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河湖环境整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尼莫地平;β-环糊精;表观稳定常数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57-01
尼莫地平(nimodipine)系1,4-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内细胞膜的钙通道,有效地调节细胞内钙的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在适宜剂量下选择性扩张脑血管,几乎不影响外周血管[1],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或脑血管痉挛造成的脑组织缺血性损害。尼莫地平作为选择性扩张脑血管作用较强的钙拮抗剂,被认为是治疗脑血管痉挛和脑缺血性疾患很有希望的药物[2]。但是尼莫地平具有光敏性且溶解度不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环糊精包合技术则是改善该类药物的良好方法[3-4]。本研究采用超声辅助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尼莫地平-β-环糊精包合物并对其增溶作用进行分析。
1 仪器与试药
UV-2102PCS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KQ-250B型超声波发生器(江苏昆山超声波仪器厂),红外光谱分析仪(美国Nicolet Avatar-370型)。尼莫地平(山东新华制药厂,批号20120907),无水乙醇(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β-环糊精(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含量测定方法 尼莫地平在239nm处有最大吸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尼莫地平粉末10.0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无水乙醇使其溶解,得储备液;分别量取储备液的溶液0.25、0.5、1、1.5、2、2.5mL于10mL容量瓶中,用2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以20%乙醇为空白,在239nm处定量测量上述系列浓度溶液的吸收度A值,以尼莫地平浓度C(μg・mL-1)对吸收度A进行线性回归,得到标准曲线C=(A-0.0073)/0.058,r=0.9998,在2.5-25μg・mL-1范围内线性相关。
2.2 尼莫地平-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 采用超声辅助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尼莫地平-β-环糊精包合物:称取β-CD8g配制成制成饱和溶液,置于超声中震荡(超声功率为50KW,超声温度为50℃)。另取对应量的(摩尔比1:1)尼莫地平2.9494g,加热溶解,控制滴加速度滴加入β-CD饱和溶液中,滴加完毕继续超声超声30分钟,冷却,置于冰箱中冷藏过夜,抽滤,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即得。
2.3 尼莫地平-β-环糊精包合物的验证。
2.3.1 溶解度 依表1中数据,分别取两者质量放入量瓶中,加入10mL蒸溜水超声20min,然后使用微孔滤膜过滤。对滤液在200-400nm下全波长扫描。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波长为横坐标绘图,结果见图1。
如图1所示,包合物的紫外扫描曲线随β-CD浓度增加而上移。这说明由于难溶性药物尼莫地平被β-CD包合后,溶解度增加,因此吸光度也增加。
2.3.2 相溶解度 相溶解度法可确证包合物形成,也是评价包合物溶解性能常用的方法。难溶性药物包合后溶解度增大,通过测定药物在不同浓度的环糊精溶液中的溶解度,绘制溶解度曲线。可从曲线判断包合物是否形成,通过计算包合常数Kc=斜率/截距(1-斜率),可判断包合物的稳定性。
配制摩尔浓度为0.002,0.004,0.006,0.008,0.010mol・L-1的β-CD溶液,加入过量的尼莫地平后振荡,采用超声20min加速包合,在水浴中避光保温3小时,然后使用微孔滤膜过滤,测定溶液吸光度。以(A/A0)-1为纵坐标,[CD]为横坐标作图,可得到一条直线,见图2.2。直线的斜率即为包合物的稳定常数:874.4L・mol-1,说明尼莫地平与被β-CD包合结合牢固。
2.3.3 红外光谱验证 分别取少量β-CD、尼莫地平及其包合物进行IR光谱测定,结果见图2.3。
由图3中可以看出,β-CD在3400cm-1附近有强而宽的吸收带,说明是-OH的伸缩振动带,这与β-CD结构中含有多个-OH这一性质符合。尼莫地平在1200-1700cm-1之间有较多的吸收峰,当形成包合物后,这些吸收峰均消失,说明β-CD已经将尼莫地平充分包合,其大部分羰基、N-H、和-NO2包合在β-CD空穴结构中,使得包合物在图谱上显示的大部分峰形都与β-CD相似。
3 讨 论
环糊精包合法可以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本实验采用超声辅助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了尼莫地平-β-CD包合物,包合物溶解度得到显著提高,表观稳定常数达到874.4L・mol-1。采用此种方法增溶可以解决尼莫地平制剂研发、生产、应用中的很多难题。
参考文献
[1] 刘海峡.尼莫地平的临床应用[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3(6):60-61.
[2] FABRIZIO F,CRISTINA F,ELDA D G,et al.N-imodipine selectively stimulatesβ-amyloid 1-42 secre-tion by a mechanism independent of calcium influxblockage[J].Neurobiology of Aging,2006,27(2):218-227.
关键词:河道 综合整治 理念 布置
1、工程概况
绍兴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范围以鉴湖为主线,东起偏门大桥,西至壶觞大桥,全长5.35公里,面积268.62公顷,水域面积69.5公顷。整治工程分为河道、景观、建筑、桥梁工程四个部分,河道工程防洪标准采用100年一遇。整治工程完工后,区域内的重要文化遗产――马臻墓、太守庙、快阁、三山遗址等将完善保护,沿岸将建起鉴湖文化园、陆游故里、钟堰遗韵、快阁览胜、鉴湖诗廊等景观,鉴湖游将成为绍兴市推进全城旅游的一个重要节点。
2、工程总体理念
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充分体现“安全、生态、景观、文化”一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指导思想,使河道整治工程既能够实现人们期望的城镇防洪的功能价值,又能兼顾建设一个健全的河流生态系统,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还能满足人们对景观及文化方面的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3、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设计理念
在河流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上,在满足河道防洪标准的前提下,将河道设计成生态型河道,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3.1保证和满足河道防洪、排涝等主体功能要求
水利工程,首要保护的是其主体功能要求,鉴湖河道目前淤塞严重,杂草丛生,过流断面不足,己严重制约和影响了该河道的行洪排涝工程,因此,应着重考虑鉴湖的防洪排涝要求,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3.2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的多样性
由于周边大量经济开发和商业建设,原河道的自然特征正逐渐消失,自然景观被人工化。如护岸多采用不透水灌浆材料,植被破坏,湿地消失。所以本次河道治理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和恢复河流形态的多样性。
保持河流的蜿蜒性是保护河流形态多样性的重点之一。应保持河流断面形状的多样性,尊重河流原有的自然断面形态,尽可能避免采用几何规则断面,避免河道断面的均一化。河流的横断面形状多样性,表现为非规则断面,也常有深潭与浅滩交错的布局出现。由于水文条件随年周期循环变化,河湾湿地也呈周期变化。在洪水季节水生植物种群占优势。水位下降后,水生植物让位给湿生植物种群,是一种脉冲式的生物群落变化模式。由于水温、阳光辐射、食物和含氧量沿水深变化,在深潭中存在着生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形成生物的多样化。
3.3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
河床的冲淤特性取决于水流流速、流态、水流的含沙率、颗粒级配以及河床的地质条件等。由悬移质和推移质的长期运动形成了河流动态的河床。河床筱盖有冲积层,河床材料都是透水的,即由卵石、砾石、沙土构成的。具有透水性能的河床材料,适于水生和湿生植物以及微生物生存。不同粒径卵石的自然组合,又为鱼类产卵提供了场所。同时,透水的河床又是连结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通道,使河流系统形成整体。因此,河道防护工程的岸坡采用有利植物生长的透水材料,特别注意采用当地天然材料。注意整理、发掘和发展我国各地的传统治河工法和材料。开发和推广新型衬砌材料,可供植物生长并具有一定防渗性能,从而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提供鱼类产卵条件以及鸟类和水禽栖息地和避难所,保持河道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
3.4充分利用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和自我净化功能
利用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和自我净化功能,开发与推广生态系统治污技术,开发人工湿地、生物廊道、生态浮岛等经济实用技术。通过恢复和平衡生态系统来净化水体,形成优良的水质,达到河道生态治理的目的,并由此而形成整体河道的良性循环。
3.5营造人与自然亲近的环境,保留河道天然的美学价值
鉴湖的景观建设要充分考虑游客及当地居民的要求,建设一些与周边环境整体自然景观相和谐的河流公园,使河道两岸周边的空间成为最引人入胜的休闲娱乐空间。为了便于居民欣赏水域景观,在景观建设中还需要有亲水性,即创造人与水接近的条件,如鉴湖文化园、鉴湖诗廊等。近年来,人类从亲近水到远离水,现在的任务是把人们再吸引到水边来。
4、工程总体布置
4.1工程现状
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东起偏门大桥西至壶觞大桥现状是:河道两侧大部分岸线为天然土坡,而该河道除了承担该地区的防汛除涝任务外,还属于规划中的VI级航道,其本身等级较高,势必来往船只甚多,交通频繁,船行波对河道岸线的冲刷较为严重,加上多年来的风雨侵蚀,河道边坡坍塌比较严重,目前该段的河口宽度普遍达20~30m左右,两侧堤防现状高程约4.00m左右,河道坡脚左右两侧由于边坡坍塌而大量淤积,普遍高程在0~1.0m左右,势必影响该规划航道的通航能力。
4.2总体布置方案
鉴湖沿线河道淤积严重,两岸边坡坍塌,原有部分老墙,河道两侧现有大量房产公司,应综合考虑布置防洪、景观、绿化工程。
河道走向与平面布置上,考虑水利规划要求,根据现状河道走向及地形,以及尽量减小土方开挖回填的原则进行布置,河道规划口宽30m左右,但考虑到目前该河道两侧为大量房产用地,地区功能定位对河道的景观功能定位提出一定的要求,即该河道的景观文化功能将进一步提升,河道的底宽和口宽在满足防汛排涝和航运功能的前提下,需进一步放大,以满足视觉的最低要求,因此河口间距在土地使用和动拆迁允许的条件下放宽至30~60m左右,既满足了规划的河口宽度最低要求,又能结合景观文化建设,满足景观河道的视觉效果,局部桥台或者动拆迁有困难的地方,保持规划最低宽度要求。断面布置过程中,有针对性的结合工程现状布置生态断面。
工程范围内结合现状地形布置绿化,宽度在6~l00m不等,绿化带内除集中主题景点外,并以人行步道兼作防汛通道串联,宽度不低于3m;河道岸线在支河口处采用10~20m光滑园弧过渡,支河护岸范围至绿化景观带边沿结束。工程范围内大量房地产开发前置,部分景观绿化已经形成,在河道护岸设计和景观文化设计上揉合考虑已形成的绿化方案,力求沿线景观、景点、绿化风格上协调一致。河口线平面上自然曲折,立面上高低错落,绿化或景观布置与现状地形的结合,增强了河道两岸景观的自然气息,力争在最大限度内贯彻目前要求的“环境水利”的方针,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和谐统一,创造一个真正的清新自然的人性化环境,并在最大程度上恢复生态环境平衡。
利用工程建设挖掘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文化内涵,沿线借助景观景点表现这些文化内涵,充分表现大禹治水以来政府和广大人民在治水历程上的丰功伟德。
5、结语
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工程建设的目的是提高该地区的防汛、排水能力,改善水质、水环境、水生态、投资环境,提高航运效益,使整治后的鉴湖成为集防汛、排涝、航运、休闲、生态及文化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景观河道。
其河道设计体现“安全、生态、文化、景观”的原则。平面布置上,在规划蓝线的基础上和不影响防洪、排涝功能的前提下,根据两岸实际地形和现状发展情况,并结合航道和景观要求,适当调整岸线走向,局部河口宽度放宽,力求平面布置的自然合理和人性化,不仅提高游人视觉效果,更能还水生动植物及微生物一个生存发展的空间,形成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以达到生态治水的效果。
参考文献: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50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51-01
脂肪栓塞综合征(以下简称FES)是创伤,特别是长管状骨骨折的一种严重并发症。FES常突然发作,且进展快,死亡率高。因此,能否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治疗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2012年4月我们成功地治愈了1例左股骨骨折并发FES合并精神障碍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21岁。因面部及双下肢摔伤6小时,于2012年4月23日上午8时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下颌及双下肢有散在皮肤裂口,左股部肿胀、畸形、压痛、反常活动,可触及骨擦感。拍片示:左股骨中1/3处骨折。入院后行患肢持续皮牵引,至当日下午4时,病人出现意识障碍,烦躁不安,尿失禁,继之进入浅昏迷状态。急做CT,示脑水肿。当时考虑是否系脑外伤所致,即给脱水镇静等处理并加强病情观察。次日晨,发现前胸及腋下等处可见散在出血点。查尿未找到脂肪滴,但拍片示肺部为雪花样改变,明确诊断为FES。治疗方案给激素、能量合剂、利尿、纠酸、改善微循环、吸氧等并加强病情观察及基础护理。3天后病人逐渐清醒,一周后病人出现烦躁,但神志清,能正确回答问题,有骂人行为,为阵发性,应用普通镇静药物效果较差。请精神病院大夫会诊,确诊为股骨骨折后FES合并精神障碍。给定时应用镇静药(奋乃静10mgimbid,海俄辛0.3mgimbid,氯硝西潘2mgivqn,三唑仑3片口服qn,氯氮平2片口服tid),效果好。伤后17天行左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刀口一期愈合,精神症状消失。住院48天,病人痊愈出院,随访效果好。
2 FES护理
2.1 早期发现 本病临床发病率低,死亡率高,而且FES早期症状不典型,只呈现部分症状,体征不明显,所以容易被忽视,延误诊断。因此护理工作者要了解FES的临床表现,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情况为诊断提供依据。FES临床表现有:①在除外脑损伤的情况下,出现意识障碍,如表情淡漠或烦躁、谵妄,甚至惊厥昏迷;②原无肺部疾病和损伤而发生呼吸困难、发绀;③查尿中有脂肪滴;④拍片示肺部有暴风雪样改变。如果出现一种主要症状,即考虑此病,及时采取治疗、保护措施,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2.2 密切观察神志、瞳孔、T、P、R、BP的变化并记录 发生脂肪栓塞后,神志及生命体征发生一系列改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高热、脉快、呼吸困难及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因此,我们对此例病人设专人重点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并详细记录,为治疗提供动态依据。
2.3 保持呼吸通畅,给鼻导管吸氧,纠正低氧血症 预防肺部感染:采用湿化瓶加激素(地塞米松5mg)、抗生素(庆大霉素8万U)、α-糜蛋白酶(5mg),协助病人拍背咳痰,并做好气管切开准备
2.4 准确记录出入量,避免造成脑水肿。
2.5 加强基础护理 ①高热护理:病人体温高达38-40℃,降温重点在头、颈部。可用冰袋(外包毛巾,预防冻伤)置于病人头和颈下。注意勿用酒精擦浴,以免加重病人皮下出血;②做好口腔护理:病人昏迷、高热、禁食易并发口腔并发症,因此要做好口腔护理。我们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每天2次;③做好皮肤护理;病人因高热,出汗较多,我们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每天用温水擦拭全身1次,为避免病情加重,患肢采取皮下牵引制动,注意牵引护理。定时按摩骶骨部等受压部位,并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预防褥疮发生。
2.6 加强心理护理 病人清醒后应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让病人保持愉快、平静的心情,使其了解对疾病治疗的意义,取得病人的合作,以利治疗。
2.7 术后注意加强病情观察,预防FES再次复发 手术也有诱发FES的可能,因此,此例病人内固定术后,我们仍然不放松对病人生命体征及神志的观察,同时加强基本护理,避免病情再次复发。
2.8 加强营养 病人清醒后,在能进食的情况下,我们给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等营养丰富的与饮食,以补充消耗,增强抵抗力,利于康复。
3 精神障碍的护理
诺贝尔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其经典性著作《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怎样才能对由许多个人共用的自然资源实行最佳治理的问题,无论在学术殿堂上还是在政治世界中,都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而群体理论则认为:具有共同利益的个人会自愿地为促进他们的共同利益而行动。有鉴于此,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管理的研究如火如荼。河北经贸大学李妙然博士所著《西部民族地区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研究―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出版。该书运用治理理论,全面阐述了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参与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的探索和创新,见解独到,颇有新意。
第一,该书对西部民族地区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的经济管理功能进行了深度挖掘。该书作者认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忽视人们的经济需求,环境保护单兵深入,注定会失败。西部民族地区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通过开展能源替代、生计替代、引进先进技术、转变产业结构等活动来推动民族地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倡导绿色信贷和开展小额信贷推动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该书对西部民族地区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的社会管理功能进行了深入探讨。西南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西北民族地区沙尘暴的治理成为西部民族地区国内外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参与最多的领域。与此同时,西部民族地区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不仅对弱势群体进行关注,而且也对其利益展开救助,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该书对西部民族地区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的文化管理功能进行了全面剖析。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通过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公众教育、乡村环境教育课堂、社区环境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支教、编写乡土教材、参与民族节日庆典等活动,创造性地把环境保护活动寓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该书多维度地阐述了西部民族地区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的政治管理功能。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通过提交有影响的研究报告等方式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通过普法、搭建社区与外界联系的桥梁、开展社区参与项目来提高社区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推动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创新和协助自然保护区建设促进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和谐;通过参与危机管理,把服务功能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如汶川地震后,包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内的众多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都有不俗的作为。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镇静;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effectiv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sedation du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s in ICU. Methods 50 patients du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s in ICU were treated with sedative drugs. The scores of Ramsay were controlled within 2-4. Results The haemodynamic of the patients variables were stabilized during sedation. The heart rate(HR)and respiratory rate(RR) had obviously declined(P<0.05) while the 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SaO2)had obviously increased(P<0.05). No obvious sid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sedation were found. Conclusion Effectiv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both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and decreasing the nursing complication.
【Key words】intensive care uni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edation; nursing
重症监护病房(ICU) 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 往往病情危重且变化迅速, 多数不能耐受人工气道或某些特殊的通气模式, 常产生人机对抗, 不能达到机械通气的目的,反而增加耗氧量, 加重病情[1],需要进行适当镇静。但过度的镇静会影响患者呼吸功能, 延长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增加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2]。许多ICU为避免镇静过深或镇静药用量过大,通常都是采用约束带进行约束, 这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烦躁和逆反心理, 而且对于意外情况发生的预防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对这些病人,做好镇静状态相关的监测与护理工作至关重要。笔者对近年来我院ICU 50 例机械通气镇静患者进行总结, 探讨机械通气镇静状态下对患者的监测与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9月~2011年9月ICU 病房患者50例, 其中男性32 例, 女性18例;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46.3岁。其中腹部外科术后31例,胸部外科术后9例,多发性创伤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2例,心脏骤停复苏后3 例, 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手术1例。50例患者中气管插管41例, 气管切开9例,且所有患者均应用机械通气,无长期服用抗癫痫药、镇静药史, 本次发病前无明显精神障碍。
1.2 方法:
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选择咪唑安定及异丙酚行镇静治疗。首剂咪唑安定以3-5mg 静推或异丙酚以1-3mL静推; 而后用输液泵持续输注。每组患者持续微量泵泵入异丙酚和咪唑安定, 使患者使Ramsay评分在2-4级。Ramsay 镇静分级法具体如下: 1 级, 忧虑、焦躁、不安; 2 级, 合作、安静, 可接受机械通气; 3 级, 镇静, 有反应能力, 仅对大声命令有反应; 4 级, 入睡, 仅对眉间轻弹有反应; 5 级, 入睡, 对眉间轻弹迟钝; 6 级, 对眉间刺激无反应。治疗过程中每30min评估1次镇静效果,并注意维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
1.3 统计学分析:镇静前后对比采用成组T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别标准, 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本组患者镇静后采用监测Ramsay评分,调整镇静药用量,使Ramsay评分2-4 级之间,镇静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镇静后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有所降低(P<0.05),血氧饱和度(SaO2)有所增高(P<0.05),但平均动脉压(MAP)无明显变化(P>0.05), 无护理并发症及意外发生,见表1。
表1 镇静前后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
转贴于
注:P<0.05
3讨论
3.1镇静治疗的疗效评估:
镇静治疗对于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非常必要, 但是必须注意镇静药物可能带来的危险。适当应用镇静药物可以保证患者以安全和舒适的状态度过ICU 机械通气治疗过程, 而镇静深度的评价对于指导ICU 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采用使Ramsay评分,通过调整镇静药用量,使Ramsay评分2-4 级之间,镇静治疗后降低了因心率,改善了氧合。可以使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并易于管理, 有利于机械通气治疗的顺利进行,同时减小护理工作的难度和负担, 尽可能避免意外情况和非技术性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改善预后。
3.2 镇静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前常用的Ramsay 镇静分级法,要求在护理中要有一详细的评估。同时由于镇静类药物对心血管及呼吸有抑制作用[3], 护士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注意呼吸、血压、心率、意识等变化,每30~60min 对患者各项指标评估一次,据此调整用药,使患者镇静深度维持在2~4级之间,防止镇静过浅或过深, 对于高龄和基础心肺功能较差患者尤其要注意控制镇静药用量及速度,优质的护理是保证良好镇静效果的基础。长期应用镇静剂的患者,每天上午应减浅镇静深度,使患者恢复到能对指令做出正确应答后再予加深镇静水平。值得一提的是, 接受镇静治疗的患者依然需要加强监护, 病房内的刀、剪等锐器要妥善保管, 以免意外事故的发生[4]。
镇静过程中要做好呼吸系统护理,妥善固定气管插管位置, 寸带固定气管插管不宜过紧,以能放1指或2 指为宜,以防管腔变形。定时测量气管插管与门齿的距离, 并做好记录, 避免气管插管移位或脱出。口腔内要用牙垫固定, 防止病人烦躁时咬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镇静药使用后呼吸动力学的变化, 如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及吸气、呼气阻力是否改善等, 及时处理呼吸机报警信号。由于患者使用镇静药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 肺的自洁能力降低, 肺部分泌物不能排出,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气管插管通畅, 及时清除气管内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的湿化, 避免形成痰痂。同时给病人定时翻身、叩背, 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使用镇静剂后患者长时间处于固定, 且镇静状态下患者自主活动能力、各种反应均减弱,极易发生各种意外。应根据情况每2h帮助患者翻身1次, 防止压疮的发生;并进行肢体被动功能锻炼, 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同时妥善固定各种管线,防止脱落。 参考文献
[1]郭奕萍. 咪唑安定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疗效观察[J] . 齐鲁护理杂志, 2006, 12( 4) : 614- 615.
[2]Jacobi J, Fraser GL, Coursin DB,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sustained use of sedatives and analgesics in the critically ill adult[J]. Crit Care Med, 2002, 30(1) : 119-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