实际上乃是一种‘信念’。”[3]礼仪教育既有科学认识的部分,也有道德信念的部分,单一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只获得了知识,未形成信念,从而难以促成行为的产生。礼仪教育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形而上学,其追求的目标是知行统一,从知识走向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礼仪教育=知识+行为+动力机制,这是从内容结构方面看礼仪教育应当树立的观念。礼仪教育既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授予,又是礼仪修养的习得,两者为表里关系。礼仪修养依靠相关的礼仪知识来习得,而一个人的礼仪知识水平只有体现在礼仪修养水平上才具备了真正意义。礼仪修养水平的外在表现其实就是礼仪行为。只有满脑子的礼仪知识,而不在实际行为中践行,不可视之为礼仪修养水平。只有知行统一,其礼仪修养水平才获得认可。知行统一是礼仪教育的最终目标,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却面临着诸多困难。第一,只获得了知识,未形成信念。知道不等于相信,相信不等于坚守。知识转化为信念,需要精神层面的提升。第二,意志敌不过环境挑战。人是社会动物,人的行为受环境的影响。所以如果社会环境中充斥了恶的行径,人们对不合礼仪的行为见怪不怪,甚至反而对礼仪行为表示不解,那么坚持知行统一所需的意志力将是一般人所无法企及的。第三,行为缺乏有效回报。法国经济学家霍尔巴赫说过“:利益就是人的行动的唯一动力。”[4]礼仪是规范社会交往的,礼仪行为的目的是得到交往对象的认可,实现有效的社会交往。如果礼仪行为并没有换来有效回报,甚至换来麻烦、诬告,那么行为就失去了动力。正如前几年的“彭宇案”“,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疑问令人唏嘘无比,扶起倒地老人的行为本身是合乎礼仪的行为,遗憾的是其后数年直至现在,全国各地不同版本的“彭宇案”仍然在上演。坚持知行统一,做有礼之人,是困难重重的。这反过来要求礼仪教育在内容结构上,应当包含知识的传授,行为的促成,以及动力机制的保障。当然,这就是更广义的礼仪教育,非学校教育所能实现,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共同作用。在风华正茂的大学时光,大学生应当自觉提高礼仪修养,高校应当帮助学生全面学习中西礼仪文化知识,营造礼仪氛围,创造守礼环境,培养明礼、守礼的未来社会精英。

作者:姚剑婷 单位:星海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大学生礼仪(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曹钰娟,邱显清,向波涛.开设“大学生礼仪基础”课程的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12).

大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和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 礼仪课程 创新启示

我国向来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崇尚“礼仪”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高等知识分子的大学生,更是国民素质的集中体现。但是,当前一部分的大学生礼仪却存在比较严重的示范现象。

那么,我们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开展得如何?存在哪些不足呢?大学生礼仪课程应该如何从传统文化里吸取有效成分,获得创新启示呢?本文围绕这些问题,阐述一下个人的粗浅认识和理解。

一.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的现状

虽然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取得很多可喜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不喜欢礼仪课程

对于礼仪课,不少大学生不以为然,总觉得这门课程可有可无,甚至认为不合时宜,多此一举。在大学生心目中,礼仪课就是对他们言行举止的限制和规定,对其日常生活有点过度干涉。因此,崇尚自由的九零后大学生往往不会喜欢、不重视礼仪课。

2.礼仪课程缺乏文化内涵

当前,大学生礼仪课的开设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还有很多地方不够完善,尤其是缺乏文化内涵,简单地对各种场合的礼仪要求罗列出来便了事。其实,每一种礼节要求都有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高等知识分子的大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了解每一种礼仪的文化含义。

二.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创新的启示

面对上述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的现状,笔者经过切实的教学实践和个人思考,认为传统文化对该课程的创新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传统文化的基本含义

所谓“传统文化”,主要是指蕴藏在一个民族里面,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文化形式,具体来说,包括思想观念、道德情操、风俗礼仪、等不同层面。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东西方文化撞击而成的文化集合,以孔孟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合道家、佛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文化精髓。“传统”并不代表“落后”,对待我国传统文化,需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2.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创新的启示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更是值得我们用心保护、发扬光大,而且对我们大学生的礼仪教育课程创新,具有一些启发性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思考,归纳以下几点,以供参考:

(1)“伦理道义”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品德礼仪修养

礼仪是一个人品德修行的外在呈现,集中凝聚人的内在道德修养。由于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只侧重分数而忽略品德修养,加上家庭、社会的缺位,种种原因导致当前大学生的礼仪失范。比如,考试作弊、生活糜烂、谈吐不雅、乱丢乱扔等不良的失礼行为。要提升大学生的品德礼仪,单靠大学生的礼仪课是不够的,还必须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用“伦理道义”来感化大学生的思想灵魂。

如果说西方传统文化是宗教,那么我国传统文化则是道德。上下五千年,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爱国、爱民的道德精神,推崇仁义道德的品格,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儒家讲求道德、仁义。儒家代表作《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意思是“君子为了道德仁义可以志在四方,而不把自己仅仅局限在故土之上,小人却只顾留恋乡土而不知推行道义;《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我国传统经典《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大自然的运行刚劲强健,对应于此,有德行的人处世必定像天一样的刚强坚定、自强不息,像大地一样的厚重踏实、容载万物。在校大学生学习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必定有助其文化修养,进而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礼仪规范自然随之提升。

(2)中华传统文化重视雅言美行,对大学生的礼仪形象塑造具有示范作用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赞誉,讲“礼”重“仪”成为中华民族的良好作风。作为社会知识分子的代表,大学生更应该达到“知书达礼,待人以礼”的目标。但是,当前大学生的礼仪行为经常出现“失范”,极大地破坏了大学生的美好形象。因此,大学礼仪课程需要充分吸收中华民族重视“雅言美行”的优良作风,对塑造大学生的礼仪形象树立示范作用。

我国有一句经典古谚:“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对个人的言行举止提出比较形象的要求:站立如同一棵松树,行走如同一阵清风,端坐如同一鼎金钟,卧睡如同一张弓。我国最早的学生日常守则是《管子・弟子职》,比如“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无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饬。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提出具有概括性的行为规则要求。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非常强调雅言美行。大学生礼仪课程吸收这些传统文化,对提升大学生的礼仪品德都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3)儒家文化尤其强调“仁礼”,对大学生的礼仪培养有积极作用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化古国之一,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深厚历史底蕴。儒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尤其强调“仁礼”的道德品质。儒家创立者孔子在《论语・季氏》更是指出“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不学习礼仪,无法在社会立足,可见“礼”在个人修养的地位和作用。《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用“礼”来约束人们的一言一行。《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要求在具体的礼仪运用都需要以“和”为贵,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渗透“礼”的精神和内涵。我们教师需要将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的“仁义”“礼仪”精神,运用到大学生礼仪课堂上。用儒家的礼仪道德来感化当下的大学生,提高其对礼仪道德的认识和理解,尽快促使其成为知书达礼的社会精英代表。

三.总结

当前,部分大学生出现比较严重礼仪失范行为。为此,大学生课堂更需要开设礼仪课程。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崇尚“礼仪”,可以取其精华成分运用到大学生礼仪课程里,希望借此让该课程获得创新。经过切实的教学实践和个人思考,笔者认为我国传统文化重“伦理道义”、“雅言美行”、“儒家仁礼”,对大学生的礼仪培养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l]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马占军.浅议对大学生礼仪普及与规范的重要作用[J].品牌(理论月刊).2010(11)

[3]江艺敏.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与途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

[4]赵振有.论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J].中国报业.2011(02)

大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和理解范文第4篇

一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培育大学精神和建立优良学风,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尊重学校历史,把校史当作宝贵的资源,大力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注重教师品德素质的提升,引导教师奋发向上,养成以学生成长为己任的工作态度,同时,对学生要加强管理和教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接受,努力学习,培养其创新精神,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在优良学风和厚重学风的大教育环境中,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设计精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上,要追求其教育性、新颖性和吸引力,着力打造一批思想教育、创新创业、体育文娱等方面的品牌校园活动。把德智体美渗透到活动中,在活动中熏陶了大学生,充实大学生道德生活,升华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用爱国主义统领思想教育活动,唱响主旋律,进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功能,用微信、微博、校园广播站等媒介,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氛围,在活动中注重强化活动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丰厚校园文化,延伸活动的空间与渠道,实现网络与实践,线上与线下呼应的文化活动体系,牢牢的把握校园文化主动权,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学生自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建设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论学习社团、创新创业社团,在社团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文化育人的功能是巨大的,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校园文化的特殊功能,用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意义深远。同时,用优秀校友、学校重大历史转折事件激发大学生的成材的激情与愿望,励志报国,积极开展文明个人,文明寝室,文明班级,文明系处的评比活动,清除校园垃圾,净化校园空气,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

二是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对思想道德的认识程度

现在大学生有很多机会来接触社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课堂,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例如“向人民学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科技咨询,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进行最有效,最生动,最直接的教育。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社会、了解社会,并从中体验人民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创造历史中凝结的开拓进取精神,进而激励自身的服务意识和劳动意识,把人民幸福为己任,养成为人民服务至上和艰苦奋斗的道德品质,并且在社会实践中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更理智的看待社会各种问题,使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认知水平符合社会标准,道德品质不断提升。解读学校文化内涵,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学校文化是学生科学发展内部驱动力,是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富有魅力的学校文化会衍生出一股强大的文化力,能使学生在润无声中绽放个性品质的神采,因而让每位学生了解学校文化及深入理解学校文化内涵十分必要。学校利用学生开展综合活动的时间,首先引领学生了解并深刻理解富有魅力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理解办学理念中“人人有成功之道”所包含的“热爱、平等、信任、信心、方法”五大元素。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处处体现热爱、信任、信心,内化为自身的良好品质和奋发上进的动力,不断追求卓越。在解读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通过解读学校文化的深刻内涵,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校园环境管理中深入实践学校文化主旨,不断促进学生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加强礼仪教育,养成文明习惯。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讲文明、重礼貌、各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仪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礼仪教育,进行礼仪规范训练,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求学生注重个人仪表,讲究言谈举止,注意公共礼仪,严格遵守学校礼仪,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人交流时要态度诚恳、亲切,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要在展示良好的中学生礼仪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举办主题班会,形成良好班风。班风正则学风浓,良好的班风可以充分发扬班级的团队精神,同学们会在激励的环境中携手共进、健康成长。

三是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

大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和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方法

《大学生礼仪》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适应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全面能力需要和大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迫切要求而开设的、颇具时代特色的知识体系。目前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礼仪类公选课,但是此类课的教学多采用传统的“以教室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作为授课教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礼仪、运用礼仪,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本文就大学生礼仪课程方面的教学方案展开分析与探索,对如何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进行思考与探讨。

一、《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方法选择的前提

1.基于教学目标的科学确定。

教学方法要服务于教学目标。根据《大学生礼仪》课程的性质,其教学目标主要应定位在三个方面:(1)让学生意识到大学生礼仪对于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性;(2)让学生学会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以日常交往为核心的礼仪规范;(3)促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礼仪规范知识和技能转变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要想实现上述三个教学目标,就要考虑合适的教学方法与之适应,因为对于教学目标而言有效的教学方法才是好的。

2.基于教学内容的科学选择。

根据《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目标,其教学内容主要应该选择学生在校园生活和走向社会所需的最基本的大学生礼仪事项及其规范:(1)仪表礼仪,主要包括仪容修饰、行为举止、表情神态、常规着装和佩戴饰品等;(2)公共礼仪,主要包括校园生活礼仪、公共场所礼仪、餐饮基础礼仪等;(3)交往礼仪,主要包括称谓礼仪、介绍礼仪、握手礼仪、名片礼仪、电话礼仪、交谈礼仪等;(4)求职礼仪,主要包括求职前思想准备、求职材料的撰写、面试礼仪等。这样设定的教学内容并不追求大而全,而要做到小而细,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此对应,结合教学目标,就要考虑什么样的内容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会更有效。

二、《 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模式、方法的新尝试

由于我国的学校教育整体上偏重于知识的传授,没有过多的实践经验,因此大学生对这个课程感到既陌生又熟悉所,所以教学效果也不太好。那么,对于实用性较强礼仪课程而言,在教学中我们尝试采用“体验―感悟―行动”的体验式教学模式,能较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下面阐述在“体验―感悟―行动”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与运用。

1.讲座教学法。

邀请富有经验的实践者或礼仪专家前来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 介绍自己在各项工作中运用礼仪的体会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 有“ 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的效果,使学生感到犹为亲切; 能调动学生思维, 使学生结合自己学过的礼仪理论, 向讲座者提出自己感兴趣或疑惑的有关问题, 学到实践者成功经验, 吸取其失败教训, 从而提高实践中自己的综合素质。

2.案例教学法。

上课时如果照本宣科,无异于味同嚼蜡,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礼仪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中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列举师生亲身经历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实例,克服了空洞说教的弊端,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讨论发言法。

所谓讨论式教学方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或学生提出某一个或几个问题,通过充分讨论形成共识,达到掌握它的一种方法。通过讨论,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学互动,矫正学生日常的错误行为,以达到师生的共鸣。

4.情景互动法。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创设生动、形象、具体的情景和氛围,来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法而言,情景教学法更直观、更具体、更贴近实际。在进行情景互动模拟时,由师生共同选择案例,并编写剧本由教师在课堂上假设某种礼仪活动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相应角色,可将班内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到讲台前面进行演示,要求班内其他同学进行观察,待模拟结束后,由学生进行点评,针对模拟表演和学生点评的结果,教师再进行适当点播,从而纠正错误的姿势和动作。

三、《大学生礼仪》 课程教学目标考核的模式探讨

礼仪课程的考核目的不仅是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的掌握程度,更要考察他们的基本修养与素质, 需要检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看他们是否具备了现代人应当具备的礼仪规范和文化修养,最终考核制定了考试改革方案,采取技能测试的形式进行。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小组自编、自导、自演礼仪知识情景剧,以考核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考试应以综合测评学生知识水平为准则, 注意考试中相关知识的覆盖面要有一定的广度, 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发挥都能体现出来。

总之,大学生礼仪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在教学方法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课程改革和师生的共同努力,相信该课程在加强学生的礼仪修养、提高学生社交礼仪技能、增强学生团结合作意识方面会取得一定成效的。

参考文献:

[1] 林友华.社交礼仪[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陈华.试论社交礼仪教学改革[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3] 金正昆.社交礼仪教程[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方案探讨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高毅

摘要:大学生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步入社会与人交往的一座桥梁。“大学生大学生礼仪”作为近年高校开设的一门新兴课程,其教学方法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选择,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方法

《大学生礼仪》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适应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全面能力需要和大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迫切要求而开设的、颇具时代特色的知识体系。目前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礼仪类公选课,但是此类课的教学多采用传统的“以教室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作为授课教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礼仪、运用礼仪,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本文就大学生礼仪课程方面的教学方案展开分析与探索,对如何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进行思考与探讨。

一、《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方法选择的前提

1.基于教学目标的科学确定。

教学方法要服务于教学目标。根据《大学生礼仪》课程的性质,其教学目标主要应定位在三个方面:(1)让学生意识到大学生礼仪对于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性;(2)让学生学会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以日常交往为核心的礼仪规范;(3)促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礼仪规范知识和技能转变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要想实现上述三个教学目标,就要考虑合适的教学方法与之适应,因为对于教学目标而言有效的教学方法才是好的。

2.基于教学内容的科学选择。

根据《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目标,其教学内容主要应该选择学生在校园生活和走向社会所需的最基本的大学生礼仪事项及其规范:(1)仪表礼仪,主要包括仪容修饰、行为举止、表情神态、常规着装和佩戴饰品等;(2)公共礼仪,主要包括校园生活礼仪、公共场所礼仪、餐饮基础礼仪等;(3)交往礼仪,主要包括称谓礼仪、介绍礼仪、握手礼仪、名片礼仪、电话礼仪、交谈礼仪等;(4)求职礼仪,主要包括求职前思想准备、求职材料的撰写、面试礼仪等。这样设定的教学内容并不追求大而全,而要做到小而细,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此对应,结合教学目标,就要考虑什么样的内容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会更有效。

二、《 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模式、方法的新尝试

由于我国的学校教育整体上偏重于知识的传授,没有过多的实践经验,因此大学生对这个课程感到既陌生又熟悉所,所以教学效果也不太好。那么,对于实用性较强礼仪课程而言,在教学中我们尝试采用“体验―感悟―行动”的体验式教学模式,能较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下面阐述在“体验―感悟―行动”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与运用。

1.讲座教学法。

邀请富有经验的实践者或礼仪专家前来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 介绍自己在各项工作中运用礼仪的体会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 有“ 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的效果,使学生感到犹为亲切; 能调动学生思维, 使学生结合自己学过的礼仪理论, 向讲座者提出自己感兴趣或疑惑的有关问题, 学到实践者成功经验, 吸取其失败教训, 从而提高实践中自己的综合素质。

2.案例教学法。

上课时如果照本宣科,无异于味同嚼蜡,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礼仪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中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列举师生亲身经历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实例,克服了空洞说教的弊端,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讨论发言法。

所谓讨论式教学方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或学生提出某一个或几个问题,通过充分讨论形成共识,达到掌握它的一种方法。通过讨论,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学互动,矫正学生日常的错误行为,以达到师生的共鸣。

4.情景互动法。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创设生动、形象、具体的情景和氛围,来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法而言,情景教学法更直观、更具体、更贴近实际。在进行情景互动模拟时,由师生共同选择案例,并编写剧本由教师在课堂上假设某种礼仪活动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相应角色,可将班内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到讲台前面进行演示,要求班内其他同学进行观察,待模拟结束后,由学生进行点评,针对模拟表演和学生点评的结果,教师再进行适当点播,从而纠正错误的姿势和动作。

三、《大学生礼仪》 课程教学目标考核的模式探讨

礼仪课程的考核目的不仅是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的掌握程度,更要考察他们的基本修养与素质, 需要检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看他们是否具备了现代人应当具备的礼仪规范和文化修养,最终考核制定了考试改革方案,采取技能测试的形式进行。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小组自编、自导、自演礼仪知识情景剧,以考核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考试应以综合测评学生知识水平为准则, 注意考试中相关知识的覆盖面要有一定的广度, 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发挥都能体现出来。

总之,大学生礼仪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在教学方法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课程改革和师生的共同努力,相信该课程在加强学生的礼仪修养、提高学生社交礼仪技能、增强学生团结合作意识方面会取得一定成效的。

参考文献:

[1] 林友华.社交礼仪[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