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程序员实习自我总结

程序员实习自我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程序员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程序员实习自我总结

程序员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实现理想价值,乃人生最美的风景。

日常一瓢一饮一方面滋养生活,一方面也使心灵在庸常中沦于更深的沉寂。

但是,多数人并不甘于在寂静中让人生像一道还没划亮的火柴就归于黯然,于是,左冲右突,即使积累了再多的物质,仍然感觉幸福离自己遥远。

所谓人生价值,存在于不断的体验和发现中。在路上,可以多层次激发我们的美态,你会看到,传奇并不属于少数英雄,每一个奋发向上的种子,都会爆发自己人生的惊喜。

鲜花盛开的5月,开始上路。这条路,不是旅途,不仅是走在别人的风景里,而是徜徉在自己的心灵中。以脚行走,丈量的是路程;以心灵行走,满眼都是成长的感怀。

无须多言,走在路上,获得的永远比想象的多。

上路,仅仅是为了发现另一个理想中更美的自己。这个出发的理由,令我们振奋,这是所有春天的恩赐。

骑迹:再不疯狂,我就老了

“现实的生活就像是一家医院,每个人都疲于更换自己的病床。有人喜欢靠近暖气片的病床,有人喜欢靠窗。对我而言,我总是希望自己在一个我目前所居住的地方,因而到另一个地方去永远是我满心喜欢的事情。”(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

骑摩托车远行可能是很多男人的梦想,但真能做到的恐怕没几个。梁友生这么做了。

数九寒冬,梁友生居然骑着摩托车去北京了!

这是2013年春节期间南京某IT公司最大的新闻。“太劲爆了!难以想象,这么冷的天,在家呆着都冷得不行,别说是骑着摩托出去了。他不是疯了吧?”梁友生的同事们起初都觉得不可思议,细想之下,又不免羡慕。

“去远方”是梁友生一直以来的梦想,上学的时候没钱,有钱的时候没时间。毕业5年,他有了越野车,买了房子,也有感情很稳定的女友,但他始终没忘记最初的梦想。他决定出去走走,不过又觉得开越野车旅游的话,除非走很远、去很多地方,不然算不上挑战。

可惜春节放假就那么几天,时间有限,再说,好像不符合自己心境。于是,一个比“去远方”更古老的梦想在梁友生的脑子里死灰复燃:骑摩托车去北京。

2012年,梁友生先是跳槽去另一家公司,后又辗转回到原公司当上项目经理,再因变故重当程序员;中学时代的好友过劳死;一直疼爱他的奶奶也在这一年离开了人世……这些都让梁友生更加感叹世事无常。再说,以后成家了,家事缠身,等老了,身体条件也跟不上了,还怎么实现骑摩托车去远方的梦想?他还想起那句话,我们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了。他真的感觉自己的灵魂远得连轮廓都看不清了。也许,这便是最后的机会,趁着年轻,疯狂一把。“我们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那么,该拓展生命的宽度了。”

2013年伊始,梁友生开始了骑摩托车去北京的准备。每天无论回家多晚,他都要上网做一会儿功课。除了找线路,更多的是学习自我保护,包括急救、摩托车维修常识等。除夕那天,他回到老家扬州,陪父母吃年夜饭,看春晚。

年初二,梁友生踏上了征程。他将自己包裹成移动的粽子,沿着国道,一路北上。这一路,他目睹了喜怒哀乐、婚丧嫁娶。他说:“原来的我,一直忙着上班,脑筋似乎每分每秒都在不停转动,但想来想去,都仅仅停留在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这个‘器’的层面上,孔子说,‘君子不器’。在这一路上我才真正当了回君子,思考的全是关于人类灵魂、生命的意义之类的事情。脑子一下将凡尘俗事全部清空,那些生命最深处最细微的感受纷至沓来,在茫茫的路途上,显得尤为美妙,时而英雄豪情,壮志满怀,似豪放派;时而愁肠百结、哀婉辗转,如婉约派。灵魂的自然状态归来,神经敏感至极,几乎一触即发。看到迎亲,幸福得流泪;看到失去亲人,痛苦得流泪;看到田地,感受自然和劳作的伟大……”

这些感受,在梁友生出发前就曾预想过,但没想到竟会如此动人。在凄冷的寒风中,生命的壮美感动了他。另有一些收获是他从未想到的,那就是,不同地区、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都给了他这个风雪旅人同样的温暖。

在安徽,当他疲惫至极、拖着身体走进一家小旅馆时,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从收银台里飞奔出来,扶着他,问长问短,并给他准备热毛巾擦脸,端来热水,看着他喝下。当他赶路错过城市和集镇,又冷又饿时,一对农民夫妇收留了他,招待他吃喝,还将家里最热乎的炕让给他睡。临上路,夫妇二人又蒸了馒头、红薯让他带着。梁友生感动不已,想付钱。夫妇俩死活都不同意,说都是家里本来就有的,没有花钱。临走时,梁友生悄悄地在炕边藏了300元。他说,那种淳朴和真诚,再多的钱都买不来。

梁友生一路走,一路在网络上记录自己的行程。网友们纷纷提出,等这个骑摩托车去北京的小伙子经过自家门前时,请他吃顿饭,聊一聊。甚至有女孩希望梁友生能载着她一起骑行北京。不过,都被他婉拒了。他说,这次旅行听起来潇洒,做起来不易,能坚持下来,不知道一路给自己鼓了多少气。当然,灵魂在旅途中所受的洗涤之美也诱惑着他一路向前。旅行确实能够全方位地满足这种幸福感,而反过来,也只有包含着理性导引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旅行本身才能达到完美。

很多网友羡慕这种旅行,表示真想放下一切出去走一遭。对此,梁友生说,这次骑摩托车旅行的收获确实很多,感觉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更进了一层,但也经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他奉劝大家,骑摩托车出行一定要谨慎理性,充分计划,且要掌握一些机械和自救常识,切不可盲从。

旅行:听他人的故事,疗自己的伤

“旅行能催人思索。比在行进中的飞机、轮船和火车上更容易让人倾听到内心的声音。我们眼前的景观同我们脑子里可能产生的想法之间存在着某种奇妙的关联:宏阔的思考常常需要有壮阔的景观,而新的观点往往也产生于陌生的所在。在流动景观的刺激下,那些原来容易停顿的内心求索可以不断深进。”(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

旅行,对于孟苏南来说,并不陌生。大学期间,她就常常和舍友去周边的城市走走,大多时间短距离近。毕业后,忙着工作结婚生子,再也没想过旅行的事儿。况且,有家万事足,看着疼爱自己的丈夫、咿呀学语的女儿,真是梦里也能笑醒。

谁能想到,幸福的小家因一个女人蒙上了阴影。和丈夫几番对峙几番争吵,孟苏南心力交瘁,甘愿退出。在争夺女儿的大战中,孟苏南输了。每个夜晚,她仍习惯性地手往身边一探,然而摸到的只有空气。种种委屈、痛苦、不甘劈头盖脸而来。她失眠了,日渐憔悴。她想远离这一切,到陌生的地方,放逐心情,无奈工作很忙,不好意思请假。最后,她心一横,干脆提交了辞职申请。等申请批下来时,她整个人离崩溃似乎只有一步之遥。

上路,没有目的地。她在火车站售票大厅随意瞥了一眼告示牌,买了最近就要发车的有座的长途车。到了火车上,她还恍惚着,不知自己究竟要到哪里去。到站后,她才知道自己是到了河南。她买了一张旅游图,朝地图上最绿的地方去。沿途,不坐出租车,只坐公交车,那一路的颠沛似乎将悲伤颠去了不少。再置身天蓝水碧之处,广阔的天地间,只有自己一个小小的存在,蓦然发现,那些黯然神伤的往事,所谓的不如意真算不得什么。很多时候,她坐在那里想着想着,就发现手上有水滴,原来早已泪雨滂沱。她的经历和书中提及的一样,“他们孤单地坐着或站着,在旅店床边读着一封信,或在酒吧独饮;他们在行驶的列车上凝视窗外,或在旅店大堂捧书默读。看上去他们多愁善感,若有所思。他们也许刚刚离开了某个人,或是刚被某人所离散弃。往往是在夜晚,人们可以感受到他们面对一个新环境的恐惧。”(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

吃也是一种疗伤良剂,孟苏南自然不能错过。洛阳水席,一个席下来,总有十几二十道菜,一个人绝对吃不了。她便站在饭店门口招揽单身客人,大家一起“抬石头”吃。要在以前,她根本做不出这样的事情,内敛着、高傲着呢。现在,她似乎豁出去了,就剩这么副皮囊,何必那么在意呢。招揽来的单身客人各有各的故事,因为彼此陌生,不过是有缘聚在一起,往后谁也不会和谁的生活再有交集,因此说起自己的故事来,毫不纠结,毫不隐藏。她也讲了自己的事,讲到兴奋处,哭哭笑笑,酣畅淋漓,看一桌人听得仔细看得认真,倒也觉得快哉。说得多了,便不哭不笑了,只淡淡的,像说别人的故事一样。

单身的旅客伤心人多。听听别人的故事,孟苏南发现自己的实在不算什么,好歹前夫除了要女儿,几乎什么都留给了她。其实前夫也不想分手,是她自己心里过不了那个坎,硬要离婚的。她路上遇到的那个中年女人,丈夫骗她把房子卖了,带着所有的钱和小三一起远走他乡。她原先是想出来找他们同归于尽的。但走着走着,忽然不想死了,再走着走着,忽然也不怎么恨他们了。现在,她觉得他们就是一段生命中的往事,不太美妙的往事而已。有时候,她还感谢他们,让她在40岁时获得了对于生命、对于生活新的认识。她说,等她游山玩水玩够了后,就找一个最美的地方落脚,然后好好生活下去,不做钱财的奴隶、岁月的奴隶,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她说的时候,一脸憧憬。那副陶醉的模样,让孟苏南深受感染,她称自己还没有到这个境界。中年女人说:“妹子,你也会的,只要你一路走下去,你就会明白,你是你自己的,你为自己而活,只要身体还在,就什么都没有失去。”

在威海偶遇的一个年轻癌症患者给孟苏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23岁的小伙子,五个月前,医生宣判他最多只能活三个月。他拒绝化疗,在女朋友的陪同下,游历山水,写下了数万字的抗病旅游日记。他说如果后期不能写了,就让女友。这对恋人的眼中,没有悲伤,只有淡定和从容。生命受到威胁,尚且如此乐观通达,自己这种健康之人哪该有什么烦恼呢?

对着浩瀚的大海,孟苏南发现,自己的事实在算不了什么,想想之前自己睡不着觉,吃不下饭,简直太傻了。人在旅途漂泊着,心反倒越来越安定了。原来旅行,可以转嫁这种安定感。而人终其一生,不就在寻求内心的从容与安定吗?

离家一个半月,孟苏南再度审视自己时,发现面色红润,脸颊也有些丰盈,眼神清澈,眼中的焦虑荡然无存。最重要的是,最近几夜,都是一夜好眠。再想起前夫来,也不觉得恨了,反而想起他种种的好,心中油然而起一种淡淡的美来。

她买了明信片寄给女儿和前夫,写道:“感谢生命中有你们,愿你们平安健康幸福。宝贝女儿,妈妈很快回去看你,想你,爱你。”

然后,她决定回家,用另一种心态。“云朵带来的是一种宁静。在我们的下面,是我们恐惧和悲伤之所,那里有我们的敌人和同仁,而现在,他们都在地面上,微不足道,也无足轻重。”

走起:一颗勇敢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旅行会让你到一个和现实的生活有很大反差的地方,这样你的五官和所有的神经末梢就开动起来,古老的生存法则就开始运作。你看到新的景物,听到新的声音,闻到不同的气味,连空气的冷暖都是不同的,机体就紧急动员起来,不再像破抹布萎靡不振。”(毕淑敏《蓝色天堂》)

最近有这么一段话在微博上流传着:“不旅行的借口可以找一百个,比如护照不好用、签证太难、语言不通、学业为重、水土不服、没有旅伴、工作太忙、家人不放心、恋人反对、安全没保障、体力不支……但是旅行的借口只有一个:走!”

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当你有各种借口的时候那是因为你还不足够想,当你已经足够想的时候,你就只有一个字:走!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的大二女生张佳佳(化名,浙江人)用自己挣的2000元在寒假期间游玩了16天,其中包括香港、澳门。

出发前小佳就在豆瓣网和微博上联系好了可以提供住宿的“沙发主”。 一路上,接待她的“沙发主”既有在校大学生,也有都市白领,小佳说与这些本地人相处,能让她看到每个城市最本真的一面。

“每个城市的建筑其实都大同小异,一个城市的精髓还是在于人。”小佳说她这一路收获最多的就是人情味。广州的“沙发主”邀请小佳吃饭,还在实习的“深飘”为了接待小佳,特意推迟了回家的日期。在香港,当地人会手舞足蹈地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为小佳指路。

当然,小佳也会为每位“沙发主”亲手泡上一杯家乡特产――西湖龙井。“离开香港的那一天,我和来自重庆的‘沙发客蛋蛋’偷偷去买了菜,我们用浙菜和川菜来感谢热情招待我们的‘沙发主’。”

这次旅行,小佳没向父母要一分钱,路上花费的2000元是她平时攒下的钱和挣得的稿费。“每次旅行所看到的风景,遇到的人和经历的事都会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所以一旦有时间,我还会继续走下去。”

说走就走,并非毫无计划。江苏南通的教师夫妇黄海涛、黄芙蓉,为了环世界的旅行梦想,准备了两年的时间。2012年7月1日,他们从南京出发,自驾越野车环游世界。他们计划先用150天的时间,游玩国内31个城市,由上海返程后稍作休整,然后继续转战国外,再用150天的时间,走访30个国家,完成环欧亚大陆、北极的探险之旅,行程12万公里。与他们一路同行的还有女儿黄歆轶、外甥女彭馨瑶。

他们不走高速,尽量走国道和公路,一是节省费用,二是可以更亲近当地的风土人情。大多时候他们自搭帐篷休息,或者到村民家借宿,天气太冷才去住宾馆。一家四口沿途经过了羊卓雍错、阿里无人区、鬼湖拉昂措、新藏线风光、古格王朝等。每所大学是一家人必须去的地方,同时还体验大学的伙食。一路上,小姐妹俩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上课,并对他们进行了资助。父母希望这次旅游能给孩子们增长见识,要求孩子们并不只是单纯地看风景,还要发微博,写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