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专业素质的提高

专业素质的提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专业素质的提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专业素质的提高

专业素质的提高范文第1篇

【关键词】档案馆员;专业素质;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档案服务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拓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档案馆员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加快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此,档案馆员不仅要具备较好的政治素质,更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

一、档案馆员必须注意自身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

档案工作是一项专门的业务,从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提供利用到编研等工作,都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操作方法,档案馆员只有通过学习,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把理论与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事实上,自学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一方面来自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来自工作实践,两者不可偏废。因此,要求档案馆员通过对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来提高专业理论水平;通过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和书本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而全面提高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同时要注重档案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培训学习是提高档案馆员综合素质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同时还要注重网络技术学习,增强现代化管理知识。网络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档案信息传递的发展方向,通过网络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档案管理和信息开发利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档案馆员必须尊重历史,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

档案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档案馆员维护档案的原貌和历史事实的原貌,既是工作性质的要求,又是衡量职业道德的准则。无论何时何地,在任何情况下,档案馆员都要坚持据实立档,尊重历史事实,决不含糊迁就因某种需要而歪曲档案内容、篡改历史事实,把维护档案真实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贯穿于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在整理档案时,注意保持文件间的有机联系,而不能人为地将其割裂开来;在鉴定工作中,要运用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判断档案的价值和作用;在编研工作中,保持文件的真实面貌,而不能随意编写、篡改档案;在提供利用中,要防止档案被破坏或被涂改;在提供档案证明时,决不能片面地解释和提供档案内容。

三、档案馆员必须具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档案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档案馆员应不负历史重任,以高度的责任感来激发自己对档案事业的热爱。确实,档案馆员的成果,大多是从各行各业利用者的工作中体现出来的,社会上利用档案取得的效益和成果随处可见,但却不能留下档案人员的姓名。档案人平凡但不平庸、无位但不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焕发着档案事业的青春。所以,档案馆员要做好档案工作就必须具备耐得住寂寞,甘为人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档案馆员必须遵纪守法、严守机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开放了历史档案和各类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各项工作服务,在档案信息越来越广泛地被各行各业所传播、利用的同时,涉及一个被利用档案的保密问题。缺乏保密观念,对档案无视其秘密性,无限地扩大利用范围,是一种失职行为,但一成不变地看待档案的秘密性,无视其秘密性的时效和范围,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档案馆员必须把握、处理好档案的开发利用与档案保密之间的关系,在充分开发利用档案资源的情况下,严守党和国家的秘密。牢固树立“保守党的秘密,慎之又慎”的思想,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看的不看,不该提供利用的档案资料坚决不提供利用。

五、档案馆员必须具备优化的知识结构

从档案工作的性质来看,档案工作涉及的是一个特定的知识领域,除了政治性、专业性外,更具有综合性。随着社会档案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档案工作越来越重视,利用档案信息的单位和个人也越来越多。档案内容涉及各行各业,从文山会海的档案资料中去粗取精,决定取舍,并及时提供利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档案馆员不仅要具有丰富、扎实的档案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与档案相关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学、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还需要不断地更新、充实。既要熟悉档案现代化管理和现代科学知识,又要懂得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对计算机的应用等现代化管理手段也要有所掌握。

六、档案专业人员必须具备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专业素质的提高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国民素质 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 教学改革

21世纪我国国民的音乐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素质。1993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摘要》,明确指出:“我国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素质的轨道上来。”提高人才素质成为国家教育事业迈向21世纪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素质,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人才的过程中,苗芽教育在提高人才素质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积极作用,提高全民素质要从娃娃抓起,而要提高作为未来人才素质之一的音乐素质更应该从娃娃抓起,要对各个层次的娃娃进行音乐素质教育,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标准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批会搞素质教育的、有较高能力的音乐师资队伍。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为目标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肩负着国民音乐素质水平的普及与提高的重任,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一定的技能知识,不断使自己的才能以及潜在的创造力得到发展。以前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技轻艺”的专业技能化倾向,例如声乐、钢琴、器乐的教学,往往重视技术训练,重视某一学科的技能,忽视了应用性,学生为了应试而大量练习独奏曲、独唱曲,而在教学方法的掌握上得不到提高,结果导致了忽视基础理论和教学法的学习。所以,提高高师音乐教育质量,首先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因为音乐教育更是人的价值和素质的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观察、认识、理解、审美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从应试教育转入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教学目标应区分师范院校的音乐教学与音乐学院的音乐教学的异同,体现出师范院校的教学目标,既掌握较高的音乐教学技能,又掌握较强的音乐基础知识,使学生的素质得到较全面的发展,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校的音乐教师,必须学会和具备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基本技能与基本素养。

一定的教学目标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去完成,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要学好音乐技能、技巧,也要学好音乐教育的相关课程,相应的各种技能的教法课必须增加与加强,使学生从演奏、演唱到怎样去教会别人演奏、演唱,切实将高师音教专业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一、加强基础教育,重视理论课教学

一个合格的中小学校的音乐教师,不仅要有突出的专业技能,还应在音乐教育方面具有广泛的能力。高师音教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基础课程占有一定的比重,从学生入校到毕业,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如乐理、视唱、中外名作欣赏、作曲、史论等科目的设置。在视唱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注意固定与首调教学的结合,既提高学生的调性概念,又增强学生视谱能力,进而能够手、眼、耳、脑并用。乐理是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课,但许多学生往往忽视这门课程的学习,认为入校前已学过,没有太多的新知识,又缺少兴趣与动力,这样就会影响到今后学习和声、作曲、配器等课程。所以就课程的具体内容设置的情况来看,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系统性的指导,应将几门主要基础课程结合起来,在循序渐进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展延伸,由表及里,来加强基础理论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更好地从事科研、创作,从而使每一名毕业生都能适应社会需求,进行创造性地教学,以真正适应现行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原则。

二、加强实践环节,重视动手能力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应以站“讲台”为目的,而不是上“舞台”,彻底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突出“师范性”,加强实践环节,势在必行。

转贴于

钢琴教学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各类课程的基础,重中之重,是将来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专业工具之一,作为一门技能课程,不应该轻视。钢琴课程的学习应占有较大的比重,每个学生起码学习两年,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钢琴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任课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新生开始,常抓不懈。其次,要完善钢琴课程的考试考核方法,对钢琴课程成绩不达标的学生,要让其重修,直到所有学生达到教学大纲的规定内容为止。钢琴技能课应着重于应用性,在学好基础技能的基础上,增加即兴伴奏的教学,使之合二为一,为今后的教学打下自弹自唱的基础。在教学形式上改革一对一的模式,采取个别课与集体课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个别课中解决特殊的、因人而异的问题,而在集体课中,利用学生集中的有利条件,解决常见的、普遍的问题。

三、加强整体素质,重视文化课学习

长期以来,我们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主要放在专业素质上,从学校的课程设置来看,都是围绕“音乐”进行的,当然,这些都是有价值的,但从总体上说这种模式不利于全面提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整体素质。

在各类素质中,文化素质偏低,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表现在高师招生中,许多上高中的学生,感觉文化成绩不好考不上大学,才改行学音乐,目的是为了有学上,这种现象目前在音乐专业学生中占有不小的比例,入学后,又未能进行文化上的补课,一直到了“大四”仍有不少学生实习写教案、板书常有错别字和病句,毕业论文东拼西凑,言语表达不清,出现了高音乐、低文化的现象,这对培养未来新一代跨世纪的音乐教师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不可缺少的,只有文化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才能使学生进入音乐作品中那种激情、精美的思想艺术境界,才能深入浅出而又出神入化地开展好音乐教育。

四、加强全面、多能的音乐师范教育

专业素质的提高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大学生;科学素质;培养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音乐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今日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就是明日基础教育战线上的艺术教育主力军,他们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音乐基础教育的质量。而目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其综合素质与社会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大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具有较为完善的人格的与时俱进的音乐人才。

一、要着力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

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旨在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人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格、气质修养、处世哲学。因此,在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一是注重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三是注重培养学生道德素质。音乐本身就是文化底蕴相当丰厚的艺术门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特别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和创造。因此,我们在大学音乐专业教学中,应该突出师范性特点,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减少专业必修课,增开专业选修课,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多元的文化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合格的音乐基础教育工作者。

二、要着力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自然科学素质

音乐专业的学生从上高中起就远离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素质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而现代音乐人才不能不具备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与技能,音乐教师更不能是科盲的。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质已成为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为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科学技术教育课,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现学校开设了音乐声学、计算机音乐、电脑动画与音乐课件制作、电脑音乐创作与制作、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等课程,对培养学生自然科学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要着力培养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是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学生具备了艺术创新能力,就能够在艺术实践、艺术活动中将创新意识贯穿到理解、分析、处理艺术作品和表现艺术作品的整个过程中,运用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能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未知到已知的艺术探索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巧,并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产生新的艺术观点和见解。因此,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列入到教学内容中,结合音乐教育学科的特点,以专业课程为基础,以加强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考试与检测检查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

1.重建适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架构课程架构,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前提。对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架构的设置,要与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相协调、相一致,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体现当代人文艺术、音乐艺术发展的大趋势。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应该包括教育专业学生所应有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知识和能力、专业水平以及教师职业素质。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思路来设置。一是设置哲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大学语文、体育等公共必修课;二是在保证学科体系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规划、发展和建设四个系列的课程群,即音乐理论与技能基础课程群、作曲技术与指挥课系列课程群、声乐表演与教学课系列课程群、钢琴演奏与器乐课系列课程群;三是将教育科学课程,如音乐教学法、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学科教育论作为必修课;四是设置比较宽泛的选修课程,如美术、写作、教师语言艺术、电化教育、意大利语、德语、音乐美学、童声合唱训练、东西方音乐文化史、音乐学概论、MIDI技术与制作、现代录音与录音技术、舞台艺术、教师口语、中学音乐课程设计、音乐教育管理等。

专业素质的提高范文第4篇

关键词:音乐艺术;声乐素质;高考;前期对策;曲目选择;歌曲伴奏;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

艺考热从1999年国家高校扩招政策出台以来不断升温,全国音乐考生数量连年递增,其中绝大多数是声乐专业的考生。与不断升温形成反差的是,高校音乐生声乐素质非但没因选择空间加大而有所提升,反而呈现下降趋势。这种情况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中尤为突出。

声乐素质是声乐学习者应具备的生理、心理素质,包括嗓音、技巧、乐感(音乐表现力)三方面。普通高校音乐生声乐素质下降的具体表现为:嗓音和乐感一般或较差;歌唱基础不扎实,发声方法普遍存在问题;缺乏音乐表现力;学习态度懈怠,缺乏学习声乐的热情等。这一现象的形成与高校扩招、中学追求升学率,特别是考生因文化成绩欠缺而走“艺考捷径”,以及对考生声乐素质的失当判断等一系列问题有关。声乐学习是个复杂的连续过程,普高音乐生声乐素质下降非在进校后产生。近年来,本人在江苏、河北、山东、安徽等不同地区担任普高音乐专业考试评委,认识到提高考生考前培训水平,在高考声乐考试中有效过滤生源更具价值,可作为提高普高音乐专业学生声乐素质的前期对策。

一、声乐高考中的曲目选择

声乐高考中,考生通过现场演唱展示其嗓音条件、声乐技巧、音乐感觉和舞台表演等专业素质。曲目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考生歌唱水平的发挥,且对成绩评定有决定性的影响。考生曲目选择应与其嗓音条件和歌唱技术相一致,同时也应恰当表现出考生自身的乐感和表现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与声部类型和嗓音条件不相应

声部类型划分是声乐教学的专业化工作。这项工作要求指导教师掌握声部划分的基本原则,具有较强的嗓音类型判断能力。有些声乐作品适于不同声部演唱,如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可由男中音、男高音两种不同的声部类型演唱;而在著名作曲家陆在易先生的艺术歌曲集《我爱这土地》中,《桥》、《盼》、《最后一个梦》这几首歌有适用于高音和中音两种不同调高的谱子。但一般情况下,曲目选择应遵循学科规范与惯例,男声和女声、高音和中音所适用的曲目有较严格的区分,不能通过移调让不同声部和嗓音类型的考生勉强演唱。

在高考现场,往往会发现一些考生选择了与自身声部类型和嗓音条件不相应的曲目,加上训练时间短,成了没有高音的“非典型男高音”、“非典型女高音”。最明显的特点是音域较窄,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在指导教师专业知识欠缺的“调教”下,把高音曲目随便降调演唱。考场上,还经常能听到男高音演唱男中音曲目,或者女高音演唱女中音曲目,甚至出现了作曲家为某一特定声部所写的咏叹调,而被随意地由各个声部来演唱。近两年考试中常听到的《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这首歌是歌剧《傲蕾·一兰》中男主人公叶菲姆卡的咏叹调,专写给男中音声部的,可是却被很多男高音考生选唱,甚至女中音、女高音演唱这首歌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曲目选择的随意性背后暴露出的指导教师素质令人堪忧。而曲目的选择错误必然使一些嗓音条件良好的考生,因无法表现出应有的嗓音特点而使成绩大打折扣。

(二)与实际水平和嗓音特点不相应

在考试曲目的选择上,似乎存在这样一种误解:唱难度大、有高音的歌能得到高分。于是,考场上经常能听到的是《黄河怨》、《我像雪花天上来》、《岩口滴水》,甚至是《为艺术,为爱情》、《人们叫我》这些难度很大的歌曲和咏叹调。实际上,考生的学习进度和演唱水平是分阶段的。若没有很好的嗓音条件和较长时间的练习,这些歌曲是无法驾驭的。而许多考生连气息的支持、喉头的稳定打开,这些基本技术都还没有掌握好。即使能勉强唱完,也会出现高音喊叫、音准欠缺、乐句控制不完整等缺失,更无法触及表达歌曲艺术内涵等高层次要求了。

歌曲的风格是否与考生的嗓音特点相适应,是另一个明显的问题。如考场上出现抒情女高音唱《黄河怨》、《沁园春·雪》,抒情男高音唱《嘉陵江上》、《满江红》、《大江东去》等。这些曲目在音乐表现上具有较强的戏剧性,对嗓音的力度和强度要求较高。为实现这种音效,考生不得不人为地“加重、加浓”自己的音色,同时不自觉地加大音量,难免使嗓子处于一种深负荷状态。与之相反的是,用大号的嗓子唱抒情甚至花腔作品。近几年很多女高音声部考生,选唱《七月的草原》、《赶圩归来啊哩哩》、《军营飞来一只百灵》这三首歌曲,有些考试地区甚至成为女高音的“必唱曲目”。这几首歌曲音区较高,高声区有较多的跳跃和快速走动的乐句,适宜花腔女高音。而选唱的考生很多本是抒情或大抒情女高音,又因不适应歌曲风格、歌唱技术不成熟,就只能人为地“缩小”自己的声音。而脱离呼吸支持“吊”着唱高音,势必造成中声区和高声区严重脱节,以致于完全掩盖了自身的音色特点。

以上情况带来的后果不仅不能真实反映考生的音乐素质,而且会加重考生发声器官的负担,给身体和嗓音发育还不够成熟的学生造成伤害,出现声带水肿和发炎,甚至失去音色和高音。事实上,指导教师应结合考生条件,从声部、音色特点、唱法类别等方面综合考虑,为考生选择恰当的曲目。

二、声乐高考中的演唱伴奏

伴奏是演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伴奏编排的优劣及伴奏者水平的高低对考生演唱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考试评委也可通过演唱与伴奏的配合,观察考生的乐感、音准、节奏等素质。在声乐高考中,伴奏中暴露出的问题同样突出。

(一)演唱伴奏的随兴化

演唱伴奏通常分为原谱伴奏和即兴伴奏两种。前者指弹奏者按作曲家编配的钢琴伴奏谱弹奏,要求弹奏者具有较高的钢琴演奏能力和对乐曲风格的理解能力。后者取决于伴奏者的综合专业能力,包括对歌曲及各种调式的熟悉程度、和声的即兴编配、自身乐感等。

专业素质的提高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 会计学课程 教学改革

会计作为“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和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在企业管理和经济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读懂会计报表、根据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是对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就此,我国将会计学列为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非会计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因此,加强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学习已成为众多应用性本科院校和社会的共识,对非会计专业的教学研究也显得非常重要。

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一套教师队伍,既承担会计专业,又承担非会计专业教学任务,忽视对非会计专业教学研究,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基本趋于一致,这显然不能满足应用性本科院校“能力本位”的要求。目前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

1.教学目标模糊

教学目标方面,过多考虑会计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对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目的认识不够,应用性本科院校应本着“必需”、“够用”、“易学”、“实用”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在就业和创业时的需要,既不过多地阐述会计理论,也不过繁地介绍会计实务。在一定程度上说,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应遵从典型的实用主义原则,以能解决实际问题,满足需要为其最高目标。

2.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教学内容是落实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会计学的目的最主要是分析应用会计信息,而不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因而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内容的设计不应过于强调会计核算,而应该在兼顾会计基础理论的同时,侧重会计与经济活动的联系和影响。可目前各高校的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会计专业基本相同,或者是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缩略版,无法体现出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在教学目标上的不同要求,无法满足各专业的不同需求。

3.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授课课时相对较少,而教学内容又要求体系的完整性。所以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的会计学教学方法依然是课堂讲授、布置作业、考试评分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注重会计基本知识的传授,但却忽视了学生们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师在完成授课任务后没有多余的课时开展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社会调研等教学方式。

针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加强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使非会计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区别于会计专业,具有自己的教学特色。

①明确教学目标

在能力培养目标方面,财会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应以掌握会计基本核算技能为能力培养目标,以正确生产会计信息为目的,也就是要掌握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账务处理程序的实际操作能力;而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不需要生产会计信息,但需要具备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因此非会计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应该涵盖于两个方面:一是懂得本专业的经济业务活动如何在会计核算(或会计资料)中体现;二是能通过财务报表知晓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对企业经济活动状况具有一定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②教学内容方面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是教育的基本要求。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其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突出会计信息的分析利用,而不是会计信息的生成,决定了其教学模式应侧重案例分析以增强学生分析会计信息的能力。比如旅游管理专业,除了掌握基本的会计概念之外,还应区分旅行社主营业务收入方式、成本核算;饭店经营业务的核算,客房价格如何定价,客房营业税金、费用等;餐饮部门营业收入的核算等。而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应重点介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的特点及工程成本的项目及核算内容;针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内容应该涵盖票据的填写与审核,特别是出差人员差旅费报销问题,如何填制报销单;在赊销过程中合理确定应收账款的额度及讨债的方法,特别要掌握纳税及纳税筹划的知识等等。针对不同专业的背景应调整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以满足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总而言之,非会计专业的教学重点应培养学生的会计理念,培养学生解读和分析会计资料的能力。

③教学方法方面

a.在教学过程中应寻求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及手段。首先,应加人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大大节约课堂时间,像账户结构、业务核算流程图、月末结账时相关账户之间的关系图,这些内容可以通过课前的备课,在上课时将大量的枯燥的理论借助多媒体演示出来,既清楚又快捷。但要注意的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将教师的教案通过投影仪投射到屏幕上,在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一定要讲求其质量。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能够处理图、文、声、像的能力,给学生营造“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视听并用”的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环境,再结合传统的板书教学手段,将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将问题阐述的更透彻。

b.改革会计学课程建设的模式,研究与应用 “以教学内容为主,实物和多媒体演示。系统训练和模拟操作”。(Contents、Show 、Practice,CSP)的教学模式。即以内容为中心,通过多媒体、实物展示讲解内容,课下进行模拟练习和模拟操作(课下每人记生活日记帐,课下对我们确定的有代表性的十几笔企业经济业务练习从填制原始凭证、记帐凭证、登记帐簿、结帐、试算平衡、编制会计报表的会计核算程序与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模拟模拟练习)。

c.加强案例教学法在非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会计信息分析部分,我们采用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会计信息分析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如:让学生上网搜集一些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能结合企业情况进行分析。在内容的安排上,要尽可能反映会计课程的基本问题,同时案例应该使用真实的资料,既体现企业经营的特点,又体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