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心理学破窗效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 键 词】心理学效应;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082-03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中写道:“心理学和教育是同一现实和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要指导心灵就需要了解心灵的运作。只有那些了解心灵及其运作的人,才能运用他的知识指导心灵走向更高、更普遍的目标。”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尤其是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肩负着指导心灵、塑造灵魂的职责,更应该懂点心理学知识,从而能够在班级管理中娴熟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巧,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曾经担任过17年班主任。时至今日,我依然念念不忘与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耳鬓厮磨的日子。我始终坚定地认为,没有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教师生涯是不完整的,因为班主任比学科教师更接近教育的本真。虽说一直认为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得并不出色,好在带过的学生还算喜欢自己,领导和同事也给了我以肯定。用他们的话说,我班级工作点子多,懂得小孩的心理,会跟孩子们交流。我深知,这点滴成绩得益于自己一直以来对心理学的喜爱。
一、心理学效应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心理学》是中等师范学校最后一年的一门专业课,也是一门我特别感兴趣的课程。至今记得,我们几个同学经常在课余时间凑在一起,津津乐道地分析着身边人的气质类型;也记得,曾经跑到学校图书室,一下子借来了三本心理学方面的书。时隔20多年,我还能记得其中一本书为《心理现象分析百例》。从这本书中,我了解了从众心理、超限效应、破窗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等心理现象,并长时间影响着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超限效应”描述的是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心理的现象。比如,教师跟学生讲道理的时候,无论事态多么严重、分析如何到位、理由那样充足,都不可拖延时间过长,否则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在教育实践中,我总是提醒自己下课铃声一响立刻停止讲话,与学生交流说话一定要简练等等。
“破窗效应”是说窗户破损后若无人修补,其它窗户也会随之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应用在班级管理上,就是要做到见微知著,抓住问题开端,遏制住不良之风的蔓延。因为明白这一点,开学初我总是特别重视班级常规管理,狠抓学生习惯养成。不管学校要求如何,我都要求教室整洁有序,学生上课、间操、集会等容不得一人违纪。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美好的期待往往会带来美好的结果。应用在班级管理中,就要求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都要有所期望,懂得欣赏每个学生,不要厚此薄彼。我初当班主任时求胜心切,总希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快提高成绩,期待过高导致操之过急,效果可想而知。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我对“期待效应”有了新的理解,要求自己做到“因生制宜”,对每个孩子设定“合适”的期待,与之口头签订符合其学习能力的“心理契约”。那一年我任教一年级,与班里几个学困生约定,让他们和邻班同水平的学生比成绩,每次测验达到60分就是成功。因为降低了对他们的期待值,他们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让我内心多了一份爱心和耐心。孩子们也因目标似乎近在咫尺、不再遥不可及而充满信心。他们的学习成绩一天天在进步,期终考试邻班有3至5人未过及格线,而我班学生成绩最低80多分。学生们的回报远远超过我原来的期望值。多年后,我在读《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时,看到这样一段话:“许多教师采取非常严厉的措施,或是给较低的分数来对待那些他们认为没有表现出足够雄心的学生,希望以此来唤醒他们沉睡的雄心。但此法对那些学习成就已经跌近警戒线的孩子会越挫越差。反之,我们以温和、关心和理解来对待这些孩子,他们则会表现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智力和能力。”我想,如果我们都能及早感悟到这一点,班主任工作就成功了一半。
二、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班主任工作对象是学生,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正确而有效地组织班级工作的前提条件,是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基础。我们面对的学生既有阶段性发展的共性特点,又有各种原因造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了解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又要考虑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为了解学生、读懂学生,我有针对性地阅读了《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有关书籍、资料,还注意采用多种方法了解和研究自己班的学生,比如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各种班级活动,全面观察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学生、学生家长、学生亲友、任课教师等方法,分析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我认为只有了解学生,才会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坚持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营造良好的班风,塑造特有的班级文化,增加班集体的凝聚力;我注意捕捉孩子成长的困惑和心理,做好孩子的情绪管理。比如,针对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普遍倾向,在新学期伊始举行的“缘来一家人”团体心理辅导系列活动中,通过游戏、创作班歌、唱班歌、定班规等环节,让学生感受集体氛围,找到班级归属感;组织学生与兄弟班开展歌咏赛、拔河比赛、队列比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较强的班级凝聚力逐步形成。为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我根据注意心理学规律设计了 “注意使你更出色”团体心理辅导课,先让学生观看动画片《小猫钓鱼》,认识到“注意力”的重要性,再通过系列游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指导学生认真听、注意看、用心记,让学生在游戏中领悟到锁定注意目标、提高目标兴趣、努力排除外界干扰就能提高注意力。学生同时明白了全班同学都集中注意力,目标一致、目的明确、团结协作,就能更出色地完成任务。为了培养每个孩子的自信心,每学期末我们举行“评选班级之最”活动,让每位同学都展示出自己最优秀的一项本领。针对小学生情绪控制能力弱的特点,我设计了“做情绪的小主人”心理健康辅导课,引导学生通过情景扮演、讨论等方法,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做一个快乐的小学生。事隔多年,许多学生依旧记得这些活动,每每相逢,他们常常是兴致盎然地谈论起这些活动。作为班主任,我为这些活动能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回忆而深感欣慰。
三、基于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实践与研究
与个体心理学的邂逅缘于几年前书店中的一瞥。书店角落里的一架书橱中,一本《自卑与超越》无意中吸引了我的目光。我随手翻阅起来,没想到《译序》便让我被作者的传奇经历所深深感染。这是一本深度剖析自卑的心理书,作者以平易轻松的笔调论证了自卑感的形成,并描述了自己如何将自卑转变成对优越地位的追求动力,最终成就辉煌人生的经历。我也因此认识了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阿德勒。他以“自卑情结”为中心思想创立了“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行为都出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我从此走进了个体心理学的大门,相继研读了《心理与生活》、《儿童的人格教育》、《走出困境的十堂心理课》等数本个体心理学的经典著作。
个体心理学强调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实体,根据自己的独特目的去寻求人生意义和追求理想,并且是一个与社会和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他认为,我们要理解这样的个体,只有通过理解他与其他社会成员的联系这条途径才能实现。在班级这个大集体中,作为班主任很容易发现和观察到学生个体的情感表达方式和相互之间的思想沟通渠道。因此,将所学理论知识积极应用到班主任工作中,提炼形成了学生《心理水平体检表》,该体检表包括“我的家人”、“生活经历”、“学习经历”、“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及一项人格测试等内容。每接手一届新生,我都会把表格发给每个学生,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填写。通过《心理水平体检表》对每位学生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后,针对他们的不足设计了“心灵对话记录袋”,以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随访、干预。于是,学生们在“心灵对话记录袋”中首先自我对话,擅长动笔的用“心灵周记”,擅长口头表达的用“每周小录”,擅长画画的用“心灵写真”,他们用最擅长的方式记下成长过程中的苦辣酸甜,在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中成就自己;其次是互相对话,每月一次“班主任心语”、“父母心语”、“同伴印象”……学生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得成就感,感受自己的与众不同。
关键词:正迁移 PROE 高职教育 实践 理论
课 题:1.杭州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院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102)。
2.杭州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教师学生工作经历工程资助重点项目。
鉴于理论与实践之间难以分割的紧密联系,笔者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强、学习情绪高涨的工程软件类实践课程PROE为试点,进行改革,力求为形成实践与理论学习之间的正迁移,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改革思路
在教育心理学中,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者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或者两种学习之间相互促进称之为正迁移。
本次试点改革的思路是:改变以往软件教学脱离理论基础、对操作方法和技巧的片面关注,借助学生学习PROE的动机,遵循认知规律,因势利导,激发机械相关理论的学习需求,在理解和应用基础理论以循序渐进地解决PROE实践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以刺激理论学习动机的生成并逐渐强化。经由事实而非说教,逐步消除理论基础薄弱导致的破窗效应,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促进,减弱对理论学习的抵触情绪,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得以相辅相成。
二、具体实施
1.强化PROE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笔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顺序,首先简单演示PROE的各种功能,给予学生必要的学习预期;然后直接切入学生的兴奋点,把立体造型的教学课时提前,在三维创建过程中,引入相关平面绘制操作方法,以辅助完成立体造型。在此情境中对二维操作所作的讲授和练习,是目的明确的。学生急欲进入后续三维学习的强烈意愿,激励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效率提高。当他们经过努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学习内容后,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状态所带来的学习热情,使其原有的学习动机得到进一步加强。
2.实践到理论的正迁移
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零件造型的已知条件仅为设计参数,并无具体的操作步骤或专人指导。操作者首先必须清楚各项设计参数的意义,并进行相关计算,然后再仔细分析在PROE造型过程中,上述参数如何灵活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力求循序渐进地设置问题情境,由浅入深,帮助学生培养认真思考的习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之参与到练习中来,而不仅是被动地接受指导。
以“齿轮”为例,在学生遵照书上的指示,用PROE完成一个规定大小和齿数的直齿圆柱齿轮造型后,教师设问“如何绘制齿数不同于书中示例的直齿圆柱齿轮?”这个问题的解决,首先必须清楚齿数的改变会对齿轮产生怎样的影响,然后分析由于齿数的变化在PROE造型过程中哪些参数需要修改、怎样修改、理论依据何在,最后才是依据分析绘制出齿轮。达到这一目标之后,进一步设问“如何绘制齿数不同于书中示例的斜齿圆柱齿轮?”一字之差,在理论方面,知识点又涉及略微扩大的范围。以此类推,在层层递进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需求。
在此情境中,理论学习是自发且目标明确的。对于相应的目标,学生只要努力即可以达到,并非他们原本想象中的遥不可及,专业成就感不断得以满足,对理论学习的抵触情绪不断弱化。学生意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主动迫使自己“不得不”学,再进一步升华,真正产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建立起信心。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们才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取得的学习效果、学习体会等会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强烈而持久的动力。
3.理论到实践的正迁移
之所以要通过实践来激发学生理论学习动机,正是由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和积极促进作用。我们仍以前述 “不同齿数、不同种类的齿轮”为例,当学生掌握了相关概念、定理或公式后,才具备灵活应用的能力。在看似繁杂的一系列知识点中,筛选出在PROE造型过程中“齿数和种类”的改变会影响到的关键参数,如随着齿数的变化而变化的渐开线的展角,随着齿轮倾斜程度不同而不同的螺旋角等,并计算出具体情况下的数值。
当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并指导实践后,成效是以指数倍率增长的,可以不必依赖老师和教材,随心所欲地设计零部件,而非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模仿阶段。
参考文献:
[1]黄山.职业院校学生厌学情绪分析[J].职业,2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