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站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解析
对于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有这样的表述:“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将“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并倡导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不仅是一种理性思维使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对现代经济生活的一种对接与呼应。能力本位体现在目标追求上,它强调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质却是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
二、实训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定位与作用
实训课程作为实践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教育来说自然非常重要。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实用型、应用型的人才。而实训课程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实训课作为实践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对高职教育来说自然非常重要。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实用型、应用型的人才。而实训课程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训课程体系建设中,坚持“以专业课为主体,以技能培养、实训操作为重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达到岗位合格的目标,贴近工作实际,强化能力培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三、《网站设计与开发实训》课程在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构建
1.岗位需求分析
通过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等专业招聘网站对北京、上海、哈尔滨、南京、天津、武汉、广州、深圳、沈阳、杭州、西安等大中型城市的人才招聘信息进行分析统计,确定了与高职网站设计与开发相关的职业岗位。
在这些岗位需求中,选取了800个岗位进行分析,将技能要求相似的岗位进行合并,主要岗位有:网页设计与制作、网页美工、网站开发设计、网页编辑、网站运营、网站管理、网站维护等。基于上述的岗位,对于《网站设计与开发实训》这门课程来说,主要岗位指向是:网页设计与制作、网页编辑、网站开发设计、网站管理。
2.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网站设计与开发实训》课程建设在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专业建设方面: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结合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针对性不够强,缺乏整体性。
(2)教学内容方面:教学内容针对知识点进行设立和讲解;教学案例主要是针对知识点的案例;教学内容缺乏对岗位技能知识的整体糅合。
(3)教学方法方面: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基于知识点的案例教学法。
(4)考核方式方面:采用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或加入少量的上机考核。
上述存在的一些问题造成了不利于学生和就业岗位的对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挥等一系列的教学后果。
3.课程改革设计方案
网站设计与开发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培养目标,因此开设《网站设计与开发实训》综合实训课程是必需的。同时该课程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为专业核心课程。
(1)课程改革设计理念
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按照“职业岗位岗位需求能力确立教学项目”的项目导向式的运行机制来组织教学。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边用边学,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理念。
学生是学习主体,鼓励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和意识培养的理念。在设计中,既要考虑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又要关注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遵循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式教学为主要手段,进行岗位职业分析与课程内容的选取,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相结合,合理地设计实训教学环节。
具体的实训任务为:密云旅游网站设计、北京政法学院系级网站、学院教研室网站设计等。每个实训任务又分为十个具体实训项目:项目一、网站规划;项目二、网站首页制作;项目三、网站首页美化;项目四、网站二级页面制作;项目五、网站页面特效实现;项目六、注册登录表单功能的实现;项目七、数据库的选择和连接;项目八、对数据库数据的修改操作;项目九、网站测试与;项目十、网站整体的管理和维护。
4.教学模式的设计
本课程教学模式采用了任务驱动、情境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小组教学的教学手段。课程整体设计分为了四个阶段,具体每个阶段的设计和实施如下:
第1阶段:案例引入,提出问题。通过案例演示,提出问题,讲解案例应用背景,使学生建立感性认识,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第2阶段:分析案例,解决问题。具体实施的过程是将案例分解为若干个可行的任务,然后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下,逐步完成案例的制作。
第3阶段:归纳总结,引申提高。在每次课结束前,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对本次课的意义、重点、难点、易出错处等及时进行总结。
第4阶段: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每次教学结束时,及时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复习巩固,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触类旁通。
5.考核方式设计
对《网站设计与开发实训》课程实行课程项目的考核方式势在必行,即对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或技术点采用教师给出项目要求或参考项目需求的方式,让学生分组选择项目或者自己调研确定项目,小组合作进行项目规划和页面设计。
本课程项目注重学生工作过程的考评,项目分为几个任务,每个任务完成后,需要提交相关的技术文档资料和成果,各个小组分别进行考评,采用教师评价、小组评价、组员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生总成绩为各个任务完成的百分比之和,总体分配如下:
总成绩=调查与规划5%+构建新系统逻辑模型15%+系统的设计10%+系统实施55%+系统运行和维护15%
四、教学建议
采用项目教学法,融教、学、做为一体。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大致为1:5,建议64学时。在组织形式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组织教学,每个小组5~6人,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以分工合作方式,以规范的企业工作流程遍历项目调研、分析、设计、实施、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理论知识的讲解要伴随任务的实施,课堂活动应体现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思路,教学活动参照企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大体按照:“1.获取信息、明确任务。2.制定计划、安排进度。3.选择方案、做出决策。4.任务实施、完成工作。5.对照要求、检查控制。6.总结评估、提出改进。”6个教学步骤来设计,使学生了解工作过程的规律,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工作方法。
针对每一个任务,学生认真阅读任务书,对任务的内容、解决方法、学习重点、考核标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根据任务书的具体要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参考文献
[1]李倡平.高职实训基地功能定位与建设原则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24.
[2]刁瑜.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29.
[3]黄荣春.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
胡晓风,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讲师。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工学结合;专业建设
这些年来,尽管各高校积极努力,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紧缺的电子商务人才,但目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仍存在严峻问题。一方面,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迫切,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专业却成了入学的热门专业,毕业的冷门专业,造成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才培养系统性的偏差,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偏离。
一、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存在的问题
1.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一直没有突破在专业的人才是应该重技术还是重商务的争论,导致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不清,学生的专业特点不鲜明,就业去向不明确。
2.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突破学科性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还是建立在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知识体系上,这种模式下培养的人才与市场上需要的实用型的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
3.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与高职人才培养要求不相适应
以培养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用型的技术人才是面向市场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人,他们掌握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工程化、为了应用。而我们目前的课程体系还是建立在学科体系上的,与职业岗位的对应性不明晰,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对应性不明了,导致培养的人才不符合职业岗位的需求。
4.缺乏双师素质教师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建立一支既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技能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而目前我们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一毕业就走上教学的岗位,对企业电子商务实际的开展情况,需要掌握什么实践技能不清楚。
5.实训基地建设还很薄弱
经过这几年的专业建设,建立了一些校内模拟教学实训室,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学的需求,但模拟实训,毕竟离企业实战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也试图与企业合作建立一些校外的实训基地,但目前无论在实训基地的数量上,还是能接受实习生的数量上以及合作的方式,管理的体制都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职业岗位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是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市场学、市场营销学等基础学科和技术学科的综合性应用技术专业,就业面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也冲击了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的传统观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这就对各行各业的经贸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经贸人才懂得数据库技术、电子支付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技术等。
1.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岗位分析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方向、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客户服务。三个岗位对人才的素质和技能都有各自不同的要求,基本明确了其工作任务。(1)网络营销:包括客户开发、信息收集与处理、客户沟通、营销策略执行、网络搜索、系统推广等;(2)电子商务客户服务:包括客户咨询问题回答、根据规则处理客户投诉、举报和客服数据整理分析等;(3)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包括网站运营、网站维护、产品推广和信息采编等。
2.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调研,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可从事的工作岗位:客户服务、网络客服、办公文秘、网络销售、电话营销、网站策划、网站推广、网站美工设计、网站设计开发、网站维护管理、物流管理等岗位,他们主要的工作任务见下表。
三、电子商务专业建设
1.建立起基于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加强与电子商务业内的典型企业的联系,在专业现有的合作企业的基础上,既要开拓新的合作企业,同时更要深化与现有合作企业的合作模式。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剖析电子商务典型企业和关键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2.能力结构分析
建立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的,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明确专业的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络营销策划、电子商务客户服务四门核心课程。
3.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
在与企业广泛和深入的合作过程中建立了包括阿里巴巴、淘宝网、宏创等企业在内的电子商务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在校外的实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利用校内的场所与资源,与企业合作开展比短期实习更为持久、也更有深度的合作。例如目前与淘宝网共建的淘宝创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4.建立结构合理、具备“双师”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电子商务专业要求课教师既要懂电脑又要懂商务,既懂理论又懂实践操作。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教师参与企业挂职锻炼或进修制度,使专职教师“双师”素质达到90%以上,能真正掌握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实践技能;并积极引进和聘请来自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高技能人员担任实践技能课程的兼职教师,从而优化师资结构。基于工学结合的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开发、教学场景和实训环境的设计、师资的培养等专业建设的具体内容的改革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初步理清思路、完善建设方案,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一种创新和突破,在此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建立起阶段性工作总结制度,找出问题、制订解决方案,通过不断的总结、反馈和实践,逐步建立起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结束语
通过我院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明确了专业的定位、合理的人才培养规格,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才能不断推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使专业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课题来源: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课题
[关键词]高职高专 计算机教学 项目导向 教学法
[作者简介]闫丽新(1973- ),女,河北承德人,承德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电化教学和网络、远程教育。(河北 承德 067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123-02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培养计算机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即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理论较全面、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解决较复杂的技术问题、开发应用型软件、进行较复杂的系统集成与维护、担负低层次及初学者的计算机培训工作的技术人员。这一层次的人才在社会劳动人才划分中属于高级蓝领。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证明,在高职高专计算机课程中采用“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一、“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得的方法是学生发现,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获得知识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创造。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要求提出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现代教学理论是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项目教学法就是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做适当示范,然后由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通过示范项目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接合点,运用知识迁移、合作学习来完成项目,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掌握和理解。
“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项目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经过独立思考和教师指导,解决问题,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包括三层含义:边学习边做项目,学习进度和内容与“项目”进度一致,用“项目”贯穿课程始终。在认识上存在三个误区:项目导向就是只讲项目、不讲理论,只要能做出项目结果就算达到教学目标,项目导向就是要抛弃案例教学。“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的目的和作用不仅要学“是什么”,还要学“怎么做”,使学生毕业后掌握相应的工作技能。“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不只是做项目,还包括理论课、上机课、项目实践课、阶段项目课、毕业设计课等多种教学模式。
二、“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1.“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基础课、高职高专的公共基础课,实践性强,使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和实用技能。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课程考核采用国家或省级的计算机基础统一考试,反映到教学上是把国家或省级统考内容作为教学大纲,注重学生的应试训练,以统考成绩评价学生。目前高职高专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统考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运用“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具有跨时代的意义,能够把就业的理念融入教学中,综合Office在工作岗位中的实际应用,树立“学以致用”的学习观念和教学理念,通过实训项目,使学生真正掌握课程精髓。其中最重要的是设计课程实训项目。项目设计以建构主义基本思想和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包括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验证性基础项目和综合应用性项目,如Word项目要求制作学校的招生简章、宣传广告,求职简历等;Excel项目要求设计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的日常统计分析;Power Point项目要求做一个宣传学校招生就业的演示文稿。
2.“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在“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课中的应用。“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是承德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重点专业技术课程,由“Dreamweaver网页设计”“Flas制作”“Photoshop图像处理”等课程整合而成,强调学生通过Dreamweaver、Flash、Photoshop及ASP和数据库的学习,熟悉网站开发的整体流程,能够运用网站设计制作技术自主开发网站,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工程意识等职业素质。教学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采用“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前制订具有应用价值的网站计划,在教师的指引下成立网站设计项目小组,边学习边制作,完成网站的设计制作及。
3.“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属于计算机硬件方面的课程,经过实践证明,“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在硬件课程中很适用。“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就是改变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传统模式,以前是先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发展过程、应用领域、硬件组成,再讲解网络协议TCP/IP、网络七层模型OSI,最后介绍各种网络实际应用和网络安全防范。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单方向传授知识,学生掌握的效果不理想。可引入“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根据网络课程特点,设计一个综合组建小型局域网实训项目,包括综合组建小型局域网系统设计、预算、施工、测试和验收,给学生提供各种器材包括计算机软硬功资源、双绞线及其工具等,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演示,学生分组完成项目。
三、“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1.建立教师导学机制。“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有多种教学模式,包括理论课、上机课、项目实践课、阶段项目课、毕业设计课等。教师首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进行理论课讲解,讲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指导学生上机实验,使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其次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各个层次的实训项目,包括每一个知识点的项目实践课、每一章每一节内容的阶段项目课、每门课程的项目实训课、几门相关课程的综合项目课,毕业设计项目实训课等。最后创设导学环境、设计导学活动和导学监控机制组成的导学体系,帮助学生完成各层次的项目,给学生以明确的导学定位,为学习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引导和支持。为了完成项目,除了面对面的指导外,应尽可能在网上提供教学辅导资料,如项目实训辅导IP课件、项目实训教程、项目实训范例和学生优秀作品观摩等。
2.利用项目实训,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除了导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结合课程实际情况做实训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求学生限时完成的项目,学生一般都能按时完成,这说明教师只要项目选择设计合理、进行导学监督,项目教学是能够有效开展的。在项目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导学积极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自我约束和主动学习的思想、小组合作学习和协作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3.利用电子档案袋,加强教师控制与监督。档案袋制作者借助电子技术,采用多种媒体形式,收集、组织能够反映制作者在一定时间段内学习、业绩、个性和协作能力等方面变化的档案材料。“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对于每一门课程都要求学生课程结束时必须制作出作品,教师要在课程开始时明确布置给学生课程结束时需要完成的项目,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完成项目。如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最终的项目是让学生创建一个网站,教师要给学生详细的设计制作项目说明,告诉学生去哪个网站学习计算机网页编程,告诉学生如何创建数字资料,最后如何做出一个满足要求的项目作品。整个项目的制作过程使用“电子档案袋”,对学生进行监控和记录,对学生的评估不仅包括最终做出的网站,还包括做出网站的全过程:学生是否学习了正确的有关编程的课程材料,是否选择了恰当的实例等。通过“电子档案袋”教师能看到学生是如何创建网站的,不仅能评价网站本身,还能评价学生在学习整个课程过程中所有工作的质量和态度。这种特殊的课程设计方式可以加强教师监管力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4.利用项目实训,加强合作学习。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的周围环境对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组成学习小组,讨论和交流,共同学习、协商和辩论,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即使最差的班级也有好的学生,即使最好的班级也有差的学生。根据班级情况可以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好学生是能主动学习的学生,中等学生是在教师的督促下学习的学生,差学生是在教师督促下仍然不爱学习的学生。让这三个层次的学生结对子组成学习小组,好学生与差学生结对子,中等学生结对子。计算机课做项目时,采用排座位的方式,一个差学生挨着一个好学生,互相帮助,好学生督促差学生。另外,每门课程设计由3~5人协作完成的项目实训。
5.强化训练重点项目。针对班级里大部分学生基础差、不动脑筋、不爱学习、不会学习、不主动学习的特点,可以采用强化训练重点项目,巩固所学知识,及时有效复习。强化训练重点项目采用讲解演示、随堂练习、复习重做项目、小测验等方式,效果较好。根据斯金纳的“强化时程表”,采用不定比间隔强化和不定时间强化复习巩固效果最好,即不定时间对每一章的重点实例项目加以巩固练习。
6.项目实训的总结与提高。为完成整个项目,教师通过讲解必须掌握的概念和知识,将根据整个项目分为多个子任务,通过子任务的实现来完成讲授,在课程学完后,即可完成所贯穿的项目。引导学生总结本项目用到的知识点和各自的收获,对整个项目的设计思路进行梳理,强化学生的成功感受。完成每个大的项目任务后,教师要对项目进行总结,提供给学生实训报告范例并与学生交流,要求学生撰写实训报告。实训报告可以总结归纳所学知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研究性的学习环境,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展开研究学习,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寻找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实现校企合作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尤其适合高职高专学校,“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将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越.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EB/OL].,2009-02-24.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编辑;人才培养;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2-0111-02
总理在2015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7月初《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1]。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编辑队伍在不断扩大,2005年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10个新职业网络编辑作为新职业之一正式加入三百六十行之列。网络编辑活动是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而产生的,通过生产或整合各种信息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内容服务的一项社会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传媒组织对网络编辑人才的需求激增。网络编辑是指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采集、分类、编辑,通过网络向世界范围的网民进行信息,并且从网民那里接收反馈信息,产生互动的工作人员[2]。网络编辑承担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信息采集和编辑任务,成为当代最有前途和最有前途的职业之一。网络编辑不仅是信息的“搬运工”,更是网站内容的缔造者和网络文化的开风气者;不仅具备网络技术优势,更是信息时代“内容为王”的力行者;不仅拥有相关专业知识,更是网络编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兼长者。2005年11月8日第六记者节,三位网络新闻人员被授予“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称号。2005年普利策奖中,网络报纸突破公共服务奖项获得了其他新闻奖项的提名,这在普利策奖历史上实属首次。这一系列的变化无不让人感到网络媒体乃至网络编辑的地位在不断上升,网络编辑作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新兴职业,其重要性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3]。高职院校培养网络编辑人才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之举。在若干年的网络编辑人才培养实践中,笔者总结出如下高职网络编辑人才培养的发展和创新策略。
一、网络编辑人才发展创新策略一:专业定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人才需求
以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为例,2012年开办的信息传播与策划(网络传播方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具有良好职业前景。从毕业生追踪调查信息来看,该专业学生毕业时以在各类公司和网站担任网络编辑工作为主,但一段时间后有相当一部分转向产品运营、网络营销类岗位,其所属部门有运营部、市场部、产品部。很多人并没有沿着网络编辑员、助理网络编辑师、网络编辑师和高级网络编辑师的纵向生涯方向发展,更多人是横向发展成为运营经理和产品经理等。这正契合了镇江高专培养人才“能胜岗+能转岗”的人才培养策略。在培养网编人才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里,既要集中有专业核心技能的课程和实训,如网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艺术网页设计、网络活动与策划等,又要根据社会要求和实际开设素质拓展课程,如新媒体技术与运用、网络广告和网络营销等课程,按照学校提出的四平台八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制定网编人才教学计划。当前,网络编辑专业设置要适应行业需求变化进行变革,专业定位不再是培养 Web1.0时代狭义的网络编辑,而是培养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紧缺的“大网编”――互联网产品运营人才。不仅培养学生的内容采编制作能力,更要加强移动媒体信息采编和网络传播推广、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综合的互联网运营能力。据此,网络编辑专业培养目标调整为:紧密结合互联网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能采编、熟练使用设计软件、懂运营、懂制作,掌握各类网站以及微博、微信等移动端内容采编制作和运营的新媒体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网络编辑人才发展创新策略二:创新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一)对口企业外聘教师参与专业课教学
校企合作与实验教学是培养网络编辑人才的重要思路。该专业建设按照国务院最新文件精神,深化互联网领域产教融合,进一步聘请行业高级人才作为兼职教师,探索“互联网+”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与更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实施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建立更多联合实训基地,校企有效对接,实现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与镇江高专培养网编人才专业合作的是镇江报业传媒集团金山网、名城镇江网和七百度网络传媒公司。金山网是国家一类新闻网站,镇江市第一综合性门户网。数名金山网资深的网编直接参与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如金山网总编辑许益明的“网络活动策划”、采编部主任陈洁“网络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与制作”以及新媒体部主任高新的“新媒体的制作与运用”等。网站资深编辑走进学校,给学生进行网站具体编辑实务(网络新闻采编、网络专题策划和网站编辑案例)的介绍,用具体生动的实务让学生消化课堂理论了解实际操作,并使得这种教学方式制度化。这些网站资深专家还通过QQ、微信等方式与学生沟通,及时解决学生专业学习的若干问题。学生们也利用寒暑假等业余时间在网站实习实践,参加新闻采编和各类网络营销活动,有效拓展了学习领域,保证了学习效果。校企联手、产学研结合,对于更好地推进复合型网络编辑人才培养大有裨益。
(二)校企合作保证实践环节效果
由于学校实行“2+1”的教学模式,在两年的时间学生掌握专业的核心技能有一定困难。镇江高专与镇江报业传媒集团金山网合作,灵活排课程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建了一个学和生产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第一个学期完师生共同进入校企合作工作室进行金山网的参观,并且第一时间注册论坛成员参与论坛实践。进入第三学期后,结合具体的专业课教学参加历时数周的网编实训,如网络新闻采编、网络活动策划和网络运营实践等。要求对学生进行考勤并实行指导老师制度,有针对性地强化网编核心技能的了解和掌握。第三年顶岗实习,要求学生紧密围绕所学专业到各地网站和传媒公司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相关部门从事网编实践,校企合作共同育人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符合企业要求,充分调动了高职院校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了企业的作用,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
(三)建立三级专业技能实习体系,保证学生专业素养和技能的获得
实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网络编辑专业三层实践教学体系,讲课内实践体系、专业综合实践技能训练体系和校外产学研体系结合构建协同的系统专业实践体系,形成本专业实践育人的特色,分层次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如表1所示)。
三、网络编辑人才发展创新策略三:以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构建网络编辑实训平台
由于在校外合作基地建设、合作项目管理、行业教师引进政策等具体问题上存在观念、制度、操作上的障碍,导致在构建实训体系中存在资金、人力、管理上的持续投入力度不够。一是实习经费不足,二是合作上存在各种障碍使得学校主动放弃,三是学生忙于就业、深造,对实践教学也不够重视。因此以学院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模拟网络新闻工作情景,构建网编实训体系就成了有效的实训体系组成。
网络新闻编辑实训不再是理论和模拟,而是真刀实枪真功夫。学院和网站新闻系统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工具。系统采用动态采编系统,支持以记者、栏目编辑和管理员等不同身份登录,实现网络新闻稿件采编和的完整流程。镇江高专艺术设计学院的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就由传播班的学生担纲,主要从事公众号的栏目建设、内容策划、文字采集和编辑以及图片摄影后期技术处理等环节。微信内容紧密联系学院师生实际生活,不仅有校园新闻,还有饮食养生、娱乐、星座、职场等内容。艺术设计学院成立微信工作室,配备了学识和技能过硬的老师,从策划立意、新闻采编、摄影图片、影视拍摄后制、网络技术等方面予以指导并把关。专业老师和传播班学生共同策划了一些有创意和校园生活气息的活动,如杯子舞、设计校徽活动选拔、《超能战队》的大白带你参加艺术学院等活动。在微信专题策划上,传播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策划了环绕音乐会学院老师专题、优秀学生专题和校友专题。这些策划的活动和专题对宣传学院、宣传学校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每期微信公众号的访问量从最初的10+到现在的2000+。传播班的学生利用学院的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微信运营、策划、图文编辑和以及部分编辑素材整合排版工作,极好地宣传了学院和学校,为学院招生工作和反应艺术学院师生面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有效地提高了传播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水平。
四、网络编辑人才发展创新策略四:进一步加强完善师资力量
由于网络编辑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交叉的新兴职业,因此,高校开办这些专业通常会滞后于行业企业发展步伐。从高校原有的相关专业转过来的教师在知识结构、能力对应度等方面一时难以适应新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事实上许多高校都亟需建立一支具有新闻采编、网站网页设计、数字技术、媒体经营等领域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这需要多学科交叉型人才队伍,具备这样素质的人才不可能事先由高校培养出来。一般情况下,专业教师由企业的技术人员和高职院校的教师两部分组成。企业的技术人员实践经验丰富但教学方法有限;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缺乏网站的实践经验。因此要解决师资的问题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定期对网站的网络公司的外聘教师进行教学法等知识的培训,同时给高职院校的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机会,用制度要求他们到企业一线顶岗实习和挂职锻炼,学习网站的实际操作经验,通过培训、业务进修和企业锻炼等方式提高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能有效加强专业教学的师资力量。
参考文献:
[1] 师静.“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人才的培养[J].青年记者,2015 (12):91.
一、课程设计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是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训练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紧密结合。重视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考核,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过程中,遵循“岗位导向、注重过程(工作过程和开发设计过程)、多能(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重、细化标准”的原则,按照“工作任务(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工作任务的分析归纳)——学习领域(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学习情境(教学过程的方案设计)”的步骤进行。
二、教学模式
针对课程的设计,我们主要在课程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诱导性教学模式。诱导性教学模式是教师设置各种诱惑因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高校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它源于以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为基础的刺激控制教学模式。我们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会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来诱导学生进入课程内容,主要采取这种教学模式指导学生选取网站的主题,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主题,然后去网上搜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应用进去,从而刺激学习的积极性。
2.任务驱动团队合作的教学模式。合理地构建基于“任务驱动”团队合作模式学习小组,既是学生合作的基础,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我们可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性格,心理素质等情况给学生进行分组,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模式。注意合理搭配,将内向的同学与善谈外向的同学组合,并兼顾男女比例,以保证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互补,互相帮助,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小组合作在短期内便能获得成效。如将全班分成若干组,每小组6至8人。在基于“任务驱动”团队合作模式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来利用不同的小组模式进行教学。在进行如对分析网站主页等规模较大的活动时,可以采用自由讨论的形式,在进行网站布局时,可采取两人一组的形式,在页面设计时,可采用多人一组的形式。
3.网络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模式是指借助网络实现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学习的知识并向教师反馈,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又能加强师生的交流和协作研讨;它还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等的限制,能够很方便的实现教学。我们在教学中主要是在实践课上通过机房的局域网实行教学,共享资料。
三、教学实施过程
1.开发动员。项目开发前,要做好学生的学习动员工作。让学生了解实训的意义、所需的技术、学习方法以及考核办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展示案例效果或者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等手段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训中来。
2.分阶段实施。在实训当中主要按以下步骤:
第一步,先对班上同学进行随机分组,一般6-8人一组,然后用2课时的时间进行讨论,由各个小组通过交流与协商选定本组的方向,并要对网站的设计主题、栏目组成及网站风格达成统一意见;
第二步,第一组作为客户,第二组作为开发团队;第一组将自己讨论出的网站主题及要求告诉第二组,由第二组进行开发,并在开发过程中实时和第一组同学进行沟通,以达到第一组同学的要求。其他组依此类推,即第二组作为客户,第三组作为开发团队这一个过程需要12课时;
第三步,验收,2课时。由各个开发团队派代表演示所完成的网站,介绍实现的各项功能及特色,并有各个客户首先进行验收是否达到要求。最后由开发团队自评+客户评分+教师评分三方共同给出评价。
四、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考核办法设置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成绩的合理性和客观性。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考核中如何全面的检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们总结出如下的考核方法。
考虑到集中实训的特殊性,我们采用“客户模拟+项目开发+现场答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主要的评分方法按照以下表格中的各项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