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素质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医学院校 思政课教师 医学生 职业素质
医学生是即将走上医务岗位的后备力量,救死扶伤是他们的天职。在校的医德教育直接影响到他们从事医疗工作后的医德和医风,直接关系到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质与量的提升,关系到我国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师需要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能顺利处理好医患关系,解决好医患矛盾,避免医疗纠纷问题的发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医学院校医学生职业素质现状
1. 医学生职业素养认知片面性
长期以来,医学教育对于医学的专业知识较为重视,但是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上的教育较少,以至于医学生存在人文精神的缺失。通过与学生座谈,发现医学生对医生职业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为患者看病。其实,医生的职业素养,不仅包括技能素养,还包含人文素养。优秀的医生都是集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知识融为一体,并与技能一起,内化为职业素养的。多数学生将职业教育与职业素养在认知上混淆,导致不少学生工作后不能成为合格的医生,医患关系紧张。
2. 职业教育脱离医疗行业
笔者对学生的一次简单问卷:你对医疗行业了解程度怎样?结果显示,了解的只占总人数的5.8%,82%的学生了解一小部分。12.2%的学生不了解。可见医疗行业信息与教育关系联系的不紧密,对学生来说较为生疏,在就业招聘时才有所知。医学职业素养内容需要在医学院校学习期间就要有系统的认知。对于行业要求的职业规范与实践能力统一起来,才能培养成为当前转型期社会所需要的医疗职业人才。
3. 医学的职业教育体系有待完善
传统上职业素养中的价值观为“一元化”模式,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职业价值观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这就需要医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跟上时展的需要,使理论教材与实践需要结合起来,增强人文社科知识的讲授,使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增强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加强思政教师对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措施
1. 人文素质教育,理论与医疗实践相结合
思政教师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需要将职业素质中的人文知识与医疗实践问题相结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引,助推人文研究水平再上新台阶。一改空谈理论,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思政教师将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内容与解决医疗实践中具体的问题相结合,才能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医学的社会所需人才。
2. 创新教育方法,以实例提升职业素质认识
如今的大学生,能够通过各个渠道了解社会信息,对空洞的说教会感到反感。因此,思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需要集合医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握好时代脉搏,切实让职业素质教育见实效。如,在讲授医德教育理论课时,在理论上必须讲清“医德”内涵与其重要性,再结合当前的时事新闻教育引导学生,效果会更好。如抗震救灾、国际救援中涌现的医疗英雄人物和事迹,就能给学生起到榜样教育作用。
3. 突出现代教育理念,加强对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的良好的思想品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养成,“暴风雨式”的教育只能一时见效。医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应从新生入学始,就要在课堂中连贯进行医德教育。思政教师与医学专业教师互相沟通,了解学生的动态,形成职业素质教育合力,找准政治理论课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切入点,在医德教育中,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把医德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寻求契合点,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总之,医学是门较强的实践科学,医学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医学教育更多的强调了医学生的敬业精神、社科知识与思维方式等职业素质的教育。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和创新思维能力教育,是全面医学人才培养的大趋势。在全面提高医学生职业素质的过程中,医学院校的思政课教师任务艰巨。
【参考文献】
[1]李恩昌,刘宪亮.论医学生医学职业人格培养的必要性――医学职业人格研究之一[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
[2]尹记远,刘小勤,李秋心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医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李阳新.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新探[J].安徽医药,2008(9).
[4]郝玉芳,韩丽沙,牛慧君.护生职业人格特征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2).
[5]苏波.医科大学生职业责任感的培养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关键词:校企合作;会计专业;高职教师;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310-02
高等职业教育已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高职院校纷纷出台人才强校战略,教师职业素质日益成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高职会计教师的严重缺失与素质不高,已成为影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制约高职会计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开展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办学对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升会计专业教师职业素质,打造高水平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进而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会计专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会计专业教师职业素质内涵
职业是人们因社会分工而从事专业领域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所谓高职会计专业教师职业素质,是指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为了完成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对会计专业与自身从教工作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观念、职业能力、职业个性等方面[1],为完成责任与义务的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与个性修养等。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国家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既不同于中职院校,属于高等层次,也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是介于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中间人才,人才体现高等性和技术应用型特点,这决定了高职教师除了具备作为一般教师职业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包括教育教学能力)、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等共性要求外,还特别强调了应具备面向行业、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必需的高层次、技术性、应用型等特点。
二、校企合作在培养高职会计专业教师职业素质中的作用
为顺应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金蝶集团等企业展开合作。校企合作提高了专业与职业的对接度,在推进会计专业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校企共建、前校后厂等合作的同时,通过共同帮带、研发、引进、内培、兼职等方式,“金蝶会计学院”等校企合作项目促进了本院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在培养会计专业教师职业素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增强了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观念
通过校企合作,促使教师有史以来最大限度地突破学校办学围墙,将理论用于实践,真枪实战,在努力促进学生学做合一、职业素质形成的同时,教师首先贴近实践环节,接受企业环境、企业实际运营方式及管理体系的实地操作训练。教师边干边教,学生边干边学,利于教师从自身经历和体会出发,用意志品质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职业兴趣,从而使教师职业观念增强。有些高职院中部分会计专业的中青年教师存在功利思想,迫于晋升职称等压力,教学疲于应付,缺乏奉献精神,教师单单讲,学生呆呆学,过程缺少交流,忽略对学生从业思想、从业观念、职业道德与从业价值观等进行引导教育,职业观念淡薄。
为了改变这些现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办学后,学院结合学生顶岗实习,专门制定了《会计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的实施意见》,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开展专业调研、项目研究、技术服务、技能训练、课程开发与建设、编写实训教材、开拓实训基地等。这促使每位会计专业教师每年必须到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一个月,特别是无企业工作经历的中青年教师,每三至五年就要到合作企业实践锻炼或开展社会服务半年以上。这些教师通过深入管理、服务一线,亲身经历企业会计领域目前的管理现状,培养了会计专业教师从业情感和职业观念。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观念增强直接影响了教学活动,对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有利地推进作用。
2.提升了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
职业素质是通过职业人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来衡量的。校企合作促使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参与企业一线管理、服务与课题项目研究过程,与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企业人员交流学习,获得宝贵的会计从业经验,通过企业实践提升了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并且,通过校企合作共同组织教学,让企业专家、岗位能手参与教学,共同打造专业技术教学团队,让教学更贴近实际管理、服务一线的要求,从而利于会计专业教师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对人才需求把握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地开展教学,实现了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
有部分会计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与专业水平相对高职教育要求偏低,而部分新招的中青年教师,学历达到要求,但职称与教学经验又不够。并且,大部分教师没有企业实践经验,信息相对封闭,很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会计专业教师整体的专业技能、实践经验、会计从业能力、高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缺失。
随着校企合作工作的深入开展,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联合成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着力打造以专业(群)带头人为引领的会计专业技术教学团队,实施订单培养。通过专业建设研讨,校企联手根据当前行业、企业发展需要来设置专业方向,如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会计(连锁经营财务经理方向)等,共同拟定未来几年的招生(聘)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联手设计了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融入行业标准新内容的课程与教材。通过打造会计专业技术团队与会计专业过程开发、教学组织,有力地提升了会计专业教师的执教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
3.培养了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个性
高等院校三大职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高职院校除了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直接参与企业课题研究、服务于企业成了吸引企业深入合作的另一有力保障。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3],高职会计教师要具备“解惑”能力,作为从教者帮助学生直面社会、人生难题,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具备专业疑难攻克能力。
通过校企深入合作,在教师参与企业研发课题、共建项目的同时,开发了教师的职业潜力,提升会计专业教师的科研、服务水平,这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教师的职业个性形成。由于会计首要遵循会计准则的职业特点,过去多数会计教师已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照本宣科,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观念陈旧,这无法与当前会计行业发展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也直接影响高职会计教师自身教科研能力的开掘。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共建创办金蝶会计学院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为教师打开了很大的自主空间。学院制定政策规定会计专业教师分期分批脱产深入企业,共同开发软件,组织或参与企业课题、项目研发、为企业提供咨询、开展员工培训等服务。并在时间、设备、资金上予以政策倾斜,让教师真正走出校园,面向企业,面向行业学术研究与理论前沿。通过校企间的亲密合作,调动了会计专业教师投入教科研服务的积极性,许多教师为引导学生热爱会计专业、钻研业务知识,根据“90后”学生的智能与个性特点,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展现出蓬勃的教学活力。校企共建挖掘了教师职业潜力,提升了会计专业教师的科研服务能力,培养了教师创新与攻坚精神,发展教师职业个性,也扩大了学院的知名度,在社会上有力地发挥了示范高职院校的辐射作用。
三、结语
从历史经验得出,任何一个行业、企业要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高素质人才。新形势下,行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等技术性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迫切需要与产业、行业、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将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结合起来,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校企合作对高职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都有着重要影响,它不仅增加了高职教师的职业观念,提升了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了高职教师的职业个性,而且为学校带来了稳定的兼职教师资源,为在校教师提供了更多的“相观而善”的机会,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为提升会计教师整体素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杰法.浅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3).
关键词:职业素养教育 中职财会教学 作用分析
随着教育制度的变革与深化,素质教学方面更加的受到关注,目前我国许多学校都将素质教育班上教学课堂,课堂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不同专业,对职业素养教育的要求各有侧重点。近年来,随着在财会专业的课堂教学。为此,本文就中职财会教学对素质教学相关工作做了一下的研究与分析。
一、运用专业知识,提高职业素养
在大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和社会化现代建设的背景下,对于广大的职教人员来说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是不可或缺的,同时更加要求职教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国家的财务制度、法规能否贯彻执行与财会人员道德职业素养的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直接关系到国家资金、财物能否正确的使用。为此,中职教师在教学的课堂中,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行提高,指导学生要遵守有关的国家法律。教师可以利用发生在生活中的一些违纪案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找出错误,进行探讨、研究,并将其改正;也可以在正面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要倡导学生坚持原则,引用勇于和违法乱纪的行为斗争的例子。如:将有关销售时可引用某些单位将“现销收入”记入到“应收账款”中。告诫学生不能将账户的错误记录挪用公款。
二、素质教育对财会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财会人员职业素质的高低是保证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道德素质的高低更是至关重要。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学生实施职业素质培养显的特别重要。目前我国正处于整体环境发展较快的期间,在国民经济中新旧产业以及相关产业技术的不断更新替换,这样对于就业者在个人能力与个人素质、素养方面有了更大的要求,当加入WTO之后,市场方面的开放对于就业者要求也随之加大。成了当务之急。更因其在会计规范体系统一、理论上的才重新塑造。有关结构的更新完善。与此同时,对于中职财会教学以及更高的财会教学有了新的挑战,如何在财会教学中落实与实施素质方面的教学,培养出有更高的素养和个人能力多样的财会人员成为现在的主要任务。
三、财会教学中素质教育策略
贯穿整个财会专业的特点,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开展和进行,在大的环境下各行各业对职工的要求发生变。就职人员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同时还要兼具这职业的道德精神。一个国家的财务制度、相关的法律、能否贯彻执行与职业道德的素质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直接国家在财产方面是否可以正确的运用和管理。因此,这与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要求教师结合专业的特点,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其自身的道德素养。
采用多种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国家的兴旺与否,决定着在现在以至未来积累的竞争环境中是否有主动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直观有趣的教学方案,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的品质和思维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提升良好的创新能力,经过模拟把学生置身于现实的工作中,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灵活的运用和转化,通过实习,让学生得到规范、准确的技能动作、培养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可借助专业的模拟学习,指导学生在现实工作中要如何去填写有关的业务如:支票、办理银行业务等。这样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技能和知识,具有完备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马上进行实务操作。
结合所学,培养学生的主观动手能力和知识的运用。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中”,学生的“高分低能”的现象存在很普遍。其是针对学生的主观能动力查,并且知识运用的能力低下。这便要求教师要和教学的内容紧密的连接,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调查,经过调查时间的活动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掌握好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温故知新,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利用财务知识,培养理财的能力。在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下,近年来众多的企业经营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有的甚至亏损和面临破产的可能。主要的因素之一是理财不当所致。作为一名财会人员,在做好本职的情况下记录好账本,更加重要的是善于理财,更要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因此,教师有义务对学生的理财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立足于当前的整体财会环境对投资方面的风险收益均衡观念进行细致的讲解,告诫公司企业在投资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风险与收益等等。例如:某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购买股票和债券,需提供其购买的相关证据,让学生独自理解、设计和解析出相关的风险和收益,从中选取出最适合的参考方案,这样学生能够深刻的意识到在理财的重要性和理财在众多的企业中的关键作用等,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在在未来的财会领域中成为优秀的理财大师。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在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结束语
简而言之,在财会专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学内容,这不仅关系到从业人员的素养问题,而且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竞争力,认真落实素质教育,努力的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质,能力强的财会人员,是中职财会教学的当务之急,毕业后才能就业单位得到认可,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罗朝霞.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性教学探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0)
一、语文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中职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提供价值导向。
人格是个人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所谓健康人格,是人的个性朝着健康方面充分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健康人格的实现必须依靠教育的培养,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比其它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能陶冶人的情操;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认知结构;语文教学中的伦理道德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伦理结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的审美结构。语文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目的的,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一旦树立了科学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会选择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就会有明确的目标。当前,一部分中职学生缺乏崇高的职业理想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职业价值标准上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功利性。另外,许多中职学生缺乏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思想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就业期望值较高,对自身的就业定位不准。通过语文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主观愿望和条件同社会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二、语文教育有助于加强中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交流沟通技巧。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对促进中职学生的就业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是思维的工具,是表达和交流的工具。正确的思维必须概念明确,判断推理符合逻辑。这些既是形式逻辑的问题,也是语文学习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形成概念,必须用语文中确切的词语把它表达出来。语文能力强的学生,在处理事情和表达思想时一定是概念明确,结构严谨,用词准确,文法、修辞得当,说服力强。中职学生在就业和择业的时候,不可避免的需要面对社会和用人单位,必须借助语言来充分表达自己的各种意图。只有表达清楚、交流顺畅、沟通充分、显现出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人,才能得到就业或择业的机会。一个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人是很难在交谈、招聘、竞争中显示出良好的心态来,因而也很难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接纳。
三、语文教育有助于拓展中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中职学生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地深入,中职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与挑战,由此造成的中职学生就业自信心不足等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如何加强中职学生就业方面的心理教育与辅导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语文教育是获取和拓展知识的重要阵地,也是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发展和提高就业心理素质的关键。中职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主要是在老师指导下学习,语文水平高的学生,很容易领会、掌握他人总结的成果,因而学习效率就高,知识面就广,综合素质也就得到了提升,在就业时,就能以一种自信、良好的心态和用人单位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而一些综合素质不够过硬的中职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综合能力相对薄弱,常常对外界的就业环境刺激抱有畏惧心理,不敢接受用人单位的筛选,自己放弃就业机会,造成自信心受挫,导致心理素质下降。
四、语文教育有助于激发中职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开发学生潜能,为中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灵感源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不但要有知识技能,而且要有不断创新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各学科教学的共同任务。由于语文课的内容具有丰富性、广泛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理应发挥出更为积极的作用。语文教育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可以有效地激发其创造欲望,催生其创造灵感,为社会的创造活动提供持久、强大的精神动力。
五、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基础性,有助于中职学生掌握专业文化知识,并为其继续教育和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舞蹈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 素质教育 作用
1.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舞蹈教育所具有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舞蹈教育能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升对高尚道德情操的追求,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关健阶段,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舞蹈教育对其素质培养将会发挥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做如下几方面的探讨。
2. 舞蹈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我们要研究舞蹈艺术在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首先应该了解舞蹈艺术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总体来说,舞蹈艺术教育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1)舞蹈艺术的美学教育;(2)舞蹈艺术的动律教育;(3)舞蹈艺术的意识教育;(4)舞蹈艺术的综合教育等。它们因为所具有的特点不同,在素质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2.1. 舞蹈美学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
舞蹈课具有较强的美育功能,它通过形象、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充分调动了人体的多种心理活动、生理机能,构建了一个丰富而又独特的审美欣赏的空间,学生结合舞蹈表演的主题,依靠自己对舞蹈角色体会,展现出自己对真善美的理解,对假恶丑的憎恶,这一过程使学生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得到美好的陶冶,在正能量的发挥中让灵魂得到净化,同时,舞蹈美育教育还能够使学生认识到人要有不怕吃苦,勇于拼搏,团结一致的精神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另外,在舞蹈美育教育中,舞蹈欣赏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使职业中专学生在对优美舞蹈的欣赏中,感悟其独特的内涵,提升审美的综合能力。比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来欣赏春晚推出的著名的舞蹈《千手观音》,让学生去感受令人震撼的残疾人的舞蹈表演中,所展示的“善良、关爱、帮助”主题元素,使学生在获得视觉享受的同时,接受精神的洗礼。
2.2舞蹈动律教育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据有关资料证实,在这一时期,接受了舞蹈训练的学生,其身体素质、肺活量、身高、形体、体重等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训练的学生。
坚持参加舞蹈的基本功训练,可以使学生养成较强的耐力和做事始终如一的恒心,因为基本功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在舞蹈表演中获得成功,没有台下艰苦的训练是难以实现的,而坚持不懈的训练打造了学生较强的毅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舞蹈的动律教育还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等,因为这正是舞蹈教育的目标和舞蹈的体育功能的体现;另外,舞蹈教育还使学生塑造了完美的形体,在中等职业学校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处在身体发育时期,一些诸如八字脚、小腿内弯、驼背、端肩等问题比较多见,但经过舞蹈的律动训练后,这些问题都会得到有效的纠正,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一种端庄、自信、优雅的气质,经常参加舞蹈训练的学生还会打造一种与众不同、挺拔漂亮的仪态,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2.3舞蹈意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舞蹈艺术教育中,舞蹈意识与学生心理素质、反应快慢,思维能力等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舞蹈属于一种重体力劳动,舞蹈训练过程是非常艰苦的,有些动作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因此,这对于培养学生向困难挑战、敢于吃苦的精神创造了条件,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需要的是能吃苦、有耐力的身心素质,艰苦的舞蹈教育正可以对接受舞蹈教育的学生进行这一方面的培养;另外,学生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还自然而然地培养出了关注集体,敢于竞争的精神,比如,在集体舞的排练中,要求动作的整齐、表演者之间的相互协作,由此使他们感受到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这个年龄段大多具有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的特点,因此,学校要积极组织舞蹈集体表演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为了集体荣誉而刻苦锻炼,积极争取的精神,培养为了集体荣誉的赢得而感到无比光荣的心理状态。总之,舞蹈艺术意识的培养,对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2.4.舞蹈综合教育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
首先,舞蹈综合教育促进了学生反应能力及记忆力的提高,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其中蕴含了音乐、歌舞、表演等,学生在学习一个动作时,往往对于一个动作需要做几遍、几次都要牢牢记住,在歌舞舞蹈中,还要将唱词、动作、音乐融于一体,再恰当地表现出来,由此可以看到,舞蹈对于学生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有效的促进作用;其次,舞蹈促进了学生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发展,因为一个舞蹈节目需要表演者进行全方位的配合,很容易激发学生进入兴奋状态,如果此时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学生就会在教师的指导下,产生丰富的联想,并很好地发挥出创造力;再次,在舞蹈节目的排练中,教师结合舞蹈的表现内容,启发学生来运用自己的感官表达出舞蹈所要表现的内容,促进了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在学生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力开发等方面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要将舞蹈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让学生接受良好的舞蹈教育,使他们的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审美能力等得到不断的提升,从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为他们将来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梦.舞蹈教育的社会价值及美学功能探讨[J].大众文艺:学术版
[2]李倩.浅谈舞蹈对青少年素质培养的作用[J].大众文艺:学术版
[3]王龙生刘文晶.浅谈红色舞蹈对高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J].文艺生活: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