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提升职业心理素质

提升职业心理素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提升职业心理素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提升职业心理素质

提升职业心理素质范文第1篇

【关键词】酒店员工;职业心理素质;EAP

职业心理素质是职业素质的一种,是指从业者认知、感知、记忆、想像、情感、意志、态度、个性特征(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习惯)等方面的素质。酒店业人才选用的第一标准是职业素质。现如今,很多企事业单位已经将心理健康纳入招聘员工的条件之一,会对前来应聘的员工进行心理测试,很多知名企业都通过团体训练来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以及增加团队信任关系,因此职业心理素质是不容忽视的一种职业素质。

一、影响酒店员工职业心理素质的原因

我国许多酒店在硬件方面已经达到或超过欧美先进国家,但在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等软件方面却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甚远。通过对两家五星级酒店的实地考察,对影响酒店员工职业心理素质的原因总结如下:

(一)自信心不足。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的心理倾向,它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自信心不足的原因之一是文化素质低,笔者所调查的酒店员工人数 193 人,小学学历的 15人,初中学历的 108 人,高中学历的 35 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 35 人,可见,大专以下学历的比例高达 82%,而这一大部分基本上都是一线员工……二是对自己从事职业的社会地位不认同。很多员工感觉自己从事的职业是伺候人的活,低人一等,怕被别人看不起。这一点心理暗示让他们心里自卑,使其在工作中想要表现出相反的高傲态度,觉得这样表现才能被客人看得起,实则是在反其道而行之。

(二)工作压力大。

通过调查研究总结,某五星级酒店的前厅部、销售部、康乐部、管家部和餐饮部的员工工作压力最大。首先,这几个部门中除了管家部以外都与客人的接触频繁,不同的客人所带来的问题和情境是不同的,一旦处理得不妥当会给酒店带来负面影响。而管家部的主要工作压力是要在客人退房和新客人入住期间将客房打扫干净,工作标准高,部门主管要求严格,另外经常会有根据酒店接待的客人人数多和时间安排的紧带来的时间压力问题。

(三)职业发展不稳定。

1、很多女员工认为酒店这份工作是“青春饭”,一旦到了适婚生育年龄会耽误工作因此丢了饭碗,这会导致酒店业女员工流动比例高的原因之一。

2、酒店分淡旺季,而酒店在淡旺季的工资上却没有任何调整,赶上酒店淡季营业额很低的时候,员工总有酒店会面临破产的预感,自己面临下岗重新就业的困难,带着这种情绪工作,服务质量明显下降。

(四)人际关系问题。

酒店管理者“重硬件,轻软件”建设,花重金建设酒店的硬件设施,却鲜少为员工们的心理培训这类软件建设投资,没有真正意义上关注员工心理健康问题。

1、不同部门的一线员工之间缺乏沟通,导致有时部门之间的工作配合不好直接影响对客人的服务质量,致使客人的投诉增加。

2、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也存在明显的问题,管理层人员对一线员工的工作规范以惩罚的居多,长时间下去使员工越来越机械化,而缺少人性化。

3、缺少应急情况解决方法培训,服务人员的语言培训,礼貌、礼节培训都不到位,在真正遇到棘手的事情,不能恰当进行处理。

二、酒店员工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

(一)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酒店员工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要从五个层面正确的认识自己,第一个层面,物质自我,即要对自己的身体层面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第二个层面,心理自我,例如,员工内心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工作的信念、个人价值观以及人格的特征方面;第三个层面,社会自我,“,如果能够想到自己角色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而不是总执拗于”我是伺候人的角色,我低人一定“这种错误的观点中,才是正确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第四个层面,理想自我,”我应该是怎样的人?“员工对自己有一种期待,为自己设立一个通过努力就能实现的理想,不断的朝着理想目标奋斗;第五个层面,反思自我,”别人为什么对我是这种评价?在自我概念反馈中,不断的改进自己的缺点,努力朝着大家满意的方向发展自我。

(二)培养敏感的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包括对表情的知觉、对人格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和对行为原因的认知。首先,对表情的知觉作为酒店从业人员尤其是跟顾客接触最多的岗位员工,应该让自身的感知觉敏感起来,在服务的过程中,注意观察顾客的面部表情、身体表情和言语表情,通过这些信息可知觉到顾客的情绪、态度、意向等,从而准确的提供使顾客满意的服务。其次,对人格的知觉方面,主要应该学会的是热情,许多研究发现,热情还是冷漠在对人的人格知觉中,处于中心位置是中心特征。因此员工的热情服务会给顾客留下温暖又深刻的印象。再次,这样的优良工作品质也会促进酒店员工与顾客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上下级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增强员工对人际关系的知觉。最后,人际关系的知觉敏感有利于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搜集和选择的信息进行整合,对他人进行判断和推测,形成有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从而完成对自己行为原因的认知和对他人行为原因的认知。

(三)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决定我们的工作生活质量,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我们怎样对待工作,工作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顾客和同事,顾客和同事就怎样对待我们。如果你的工作态度是积极乐观的,那么你的工作环境也会是积极的。所以,注重个人工作态度,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是让自己表现得更出色,更能得到别人认可的一大关键,将对个人日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帮助。

(四)掌握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酒店员工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的员工能够自然的与顾客交流、与同事合作,人际交往态度正确,能有效地利用人际沟通技巧,能够做到宽以待人又不失其独立人格,人际关系范围广泛,与朋友同事的关系稳定和谐,与家人关系亲密。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员工正确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完善,还能增强酒店员工们的群体内聚力。因此,掌握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酒店员工必不可少的一项职业心理素质。

三、联合 EAP 服务提高酒店员工职业心理素质

很多酒店都有不同程的“问题”员工存在,每个员工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工作和生活上的烦心事,它们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这些员工分布在酒店的各个层面,虽然数量不多,但对于酒店管理者来说,“如鲠在喉”。作为管理者,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去找出“问题员工”所存在问题根源,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此,EAP服务顺势而生。EAP,英文准确写法是 Employee AssistancePrograms,EAP 项目是由企业埋单、员工享受福利的专业咨询服务,中文翻译为员工辅助计划,是为员工设置的一套长期的、系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入市场不久就发展成为活跃的企业心理咨询项目。20世纪 90 年代末,已有 90%以上的世界财富 500 强企业成功推出了此项福利。EAP 项目不仅能直接疏解酒店员工的工作压力,而且起到了预防性的作用,让员工感受到了酒店对他的关怀,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效减少开支,员工在组织中的工作绩效也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磊。酒店业服务员工心理压力的来源及负面影响探讨[J].商情,2009,(41)

[2] 苏晓岑。员工援助计划本土化过程中的中西差异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0,(22)

提升职业心理素质范文第2篇

(一)广泛宣传动员,强化培训作用。按照四川省的总体部署,各级分校组织相关部门采取举行会议、媒体宣传、科技下乡和发放资料等多种方式,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宣传动员。据统计,2011年以来全省农广校共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宣传咨询3680场次,接受农民各类咨询127万人次,悬挂宣传横幅801条,出动宣传车辆426台次,印发宣传资料83万份,发放农业科技书籍18万余册。为了更有力高效地开展冬春大培训工作,各级分校利用启动仪式大力宣传冬春大培训。2012年1月,万源市分校在白沙镇金鸡坪村举行了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启动仪式,带头掀起“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盐源县分校在“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启动仪式上,部署 “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指南,倡议要立足实际,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农业服务,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信息及时快捷地传递给农民。

(二)抓住关键时节,深入基层培训。2011年以来,农广校按照学以致用、实践为主的原则,切实结合各地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节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通江县分校在开展科技下乡助春耕活动中,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并向农民提供经济作物栽培、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共发放各类农业科技资料3000多份,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6期,培训农民3000余人次;水果主产区金堂县在桃树管理的关键时期,县农广校在桃树种植集中区五凤镇金箱村对桃树种植大户开展了两场以无公害水果生产技术为主题的短期培训,种植户边学边实践,不仅解决了桃农之所需,还为他们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深受农民欢迎。

(三)围绕特色产业,大力开展培训。农广校始终坚持“开办一个专业、培育一批带头人、壮大一种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培训思路,把农民科技培训定位在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培养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合格劳动者上。2011年以来,金堂县分校围绕如何管理和使用好“金堂脐橙”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在三溪镇开展了两次脐橙生产管理及留树保鲜、测土配方施肥、果树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培训会,特邀县上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授课,培训果农达1200余人次,现场发放《金三农业快讯》技术资料1300余份;蒲江县分校高度重视猕猴桃产业发展,狠抓猕猴桃种植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工作中坚持“高效、实用、实训”的原则,在该县复兴乡开展猕猴桃实用技术培训38场,共培训4356人次。通过培训,2011年全乡猕猴桃产量同比增产2800吨,总产达7220吨,猕猴桃单项增收5703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690元。

提升职业心理素质范文第3篇

引言

对于即将面临现实择业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尽管在学校已经接触过相关专业的酒店管理类课程,许多高等院校也在教学中加入实践活动让学生对酒店业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有更深的了解,但是大部分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于酒店业还是有很多的不解和疑问。通过以实习生的身份到酒店工作,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感受酒店业的行业氛围以及工作模式。这对于有意向从事酒店行业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将是非常重要的人生体验和机会。实习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科教文本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的过程。同时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到酒店实习也是一个由学校转换身份和角色进入社会的一个过渡期。这对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掌握相关社会技能、职业技能,检验学校教学质量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过研究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实习的过程中所展现的一系列行为模式和个人原始心理素质、外界氛围等个人心理状况影响因素研究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实习过程中的心理素质现状并分析总结了针对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的心理素质现状提升策略,希望能给相关高等教育酒店管理专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酒店从业人员、酒店管理层一些启发。

一、酒店实习生心理素质

在唐宋时期,安贫乐道可能是一种保持心理平衡的理想状态;但是在现代社会,如果安于现状、妥协避世,比较容易面临淘汰。然而,当今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处在一个科技变革最快、社会隐患最多的动荡时代里,到底该如何在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洪流中,抓准定位和方向、加强心理素质健康,拥有充实阳光的人生,下面介绍一些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看法。

(一)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1948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提出: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积极、热情的情绪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而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酒店实习生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现状也是他们在酒店实习工作过程中个人成长和工作动力的重要基础。具体表现为:首先,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工作和职业中能更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有助于提高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促进智力的协调发展;其次,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个人顺应环境,提升自我。

(二)良好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

结合中国全民健心网负责人肖汉仕教授所提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概念,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良好心理素质主要包括6个方面。第一,良好的个性:自知、自信、自强、自律、乐观、开朗、坚强、冷静、善良、合群、热情、敬业、负责、认真、勤奋等,对他人和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第二,正常的智力: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力正常。第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心理应变、竞争协作、承受挫折、调适情绪、控制行为的能力。第四,积极而强烈的内在动力:合理的需要、适度的动机、广泛的兴趣、适当的理想、科学的信念。第五,健康的心态:智力正常、情w积极、个性良好、人际和谐、行为适当、社会适应良好。第六,适当的行为表现:符合角色、群体、社会规范,道德和法规。

二、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此次问卷设计主要结合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在酒店实习过程中因心理素质状态的改变而引起的实习工作满意度、实习后留职率等情况,调查研究通过不同途径进入酒店实习、不同的酒店实习期、不同的个人性格基因变量、不同个人工作环境变量、个人认知变量、不同酒店领导层和工作氛围变量等对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的各个阶段的实习心理素质状态影响,分析其心理素质状态变化的成因及提升策略。问卷共设计12个问题,全部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二)问卷发放

因海南师范大学今年开始实行自主实习,而其中进入酒店工作的实习生又很分散,地域成本太高,所以主要通过使用问卷星由PC端及移动端向目标研究人群发放问卷二维码及链接、在问卷星官网发起问卷主题活动“互填问卷”完成问卷填写。问卷总计浏览量超1000次,实际填写并提交有效问卷共96份(含PC端、移动端),其中通过移动端提交问卷占75%,PC端问卷填写占25%;问卷填写者所在地集中分布在海南岛,湖北,广东等沿海省份。

(三)样本概况

以海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为主的酒店实习生。在总计回收的96份有效问卷中,女性填写者63人,男性填写者33人;实习期六个月总计72人,五个月11人,三个月以下13人,详情见表1。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酒店实习生心理状态

1.心理易受外界影响。调查显示,在实习期间,超过70%的旅管酒店实习生认为对工作产生厌恶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工作氛围不和谐,领导层管理不当。除了专业对口/工作的稳定性等客观原因以外近50%的酒店实习生认为同学朋友都在酒店工作会让人产生对工作的喜爱情绪。由此可见,我们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的情绪波动主要因素还是因为周遭的环境气氛围影响。

2.安于现状,易对生活妥协。调查显示,仅有7%的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表示满意酒店的实习体验并会留职发展,而超过55%的人认为不满意酒店的实习工作体验,但不会离职,而11%的人还在纠结中。可见,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在面临择业这种重大的人生选择时,还是呈现出一种懦性,不知道怎么办,得过且过,“暂时先做着”这种想法集中表现出他们的一种妥协、不知道如何面对的逃避心理。同时,调查中超过50%的酒店实习生认为自己不适合、不满意酒店的工作,但仍然选择不离职,体现了他们安于现状,不愿意做出重大改变的心理状态。

3.人际交往中主动积极。在就业途径方面,有56%的酒店实习生没有通过校招、朋友介绍的方式进入实习单位,而是选择了自主应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还是得主动性较好,也是敢于去尝试和挑战的。在人际沟通方面,68%的学生都表示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会主动跟管理层沟通解决,可以看出,在人际交往中他们的主动性也较强,敢于表达自己。在自我评价中,67%的酒店实习生也认为自己的个性比较积极乐观。从各个方面总结看来,酒店管理专业的酒店实习生还是极具主动性的,性格十分阳光活泼。

4.不同途径实习生的工作情绪、满意度与留职意向。第一,通过不同就业途径进入酒店实习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产生喜爱工作、厌恶工作情绪的影响因素呈现差异性。通过校招和朋友介绍进入酒店的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认为产生喜爱工作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较稳定”、“发展前景好”的占45%以上;而通过自主应聘进入酒店的实习生中有62%认为同学朋友都在同一个酒店工作是产生对工作喜爱情绪的主要原因。

第二,通过不同途径进入酒店实习的学生,其产生“工作厌恶情绪”的诱因不同。“校招”途径进入酒店实习的学生比较关注酒店内“工作团队气氛和谐度”、“管理层处事方法”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呈现负面倾向时会致使校招实习生85%的学生产生“厌恶工作”的情绪。

第三,不同途径进入酒店实习的学生其对酒店的满意度、离职意向差异大。通过对不同就业途径和酒店满意度的交叉分析显示,经由自主招聘进入酒店的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对酒店的满意度非常低,超过75%的学生表示对酒店实习的工作体验不满意。但出人意料的是,虽然对酒店不满意,但是表示会继续留职的学生却超过50%;而通过校招或朋友介绍进入酒店的实习生虽然有近50%的同学表示对实习工作体验满意,但其中却只有7%。的人表示会留职发展,见表2。总体上,在酒店业在与学校联合合作的模式中过程中应该存在隐患或弊病,造成了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的在参加工作后心理素质波动较大。

(二)酒店管理层对实习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在调查数据统计中,有近66%的人表示管理层的处事不当会让自己产生消极、厌恶工作的情绪;其中,管理层的个人领导力、亲和力、公平性都是影响到酒店实习生对管理层印象的主要因素。而根据自主应聘的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对酒店的满意度来看和对工作的喜恶影响因素来看,在酒店工作期间,管理层的处事方法不当是引起他们心理素质波动和满意度差异的主要因素,见表3。

(三)个人性格对实习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在所有的性格色彩中,自我评价为感性冲动、悲观主义的性格特征的同学,有50%的实习工作满意度,相较其他类型的性格色彩,满意度最高;而满意度最低的性格特征为安静沉稳、处事有条理的类型。

在承受心理压力方面,自我评价为成熟明理,懂得人情世故的实习生则表示承受了极大薪资引起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内容繁重的工作毫Γ桓行猿宥、悲观主义的实习生在认为承受了薪资引起的生活压力的同时也有62%的同学认为同事友谊的压力是心理压力的主要成因;积极乐观、偶尔抽风的性格和安静沉稳、处事有条理的性格的实习生在各方面承受的心理压力比较均衡,这两种性格表现出了较强的抗压性,心理素质波动较小。

另外调查表明,自主应聘更容易有薪资的生活压力,通过校招和朋友介绍进入实习单位的更注重工作的品质,容易受工作内容、工作氛围的影响;性格积极乐观的实习生容易产生由薪资引起的生活压力;感性冲动的人容易产生由同事朋友交往不和谐的压力;成熟明理的人容易产生由于工作内容过多而心理不平衡的状况;安静沉稳的人更能承受各种生活、工作、朋友压力。

(四)实习期长度对实习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第一,实习初期(1-3个月)。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的心理素质现状十分不稳定,受同事、工作氛围的影响非常大,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容易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而离职。工作稳定和领导层的亲和力容易让他们产生喜爱工作的情绪,工作内容过多和工作气愤的不和谐会让他们产生厌恶工作的情绪。在实习初期并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在酒店工作,对酒店相关职业的认知也比较片面和消极,多是因为专业对口或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来面对实习工作,所以更容易对实习工作产生厌恶情绪。在实习期开始的第三个月应该是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的心理素质波动最大的时候,多数酒店实习生也会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感受到无法承受的心理压力而转向辞职。其中以校招/朋友介绍的就业途径进入酒店实习的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相对自主招聘来说,更容易产生情绪波动而结束实习期。

第二,在实习中期(3-5个月)。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的心理素质现状进入一个自我审判的阶段,产生工作厌恶情绪的主要原因80%是因为管理层处事不当、不公平造成的,并且对酒店管理层的评价也普遍表示不满意。因为在这段实习期间,通过对酒店工作内容的深入接触和进一步了解,同学们开始进行自我反省和总结,判定自身能力与当前的职位价值,判定自己的付出和领导层的认可度,开始考虑后续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定位。可见在实习的第五个月酒店管理层应该多关注酒店管理专业的酒店实习生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第三,在实习末期(6个月及以上)。这个期间的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们因为已经适应了工作环境和方式,对于自己和酒店业有了清晰的认知,所以心理素质波动较小。但是在面对是否留职实习酒店的抉择时,多数同学选择了得过且过或暂时先做着看看这类的想法,倾向于去逃避选择。这段时间,学校的实习指导老师和酒店人力资源方面需要对酒店管理专业的酒店实习生突破心理障碍。

(五)行业认知对实习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在认为酒店行业的发展前景好的48名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中75%的同学认为对实习酒店的领导层满意;63%的学生表示对在酒店的实习体验表示满意;且78%的同学实习期也维持在6个月以上;各项数据都明显高于总体平均值。可见,对于酒店行业有更高认知度的同学在面对酒店各项工作和压力的时候明显具有一定的优势。

(六)进入酒店渠道对实习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第一,通过校招/朋友介绍进入酒店实习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这类学生在实习期间面临的生活压力、与同事的交往压力都比较小,但是因槎跃频旯芾聿愕囊求、在酒店的职位期待也更高,加上这类学生属于个性积极、条理性较强,所以也多难以接受酒店的繁多冗杂的工作内容和底薪低职的强反差,所以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不留职酒店。

第二,通过自主招聘进入酒店实习的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都实习期都在6个月及以上,与校招相比,这类同学对酒店的实习体验满意度较低,并且在与同事/朋友沟通的过程中有人际交往的压力。但是这类同学显示了更强的自主性和果断的性格特征。对比通过校招/朋友进入酒店的同学在面临择业选择时的犹豫不决、逃避,更能遵从内心。

四、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针对高等院校的建议

第一,在推荐学生进入校企合作酒店实习前,对参与实习的学生进行岗前心理辅导。帮助参与实习的同学们架构完整的实习工作印象,避免参与实习的学生产生心理落差。

第二,在实习初期结束(即实习的第三个月),应该有实习指导老师专门前去实习单位对相关的酒店实习生进行心理慰问和心理再次辅导,即时发现纠正学校合作酒店的问题、学生心理偏差等。

第三,实习结束后,组织实结动员大会。针对性地要求参与过酒店实习的学生进行实结和经验分享,发现实习酒店的问题和个人专业技能变化、实习学生的心理素质状态变化等。

(二)针对实习生的建议

第一,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你的才华撑不起你的野心之前,一定要脚踏实地,理清思路。任何一份职业都有它的固有价值和附加价值。只是对于不同的岗位来说,这两种价值的比重可能有些差异而已,眼光要长远,职业定位一定要清晰才能抓准你的努力方向。

第二,与外界保持常态的沟通。当局者迷,往往我们很难发现问题的原因,所以在工作、生活上千万不能封闭自己,不能让你的情绪跟外界脱节,一定要跟外界保持常态的沟通,因为外界能站在一个更客观的角度去分析你的问题所在。如果感觉到心理状态的失衡,一定要及时跟你的实习导师、你的领导层等能给你强大的精神力量的人需求帮助。

第三,坚持或放弃,都要有目的。在面临像择业/选择实习单位一类重大的人生选择时一定要明白自己选择的目的是什么。做好短期的人生规划,必要的话要做推演。每月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复盘,明确下一阶段目标。

第四,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存在即合理,不要轻视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与其他行业相比酒店业的职位素质要求起点较低,而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进入酒店实习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但是,如果你立志成为一名职业酒店人,一定要具备辩证思维,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要明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三)针对酒店企业的建议

第一,在与学校方进行校企合作时,要在学生上岗前做入职心理培训。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从学生转换为社会工作者时,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心理困惑期。入职心理培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的心理障碍。

第二,酒店方管理层在实习初期,更加重视实习生的心理健康。时刻留意实习生的工作气氛和心理诉求。

提升职业心理素质范文第4篇

(江苏省宿迁学院六系,江苏宿迁)

摘要:面对当前形势严峻的就业环境,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大学毕业生承受着严峻的考验,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更大,属于出现心理不健康问题的多发人群。本文首先分析为何贫困生应该作为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辅导的重点关注对象。其次,从心理学视角提出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途径。最后,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提高的社会意义,呼吁社会广泛关注贫困生就业心理问题,并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和引导。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素质;心理健康辅导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8—0015—02

收稿日期:2014—04—08

作者简介:桂媛(1981— ),女,江苏连云港人。江苏省宿迁学院六系团总支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李波(1987— ),男,山东枣庄人。江苏省宿迁学院六系团总支副书记,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出现不景气现象,依靠出口拉动的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每年600多万高校毕业生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环境。又因为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市场化体制改革相脱节,使得面临就业需求减少的大学毕业生举步维艰,甚至各类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局面。面对日益上升的大学生失业人数,随之而来的是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出现了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焦虑心理、悲观心理、挫折心理、迷茫恐惧心理、消极怨恨心理、功利心理、无奈心理等方面。[1]贫困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比较少,就业成本又较高,对于眼前的就业困境难免出现上述心理问题,如不及时进行疏导和教育,他们往往容易走上歧途,甚至危及个人生命,给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带来无法挽救的损失。因此,目前提升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心理素质刻不容缓,关系到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必要性

高校贫困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为了顺利读完大学,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从事校内外的各种兼职工作,而父母也节衣缩食,辛苦劳作,甚至四处借债供他们读书。但在与市场“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下,相对于其他大学生而言,贫困生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没有面试的体面正装,也没有踏往他乡求职的路费、住宿费等。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贫困生在大学期间交往范围狭窄,有些贫困生因为自卑,几乎不与同学往来,造成在毕业求职时缺少同学和亲友的帮助。另外,贫困生对工作的渴望更具有迫切性,他们更急切找到一份工作,改善家庭条件,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在种种压力之下,高校贫困生承受着煎熬,较易出现心理问题,这不仅危害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威胁到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因此,提升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心理素质十分必要。

(一)贫困生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

人格是一个人各种心理品质交织、影响形成的整体心理品质,具有相对稳定性。提升贫困生的就业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能促使他们抵御不良心理现象的干扰,积极与周围的人群沟通和交往,在遇到就业挫折和打击时,能坦然接受,从容应对,并能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进步,争取下一次的成功就业,面对家庭、社会压力时,他们也能够找到正确的途径进行自我疏导。可见,提升贫困生的就业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形成健全人格,不仅有利于贫困生的顺利就业,更重要的是,也为他们未来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心理素质基础。

(二)贫困生家庭融洽氛围形成的需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更是孩子的第一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承担着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首要责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他们理解父母,加强与父母的沟通,让父母感到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学会了为人处事,尽管没有找到工作,但困难是暂时的,相信他们将来会找到好的工作,事业有成。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解决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毕业生社会经验较少,在遭遇用人单位歧视后,情绪激动,容易出现报复社会的心理,因此,提升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素质,可以提前有效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让他们学会感恩,奉献社会,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心理学途径

(一)一般心理素质提升途径

心理咨询技术是能够为广大人群学习、掌握并且简单易用的一般心理素质提升技术。普及一般心理咨询技术有助于高校教师和周围同学随时对贫困生给予关心和帮助,使得贫困生能够获得最广泛的心理层面的支持,对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及维护良好的师生和同学关系十分有益。

1.尊重贫困生

尊重意味着平等,与贫困生在价值观、信仰、地位、金钱、个性及心理健康等方面,不因差异批评、指责贫困生,更不能因为贫困生的相貌和穿着打扮歧视他们。尊重还意味着对贫困生的信任,信任是尊重的基础与前提,只有信任贫困生,才能尊重贫困生,才能热心帮助贫困生,解除其心理烦恼。尊重意味着保护贫困生的隐私,对贫困生的隐私给予接纳和保护,不去赞赏或批评,也不要随意传播。

2.做到与贫困生共情

共情是指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共情不是要求必须有与贫困生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如果我们站在贫困生的角度去体验其因为买不起体面的面试服装而表现出的自卑和羞愧,即使没有类似的经历,也完全可以深入、准确地体验贫困生的内心世界。

3.充分利用积极关注

所谓积极关注,就是对他人言语和行为的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关注,从而使他人拥有积极的价值观,拥有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对那些自卑感强或因面临挫折而消极颓废的贫困生,在利用积极关注时,我们自己应该做到辩证、客观地看待贫困生,帮助贫困生积极关注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等,发掘自己内在的潜能与资源,同时,立足现实,做到实事求是,避免盲目乐观。

(二)特殊心理素质提升途径

合理情绪疗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他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反应为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

根据合理情绪疗法,我们可以帮助贫困生纠正错误的就业观念,从而使他们用正确的理念去寻找工作,而各种消极心理问题也会随之消除。一般高校的就业指导人员都可以对贫困生实施这种方法,根据不同贫困生的具体情况,找出其错误就业观念,提出相应的正确观念,并通过丰富的案例使他们认知自己的错误,从而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消除内心不良情绪体验。

提升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保证,只有家庭经济基础得到巩固,社会才能实现稳定发展。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素质也是促进个人顺利就业、实现家庭和谐的重要前提。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素质不仅可以预防贫困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目的是激发他们的感恩、报国之情,推动他们利用自己的热情和力量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

参考文献]

[1]叶琳,李慧英.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J].成才之路,2008(11).

[2]贾晓明,陶勑恒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走向和谐与适应[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王悦.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

提升职业心理素质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新的经济形态下我国企业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现状,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深层次的原因,对企业会计工作人员提出职业道德素养提升方面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心理学;提高措施

一、会计从业人员职业修养需要提升的社会意义

会计职业道德指的是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处理会计事务的行为规范总和,是其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提炼、积累并应遵循的引导和约束规范,体现了会计的职业特征。在目前我国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国家完善会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国家经济管理的总体原则。提高整个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是保证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在我国普遍建立,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合理决策,而且对于防止经营者谋取私利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一致的。但是随着改革的浪潮带来的,还有个人价值观的变化。物质利益很快占据了突出位置,对道德的追求却在退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道德是人格的自我完善,是人们追求的内心信仰。近些年来,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并逐步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不仅能够保证我国经济秩序的稳定,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着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二、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现状

(一)会计工作人员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

虽然我国经济市场化发展的步伐较快,但是会计制度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在我国有着庞大的会计工作人员数量,但是具备扎实的会计业务知识,掌握会计法律知识,同时职业道德素质过硬的综合人才非常缺乏。部分会计工作人员处理工作往往借助以往的经验和过去的做事思路,对于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没有认真学习和领会,更无法做到落地实施。

随着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会计人员的工作已经不再仅仅是记账、核算,而是一份复杂的管理工作。

目前,受工作性质的影响,我国很多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比较稳定,但是受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影响,现实中出现一些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造成会计信息失实的情况也偶有发生,这些都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

(二)少数会计有法不依,牟取私利

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一些良好的道德规则还没有形成。很多企业又片面的强调经济利益最大化。在现实生活中,总有少数的会计道德素质偏低,片面的追求经济最大化,不能做到有法可依,会计人员是一个企业中掌握财经大权的人,再加上一些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薄弱,以领导的指令为工作原则,不学习也不关注新的会计法规及财务规章制度,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更有甚者编造虚假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这些不道德的行为直接影响了政府企业的决策,影响了政府对经济的判断,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1.总是心存侥幸

有的会计工作人员做了违心事,甚至在帐上做小动作,但是自认为目前的企业监督体制不健全,审计也不一定能够查出来,总觉得这是小概率事件。随着会计法规的不断出台,会计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有这种心里的人数量在减少,但是仍然有小部分的人存在这种侥幸的心理。

2.顺从领导者的意愿

基本上所有的会计从业人员都是在上级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如果某些领导者职业素养不高,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会计人员身上,甚至迫使会计人员为其私利服务。按照皮格马利翁效应,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很多会计人员认为涨工资、晋升都要求助于领导,于是不管领导的意见是否正确都依照领导的意愿办事。

3.与自己无关的心里

有的会计从业人员认为会计监管是对企业或者会计机构负责人的管理,不关自己的事情,只要把自己手头的事情做好就行了。还有一些会计从业人员对他人的违法行为提出自己的意见时,如果涉及单位大多数人的利益时,就要受到同事的谴责或者冷落,于是保持沉默。

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养的措施

(一)内部归因措施

首先,学校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的第一道大门。走入岗位前的专业学习中所形成的职业价值观对其工作后的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学校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也要加强对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使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走入职场之前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其次,工作单位要重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单位对于员工要积极的培训,尤其要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最后,会计人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是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会计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外部归因措施

所谓的外部归因措施就是完善法律法规作用的发挥,法律法规要明确会计人员的职权范围,真正对会计人员起到规范和制约作用。加大对违法活动的惩罚力度,还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使得会计人员的违法成本远远大于收益,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法律的作用。还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律知识的普及,避免他们由于不懂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而违法。

(三)加强奖惩制度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来分析会计从业人员行为的动机。人的生存需求是最基础的需求,也就是所谓的保健因子,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就需要更高级的精神层面的满足,也就是激励因子。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要给会计人员完善奖励措施,作为企业要在职称评定、工资、升职等方面多为员工考虑,从而从根本上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会计工作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性的角色,作为财务工作直接落地执行者,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高低影响整个会计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找到造成会计工作人员职业素养、道德修养滑坡的“症结”所在,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使得会计工作人员心存敬畏之心、感恩之情,使其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褚文.浅谈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J].财经界,2013.

[2]胡丽琴.新形势下如何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J].中国集体经济,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