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学危机干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方向,是以实验和测量为手段研究人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新思潮。积极心理学主张关注个体潜在的和现实的内容,提倡从个体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良出发,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进行解读,从而激发和挖掘人们的内心力量和积极品质,以对抗身心障碍和疾病,帮助普通人最大限度地发现自身的潜力,进而获得美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和宗旨是关注个人积极的主观体验和积极的人格,发掘个人心理积极的一面。它要求用一种更加开放性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
在积极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中,乐观研究、心理一致感以及创伤后心理成长的研究为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和理论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积极心理的潜在机制的研究,可以帮助辅导员分析疾病的成因、治疗和疾病的管控。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为一线辅导员提供了丰富的视角,给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思路。
二、积极心理学取向下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1.关注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注重培养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如高兴、快乐、充满希望,满足、乐观等具有极大的心理能量;增强积极情绪体验有利于把个体培养成一个具有好奇心、爱心、勇敢、热情、感恩、心胸开阔、富有观察力、自我控制等积极人格特征的人;积极情绪体验较多和具有积极人格特质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幸福。
由于辅导员通常以思想政治教育和自身实践经验为出发点,围绕大学生心理困惑展开,容易导致辅导员和大学生过多地关注与心理问题有关的消极方面,造成消极的心理暗示,使大学生难以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捕捉并发展其积极的人格,因此也就难以有效提升大学生健康、幸福生活的能力。事实上,许多心理问题虽然给大学生带来了不愉快的感觉,但心理问题本身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如:神经症的产生能唤醒患者关注内心需要)。如果辅导员能更多地发掘心理问题蕴含的积极意义,分享过去生活中的愉悦、平静、安宁,展望问题解除后个体获得心灵成长的前景,重新评估心理问题对个人的意义,将能激发大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有利于恢复心理平衡状态,并且这种积极的态度本身将成为一种技巧或品质,有益于大学生的未来生活。
2.利用团体心理咨询和个体心理咨询形式开展心理疏导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社会环境能为个体直接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这个角度来说,团体心理咨询的形式更能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环境,提高咨询效果。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景中提供心理帮助的一种咨询形式,它能创设一个类似真实情景的环境,给成员提供在共同活动中进行交往互动、探索自我、学习新行为的平台,具有省事省力、感染力强、效率高、效果易巩固等优点,并且它的运用范围较为广泛,既可以用于心理治疗,也可以用于正常的发展性问题,既可以就某单一心理主题展开讨论,也可以形成系统长期工作。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将有相同困惑的大学生组织起来,利用团体心理咨询的形式开展工作,及时发现学生的共性问题,提前进行心理干预。
当然,团体心理咨询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团体咨询不能让每一位大学生充分表达自己,不能完全照顾每一个成员的情绪。这时个体心理咨询就能够发挥特点,通过给学生一对一的交谈,无条件接纳每一位学生,给予其积极关注,与之共情,就某些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探讨,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点,促进人格完善。
3.构建具有人文关怀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辅导员要充分发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用,对有心理疾病史的学生要做好日常关怀,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结合起来,充分尊重人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切实解决人的内心困惑,在此基础上建立“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控制”的预警机制,有针对性地做好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单亲家庭、人际关系失调、长期患病、情感受挫、网络痴迷、有心理障碍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关怀和抚慰工作;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特别是有自杀意念的学生,做好日常监控,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对于受当事人危机影响较大的朋友、室友、同学给予必要的心理援助,避免危机弥散。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专业干预
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仍然面临着很多有待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困难与问题。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并不可怕,只要当事人或人群能得到及时的、专业的心理服务与援助,就可以化危机为转机、化危机为发展,就能够促进大学生在心理上更快地走向成熟。在我国现阶段,让所有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大学生能得到及时疏导和科学干预,则是高校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
一、科学认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
一旦大学生产生了心理危机,首先是要尽快防止过激或过敏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有效控制冲突的局面,在事态平息后求助专业心理资源的介入。心理危机干预就是要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危机者从心理层面上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使其心理障碍或精神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的消失,并通过持续工作,使其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发生前的水平,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心理危机的再次发生。
科学认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目的。心理危机干预主要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防止精神崩溃,并使之尽快摆脱困难。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是:(1)防止过激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2)促进交流,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其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提供适当建议,促使问题解决;(3)提供适当医疗帮助,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动状态。
科学认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目标。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促进大学生对心理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通过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网络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当大学生遭遇重大事件或个人内在冲突时,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和援助,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大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渡过危机,并学会正确的应付危机的策略与方法。
二、综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运用生理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以帮助平衡其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调节其冲突性的行为,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
从过程来说,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包括四类:一是预防性干预,指在重大事件可能发生前的心理干预;二是引导性干预,指在重大事件发生时的心理干预;三是维护性干预,指在重大事件发生后的心理干预;四是发展性干预,指在当事人(或人群)心理康复后以促进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的心理干预,也包括对健康人群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从对象来说,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包括三类:一是当事人干预,是对事件发生现场中的直接当事人或人群的心理干预,二是与当事人相关人群干预,指对不在事件发生现场,但与当事人或人群有密切接触并受影响的人或人群的心理干预:三是当事人亲属人群干预,指对当事人或人群的亲属人群的心理干预。从形式来说,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包括三类:一是现场心理干预;二是来访性心理干预;三是跟踪性心理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各种形式各有利弊。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善于综合运用多种心理干预形式,才能取得最积极的干预效能与教育效果。
三、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规范与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1-0017-1.5
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时个体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无法解决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益加剧,人际关系日趋复杂,导致心理危机日益增多。就大学生群体而言,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危险期、断乳期,心理结构各部分发展不平衡,自我意识常常发生模糊、矛盾的状况,表现为理想与现实脱节、理性与非理性相交织、独立性与依赖性共存等。他们充满希望,渴望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同时,他们也处在身心发展的动荡和剧变时期,在不断打破自身的平衡状态中寻求新的自我秩序和平衡。
埃里克森指出12―20岁之间,其核心问题是获得自我同一性,避免同一性的危机和混乱。大学生渴望交流但内心敏感,有着非凡的热情而不成熟的判断力,期望承担一些责任但遇到挫折时的抗压能力较差,突出的表现就是价值评判标准和角色扮演的混乱很容易使他们陷入同一性危机之中。加上目前大学生情感的困惑、学业的压力、交往的冲突、就业的竞争、职业生涯的迷惘使他们常常陷入极大的矛盾和冲突之中,进而对未来生活产生恐惧感和不安全感,在心理上对现实生活感到倦怠和不满,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并引发心理危机。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现象日益增多,由大学生心理危机而引发的恶性事件呈上升的趋势。卫生部公布的有关数字显示,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在1995年至1999年全国人口最重要的死因中,自杀列第5位(高飞,2003)。2004年的马家爵事件震惊全社会。2004至2006年的3年间,仅北京高校,就有43名学子自杀。2005年媒体报道的中国内地大学生自杀案件116起,其中83人死亡,33人存活,自杀死亡率71.6%。2001年至2005年,对媒体报道的不完全统计,共有281名大学生自杀,其中209人死亡,72人存活,自杀死亡率74.4%。2006年自杀“高发年”增加到130起之多(中国心理危机干预网,2008)。
一、研究意义
首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迫切需要。对高校心理危机进行有效控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在这一点上,学校的现实需要较为迫切,因而是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之一。其次是教育理念转变的现实需要。学校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实用理性化的教育真正转变为以人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高等教育的困境表明高等教育需要审视,需要逐步确立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再次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运用和发展的需要。心理危机的教育干预体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独特视角,其研究并不多见,有许多理念、方法、途径都尚在摸索中,而构建和谐校园也需要理论进行指导,本研究在理论上将有些贡献。第四,为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相互借鉴提供了平台。影响校园稳定的因素有很多,而研究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发展也需要多种多样的理论进行指导。因此,对于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发展的研究不仅仅是和谐校园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一部分,同时也将成为众多学科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二、研究综述
大学生心理危机源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研究,我国直到1999年才有相关研究。以“大学生心理危机”为检索词进入清华期刊数据库进行精确检索,1999―2000年期间共有196条记录,但1999―2003年期间有10条记录,2004年―2007年期间有186条记录。以“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为检索词进入清华期刊数据库进行精确检索,直到2001年才有研究记录,2001―2007年期间共有86条记录,2004年―2007年期间就占了85条。从他们的研究来看,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主要是从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相关概念和内涵、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分类、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原因、大学生心理危机体系建设、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预案等方面进行研究。
三、发展历史
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孕育萌芽阶段,第二阶段为探索阶段。
孕育萌芽阶段,时间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3年SARS事件的发生。在这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学生工作理念的转变的土壤里开始孕育萌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益突出的青少年自杀问题使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和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问题。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迅速发展起来。大部分高校都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开设了心理健教育系列课程,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训练等教育性质的活动,定期展“心理健康活动月”宣传教育,许多高校还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组织(如大学生心健康协会),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拓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渠道。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组成部分,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开始萌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预防体系和预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原始工作经验,心理咨询工作的深入,特别是对国外心理危机干预技术的引进和传播也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了技术支持。在20世纪90年代,北方的一些高校开始用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对部分有心理危机的学生提供帮助,并取得初步的成效。当然,这一阶段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被动的、自发的,没有纳入高校领导的视野,只有部分高校针对一些学生恶性事件进行干预,谈不上危机干预体系建设。
探索阶段。由于2003年SARS事件和2004年马家爵杀人事件的影响,全国教育系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表现为中央各级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重视并指导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队伍在相关部门的培训培养和心理危机干预实践中逐渐发展壮大;各高校加大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投入力度,部分高校已经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近年来,各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都比较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把心理危机工作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目前大部分本科院校在危机干预方面摸索出一套体系,形成了危机心理救助的流程,可以使遇到危机的同学在第一时间里得到有效的帮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高校成立了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把学校保卫、医疗等相关部门纳入领导小组,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入常规化。二是部分高校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办法》,制定了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对从事学生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干预培训,让他们了解了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部分高校还对后勤人员、公寓管理人员、学生干部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把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全员化。当然,由于我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起步晚,时间短,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还存在对危机干预的功能、作用了解不多,心理危机干预的意思较差,人力、物力的投入与工作实际还有较大的差距,实践经验比较缺乏的问题。虽然,预防体系和预警体系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已经开始构建并起得初步成效,但在应急处置、危机干预预案等方面的实践比较欠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规范化、操作性和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高校;院校两级
一、大学生心理状况堪忧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大学生某种心理上的严重困境,当事人遭遇超过其承受能力的紧张刺激而陷于极度焦虑、抑郁和失去控制乃至不能自拔的状态。由于情况紧急,既往惯用的应付方法失效,内心的稳定和平衡被打破,所以常常容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对有心理危机的大学生的一种短期的帮助行为,它的目的是随时向那些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将要发生危险的大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总的自杀率为23/100000,其中大学生自杀率约为20/100000 。在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首次举行的研讨会上,有专家认为,“心理危机已经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方明昭教授曾对北医三院100例自杀事件进行分析,大学生自杀率为73%.远远高出其他人群,由于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感情纠葛、人际关系、经济问题、就业压力及网络迷恋等诸多问题.所以必然产生心理压力。有心理缺陷的学生在高校普遍存在,再加上各高校大量扩招,学生不断增多,寻求心理援助的大学生也在迅速增加。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严峻现实呼唤高校提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二、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
归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大体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诸如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的问题,学习心理调试不当而出现的心理问题,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格发展、意志品质锻造能力的相对较弱而造成的人际交往、恋爱、性心理等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有心理障碍倾向但并不严重,也是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另一类则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以及人格的健康发展。
在大学3~4年的学习生活中,多数大学生面临着如学习方法、专业考级、继续升学还是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感受到压力的学生往往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一旦失败就无法承受结果,容易走向极端。
其次,已经成年的大学生也往往面临情感断奶的失落期。离家进入校园,谈恋爱是一种普遍现象,有约35%的大学生在恋爱中存在情感困惑。大学生恋爱无论是出于青春期的生理冲动,还是出于从众心理,一旦恋爱双方分手,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自尊、自负、虚荣、情感脆弱的特点会使得她们在心理上受到极大伤害,造成心理失调,甚至精神崩溃,从而走向自杀之路。现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和对一切包办的家庭教育养成了他们任性、自私、漠视他人等特点,一旦在情感上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也会产生强烈逆反心理,甚至以暴力方式进行对抗。
上大学无异于一脚踏入社会,那么经济上的差异就会显得明显。为数可观的学费和生活费使得家庭贫困的大学生面临沉重的心理负担,贫困生无论在生活水平还是消费观念上与富裕家庭的学生都有较大落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这一特性限制了贫困生的人际交往,长期的自卑和压抑若无法获得疏导演极易变为心理偏激行为,如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三、建立完善的高校健康教育机制
在实际的工作中,院校两级心理辅导机制合理、实用,既克服了传统心理辅导机制的不足,又发挥了院校两级各自的优势,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构筑了新的长城。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为例,构建院校两级心理干预机制,一级为朋辈辅导员宿舍班级心理委员,二级为。所谓朋辈辅导员一般是大二学生,与新生年龄相仿、思维方式相近,可迅速了解新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在学生、班主任、学院、学校心理o导中心闻搭建了桥梁;针对班级反映出的问题学生,由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介入。在这一套体系运转之下,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主动、预防在先、点面结合、健康发展。
从目前实施院校两级干预以来,值得推荐的措施如下:
1.给每位新生建立个人心理健康动态档案。从新生入学开始,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原始档案,通过档案的建立与充实,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各种适当的干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心理委员产生于班级,大大方便了问题学生的“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在校生心理问题都能被及时发现,并转介到学校心理辅导中心或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2.以 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拓展培训。团体拓展培训主要针对班级、贫困生群体、人际关系紧张学生群体、学习差的学生群体、年级学生干部等,内容包括:互助式心理训练、互助式心理激励、互助式心理辅导、互助式心理暗示等,并及时讨论总结。在实际操作中,将心理素质教育的环节渗透到一般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中,并在评价反馈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这既体现了个体自我发展的心理需要,又遵循了个体心理素质培养的客观规律。
3.定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针对大学生学业,就业、情感、两性等困惑,定期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据统计每次参加讲座的学生人数在150人左右,每年可使1500人次接受教育,约占整个学院75%,大大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的进程。而具体讲座的内容则来自于每个班级的心理委员对班级心理动态情况的月报制度,讲座形式多样,以沙龙的形式为主,便于与学生互动交流。
除面对广泛学生群体的心理讲座外,也针对朋辈辅导员和心理委员进行专项讲座强化他们的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通过对心理委员的管理,加强心理委员的存在感和归宿感,有效地克服了倦怠等不良情绪,使信息网络畅通无阻。
4.形成研究报告研究和创新是促进心理工作发展基础。组建院校两级心理干预研究性工作团队,对学生心理突出问题进行研究,是提高工作质量的突破口,可促进其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根据研究需要,将不同年级相同专业、同年级不同专业或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朋辈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组建成研究团队,对学院学生心理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如开展以“宿舍人际关系”“网络成瘾”“贫困生校园与社会生活”等专题探究方向,形成专门的研究报告和论文,以提高学生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心理危机干预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它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知识和娴熟的技术。因此,高校应大力培养心理危机干预的专门人才,尤其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辅导的方法、心理危机的干预等。院级心理辅导工作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普及,加强心理学生干部、心理委员的培训,做好心理问题信息机制建设,重在做好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工作。同时,学校应制定培训计划,将心理危机干预的师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重点做好班主任、辅导员、朋辈辅导员和学生骨干的心理危机干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推动校院两级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高校;干预机制
2002年,我国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并于2005年同卫生部、共同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明确做出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的指示。目前各高校为应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业已形成了一定的干预机制,本文即对当下有关于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各类学术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术评,总结现存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并且找出在该领域研究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通过理论的健全促进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健全和发展,保障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
1.国外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我们知道对心理危机的干预起源于西方国家的军队精神病学临床领域,国外基于对心理危机及危机干预由来已久的研究和已经取得的丰厚研究成果,成立了许多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并且业已形成行之有效的、较为成熟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在各大高校当中,多由大学心理服务中心或专门的危机干预中心来承担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以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为例对干预机制进行梳理分析。
1.1美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早起源于心理学家威特默(1896)将心理学应用于教育并为教育提供需要的服务;戴维斯(1907)推动了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的进程;比尔斯(1908)出版《一颗找回自我的心》,极大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发展。此后,卡尔・罗杰斯提出在心理咨询中以当事人为中心,将咨询的重点放在当事人身上的咨询模式,这一理论使得学校的心理教育随之将教育重点转移到学生本身的情绪治疗教育上,将关注重心放在学生学习和生活当中,并朝着这一方向逐渐发展、丰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一套比较成熟完善的危机干预机制,几乎所有高校都拥有专业的心理危机咨询机构并且配备专业心理人员,危机干预模式包括危机发生或即将发生时的缓解和阻止,即明确告知当事人怎么做可以降低和阻止危机及其危害;随时评估现有的机制与体系是否完善;坚持团队合作;加强沟通,即始终保证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媒体的沟通交流;让危机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加入干预组织,同时还需要专业的心理人员参与整个干预过程(甘露,2013)。美国的高校如果出现危机,首先要报告给地方和州政府并由其先行介入,如果地方和州政府同样无法解决就汇报给联邦政府,由总统作出决策,继而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开始介入工作,同时美联邦应急管理局还与各州教育部门联合制定了一系列应对危机事件的指南(余冠军,陈玉祥,范起东,2010)。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已经成为美国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业已建立了一系列完备的职业标准、职业道德规范、全力范围以及教育咨询标准、培训标准等等。
1.2日本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日本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基于其地震频发,需要灾后危机干预以及深受美国影响等原因起步较早,20世纪50年代开始成立专门的心理工作机构,随着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立教大学等等相继设立心理工作室等机构,日本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日趋普及与成熟,同时日本又有着充足的经济基础以及单独划拨的专项经费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作保障,由此日本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逐渐走向正规化、成熟化。高校的心理危机管理队伍成员均是心理专业的医务人员和专业的工作、管理人员,其心理机构为学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丰富的训练、活动和讲座,解决了很多心理问题(甘露,2013)。
2.国内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我国对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首先要学习国外的成熟理论和业已进入正轨的危机干预机制,但在扬弃的学习这些先进经验的同时我国学者并没有停滞摸索钻研的步伐,在起步晚、专业基础匮乏的种种束缚条件下对心理危机干预进行探析与发展,取得了一定了成果。现如今我国各大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危机干预均已呈现一定规模,学术界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也形成一定态势,涌现出许多不俗的研究成果。
在学术专著方面,郭薇等编著《心理危机干预概论》一书,详细研究心理危机的起源、概念、特征、分类、干预模式并且主张根据不同的心理危机类型对其进行干预;陈道明在其专著《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当中着重探究了突发性事件尤其是突发性公共事件所引起的心理危机如何干预应对的问题。
在学术论文方面,首先是通过对心理危机进行分析界定以此来研究干预措施,荆月闵在中国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研究》中着重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特征及如何界定,通过对心理危机的研究来确定干预对策;高淑艳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初探》中首先通过对心理危机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定性,从而针对不同心理危机展开不同干预措施。
其次是基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内容分类进行研究,湘潭大学王玲的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探析》中就分别对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四个组成部分即危机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危机临发时的预警机制、危机发生中的应急机制和危机后的保障机制进行研究;谭海涛,牛宏伟,李鑫等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研究》中通过对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理体系的研究来构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再次是通过实际案例调查或通过问卷调查和量表测试对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进行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的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的调查》(孔晓东)即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和对量表的测试分析进行研究;李向阳,格根图雅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与启示》中通过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及干预程序,完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最后还有基于对各高校的走访调查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进行的总结性研究,高淑芳,管凤仙,张国栋等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工作的思考》中提出许多高校形成的在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在学院设立心理辅导员、在班级选拔心理委员、在宿舍选定宿舍长以此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最终到个人的五级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查晶,刘海骅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思考与尝试》中较为完善的总结了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过程与步骤,一是预防性心理危机干预,包括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干预档案及建立心理问题的监测及排查制度,二是治疗性心理危机干预,包括积极对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危机干预知识与面向学生开设免费的心理咨询,三是补救性心理危机干预,包括危机当中的处理程序及危机后的处理程序。
3.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与整理,不难看到近几年我国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目前的研究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
第一,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的有效途径研究不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对其的学习与弘扬是巩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对高校大学生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引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也必然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纳入对心理危机的干预之中,运用其对产生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促进其产生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思想,以此来实现对心理危机的成功干预及化解,然而目前除了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外,尚没有对如何有效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第二,研究较为缺乏创新性。近年来关于心理危机及危机干预的学术资料在数量上有了急剧提升,但是在质量上却有大量重复性研究,在对理论及干预机制的构建上较为缺乏创新性,同时要注意虽然我们需要国外的成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但是必须将理论同我国大学生以及高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制定出适合我国高校、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第三,取样、取例范围较小。在需要实例或问卷调查、量表测试的研究当中,取样或取例的范围大多局限于一个院系、一个学校或一个地区,这样得到的研究结果可能较为单一或受到地域的影响,以至于影响研究结论的广泛性。
第四,缺少跨领域合作。首先对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离不开医学、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等学科的融合与跨学科交流,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等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当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因此笔者认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也应该与时俱进,尝试同新媒体等多领域进行适当的合作。
第五,缺乏对机制的规范和完善。在预防体系以及危机评估体系的研究和建设方面都不够完善,同时对心理危机干预的保障机制缺乏深入研究。(作者单位:西华大学政治学院)
基金项目: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ycjj2015003)
参考文献:
[1] 陈道明(主编).心理危机干预研究[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
[2] 郭薇(主编).心理危机干预概论[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 查晶,刘海骅.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思考与尝试[C].载于王建中,金宏章(主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358-360.
[4] 李向阳,格根图雅.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与启示[C].载于白宝玉(主编),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第七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内蒙古: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48-50.
[5] 荆月闵.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出版,北京市,2008.
[6] 孔晓东.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的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出版,武汉市,2007.
[7] 王玲.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探析[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出版,湘潭市,2012.
[8] 甘露.国外高校心理危机管理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田,2013(2),313-314.
[9] 高淑艳.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初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0(1),96-97.
[10] 高淑芳,管凤仙,张国栋,雷秀雅().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工作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s1),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