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于企业文化的感受

对于企业文化的感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于企业文化的感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于企业文化的感受

对于企业文化的感受范文第1篇

企业文化营销的难点不在于形成一个较正确的企业文化和文化生命周期,而在于凭借直觉、职业判断和某些科学根据,正确的创建(或革新)企业文化幷确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临界点,制定出一整套的营销对策,当企业文化陷入危机时能够力挽狂澜,拯救企业文化,开辟新通路。要使企业文化永葆青春,最有效的办法是创新和发展,将开创期和稳定期的临界点提前,稳定期和衰退期的临界点无限期推后。员工是企业文化最直接的接触者,他们的感受是对企业文化的价值或症结的最直观的反映。对企业员工而言,完全接受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是需要时间的,他们本身的观念与企业文化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冲突。这种文化冲突有时能对企业正常运作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因此,在建立(或革新)企业文化时,如何处理临界点,减少冲突,使企业文化和员工个人观念以最快的速度融合,成为企业文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文化营销的产生。企业文化营销是一种把“人”作为营销活动的核心和组织的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内外全体成员作为营销的主体,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营销理论和营销实践活动的总称。其主要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实现人的才能的全面发挥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建立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营销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新动向,其核心是尊重人,关心人、实现人的价值。这一核心驱动力无不贯彻于企业文化营销的思想体系以及具体方法之中,因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代,企业的自下而上发展之道就是这种核心价值观的竞争。它激活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创建企业长久不衰的品牌,树立文明健康的企业形象,形成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只有在理论上认识企业文化营销的理论内涵,才能使实践中的企业文化革新秉承企业文化营销这种先进的思想。

纵观拥有强大企业文化的企业,如可口可乐、IBM、松下等,无不有其完整和独特的企业文化,无不激励着无数员工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精益求精,永不满足,为企业品牌的畅销世界做出重要的贡献。但是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否做到了文化营销战略,幷且完全适合员工呢?许多业绩上的快乐会部分地被一些不快乐所抵消,这种内耗是否可以避免呢?本课题研究的企业文化营销就是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法。企业文化营销的重心,要使企业有活力有生气,帮助员工做出业绩是对员工很大的激励,员工工作中快乐、舒适的感觉通过转化为快乐的情绪而对员工产生影响的,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群体的凝聚力越强,成员就越容易追随共同目标,群体生产率也会有很大提高。因此,企业完全可以给予企业员工最大的权力,将企业文化的未来交到员工手中,由他们来创建和选择最适合自己企业文化营销。由员工自己来制定企业文化的内容和结构,然后交由企业营销层完善和普及。这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营销人员应该做出适当的鼓励和引导,提升而不要去扼杀员工的创造性。这就是企业文化的企业文化营销。本研究将从关注企业员工的真实感受出发,深入研究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营销的相关理论,创建员工最认同的企业文化营销,分析企业文化营销的形成背景和建立的必然性,同时提出企业文化营销体系构建的策略。

二、选题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我国企业文化的现状和企业文化营销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为建立企业文化营销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从而促进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秩序的规范和成熟和持续发展,同时提供了具有创建性的企业文化营销的构建策略。

三、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企业文化理论的丰富、企业文化营销制度体系的构建和推动企业文化营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解决企业文化中的现实问题,促进企业文化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建立企业文化营销体系的构建策略,对于各个企业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容。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是把企业文化营销和企业文化孤立起来去探讨,没有把企业文化营销与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本研究将把企业文化营销理论丰富到企业文化理论中去,建立基于企业文化营销的企业文化,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五、研究的新意

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知名企业企业文化营销的成功经验,建构企业文化营销体系,对于各个企业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促进企业文化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创新点:

(1)把企业文化营销理论丰富到企业文化理论中去,对于企业的文化建设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建立了企业文化营销体系的构建策略,解决了企业文化中存在的难题。

2.最终成果包括:

(1)获得企业文化现状分析报告一份;

(2)建构了企业文化营销模式;

3.成果形式:

(1)毕业论文;

(2)发表的系列期刊论文。

六、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了实证分析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我国企业文化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企业文化营销和企业文化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企业文化营销对于企业文化的深远影响,探讨了企业文化营销建立的背景和形成的必然性,提出了我国企业文化营销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对策。研究中结合典型的案例,采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七、研究计划

本研究将从关注企业员工的真实感受出发,深入研究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营销的相关理论,创建员工最认同的企业文化营销,分析企业文化营销的形成背景和建立的必然性,同时提出企业文化营销构建的策略。

八、研究条件

1、本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和团队较强的科研能力、较优良的科研设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2、我的许多老师都是有过企业营销经历的一线教师,有着多年的营销经验、营销意识,为我做好本课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对于企业文化的感受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细微之处;品牌;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23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4.148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产物,它是企业的灵魂,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它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事实上,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只是企业文化的表象,企业文化的内核是企业或企业的员工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秉持的价值观念。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自然形成了一整套经营理念,包括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这些内容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根本。

企业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企业的“硬文化”,也就是表面层的物质文化,它由厂容、厂貌、机械设备、产品造型、外观、质量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构成;第二层次,企业的制度文化,也就是中间层次的管理文化,它由领导体制、人际关系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等构成;第三层次,企业的“软文化”,也就是核心层的精神文化,它由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企业的群体意识、职工素质和优良传统等构成。通过企业制度的严格执行衍生而成的企业文化,是群体产生的某一种行为自觉,这种行为自觉来自制度上的强制或激励。

企业文化是企业自身散发的企业魅力,因此,对于一个品牌的企业,它的品牌特征会体现在企业文化的各种细微之处。

一、产品包装体现品牌的真诚

产品的包装体现着企业文化的风格,如果说企业的外观是企业的第一张脸,那么产品的包装就是企业的第二张脸。对产品包装的重视,不是简单的要不要、该不该的问题,而是很科学的是不是合适的问题,只是这个问题常常被普通的经营者忽略。有些经营者会简单地把这个问题看成一个成本问题,最终羊毛出在羊身上,总是消费者埋单。只有特别注重品牌文化的经营者,才会在包装上下一番工夫。比如,将包装分成简装和豪华装,这完全是考虑到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简装当然适合普通的购买使用,而豪华装可能要用来作为礼品。

对于产品包装质量的高低,其实并不是简单的成本问题,在这种细微之处,体现着品牌的内涵。比如,表里如一、内外相符的问题。如果一种产品很高贵,而包装很廉价,那自然是一种遗憾,影响了产品的品味;但是,如果消费者打开豪华的包装,里面却是很廉价的产品,这就不仅仅是一种遗憾,消费者会有一种被无辜消费的感觉,很显然哪一个消费者都明白,这些包装肯定也是自己买账。在这里,脸面问题很可能就会自动上升为真诚问题。

所以说,恰到好处的包装,体现着品牌贴心的真诚,体现着经营者的表里如一。对包装的重视,并不是一味地投入成本,只有投入真诚,才能真正让消费者体会到上帝的感觉。包装的外形、材料、大小,并不是越贵越好,也不是越漂亮越好,而是越真诚越好。那种花里胡哨、虚张声势的包装,只能引起消费者的反感,甚至不如没有更好一些。

二、售后服务体现品牌的智慧

很多品牌都特别注重售后的服务工作,并且经营者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对售后服务进行管理,所以在市场上赢得了很好的口碑。比如,像海尔这样的品牌,很多用户一直选择海尔,就是因为愿意享受它的售后服务。在购买前,钱在消费者手里,消费者占主动;在购买后,服务权在经营者手中,消费者已经被动。所以,售后服务的问题,实际上是生产者和经销者的品德问题。很多不到位的售后服务,都给品牌带来了很恶劣的影响,比如,有的电器产品,买的时候答应三包维修,待到消费者的产品出现问题,承诺维修的网点已经遍寻不见,消费者都大呼上当,对品牌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事实上,售后服务的好坏还能直接折射出经营者的智慧。聪明的经营者都知道口碑的重要,与其花大价钱去做广告,不如多花些精力、多投入些成本完善售后服务。通过售后服务进行宣传,面对的都是重要的目标客户,好的口碑可能会直接带来新的客户。凡是有远见的经营者,都会在售后服务方面花力气管理,不惜成本完善售后服务网络,从维护消费者这个源头入手,维护自己的市场形象,保住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售后服务还反映着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经营实力,一个不起眼的城市,一个简单但正规的售后服务网点,体现着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前景。如果一个企业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消费者是不可能对这个产品有信心的。长此以往,企业的前途可想而知,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最终的结局不言自明。

三、促销大潮体现品牌的淡定

每一轮促销大潮中,都有一些品牌淡然处之,“这个品牌不打折”的背后,有很多引人深思的问题。

首先,体现了这个品牌的实力。一个不需促销的品牌,虽然会失去一些消费者,但却让品牌本身在无形中升值。对于已经购买了本品牌的那些消费者,无形中是一种激励和吸引。而且这种状况,对于促销过后的销售是一种品牌保证。就利润来讲,因为没有在促销中出让,利润的损失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大。

其次,体现了这个品牌的努力。所有的促销,从根本上来讲,都是价格的大战,那么,如果说一种产品想不以价格战来抢占市场,它必然会以更加努力的方式来争夺市场份额。在生产、科研、设计、开发等方面,它必将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最后,体现了这个品牌的个性。同类产品的竞争相当激烈,对于消费来说,往往难分伯仲。富于个性化的品牌,能够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宣传效果更利于品牌的成长。

企业文化之于消费者,最直接的就是一种感受,正是这种感受,或者使某种品牌赢得消费者的认可,或者使某种品牌受到消费者的厌弃。消费者是上帝,因为品牌最后的评定,要用消费者手中的金钱来说话。细节决定成败,企业文化的细微之处体现着企业的真诚或伪诈,这是每一个经营者不能不深思的问题。

产品的魅力来自企业的魅力,企业的魅力来自企业文化的魅力,这些魅力就体现在与产品相关的诸多细节中。

参考文献:

[1] 徐大佑.企业文化与品牌个性的塑造[J].中原市场大观, 2002(1):44.

对于企业文化的感受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校园文化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的特殊教育类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和现实选择,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融合也因此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搭建校企文化交流平台,实施全方位的校企文化结合,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

在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是产学研合作, 即(行业 )企业、和学校的全方位结合,特别是指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与(行业)企业不同的资源与环境,发挥各自的优势,把课内教学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和岗位能力的生产现场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无论对于高职院校还是对于(行业 )企业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比分析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是具有相通性、延续性和传承性的,它们具有文化的共同属性,以及培养人、塑造人、引导人、感染人的功能;它们的本质都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们的外在表现都是一种群体行为规范,它们对人的影响往往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移默化的。处于企业基层的员工则主要来自于各类的职业院校,企业和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着自然的衔接关系。附着于人才身上的专业技能与文化素质也自然会随着从学校到企业的流动而自然的转换与衔接。这使得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本身就存在着相互传承与衔接的必然性。所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培养互相融合,将企业文化培育进行前置与渗透,应该是企业文化培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建设校园文化的路径选择

随着现代教育的迅速发展,渗透并融化于社会各领域的校园文化影响力对于学校的发展已经变得日益重要。高职院校要想在教育市场竞争中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并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同企业一样,打造自己的品牌,树立其品牌形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培育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而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建设校园文化,使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实现对接融合是一条最佳路径选择。

(一)大力宣扬出色的企业文化,使之融入于始终贯彻办学理念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第一,帮助学生搭建与企业交流的平台,给予学生进入企业实践的条件,感受企业蕴涵的文化。第二,专门在学校开设企业方面的讲座,邀约在企业从事文化领域的人员同学生进行交流。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开设的讲座也可以因此做出分类,让学生从企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或是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和行为准则等层面深入感受企业文化的内涵。第三,举办有关杰出企业的文化内容展览,通过综合展现一个甚至多个企业的文化,亦是分专栏分类展现一类或一个企业的文化,促进学生深入领会企业文化。

(二)以技术合作模式将企业文化资源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具备有力的优势是促进合作的前提。高职院校有得天独厚的科研条件,经其研究的多项技术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助一臂之力。若是两者之间得以齐心合力,高职院校不但在资金资源方面有了保障,还能提高教师的科研实践技能,并同时把企业文化资源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企业在技术层面也由此获得相应的保障。因此,高职院校与企业各取所需,达成了技术方面的合作,创造出双赢的局面。

(三)创建实践基地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建设文化构建浓郁的环境氛围

对于企业文化的感受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 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融合

一、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简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情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设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今我国的职业教育难以对校园文化进行全面建设,主要表现在偏重于物质文化建设、简单地把校园文化归结为学生的文体活动、照搬照套普通教育的模式、没有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等方面。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概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经营战略、职业道德、文化氛围及其他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总和,是企业精神的深化和丰富,是一种经营哲学和经营理念的延伸。

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

1、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方法跟企业的管理有着很大的差别,很多学生无法顺利适应企业新型的管理模式。他们所感受到的企业文化,跟原先在学校里所接受到的校园文化也有着天壤之别。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如果没有长期的养成教育,很难适应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文化。这样势必导致了毕业生不能顺利地从学生角色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从而达不到零距离就业的需要。这就要求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吸收企业文化的成分,从先进企业的文化理念中吸取有价值的元素,使之成为新的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逐渐缩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距离,使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入学起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

2、是培养职业学校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需要。

企业认为学生除了应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的心理健康素质外,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是否具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意识;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纪律;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当你的职业素养不能适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时,就业难的问题就难以避免。而这种职业素养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形成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职业的文化氛围来陶冶学生,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逐渐感受和了解,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接受这种职业素养要求。

3、是职业学校特色建设的需要。

由于社会上存在对职业教育认识的许多误区,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缺少品牌学校。这既是问题,也无形中使一些职业学校从同类学校中脱颖而出,此时学校可以引入企业文化,凸现学校形象。这样,有利于凝聚师生,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向心力。也通过引入企业文化强化师生员工的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另外,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促进招生、就业工作。如何做到“出口畅,进口旺”,除了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外,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树立学校的外部形象。通过引入企业文化,树立良好形象,有助于家长对学校产生信赖感,也有助于企业对学校的认同,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而广泛就业,又如同无声的广告,对招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产生联动效应。

四、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渠道和途径

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这样两种文化的融合是可行的,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服务学生就业创业、打造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1、环境引领。一是将学校建成“准企业”,将学校的实习室包装成企业的“车间”。即按照企业生产场景布置实习室,并在实习室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使学生踏进实习室就仿佛置身于企业生产车间之中;同时把学生包装成企业的“工人”,要求统一着工服、带工具包、凭胸卡进“车间”上岗。二是校园环境布置注重体现企业文化特色。在教室、宿舍、食堂、公共区域等位置的宣传标语,我们根据专业实际改挂本行业国内外或本地知名企业家、劳动模范、优秀技工的寄语;在学校建成“企业文化墙”,着重宣传与本校所开设专业联系紧密的知名企业的管理理念、行业质量标准,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熏陶。

2、管理接轨。贯彻先进管理经验,引入科学管理模式。在遵循职业学校管理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制定教学区、实训区、宿舍区三大区域的管理要求和标准,以便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之中。按照企业的架构构建班集体,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体会到企业的存在,感受企业文化气息。我们以企业的名称命名班级、以企业的组织模式设置班干部和学习班组、以企业的管理形式实行“总经理(班长)负责制”管理、按照企业的制度制定班级制度公约、学习企业的管理手段每天组织晨会进行工作总结和点评。

3、课堂渗透。一方面,我们开设专门课程,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企业文化专题教育。另一方面我们重视学科教学渗透,有意识地融入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接受企业文化教育。

4、活动对接。我们在课内教学活动中积极推行项目教学法,以班内业已形成的班组为项目组组织教学活动,鼓励班组内相互协作,发扬团队精神,共同完成学习项目;鼓励班组间有序竞争,营造赶超氛围,提高学习效果。我们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融合渗透在学生课外活动中,学校校园文化活动体现职业文化,实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对接。

对于企业文化的感受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渗透;教学

中职教育是就业预备教育,目的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不少中职学生在企业上岗时面对全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心理准备不足,不能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所学知识和工作实践脱节,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淡漠,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学生在从学校到企业的转变过程中,对企业文化的陌生与不认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究其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目前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缺乏企业文化的渗透教育。

一、企业文化与中职政治教学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及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管理中逐步形成的、为本企业所独有的、并为全体员工普遍接受和共同奉行的思想观念、文化形式、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中职学校的学校性质、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决定了政治教学要贴近社会、贴近企业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要融入企业文化的要素,在学生走向职业岗位之前,必须对他们加强企业文化的灌输和熏陶。因此,中职政治学科开展渗透企业文化的教育教学,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要求和特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中职政治教学渗透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1.有利于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通过介绍一些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创设特定的职业生活情境或场景,让同学们讨论亲历的体验、困惑、矛盾,畅谈对就业、创业的高见等,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自我展示的生活激情,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得政治课在教与学的互动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2.有助于丰富政治课的德育内容,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功能

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熏陶,对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企业文化的精神实质和职业意义,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美德等,能够产生直接而有效的引导和启迪作用,极大地丰富了政治课的德育内容,增强了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拓宽政治课教学的空间

重视和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有利于使政治课教学始终与生动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联,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使优秀的企业文化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维系他们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促使他们能够以一个“准企业员工”的姿态严格要求和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地参与到学习、生活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

三、中职政治教学渗透企业文化的可行性

与其他文化课、专业课相比较而言,在中职政治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教育的相通性

企业文化更多体现的是对员工群体的规范、整合、凝聚和激励功能,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结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为企业和社会发展而努力。中职政治课程的教育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三观”,使他们顺利、健康地成长、成才,是要培养他们成为社会所认可的职业人。可见,两者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是相同、相通的。

2.相同的关键词

企业文化中有很多关键词:诚信、责任、吃苦耐劳、团队精神、尊章守纪等,在中职政治教材中也出现了这些词汇。在教学中可以深度挖掘教材,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情操融入政治课本所表现的那些高尚的企业精神境界之中。

四、中职政治教学渗透企业文化的途径

1.结合企业文化与教学,打造富有企业文化气息的教学环境

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将教学思想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让中职学校的政治教学富有企业文化特色,将企业文化中的职业道德、价值观等纳入教学内容的整个体系之中。通过《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等相关课程展现企业文化内容,感受到企业和社会需求的气息,使企业文化成为学生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从而达到知识、技能、理念、行为规范的有机融合。同时在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学中创设企业文化的还境,使学生感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在平时学习中能按企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2.改进教学方法,形成企业特色文化教育

政治学科各门课程的教学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和途径展现企业文化元素。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企业行为规范案例分析活动。选取的案例贴近学生的典型专业岗位。教学中可以通过演讲、主题辩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在讲授就业择业等相关知识的时候,模拟各种面试场景,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经受锻炼,将学生规范深化在行业规范要求中,将感悟汇成企业文化精神、意识和习惯,内化为自觉行动,树立良好职业形象。

总之,在政治课教学中,企业文化的渗透和熏陶,是一种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学生的认可和赞同,符合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客观需要,为政治课找到了一个新的教学支点,拓宽了政治课教学的途径,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增强中职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长梅,吴玉红.校园文化建设全书[M].广州: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2]余兴国.企业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探索[J].职业教育,2009.

[3]徐行.职业道德教育中应渗透企业文化[J].调查与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