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综合整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乡村: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4—0029—06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耕地数量,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乡村生态文明应该也必须是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我国许多地方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践中,由于缺少具体科学的实施方法与一定的技术支持,不仅没有改善原有的乡村生态环境,没有实现预期的生态环境效益,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区域生态环境。
建设乡村生态文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乡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在新背景、新时期下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现代意义上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目标多元型、环境友好型、景观生态型及乡村可持续型的系统工程。要求在实践中必须“尊重自然、尊重环境”,加强土地利用的生态伦理观,改变“人类征服者”角色,应该以“尊重自然界的每一个成员”的姿态,在实施中加强土地利用的生态伦理观,注重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一、乡村生态文明的现实缺失: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可能引发的乡村生态问题
1.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目前大多数地方在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为了追求有效耕地面积的增加及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侧重于大面积平整土地、硬化沟渠和田间道路,目的是使土地整齐划一,便于机械化作业,但缺点是非常单一化,比较多地考虑了田块合并和田面平整,却严重忽视了农田生态系统中原有生物的生存环境的维持和保护,会对生物的生境带来一定的扰动,进而可能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破坏农田生态系统平衡。殊不知,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基因库,包括所有鸟类、昆虫、微生物、植物在内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就是等同于保护了农田周边稳定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促进农田的可持续利用,或
收稿日期:2013—02—20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SZBF2011-6-B35);安徽省池州市社科联项目(B2012005)。
作者简介:张勇,男,中国矿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博士研究生,池州学院政法管理系讲师,土地估价师(池州 247000)。
汪应宏,男,中国矿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州 221116)。
者说对对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实际上也是对耕地生产能力储备的一种方式。而在实践中,一味地采用机械化工程措施平整土地,建设各种混凝土硬化的沟渠设施、田间道路,以及大规模地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都可能会使原有生物的栖息地、繁殖地减少,使农田生态结构与环境结构简单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整治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简化,必然会使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繁殖化境受到影响。(图1)。
2.对水资源的影响
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往往会采取相关工程技术措施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以及建设梯田、垦殖坡地,这些都会导致水资源需要量的增加,从而可能会改变整治区域内的地表水系的网络结构,直接影响整个区域的水资源生态环境。例如大规模的农地整理及开发未利用地,如果其灌溉排水系统用混凝土修建,会导致地表无法涵养水源,且一味地追求人机通行方便、水流通畅,修建“笔直”或“截弯取直”的沟渠,往往将沟渠设计成沟渠身笔直、沟渠底平坦,沟渠底不冲不淤,不仅造成流速加大,地表水很快流失,更为重要的是导致渠道中无法储存水分甚至经常处于干枯无水的状态难以寄养水中生物,出现“用水时快来快去,不用水时渠干沟枯”的现象,直接导致水中水生物无法发挥对水体的自净能力,特别是在非灌溉期间渠道断水,使渠道内滴水不存,增加了田沟渠道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难度,破坏了生物的栖息、繁衍之地,阻断了生物迁移、繁殖、交换的渠道,断绝了沟渠河道水源涵养万物的功能,也断绝了野生动植物的勃勃生机,出现了“青蛙跳不出农渠,虫蛇越不过农道”这样的一幕。另外,如果不合理地对坡地采取工程措施加以垦殖与建设梯田,如果采取顺坡措施操作往往会增大地表径流、增加下渗水量,不利于土壤水分的蓄积,会增加发生土壤侵蚀的可能性及强度,导致流域水源补给过程受阻;甚至由于不恰当地开垦会扰动地表坡面,破坏土壤结构和质地,导致地表土层疏松和粒度变化,引起或加剧水土流失。
3.对土壤的影响
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过程中,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及相关生态过程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对未利用地的开发会破坏地表的植被,对土层加以剥离、搬运往往会破坏土壤的熟土层,改变了土层的排列顺序;在对工矿企业用地及村庄宅基地复垦中,一般会采用推高填平、挖深垫浅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当也会把底层的土层翻到表面,破坏了土体的构型,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另外,在农用地整治中,都会使用大型机械作业,机械化的挖填极易导致土层被压实,容易造成土壤板结,使得土壤的团聚体变差,表土的熟化层被破坏,土体结构直接被破坏,导致土壤内部有机质含量下降,特别是可能引起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容易发生土壤结构性退化,直接影响地力。除上述之外,沟渠和河道等水利设施的建设往往改变了土壤水分的运移规律,从而导致土壤质地的改变及理化性状的改变,影响土壤养分循环,还有可能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和养分的流失,导致土地的退化和水土流失。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农地整理前土壤的速效磷、速效钾和活性有机质均要高于整理后的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活性有机质;在已经进行了平整的土地中,从挖方地块到填方地块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明显减少,参见(图2)。
4.对乡村生态景观的影响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和再优化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实施的土地整治工程主要通过生物及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了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土地覆盖状况,对乡村景观多样性、空间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乡村景观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乡村生态景观主要是由耕地、林地、草地、水域、道路等景观要素构成的农田景观及村庄居民点构成,实质上是斑块(corridor)、廊道(patch)、基质(matrix)的空间构成。但在我国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践中,伴随着大规模的农地整理、未利用地开发、工矿废弃地的复垦及村庄的拆并等一系列活动的实施,由于对地表植被和景观生态建设方面考虑不够充分,很多是基于为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对农业景观进行人为改造,导致局部景观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对整治区域地表植被以及其相关的生态景观格局均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在实施农地整理工程时,通过大面积平整农地、修建硬化的农田水利设施,以及挖低丘、筑坑塘等以提高土地垦殖率,都会造成原生、次生自然植被以及人工植被的大面积减少和退化,主要体现在原有的植被被单一的农业作物代替,生物多样性必然减少,景观多样性降低,导致病虫害发生的频度与强度均有可能增加,可能会造成许多生态过程的中断;另外,在土地整治中新修建的道路、灌溉工程等往往会导致动植物生存环境一分为二,并成为许多动物迁徙、植物孢粉运移的屏障。再如大规模地实施村庄整治、迁村并点,若不及时对拆迁后的村庄进行及时复垦会引起原有的乡村景观的破碎化,会直接导致原来连接村庄之间的自然植被斑块间的自然连通度降低,导致生物多样性难以维持。尤其是在一些涉及到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生态系统及人文景观时,往往会因为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对其造成永久性、难以恢复性的经济、生态损失,参见(图3)。
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生态建设:基于乡村生态文明视角
1.人与自然共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和维持农村土地整治区域生物多样性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目标,也是区域生态环境效应的重要指标。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已经将农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土地整治的重要目标,通过保留自然斑块、构建生态廊道等方式来保护农田中的生物栖息地。我国在土地整治实践中实施的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等工程措施也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对整治区域生态系统的扰动,应遵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平衡理念设计道路、灌排等工程,适当保留农田中的生态岛等关键的斑块与河流两侧的防护性树篱廊道,从而为动植物提供稳定的栖息空间和生存环境。如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在实施的“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西部生态脆弱区保质生态型土地整理技术应用研究”和与欧盟的国际合作项目“土地整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EU-China biodiversity programme,ECBP)中,在贵州荔波和关岭土地整治项目区,综合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格局优化模式,运用景观生态化设计方法,采用了以下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恢复溪、渠、塘生态系统功能,用爆破碎石建设生态岛屿,设置人工鸟巢,有效保护了物种多样性;在设计灌排工程中,充分根据整治区域水系湿地现状、水资源利用状况、现有的排灌系统、农作物种植状况等因素进行设计,构建与自然水系相协调的灌排系统,河流至农田之间的输水渠道采用的是PPR管以减少人工修建的水泥沟渠对生物的阻隔作用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持田间水塘的常年蓄水状态,维护鱼类及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保留和恢复农田中的灌草等原生生境,保持生境的连通性,构建生态廊道,便于动物的隐蔽和迁移;通过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生命力和微生物的多样性等。通过上述多条途径,有效地保护和维持了整治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呈现出了“农田—溪流—湿地—田间小岛”错落有致的如画景观,提高了农田的抗风险能力。
2.低碳整治: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壤是个不能忽视的巨大的碳库,土壤碳库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其实施必然会对整治区域的土壤碳循环平衡带来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可能打破原有生态系统碳平衡及降低土壤的固碳能力,进而可能会影响到农田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平衡。农村土地整治中的农田整治主要包含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等。其中,土地平整工程是最主要的破坏土地结构、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工程。在整治的实践中,为了达到不破坏乃至提高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效果,需要特别注意保持耕作层地力,可以采用适当的物理改良措施如表土剥离与回填、深耕与深翻,以及适当的生物措施如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物理措施中表土剥离与回填一般是对质地构型为均质型壤土、均质砂壤土、均质黏土和均质砾壤土的土壤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度一般在15cm—30cm之间,表土剥离后要依次实施地基平整和地基整理,再进行客土回填,回填的客土可以采取适当的物理技术加以改良。深耕与深翻可以对整理后的耕作土层加以疏松,提高土壤的透水保水性能,加速土壤淋盐和防止表层积盐等功效,一般在农地整理工程中土地翻耕深度在20cm左右比较适宜。生物措施中,绿肥是能够翻耕到土里作为肥料用的绿色植物,种植绿肥可以为土壤提供养分,促进土壤中难溶性养分转化,直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提高耕作土壤肥力,进而达到土壤固碳作用;秸秆还田可以极大地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耕作层保水、气、肥、热等能力,降低耕作层土壤体积质量和增加土壤孔隙度,节约农田化肥用量,从而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和积累。另外,农田整治中的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需要相互结合,整治后应该及时灌溉,保土保肥,提高水土保持能力,积极改善农田小气候,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3.天地人合一:建设乡村“生态农场”
农田、林地、湿地、草地和灌木树篱带等相互融为一体共同构成农田景观。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乡村土地整治特别重视农田景观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维持和保护,强调要尽量在维持原有的自然景观的基础之上,对原有景观进行创设,形成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的景观生态环境。在我国的农村土地整治中,通过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复垦使大面积的集约化的农田出现成为可能,但是这也会导致整治区域的农田景观变得十分单调,景观多样性明显下降,使原有的农业景观和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强化整治的生态化、景观化效应,在实施时,应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运用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布局农田单元,保护农田的原有自然环境,提高农田景观的视觉品质,尤其要注重保护农田景观的异质性,增加廊道宽度和斑块连接度,以形成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的农田景观生态环境。要实现上述目标,须加强农田景观规划,通过规划使整治后的农田生态系统不仅要获得超过自然系统的生产力,并且要保持生态景观的可持续性。
从空间布局而言,笔者认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区域内的农田景观规划应着重于以下方面:一是要保护集中的农田斑块,提高农田斑块舒适度。田块是农作物的载体,与建筑景观和自然景观不同,需要在满足农业生产的同时增强景观美学效果,其布局应力求紧凑、现状规则、视野开阔,达到景观多层化功效。二是要重建自然植被斑块和廊道,因地制宜地增加分散的自然斑块和绿色廊道,以补偿和恢复农田的景观生态功能,如沟渠里应保持完好的水生生态系统,在河道两岸人工构建复杂的小生境,为更多的农田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农田中的渠道两侧可以用人工绿带与农田隔开,在田间道路两侧可保持一定宽度的非农田性绿带,以形成“田缘线”,通过构建“田缘线”以提高农田廊道的舒适度,增强其空间的多样性,使人既感觉到闭锁的近景,又有透视的近景。三是从追求农田景观的空间结构和格局达到最适宜化的目的角度考虑,构建“天地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最优农田景观环境需控制区域内建筑斑块盲目扩张,节约工程及居住用地,基于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角度合理安排农村居民点,塑造居住环境优美、与农田自然环境系统相协调的宜人景观。从工程定位角度来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生态化、景观化是其发展的趋势。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整治实践表明生态化、景观化的定位应改变传统的整治项目区的概念,结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和推进土地规模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未来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应建设成为类似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规模化的乡村“生态农场”,参见(图4)。根据浙江大学吴次芳的研究,他认为未来的土地整治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土地整治区域就是一个生态农场,至少应该把全国的基本农田都整理成生态农场,以满足13亿人口对食物的数量需求和健康需要。
4.“三位一体”:建设乡村生态文明
乡村孕育了人类文明,是城市的底蕴。在经历了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乡村生态文明,不仅仅包括桑基鱼塘、农家庭院等景观物质生态文明,而且包括“天地人和”、“天人合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等文化思想和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乡村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是有着强烈的本地特征符合和象征,是社会体验、文化含义和地方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建设保持乡村传统文化、建设乡村生态文明方面,德国的土地整治就体现了这一点,值得借鉴。党的十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我国今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建设乡村生态文明是今后我国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要实现建设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建设乡村生态文明的目标,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要适当保留当地传统乡村文化和传承悠久的农耕文明,要注重从当地乡土景观和民俗风情中汲取精华,最大限度地利用原生地貌,使用乡土植被,保持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设计出方便生产生活的景观格局,使得人工整治出的“斑块”、“廊道”要和乡土景观的“斑块”、“廊道”、“基质”相协调,充分体现当地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景观的吸引力;二是要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农耕文化特色,充分利用乡村资源优势,协调乡村景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塑造出自然生态平衡、乡村景观健康的和谐生态乡村环境,实现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三是要找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注重挖掘和提炼浓郁的乡土景观特征,在土地整治中尽可能认识、维护、提升和重建这些地域乡村景观特征。因为乡村景观具有重要的生态、美学、文化和经济价值,是建设乡村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乡村都具有一定的景观特征和风貌,而且都是一个地区人文和自然历史演变的记录和标识,体现的是区域自然和文化形态的结合,如果失去这些特征,所有的乡村变得同一化、格式化,这无疑是一个低级的错误。如安徽省池州市地处皖南山区,在实施村庄整治中,应该结合皖南山区徽风皖韵的乡村文化风格,营造出徽派建筑风格的乡村聚落风貌,彰显出皖南山区村庄特色和乡村生态文明,体现对地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延续,充分体现皖南山区村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协调一致,彰显出皖南山区自然村落的悠久历史、古朴自然,兼有自然之容、山村之貌,突出“天地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良好的乡村生态文明。
三、结论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整体的、全局的和系统的工程,在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通过整治要有利于促进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和服务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要基于建设乡村生态文明的新要求,适度拓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使其发挥推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作用,遵循生物多样性、土地多功能性、生态性、乡土性、地方性、景观性等原则,运用工程技术和景观设计手法,构建文明、健康和可持续的乡村土地生态系统,提高乡村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价值,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建设有我国特色的乡村生态文明,实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的“三位一体”,促进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迈上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林奇胜,刘红萍,张安录.我国农地整理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J].生态经济,2003,(10):169—171.
[2]王军,余莉,罗明,等.土地整理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22(2):8—11.
[3]吴次芳,费罗成,叶艳妹.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选择[J].经济地理,2011,31(10):1718—1722.
[7]郧文聚,宇振荣.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1,21(4):1—6.
[8]吴次芳.农村土地整治的问题指向、国际经验和现实选择[J].四川改革,2009,(8):11—16.
[9]吴次芳,叶艳妹.土地利用中的伦理学问题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12.
[10]陈博宁.农村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152—154.
[11]胡振琪.土地整理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62—165.
[12]罗明,张惠远.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综述[J].资源科学,2002,24(2):60—63.
[13]苏少青,林碧珊,曾晓舵.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生态环境,2006,15(4):881—884.
[14]魏秀菊,胡振琪,何蔓.土地整理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宏观管理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2):127—130.
[15]叶艳妹,吴次芳,黄鸿鸿.农地整理工程对农田生态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保育型模式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01,(9):167—171.
[16]刘勇,吴次芳,岳文泽,等.土地整理研究区域的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J].生态学报,2008,28(5):2261—2269.
[17]王军.土地整治呼唤景观生态建设[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15—18.
关键词:生态湿地处理;处理技术;预期效果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wetland environment is a low cost control methods. It follows the nature principle,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creating long clear beautiful natural features, really clear and beautiful water, and the maintenance cost is very low. Can be expected,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wetland environment will be an important future direction of waterscape design management.
Keywords: ecological wetland treatment;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expected effect
中图分类号:B845.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项目实施的背景
湿地水体(如人工湖、人工池塘、河道等)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增加景观的灵气和情趣,美化环境;同时也有利于野生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促进城市自然保护和提高生物多样性。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系统规划,加上污染排放的叠加影响,许多城市景观水体的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不堪重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我国90%以上的公园水体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COD、BOD、TN、TP和非离子氨等指标,大多超过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的4类标准。
因此,对于居住小区内的水面及河道必须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入,同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小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否则,如果居住小区内的水体及河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不但起不到改善小区自然环境的功能,反而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如何保证小区内和园林中封闭水体的清洁、无污染已成为人们关心和头痛的话题。
目前的景观或园林设计,一般考虑景观手法和文化表现较多,而对景观水质的考虑相对较少。治理方面,单一方法如换水、疏浚、化学方法、投入光合细菌等较多,而可操作的综合治理思路相对较少。再加上管理滞后,造成目前大多水景缺乏美观。
我司研发的生态湿地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比较,如下表:
二、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2.1项目技术特点
1、设置雨水收集池,随着湖内液面的自然蒸发,自动补水至设定液位。雨水全部用完后,再补充自来水。每天可节省自来水 20 ~ 30M 3 ,同时减少了雨水排污量。
2、通过严格筛选,逐步投放、培养和驯化湖水中微生物,种植水生植物(水草、荷花等),投放水生动物(鱼类)等,建立平衡的生态链,使湖水通过食物链的循环作用达到自净效果。
3、采用独创技术,使湖水全部循环起来,提高湖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为生态链提供适宜的水环境。
4、在生态链建立初期或遭到破坏时,采用专有灭藻技术,反应快速、效果显著。
5、采用超静音处理设备,噪音小于65分贝。从而有效提高了小区的环境质量。
6、实际工程中,景观水的各项水质指标都达到了国家《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91》,其中溶解氧指标达到C类要求,其余全部达到A类标准。
2.2项目工艺范畴
包括雨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景观水处理及生态修复技术,关键技术工艺如下:
1 、微生态系统的建立:微生物、水生动物、水生植物之间养分、食物、代谢产物平衡的建立与缓冲调节。
2 、适宜的生态水环境:溶解氧、活性氧、浊度、氨氮、硝基氮、藻类、细菌等水质参数的控制与维持。
3 、系统初建立及破坏后恢复技术:微生物的筛选、接种、驯化、繁殖,水生动植物的挑选、投放或种植,破坏后水质指标的恢复、水生物的补充或限制。
2.3项目的技术原理
系统处理过程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1)一级处理:调节池,主要作用是沉降景观污水中的较大固体颗粒,初级降解水中有机物,混合和均衡水质,去除异味,调节池的出水流经两台泵抽至生态池A,开始进行二级处理。
(2)二级处理:生态池,是降解景观水中污染物的核心部分,内含多种植物、特种微生物以及为维持生态平衡人工添加的活性物质,水中污染物如果悬浮颗粒、有机物、病菌、氨氮、磷等被逐级降解。
(3)三级处理:为了使过滤池中的水自然加气充氧,提高了生态池的湖底标高1M,使生态池水面高出过滤池水面1.2M,然后加筑了一个滚水坝,生态池出水流经滚水坝自然加气充氧后进入沉淀过滤池,经过过滤处理,有机物、氮、磷、硝酸盐等进一步降解,浊度降低。
(4)经过三级处理的湖水流入湿地生态景观湖后,在湿地生态湖区再实行增氧强化技术,具体做法为:在湖心增加一个生态小岛,在生态岛上种植芦苇、唐昌蒲等植物,让其保持自然原生状态,在生态岛两端水下各放一个搅拌器,让水流围绕生态岛形成一个区域小循环,在生态岛左侧设置三个人工喷泉,通过这两个措施达到对湖水充气增氧的目的,经过增氧后,可达到消除湖内有机物污染和黑臭、消除藻类水华、改善水色及透明度。
在生态池、沉淀过滤池和湿地生态湖中,要在水面布置漂浮植物(如凤眼莲、睡莲、槐吐萍等)和漂浮载体(水生生物浮岛),并以水培法在载体内种植陆生花奔(如美人蕉)或芹菜等陆生蔬菜,以控制水生植物的生长范围,而且要达到一定的面积,满足景观空间形态的要求。
2.4项目技术方法
附图:生态湿地系统剖面图
景观水质,首先要求清澈、无色、无异味,如果没有良好的水质做保证,就谈不上美感,本研究对水体的净化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1、污水处理技术:景观水源及雨水、自来水补充水源流进调节池中,经调节池处理的景观水汇集在集水坑中,经输水管路至泵坑,泵坑中的水泵将景观水抽至生态池中(生态池高于沉淀过滤池),经生态池处理后的景观水经过滚水坝自然加气充氧后流进沉淀过滤池中,经沉淀过滤池经过滤管系统处理后的景观水流进湿地生态人造景观单元。
初级降解固体有机物降解营养元素(病菌)经滚水坝自然加气充氧过滤处 增氧强化
2、水质曝气充氧技术:
在湖心增加一个生态小岛,在生态岛上种植芦苇、唐昌蒲等植物,让其保持自然原生状态,在生态岛两端水下各放一个搅拌器,让水流围绕生态岛形成一个区域小循环,在生态岛左侧设置三个人工喷泉,通过这两个措施达到对湖水充气增氧的目的,经过增氧后,水体中溶解氧一般可大于3MG/L(亦即B类水质标准值 )可达到消除湖内有机物污染和黑臭、减少水体营养盐含量、消除藻类水华、改善水色及透明度、减少底泥内源污染的效果。
3、复合型湿地基质填料
填料是曝气生物滤池的核心元素,填料的选择是滤池设计和影响出水水质的关键因素,单一填料低孔隙度和易饱和的特点会大大缩短了湿地的运行周期,因此,本项目的湿地基质采用了炉渣+活性炭+页岩+粗砂的配比,经检测,此种配比,基质对氮、磷、硝酸盐等物质的吸收率比单一填料分别高出10%,同时填料空隙率和比表面积高,比传统立体填料节能30%,水流通过快速,能耗省。
4、水生动植物系统修复技术
将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应用于水质净化,充分利用自然净化与水生动植物系统 中各类水生生物间功能上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来净化水质和修饰水质,利用食物链关系有效的回收和利用资源取得水质净化、资源化和景观效果等结合效益。
在水体内利用藻类为浮游生物的食物,浮游生物又供作鱼类的饵料,使之成为菌—藻类—浮游生物—鱼的生态系统,
2.5项目主要创新点
1、实现水清:
运用底质治理、水体自洁、水温自控、水体增氧等技术措施,实现水清,同时节约建设成本,是为治本。
2、实现水美:
通过水生动植物修复系统,不仅实现生态过滤洁净,同时营造出生动美丽的水岸、水面、水中、水底景观,是为治标。
3、实现低成本维护:
本研发系统可以保持水景的长期稳定,清澈美丽,日常维护成本低廉。
三、项目预期目标
3.1生态湿地处理工艺以及技术的预期效果
1.高效治污。通过系统结构设计、基质填料、水生动植物对污水进行协同处理净化,使得通过初步处理的污水再经过生态湿地处理达到进一步去除BOD、COD、SS、氨氮、总磷以及大肠杆菌的效果,根据不同的回用要求,达到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以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等水质标准,回用于道路清洗、绿化浇灌、冲厕、景观补水以及景观水循环等用途,实现景观水资源的高效重复利用。
2.生态景观群落。水生动植物在水质净化处理的同时,可以吸附大气中的污染物,释放氧气,更是营造出优美的景观,造福于民。
3.降低成本,节能减排。减少用水用电,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营维护需要的人力成本,实现低运营成本的高效治污,每立方米污水的处理成本仅为其他工艺的30%-50%,使得中水回用的经济效益更加显著,投资回报期大大缩短。
4、因地制宜。实现分散式污水处理,使得在市政管网以及市政污水处理设施并不完善的新开发区以及新城镇、农村地区实现污水的就地处理,就地回用,节省管网投资以及提高景观水资源利用率。
3.2预计可实现的技术指标
(1)利用潜水推进器让水流形成一个闭合区域,通过潜水推进器和人工喷泉的作用,来对人造景观生态湿地进行充气增氧。推进器、水泵、喷泉设备等设备运行稳定,故障率低于5%。
主题词: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概述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在经济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正在得到加强,更多地利用经济手段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就成为解决当地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出路。过去传统的以政府直接行政干预和控制为基础的生态环境管理方式必须转变,现有环境经济政策始终存在一个如何适应市场机制的问题。同时,现行环境经济政策,也不能全面体现价值规律,资源价格与实际价格之间存在较大偏离。另外在制订并实施环境经济政策时,在环境管理系统内考虑问题较多,这就把环境经济政策局限于一个微观范围内。因此,未来十年,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必然加大包括资源价格政策、环境税收政策、环境信贷政策、排污收费政策和环境投入政策在内的政策调整的力度。因而未来十年城市的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体现市场经济法律。
1. 确立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思路的前提和条件
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扩张着对区域资源和环境的要求,而有限的区内资源总量和环境容量,难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无控制的要求,因此,为协调区域间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总是要通过强化功能分区与管理,来实现区域发展的多目标要求。国家和省、市三级行政区进一步明确劳动地域分工,突出保护城乡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气、清水、食物等的安全保证地位,是历史的必然,鉴于此,明确并保护城市的社会功能,就成为确立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思路的前提。理论和实践都清楚地表明,传统的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显然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目标,建立在拼资源、拼劳力、拼设备、拼环境容量基础上的城市和经济发展,只能导致过早地出现“城市病”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因此,转轨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兴区战略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加速产业结构模式、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生产力布局模式的转换,就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的重要途径。
2.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的总体思路
2.1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总体思路表述
根据不同市域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和生态经济功能,针对发展中业已出现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潜存的基本矛盾,充分考虑近期与远期生态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背景,确定未来全市生态环境整治的总体思路应包括:遵循两大规律(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强化四大生态功能(生态屏障功能,食物安全保障功能,城镇大气安全保障功能和河流水源保护功能),开展三大主体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市战略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试点和示范,协调发展中的四大利益关系(本区与外区、开发与整治、人口与资源、发展与环境),加速四大发展模式的转变(产业结构模式、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生产力布局模式和城市发展模式),搞好四大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建设(生态系统调节工程、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生态系统恢复建设工程和生态经济示范工程),把城市逐步建设成为生态良性循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功能地位突出、与城乡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生态型经济发展区。
2.2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的技术路线
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和生态系统恢复建设,涉及到城乡产业结构模式转换、生产力布局方式的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污染或破坏了的环境整治、生态工程建设、生态经济试点示范、分区分类控制和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技术开发等许多环节。因此,明确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思路后,尚须确定整治和建设的基本技术路线。主要是:a.产业结构模式转变。必须站在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全局高度,加速产业结构模式的转换。重点是加强市、县、乡三级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制订并组织实施推动产业结构模式转换的产业政策,限期关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加速发展低耗高效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态型产业,控制传统资源初加工工业的慢性增长,加强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建设,加强污染和高耗能工艺替代,培养发展高科技型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由污染消耗型向清洁低耗型产业的转变,建设本区资源环境相适应的产业体系。b.生产力布局调整。重点加强城乡功能区域规划,加强区域功能管理,加强市、县、乡三级政府对工业发展的分区调控,转变城镇和区域的经济职能,促进区域经济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严格控制城市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人口稠密区、中心商务区、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区、文化娱乐区等环境敏感区内的工业发展,引导工业向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城市规划工业区内集中。加强环境敏感区城镇与工业发展的立法管理,大力开展城镇和工业区可持续发展试点和示范,理顺多个不同经济功能区发展与环境的关系。c.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重点是按照现代化生态城市的要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和城市功能,调整城市规划布局,改变人口和产业过于集中在一些城区的状况,积极规划建设副城、城市卫星城,改变城市“摊大饼”的空间拓展方式,改变单核心城市形态,通过构建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给水、排水、通讯、电力、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骨架,拉动城市形态的转变,逐步实现生产经济型的市区向生态生活型转变。
3.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目标体系
3.1总目标
基于一些城市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较高的环境敏感度,必须提高对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体现城市的示范作用和窗口职能,而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和较低的产业结构水平,又增加了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的难度。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充分考虑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条件,提出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建设的总目标体系包括:改善重点地区(水源保护区、城市中心商务区、城市居住小区、文化办公区和风景旅游区)的环境质量,控制非重点地区(市内工业区和县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目标年基本改变城市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模式,改善全市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市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化和美化。上述目标可概括为“五年局部改善,整体控制,十年整体改善,局部美化”。
3.2城区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目标体系
社会经济方面。包括:国家环保模范城考核指标,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国家卫生城市考核指标,环境保护投资指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持续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GDP能耗和水耗。
环境质量方面。包括: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环境空气质量、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等。
环境建设方面。包括: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城市气化率、城市集中供热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噪声达标覆盖率等。
环境管理方面。包括:市政府对县政府的环保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完善度、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程度、环境宣传教育普及率、环境信息等。
参考文献:
[1]王如松.周鸿.人与生态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关键词】 生态制剂; 匹维溴铵; 肠易激综合征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2.01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以腹痛、腹泻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特点。该病具有长期性和反复发作的特点,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尚未形成有效的治疗方案。本研究初步探讨生态制剂联合匹维溴铵治疗IBS的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诊断为IBS的患者(罗马Ⅲ标准)共147例,随机分为3组,A组:生态制剂(金双歧)50例;B组:匹维溴铵(得舒特)47例;C组:金双歧联合得舒特50例。平均年龄46.7岁。
1.2 方法 A组:口服金双歧3片,3次/d。B组:口服得舒特1片,3次/d。C组:联合应用金双歧3片,3次/d,及得舒特1片,3次/d。4周为一个疗程。
1.3 临床症状分级 (1)腹痛、腹胀:无症状为0分;经提醒可感觉到为1分;症状存在但不影响日常生活为2分;严重并影响生活为3分。(2)大便次数:每日大便1次及1次以下为0分;腊肠状、成块或有裂缝为0分;软便、边缘清楚为1分;绒状物、边缘不清、糊状便为2分;水样便、无固体成分、完全液体为3分。
1.4 疗效判断 (1)显效:治疗后该症状积分减少≥2分;(2)有效:治疗后该症状积分减少1~2分;(3)无效:治疗后该症状积分减少不足1分;(4)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软件,采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P
2 结果
2.1 治疗4周后A、B、C 3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6%、57.4%、72%,C组治疗有效率最高,与A、B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各治疗组疗效比较 n(%)
组别总例数显效有效总有效
A组5010(20.0)13(26.0)23(46.0)
B组4715(31.9)12(25.5)27(57.4)
C组5020(40.0)16(32.0)36(72.0)
2.2 不良反应 A、C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B组1例治疗初期出现轻微恶心,服用数天后症状逐渐消失。
3 讨论
目前,IBS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研究认为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敏感性高、中枢神经系统感觉异常、脑肠肽调节异常、肠道感染及心理障碍有关[1]。参照罗马Ⅲ标准,根据粪便性状将IBS分为4种亚型,腹泻型至少25%为松散或水样便。对于腹泻型IBS的治疗,临床上常采用解痉剂、止泻剂、金双歧等对症治疗,本实验联合应用金双歧及解痉剂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IBS,疗效良好,更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腹痛、腹胀及腹泻情况。
已有研究显示,IBS患者多存在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明显减少[2],且存在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3]。金双歧具有调整宿主肠道微生物群平衡作用,除直接补充正常菌群外,还能够通过抑制上皮细胞凋亡,减少致病细菌黏附,减少前炎性细胞因子,增加黏蛋白和防御素的产生来改善上皮屏障功能[4]。因此,金双歧作为IBS的一种基本治疗方法,可以使一部分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
肠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水平是影响平滑肌运动的重要因素,匹维溴铵作为一种选择性肠道钙离子拮抗剂,抑制钙离子内流,抑制平滑肌活动,还能抑制IBS患者结肠的异常收缩,延缓右半结肠转运,有效缓解IBS患者腹痛、腹泻症状。
在本研究中,笔者发现联合应用金双歧及匹维溴铵更能有效缓解IBS患者腹痛、腹泻症状,可能由于IBS患者肠道运动过快,使大量正常菌群丢失,匹维溴铵能有效减慢肠道运动速度,一方面减少正常菌群丢失几率,另一方面增加外源金双歧在肠道的作用时间,但尚需进一步分子生物学理论研究证实。
参 考 文 献
[1] Villanueva A, Dominguez Munoz J E, Mearin F. Up date in the therapeutic treament plus manage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Dig Dis,2001,19:244-250.
[2] Si JM, Yu YC, Fan YJ, et al.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irritable syndrome patients[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4,10(12):1802-1805.
[3] 郝靖欣,段丽萍.肠粘膜屏障功能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关系研究进展[J].中华消化杂志,2010,30(11):861-864.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是胎儿在宫内或出生过程中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 从而导致以呼吸道和肺泡机械性阻塞及化学性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 而后出现呼吸窘迫等相关症状的临床综合征,重症MAS患儿可因急性肺损伤或呼吸衰竭而死亡。MAS多见于足月儿和过期产儿,其发病率为1.2%~1.6%,病死率为4.2%~15%[1]。临床常规治疗方法是在吸出胎粪或受污染羊水的基础上给予抗炎、氧疗、维持酸碱平衡等对症疗法,近年来,使用氨溴索辅助治疗MAS的研究屡见报道,为验证其疗效,笔者自2009年始采用氨溴索气管内滴注灌洗佐治MAS,现选择部分病例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资料来自我院新生儿科2009年6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并符合入选条件的MAS患儿70例。男39例,女31例,胎龄38.2~40.8周,平均(39.0±1.0)周。患儿出生时伴盐水胎粪Ⅱ
~Ⅲ度污染,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3分以下者27例,4~7分者43例,出生后即刻或3 h内即出现呼吸困难、紫绀、三凹征、肺部音等呼吸窘迫症状,X线显示肺野内斑片状阴影,其中有11例伴单侧肺不张。所有病例均明确诊断,并排除先天畸形患儿。70例患儿随机单盲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男21例,女16例,胎龄(39.3±1.1)周,体重(3163.5±417.4)g,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4.27±1.43)分。对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胎龄(38.9±1.0)周,体重(3078.4±386.8) g,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4.52±1.54)分。两组患儿的胎龄、性别构成、出生体征及Apgar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呼吸机辅助通气、定期拍背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限制液体入量,营养支持,保暖等常规综合疗法,期间,患儿均连接多功能监护仪监护生命体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15 mg/支,上海勃林格殷格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30360)气管内滴入灌洗辅助疗法,每日1次,持续3 d。具体方式为:事先将15 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注入50 ml生理盐水中配置灌洗液并维持37℃~38℃备用,而后患儿取仰卧位用新生儿吸引器清理呼吸道, 吸出气管内胎粪或污染羊水,清理后在喉镜下行经口气管插管, 并从气管插管内缓慢滴入预先配置的氨溴索灌洗液,每次1 ml,而后导管口接呼吸机通气30 s,通气后变换由肺周边部向肺门方向叩背,并用负压吸引器接吸痰管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以少于15 s为宜,重复上述灌洗操作10次左右,直至吸出的冲洗液清亮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