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素质能力培训

职业素质能力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素质能力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职业素质能力培训

职业素质能力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师 职业素质

育教学能力 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066-02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面向一线的特点使其教学具有复杂性以及多变性,千变万化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永远处在生成过程中;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高职教师不仅应具备教师职业所有的基本特征,而且还要具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即高职教师要根据教育对象、教学情境,不断地对自身教学观和教学行为进行研究和调整,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融入不同职业的共性与个性素质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本文在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中的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探索创建高职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模式。

一、目前高职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师资培养还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改革要求,职业教育教师大多来自综合性或专业性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高职教育教学理念薄弱的问题,特别是缺乏对高职教师职业素质教育能力的认识。同时,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师与普通高校教师资格是同一个系列,具有普适性但缺乏职业教育特色,培训内容为仅为教育学、心理学,缺乏系统的职业素质教育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具体而言,目前高职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对职业素质缺乏统一认识和统一理念的指导,职业素质在课程中的融入缺乏整体的设计与规划。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其实体现着对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不同价值取向。只有在理念清晰的情况下才有助于找到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手段。没有明确的职业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使得职业素质融入课程的随意性非常强,缺乏系统性,甚至取决于教师的个人兴趣取向,自发形成,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第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培训的内容,以及培训的方法和途径缺乏整体设计与规划。随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建设,各类机构举办的师资培训班、研修班、论坛纷至沓来,宣讲世界各种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经验。由于各国的职业教育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不同、发展程度不同、社会认可度不同,这些理念和经验不同程度地给大家造成了困惑和迷茫,急需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教师师资培训体系,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培训的内容,以及培训的方法和途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高职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为学习和研讨阶段

1.树立职业素质教育理念。现代教师应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立足我国的过去,对当今教育的发展、教育对象的变化有全新的认识,更新教学观念才能有清晰的思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市场特征日趋明显,职业化的最大特征就是要求从业者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目前我国从业者的总体职业素质偏低,高等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对职业素质的培养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落实。

随着社会对从业者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应适应这种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根据高职教育人才规格提出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基本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要求,教师更应该充分挖掘和培养高职教育学生的职业性特征,树立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专业技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公共基础素质为基础的高等职业素质教育思想。

2.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培训及职业素质教育内容与各个专业及各门课程有机结合的研讨。职业素质(Professional 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根据职业素质的概念,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应主要包括高职学生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礼仪素质、职业核心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就业与创业意识及能力、身体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等。

在高职院校开设的各个专业及各门课程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是实现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职业素质教育内容与各个专业及各门课程教学结合的方式方法是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决定性条件。只有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课程改革为着力点,引导学生坚持学习职业知识、技能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坚持适应社会职业需要与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才能真正提高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落实职业素质教育。以下以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几门公共基础课为例,说明基础素质课程中渗透职业素质的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可在、教育部有关精神的指导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原则,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全面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能力、情感、行为四者相统一;突出职业道德训练和突出企业文化教育;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将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机融合,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职业核心能力。

就业与创业课程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借鉴职业发展理论,在分析各专业相关职业岗位特点的基础上,开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计。即以培养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方案,以基础的就业创业技能训练和面向学生专业特定岗位上的就业创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搭建实训平台,以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职业发展三大教学模块完成教学内容的整合,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实用、够用”。各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共同形成完整的职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及活动既相对稳定,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使职业指导课程既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又具有系统性。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行为引导,更应着眼于其职业生涯发展中应具备的良好的职业心理素养。因此,构建“准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有意识地结合本专业、行业员工所需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有针对性地加强自我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岗位心理素质要求相结合,在各课程单元教学中结合各专业、行业的特点设计职业岗位心理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认知,掌握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面对就业竞争、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保持积极的心态。

(二)第二阶段为职业素质教育教学竞赛

这一阶段为职业素质教育教学竞赛,主要通过渗透职业素质教育内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修订竞赛、渗透职业素质教育内容的课程设计竞赛、渗透职业素质教育内容的教学实施竞赛等活动,促进广大教师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组织实施能力,业务素质、工作理念和技术技巧,将设计落实到课堂。

同时,根据各项竞赛的动态测评中出现的问题,再动态调整测评指标体系,动态调整具体的培养内容,再测评、再调整,使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达到螺旋递进的效果。

(三)第三阶段为总结及奖励

由教师全员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对培训及竞赛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培训教师和接受培训的教师中成绩优异者进行表彰奖励。

总结和奖励是高职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模式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前面两个阶段的工作加以总结、分析和研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摸索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发展规律,用于指导下一阶段工作,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推广经验,提高工作效益。

奖励作为激励的一种手段,能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们自我完善的积极性。奖励作为一种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在行为前它具有前馈作用,即提示和引导人们行为的方面;在行为后它具有正反馈作用,即鼓励人们保持和发展这种行为,促使更加进步;奖励还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而且是在具体、生动、愉快的状态下进行的,因而更具有感召力和吸引力。在高职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模式中正确地使用这一手段,可以充分体现院校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对教育工作者的敬重,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期望,也充分体现了我们社会千百年来崇学重教的优良传统,意义重大。

总之,通过采用有利于提高高职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模式,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树立职业素质教育的理念,掌握在专业及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的知识和能力,为在所有专业及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费云生.高职教师能力素养培养策略探究[J].成人教育,2012(3)

[2]关劲秋,李玉红.高等职业教师激励模式问题研究[J].成人教育,2012(3)

[3]胡建波.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内涵与要素分析[J].职教通讯,2011(5)

[4]苏付保,黎健杏.转变教育理念加强职业素质教育[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07(9X)

[5]赵玉琴,等.职业素质教育[M].重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职业素质能力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能力;观念;体制

作者简介:王波(1969-),男,浙江诸暨人,宁波大红鹰学院经管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研究”(编号:09YB398),主持人:王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4-0027-04

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教育”,多数学生及其家长是以消费与投资的心态来看待上大学这件事。为此,对广大高等教育的消费者而言,在大学期间掌握职业能力是一种很紧迫而现实的投资回报,因为其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随着如今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买方市场”,就业难已成为学校及学生共同关注和焦虑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对大学生职业能力进行培训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图从观念和体制两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影响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观念因素

(一)大学要以客观的态度认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水平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教育是相对滞后的一个部门,“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为发展教育事业、盘活教育资源创造了条件。高等教育供不应求的局面已大大缓解,人民群众的受教育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但换个角度看,入学率的提升又造成大学生生源水平的整体下滑,有教育界人士指出:现在的高职高专和本科学生数大约各占一半,与扩招前的高校比较,除211高校的生源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考能力方面达到以前本科生的水准外,高职高专学生的综合能力基本与过去的中专生相仿,多数新建本科高校与地方性高校的学生水准与以往的大专生在一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各类高校应该办出特色,而实际上许多高职院校由于招生的压力而希望升本,或者因为实践教学能力的欠缺把有关专业办成了本科简化版,而一些新建本科院校要承受学位评估的检验,评估专家往往来自老牌重点高校,结果“彼”本科和“此”本科在评估时被放在了同一个标准下予以审查。

为了应对新形势,高等院校不应闭门造车,以“文凭工厂”的心态来敷衍用人企业以及学生,而要以严肃负责的态度来实施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计划,坚决落实因材施教的方针,明了学生的真正实力,考虑用人单位的需要,制定教育规划。

(二)大学要摆正心态,面对“后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1∶99现象

现今,大学毛入学率由低于10%的“精英化”时期迅速升至25%的大众化发展阶段,随着高校数量巨增、人才流动更方便快捷、信息高速公路迅猛发展,知识被更多的人所掌握。根据有关专家的统计分析,现在全球20000所左右的高校中,只有大约200所具备探索前沿知识、开拓科技新领域的研究型大学,其他的高校都被归类于非研究型大学,前后者之比为1∶99。也就是说,多数高校要面对的主要责任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把创业优势、就业优势和职业优势当成本校的特色追求,这也是“后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特点。

在我国,绝大多数大学还在做着欲跻身“研究型”大学之列的美梦;它们既没有“知识贡献”能力,又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自己为自己加冕“综合研究型”、“研究综合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综合研究教学型”等等桂冠,拼命想挤进那个1%,偏偏忘记了“越来越多的高年级学生和非全日制的学生(甚至是越来越多的大一新生),将职业追求放在首要位置。”因此,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职业需求是高等教育所遇到的一个难题,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个问题将一直困扰着大学。

(三)大学要加强学生可雇用性研究

几年前Employability这一新名词引入我国,有人将其译成“可雇用性”,也有将其译成“就业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就文字意思而言它是employable的名词形式,译成“可雇用性”更加恰当。专家对于可雇用性的定义各有不同,其中包含了共同之处,总的来说就是大学生得到一定职位应具有的技能、知识、个性品质等因素之和。可见可雇用性不光包括就业力,而且具备更广阔的内涵。Yorke设计的USEM 模型对可雇用性诸因素及其关联有比较全方位的展示(图1)。

图1 USEM 模型

以上模型的研究和我国高校为加强学生就业而制定的“双证书”(职业资格证+学历证)模式相比似乎更加详细,譬如个人特质因素就划分为10个方面,这明显离问题的本质更接近,而且国外高校已经开始将学生可雇用性概念整合进课程体系,这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四) 高校要加强与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的合作

职业素质能力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职业培训 两型社会 人才素质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52-02

【Abstract】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function of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skill training on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of the personnel of “two-oriented society” and the writer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on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the quality of the personnel.

【Key words】Agricultural vocational skill training Two-oriented society Quality of the personnel

一、人才素质的阐释

人才素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议题。加强农业职业培训是提升两型社会人才素质一个不或缺的重要指数。农业职业培训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两型社会”人才素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才素质是指人们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社会实践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生理特点和思想行为及潜在能力的总称。人才素质一般可以分为身体素质、思想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素质等五个方面。农民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其素质状况对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农民所具有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技能是其改变贫困落后局面、掌握现代生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手段。农业职业培训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对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农业职业培训在提升两型社会人才素质中的作用

两型社会: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环境友好型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通知》。《通知》批准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在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进程中,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其中较关键的就是农民的农业职业培训,这是农民生存的必要手段,也是农村、农业规模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业、创收能力,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因此要大力发展农业职业培训。农业职业培训在提升两型社会人才素质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1.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改善农民文化状况。

目前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平均受教育年限短,较低的文化素质显然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而且绝大部分严重缺乏技能培训。即使有稳定的就业渠道,其技能状况业不容乐观。所以,大力发展农业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传授其应用技能是农民增收的关键。加强农业职业培训不但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缓解了社会的压力,更好地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2.提高农民的就业力,改善农民物质生活。

失业是农民面临的最大问题,近年来企业招工门槛较高,大部分需要一定的学历和技能,且企业用工对专业、年龄、文化素质等都有严格要求,而大多数的农民普遍存在着“两低”现象,即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低。企业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在不断减少,工业企业就业吸纳能力不断减弱,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农民就业安置的困难。而加强农业职业培训在改善农民生存环境的同时,农民的生活条件也会得到改观。

3.改善农民心理素质,提升农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由于长期受落后生产力的束缚,新的技术、新的发展模式难以在农民的意识中渗透,接受新事物、高素质的现代农民还较少,阻碍了农民首创精神的开拓。这种状况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在对农民进行农业职业培训的同时,由于技术是与市场的对接,开放、创新、竞争意识贯穿始终,农民更加注重品牌、高效、优质、营养、绿色意识,同时完善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加强了科技竞争的需求。

三、采取得力措施,不断提升“两型社会”所需人才的素质。

“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集约利用资源,要求农业职业培训也要节约培训成本,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弥补“两型社会”建设人才缺口。[1]

1.优化农业职业培训环境,为两型社会所需人才创造制度保障。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完善体制,把农业职业培训工作的成效列为评价和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农业职业培训工作的责任制和问责制;加大投入,出台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措施,对参加培训的农民给予适当的误工补贴,同时根据生活困难程度分成不同档次,制定分层补助标准,改善培训条件。

2.形成农业职业培训氛围,吸引农民提升自身就业技能。

做好农业职业培训宣传工作,满足农民职业培训需求,加强培训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农业职业培训中心,运用信息平台为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农村可以利用地区优势来疏通农民就业渠道。如地方政府与地方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联合培训、招工的方式来为农民提供就业的渠道;利用地方资源引进企业进行投资,农村产业化的过程中吸纳农民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等方法。通过这些举措农民就有了提高自身素质的动机。[2]

四、加强农业职业培训内容的多样性,增强农民农业职业培训实效。

农业职业培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农业生产,注重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新农具的开发与利用;②农业产业管理,农产品的日常管理、技术维护、加工与深加工技术;③农产品市场经营与销售,主要是把握市场信息、农产品的销售。农业职业培训内容应建立在有技术支撑的基础上的农民的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应切合农民自身发展。

总之,拥有一批懂技术、会规划、会管理、会经营的现代农民队伍,是推进两型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职业素质能力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素质;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046-04

引言:

职业素质是影响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大学生职业素质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其能否成功就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也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发展。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是指高校教育者及企业人员共同参与培养、培训大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1]。这种联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有助于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使学校和企业资源渗透互补,教育和教学资源相互融合、相互协作,形成育人的合力,从而拓展职业素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是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一种新路径。王君等(2013)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校企联合组织的互惠合作实践活动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提高职业素养[2]。那么,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对广大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包括职业素养)有何影响,程度如何?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研究拟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探讨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影响,以期为高校职业素质创新教育研究提供基础。

一、文献综述

能力是素质的外显形式,素质诉诸于实践就表现为能力[3]。因此,从本质上讲,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是一致的。

国外学者对职业能力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将职业能力分解为具体的构成要素。比如英国学者Knight和Yorke认为职业能力由学科知识理解力、职业技能、自我认识等能力组成[4]。加拿大会议委员会则通过研究将职业能力分解为基本技能、综合技能、自我管理技能等构成要素[5]。美国培训开发协会认为,职业能力主要由基本技能、适应性能力、开发技能等要素构成[6]。Fugate等人认为,就业能力主要由职业技能、职业认同感、个人适应能力等要素构成[7]。

国内学者对职业能力的研究较晚,且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较多。宋国学认为,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技能、沟通和交际技能、个人属性等能力。张丽华通过研究认为,大学生职业能力主要由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等要素构成[8]。乔坤等人则提出大学生职业能力主要由职业意识、职业条件和职业认同等能力构成[9]。李颖等提出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由综合职业技能、个人品质素质、创业能力等能力要素构成[10]。

根据以上文献,我们可以归纳出职业能力是指从业者为适应所从事职业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个性等一系列能力的综合体现。由于素质的核心是能力和价值观,因此,依据以往的研究,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我们认为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可以理解为大学生在就业时应具备的与职业有关的知识、能力、品质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技能、职业目标、职业品质、职业价值取向等因素。为了满足社会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大学生应该在这些方面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然而,当前的高等院校教学方式更多地强调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与拓展,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实践教学,忽视了学生与从事职业相关的基本素质的养成和塑造。造成学生缺乏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对企业文化认同感不强,难以将自身与企业、社会相融合,难以使个体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导致大学生自身发展缓慢,职业能力低下,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方式是一种将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方式,有望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探讨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方式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影响对高校实践教育改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1.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对比教学的形式,探寻实验组(实施学校和企业合作教学方式,即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共同参与培养的教学方式)和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大学课程教学,即以知识技能教学为主)学生职业素质的变化状况。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实践教学方式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影响作用。定量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定性研究主要是访谈。

2.研究参加者。江苏省某地方应用型院校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参加了本项实验研究,选取180名学生,他们来自计算机、机械、自动化专业。其中三个专业学生分别为60名。根据学生一年级的期末综合测评成绩将每个专业60名学生平均分为两组,并使两组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分布无明显差异。组成90名实验组学生(30名来自计算机专业、30名来自机械专业、30名来自自动化专业)和90名对照组学生(分别来自计算机专业、机械专业、自动化专业)。实验组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期间,接受了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实践教学方式,即接受了学校专业教师、学生工作者、辅导员、企业高管人员、技术专家、一线骨干人员等的合作教育、培训、指导。对照组的学生只接受了学校常规的教学方式,即接受了专业教师、学生工作者、辅导员的教育、指导。

3.研究工具。研究工具包括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调查表是笔者综合相关专家对职业能力构成要素的分类[4][5][6][7],并结合参加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编制的,本问卷表由两个项目组成,共有30个问题。第一个项目组采用开放式问卷法,第二组采用Likert Scale等级量表法。第一组由10个问题构成,主要涉及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及认同情况,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前景、行业的关注程度、专业认同度。第二组由20个问题构成,主要涉及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能力、适应能力、自信心、创业意识等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问题。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61。并在实验结束时随机采访了参与实验研究的学生。

4.数据采集。将填写有效的180份问卷(实验组90份,对照组90份)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18.0进行了科学统计分析。

三、数据分析

1.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涉及“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问题,实验组中有22.2%学生回答“有完整职业生涯规划”,有68.9%的学生回答“有职业生涯规划,但不完整”;而对照组中有15.6%学生回答“有完整职业生涯规划”,有56.7%的学生回答“有职业生涯规划,但不完整”。因此,实验组中有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数比对照组更多。可见,实验组学生比对照组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能合理地将自身专业学习愿望与职业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其整体职业素质的提升。而对照组的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显得较为草率,造成其不能合理地将自身专业学习愿望与职业规划有机地结合,造成两者之间的失配、错位(如表1)。

2.专业前景。对于涉及“您所学习的专业前景情况”问题,实验组中有62.2%的学生回答“前途光明,发展机会很大”,对照组中有34.4%的学生回答“前途光明,发展机会很大”;对于涉及“对自身专业、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的关注程度”问题,实验组中有81.1%学生回答“经常关注行业动态”,对照组中有52.2%的学生回答“前途光明,发展机会很大”,可见,实验组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识和了解比对照组要更全面、更清晰(如表2)。另外,在实验结束时的访谈调查中发现,实验组中有72.8%认同自己的专业,而在对照组中只有39%的学生认同自己的专业,可见,企业参与的教学、培训方式对学生“专业认同度”的积极影响要远远高于单一的学校教学方式的影响。

3.职业能力。问卷显示:通过接受不同教学方式的培养,实验组学生的总体职业能力比对照组学生明显要高。实验组中有78.9%的学生认为自己专业技能得到提高,而对照组中只有52.2%学生认为自己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对于涉及“综合能力”的问题,实验组中有74.4%学生认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增强了,而对照组中只有47.7%的学生认为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对于涉及“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力”问题,实验组中有82.2%学生认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增强了,而对照组中只有58.8%的学生认为自己适应能力得到了改善;对于涉及“职业自信心”的问题,实验组中有63.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职业自信心得到了增强,而对照组中只有35.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职业自信心比以前改善了;对于涉及“创新能力”问题,实验组中有42.2%的学生认为自己创新意识增强了,创新能力改善了,而对照组中有21.1%的学生认为自己创新意识增强了,创新能力得到了改善。可见,接受校企合作教学、培训方式的学生职业能力比只接受学校一方面教学培养方式学生的职业能力明显要高(如图1)。

另外,在实验结束时的访谈调查中发现,实验组中有92.01%的学生认为通过工学结合的培训,尤其是生产实训的锻炼,自己职业素质的提升程度甚至超过了专业技能的提高程度。

四、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职业理想、职业了解度、职业认同度都要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职业素质远远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方式能更有效地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培训的有机结合,能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使学校和企业资源渗透互补,教育和教学资源相互融合、相互协作,形成育人的合力,从而拓展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具体表现在:第一,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方式引入了企业管理精英、骨干技术员工及能工巧匠参与对学生的培训、指导,使培训内容强化了企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增强了职业规划、行业背景、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等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了解了企业和行业的相关知识。第二,在校企合作的教育、培训中,学生管理和教学部门共同参与校企合作及社会服务工作,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各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内容及实施情况,能够深入学生实践岗位中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对企业反馈的信息进行调查分析,改革课程设置,创新育人机制,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与职业素质培养有机融合,寓教于管理之中,并在管理之中教授专业知识,使学生管理工作和培养专业型、技能型、职业性的人才职能能够紧密结合起来。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学生在真实学习材料的体验中完成专业材料的心理接受、知识汲取、行动投入、学习执着等环节的互动[11]。因而促使学生充分发展其对于知识的掌控力和创造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真实环境的体验中,学生也完成了自己职业素质的整体提升。第三,在校企合作的教学、培训中,作为实践教学的主体,企业参与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指导与考核,参与了对学生实践活动中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综合评定。这有助于学校及时了解学生在实践学习活动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尤其是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等问题。一旦发现问题,辅导员就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帮助学生培养吃苦耐劳、踏实工作的精神,树立积极的劳动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提前了解岗位要求和企业规章制度。使学生能够适应并融入所服务的企业中去,做到尽快实现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从而提高其职业素质的认知能力、职业意识能力、职业道德以及职业意志力,达到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整体提高之目的。

五、结论

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方式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明确提出的应用型院校要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创新教育理念。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教育、培训人才,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同步提高和拓展,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提高其专业认同感;明确其在职业化进程中的角色定位,培养其缺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增强其对企业文化理念的认同感,将自身与企业和社会相融合,使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在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极大发展的同时,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向荣.突破障碍创建“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8,(5):43-44.

[2]王君,颜艳,张忆憬.校企联合的实践活动对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J].继续教育,2013,(11):35-36.

[3]谭满益,等.职业素质的新模型及其内涵剖析[J].职教论坛,2009,(2):48.

[4]Yorke,M.,Knight,P.T. Embedding Employability into the Curriculum[M].Higher Education Academy,York,2004:4-5.

[5]Harvey,L. 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2001,7,(2):97-109.

[6]宋国学.就业能力开发的绩效衡量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2-23.

[7]Fugate,M.,et al.Employability:A psycho-social construct,its dimensions,and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14-38.

[8]宋国学.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技能的测量与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8,(3):64-70.

[9]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1):52-55.

职业素质能力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终身教育

一、国外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

1.国外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经验

国外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各有特色。英国是最早提倡终身教育的国家,并不断完善其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德国非常注重员工培训,政府官员、管理人员、企业内部各级人员都要接受成人继续教育,并建立起以动手能力为特色的职业培训体系。美国以社区学院为特色,成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规模最大的国家。加拿大的教育很注重能力培养,其最突出的是建立起以能力为教学基础的CBE教育思想体系。日本积极推进终身教育,是经济飞速发展的国家。虽然各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各具特色,但体现着共同的发展趋势。

(1)建立需求导向的培训制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首尔召开了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教科文副总干事鲍维尔在主题报告中提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是通向未来的桥梁,但是,必须有一条由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导向的就业道路,否则我们就是在制造新问题。由此可见,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重振活力和更加协调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计划,而且是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就业结合的新局面——我们需要把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联系起来的新模式,使教育、培训、就业和社会福利几个方面工作在一个国家内、在国际范围内联系起来。”近年来,社会伙伴合作办学已成为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流模式。社会伙伴合作办学就是政府各级教育部门、就业部门与社会的工业部门、雇主组织和工会组织等通力合作,对于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方向、内容等进行协商,同时就业部门、经济部门、雇主组织等越来越多地参与职业教育的管理和决策。在这个机制中,政府除了从事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实际办学以外,还要起到组织领导、协调办学、建立质量保障制度等作用。而各种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就业需求的信息,提供有效的实习、培训场所和就业渠道,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动态,提高培训质量,建立需求导向的培训制度。

(2)职业教育和培训终身化。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会议主题是“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这表明职业教育终身化的趋势已被国际社会所重视,并因其重要的意义而被提倡。目前,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正逐渐融入终身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不再被看做是终结性教育,过去那种认为只靠一次教育或培训就能享用终身的想法或做法已经过时了。20世纪90年代各发达国家纷纷实施“终身学习”或“继续学习”计划。例如,瑞士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包括更新知识和技能、获得新资格的职业继续培训和高级专业考试,面向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等。英国于1998年提出了建立“产业大学”和“个人学习账户”的设想,以便使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接受开放式的远程教育和实施“终身教育”计划。日本提出终身职业训练及终身技能评价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方向,并努力建设面向21世纪的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体系。美国早在1971年就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终身化的职业教育——生计教育。生计教育作为一种终身意义的职业教育,它的推行实施得到美国联邦政府及美国职业协会等组织的广泛支持。

(3)职业教育和培训内容的综合素质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以能力为本位。过去的技能主要是指任务能力,即与完成具体任务相对应的具体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能力标准就是任务技能清单,培训课程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发的一系列任务技能(或称教学模块),能力评价的依据就是直接观察个体对这一系列具体任务的完成情况。这种任务能力观是传统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内容设计的理念基础。在现代职业发展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能力观。一种观点认为,个体的一般素质对于有效的工作表现是至关重要的,一般素质是掌握那些特定的、具体的任务技能的基础,也是促进个体能力迁移的基础。一般素质包括相关知识、分析与综合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判断力、创造力等,它们往往能应用于许多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在此基础上的职业教育的内容,强调的是一般素质的培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将一般素质与具体的职业岗位或工作情景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的职业教育的内容是将一般素质与任务能力结合起来。最近,德国、澳大利亚提出的关键素质概念,英国的核心能力概念,美国劳工部提出的包括资源合理支配、人际关系处理、信息获取利用、系统分析综合、多种技术运用的五种能力以及技能、思维、品德的三种素质,等等,都是新的能力观的体现。

(4)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国际联合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劳动力在国际和国内流动量加大,顺应这一变化趋势,职业教育与培训也开始建立国际化的职教合作网络和运行机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世界职教领域国际合作的主要组织者,目前已建立的联合国职教信息网络,是连接了128个国家的一个职教实施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要在德国波恩建立一个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提供职教研究与发展信息,培训职教人员。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也在发展。中德两国政府近20年来进行了下岗妇女再就业、关键素质培训等多项专题项目合作,最近又结合中国政府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以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为目标的综合性职教合作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双边以至多边的合作办学或合资办学,成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又一新形式。

2.国外职业教育和培训经验的三点启示

(1)职业教育和培训是培养实践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开发人力资源的重点是培养,关键在应用。职业培训从其本身特点看,是由实践上升为理论再指导实践的知识螺旋积累过程,是发现人的潜能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建设中真正需要的就是这种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人才,要培养造就的也是这种不断更新知识和思想理念的专业人才,书本理论知识只是对这种专业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重视人才的开发,又要重视人才的应用;既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又要重视人才的自身培养;既要重视人才的基础知识,又要重视人才的知识更新。这里说的培养和知识更新的重要途径就是职业培训。

(2)政府部门在职业培训中要站准位置,发挥作用。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政府有关部门除了必须重视职业培训外,还应该摆正位置,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一是要发挥对职业培训的规范作用;二是要发挥对职业培训内容的指导作用;三是要发挥对培训市场的监管作用;四是要发挥对职业培训的激励作用。

(3)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协调好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从教育规律和各层次教育对象的特点分析,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环节,是公民必须经历的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是系统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书本理论。它以提高公民的学历层次为主要特征,为提高公民素质和就业准备打好基础。职业教育是公民到达就业岗位后的一种继续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与工作岗位有关的知识、技能,并根据社会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更新和掌握新知识,从而提高工作的适应性和开拓能力,进一步开发人的潜能。如果说基础教育重视的是提高人的学历文凭的话,那么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就应注重提高人的工作水平,职业培训是终身教育的基本形式。

二、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建设的实践和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我国就业问题的挑战,展开了以就业、转业、创业能力建设为本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建设。职业培训教育在适应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现行的职业培训教育无论在体制上,还是其他方面,都存在许多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问题。这与“缺乏一个既符合国情市情又符合市场运作规律、适应职业培训需求的体系”有关。

1.职业教育和培训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第一,政府及企业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职能问题。全社会的职业培训应该有一套完整的法规制度。具体来讲,就是要对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收费和培训管理权限等方面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统一、规范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培训组织、人员在职业培训方面的权利、义务等具体事项。目前,我国在职能界定方面,一是政府对职业培训应提供何种支持和服务,承担何种责任和义务界定不够明确;二是企业及中介组织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界定不够清楚。

第二,职业培训教育的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市区无论在政策与财政支持、还是在实践方面发展速度较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二是企业间发展不平衡。有的企业职业培训有声有色,对企业经营起到极大推动作用,而另外一些企业欠缺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意识。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48.4%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所在单位没有对技术工人实行中长期培训计划或措施。在问及“您参加工作后获取新知识、新技术主要来源”(多选择题)时,90.2%的被调查者表示是自己在工作中的积累;31.1%的被调查者表示是参加单位的培训;18%的被调查者表示是参加社会有关部门的技术培训。三是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人们在观念上存在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情况。

第三,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实用性,不能满足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下岗职工就业的需要。各种培训班名目繁多,费用不少,并且存在形式主义现象,培训效果有待提高。多层次、专业化培训体系有待建立。

第四,培训经费筹措和使用方面的问题。目前,除下岗失业人员培训经费由国家全额负担外,其他培训资金均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担负。对于下岗失业人员培训经费,调控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使用不规范,有些部门把其看做创收手段。在农村缺少政府有效组织的农民教育培训专项经费。

第五,宣传导向和观念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被扭曲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是当前阻碍职教发展的重要因素。现行教育的选拔功能被过分扩大,并且往往只以一种标准分数为依据,从而使教育过程演化成为应试能力竞争。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人的多样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被忽视,教育类型的多样化被异化为等级化,不同教育类型的分流变为选拔和淘汰者的归类,行行出状元的思想被否定,往往认为学业失败的学生才进入职业教育学习,对通过岗位职业培训和自学的人,其工作能力再强,也会因没有文凭而不被重视和重用。职教的发展得不到公正的对待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反映在政策上是待遇过低。

国内外的经验证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提高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有效手段。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强自我创业、自我发展的能力,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而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确实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总量不足;二是流失严重;三是技术结构不合理。以天津为例:截至2003年底,在83.5万技术工人中,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1.27%,高级工占9.83%,中级工占27.3%,初级工占61.6%。呈“金字塔”型,塔基过大,高级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发达国家的技术等级结构呈“钻石”型,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

2.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的框架

(1)将全面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任务”,确立第一资源战略和实施能力发展战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转业和创业能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一个瓶颈。同时,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人力资源是我国最具比较优势的潜在资源。把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将成为我国今后一二十年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必须确立人力资源“四个第一”的思想,即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任务;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实现富民强国的第一国策;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各级政府的第一任务。实施能力开发战略,实现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以提高全民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教育和培训的能力建设,使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解决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安定的重要手段。

(2)充分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指导作用,努力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政府在职业教育中承担的首要责任是政策制定、提供经费、协调关系、制定标准。技术和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其政策制定和办学必须由政府、产业部门和社会三方面建立新的伙伴关系来实现,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术为核心。在职业教育中增加公共财政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示范性职业学校和实训基地建设,为强化高技能性和实用型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通过减免职业学校学生的学费,使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对象更广,受教育的机会更大。在职业培训中要抓住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住市场需求信息,引导培训机构的培训方向,即以劳动保障信息平台为依托,通过网络招投标方式确定培训单位,由政府购买培训成果,以确保培训的实效;二是抓住职业技能鉴定和发放资格证书两个环节,确保培训的质量。实现职业培训运作市场化,社会培训资源集约化,培训考核鉴定标准化。

(3)树立学习型社会的理念,推进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整体改革。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除了教育共性之外,具有明显的区别。职业教育是公民到达就业岗位后的一种继续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与工作岗位有关的知识、技能,并根据社会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更新和掌握新知识,从而提高工作的适应性和开拓能力,进一步开发人的潜能。职业教育应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综合性。基础教育重视的是提高人的学历文凭,职业培训更注重提高人的工作水平。“职业教育的发展使教育第一价值得到提升”,因为,职业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用教育的方法使人的生活具有乐趣,职业教育给人们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课程类型,使更多的人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整个教育事业关注全民成为可能,关注每一个人,这是以人为本的认识基点。

(4)坚持市场导向,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培训质量。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劳动者,为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劳动就业、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满足劳动者终身学习的需要服务。一是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和把握培训方向;二是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密切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重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三是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行“订单式”定向培训。职业培训机构要向多功能、综合性方向发展,为受训者提供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就业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围绕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适应支柱产业的发展,制定新的岗位技能标准,加强岗位培训。为培养一支有较高职业技能的劳动后备军,进一步提高新生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围绕经济结构调整,结合我国工业东移、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做好劳动力结构调整和职工转业转岗培训。围绕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实行市场化、社会化再培训机制;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

(5)完善职业培训政策,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一是推行“双证”就业制度,把就业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紧密结合起来;学历证书加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先培训后就业”,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保证;二是鼓励和支持民办、中外合办职业培训机构,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三是制定完善高技能人才鼓励政策;四是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培训经费应采取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将财政拨付的再就业培训经费落实好,提高再就业培训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毕结礼.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建设[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2]李建中.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及中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对策[J].外国教育资料,2000(6).

[3]韩振轩.劳动和社会保障基层建设与管理实物全书[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4]于法鸣.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