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一、黄土高原的概况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部偏北部,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黄土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在季节分布上极其不均衡,多年平均降水量介于400~600mm之间,年径流深度只有16mm,水质差,多为咸苦水。与此同时,黄土高原气候较为干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疏、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严重并且存在叠加效应以及本身固有的自然环境脆弱,再加之人为地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破坏植被和过度开采矿产资源,使得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更加集中和严重,生态压力逐渐加大,从而也大大制约了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表现及其原因

黄土高原处于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带,其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具体而言表现为: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黄土质地疏松,多空隙,极易被流水侵蚀;气候差异较大,夏季暴雨集中,降水强度大;水资源严重缺乏,供需矛盾较为凸显;山地丘陵面积大,植被覆盖率低,且遭到滥垦乱伐破坏较为严重。这些危害不仅会降低土壤肥力、加重土地退化、破坏农田、导致泥沙淤积河道和引发旱涝灾害频繁,还会使原本恶劣的气候条件更加严重和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并深入研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症下药,从多个角度探寻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的相关措施,进一步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这对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原因分析: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方面。从土壤而言,黄土高原的黄土具有疏松性、颗粒性、粉砂性的特点,且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较低,这是导致水土流失的内因;在地形上,黄土高原长期受到水土侵蚀切割,塑造了残塬、梁、峁和沟谷等多种地貌形态。加之在强降雨情况下,一般侵蚀量与坡度成正相关。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越快,对土壤的侵蚀力就越强。一定范围内地面坡度愈大,导致的水土流失就更加严重;从降雨而言,黄土高原地区具有降水强度大、降雨集中、暴雨多的特点,暴雨导致的对地表径流的冲刷侵蚀是该地区水土流失频繁发生的主要动因;植被稀疏,覆盖率低,涵养水源的能力严重不足,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二是人为因素方面。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增长过快,且多为贫困、素质不高,为了多种粮食,不惜毁坏植被,在陡坡耕种;过度放牧,减少了草地的覆盖率和限制了草场资源的再生速度;随着当前经济的迅速发展,修路、建厂、开矿以及其他基本建设的大力建设,使得大量废弃土石和工业废渣进入河道,每当遇到暴雨,就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这不仅会制约农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还会增加河流的输沙量,侵占或束窄河道,进而影响江河防洪、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工程。回顾建国60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并于1950-1963年进行探索治理阶段,1964-1978年进行重点治理与缓慢发展阶段,1979-1990年试点小流域综合治理阶段,1991-1999年法制建设、预防为主与重点治理时段,到后来的启动黄土高原重点支流水土保持项目区建设、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以及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治理的同时,相关的法律和配套法规制定也相继颁布实施,这些治理措施为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也发挥了保障和基础工程作用。然而,我们不容忽视当前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还面临诸多需要认真研究分析和解决的问题。针对问题,要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当前水土流失的实际状况,积极探寻水土保持治理的有效措施,从而在源头上扼制水土流失,实现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

1、提高人民水土保持的思想意识

当前,国家虽然已经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到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但是该地区的水土流失仍然严峻,且治理速度相对流失速度还是跟不上。因此,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首先要提高人民水土保持的思想意识,通过各种舆论宣传教育,使得人民真正认识到水土流失的危害,主动提高思想意识,并从行动上给予水土保持工作大力支持。

2、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

随着我国投资体制的改革、新水土保持法的颁布实施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变革,流域机构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变化,创新工作机制,就要转变以往的靠“计划”、“投资”的水土保持行业管理思维,实现“依法、依规、按制度”的管理模式,在深入把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展开对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效治理的相关管理制度的研究分析,从而为依法履行职责打下良好的基础。

3、明确水土保持治理目标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自然侵蚀与人为加速侵蚀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因此,在水土保持治理上我们要明确目标,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只有这样,才能使水土保持防治体系真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纽带、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保障。

4、提高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以小流域为单元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即把支离破碎的土地,分解成不同层次的小流域,对每个小流域进行将其改变成从塬面、坡面到沟道的水土流失完整防护的体系。具体而言,在工程措施上要通过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建基本农田、抽引水灌溉、修筑梯田(针对陡坡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而对于坡度在25°以下的坡地,修筑梯田,保持土壤,减少侵蚀)等实现水土保持治理;在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方面要通过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复种等措施进行水土保持治理。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在小流域规划中要按照大流域治理的要求,实现连片和同步治理。

5、调整农业结构,实现高标准基本农田

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逐步实现退耕还林、还草,杜绝过度放牧。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抓好川地、塬地、坝地、缓坡梯田的工程建设,充分挖掘水资源;结合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实现旱涝保收、耕地布局的稳定、严格和精细化管理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超载过牧的地方应适当压缩牲畜数量,提高牲畜质量,实行轮封轮牧。

四、结语

总之,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严重,而要做好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和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结合当前的客观情况,积极分析和探寻解决问题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改善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波.水土保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调研报告[J].价值工程,2013.09.

[2] 汪习军.关于加快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效治理的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14.06.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流域;生态建设;综合效益分析;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

中图分类号s1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1-0299-02

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东龙头沟小流域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第2批重点小流域,该流域经过5年的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实际调查,具体分析了流域治理的效益,为评价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综合效益提供基础资料。

1研究地区概况

甘肃省正宁县位于东经107°56′20″~108°38′8″,北纬35°14′40″~35°36′18″,县域总面积1 319.5km2,耕地面积2.91万hm2,人均耕地1 360m2。平均海拔1 460m,年平均气温10.4℃,降雨量626.7mm,蒸发量1 500mm,无霜期148d。研究地东龙头沟小流域位于正宁县西南部,系泾河一级支流四郎河支沟,黄土高原沟壑区,侵蚀严重,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第2批重点小流域。域辖山河镇、永正乡2个乡镇,9个行政村,45个村民小组,10 816人,4 436个劳动力。流域总面积45.49km2。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研究方法

小流域生态建设综合效益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附录b中单位面积年增产量与增产值的计算以及治理(或规划)末期有效面积上年增产量与年增产值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2.2数据来源

采用了实际调查和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数据[1-3]。自然条件数据采用流域内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为试点流域逐年按5%的典型农户随机抽样调查与年报核实方法取得;土地利用数据采用1∶10 000地形图外业调绘,采用三级控制用求积仪量算取得。计算期内价格指数,如流域内各项投入、产出定额均采用同期当地市场价格[4-6]。

针对该流域的特点,选取了5年共完成的治理面积26.969 km2,其中梯田387.2hm2,乔木林1 668.99hm2,灌木林183.02 hm2,经济林433.4hm2,人工种草24.28hm2,修建淤地坝3座,水窖418眼,道路13.67km,这其中乔木林主要树种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灌木林主要树种为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subsp.sinensisrous i)、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 pall.),经济林主要包括苹果林、梨林、杏林,人工种草主要草种为苜蓿(medicago sativa linn.)。分年度治理投资情况见表1。

3生态建设效益分析

3.1蓄水保土效益

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中基础效益(保水、保土)的测定方法,拦蓄标准采用该流域的规划资料,径流模数为24 200m3/km2·年,侵蚀模数为5 476t/km2·年。东龙头沟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主要措施的拦泥和蓄洪标准分别为:梯田90%、85%;人工造林(包括乔木林主要树种刺槐、灌木林主要树种沙棘、沙打旺65%、60%;经济林70%、65%;人工种草65%、40%。计算分析得出,2001年各类措施共拦泥7.01万t,蓄水18.39万m3,治理期末的2006年各类措施拦泥14.59万t,蓄水60.1万m3,拦泥蓄水效率分别为58.6%和54.6%,治理后新增拦泥、蓄水效率分别为30.5%和37.9%(见表2)。

3.2经济效益

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中经济效益的测定方法,东龙头沟重点小流域在实施中讲求实效的观念,采用塬、坡、沟治理一体化的综合配置模式,增加了商品流通量,产品商品率由2001年的40.5%提高到2006年的61.1%,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06年人均产粮达到605kg,人均纯收入3 234.48元,治理前后流域总产值和各业产值变化情况见表3。

3.2.1单项措施经济效益。梯田效益根据多年调查资料分析,并对照临近移风沟流域的有关数据,粮食单价1.40元/kg,秸秆0.14元/kg,运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p=pa-pb

式中:pb为该项措施实施前每年单位面积产量(kg/hm2);pa为该项措施实施后每年单位面积产量(kg/hm2);p为该项措施实施后每年单位面积增产量(kg/hm2)。

经计算,2006年 效益达到71.99万元,到2035年将达到2 159.70万元(见表4)。造林效益包括乔木林、灌木林、经济林效益的总和。经计算,治理期间乔木林2006年效益达到236.80万元,到2035年将达到7 104.00万元。治理期间经济林到2006年效益达到288.21万元,到2035年将达到8 646.30万元(见表5、表6)。通过换算,治理期间种草效益2006年达到2.57万元,2035年将达到77.1万元。淤地坝效益2035年将达到57.03万元。小水工程主要计算水窖的蓄水效益,2006年达到6.57万元,2035年预计将达到197.10万元。

3.2.2经济效果分析。该流域治理由单项措施组合而成,把梯田、水窖、淤地坝的经济计算期确定为10年,经济林20年,乔木林15年,人工草地5年。经济计算期内措施更换一次性分摊在生产维护费内。动态贴现率取6%,基准年选治理期末的2006年,以2006~2035年30年作为经济计算期,分析方法采用动态和静态2种。一是静态分析结果。经计算,各项措施的投资回收期分别为:梯田5年,乔木林5年,经济林5年,果园3年,人工草地3年,水窖6年,淤地坝8年。净效益18 608.93万元,投资回收期4年。二是动态分析结果。各项措施的投资回收期分别为:梯田7年,乔木林7年,经济林8年,人工草地4年,水窖7年,淤地坝17年。净效益8 902.91万元,投资回收期7年。

3.3社会效益

一是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完善。在治理期间,通过逐年调整农、林、牧用地比例,到2006年农、林、牧比例调整到4∶7∶1,与治理前的15∶1∶10相比,农业用地减少了35.7%,林业用地增加了94.1%。二是流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经济迅猛增长,粮食自给有余。据统计,到2006年,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 006.00元,比治理前2002年的816.00元增长了145.8%,群众人均消费水平由治理前的352.40元提高至723.60元。

3.4生态效益

一是提高了地表林草覆盖度。龙头沟小流域经过5年综合治理,林地与草地面积逐年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表覆盖度。林草覆盖率由2002年的3.1%提高至2006年的53.9%。加速了农田林网的形成,从而改善了该区域的小气候,促进了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二是有效地提高了土壤的保水能力。由于梯田、林草措施的实施,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改善,从而使环境质量有所提高。三是改善了生态环境。随着各项水保措施实施,流域治理程度由治理前的20.5%提高到2006年的79.8%;侵蚀模数由5 476t/km2·年下降至2 269t/km2·年。

整理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第3篇

摘 要: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由于人类活动方式的影响进而导致该区域环境经常受到冲击和破坏,将潜在的自然环境脆弱性转化为现实。由于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可根据脆弱环境的成因及其主要环境问题,将北方农牧交错带内脆弱环境划分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和鄂尔多斯高原草场退化区。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各区脆弱环境成因及脆弱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各区脆弱生态环境恢复整治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北方农牧交错带;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战略

作者简介:李文彬,河南驻马店人,现信阳师范学院2008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曾参加信阳师范学院2009年度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目前正主持一项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度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

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者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北起大兴安岭西麓呼伦贝尔,向西南延伸,经内蒙古东南、冀北、晋北直至鄂尔多斯、陕北,是从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广阔地带。人类生产活动极不稳定,表现出强烈的过渡性和波动性,正是这种波动性和过渡性导致该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的不稳定性,生态环境极为脆弱[1]。生态环境脆弱性是指生态环境受到外界干扰作用超出了自身调节范围而表现出的对干扰的敏感程度[2]。因而研究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脆弱性,进而提出整治策略加以合理利用,对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黄土高原区

(一) 黄土高原脆弱生态环境的成因

1.泛分布的黄土母质

黄土是―种黄色的、质地均―的第四纪沉积物,由于其结构松散,虽然碳酸盐钙质含量很高,土粒之间依赖碳酸盐胶,但在水中很容易分散,抗侵蚀的能力很低,并且黄土沉积物垂直解理发达,孔隙度大,遇水易造成侵蚀和崩塌,致使地表结构极不稳定,这是造成本区环境脆弱的根源。

2. 降水时间分配极不均匀,降水强度大,多暴雨

黄土高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但变率大。本区年均降水多在250――600mm之间,自东向西减少。降水季节分配极不均匀,一般而言,多雨期降水变率小,少雨期变率大。暴雨降水强度大,降低了水分利用率,还造成强烈侵蚀。

3.自然灾害频繁严重

黄土高原是我国灾害种类多,灾害发生频繁,灾情严重的地区。本区灾害以气象灾害为主,其中又以干旱出现概率最大,影响范围最广,危害程度最重。

4. 人类活动的干扰

人们的不合理或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的结构,造成脆弱生态环境的破坏。本区不适当的人类活动主要表现为滥垦、滥牧和滥伐等。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因子往往在时空上发生藕合作用,加上人类活动外界的干扰,植被受到破坏后,暴雨和各种自然灾害的作用更加明显。

(二)黄土高原区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及综合整治战略

1. 控制水土流失,扭转土地退化趋势

在经济落后、科技不发达的条件下,广大农民只能选择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种粮面积、广种薄收的经营方式,限制了改变现状的内在驱动力。农业始终采取的是一种低投入、低产出、对资源采取掠夺破坏式的方式。因此,黄土高原脆弱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整治绝不仅仅是纯技术问题,必须把它们同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有效地结合起来,应积极改变传统的土地开发利用原则和方式。

2.不断调高人口承载能力

提高黄土高原区域人口承载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治理,即对以土地为中心的水、土、气候、生物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并对资源进行集约利用,以提高农、林、牧、副各方面的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居民收入。二是区域开发,即开发矿产资源,发展加工工业及其他产业以促进乡村人口城镇化,减轻或消除种植业和养殖业对土地的压力。

二、鄂尔多斯高原草场退化区

(一)高原脆弱生态环境成因

1. 土壤性质、结构及土体组成极宜遭到破坏

本区地带性土壤自东向西大致为褐土――栗钙土――棕钙土,在土地利用上有过多次的农、牧业的更替,形成了多元发生土被。表层质地较粗,多为沙壤或轻壤,土壤发育层下伏流沙、砂砾层。如此土壤性质、结构及土体组成,极易受到扰动而遭破坏,进而影响植被发育生长,使土地退化,沙化严重,破坏区域脆弱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2. 风蚀作用较强,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

本区受大陆性气团控制,降水稀少,日变化与年变化较大。春季干旱,地表裸露,加上春季多大风,风蚀作用十分明显。降水形式仍以暴雨为主,强度大,破坏性极强,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3.干旱频繁发生,牧草生物链波动较大

降雨量得季节变化,直接影响牧草和作物生产的波动。从东部草原到西部荒漠草原,牧草生物量的波动逐渐增大。生态系统对干扰非常敏感,作物产量随降雨变化显著。因此,旱年产量减少可能会促进过渡开垦,人们在扩人耕地上寻找补偿,进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4.不合理人类活动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强度增大,超过了本区土地的承载能力。人类活动是生态环境脆弱的诱导和加强因素。

(二) 脆弱生态环境的恢复整治战略

鄂尔多斯高原脆弱生态环境恢复整治战略总体上概括为:地上建立绿色宝库,地下开发黑色宝库;大力发展林业,除建防护林外,着重发展经济林果和饲料林;充分利用林草和农副产,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步伐。对于鄂尔多斯高原区域内部不同脆弱生态环境区的不同特点,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战略措施。

1. 东部沙黄土覆盖的丘陵区

这里草原已大部分垦成农田,由于降水稍多,加之黄土质地疏松,地表又无植被覆盖,所以流水侵蚀切割剧烈,水土流失尤其严重。因此,此地应治沟与治坡相结合,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2. 沙区

对沙漠化的土地采取防护措施,封育沙化弃耕地和退化草场,保护现有植被,结合多种多样的立地条件确定每一地区适宜的草本种类和栽种方法[3],具有引水条件的流沙地应退耕还牧、还林。

3.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区

草场长期超载过牧,导致草原生产能力的退化、沙化、盐碱化,进而导致牲畜生产率低下。因此,应使本区大面积土地做到农牧结合共同发展,实行草田轮作。对天然草场采取封育、补播、划区轮放等方式[4]进行改良,充分发挥其巨大的潜力,为建设合理的畜牧产品基地创造优越的条件。

4. 陕蒙交界处的能源“黑三角”地区

本区应以煤炭资源开发为动力,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以矿区为核心,建立以煤炭开采、能源重化工、动力工业、商品性畜牧业、保护性林业和个体承包为主的耕作业为总框架,辅之以地方副业的总体经济开发综合治理体系。

三、结语

本文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和鄂尔多斯高原草场退化去两种不同类型的脆弱成因地为主线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脆弱性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方式的影响进而导致生态环境脆弱地经常受到冲击和破坏,将潜在的自然环境脆弱性转化为现实,进而制约了经济发展。因此,对自然地理环境过渡带的脆弱性研究和分析,进而减少其发生和造成的损失,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将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廷儒,张兰生.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及预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22.

[2] 张鑫,杜朝阳,蔡焕杰.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集对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0(4).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及成因

根据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时间分布特征,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可分为山地地质灾害和平原地质灾害(地裂缝、地面塌陷等);根据地质灾害活动的时间特点划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变性地质灾害。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和水土流失,最易发生的是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一)滑坡

1、概述

黄土斜坡一般主要为3种岩性构成的多层结构坡体,自上而下的巨厚层为马兰黄土(Q3),含钙质结核或砂砾石的离石黄土(Q2),第三纪上新统红色黏土(N2)层或与基岩接触软弱风化面。离石黄土(Q2)较马兰黄土(Q3)致密,粘性大,透水性稍差;红色黏土层(N2)的粘性更强,致密,透水性差,具有隔水的作用,在地下水的浸润下这些岩性接触面膨胀、软化,易形成滑动面,是产生大型黄土滑坡的初始条件。黄土滑坡是滑坡的·种特殊类型,是黄土区某些斜坡地段的不稳定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而整体向下滑移的地质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等。

分布

综观陕北黄土高原黄土滑坡,有以下分布规律:

(1)地貌类型不同,黄土滑坡活动强度也不同,黄土塬区—土石低山区—土石丘陵区—黄土残塬-长梁区—黄土梁峁区对应的滑坡分布密度由小到大,活动强度由弱到强,表明在一定高差条件下,地形愈破碎滑坡活动愈强烈。

(2)地形剧烈起伏的黄土高原,阴坡比阳坡潮湿,阴坡黄土滑坡多于阳坡。

(3)沟壑丘陵区黄土滑坡分布呈散点状;黄土残塬长梁区黄土滑坡沿边坡呈带状分布。

(4)滑坡、崩塌多发生在河水侵蚀作用活跃、谷坡坡形变化快的地段,故河流的支流滑坡分布密度大于主流两岸。

(5)黄土塬、黄土台塬区的黄土滑坡分布在塬边陡坡及塬内深切沟谷两岸,呈带状。

(6)黄土高原的黄土滑坡多发生在坡度大于35°、坡高大于40m的斜坡地段。

3、诱因

(1)自然型黄土滑坡

由地震、降雨、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侵蚀、坡体自重累进性破坏等因素诱发的滑坡为自然型黄土滑坡。

(2)人为型黄土滑坡

人类活动已成为改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外因力,主要由人类活动(诸如修路、建房切坡、采矿等)因素诱发的滑坡为人为型黄土滑坡。

(3)人为一自然复合型黄土滑坡:

主要由人类工程活动破坏了自然坡体结构,在自然降雨等因素触发下而形成的滑坡。陕北该类滑坡居多。

(二)崩塌

1、崩塌形成的基本条件

(1)斜坡的高度和陡度

据统计,黄土高原梁峁地区的沟壑密度为4—8km/k㎡,相对切割深度为150—200m,最深达500m以上。形成的“V”型谷,谷坡坡度为40°~60°,部分近于直立,为崩塌活动创造了广泛的空间条件。

(2)黄土岩性

众所周知,黄土是结构疏松的黄土岩,力学性质很差。黄土还具有一种特殊的性质,就是对水的作用十分敏感,在浸水或饱水状态下,体积膨胀,迅速崩解,甚至泥化为流塑体,力学强度尤其是抗剪强度急剧降低,容易导致斜坡变形破坏。

(3)地下水

地下水上升是边坡动水压力增大,并降低坡脚土体的强度,直至破坏坡脚而导致上部土体失稳;位于坡体结构面的地下水,既软化结构面降低其强度,也是边坡失稳启动后加速滑动的剂。

崩塌发生的前兆现象

(1)地表出现裂缝

主要是斜坡眉峰或顶部出现与坡面走向大致平行的张开裂缝,裂缝不断增多、延伸、扩大、相互贯通、进而出现错落。

(2)地物标志的移动

坡面出现不正常的掉落土块,发生小型坍塌。

(3)地声

由于岩土相互剪切、挤压和摩擦而发出音响。如洒勒山滑坡前发出像牛的叫声和洒洒响声。

(4)坡脚泉水复活或突然干枯

在滑坡前沿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突然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枯,或出现浑泉或泥浆。例如,陕西宝鸡卧龙寺古黄土滑坡体复活(1955年8月15日复活)前,坡脚处突然冒黑水。

(三)泥石流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水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陕北黄土高原泥石流的诱发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自然原因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坡面陡峭,土壤以颗粒状为主,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地面,植被覆盖少,降水集中,多暴雨。 

2、人为原因 

(1)不合理开挖,导致山坡表面破坏。

(2)滥伐树木,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植保护、土体疏松、冲沟发育、加重水土流失,进而使山坡的稳定性被破坏。

(3)不合理的开垦陡坡,造成表土流失,弃荒另垦,屡弃屡垦。

(4)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开矿、采石。

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一)滑坡、崩塌的防治对策

对陕北地区现有的黄土滑坡、崩塌隐患点,要及时采取积极的工程防治措施,主要包括:

1、抗滑工程

主要有挡墙、抗滑桩、锚杆和支撑工程等。

2、排水

(1)在塬面及斜坡上修建各种类型的沟渠,排除大气降水、地表流水与生活用水等,尽量减少其渗入地下。

(2)在边坡修建各种形式的排水洞、排水沟与排水钻孔(主要是水平钻孔),排除滑坡体后缘和滑体内的地下水以及土层中的地下水。

(3)在塬边斜坡,尤其是滑坡体上严禁修建截蓄地下水的池塘,对原有池塘应进行防渗漏改造,避免排出的地下水再渗入滑体

削坡卸荷

将较陡的边坡减缓或将滑坡体后缘的岩土体削去一部分,以降低滑坡体的下滑力。

防冲护坡

黄土层的抗冲蚀性较差,地表径流会造成河床的急剧下切,为滑坡的形成提供失稳条件。需要修筑导流堤并植树种草,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地貌环境,进而提高斜坡的稳定性。

(二) 陕北黄土高原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1、瞬时避险和对策 

(1)处在泥石流区时,应迅速向泥石流的横向逃离。 

(2)处在泥石流上游的,应立即通知下游可能波及的乡村、城镇和工矿单位做好撤离工作,同时,密切注视泥石流的发展动态,对有可能毁坏或引起次生灾害的生命线工程进行保护措施。 

(3)有关政府部门应立即组织危险区群众撤离和抢险救灾。 

(4)制定应急措施和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对泥石流沟沿线实行管理维护灾害现场社会秩序。 

2、生物措施 

(1)林业措施。植树造林、种植草皮,在泥石流频发地区营造森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护林、护床防冲林和护堤固滩林等。 

(2)农业措施。农业措施有农业耕作措施和农田基本建设措施,主要提高土地的保水保土效能。 

(3)牧业措施。包括适度放牧、改良牧草、改放牧为圈养、分区轮牧等。 

3、工程措施 

(1)蓄水、引水工程。包括调洪水库、截水沟和引水渠等。工程建于形成区内,其作用是拦截部分或大部分洪水、削减洪峰,以控制爆发泥石流的水动力条件。 

(2)支挡工程。主要有挡土墙、护坡等。在形成区内崩塌、滑坡严重地段,可在坡脚处修建挡墙和护坡,以稳定斜坡。 

(3)泥石流排导措施。包括排导沟、渡槽、急流槽等,多建在流通区和堆积区。 

(4)储淤工程。包括拦淤库和储淤库场。前者设置在流通区,就是修筑拦挡坝,形成泥石流库;后者一般设置于堆积区后缘,工程通常由导流堤、拦淤堤和溢流堰组成。 

(5)综合治理。采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可以做到当年见效,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防止泥石流的发生。

(三)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建立群测群防网络

通过开展高精度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调查,查明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研究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对于重要的地质灾害点建立群测群防网络,定期巡测和汛期强化监测相结合,确保当地质灾害出现险情时,能够及时逐级上报。

(四)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人类工程活动是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因此,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当地居民保护地质环境及防灾减灾意识,使当地居民认识地质灾害发生的空间、时间规律性及掌握发生地质灾害时的应急自救知识,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任春株.陕北黄土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及综合防治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5.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第5篇

黄土高原曾是我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秦、汉、唐等兴盛的朝代都建都在黄土高原,但是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变率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化和土壤荒漠化问题日趋突出,气象灾害尤其是旱灾频繁,加之长期不合理开发,区内各地农业生产差别很大,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政府和农业部门在进行农业发展规划时需要了解当地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及其可能的响应程度,以便有的放矢,合理安排开发资金,防患于未然;同时也可为当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低产田改造、推广生态农业和精准农业以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再建设工程提供科学的参考。根据IPCC和FAO有关脆弱性的定义[1,2]及已有研究成果[3~7],本文认为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问题,即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可能响应问题,主要关心的是农业生产过程对各种气候因素变化反应的敏感性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程度。也就是说,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是指某地区农业生产过程对各敏感气候因素变化的可能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生产、生态环境要素对气候变化可能适应的综合响应程度。

2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评估方案

本评估方案首先确定了敏感性和适应性评估指标,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分配指标权重,其次根据有关研究成果确定单指标评估标准和敏感性、适应性计算方案,最后给出了脆弱性计算方案和等级划分标准。

2•1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本文农业生产气候脆弱性研究指标体系的确定,是在参考已有生态脆弱性研究和有关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成果及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研究区域内的实际生产状况,选取和农业生产条件密切相关的气候、生态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因子,采用数学分析和专家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分别选取敏感性指标和适应性指标组合,根据专家打分结果,利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8]。

2•2敏感性指标分级及计算方案

敏感性各指标的评判标准主要参考了有关文献和前期科研成果[9~11],各指标值具体分级及相应敏感性程度等级划分。

2•3适应性指标分级方案及计算方法

根据各地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各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有关科研成果[12~14],可确定适应性各指标判别标准及适应性程度等级划分方案。

2•4农业生产气候脆弱性分级及计算方案

综合考虑上述两方面的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Vp可由式(3)计算得出,并由式(4)作归一化处理,具体等级划分方案。

3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现状评估

本文选取的研究区域为黄土高原地区陕西、甘肃、宁夏3省区内130个县市。鉴于收集到的1990年和1997年资料最全,故本文以这两年作为现状研究个例年。根据前文介绍的评估方案和收集到的初始资料,可以估算出每一个县市相应的敏感性Vp1、适应性Vp2和脆弱性Vp,从而确定研究区内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分布现状。

3•11990年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分析

1990年各县市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适应性和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估算结果。研究区内1990年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陕北东部、关中东南部、陇东北部和宁南地区。适应性较好的地区主要是在陕西关中地区渭河流域,兰州市附近和宁夏引黄灌区等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较差的地区主要集中陕北大部、陇东北部和宁夏南部。综合两个方面的结果可知气候脆弱性程度最高的地区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中部黄土丘陵区和东部水土流失严重区。

3•21997年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分析

同上可以得到1997年研究区内130个县市敏感性、适应性和脆弱性等级分布情况。从图2来看,研究区内1997年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响应最为敏感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东部、陕北大部、陇东和陇中西部、宁南地区等。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影响响应的敏感性较高的县市增加,说明1997年的气候条件更不利于农业生产。适应性较好的地区仍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渭河流域和兰州附近一带,宁夏引黄灌区适应性有所下降,榆林市及附近有所增加;适应能力较差的地区主要集中陕北部分、陇东、陇中大部和宁夏南部。综合两个方面的结果可以发现气候脆弱性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陕北中部、陇东、宁夏南部和陇中南部一带。

3•3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变化分析

研究区内1997年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最为脆弱的县市有9个,与1990年持平;最不脆弱的县市有22个,比1990年增加4个,说明有所减轻。综合两年的估算结果可以发现,农业生产气候脆弱性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陕北中部、陇东、宁夏南部和陇中南部一带,主要是由于当地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反应比较敏感,而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状况也不利于减轻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这与当地农业生产现状基本一致。应该指出的是,影响农业生产气候敏感性和适应性因素很多,相互关系也十分复杂,限于资料和种种原因,本评估方案仅选取了若干主要的因素,设计了一个比较简单的评估方法,与实际相比是不够完整的,还存在着许多科学上的不确定性。但上述分析可以反映出黄土高原农业生产气候脆弱性现状的一个大致轮廓,以供进一步研究借鉴和参考。

4未来农业生产气候脆弱性的可能演变

4•1我国西北地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

为了了解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可能变化,本文采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IPCC推荐的5个最新GCM模式(CGCM、CSRIO、DKRZ、GFDL和HADLEY)模拟结果[15]来确定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根据5个模式平均的模拟结果,我国西北地区在未来50年内温度和降水均有增加的趋势,其中温度增加的幅度比全国平均大,降水增加的幅度与全国平均持平。表5给出了西北地区未来50年温度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可以看出,温度和降水在春、冬季增加的幅度比夏、秋季大,可以认为我国未来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作物越冬和春季生长有利。

4•2基于1997年适应性情景的未来气候脆弱性可能变化

采用上述气候脆弱性现状评估方法,在上列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基础上,估算了有关敏感性指标的未来可能变化(图略),结果表明未来敏感性将呈波动型变化:2010~2020年增加,随后减小,2040~2050年又稍微增加。为了解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影响,首先假定以1997年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适应性情景为基础,分析脆弱性的可能变化,结果如图3。从图3可以看出,在只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影响下,研究区内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一直较高的地区集中在研究区中部,呈东北-西南向一线,其中2010~2020年脆弱性程度有微弱的增加趋势,其他年份变化不是很明显。显然,这与未来气候变化引起的敏感性波动趋势有关。

4•3基于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情景的气候脆弱性可能变化

为了检测环境治理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脆弱性的影响,本文首先根据现行国家有关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16]、五年计划发展纲要等[17,18]、西部大开发政策[19]和近期生态环境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情况,初步设定有关环境治理指标变化如下:水土流失面积以1%a-1递减,森林覆盖率以0•2%a-1增加,需退耕还林还草的≥25°陡坡耕地比例按5%a-1递减,土壤侵蚀模数按1%a-1递减;进而设定了一个简单的社会经济发展情景(表6),用上述同样评估方法模拟研究区内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适应性及其脆弱性的未来可能变化。脆弱性变化总的分布趋势为:2010~2020年有增加趋势,随后逐渐下降,高脆弱性的区域逐渐从研究区中部向中西部转移并呈减少趋势,脆弱性较高的区域逐渐缩小。2010~2020年有增加趋势,与同期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较高相一致,同时相应的环境治理、社会经济发展还不足以抵御较高敏感性的影响。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发现,最为脆弱的县市主要集中在六盘山西部会宁—武山一带以及陕北中部、宁南和陇东部分县市。

4•4未来气候脆弱性的可能变化分析

综合以上两种方案,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果:在不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情景下,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主要受气候要素变化影响,2010~2020年有增强趋势;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措施下,未来脆弱性的变化在2010~2020年虽有增强趋势,但总体上脆弱性的变化逐渐减弱,高脆弱区向研究区西部转移。这说明东部水土流失区和中部黄土丘陵区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实施一定的环境治理情景下比西部地区更快地减轻,因而在这些区域增加投资,加大水土流失和环境治理力度,推广农业综合开发的潜力比西部大。研究区内西部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缓慢,加之受到西北部沙漠化和荒漠化的影响,近期内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还会维持较高水平,很难降低,在以后的规划中应综合考虑有关对策,增强适应能力,抵御气候变化的可能不利影响。但是由于本评估方案与GCM模式本身存在科学不确定性,上述模拟结果也只是一种初步的探讨,仅给出了黄土高原农业生产气候脆弱性未来变化的可能趋向和概貌,供讨论。

5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讨论

黄土高原有着特殊的地理地貌,水土流失严重,气象灾害频繁,同时长期以来农业的过度开发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面对现实,采取积极的适应措施,防御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促进地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决策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重大问题。本文仅在此提出能提高当地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若干对策措施建议,以供各级决策者讨论参考。

(1)防御与治理并重。调整现有农业结构、改变种植制度和耕作方式,采用农业高新科技,主动防御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趋利避害,以降低当地农业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性;同时加强对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生态环境恶化的治理,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提高当地农业生产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能力,实现发展农业与保护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2)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保障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研究区内人均耕地较我国东部地区多,但区内东部坡耕地多,水土流失严重,西部土壤贫瘠,自然条件差,造成农业生产的后劲不足。在适宜的地方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坡耕地,改造中低产田,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光、热、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现有耕地的生产力,以降低遭受不利气候变化影响危害的风险,减弱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反应的敏感性,促进农业自然资源合理高效的可持续利用。

(3)因地制宜,走综合开发道路。研究区内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差别很大,农业比重也很大,不可能采取统一的农业经济开发模式。节水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式或模式,都可以因地制宜地借鉴采用。尤其是针对研究区内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特点,应特别注意加强这些资源的有序开发;将矿产、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扶持农业、增加农业投入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协调统一起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开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走工、农业和农、林、牧、副业综合开发道路,提高各地农业和地方经济适应气候变化的经济实力,为降低其气候脆弱性提供有力的经济基础。

(4)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广农业高新科技。研究区内农业人口比重大,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农业高新科技和新品种的推广很不利。应大力推广文化扫盲和科技扫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同时建立健全农村高新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鼓励发展资源节约型和高附加值农产品深加工的乡镇企业,增强农民集体或个体经营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