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乡一体化战略

城乡一体化战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乡一体化战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乡一体化战略

城乡一体化战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战略;新农村;规划建设

引言

长期以来,由城乡分割体制和政策形成的城乡体制、机制及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巨大差距,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系列矛盾的根本原因之一。无论推行刺激需求的短期政策,还是确保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都必须立足于调整城乡关系、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村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矫正带有城市偏向的政策体制,构建城乡行统一大市场,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发展区县经济,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富强、农民富裕的必然道路,2010年以来,方城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切实以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科学规划、扎实运作、强力推进,投入各类资金1.8亿元,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1个,共有1600户农民进行社区建房,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可实现500户农民入住。与全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关的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新农村建设,对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本县城镇、农村的联动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科学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城乡一体化战略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1将乡村规划建设同城镇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城市基础公共设施和服务延伸至农村,有利于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形成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机制。

1.2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了农村传统陋习和封建迷信,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农民素质的综合提高。

1.3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公共设施条件,营造农村发展新环境,通过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灶等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民出行难、饮水难、读书难等实际问题,也是进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良好前提。

2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2.1 理清建设思路,科学决策部署

为推动新农村规划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要不断理清建设思路,进行科学决策部署,以建设社区化构想为方向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加快城镇新路子。立足方城县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建房需求,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统筹城乡型发展的重大决策,实施惠及全县农民、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统一规划,示范带动,逐步推进,力争不搞行政强迫命令和大拆大建,不做无实际效益、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增加乡村债务和农民负担,确保农村建设社区化扎实稳步向前推进。我县计划在5~10年把全县557个行政村、3338个自然村规划后整合为270个中心社区,保留410个基层村,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初具规模。

2.2 以人为本,科学规划

坚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节约土地、以人为本”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重要原则,以规划统领和指导新农村建设科学推进。着眼于长远,立足于乡村本色,对每个社区进行认真、科学定位,保证适应农村长远发展需求,拟定平原区每一社区居住规模为3000~5000人、山区每一社区居住规模为2500人以上;并依靠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进行统一设计建筑样式和风格,以城镇化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做好社区规划。在社区选址时,限定耕作半径不超过3km,便于农民劳作;在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规划设计不同造价的户型供群众选择,允许条件较好或急需建房的群众先入为住。据统计,方城县为数270个社区的编制规划已全面启动,至2010年底完成了全部规划编制任务。

2.3 示范带动,以点带面

从实际出发,通过政策引导、典型引路,逐步形成政府引领、群众自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局面。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合理整合各类支农资源,进行农业、林业、交通、卫生、教育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倾向于农村社区道路、绿化、卫生、文化、便民超市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各类资金资源的综合利用。我县财政首次投入启动资金450万,主要用于7个新型示范社区的先期开工建设,规划总户数11,000户,共37,000人,随着各路资金的到位,示范社区已投入资金9,800万元,完成了150户住宅主体工程建设,硬化区内道路6.5km,游园、文化广场6,500m²等。

2.4 强化政策领导,激发建设热情

强化“收集民意、征集民意、集中民生、维护民利”的规划工作理念,激发蕴藏在农民群众中的建设热情,调动群众主动性,共建美好家园。在社区规划中,严格执行“增减挂钩、零拆整建、占补平衡、一户一宅、建新拆旧”原则,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保障和节约土地面积。新农村建设工作过程中,由县乡两级主要领导亲自上阵加强督促检查,保障项目落实情况和工程进展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城乡一体化战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城镇化;保障体制

随着国家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的也逐步加快,山西的城镇化发展中,晋南、晋西地区明显落后于北中部地区,城镇区域结构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晋南地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近几年增长迅速,但由于城镇化的进程达不到农民工市民化的要求,使这一地区农民工市民化存在隐患。

晋南地区主要包括临汾市地区和运城市地区。这两个市的国内生产总值2011年分别1135.1亿元和1016.8亿元,人口分别为431万和514万。同期,太原市的GDP达到2311.5,而人口只有420万。在经济总量和人均GDP上,晋南地区都落后于山西中部地区。

1.晋南地区农民工的概况

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山西有农民工约470万。占山西总人口比率约12%。临汾市在合法企业打工的农民工约有15.6万人(指有营业执照的企业),占全市总人口的3.72%,大部分的农民工为半失业状态或自行打零工。临汾和运城两地人均收入均不到3万,农民工工资水平普遍偏低,近两年来有所提高,但月工资也只在1800元左右。农民外出打工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为了多挣钱,改善窘困的生活现状,基于这种考虑的占36.6%;其二是谋求个人发展和找到较为理想的职业,有这种想法的占28.1%。

目前,山西省就业三产结构为:一产从业人员占47.3%,二产占24.7%,三产占28%。临汾和运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占人口的多数,农民工的组成多以省内流动人口为主。农民工主要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运城市平陆县约有60%的外出农民工从事第三产业,其余40%从事第二产业。其中主要在建筑业,餐饮业,能源业和化工业上。

在组成上,新生农民工的比率快速提高,但仍旧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而且晋南地区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可吸收就业的农民工较少,对农民工素质要求也不高。有一定素质的新生代农民工倾向于到东部沿海打工。

2.晋南地区城镇化的规划

2009年,整个山西省城镇化率为45.99%,低于全国的46.59%。[1]山西的省情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全国能源基地,工矿城市占相当比例,而综合性城市较少;二是工业能耗大,污染严重,城市环境质量较差;三是工业结构畸重畸轻性矛盾突出,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在山西省得十二五规划上,主要以将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大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构建“一核一圈三群”城镇体系框架。晋南地区主要将以临汾、运城为核心的晋南中部城镇群列入规划中。

改规划中,晋南城镇群将依托城镇产业发展带,整合城镇、产业集聚区等空间要素,打造临汾都市区、运城都市区、侯曲城镇组群、万河稷城镇组群、环霍山城镇组群、环五老峰城镇组群等六大城镇联合体。其中要重点建设临汾、运城、侯曲一体化区环状城镇和打造产业聚合带,以点带面,壮大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城际跨界协作能力,通过城镇、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提高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的集聚、扩散能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到2015年,晋南地区城镇人口将达到380万人,,城镇化率要达到50.2%。

3.城镇化规划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晋南地区一直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临汾原煤产量占山西省8.3%,洗精煤产量占山西省22.1%,机焦产量占山西省32.5%,生铁产量占山西省37.2%。而运城有全国最大的无机盐化工基地南风集团、装备规模居世界第一的运城制版集团、亚洲最大的铝工业基地山西铝厂、全国第二大铜冶炼基地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铁道部的龙头企业永济电机厂等大型企业。

2011年临汾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9亿元,增长4.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第二产业增加值716.1亿元,增长19.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1%;第三产业增加值345.1亿元,增长10.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4%。

晋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为工业带动,其中又以钢铁化工等重工业和能源业为主。这种产业格局对农民工的吸收能力较弱。重工业与传统农业之间的衔接度比较低,容易抢占耕地,污染农村生态环境,又不能带领农民自行创业致富。轻工业的缺乏不利于产业集群的打造,各种企业之间的互补性不强,影响地区的整体经济竞争力增长。而能源行业在自然资源枯竭后,容易形成城镇空心化,如果不进行产业升级,不利于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4.农民工市民化中的总体态势

山西省十二五规划中,晋南地区的城镇化率要达到50%以上。这就意味着需要将大批农民工市民化。当前随着晋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总体态势是上升的。但晋南地区这种偏重重工业发展模式,相比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农民工市民化上存在一定困难。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4.1产业集群打造困难,不利于吸收农民工就业

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体系,阻碍轻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重工业集中区,地理格局人性化程度低,交通运输适应于长途输送,不利于互补性工业园的形成。吸引农民工长期就业的高新产业群,包括电子制造,医药和食品业,需要较好的空气质量和人文环境,以重工业为主的地区难以满足这些微观条件。农民工要能在城镇长期生活下去,一份稳定的工作最重要。重工业部门每亿元投资提供5000个就业机会,只及轻工业的三分之一。重工业需要的人才多为体力劳动型,工资低,劳动强度大,如果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对农民工凝聚力不大。

4.2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乏使农民工市民化困难

目前,我国还未形成有效的农民工保障体系。即使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工社保管理也因为人口流动性,城乡户籍制度,社保资金不可流动等原因,而无法建立有效的农民工社保制度【2】。晋南地区,农民工工资水平低,医保,失业保覆盖率低。以临汾市为例,2011年大约有15.5万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即使按农民工10%的人口占比率计算,仍旧有25万左右的农民工未参加社保。一旦遭遇变故,这些农民工得不到生活保障,最好的办法就是返回农村。

4.3城镇化中高房价,高子女教育费等问题阻碍农民工市民化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房价的上涨幅度远远高于农民工的工资增长幅度。农民工买房的现实可能性较小。而在廉价房的建设中,一是在建速度达不到城镇化的要求,二是存在对农民工的户籍限制。子女教育上,针对农民工子女的户籍限制也很多[3]。

4.4城镇化的格局太散,不利于吸引农民工

临汾和运城的人口之和加起来不到1000万,低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市的人口。如广州、上海等。也少于中部大城市武汉的人口。这样的人口规模,如果在城镇化过程中,片面追求群,追求带,会把摊子摊得过大,而形不成人口的规模效应。一般一个城市人口200万以上,就会形成规模效应,内需就会持续拉动,第三产业可以借助这个效应迅速发展起来。晋南城镇群的规划在实施中,很容易摊薄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效应,使城镇化发展适得其反。另外,运城作为中国重要的粮棉基地,农村对农民工有一定吸引力,如果城市生活水平不如农村,农民外出打工的欲望就会降低。

5.问题的对策分析

针对这些特点,晋南地区在城镇化建设中,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有人初略计算,一个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政府需要资金投入10万。只有加大资金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才能满足市民的交通要求,在社会保障上,才能给农民工以经济支持。其次要加快经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好的产业结构,不能吸引农民工就业,就像“无源之水,流不长久”。最后要打破户籍制度等限制条件,使农民工在溶入城市的过程中减少障碍,获得与城市原住民一样的待遇。

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有其社会规律,过分的激励或者明知制度障碍很多,却不去加以解决,都不会得好好的效果。经济可以影响市民化的进程,在政策制定时,一定要多考虑经济发展同农民工市民化之间的协调程度。

参考文献

[1]杨刚强,江洪.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于对策[J].宏观经济原理,2011(05).

[2]朱秋莲,刘艳文.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困境及对策[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02).

城乡一体化战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集中与分散;城乡一体化;村庄布局;乡村发展;区域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4-0147-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4.024

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和城市偏向发展战略是导致我国城乡差距拉大的根源之一。在长期的城市偏向制度下,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始终滞后不前,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使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导致城市人口膨胀及其人地矛盾激化,同时也使乡村人口萎缩及其人力资源薄弱成为制约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从而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出现恶性循环的现象[1-3]。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乡村人口从分散和偏远的地区向城镇和居民点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集聚与整合[4-6],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较大提高,城乡差距拉大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逆转,这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国内有关乡村发展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时期村庄整治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对村庄的整治和乡村的发展都予以密切关注,但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总体而言,研究农村空心化的问题与对策、农村土地整理的方法与模式的文献居多[7-8],而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乡村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村庄布局规划的技术要求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基于适度集中与相对分散的视角对新时期乡村人口迁移特征和村庄布局规划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实证研究。

1 新时期乡村人口迁移的时代特征

1.1 城乡一体化发展对乡村人口迁移的影响

城乡一体化战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滁州、来安、全椒、三官 城乡公交一体化 交通现状

中图分类号:F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b)-0140-02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实现城乡交通全网络、全衔接、全畅达的民生工程,也是落实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根本保障,它体现了城乡服务均等、资源共享、公平公正、社会事业发展等一体化,并让城乡居民享受同等优质、价廉、方便、快捷的现代化成果及文明服务。对于滁州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幸福宜居城市,构筑城乡一体化布局,推进城乡科学发展、全域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与现实意义。

1 城乡公交一体化现状

(1)滁州市公交。

滁州市城乡公交线网在中心城区的起始站以汽车中心站、城南客运站、高铁客运站、城北客运站4个客运枢纽为主,呈“多中心放射状”布局,城乡客流集散中心主要分布在下列城镇:乌衣镇、来安县城、全椒县城、沙河、半塔、汊河、二郎口、古河、章广。滁州市交通局规划至2020年,滁来全地区形成中心城区―重点城镇的二级公交客运网络,建立高效衔接、无缝换乘、布局合理的城乡公交客运网络。

2015年,滁州市交通运输局到六里-七里-八里-中坝-黄庄-三官新区-三官街道实地考察线路站并于2016年元月1日开通107路公交车且投入8辆开始运营,107路公交开通,真正使乡镇农民出行享受了公交待遇,消除了原农工客运班车破旧的安全隐患,极大地改善了三官及沿线农民出行乘车环境。而这仅仅只是一小步,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实现城乡交通全网络、全衔接、全畅达的民生工程,也是落实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根本保障,它体现了城乡服务均等、资源共享、公平公正、社会事业发展等一体化,并让城乡居民享受同等优质、价廉、方便、快捷的现代化成果及文明服务。对于滁州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幸福宜居城市,构筑城乡一体化布局,推进城乡科学发展、全域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与现实意义,地方政府还应继续加大力度促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

(2)制约滁州市公交一体化的主要原因:第一,相关政策制度尚未出台。如:市政府没有出台《滁州市公交财政补贴管理办法》《滁州市公交管理办法》《滁州市区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规划》等规范性文件,公交优先,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缺少政策保障,城乡二元格局尚未打破,制约了该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进程。第二,规划引导相对滞后。调研发现,无论在城区还是集镇,公交车占道停放现象十分普遍,没有达到“一镇一站、一村一亭、一站一牌”的建设要求,城乡客运车辆没有停车场地,尤其是城乡线路上的港湾式停靠站、候车亭更达不到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县规划等相关职能部门及地方政府对公交站场建设重视不够,未将其列入建设规划或者预留出合适的公交站场用地。第三,“出行难”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①候车时间长。由于现有的公交线网密度不大,发车频率低,准点率差等原因,造成出行效率低,人们在思想上还未养成出门乘公交的习惯。②公交线路布局不完善。少数镇与镇之间公交还没有完全环起来,造成镇与镇之间群众出行不便。③镇村公交未开通。公交线路尚未完全延伸至村,除少数镇仍采用“小面的”向村运送外,全县大多数村都还未开通公交车。老百姓进城,还要换乘到镇,再乘城镇公交,从表面看票价低了,但实际算起来并没有省多少钱,反而麻烦了。第四,基础设施亟需完善。①站场建设滞后。调研中发现,城乡公交基本没有首末站,城区仅有滁州北站停车场可固定停放公交车,其余使用的停车场多为临时停车场,多数镇也没有固定停车场。②停靠点建设迟缓。全市多数镇没有公交回车站。全市每天多辆驻点车辆停放在镇(停在驾驶员自家门口或镇政府附件道路上),夜间无人看管,车辆损坏现象时有发生。③候车亭、站牌无人维护。过去通过广告招租“以站养站”的模式已不管用,2012年以来,公交公司投资建设的数百块临时站牌损毁严重。(3)滁州市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与管理对策。

①坚持城乡公交优先发展原则,加大对城乡公共交通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一是逐步完善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规划,明确城乡公交发展战略和目标,把城乡公交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最大程度上满足城乡居民的出行需求。二是通过政府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优先提供土地,减免相关费用等方式来支持公交站场建设。市财政给与适当的财政补助,来建设公共交通中转换乘站、港湾式停靠站等公交基础配套设施。

②加快开通乡镇主要路口和城区主要街道的路线。一是以现有城乡公交为基础,不断增加延伸城乡公共交通覆盖范围,逐渐减少城乡公交的覆盖盲区,使群众出行更加便利。二是尽快开通村村通公交,实现县城、街镇、行政村三级公交全覆盖,争取尽快打造“通到老百姓家门口”的便民公交网络。

③全面提升公交企业的经营服务水平。首先要规范公交企业的内部管理。在完善服务质量投诉和监督方面,通过公布投诉电话,设立投诉箱等方式,向社会公开承诺服务质量,接受群众通过电话、网络、信件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其次要强化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采取积极措施建立健全岗位考核机制,对公交司乘人员实行积分考核,凡年内累计超过规定分数的,给予停岗处理,并且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惩罚,以有力规范公交司乘人员的行为。

④优化公交线网和场站的布局,构建与城市化进程和道路建设相适应的公交线网体系。一是按照客流规律、群众需求、道路状况,调整优化公交线路网络,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的辐射状公交线路网,增加班车的密度,提高公交准点率,方便群众乘坐。二是要加快公交站场的建设,将公交站场设施纳入城镇建设范围,公交首末站、枢纽站等设施由所在镇街负责建设,对站场等公交运行的基础设施,逐步推行站运分离、资源共享、有偿使用。三是按照一体化规划、合理化布局、标准化建设的原则,针对不同镇街属性及客流特点,规划建设经济实用、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的农村客运站。

⑤合理制定城乡公交收费标准。完善公交运营成本评估机制,对组织交通、财政、物价等相关部门对公交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进行周期性年度审计与评价,核定企业的合理成本和合理利润空间,并按照基于成本定价原则,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及时召开价格听证会,制定合理的城乡公共交通价格,坚持企业可持续发展观,实现便民利民。

参考文献

[1] 滁州市交通局[EB/OL].http:///ShowNews.asp?cid=&id=4511.

[2] 韩峰,姜文静.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创新与探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7(8):72-73.

[3] 隋映辉.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共识与转型趋势[J].青岛日报,2015-01-31.

城乡一体化战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乡公交一体化 和谐交通建设 建议

一、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概述

城乡公交一体化就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在地方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的情况下,引导农村的客运向以公益性为主的农村公共交通形式转变,即城市的公交服务逐步延伸到农村、与农村的公交相互融合,完善城乡公交的基础设施、使公交路线有效衔接,达到最终形成布局合理、畅通有序、资源共享、方便快捷的城乡一体化公交服务体系。城乡公交一体化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和协调性特点,即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建立在完善道路网基础上的各种运输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具体涉及领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各种要素在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也会与以往有所不同,从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外部环境及内部要素来看,各种运输组织形式必须服从整体要求。

二、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成因及主要目标

1、城乡公交一体化形成的原因

政府部门之所以提出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为了整合全市的公共交通资源,完善公交市场运营机制,构筑功能完备的公交网络,形成高效、畅达、舒适、便捷的公交服务体系,不断推进城乡公交的现代化,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发展和市民的出行需要。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就有明确的要求,要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时期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金钥匙”。然而,城乡公交一体化成为交通客运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经济也需要一定的发展。为了能够尽快达到城乡经济一体化,农村在提高自己经济能力的同时,更需要接受来自城市经济的副射。城乡公交一体化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谓“公交”,顾名思义就是公众共同的交通工具。所以,公交企业只有通过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交通服务,才能实现自身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战略性的调整了城市功能,使城市形态逐步的向科学化演变。城乡资源的优势组合,必将降低城乡往返的费用,提高公交车出行率,促进城乡交流,方便乡镇的居民进城采购、游玩,也更便于城区的居民去乡间旅游消费,使城乡群众充分享受公交的满意服务,大大提升对公交出行的满意度和信赖度,使人不分城乡都能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生活,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

2、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及其做法

(1)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交通服务部门现实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制定出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目标:集中所有力量在合适的时间范围内,全面完成对公车公营的改造,调整和完善公交线路网络,努力提高公交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性,让乘坐公交出行成为公民的第一选择。

(2)如何做好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

做好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具体如下:

第一,深化公交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首先要重点做两件事:一是要在管理体制上做到打破城乡分割,实行资源共享,将城市公交和城乡客运合为一体。二是在经营机制上,将原来的承包经营改革为公车公营。明确公共交通公司为公交客运的经营主体,实行“集约化经营,员工化管理,公司化运作”的公车公营模式,使公交线路、运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提高营运效率与服务质量,实行规范化经营。切实解决“散、小、多、乱、差”的承包租赁这种落后的经营机制。

第二,合理布局公交线网和场站。按照《公共客运交通规划》的要求,构建“线路功能明确,等级结构优化,与城市化进度和道路建设相适应”的公交线网体系。

第三,加强公交线路的运力投放管理。一方面要加强公交线路经营权管理。建立起规范有序、竞争适度的市场机制,维护公共交通秩序,确保公交事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是要努力优化公交车辆结构。

第四,全面提高公交行业与企业的经营服务水平。一要强化和规范公交行业的内部管理。对投诉电话进行公布,设立投诉信箱,向社会公开承诺服务质量,接受群众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的服务质量投诉和监督。二要实行公交一体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调度管理。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及通信设备,帮助主管部门与营运企业提供规划出行路线、导航、信息查询、话务指挥,随时掌握公交车行驶路线、位置、速度,以及控制车辆上的ECU(电脑)、油路、电路、车门、灯光等等,提供先进、便捷的服务,提高管理效率,同时方便乘客及时了解本线路车辆离到站的情况,缩短乘客与公交系统的“距离”。

三、 推动和谐交通建设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交通部门在发展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同时还应考虑如何推动和谐交通建设的问题: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实施给之前承包经营人员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害,因此要考虑对农村客运人员的聘用。其次,要以实现职工的劳动权益为中心,保障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等方方面的一些思考。

综上所述,由于交通行业的工种比较多,分工比较细,具有线长、点多、面广、流动分散的特点,地区之间、单位之间的经济基础、物质条件和职工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在构建和谐交通的进程中,我们要立足于不同地区和条件的实际,研究城乡公交的普遍性和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确定目标和任务,使各级交通行业人员都能量力而行,尽力所为,发挥特色优势,抓好落实。努力促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推动和谐的交通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