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治理的政策

环境治理的政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治理的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治理的政策

环境治理的政策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文章阐述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排污权交易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广排污权交易环境政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 制度创新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对比公共管制、收取排污费、补贴、排污权交易等环境政策工具,排污权交易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已成为当前全球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环境政策工具。组建排污权交易市场已经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它对于实现我国“节能减排”战略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排污权交易环境治理政策手段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排污权交易的内涵

排污权是指为了解决环境污染及治理中的外部性问题,首先由政府环境管理部门确定出一定区域的环境质量目标,并据此评估该环境的容量,然后推算出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并将最大允许排放量分割成若干规定的排放单位,即若干排污权。政府管理部门选择某种方式(如免费分配、招标竟拍和标价出售等)分配初始排污权,并通过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使这种权利能合法买卖。在环境管理部门监督管理下,各个相关生产企业根据其实际需要,在有关政策、法规约束下进行排污权交易、转让活动。通过排污权交易市场,排污企业从其利益出发,自主决定其污染程度并买入或卖出排污权。概括地讲,排污权交易是立足于环境外部性的内部化,通过界定产权、借助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市场(一级市场)和排污权的交易转让市场(二级市场),各个企业自主选择排污量的多少,但各个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得突破所规定的最大允许排放量。

(二)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基础

环境外部性理论。环境是首先一种事关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但同时又是一种公共产品,具备明显的外部性。从企业污染排放来看,由于存在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的负外部性,其结果是污染物的超量排放;从对环境的治理来看,由于存在私人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的正外部性,大量企业采取“搭便车”行为,其结果是企业对环境治理的投入不足。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一种制度创新,以解决环境保护及治理的外部性、充分发挥市场对环境资源的配置作用为立足点,通过产权明晰化将外部的不经济性“内部化”,即让其进入市场,将环境副产品纳入成本,通过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治理污染。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在我国目前以及未来的社会经济背景条件巨大变化的情况下,环境政策偏离于社会运作的主体和主流而呈现边缘化状态,导致环境政策的干预效应不足,同时在环境保护工作的运作方式上,客观上存在着单方面强调政府行为,忽视经济活动基本规律的现象,只强调投入,不强调产出,使环境保护工作成为只有投入、不产生经济效益的活动,导致环境保护成了政府和企业的负担,加深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对立,从而对我国的全面、持续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诺斯(1994)曾在制度变迁理论中提出:如果预期的净收益超过预期的成本,一项制度安排就会被创新,并将这预期的净收益的来源归结于规模经济、外部性内在化、降低风险和交易费用等而实现的“外部利润”。探求环境资源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权益关系的有效和公平配置,将是我国环境管理制度变革的基础和核心问题,排污权交易正是这种制度创新的产物。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指“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我国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发展经济的,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目前,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2007年5月29日,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造成近百万无锡市民生活用水困难,小小蓝藻在一夜之间让数百万群众的生活受到严重干扰,环境污染造成的恶果在当代就已直接表现出来了。以上种种事实说明,对环境的治理保护刻不容缓,如果不采取能迅速有效保护环境的政策措施,我国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陷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泥潭,在未来几十年被锁定在代价高昂、不可持续的道路上。

排污权交易环境治理政策工具的特征分析

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及其治理,可以借助图1予以说明。暂不考虑各个企业投资于环保方面的问题,即假定各个企业的污染物与产量成正比例关系,同时假定企业处于完全竞争条件下。图1中,水平直线D=MR是某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MC是边际成本曲线,由于存在生产造成污染的外部不经济,所以社会边际成本高于私人边际成本,从而社会边际成本曲线位于私人边际成本曲线的上方,它用虚线MC+ME表示,虚线MC+ME与私人边际成本曲线MC的垂直距离(即ME)可以看成是边际外部不经济,即由于厂商增加一单位生产所引起的社会其他人所增加的成本。竞争厂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其产量定在价格(即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处,即为X*;但使社会利益达到最大化的产量应当是社会的边际收益(可以看成是价格)等于社会的边际成本,即应当为X**。因此,由于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而使污染物的排放量高于社会均衡排污量,超过了帕累托效率所要求的水平X**。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公共管制、收取排污费、补贴、排污权交易等工具,但这些政策工具在具体内容、污染控制方式以及治理效果方面各有特征,从把环境污染外部性予以内部化的角度看,收取排污费、补贴、排污权交易等政策手段有一定程度的替代性,比较而言,排污权交易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一)排污权交易有利于达到环境总量控制目的并有效反映环境资源的价值

排污权交易能确保达到环境宏观总量控制的目的。排污权是环境资源商品化的体现,排污权交易过程中被交易的对象就是环境资源,交易使环境资源商品化,交易活动的结果就是将全社会的环境资源重新配置。排污权交易这一环境政策工具要求不拥有排污权许可证者不得排污,拥有许可证者不得违反规定排污,否则因违法而受到法律制裁,因而能确保在污染排污总量上达到控制目的。反观收取排污费、补贴等政策手段,由于我国排污费征收标准和超标排污处罚标准严重偏低,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排污收费标准仅为污染源治理设施运行成本的50%左右,某些项目的排污费甚至不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成本的10%,加之环保部门其他手段缺乏,而且力度微弱,客观上造成“付费即可排污”的不合理状况,污染物排放总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补贴政策的实质是对于积极治理污染的企业所发生的治理费用,政府予以补贴以提高其污染治理的积极性,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反映环境目标的合理补贴水平难以精确地确定,有可能出现当补贴的激励高于治理污染的边际费用,企业就会增加排污,以求得到更多的财政补贴的状况,最终也会导致排污总量不能被有效控制。

排污权交易能有效反映环境资源的价值,提高管理效率。收取排污费的实质是期望能有效地把一个企业加给他人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在图1中,这种费用应该等于ME,即通过向排污企业征收排污费ME,致使企业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成本,企业就会降低其产量,即降低了污染排放量。但对于ME的大小,政府缺乏足够的信息,从而使得收取排污费的效果和效率都受到严重影响;从环境补贴政策来看,补贴额的大小应等于企业边际污染治理费用,但管理部门对企业边际污染治理费用的信息匮乏,从而降低补贴政策的效率。在排污权交易模式下,企业自己通过对边际污染治理费用和排污权市场交易价格高低的对比,借助于排污权交易转让市场(二级市场),自主选择污染治理投入额、排污量的多少,从而合理确定环境资源价值。

排污权交易能以较低的社会总成本实现环境管理质量目标。在企业污染治理成本的大小上,政府和企业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对于排污费和补贴政策,如果排污费收取过低或补贴给予过高,预期的环境标准可能就达不到,然后不得不提高收费标准或降低补贴,然后继续调整,经过反复的迭代过程,最终达到环境标准所要求的排污量水平,这意味着排污者为了达到既定的排污量及减少污染所需要的技术水平,不得不付出昂贵的调整和再调整成本。同时,原有及新生公司的生产扩张将增加对排污量的总需求,如果要维持一定的环境标准,这就要求收费标准周期性地增加,这势必在增加排污费或降低环境标准之间做出抉择。在排污权交易制度下,市场力量会自动地根据排污总量的高低、企业自身边际污染成本大小,及时做出调整;对于新生公司或原有企业生产扩张而致的排污量需求,直接在排污权市场上购买即可,社会污染总量没有增加。环境监督成本也相应减少,全社会以较低的总成本实现环境质量目标。

(二)排污权交易制度能有效刺激企业污染治理的积极性

在排污收费制度下,收费由政府强制征收,排污许可证由政府发放,超标排污由政府处罚,大部分污染处理设施由政府投资兴建,企业是否执行环保政策过多依靠行政手段的被动监督,企业缺乏珍惜环境的内在压力和动力。而通过排污权交易市场,排污企业可以在购买排污权、自行治理污染和出售排污权之间进行选择,排污者之间根据其成本效益进行排污权交易,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由于各个污染企业的污染治理成本客观上存在差异,有了排污权交易之后,污染治理成本高的企业就会购买污染治理成本低的企业的排污权为其所用,对污染被治理企业来说没有任何损失,反而还能通过出售多余的排污权获得收益。在存在企业污染治理成本差异,以及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情况下,排污权交易制度能够有效刺激企业污染治理的积极性。

排污权交易制度把一个非市场问题转化为市场问题,能够诱导企业由向政府索取排污权到在市场中竞争排污权的转变。由于企业利用资源的效率是有差异的,企业利用资源的效率越高,治理环境的支付能力越强。所以,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排污权流向出价最高的企业,也就是流向资源利用最有效率的企业。

我国排污权交易试点中存在的问题

(一)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法律缺失、交易不便而产生高额交易成本

排污权交易的实质就是采用市场机制来实现环境标准质量,体现了对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本思想,通过法律明确界定排污权的产权归属是开展排污权交易的前提。但在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除了个别针对特种污染物的规定中体现有“总量控制”意图外,主要的法律法规均没有明确“总量控制”的规定。在“排污付费”的污染控制政策下,只要付费就可以排污,这样企业显然不会去市场上购买排污权,也不会有企业卖出排污权,也就是说,没有对排放量的总量限制,就没有市场。这些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立法方面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有关排污权交易的国家层面上的立法尚处于空白阶段。虽然我国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于2005年11月通过了《贵阳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立法中创先将大气污染排放指标有偿转让法定化,但是从全国来看,目前在国家层面上还没有针对性地立法,排污权交易从审批到交易,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不便于我国排污权交易在基层的实际操作。

(二)排污权交易市场体系不健全而带来的高额交易成本

排污权交易市场要真正能良好运行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市场体系,包括完善的交易规则、排污权在一级市场上的初始定价和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价格的规范以及购买排污权的信息搜集方便程度。目前,我国仅有浙江嘉兴建立了排污权交易平台,总体来看排污权交易的信息平台极为缺乏,导致了解谁拥有或需要排污权、排污水平、排污权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等基础性信息和为达成排污权交易与各厂商讨价还价的信息磋商成本信息较高。我国乡镇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零散,但其造成的工业污染在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中达到或超过半数,这一基本国情也决定了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基础信息寻求费用过高,环境保护部门监测与执行费用也会过高,而且存在着逐案谈判的问题,从而间接导致了整个排污交易市场的无效。

(三)排污权的独特属性导致了排污权交易市场“薄市场”现象

排污权具有独特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在商品市场上,商品的供给方不是自己使用该商品而是为了出售;需求方购买该商品既可以自己消费,也可以转售获利。但在排污权交易市场上,排污权供求双方的基本目的都不是为了出售,而是供自己使用。排污权就其渊源来讲,是由管制者对环境的所有权而派生出的一种他物权,拥有了排污权就等于拥有了一定量的使用环境净化能力的权利,这种权利的总量自然是有限的。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卖方并不迫切进行排污减少信用的交易。这种双方交易意愿的差距自然会导致排污权交易市场的不活跃,形成“薄市场”,不容易形成市场均衡价格,甚至导致排污权交易市场失灵。

(四)市场势力的存在导致排污权交易不活跃并降低了排污权交易机制作用发挥

所谓市场势力指卖方垄断者或买方垄断者在市场中策略性的操纵价格的行为。在排污权交易市场中,从理论上讲,潜在的买卖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但实际上买卖双方之间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对于买方来说,非常希望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排污减少信用以实现正常生产或避免因超指标排放而受到处罚,因此其交易的期望很高;而对于卖方来说,由于排污减少信用是其企业的一笔难以估价的无形资产,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排污总量控制的削减,具有很大的增值可能性。因而基于利益的考虑,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竞争比商品市场要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双边垄断性。市场势力在排污权市场和资产市场上的联合可能使得排污权被卖方垄断,从而阻挠新企业的进入或将某些现有企业赶出市场。大企业可能行使市场势力使得其他企业的污染控制成本上升,而自己的成本下降。这两种现象的最后结果可能导致排污权交易价格较多地偏离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从而影响了排污权交易制度效率的发挥。

发展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对策建议

(一)国家必须尽快从法律上明确排污权的产权归属

一般而言,增加生产与减少污染存在两难冲突,如果实施了排污权交易,那么排污权即构成企业事实上的生产要素之一,如果企业不重视对污染物的控制又无足够的排污权份额,企业就不能生产,企业就必须在自行治理与购买排污权二者的费用上进行权衡比较。为了在竞争中掌握主导权,提升竞争力,企业必须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而不依赖于与竞争对手在排污权份额上的争夺。可见,排污权交易的必要条件是从法律层面保障排污权的产权归属,解决排污权交易中的制度瓶颈。

(二)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

在污染物的种类众多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确定排污权交易品种、某地区的排污总量是解决了排污权的法律障碍后面临的另外一个重要课题。同时,政府以何种方式分配初始排污权也必须被重视,防止政府主管部门在初始分配中 “设租―寻租”行为的出现。再者,实施排污权交易后,排污权本身成为事实上的生产要素之一,而企业减少污染排放量有一个逐渐推进和提升的过程。因此,必须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交易规则,防止一些企业利用对排污权的垄断产生不正当竞争行为;建立排污权交易信息平台,为交易各方提供供求信息;提高交易透明度,降低排污权交易信息搜集的成本。既然排污权是一种有价证券,就可以借鉴资本市场成功的经验,通过交易所或店头交易的方式完成交易。

(三)积极建立排污权交易激励机制

针对排污权交易市场上有可能由于交易不活跃而致的“薄市场”问题,政府管理部门应建立排污权交易的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排污权交易。例如,对积极削减排污总量并积极出售排污减少信用的企业,政府应从税收、技术、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并保证在其重新需要增加排污指标时以优惠的价格优先向其提供等;在排污权交易不活跃的情况下,政府应购买富裕的排污权,以保证并促进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

(四)加强环境监测并提高环境监测技术

政府主管部门应抓紧创新,制定一套科学的环境监测标准和监测处罚办法,建设先进的监测设施和有效的监测队伍,建立严格的监管措施,防止企业的偷排、超量排放等机会主义行为。对于没有取得排污权的企业,坚决禁止排污,并课以重罚甚至是吊销工商营业执照等处罚方式,建立起以市场手段为主、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为辅的一整套综合治理体系。

(五)转变政府职能应专注于“立规则,当裁判”

与传统的收取排污费、补贴等政策措施相比,排污权交易制度要求政府职能发生转变,从过去直接发放排污配额、确定补贴等方式直接参与市场转变为市场监督者和保护者,回归“守夜人”的角色定位。各级环境监管部门必须杜绝环境保护上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充分认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优越性,坚定推进排污权交易。

环境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因而在解决环境的外部性问题方面,通过产权明晰化将外部的不经济性“内部化”,即让其进入市场,将环境副产品纳入成本,而不是转嫁到社会和其他生产者与消费者头上,只能解决部分问题,而不是全部。因此,解决环境问题,经济手段是必要的,但绝非唯一的、万能的,还必须有超乎经济手段的约束机制,如政府干预、政策引导、法规处罚、相关组织的协调等。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思德纳著.张蔚文等译.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美]泰坦伯格著.排污权交易:污染控制政策的改革[M].三联书店,1992

3.李寿德等.我国组建排污权交易市场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8)

4.Woerdman E.Implementing the kyoto Protocol :Why JI and CDM show more Promise than international Emissions Trading [J],Energy Policey,2000

5.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二卷)[R] ,2004

6..积极推进排污权交易努力构建环境保护新机制[N].经济日报,2006-3-13

环境治理的政策范文第2篇

服务质量,指的是生产企业的产品服务,服务企业实现行业规定或者顾客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经济性的总和。一般说来,服务质量包括服务的安全性、适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等基本要求。从某些意义上说,顾客是对企业服务质量的高低最具有发言权的群体。服务质量是消费者的感知对象,它发生在服务生产和交易的过程之中,实现于服务企业与顾客交易的真实瞬间。顾客对服务质量能的评价不仅包含对服务结果的考虑,同时也涉及到服务的全过程。

服务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因此服务质量具有一些特点应值得重视。安全性:指企业处理风险、排忧解难的能力,内容包括安全设施齐全、财政稳定、保密性强等。可靠性:包括业绩的一致性和可信赖性,包括:厂商在第一时间进行服务、账单正确、记录无误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责任性:强调乐意为顾客提供服务。包括服务及时、工作迅速、反馈及时和不断改进服务。知识性:意味着拥有熟练的技能和必要的知识,包括职能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经营人员和后勤人员的服务知识和技能的研究能力。可接近性:指的是可接近性和易于接近,内容包括电话服务便捷、运营时间合理方便以及服务地点交通便捷等方面。周到性:主要指的是对顾客的服务态度礼貌,并且周到友善,内容包括整洁的服务环境、对顾客服务尽心尽力、耐心周到等。交流性:指要用顾客能听懂的语言传递信息。内容包括说明服务内容、服务价格的合理性等等。实体性:主要指良好的服务设施条件。内容包括:设备、员工外表、提供服务的工具设备、服务标志及其他服务设施。理解顾客,最大程度的满足顾客的需求,要了解顾客的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优质的服务有六大标准:(1)规范化和技能化;(2)态度和行为;(3)可亲近性和灵活性;(4)可靠性和忠诚感;(5)自我修复;(6)名誉和可信性。

一、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虽然受诸多外部条件的影响,但都能够为企业间接的控制和调节。企业为顾客气功 何种及何等程度的服务,应在清晰把握自身市场形象的前提下进行。树立良好的形象首先要建设良好的服务环境,这是企业服务的有形展示。服务环境不仅包括企业向顾客提供服务的场所,还包括许多有形和无形的因素。其次,要塑造企业员工的良好形象。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最前线的员工就是现场的销售和服务人员,或者是客服人员,而他们将会与客户直接发生接触,因此他们的形象尤为重要。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不仅要为正确的完成特定的工作所需要的技术熟练程度设定必要的标准,还要对员工的外表、服务时的态度、行为举止和正确语言的使用进行知道,并注意提高培训员工与顾客的沟通技巧。

二、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观念

在提倡“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今天,不仅要求我们市场、销售和服务部门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还需要公司其他部门几级响应客户需求的变化,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所有部门的运营都“以客户为中心”。要建立标准化、系统化的服务流程,服务系统一方面要有合理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要用现代的技术来保障工作流程的实现。要强调“一对一”服务,为顾客提供特定的的服务方式,并注重企业与顾客的沟通和互动关系。要做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顾客的需求是生产和服务的着眼点。顾客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千变万化,为服务质量评价带来诸多变量。这样就要求企业对于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研,既要有宏观考量,又要有微观体察,要勤于跟消费者进行沟通,善于发现和满足消费者心目中所想。除了在服务过程上下功夫,也要处理好售后服务,正确处理顾客投诉。企业处理投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将是决定企业保留还是丧失发现问题的顾客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

服务质量的提升需要企业内部形成有效的管理和支持系统,以确保服务质量永远成为一个关键性的组织目标。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必然伴随着企业内部的组织创新与管理创新,要求企业制定一套适宜的服务质量规范,建立有效的管理机构,更需要精心运营组织内部的服务质量管理活动。

首先要建立健全严密且灵活的服务信息系统,不仅是服务质量认证的必然要求,也是切实开展服务质量管理活动的有效支持。倾听顾客和一线员工的真实想法和心声,加强企业上下层级的信息交流,往往是那些以高质量服务而著称的企业所践行的成功之道。

其次还必须保持和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忠实感。服务质量的提升,实质上是消费者满意,员工满意和组织满意的结合与推进。可以说,顾客满意是服务质量的最终体现,而员工满意则是服务质量的创造力所在。要保证员工的满意度,关键在于转变传统的服务质量管理观念,提升组织内部的服务质量,如员工的遴选和能力开发、奖酬和业绩的任课、对员工的授权状况、企业文化分为等诸多方面。组织内部服务质量管理没有统一的模式可遵循,一定要从企业自身的特点出发,灵活而妥善地处理各个服务环节,培养企业的团队精神。

四、进行有效的市场沟通

包括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等,它直接为企业所控制。企业在制定市场沟通战略时应以大局为重,避免脱离实际、不符责任的夸大,也要摒弃短浅目光,将市场沟通与预期质量联系起来,将顾客的预期服务质量与实际服务质量有机统一起来。

结语:现代企业如何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可否认的是,竞争优势必须具备一定的价值度和不可替代性。服务质量作为一种典型的无形资源,无疑是企业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环境治理的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加大三农建设力度,农村的农业生产、乡镇企业建设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伴随发展带来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环境状况令人堪忧。无论是农村耕地还是居民用水,污染情况严重。农村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关键一部分,农村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结果与质量。

一、农村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把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相结合,着力推行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促进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2、主要目标

到2012年,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全面改善,解决万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全面查清全市土壤污染与农业污染源状况;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较好效果,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占农作物面积的比例达到70% 以上,化肥有效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到40% 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提高10% 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 以上,秸秆焚烧得到有效控制,畜禽粪便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 以上,经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35个以上;顺利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 ,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5% ,适宜发展沼气的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30% 以上;平原农区防护林网、农林间作控制率在95% 以上;继续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所有建制乡镇配备垃圾中转站和运输设备,各县(区)全面建设“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农村工业污染得到有效防控,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监管工作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有所增强,农民生活和生产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农村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1、经济单一,收入低

经济来源单一,收入低,农民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只顾当前利益,没考虑子孙后代的未来生活,此外当前的农业化发展水平不高,以人工为主,农业机械化程度欠缺,虽然已经有部门机械化,但不能形成工业化发展或大面积发展。

2、农民对环保意识的淡薄

一是农民缺乏大环境保护意识,对环境污染危害性认识不足,对环境破坏现象无动于衷,比如滥用化肥、农药,并使用毒性强、难降解或国家禁止的药品,不按国家规定或药物的使用规范,大剂量盲目使用等。而且随着经济条件变好,一次性消费品增多,特别是塑料制品的使用更为突出。二是对环境保护的概念仅停留在表面上、直观上的感性认识,其治污措施也仅仅停留在“卫生意识”的层面上。三是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够了解。比如污染产生前没有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在污染事故发生后才采取补救措施。四是农民维权意识比较薄弱,缺乏遏制环境污染行为的主观能动性。当侵权行为发生时,不能充分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农村环保投入低

由于城市对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政府对城市的规划、环境的治理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视,而地处偏远的农村却很难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同时,乡镇财政很难通过财政渠道得到污染治理及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的资金和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4、环保法规不完善,监管缺失

农村环保相关的环律法规不完善,而且缺乏监管机构。此外,在发现环保问题时处理不及时,失职和不作为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及措施

1、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各级政府和环保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工作。一是通过贴近农村实际的宣传,使农民意识到各类污染的危害,认识到污染直接与自身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紧密相连,使其不断提高环保意识,避免只顾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农村的环境保护。二是对养殖业、加工业等重点农户进行有组织的教育培训,引导农民在系统学习环保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生态农业技术,从事绿色食品开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三是以污染防治和预防为主要内容,组织乡镇企业法人学习污染防治基本知识,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整改,查找污染源,提出减污治污措施。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改变落后的农业经营方式,从源头和过程减少农村面源污染。一是禁止使用高浓度残留农药和生长激素,提倡使用以各种农作物生长的小剂量复合肥、有机肥,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推广配方施肥、生态农业等新技术。二是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开发与建设要求,全面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确保农作物综合利用。三是将规模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作为当前农村环境管理的重点,抓好畜禽养殖业布点规划,严格按规划要求新建养殖场,全面实施“环评”和环保“三同时”制度。鼓励畜禽粪便实施综合利用,做到养殖业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四是严格控制水体养殖,根据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方式,控制库区网箱养殖规模,减少养殖过程中饵料浪费对水域的污染。

3、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和长效机制

当前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职责不明、职能交叉的现象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的重要因素。一是建立齐抓共管的环境管理机制,加强建设项目信息沟通机制。出台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发改、规划、建设、国土、经商等部门环保工作责任和程序,凡未经环保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各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关口”。二是结合生态文明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开展区域性的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活动,做到农村环境保护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不断提升农村环保质量。三是建立和完善乡镇政府对辖区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将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工作列入乡镇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四是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设立乡镇环境监管机构,提高农村环保机构的业务能力,逐步实现城乡环保一体化。

4、统筹规划,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要加快农村环卫设施的建设,做好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垃圾回收等工作。一是将农村环境保护列入城镇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发展。以改善农村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提高生态文明为核心,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统筹各部门资源,集中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二是针对农村生活污染源治理设施薄弱,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无组织排放的现状,将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纳入环境污染治理总体规划,尽快组织实施建设。规模较大、有条件的乡镇和村庄尽快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方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三是把农村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综合利用作物秸杆,推广猪-沼-林等生态模式,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力发展农村建设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收益,更要关注环境问题,两者应该齐头并进,杜绝先发展后治理现象的产生。目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极为严重,政府部门应从环境问题根源出发,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实现国民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东晶.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2,(14).

环境治理的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癌症患者;知情权;伦理困境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人性关怀慢慢得到提升,患者希望能够在治疗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需求。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医务工作者们常常会触及到癌症患者的身体及心理上的伤害,也就不可避免的遇到专业伦理困境。这类伦理困境常常包括对癌症患者自身病情、病情的治疗方案、医疗资源及入院后的生活质量有关,医务社会工作过程中,这些伦理困境在有意或无意的伴随着社会工作的本身。

2016年2月,中央财政支持吉林省生命关怀协会医路同行空巢老人医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立获首批,笔者有幸于2016年4月参加该项目,笔者主要接触的群体是吉大一院放疗科、肿瘤科的癌症患者,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在服务该群体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伦理困境,给笔者带来了相应的困惑,进行一定的伦理选择。本文主要是将笔者在参加医务社工项目过程中对癌症患者的知情权引发的伦理困境进行阐述与分析,并尝试运用医务社会工作的方法提出初步的建议及对策,对癌症患者知情权引发的伦理困境进行初步的总结。

二、医务社工介入癌症患者知情权引发的伦理困境

(一)由癌症患者的知情权引发的伦理困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患者有权利从医护人员了解有关本身的身体状况、治疗方案和患者本身所要承担的风险;但这一观点与中国传统思想有一定的冲突,从人道主义上来说,如果将患者信息全部告知患者,患者能否在心里上完全的接受疾病信息?在现如今的医疗体系中,患者的家属倾向于隐藏患者的病情,以此保护患者受到的伤害。当患者准备出院时,也只能得到有关病情大概的描述。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患者的知情权。笔者在实践过程中经常遇到此类伦理困境。

(二)案例分析及应对

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很多患者家属将病情模糊化,让患者脱离病情实际情况,但大部分患者能感受到自己的病情并不明朗化,他们常常因为家属对自己的隐瞒而苦恼,对医院的治疗方案表示担心;但如果医务社会工作者将患者的病情全部告知,这可能加重对患者本身的心理负担,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以下通过案例来进行对医务社会工作有关癌症患者的知情权的伦理困境的描述与分析:

案主,癌症患者晚期,家人对案主的病情进行隐瞒,但案主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不是很乐观,因此,案主多次向社会工作者求证。

在此案例中,医务社会工作者明显遇到了对于癌症患者的知情权的伦理困境。我们不仅仅关注案主的知情权,更重要的是,告知是否有利于案主的长远发展?其次,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告知?在服务过程中,通过收集案主的各方面的信息,包括对案主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测评,及家属对患者的是否告知的意见,同时,也征求院方的建议。第一,在是否告知案主的病情的问题考虑上,笔者认为原则上告知,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为了服务对象的利益,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告知;家属的意见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属执意要求工作者不告知,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就需要作出新的评估策略;在个案服务过程中,案主已经严重在怀疑自己的身体状况,这时候只会加重案主心中的焦虑。第二,如何告知案主?医务工作者也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直接告诉可能会导致患者在面对突然消息时心理坍塌,威胁到案主的身体健康安全;作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需要协助其家属将病情的实际情况逐渐式渗透,给案主充足的时间去消化这样的负面信息,让案主内心慢慢接受。

三、提出可行性建议与对策

(一)有章可循---医务社会工作者应遵循的原则

医务社会工作者在面对癌症患者知情权的具体实践中是有章可循的,我们应该将尊重放在首要原则上,患者有权了解自己的病情状况,有权决定自己的治疗方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依次作为服务的价值基础,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案主。

(二)提升医务社工的专业素养和伦理道德水平

在具体服务过程中,医务社工在实践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专业伦理问题的上,作为专业的医务工作者应该以不带价值色彩的态度进行抉择,发挥出医务社工的专业价值。一般情况下,实际遇到的伦理问题很难从现成的伦理守则和价值判断标准得到答案,更多的是综合各方因素,作出合适的伦理选择,保障服务对象的利益。

环境治理的政策范文第5篇

临床资料

2009年11月~2010年8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2例,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其中男71例,女31例;年龄60~65岁28例,66~75岁57例,76岁以上17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1~5天,平均3.5天。发生留置针自行脱落5例。发生液体渗漏、局部肿胀54例,发生静脉炎16例,导管堵塞4例治疗后愈合良好,按规定时间拔出23例。

穿刺部位与并发症:选择双侧前臂静脉48例,选择双手背及腕关节处静脉13例,选择头部正中静脉1例,选择双足静脉网及踝关节处静脉11例,选择双小腿静脉27例,选择双侧肘部静脉2例。

输入的液体量与并发症:输液体量500ml以内发生并发症15例,500~1000ml发生并发症64例,1000ml以上发生并发症23例。

疾病与并发症的发生:COPD并发急性感染26例,COPD并发肺部感染30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33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19例,COPD并发重度支气管哮喘4例。

并发症及原因分析

使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有导管堵塞、液体渗漏、皮下小血肿、静脉炎及留置针脱落等。

导管堵塞: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封管液用量以及推注速度、夹管速度选择不当,输液完毕后未进行及时添加药物或封管,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形成血栓等有关。

液体渗漏: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过大,进针与关节部位活动多、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留置针进入血管内太短,活动后易弯曲,部分斜面外出,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

皮下血肿: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外时暂作停留,或者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小血肿。

静脉炎:其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与血管的选择有关,从临床资料分析发现与穿刺的部位及局部的活动度,输注的液体量及药物的浓度及药物的刺激性,COPD疾病慢性缺氧导致的血管特征有关。

留置针脱落:①患者因素:不慎意外脱落,敷贴固定松动脱落等,多见于躁动的病人。②操作者因素:对于汗毛较重的患者,穿刺前未充分备皮,敷贴覆盖于汗毛上,未能直接接触患者皮肤,留置针固定不牢易松动;消毒液未干就贴敷贴,导致固定不稳及更换敷贴时操作不当。观察不够敷贴松动时未及时更换。应加强规范操作,以避免留置针脱落。

护 理

置管前的护理:①物品准备: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检查产品的失效日期,包装完好规范,检查留置针针芯是否黏连,导管边缘是否粗糙等。②心理准备: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尤其是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应向其说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恐惧感,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③评估血管及选择:据病情评估穿刺的部位及血管,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血管的弹性好,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④选择:取舒适位,肢体伸直平顺,便于穿刺。

留置术中术后护理:①穿刺方法:清洁穿刺处皮肤,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待干,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进针,见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10°左右顺着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同时退出针芯0.5~1cm,确认留置良好,完全抽出针芯,固定。②穿刺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正确选择穿刺点,摆好,延血管走形纵向适宜地绷紧皮肤、固定血管、进行穿刺。尽可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③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再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④对于静脉留置针局部应勤观察,观察静脉输液的通畅,局部的皮肤颜色、肿胀、疼痛、温度。留置针固定处有无血迹污迹,以及留置的时间。及时评估患者病情、用药剂量和药物浓度。⑤留置术后遇到污染、针眼出血、患者出汗多时及时更换敷贴,避免针眼处的环境潮湿。换固定贴膜时注意沿血管的方向由下向上撕开贴膜,以免将导管拔出。并观察局部有无红肿、血液渗出及皮下血肿。⑥加强留置针术者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注意个人皮肤卫生,从而降低条件致病菌所致的院内感染发生。

并发症的护理:①发生导管堵塞的时候,切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正确方法是回抽。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是正压封管;正确使用封管液浓度及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②对于液体渗漏的患者,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并及时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③对于发生皮下血肿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④静脉炎的防护,护理人员应注意各操作环节的严格无菌操作;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炎症抗炎能力;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⑤加强患者对留置针使用知识的宣教,局部敷贴固定,对于汗毛较重的患者,穿刺前应备皮,消毒液干后贴敷贴,应加强规范操作,以避免留置针脱落。

讨 论

静脉留置针使用的效果受到COPD患者的合作程度、疾病因素、血管因素、护士的操作因素、护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COPD患者大多数是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真皮层皮肤菲薄,皮下脂肪变薄,容易引起液体外渗、肢体肿胀,平均留置时间短,COPD患者长期缺氧、导致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易外渗。在选择血管口径较细、迂曲或下肢的血管留置时由于静脉回流较慢,局部药液浓度过高,输液量较大,留置时间也不可能太长[1]。COPD患者合并重度的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疾病因机体重要器官衰竭,循环差,加重原有的缺氧,累及血管,易发生并发症。因此,COPD患者由于长期的慢性缺氧导致血管结构及血管内压力等改变,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增加或留置的时间相对较短。在为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时,应该尽量选择心端粗直、富有弹性的血管。在实施健康教育的前提下,做好护理干预,减少COPD患者留置针的并发症。保证诊疗的顺利,减轻患者的不适,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