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湿地环境治理

生态湿地环境治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湿地环境治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湿地环境治理

生态湿地环境治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规划; 生态服务价值理论; 环境影响评价

1. 前言

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规划对未利用土地整治时序、空间布局、开发力度和方式进行合理配置,致使土地利用类型、规模、布局以及面积均发生变化,周边环境、生态系统所贡献价值的大小和种类也会相应发生变化。通过对规划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量的计算,可以直观分析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对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和社会经济系统长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抚顺市位于辽宁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23°4′28″至124°27′46″,北纬41°27′10″至42°4′1″。东邻吉林省柳河、通化,南接桓仁、本溪,北接开原、铁岭,西连省会沈阳。是辽宁沈阳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距离接受沈阳辐射。距离沈阳桃仙国际机场30km。距沈阳市中心45km,营口港200km,大连港400km。抚顺市下辖:东洲区、顺城区、新抚区、望花区、抚顺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新宾满族自治县。

2.2 数据来源

抚顺市土地二次调查数据、2012年抚顺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及抚顺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规划基期年2012年,规划期限为2013~2020年。

3. 研究方法

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

由Costanza等[1]和谢高地等[2]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的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可,本文主要根据国内专家谢高地等制定的全国各类型生态系统平均服务价值量单价表(表3-1),采用Costanza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算公式(公式3-1),对抚顺市规划基准年(2012年)和规划目标年(202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计算:

由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与谢高地等关于中国生态系统类型的划分不完全一致,需将两者的类型进行对比,参照段瑞娟,郝晋珉,王静[3]及吴克宁,赵柯等[4]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实际,对价值参数修改,得到抚顺市各类型生态系统平均服务价值量单价表(表3-3)。根据抚顺市各类型生态系统平均服务价值量单价和抚顺市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规划数据,核算2013―2020年间抚顺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情况。

3.2 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由表3-2可知,规划基期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比较单一,规划目标年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由38917hm2减至28064hm2,面积减少10853hm2,而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及建设用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耕地、林地、园地和牧草地面积将分别增加1943hm2、5243hm2、1722hm2和1345hm2,林地面积增加最大。在规划期内,对生态条件适宜、坡度较小、灌排便利、土层较厚的地块,优先考虑开发为耕地,有利于实现抚顺市耕地数量的动态平衡;对低山、丘陵坡地、废弃地因地制宜的整治成园地,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临近城市周边未利用地规划为建设用地,满足城镇工矿用地和交通、水利等建设;对于坡度较大、土壤比较瘠薄高山坡地规划为林地以增加森林覆盖率,以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城市绿化林为主;其他农用地面积增加,以发展牧业,增加养殖饲草用地为主。

3.3 规划区内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计算

根据表3-2及表3-3数据,利用公式(3-1)计算抚顺市2012年、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算结果见表3-4。

4. 结果与比较

4.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

规划期内,抚顺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仍呈上升趋势,由2012年的1445.38万元上升到2020年的11499.67万元,增加了10054.29万元。规划基期年土地利用类型全部为未利用地,而未用地生态系统平均服务价值量单价比较低,未利用地面积较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影响较小 。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各类型生态系统平均服务价值量单价较高,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影响较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值仍呈上升趋势。

4.2 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

规划中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调整,增加了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及建设用地面积,对于改善抚顺市生态环境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建设用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0,但其供应面积增加,可有效减缓用地供需矛盾,有利于耕地保护,林地和园地面积的增加对于水分涵养,减少水土流失具有显著地作用。规划期内抚顺市的总体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是增加的。因此,可以说抚顺市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规划是符合其生态市建设的要求的,能够有效起到保护耕地、拓展空间,有利于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目标的实现。

5. 结论

综上所述,抚顺市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规划(2013―2020年)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未利用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运用生态价值理论,对规划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变化的计算,其方法简单、直观,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Costanza R,d'Arge,deGroot R,et al.The value of the world'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J].Nature,1997,38.

[2] 谢高地,鲁春霞,冷允法,等.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

[3] 段瑞娟,郝晋珉,王静. 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J]. 生态经济,2005,(3).

[4] 吴克宁,赵柯等.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安阳市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2008,2(22).

生态湿地环境治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石岩水库;水环境治理

Abstract: shenzhen area belongs to the city water shortage, water reservoir for people living and drinking water sources, water pollution directly on people's physical health damage. Based on many years' experience, the reservoir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of some of the measures and achievements are discussed for reference.

Keywords: shizi reservoir;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V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石岩水库是广东省深圳市四大水库之一,为1960年建成的中型水库,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和光明新区公明街道境内,属茅洲河流域。水库集雨面积4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520万立方米,库岸线长约20公里,一级水源保护区面积为6.33平方公里。自1990年起,石岩水库开始向水厂供应原水,逐步以防洪、农业灌溉为主向以城市防洪和供水为主的功能转变,2011年石岩水库实现原水供应3.5亿立方米,保障了深圳西部380万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

由于石岩水库流域内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数量剧增等原因,造成水库水质持续污染,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深圳市委、市政府在2007年《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深圳水环境治理遵循“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原则,实施“截、治、清、补、管”水污染控制与水生态环境改善基本策略。这一策略在石岩水库水环境治理中得到了综合有效的应用。

水环境治理的还债措施是“截”,截住漏失的污水,2008年开工建设的石岩水库截污工程将从根本上杜绝点源污染;水环境治理的根治措施是“治”,自2008年以来铁岗·石岩水库管理处深入开展的“重民生、保水缸”行动为水环境污染的根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石岩河、运牛坑、麻布水三块人工湿地及对已收集污水进行处理,体现为限排污染负荷进入环境水体;水环境治理的辅助措施是“清”和“补”,石岩水库环保清淤一期工程清理出120万立方米的水库底泥,对水库水质的改善效果明显,目前石岩水库补水途径通过石松管网铁石支线补充东部来水、通过北线引水鹅石隧洞补充北部来水,同时石岩水库库湾保护林一期工程、石岩水库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对石岩水库的生态群落及物种都带来了极大的改善;水环境治理的关键措施是“管”。石岩水库隔离围网工程为水库的严格管理提供了工程上的保障,一级水源保护区的常态化严格管理对水环境的改善已经产生日益明显的效果。

目前,石岩水库流域内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水环境治理措施主要有:(1)石岩排污工程主管网工程,主管网经四期建设,建成了总长25.2km的污水管道以及提升能力均为20万m3/d的中途泵站和排污泵站各一座。现水库上游石岩街道污水管网系统每天收集约8万m3污水,经浪心排污泵站抽排进入污水主干管,大大减少了流入石岩水库的污水量,对保护水源发挥了重要作用。(2)石岩排污支管网工程,支管网分四期建设,至今已建成长为75km的支管和一座提升能力为14万m3/d的泵站。2003年全线贯通,目前每天约8万m3的各类污水通过排污管排出流域外。(3)石岩河人工湿地,日处理污水1.5万m3,于2003年通过验收,出水指标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一级A排放标准。(4)石岩(阿婆髻)垃圾填埋场以及过桥窝垃圾填埋的封场整治工作,并分别建设了日处理垃圾渗滤液50m3的治理工程。(5)石岩河人工湿地二期工程,占地10.8万m2,日处理污水4万m3。(6)料坑-麻布污水截排工程,料坑麻布污水截排工程是为了解决料坑村、麻布村污水污染铁岗、石岩水库水源水质而兴建的项目。该项目主要是将石岩料坑地区、西乡麻布地区的污水经排污管网收集后,通过排污总管引流至九围排污工程,经九围排污工程流至固戍污水处理厂,工程总长约13000米,于2007年通过竣工验收。(7)石岩水库清淤工程一期,石岩水库于2008年2月完成了水库清淤一期工程,疏浚库底面积1.55 km2,清淤量1.6×106 m3。(8)石岩水库隔离围网工程,工程于2008年竣工,围网内保护水源地面积5.78km2。(9) 石岩水库库湾保护林一期工程,利用工程辅助措施改变微地形,主要通过选择适生树种进行库湾保护林建设,一方面营造库湾特色湿地生态景观带,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提升库区景观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水生植物系统对入库上游河水进行过滤、分解、吸收、沉淀处理后再排入水库,从而达到防治水土流失,舒缓面源污染,改善水库水质的目的。

为了解和掌握石岩水库在各种水环境治理措施实施后对水质的改善效果,根据深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饮用水水源地表水质月报》公布的数据,对石岩水库污染状况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选用能够反映综合污染状况的 BOD5,同时针对水库易发生的富营养化问题,把TP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详见下表)。

石岩水库历年水质指标变化

从表中可以看出石岩水库以BOD5 为代表的综合污染状况近年来总体持平并略有下降的趋势;TP有减小的趋势,说明石岩水库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富营养化问题,但富营养化有较为明显的逐年减小的趋势,同时综合污染状况正在逐年改善。

2008年作为石岩水库水环境治理的根治措施——石岩水库截污工程开始动工建设,工程的基本原理是对水库入库支流水体按水质参数进行调控处理,处理方式分别采取截排后进一步深化处理、生物净化排放入库、直接排放入库等方式。按石岩水库现状支流情况,分石岩水库东、西岸两个截污处理系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截污控制闸建筑物、截排管道、箱涵及其附属建筑物,调蓄库,西岸前置库、湿地,截污工程管理站管理房等。水库西岸入库支流水质污染相对较轻,采取分质排放、生物净化等处理方式,对运牛坑水及麻布水入库水体通过水质在线监测措施进行调控,对满足饮用水标准的水体直接排放入库,污水分别流入前置调蓄池,通过调蓄池均质和沉淀后进入砾石床过滤,进入人工湿地进行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净化,水质达标后排入石岩水库,两座人工湿地每天处理污水能力达1.2万吨。水库东岸入库支流水质污染比较严重,采用了污水截排的方式,在东岸四条主要入库河流设立截污控制闸,并进行水质在线监测,根据水质变化情况自动调节闸门的启闭,对水质不达标的旱季污水及初期雨水分别通过截污管、箱涵、明渠汇入调蓄库,对混合污水径流消峰、沉淀处理后再经截排能力为20m3/s的隧洞引至石岩水库下游污水处理厂进一步深化处理,而对可利用的中后期雨水,可根据水质检测结果自动调节启闭截污系统的闸门,将水排入石岩水库。

石岩水库截污工程完工后入库污染负荷

石岩水库截污工程将于2012年底投入运行,届时石岩水库流域范围绝大部分点源污染负荷,都将通过截污工程进入污水管网系统,并使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初期雨水不进入水库,对石岩水库的水质改善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目前石岩水库的水环境问题已经得到市区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治理水库的水环境在短期内得到改善,生态环境及水质状况都得到了提升。长远来说,石岩水库水环境的治理,还需要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通过科学的治水理念和生态的水务工程建设,恢复并重塑石岩水库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的决定(深发[2007]1号)》 2007 年1月9日

《石岩水库截污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深圳市水务规划院 2006年7月

生态湿地环境治理范文第3篇

就煤矿区采煤塌陷形成的背景条件、发育特征及表现形式进行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对于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0引言

煤矿资源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其在开发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环境效益却也不容忽视。在煤矿资源开采过程之中,经常会诱发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并且会造成该开采区地质破坏、水土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给煤炭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这就要求相关研究人员对于采煤矿区塌陷地质形成的原因及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采煤矿区地质环境治理策略。

1采煤塌陷区的主要灾害类型

1.1泥石流

在采煤塌陷区中经常存在着类似废渣与建筑垃圾等松散状的堆积物,导致在出现暴雨等恶劣天气时,会直接产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样不仅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直接威胁到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

1.2不稳定边坡

在采煤塌陷区中,因为工程井及采空塌陷的共同作用,会直接导致其周边存在众多边坡。而且这些边坡多是岩质边坡,坡体主要为泥岩与砂岩。在采煤塌陷区周边存在的边坡都非常陡峭,而且有较高程度的风化现象。这就导致边坡上裂缝的发育速度比较快,整体的稳定性也相对较差,因此在遇到暴雨天气或受到一些地质环境的影响后,也会直接导致该边坡出现局部崩滑现象,这样就会对当地地质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

1.3滑坡

在采煤塌陷区中,还会因为挖掘原因而导致出现滑坡。一般情况下,滑坡有楔形体岩质滑坡、岩质滑坡与黄土滑坡这三种类型,并且稳定性较差。因此在采煤工况发生改变或出现暴雨等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就非常容易出现边坡滑动等一系列现象。

2采煤塌陷区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思路

目前采煤塌陷区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一个产物,其主要原因是在进行自然资源开采及运用过程中,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对地质环境的保护,并且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在矿区和谐及生态和谐的发展目标下,就需要相关煤矿企业充分加强对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工作,并在此过程之中不断更新环境治理观念及治理思路,这样才能够使采煤塌陷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有机结合在一起。一般情况下,进行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思路有以下几种。

2.1开发旅游资源

在进行采煤塌陷区域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可以借助当地的历史条件,根据塌陷区所形成的大面积积水区域,打造生态旅游的湿地景观。借助在采煤塌陷区开发旅游资源的方式,为当地地质环境的治理提供一定程度的资金,并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有机结合,借助于大力发展历史文化工程及湿地旅游城市的方式,能够实现旅游经济效益[2]。

2.2开发养殖业

在采煤塌陷区中通常会存在大量的积水区域,因此当地民众可以在一些积水相对较深的区域建立鱼塘。 充分运用当地的水资源进行鱼鸭等养殖作业。而在一些积水较浅的区域,还能够进行水产经济作物的种植,并可以建立一些生态蔬菜种植基地。运用这样的做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及地质条件,并能够在此过程中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2.3创建矿山地质公园

对于一些塌陷面积较小的区域,其地表的表现形式往往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因此当地政府可以充分借助这一特征,保留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塌陷场景,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矿山地质公园。

2.4植树造林

在煤矿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植树造林是一种常见的治理方式。在塌陷区域借助闲置的土地种植树木,这样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理环境及加固风沙的作用。但是一些塌陷区域水源较少时,可以运用先进的滴灌技术,有效解决干旱的煤矿塌陷区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

3案例分析

A地区是一煤炭矿业城市,随着煤矿资源过度开采,使得该地区的地质环境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并且形成了采煤塌陷区。在进行该地区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当地政府运用了植树造林、打造农业生态园区及建立矿山地质公园等综合治理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效果。

3.1基本情况

该采煤塌陷区突出的地质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的人居环境、工农业发展及城市发展规划,并且制约该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其具体情况如下:a)采煤塌陷区的地形地貌景观是“满目疮痍,萧条破败”,其恶劣的生态环境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b)采煤塌陷区因长期的煤矿开采工作,使当地的工业及民用建筑产生巨大的变形破坏,并且对周边居民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使正常的生产生活难以继续;c)采煤沉陷区中有内地裂缝、高陡边坡及土壤侵蚀等诸多地质灾害,地下水位也处于不断下降的状况,土地及水资源也都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图1为该地区总貌。

3.2治理目标

根据当地政府规划,需要对该采煤塌陷区的地质环境进行治理,并且需要达到“一带二区三湖四点”为特色的城市生态公园。在这一大的治理目标下,可以将该项目分为以下三个目标:a)重新利用该塌陷区的大面积土地资源,并彻底改变该地区的地形地貌;b)进一步消除当地的内地裂缝、地面塌陷及土壤侵蚀等地质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且需要有效遏制该采煤塌陷区的水土流失;c)实现该采煤塌陷区的植被覆盖,从而达到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效果。

3.3治理任务

在进行该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以下几点具体的治理思路:a)对于该采煤塌陷区的裂缝发育区进行地貌重塑,并需要进行裂缝整治及塌陷坑填埋,需要在此基础上将该塌陷区改造为坡度适合的地形,这样就能够为当地土壤重构及土地重新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b)对当地基岩塌陷区及松散层塌陷区的土壤进行工程覆土及施肥改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的土壤性能,恢复当地的种植功能;c)需要在积水塌陷区修筑挡土墙,有效防止该积水坑受到新煤矸石的再次污染;d)在该塌陷区之中实施绿化管网滴灌工程,有效确保该项目实施的林木生产条件;e)需要结合多林种的绿化工程设计,建立一个多林种相结合的生态防护体系及结构合理的生态系统,这样就能够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

3.4技术路线

在进行具体的治理工作前,首先需要对该采煤塌陷区已经治理的状况及待治理情况进行调研,收集该地区矿井开采资料,这样就可以在国内外相关地质环境治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具体土地规划情况进行切实可行的地质环境治理工作。

3.5具体治理措施

a)土地整理。对于一些沉陷坑需要运用煤矸石来进行填埋,并需要对当地的地裂缝运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工艺填补,并需要对当地基岩塌陷区进行高挖低填的施工工艺,需要将整理之后的地形坡度保持在2°~15°;b)防护工程。在治理区内需要对边坡、常年的积水沉陷区及多年形成的工业垃圾堆进行防护处理。其中在进行边坡治理过程中,需要运用坡面清理、覆土夯实的方式进行处理,并且需要运用六棱砖进行护坡。在进行积水沉陷区处理时,需要根据该沉陷区的积水深度及面积等因素针对性地处理,并将其作为一个生态景观来进行施工。在此过程中为确保该地区的安全性,还需要在该积水沉陷区周边修建低矮挡墙。对于生产垃圾则应当按照松散层垂直厚度1m进行处理后,并沿着矸石堆中的南侧修建1.5m的挡土墙,这样就可以防止因为矸石堆积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图2为该地区的区域积水图;c)绿化工程。因为长期的生态破坏,使得该地区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这就需要在平整之后的土地规划中采用林种混交等形式,来完成该治理区的绿化工作。

4结语

在进行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需要理清治理思路,并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采取合理的治理模式,能够在治理该地区地质环境的过程中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取得良好的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唐艳,钱卫明.探析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J].世界有色金属,2016(3):20.

生态湿地环境治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青海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地理位置:青海湖流域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北纬36°15―38°20,东径97°50―101°20,是一个四周群山环绕的封闭式内陆盆地,南傍青海南山,北依大通山,东靠日月山、西临阿木尼尼库山,海拔范围3194-5174米,总面积29623.4144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包括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吉尔孟乡、泉吉乡、伊克乌兰乡、沙柳河乡、哈尔盖乡、三角城种羊场、青海湖农场和黄玉农场,海晏县的青海湖乡、甘子河乡、托勒乡、金滩乡、银滩乡、哈勒景乡以及公共草场和特殊用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的天棚乡、江河乡、关角乡、舟群乡、织合玛乡、快尔玛乡、阳康乡、木里乡、苏里乡、龙门尔乡、生格乡,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倒淌河乡、江西沟乡、黑马河乡、石乃亥乡、湖东种羊场和切吉乡、英德尔乡、恰卜恰镇的一小部分。

2、现状

青海湖区是青海省畜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全省牧区牧业人口的24%,牧区草食牲畜的29%集中在这一地区。但近十多年来,由于超载过牧和大面积开垦草场,该区域草地退化严重。据统计,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为65.67万公顷,占该区域草地面积的34.90%,鼠虫害成灾面积76.89万公顷,占该区域草地面积的40.86%。土地沙漠化速度日益加剧,据2000年的TM卫星遥感图解译测算,目前各类沙漠化土地面积12.48万公顷,其中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达5.09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72%;强烈发展沙漠化土地面积1.15万公顷,占0.39%;正在发展的沙漠化土地面积1.60万公顷,占0.54%;潜在沙漠化土地4.64万公顷,占1.56%。与1986年7.565万公顷沙漠化土地相比,14年间沙漠化面积扩大了4.915万公顷,平均每年以35.07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而且沙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年扩展速率约为4.63%。同时由于气候变暖,干旱少雨,使湖面水位下降,1959-1998年,青海湖水位下降了3.39米,平均以每年8.5厘米的速度下降。作为青海省旅游业王冠的青海湖,正遭受着草场退化、沙化的严重威胁,使得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鸟岛地区草场重度退化面积达5.73万公顷,特别是鸟岛地区以角乌曲为中心的沙化带呈扇形向四周推进,平均流沙厚度14厘米,部分地区已形成“新月型”沙丘,受害面积约0.8万公顷。原来水草丰美的优良牧场已不复存在,风光秀美的鸟岛地区正面临着全面沙化的威胁。青海湖鸟岛是鸟类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园,由于周围生态环境恶化,目前鸟岛连陆,成为沙丘状半岛,鸟类栖息环境明显恶化。青海湖渔业资源减少,珍稀野生动物普氏原羚数量锐减,成为极度濒危的物种。

3、生态环境发展趋势

近百年来湖区气候呈暖干化趋势,在这种气候环境变化的总体特征下,导致湖水位下降,湖面萎缩,湖底沉沙,加之人类活动因素,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如破坏植被、开垦草地、过度放牧等加剧了湖区沙漠化趋势。从青海湖沉积物反映的环境演化规律预示着青海湖发展总趋势将是主湖不断分割,缓慢地经湖湾向子湖演化,最终主湖消失,而湖区的风沙堆积等沙漠化过程将明显地加速这一过程。同时由于受湖泊增温效应的影响,湖区植被的整体景观有朝高寒景观方向演变的发展趋势,草地明显退化。目前湖区总体上生态环境呈现极为明显的恶化趋势,可利用资源数量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如果不对青海湖区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作为我国最大内陆咸水湖和“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七块湿地之一的青海湖,其调节气候,蓄洪和维持特有动植物,特别是水禽栖息地的基本生态功能将会大大削减,甚至丧失,进而制约湖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目前生态治理情况

建国以来,在省上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青海湖区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从50年代就开始了对退化草场的治理改良工作,1975年建立了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1986年开始实施限制捕捞和封湖育渔。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并在项目实施中探索出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和成功的经验。草地建设方面,在逐步开展依法管护和实现合理利用天然草地的基础上,实施了以冬春草地人工种草、草地围栏、牲畜棚圈为主要内容的草地基础建设和防灾配套建设。据刚察县和天峻县的不完全统计,已建成定居房屋面积27万多平方米,大约94%的牧民户实现了定居;累计建设畜棚2600多间,面积约77000多平方米,可使100多万头(只)牲畜使用;畜圈7500多个,围栏草场约9.85万公顷,人工草场2.18万公顷;草原水渠28条,累计全长240多公里;地下管道45条,累计全长238公里,草原机井46眼。在沙丘治理方面采取了封育、补播建立人工草场和工程固沙等措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行退耕还林草,已在湖区全面展开,国家重点生态县建设工程也已在湖区安排实施。尤其1998年以来,在国家计委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青海湖周边的刚察、海晏、共和等县实施了国家重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到目前已投入资金2亿元,其中群众自筹资金1亿元,共建设人工防护林325公顷,围栏草场22万公顷,人工草场2.18万公顷,灭鼠治虫100万公顷,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开始被湖区人民所认识,农牧民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并逐步建立了县、乡等各级生态环境建设技术服务网络,积蓄了一定的技术力量,为后期大规模实施湖区生态环境建设奠定了基础。

5、存在的问题

5.1、需要治理面积大,投入不足,治理与财力矛盾突出

青海湖地区由于受持续干旱影响,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青海湖水位下降等生态恶化现象十分突出,直接影响着湖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以往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建设和投资规模有限,加之青海湖区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区,社会经济基础较差,底子薄,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拮据,群众收入低,对需要长期建设且要高投入的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当地政府和农牧民的投入能力有限,无力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生态建设,其治理速度远远低于退化速度,生态环境得不到根本改善。

5.2、治理与生产矛盾突出

青海湖地区部分草地退化严重,急需实施禁牧封育,但部分草场又是牧民承包的冬春草场,放牧利用在所难免,从而形成封育与放牧矛盾突出,治理成果难以巩固。因此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如对于禁牧封育的草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实施舍饲和半舍饲,发展家庭牧场,从而减轻对天然草场的压力,使退化的草地得到真正的养息。

5.3、部分治理的草地又重新面临沙化的威胁

由于环湖地区草场退化严重,地表植被稀疏,加之风力作用,其风蚀严重,特别是靠近青海湖边区域,土地沙化现象愈来愈严重,经过治理的草地由于受周边地区流沙的侵袭和自我恢复能力较弱的影响,存在着重新面临沙化的威胁,青海湖边部分流沙呈现出向外蔓延之势。

5.4、湖区人口素质低下,全民环保意识淡薄

湖区牧业人口占68.39%,且素质较低,人口增长较快。为了满足因人口剧增所日趋增加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在对湖区资源开发利用中片面追求眼前经济效益,无序地增加牲畜头数,直接造成草地资源的压力加重。此外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乱挖沙生植被,环保意识差,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封育期偷牧、抢牧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边治理边破坏,破坏大于治理的现象,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不到遏制。

5.5、科研和技术推广滞后

在环湖地区不少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但由于缺乏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机制,尚未建立完善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科研成果大部分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生产力。

6、建议及措施

6.1、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青海湖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及重点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尽快建立重大科研和示范推广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库,加快规划基础上的申报工作,争取国家的大力支持;

6.2、青海湖区地域宽阔,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表现出的种种生态恶化现象已对湖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宣传和普及生态环境结构、变化规律,主要因素及环境恶化的特征、危害等科学知识,增加广大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积极参与青海湖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工作;

6.3、抓紧青海湖区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尽快研究制定鼓励招商引资、合作开发、租赁承包经营的优惠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来投资建设青海湖区的生态环境;要通过试点示范,建立起荒滩使用权拍卖、租赁、承包经营的新机制和草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鼓励企业、集体和个人承包开发荒山、荒滩和沙漠化土地,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发展以林、草产业为主导的优势产业;要鼓励牧民群众把补偿资金用于草原建设、技术培训和教育,通过典型引路和宣传教育、政策引导等措施,扩大投资融资渠道,多方筹集资金,在国家投资增加的同时,调动企业、集体、个人的积极性,增加投入,确保规划实施所需要的资金。

6.4、要把生态环境治理与发展区域经济、增加牧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紧密结合起来,正确自理好生态环境治理、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的关系,为规划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

6.5、为落实各项生态治理措施和提高退耕还草、减畜育草及禁牧封育的可操作性,建议落实对农牧民的生活补贴和财政税收补贴机制,使生态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6.6、加强法规建设、普法教育和执法队伍建设,在加强林业、草原、水利设施执法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增加人员,改善手段,加大办案力度,严励惩处和打击盗伐林木、盗猎野生动物,破坏草原植被和水利水保生态设施的违法地为,规范中药材采挖等生产活动依法管理,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建设成果,为青海湖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支持。

生态湿地环境治理范文第5篇

1.1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成效

从工业污染防治情况来看,12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基本达到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要求,77家污染物排放重点企业,主要污染物部分实现达标排放,其中延吉市工业企业排污达标率为96.8%。全州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部投入使用,污水处理率已达到80%以上。

1.2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

实施了长白山天然林保护工程、长白山东北虎保护区和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39个重点项目,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8.6万公顷。生态环境、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初见成效,全州主要城市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或三级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80.3%,国家和省级各类自然保护面积达到65.9平方公里。

1.3水源建设迈出较大步伐

全州湖泊2000年7.83km2,比20世纪50年代初的5.60km2,面积增加2.23km2。全州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101座,作为饮用水水源的水库有7座,水源保证率有了较大提高。

1.4水源地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

严格制定并落实水源地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基本达到地面水Ⅱ、Ⅲ类水体标准,城市饮用水达标率为98.7%。其上游河段水体质量达到功能类别Ⅰ-Ⅲ类水质标准。

2全州水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1水污染问题形势严峻

延边州大多数水源地地处各河流源头或上游,几乎不受重大点源污染。从各河流水源地的时段评价中,汛期(丰水期)部分水质指标偏高的现象表明,我州各主要水源地大部分是受降雨后,随地表径流入河的腐质酸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所致。其污染主要是高锰酸盐等指数超标,总氮也正是受到面源污染物在水库中富集的结果。

2.2供水管网设施老化,影响供水安全

很多城市供水管网年久失修,管网腐蚀等因素,影响和降低了水质。特别是靠地下水供水的居民区,水质不达标问题难以解决。

2.3乡镇水源污染逐年加重

在乡镇、村屯水源保护方面,由于保护设施不完善,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在水源地附近堆放柴草、放养牲畜、乱倒垃圾、破坏植被等现象严重,部分饮用水源已被污染,细菌和大肠杆菌指标超标,直接威胁了农村饮水安全。

2.4湿地减少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延边州沼泽湿地面积急剧减少,由50年代初的884.9km2,减至本世纪初的122.15km2,湿地面积减少762.74km2,平均每年减少15.25km2。

2.5土地沙化

本世纪初,全州沙化面积为12.80km2,比20世纪50年代初的9.19km2增加了3.61km2,年平均扩展速度0.07km2/a;从分布区域情况看,主要沙化面积在图们江流域。

2.6河道断流

虽然降水量较多,但自1980年以后,一些中小河流由于受水利工程和人类活动影响,改变了水文条件,河道时有断流现象发生。如嘎呀河干流上游、汪清河、朝阳河、黄泥河的部分河段,每年1-3月份的100天左右,常发生断流。最大断流长度一般占该河河长的35%~85%。

3改善水生态环境环境的对策

3.1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

强化对全流域的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大对水源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和有危害水源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罚力度,重点支持加快实施垃圾和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禁止在一级保护区内兴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不准在二级保护区内兴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3.2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管理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采取具体措施和办法,认真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政策。完善涉河、用河行为“先审批后开工”程序和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措施。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程序。建立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和水权制度。

3.3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制定和完善我州湿地和水库保护规划。实施“移民工程”和各项治理建设,落实生态补偿和功能区调整措施,对各湿地和水库库区要保护好森林资源,综合治理泥沙淤积问题。在实行封山育林的基础上,加快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工程的进度。

3.4加强水土资源保护

林业部门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协调配合,加大水土资源保护力度,严禁毁林开荒,保护自然植被,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要加快主要江河、重要水源地水环境治理。推进小流域综合整治,推进和完成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建设,以及黑土地治理项目。

3.5强化河湖管理,大力开展以河道整治为重点的水生态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