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丰富企业文化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丰富企业文化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正能量;发展

企业的文化内涵,指的是企业长期运行以来养成的精神文化氛围和风貌,它不仅仅是企业历史和底蕴的体现,也能深入地感染企业员工的精神氛围,增强员工的使命感、荣誉感,成为企业良好运行的剂,提升社会的和谐程度。企业的文化内涵促成了员工本身和企业更良好的结合,只有最优秀的文化,才会诞生出最好的企业。那么,如何才能丰富企业的文化内涵?

一个企业的文化内涵,关键在于三个字――“正”、“精”与“丰”。“正”代表的是“正能量”,正向的、正义的文化才会带来正面的精神风貌;“精”代表精益求精的取向选择,从而诞生出优秀的、有感染力和强大推动力的企业精神;“丰”代表的不仅是丰富的内容,更是丰满深刻的内涵,只有沉积出最丰厚深湛的底蕴,才能让整个企业健康长久地发展。

一、正向导引,提升正能

什么是“正能量”?正能量原本是一个物理学名词,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高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最早利用“正能量”一词来描述人们心理状态的是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他在著作《正能量》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从本质上,“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就今天来说,“正能量”所代指的范围也变得越加广泛,一切能使人健康向上、符合社会群体道德和价值观的,能够推动国家和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概念、思想、精神和力量,都可以被称之为“正能量”。

企业的文化虽是以推动企业发展为目的,但只有能长期健康有序的推动进步,并维护个人的权益的“正能量”文化才应当是企业文化的硬性标准。如果单单是金钱和物质的刺激就会像兴奋剂,固然能够让企业一时间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但长期依赖只会损伤企业的健康与活力;只顾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会影响企业形象;而只顾眼前利益的价值观,就会急功近利,使企业失去后劲。只有把“正能量”这个元素作为核心,才能像健康的食物与合理的运动对人体的作用那样,让企业越来越健康,越来越有活力,平稳有力地发展下去。

作为国有企业,以有益于国家和社会为基本宗旨,始终将坚持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文化理念,才是最优秀的文化内涵,即最核心的正能量。以此为基础的健康的思想、凝聚的信念、符合道德观念的行为都是健全员工心态,推动企业发展、社会和谐的正能量的一部分。

“正能量”是企业员工所喜闻乐见的,只有让每个企业员工都真心认可并喜欢企业的文化,并在其中收获更多的开心与活力,才能让企业这个员工的“大家庭”走得更高、更远、更有力量。

二、以人为本,追求精益

企业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它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企业集体之中,哪怕不专门引导和发展也是一样,因为只要人的群体存在,文化就存在。事实上,任何一个有点历史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丰富的,但是这些文化的生成大多是自然而然的,其中部分自然发展出或是某些错误决定下形成的企业文化并不可取,因而这些东西都需要后来者去筛选、导正和去除,我们应该培养、宣扬和保留的,是其中最精华、最能提升积极性的部分,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追求更加精益的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受到“人”的因素的影响,是多方向的、各种思想的结合,它成就于人,也影响着人。总的来说,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石,企业中所有的管理活动都必须以员工为主体,一切脱离员工为主体的管理将都是空洞的。企业文化与员工的思想状况息息相关,在以人为本为基础的出发点来说,宁缺而毋滥。

有句话说得好,“小胜凭智、中胜凭德、大胜凭道”,“道”即为整个企业的文化、信念与风格。“精益求精”倡导的是一种严细工作和处事的方法态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任何工作都应力求完美,细节决定成败,而对企业文化的建立和雕塑更应如此。

如果将以人为本和精益求精两者结合起来,正好是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的精髓所在,前者强调的是人,而后者强调的是具体事物和文化。将两者融入到企业中,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企业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发展永立于不败之地。

三、丰富内容,深化内涵

正如前面所说,正面的、精益求精的文化才是企业所需求的文化,当这样的文化慢慢丰富起来之后,员工就能在各个方面受到它的熏陶,让企业的步子迈得更坚实、更有力。

如果通过表层――物质文化;幔层――行为文化;中层――制度文化;核心层――理念文化这四个层次,企业文化这个大的概念就由浅入深,像剥洋葱一样被完整地展现剖析了出来。由此我们来谈谈如何推动正面的、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向着更深入的方向发展,来丰满企业的文化内涵。

最外层的是企业物质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文化现象,像标语、公司名字之类。这类文化最容易被外力介入而改善或是变坏的文化结构,也是改善影响企业文化的关键着力点,只是除了一些如品牌这样拥有深远历史积累的特殊文化,它的影响范围很难变得足够深远悠长,但它却仍然是深化企业文化内涵的重要基础。

其次就是企业的行为文化,即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包括企业经营管理、教育宣传、文娱体育等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行为文化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理念的折射。与物质文化不同,行为文化的形成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其中有高尚也有平淡,高尚的光辉万丈,用饱满的形象感染着周边的人,这就是模范形象,而平淡的,则是普通的员工行为。这些模范形象使企业的价值观“人格化”,他们是企业员工学习的榜样,行为常常为企业员工所仿效。但真正能体现企业文化整体水平的,又恰恰只是其中最平淡的部分,即员工的行为。要深化和丰满这一层文化的着力点,还在于充分发挥企业模范形象的作用,让正向的、精辟的企业文化向着能体现企业文化整体水平的员工行为转化。

企业制度文化是得到企业广大员工认同并自觉遵从的由企业的领导体制、组织形态和经营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的发展和深入,它将有正面意义的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固定下来,成为企业本身的制度和要求,让这些正面的部分能够长期的延续下去,将一时的影响力深化为对整个企业长期的影响力。可以说,制度没法随便建立,但只要建立了,它就会成为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核心,以强制的约束力让这份文化发挥长期的影响力。

当然,制度文化虽然非常重要,但它仍旧不是企业文化最深层的部分,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和精神成果,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现象,这就是企业理念文化。企业理念文化是企业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也是最有感染力,最深刻的部分,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它处于核心的地位,它的本身就代表了企业文化的丰满和深刻,这种力量甚至胜于之前三项的总和。

丰富企业文化内涵范文第2篇

“全聚德”是一家老字号餐饮企业,130多年的历史奠定了深厚的企业文化根基。总理曾将“全聚德”的内涵解释为“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信至上”。这3句话精确地概括了“全聚德”130年来一贯追求和秉承的经营理念。而在多年来的传承中,“全聚德”并没有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是在其丰厚的不同凡响的历史文化基础上,坚持创新发展,不断追求卓越,全力打造我国餐饮业的旗舰品牌,在持续的发展中进一步扩大了“全聚德”的文化内涵和品牌影响。

“全聚德”的品牌价值和文化影响力体现在许多方面,根据“全聚德”的传奇历史,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曾经排演了话剧《天下第一楼》,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影《老店》,分别荣膺艺术大奖。1997年,集团公司聘请中央民族乐团著名词、曲作家创作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京腔京味的全聚德集团歌《一炉百年的火》。在1999年举办的“全国企业之歌”大赛中,由全聚德合唱团演唱的这首集团歌受到一致好评,一举夺得大赛金奖。一系列的文化氛围的营造,使全聚德的企业文化内涵和品牌影响力愈加深远,由此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现在的全聚德虽然是一家上百年的老企业,但发展和管理已完全现代化,尤其是目前企业正在积极开展的体制、机制、管理、营销、科技、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七大创新”活动,其企业文化和品牌战略的扎实推进,已使之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占据了领先地位。

由此可见,文化与品牌联系密切,品牌的一半是文化,品牌的内涵是文化,同时,文化支撑着品牌的丰富内涵,品牌也展示着其代表的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全聚德”企业文化的营造及品牌影响力的形成,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可以说,如果“全聚德”没有文化与品牌的相辅相成,相映成辉,就不会孕育出丰厚的文化内涵,就不可能创造出高质量的品牌。

笔者再举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猛的洋快餐为例。我国是饮食文化相当发达的国家,但现在快餐业的大半江山却几乎被洋快餐所攻克,同样是快餐,为什么洋快餐与中式快餐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有如此巨大的区别?其根本原因在于,洋快餐在我国大中城市的迅速扩张,本质上是伴随现代生活而来的休闲文化的胜利。美国的两大快餐品牌在国人眼中是休闲饮食文化最具典型意义的代表,而更重要的是,洋快餐借助其文化内涵和品牌的力量为中国的家长和孩子在休闲时建起了连结亲情的桥梁。洋快餐的经营理念和核心策略是,用充满文化品位的休闲式餐饮,在家长和孩子之间、恋爱中的伴侣之间构成一种文化亲和力;在这里,年轻一代找到了休闲玩乐的感觉,年长的人们同样可以欣赏到一种典型的外来文化。这就是中式快餐难以抵住洋快餐的奥秘。鉴于此,中式快餐在发展中除了要学习洋快餐的标准、干净、服务外,更要学习它们为消费者所提供的“软性”内涵,如亲情等人性化的东西,从而形成自己的一种文化亲和力,让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产生和谐。

丰富企业文化内涵范文第3篇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内驱力

企业文化是八十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这一理论传入中国,只有几年的时间,但在理论界已经形成一种“企业文化热”。认真研究这一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吸取其优秀成果,这对于加快我们的企业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国正处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企业文化正在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建立我国的企业文化,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文化,使我国企业的文化文明建设走上一个新台阶,是当前亟待完成的任务。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企业物质文明的推动力量,是文化文明建设在企业的具体体现。因此,必须在企业中培育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使之焕发出企业的青春活力,成为企业经济上新台使出每个人的力量。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培育具有个性特点的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形象不仅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文化财富,而且还是体现企业全体员工为此奋斗的文化支柱,也可称为企业的无形资产。

企业内在文化是企业形象的本质和基础,这是因为,正是企业文化鼓舞和指导下的优秀的企业人在用自己的实践为企业形象增光添彩;企业文化所倡导和弘扬的是一种企业人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一旦形成,对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文化动力,有利于明确企业奋斗目标,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在加强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刻意塑造企业的经营形象,如果企业经营形象不好,那么文化和理念也就变成了空洞的口号。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内驱力,培植企业文化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人的文化,即作为企业人或企业一个群体的奋斗文化。这种文化应该包括为追求必要的合理的物质利益而进行科学奋斗的文化,也包括为追求高尚的精神风貌与实现自我价值而付出必要的牺牲或奉献。

二、独具特色的石油企业文化是石油人精神的灵魂

石油企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石油企业文化有其独特的个性。从石油企业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研究石油企业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就要从探讨石油企业文化的产生的渊源;石油传统文化的个性特点进行定位;石油企业文化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石油企业文化是中国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增强石油文化的丰厚内涵。在石油行业发展的进程中,企业文化建设尤为重要,企业文化建设对促进企业的主业发展,提升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及影响力具有重大作用。

丰富企业文化内涵范文第4篇

企业文化是一种纪律文化,具有实用、明确、规范等特点,强调的是遵守和执行力,目的是不断激励、凝聚员工,不断创造最大的利润,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其次,两者的表现和管理方式不一样。校园文化是广大师生在特定的校园当中生活、学习、交流等活动中形成的,是自发的,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充分主要了反映广大师生创造力和活力、激情,它的管理方式是柔性的,体现更多的人情味。而企业文化的主体是企业的员工,是走上工作岗位的职业工人,它的表现形式更主要的是制度文化,它强调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形式更多的偏向于刚性化的,传单的是冷冰冰的滋味。最后,两者不可相互替代。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自身文化中的精华,由于在目标定位、表现形式、生存环境、文化主体等方面都有差异,因此不能相互替代,只能相互融合。

二、两种文化融合的可行性、必要性

1.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可行性

李春海认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都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李红分析认为两者同是“为人”的文化,这是校企文化耦合的共同基础。同时,企业的升级需要科技与人才的支撑,学校同样需要来自企业实际的研发项目来丰富教学内涵、提高教师水平,这促使学校与企业寻求合作,有效的校企文化耦合必能实现优势互补和互惠双赢。

2.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谢碧蓉等认为企业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的纽带,企业文化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资源。其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有利于整合学校和企业教学资源,让企业更多地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来会有力地推动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深入发展。李坚强认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有利于高职教育自身发展,也有利于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提升企业文化的品位。岳增玲等认为校企文化的融合能够彰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提高学生就业率,促进高职学生早日适应企业的需要。李春海等认为只有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吸收到校园中来,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互动中才能真正实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认为校企文化融合的必要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和必由途径;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吸收进来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最重要的特色;校企合作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三、融合的途径与策略研究

虽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很有必要,而且具有可行性,但是两者的有效融合必须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李红认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耦合,可以着重通过从搭建合作平台、创建仿真文化、主动满足企业需求等方面予以实现。蔡志恩等提出了高职职业文化,这一全新的概念,认为高职职业文化的氛围的营造,是一种强调实践先于理论的文化开拓,必须从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全细节中全方位地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激活全体师生的职业素养。可以通过吸纳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贴近企业对高职学生素质的标准来激活高职职业文化,把校园文化的信息带到企业,企业文化信息带到学校,丰富高职职业文化建设内涵。谢碧蓉等认为可以通过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有机整合,从而为高职校园文化的选择、发展提供现实而且适宜的参考系,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也可以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广泛宣传优秀的企业文化、加强校企的全方位合作等实现校企文化更好地相通相融。岳增玲等认为构建高职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在办学过程中,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学生的专业素质、行为规范等,全方位要满足企业的要求,高职院校也只有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可以通过深入研究企业文化、融合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精髓、与知名企业联合创办实训基地等实现校企文化的更深层次的融合。李坚强认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吸收企业文化中优秀的核心价值观、校企互动、加强学生职前培训等途径植入企业文化因素,实现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及融合。

四、小结

丰富企业文化内涵范文第5篇

最主要的感受有以下几点:建塑企业文化的具体实践中。

必须有明确的思路和目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内容多、覆盖面广并带有战略意义的庞大系统工程。建塑企业文化必须着眼全面性、注意继承性、发挥能动性、体现长效性。

第一。也就是说,要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和目的否则,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矿在实施企业文化建设之初,就客观理性地提出了一年全面起步,两年升华发展,三年形成特色“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特别是新班子调整后,又联系新一阶段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提出了以岗位创建为基础的抓亮点、创特色、上品位”创建思路,使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活动融为了一体,达到互促双丰“效果。

第二,必须坚持结合本企业实际来进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体会到要形成优秀的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既不能关起门来盲目地创建,也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其它单位的做法,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目标,进行合理的扬弃和大胆的创新,从各个层面作全面科学的分析和规划,突出企业文化的个性和可操作性,建设有企业特色的文化体系。矿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每做一件事情,每搞一项活动,都要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否有利于职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煤矿特色的企业文化,从而防止和避免了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偏差,有效地促进和保证了安全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

第三,必须克服脱离实际的几种不良倾向。建塑企业文化既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更要尊重客观规律,结合实际来开展,特别要注意克服三种不良倾向,即急功近利的倾向;象抓一般活动一样抓创建的倾向;企业文化建设包罗一切的倾向。之所以有些人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上产生这样那样的偏差,就是因为只看到企业文化丰富多彩的表面现象,而对深藏于内里的本质及深刻内涵不了解。抓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防止走入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几个误区,才能有利于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也势必会有更加长足的发展。

第四、今后企业文化建设的初步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