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环境整治

生态环境整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环境整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环境整治

生态环境整治范文第1篇

我国农村清洁燃料利用率较低,生活燃料主要是薪柴和煤炭,严重污染大气环境,这与城市形成鲜明差距。部分农村的沼气生产存在相关的技术问题,虽然曾经进行过推广,但在许多地方失败了。远在20世纪70年代初,在陕北建成第一个沼气村。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普及。而目前农村的许多地方拥有丰富秸秆资源,利用此有利条件克服制度和技术上的困难,结合当地气候特征研制设计秸秆沼气极具潜力。它既可节省化石燃料,又可减少大气污染。

2改善提高农村种植技术

化肥、农药、薄膜是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我国化肥农药超量施用,地膜种植规模比重大是我国种植业的基本特征。化肥农药地膜造成土壤退化,产量难以持续增长。努力推广生物化肥、物种工程学等替代技术产品,以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2010年化肥生产量5991万吨,化肥使用量平均达40t/km2以上,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t/km2的安全上限。导致土壤板结,土壤有机含量下降,土壤土质逐渐退化。出现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而粮食产量徘徊不前现象。尤其是化肥利用率较低流失率较高,由此导致农田土壤污染,农田径流造成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造成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危及生命。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提高农民种植技术,合理调配各类化肥使用比例,限制化肥用量,代之以农家肥等生物肥料,逐步回归到国际通用的化肥安全使用上限来。

2010年生产化学农药447万吨。只有1/3能被植物吸收,大部分进入水体、土壤和农产品中,使全国9.3万km2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这类污染在很多地区还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农药有毒有害成分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及生命安全。积极开发环境友好型农药广泛开展生物防治法。新农药应充分利用害虫体内特性物质(目标作用酶)的差异性提高农药的专一性,有效保护有益生物控制有害生物。把目标转向易降解、低残留、高活性以及对环境有益生物比较安全的方向上来。

我国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土壤,残膜率达40%,大量残留农膜在15~20cm土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的难耕作层。关键是农膜降解周期长,有人研究其寿命约需140年,严重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质,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且降解过程中还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降解致癌物二恶英会排放到空气中。目前,废旧地膜回收造粒技术在新疆棉田等开展,积极推广使用治理农膜残留技术十分迫切。

3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规划,使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效衔接

随着农村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畜禽粪便也成为污染重要因素,农村各种养殖场标准化处理设施不到位,甚至某些养殖场的粪便污水随意排放,露天堆置,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还会带来大气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诸如养殖场附近地下水的氨、氮、硝酸盐超标。畜禽粪便的病原体也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在以往的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养殖业与种植业不分离,规模相对小,畜禽粪便大部分与土壤混合后堆积成农家肥,对环境污染较轻。新型农业格局使农村养殖业与种植业分离,在种植业中农民只觉得使用化肥和农药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尤其集约化种植场,使用农家肥耗费工时,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因而放弃使用。而在养殖业中,治理污染也需要耗费工时。如果使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效衔接,对养殖业和种植业合理布局,把治理污染耗费工时与农田施用农家肥耗费工时有效结合,避免重复工时,可缩短用工时间,降低费用。另一方面还可高效地利用农家肥,降低肥效损失。从而减少化肥使用量,既节约了资源,又增加肥力、改善了土壤,符合良性循环可持续农业生产。将起到良好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4结语

生态环境整治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行政 生态治理

一、生态行政的定义与内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目前进入了一个高频发的阶段,这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十报告首次单篇描绘了生态文明,提出要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改革,这是我国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的一个改革方向。面对这样的形势,高小平教授在学术界首次提出了“生态行政管理”的概念。他认为所谓生态行政就是政府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的规律,依法行使对生态环境的管理权力,全面确立政府加强生态建设,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安全的职能,并实施综合管理的行政行为。

二、尹集乡生态环境现状

1.优势

(1)交通区位。尹集乡地处襄阳市西南,距市中心城区8公里,随着襄南大道、汉江三桥等重大市政项目的相继竣工,未来尹集乡的公路交通网络还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将在尹集乡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体系。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不仅能为将来的尹集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还会为旅游业和商贸服务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资源丰富。一是土地资源、水资源丰富。尹集乡的耕地、林场、水面、山场等土地资源,其中山林面积18000亩,约占尹集总面积的24%,其中80%用于种植用材林。二是旅游资源丰富。尹集境内有许多迷人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奇异风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业渐渐成为尹集的一大支柱产业。尹集主要的旅游景点有:岘山森林公园、黄家湾风景区、中华紫薇园等。三是文化资源优势。尹集乡环境优美,依山傍水,山清水秀,自然景观丰富,文化遗产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尹集乡建立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300年历史,其文化底蕴十分淳厚,境内拥有清凉寺、老虎洞、桃花井、岁月岛、莫家店等多处人文景观。

(3)靠近中心城区。尹集乡距襄阳中心城区8公里,随着襄阳城市的扩大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中心城区毗邻的空间距离优势也愈发明显。

2.劣势

(1)建成区扩展受限。整个尹集乡,东南有岘山森林公园、千弓水库,向北有黄家湾风景区,向西发展需要跨越襄荆高速,能用得土地面积极为有限。

(2)市政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尹集乡的基础设施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农业生产还在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田水利建设支撑,农村基础设施十分短缺。陆路交通是现代城市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对城市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尹集乡相关的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现状却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要求。

(3)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尤其是第一产业中,粮食作物仍是行业产值的主要贡献者,隶属现代农业产业的苗木花卉培育、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等产业规模仍然较小。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现代制造业在尹集还处于培育和发展阶段,现有的制造业技术含量偏低,资源耗散严重,经济效益不甚理想;产业空间布局较分散,区域发展不均衡,还没有形成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区域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落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远不能满足未来尹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的需求。

三、尹集乡生态环境治理的几点建议

1.水环境功能整治

一是要建立排污总量控制管理机制,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度,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严格环境执法,强化各项环保制度的实施。二是加强农业生态建设,改变传统的灌溉方式,逐渐推行新的节水灌溉技术,以提高农业灌溉效率。三是推广节水器具,加强餐饮业废水集中处理,全力推进生活污水厂建设。

2.大气环境功能整治

一是应尽快建立污染物控制体系,严格控制审批燃料设施,控制区域内无大的污染源。二是改变尹集燃料结构,提高燃气普及率并在尹集逐步实施集中供气,对机动车尾气进行检测,逐步使用无铅汽油以减少尾气对尹集的污染。三是提高绿化覆盖率,充分利用绿色植物的自然特性减少空气中的灰尘和污染物的含量。

3.声环境整治

一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分期、分批解决污染重、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工业噪声污染源。噪声干扰严重的工业区必须用防护地带与居住区分开;现有居住区内高噪声级的工厂应迁出居住区,或改变生产性质,采用低噪声工艺或经过降噪处理来保证邻近住房的安静。二是强化交通管理措施,限制某些车辆通行和汽车最高时速,实行经济对策,制定噪声违章收费制度,强化违反交通规则罚款制度。三是加强尹集绿化,在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和小区周围多种植高大乔木和灌木相间的绿化隔离带,净化空气和降低交通噪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爱宝.生态型政府“初探”[J].行政学研究,2006(1):56-60

生态环境整治范文第3篇

2004年至2006年,省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在全省范围开展建设生态省决定和环境保护法执行情况的检查、跟踪督查。根据常委会的工作安排,今年省人大农业和资源环境保护委员会继续组织跟踪督查,重点是检查各地城乡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同时对历年来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审议中提出的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对各地落实污染物减排工作进行调研。6月7日,我们听取了省建设厅和省环保局的专题汇报;6月25日至7月5日,由常委会及农资环委领导带队,组织了5个督查组,分赴全省11个市进行了跟踪督查。听取了11个市,23个县(市、区)政府的汇报、实地察看了65个企业、单位和污染治理现场。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生态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取得新进展

从这次跟踪督查的情况看,省政府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级人大常委会在全省执法检查中提出的意见,统一思想,深化认识,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搞好整改,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在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得到一定的控制,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局部地区明显改善。特别是过去的一年,各地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抓实干,狠抓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省建设有序推进。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政策措施的完善,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区域协调、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去年,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省里出台了《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和《市级换届考察实绩分析操作办法》,把“万元GDP能耗及降低率”、“万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有关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指标纳入实绩分析量化指标内容,从机制上、制度上引导各级各部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动生态省建设。省政府在2005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去年又出台了《钱塘江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省级财政专项补助暂行办法》,对钱塘江源头地区10个县(市、区)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责权利统一”、“突出重点,规范管理”和“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省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补助钱塘江源头地区的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各地也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加强生态补偿的政策措施,我省生态补偿工作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健康发展。去年,安吉县成为国家首个生态县,湖州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衢州市、桐庐、镇海等9个市县(区)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义乌市于今年5月通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现场验收。全省已累计建成6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39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86个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92个省级生态乡镇。

(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人大执法检查中提出问题的整改,开展了为期三年的“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年内如期完成。以编制实施流域污染整治规划为龙头,大力开展水系污染整治工作,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2007年上半年,钱塘江满足Ⅲ类水指标的比例从2004年的51.1%提高到64.4%,提高13.3个百分点。甬江流域余姚江水系经过整治,已经由原来的五类水恢复为三类水。以加快实施电厂脱硫工程为重点,着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北仑发电厂投资11.5亿元,对现有发电机组进行脱硫改造,今年已全部投入运行,每年可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8万吨以上。加快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和准重点监管区的整治和“摘帽”工作,已有8个重点监管区达到了整治标准,经省政府同意“摘帽”,有3个已经省整治办组织的现场验收,剩下的5个在今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污染整治也有明显进展,全省味精行业已全面完成污染整治,率先实现省域范围内全行业COD和氨氮指标达标排放,削减氨氮排放量75.1%;水泥行业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全省关闭68条机立窑,提前一年完成机立窑淘汰任务。与此同时,各级人大以执法检查为契机,督促政府切实解决当地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目前,省人大挂牌督查的48个突出环境问题均得到了有效整治。特别是前几年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中提到的几个进展不大的老大难问题,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衢州沈家化工园区污染问题。衢江区政府经过艰苦的工作,提出园区整体搬迁方案并制定了搬迁补偿办法,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促进区内企业转产、搬迁。目前,园区内的49家化工企业已关停36家,其余13家化工企业已签订了关停承诺书,整治工作将于今年9月底前完成。平阳水头制革基地污染整治,历经三年多,去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了鳌江流域污染综合整治规划,确定了“削减产能,以环境容量控制生产总量”的整治思路,并于11月起对制革基地实行全面停产整治。经过半年多的企业重组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目前,已有38家企业完成内部改造并通过验收,恢复了生产。通过这次整治,生产企业由原来的169家重组为39家,减少76%;转鼓从原来的3300多只削减到469只,削减86%,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鳌江水质开始有所好转。此外,富阳造纸行业污染整治、东阳市南江流域医化行业污染整治和青田黄蝉钼矿矿区生态环境的整治等也都取得积极的成效。

(三)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管理逐步规范。这次跟踪督查,我们把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情况作为重点。从检查看,总的情况是好的。到2006年底,全省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市级和县城城市污水处理厂有61座,处理能力达525.1万吨/日,其中去年新增50万吨;已建成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68座,处理能力29543.3吨/日,其中去年新增5000吨。同时还建成工业危险废弃物无害化集中处置设施10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7座。针对前两年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中指出的各地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去年以来,省政府和各级政府进一步出台政策,加大投入,加快建设。省政府明确列入“811污染整治行动”计划的27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年内必须建成。有关县市政府筹措资金,创新机制,克服困难,全力抓好工程建设。省级有关部门落实责任,深人现场,加强具体指导。从我们实地检查的几家在建污水处理厂情况看,工程进展顺利。在纳污管网建设方面,温州市从去年开始连续两年把管网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去年财政增加投入,市区新建管网30公里。市区杨府山中心污水处理厂一期污水处理率从2004年的40%提高到今年的80%。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日处理污水30万吨,前几年由于纳污管网不配套等原因,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嘉兴市政府从去

年开始每年安排3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管网建设,污水入网率逐步提高。目前市区污水管网覆盖率已达70%以上,每天污水处理量达25万吨以上。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去年省政府还出台了《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监督机制和收费政策,规范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制定行业标准,完善监控手段,切实加强对污水处理厂运行全过程的监管,全省污水处理厂水质达标率逐步提高。

(四)环保执法工作不断加强。近年来,我省加强了环境质量和污染源自动监测监控体系建设。“811污染整治行动”确定的6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100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已在今年6月底前全面建成。到去年底,全省已建成污染源在线监测装置1200套。这为加强我省环保执法能力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一年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强化执法工作,持续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保障群众健康的环保专项行动、“百厂千次飞行监测”行动,今年五月份还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促进污染物减排”为主题的“红五月”环保执法行动,重点检查火电、热电企业、污水处理厂和历年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严肃查处,并在新闻媒体上曝光了一批超标排污企业。去年,全省共办结环境处罚案件9829件,处罚金额2.8亿元。今年上半年办结环境处罚案件4590件,处罚金额1.55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这次跟踪督查和“回头看”,也清醒地看到.虽然近年来我省在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当前我省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增长与环境容量的矛盾日益突出,江河的水质不容乐观,生态环境还相当脆弱,生态建设和污染减排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一是一些地方领导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还不到位。从我们这次检查接触的情况看,各级领导对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的认识总的较以前有很大提高,但是各地进展还不平衡。特别是在正确处理和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治、污染减排关系上还存在差距。口号很响、行动迟缓;决心很大、措施不多;强调客观原因、回避主观努力等现象依然存在。如有的地方对挂牌的整治项目没有从治本上下功夫,这边整治完成,异地又冒出来;有的地方领导热衷于筹资去搞看得见的形象工程,而不愿意还欠帐,搞“地下工程”,以致于污水管网建设成为不少地方城市建设的瓶颈。还有的地方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缓慢,不从主观上找原因,片面强调土地指标紧等等。这些都说明,对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还需要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并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是污染减排任务相当艰巨。从我们调研情况看,省政府已将今年国家下达我省的污染减排两项约束性指标落实到各市。各地也都作了动员部署,层层分解,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但要真正落实。确保完成全年污染减排目标任务难度不小,主要是,在思想认识上,各地对污染减排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有差距;在措施上,目前多数地方主要还是靠工程措施,仅仅在治理上做文章,还没有把工作重心切实转到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上来。特别是我省产业结构中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占很大比重。今年以来这些行业快速增长,其中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24.4%,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压力。另一方面,部份河段水质还没有根本性好转,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污染整治任务仍然艰巨,部分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相对滞后。国家环保总局规定污水处理项目建成后需试运行三个月才能计算削减量。我省在建的27个项目即使年内建成投入使用,仍有相当一部分不能计人到今年的减排量。因此,减排工作形势十分严峻。

三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作为完成COD减排任务的关键环节,有关县市正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但我们也感到,在一些地方也存在重视工程建设、忽视管网配套,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如不注意解决,势必影响污水处理厂效益的发挥。特别在环保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上,还有不少污水处理厂投资和运营体制改革尚不到位,有的还未建立污水处理费征收机制,有的收费偏低,运行效率低下,甚至导致亏损经营。有不少污水处理厂同时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由于运营商对纳管的工业污水水质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和管理措施,时有大量工业污水未经处理或超标排放、偷排入网的情况,超过污水处理厂进水设计标准和处理能力,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是农业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渐趋突出。近年来,我省一些江河湖库水质富营养化趋势加剧,个别地方情况严重。在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的同时,必须把治理面广量大的农业面漂污染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这方面,省里实施了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村镇环保基础设施薄弱,特别在山区,平原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的一些好的措施较难实行。不少农村基本上还是“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同时,对一家一户的畜禽养殖和化肥、农药的使用管理还缺乏有效的手段,农村河道水葫芦疯长,淤泥堵塞现象严重,因此,整治农村生态环境任重道远。

三、进一步推进生态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规的自觉性。各级领导必须牢固树立以资源节约中求发展,从环境优化中求发展的理念,调整思路,摆正位置,正确处理加快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继续总结经验,拓展生态补偿的渠道和途径,认真落实生态补偿政策,增强生态补偿的透明度,促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市)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要把污染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否决性指标纳入生态省建设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作为衡量各级政府执行力是否强,经济发展是否“好”的重要标准,加强检查考核,并将各地完成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全社会的监督。省政府要严格责任追究,对因工作不力,未能按期完成污染减排任务、环保重点监管区整治任务的市县,除了采取经济的手段督促其完成外,还必须严肃政纪,追究当地领导的责任,真正把生态建设和污染减排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下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省“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到年底即将结束。三年来,通过兴建污染治理工程,开展环境整治,削减了排污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从整体上看,我省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继续单纯依靠工程措施,仅仅在污染治理上做文章,要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新发展理念,运用污染减排这个倒逼机制,切实把工作重心转到调整结

构。改变增长方式上来,从源头上实现污染减排。省里要抓紧制定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划,以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为基础,以环境容量、环境承载能力和环境质量现状为依据,对不同区域实行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优化城镇和产业布局。要按照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加强新建项目准入把关,实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总量削减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并做到“三同时”,切实防止边治理边污染,边还旧帐,边欠新帐。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淘汰小印染、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等落后的生产能力,治小汰劣,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出台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企业实行清洁生产,不断降低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按照农业产业化规划,搞好畜牧小区建设和污染治理,推进农业“减量增效”工程的开展,抓好“万里清水河道”工程的实施,以及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处理。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全年污染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强化环保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和运行管理,着力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效率。到今年底,我省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厂将全部建成。下一步要把工作重点转到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网配套和运行管理上来。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投资和运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项目代建制和特许经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专业公司参与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经营,改变目前多数污水处理厂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市场主体不健全的状况。要进一步完善收费制度,抓紧研究提高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加大征收力度,保证污水处理厂能保本微利,维持正常运行。切实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管。省级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督促污水处理厂建立各项安全保障制度,完善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努力做到达标排放。同时,要采取措施,加强对排污企业人网水质的监控,确保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质达到入网标准。对超标排污的,必须严肃查处,不仅要限期治理,还要加倍征收排污费。不断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和达标率。

生态环境整治范文第4篇

    山西省作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省、循环经济试点省、生态省试点省和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明确实施城乡化策略。山西省城乡生态化就是要遵循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原则,实现城乡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的演进过程,它是可持续发展模式。[1]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还含有自然和社会两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产业下的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模式,生态产业注意到了自然生命生态系统中本无废物的事实,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共生”的生态调控原则,而生态产业协调了三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复合生态系统在某一发展阶段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得以持续发展。[4]基于城市和农村生态系统下的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在农村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农业、农民和农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看,“三农”实质上分别对应着复合生态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即农村自然、农业经济、农民社会,可见,三农现象不只是经济或社会领域内的问题,“三农”之间形成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关系,相互作用,协同发展。[4]

    城乡生态化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分析

    建立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可以作为山西省城乡生态化背景下农村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根据榆次区20个村、灵石县14个村和保德县16个村的调查,目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村建立水源保护区占调查村总数的100%,村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占调查村总数的38%,基本上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村委能主动加强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而且有30个村地下水资源受到煤矿区的影响,占调查村总数的60%,农村主动加强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存在一定的问题。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在榆次区、灵石县和保德县城周边村污水没有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距离榆次区、灵石县和保德县城较远、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没有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村尚未做到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村垃圾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直接倒入深沟和深坑内;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52%,但各村推广的户数并不多。在农村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方面,能够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户用沼气村达到调查村总数的100%,但各村发展的户数并不均衡;村综合利用作物秸秆,推广“猪-沼-果”、“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一体”能源生态模式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6%;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措施的村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

    企业对农村外部不经济性的影响。村周边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已经建立,有效地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村周边不存在污染问题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在拥有煤炭资源丰富的灵石和保德县,由于煤矿企业的开采,村内存在一定面积的土地坍陷问题,村内存在坍陷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48%。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村内已经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占调查村总数的100%。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各村能推进健康养殖,在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方面,已经科学划定畜禽饲养区域,力求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但人畜混居现象彻底改变的村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已经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力求提高养殖的规模化水平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能够通过养殖小区发展沼气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能够通过养殖小区生产有机肥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但不能有效地进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0%;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村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按标准化生产,强调采取技术、工程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村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能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在种植区域普及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50%;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50%;实施田间合理灌排,发展节水农业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50%。

    防治农村土壤污染。村对农产品种植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均为0;村对煤矿废弃地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均为0。但所调查的村均能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占调查村总数的100%,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自然生态保护。村能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加强对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和沙化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但重视自然恢复,保护天然植被的力度不够,村庄绿化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6%;庭院绿化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2%;通道绿化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6%;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6%;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64%。

生态环境整治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政支出;生态环境;影响

1财政支出的涵义

财政支出也称公共财政支出,它是政府为提供社会对公共服务和产品的需求进行的资金分配和支付活动,这直接体现着政府政策的直接方向和趋势,是政府公共职能的直接实现,意义重大。

首先,财政支出为政府公共职能的实现提供直接的保障,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中,政府的职能均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这就使得政府必须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从而为社会提供人们所必需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

其次,财政支出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直是制约着我国经济快速稳健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财政支出恰好可以在这其中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政府通过财政上的转移支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区间、不同人群间的收入差距,这位社会公平提供了巨大贡献。

最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财政支出提供资金来源,政府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在我国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因所需资金巨大且回收周期长,因此它们必须由政府来控制,如果没有政府的宏观控制,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配置。

2湖北省财政支出规模现状

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并处于长江中游,京广铁路经过整个湖北省,素有九省通衢之称。2014年,湖北省GDP总额达到27367.04亿元,位居全国第九位,中部地区排名第二,次于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7%。

表2-1列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历年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GDP规模,及财政支出分别占财政收入、GDP的比重。从表2-1可以看出:湖北省财政支出占财政收入比重在1994年以前,基本上维持在100%左右,保持着政府财政收支平衡的动态稳定中,这说明在1994年以前,湖北省财政收入基本上都能满足财政支出的需求,而从1994年以后,湖北省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比重有一个跨越式递增,政府支出几乎达到政府收入的两倍,形成收不抵支的状况,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重新梳理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分配关系,重新划分了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部分原属于地方征收的税种回归中央政府,而相对应的事权仍由地方政府负责,这种财权和事权的重新划分形成了1994年前后财政支出占财政收入比重截然不同的情况。

此外,从1978年到2013年,湖北省财政支出与GDP比重一直在动态的变化中,其大致呈现U型变化,从1978年开始的19.85%降低到1995年的7.70%,再逐渐上升到2013年的17.72%,近些年湖北省财政支出规模绝对值及相对值增加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其主要原因有地方经济发展势头猛,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相应的财政支出得到不断增长,此外,政府管理的事权范围不断扩大,所需的财政支出规模也得到了很大增长。

3湖北省财政支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湖北省生态环境现状

本文对湖北省生态环境的分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城市空气质量方面:2015年,在湖北省的17 个重点城市中, 空气质量达标比率低于60%,在17个城市当中,只有宜昌、鄂州、荆门、荆州、咸宁、随州、仙桃、神农架、潜江、天门10 个城市空气质量符合二级标准;武汉、黄石、十堰、襄樊、孝感、黄冈、恩施7个城市空气质量符合三级标准。从全国范围来看, 武汉作为湖北省的发达城市,其空气质量水平在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属于下游水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方面。在2015年,湖北省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超过5000万吨, 生活垃圾产生量接近700吨。大量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十分明显。

整体而言,湖北省的“白色污染” 问题较为严重;在城市噪声污染方面;随着湖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购车居民占湖北省居民总数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也提高了城市趋势的环境噪声等级。根据统计,湖北省的17个重点城市中,有14个分贝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A声级范围,在46.8 (咸宁市) ~ 56.1 (恩施市)分贝。这些城市昼间环境噪声 不符合居住标准。

3.2湖北省财政支出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湖北省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在环境保护上的资金投入数值上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伴随着湖北省近年湖北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湖北省各个地区都在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这在促进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湖北省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损害。湖北省经济的发展还是靠工业发展所带动,在湖北省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湖北省在环境保护上的投入并未得到足够程度的提高,这同样也加大了环境治理上的难度。

3.2.1 财政支出总体结构不利于环境保护

从2007-2013年,湖北省社会性支出中具体项目变化表,如下表3-1所示:

从表3-1中可以看到,从2007年到2013年,湖北省除了环境保护支出绝对规模在2012年有小幅下降以外,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绝对规模在其他年份都有上涨。2013年湖北省的环境保护支出占湖北省财政支出比例的2.51%,而早在2007年,湖北省在环境保护上的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2.20%。2013年,湖北省在环境保护的支出为28.05亿元,2013年为109.72亿元,湖北省在环境保护支出上的数值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环境保护支出占整个湖北省财政支出的比例还比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湖北省在环境保护支出的相对规模在近几年都下降,这对于湖北省旨在增加全省社会保障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建设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3.2.2财政对环境保护投入不足

我国虽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经济的发展主要走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近年来,我国开始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006 年我国才明确规定把环境保护正式纳入 2007 的财政预算支出正式科目。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相比2007年,湖北省在环境保护上的支出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湖北省环境保护上的支出占湖北省财政支出的比例呈现的是下滑趋势。湖北省在环境保o上的财政支出数额虽然增加了,但考虑到湖北省经济快速增长还比较依赖于化工业的背景,同时,湖北省的环境治理还是主要依靠政府部门的投入。综合而言,湖北省财政支出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投入比例还比较低,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林,李延敏.从公共财政的视角看经济与环境统筹的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 年第 7期.

[2]马中,吴健.建立环境财政体系,增加环保投放是落实国务院的关键.[N].中国环境报,2006 年 9 月 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