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教育心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学生教育;特殊家庭;心理健康
在我们学校教育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学习环境、身心发展环境已日益优化,但是随着家庭经济困难、父母离异、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家庭成员身患重病现象的不断出现,特殊家庭学生数量在不断地增加。同时也因为一些不良习气的蔓延,学生犯罪率也在增加,这些现象的发展趋势不容乐观。这就给我们从事教育的人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1. 一定要认识到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紧迫性。
(1)分析这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后,就会发现这些学生在客观因素上,由于他们的家庭环境不好、经济条件还很差、学习环境不健全以及缺少父母的监督等因素的影响,很多特殊家庭学生在学习的初期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就更不用说了。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父母迫于生计外出打工,孩子只能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但是这些长辈们已经体弱年迈,再加上经济困难,只能勉强给这些孩子以温饱,怎么能够给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创造环境与条件进而去培养他们呢?还有一些学生家长观念落伍,对子女教育起来,只有简单粗暴的训斥,根本没有对子女出现的心理问题分析过、关心过,因此和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就不能很好的沟通。
(2)在对这些特殊家庭学生教育过程中,家长和学校沟通也很困难的问题时常出现。如在这些学生出现问题时需要和家长沟通,但是有一些单亲家庭找不到家长,在很难与家长沟通的情况下我们教师也是很无奈的;在这些特困家庭里,有的家长素质不高,甚至有的家长不识字,缺少通信工具的家长也很多,学校无法与家长常联系,对学生教育起来就很费时费力。这样看来,家长和学校沟通的困难也造成了对学生进行教育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成为对这些特殊家庭学生教育以及健康成长的障碍。
(3)一些社会不良环境也会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享乐思想的存在、怕吃苦风气的蔓延、金钱至上思想的盛行、网吧的出现等这些社会因素都给学生的健康成长设置了障碍,一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因为成绩差、缺少母爱或者父爱,再加上如果结交了一些校外不良青年,就会造成随心所欲现象的发生,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学校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2. 针对特殊家庭学生,及时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很重要。
(1)作为教育者别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看作思想品德问题,教师对这些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要把学校的课堂教育教学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千万别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作是解决特殊学生心理问题的唯一办法。教师要在课堂上、课后辅导中、主题班会上等多个方面适时的对这些学生加以引导,促进其思想的健康发展。
(2)要求家长明确不管谁是孩子的监护人,父母双方都有教育子女的责任,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要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父母双方要定期到校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协调好孩子的教育问题,教育方法要一致,以免出现反作用。严是爱,宽是害,只要出于一片爱心,孩子是能理解的,但在表达上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让孩子出现逆反的心理。
3. 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的过程中可采取的具体措施。
(1)建立班级档案制度,积极规范管理。为了使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在全面了解特殊学生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特殊学生的档案是必要的。它能使工作有案可查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并为以后的工作总结出经验,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就能对症下药事半功倍。具体可结合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对全校特殊家庭学生进行摸底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建立特殊家庭学生档案;对经济困难者,请求学校在费用上进行减免,使他们倍感学校及老师的温暖等等。
(2)建立班级谈话制度,积极尝试心理咨询。谈话是与学生最好的沟通,面谈、打电话、作业本上谈、书信谈等形式多样,均可视情况而定。针对特殊学生当天具体的表现,分别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耐心细致谈话。当然谈话内容是否切中要害,谈话时机是否最佳,这是谈话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
(3)建立班级心理疏导制度,积极进行行为训练。问题学生中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他们的行为动机往往很单纯,比如守法但不遵纪,他们不至于违法犯罪,但小问题不断,违反校纪班规是家常便饭,且有屡教不改的特点。这时候老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法,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其心理障碍问题消融或合理宣泄、转移,最终达到健康发展。
(4)建立信任激励机制,积极倡导自我教育。从心理学观点看,对学生的信任激励,能使学生排除心理不安全感。除此之外,还可积极尝试让特殊学生参与日常管理,由学生教育、管理学生,甚至可充当临时班主任。对其中表现出色的特殊学生应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愿我们的信任能给中学阶段的他们添上一双隐形的翅膀,让他们更好地走过迷茫,走向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生心理家庭教育
一、个案基本信息
去年本人中途接手一个初三班级(做班主任兼教本班数学),班级有这样一个女生,个子小巧玲珑,梳着马尾辫,比较喜欢打扮,情绪比较容易激动,很有个性,很有自己主见,在班级一直担任纪律委员的职务,同学们都认为她是“母老虎”(私下我也问过其他同学,为什么同学都“怕”她管,同学们说她脸拉下来很严肃很可怕),所以本班纪律都比较好。第三次月考后,她竟离家出走。
二、个案问题产生原因的原因分析
(一)生物学原因
初三女生身体正处在发育阶段,心理上发育也处在成熟阶段,喜欢打扮,注重外表,服装。极易激动,理性分析能力不够成熟,感性思维占上风。学习上缺乏刻苦钻研精神。
(二)学校生活中事件的影响
记得在学校的某一天,她和几个同学利用中自习时间去美术老师办公室学雕刻印章技术,可是到了上课时间他们几个还没有回来,回来后我把他们几个人中的班干部批评了一顿,同时也用戒尺打了一下手。在她认为老师不应该批评她,打她的手,对她来讲根本没有尽到自己作为一个班干部的职责。
(三)家庭的影响
父亲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主要在本地给别人造房子,小学学历,能言会道。母亲是外地人,没有文化,比较迁就老公。整个家庭大小事基本上就是她父亲说了算。她父亲经常和朋友喝酒,喝完酒后喜欢发酒疯,乱说话,说孩子成绩不好。
三、家庭教育的设想与实施
(一)辅导方案的理论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马斯洛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类都是有需要的,人的需要可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是人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2)安全需要,主要指保护自己免受生理和心理伤害的需要,包括避免人身危险、疾病、失业和其他各种各样的危险;(3)社交需要,主要包括感情、归属、被接纳、友谊等需要;(4)尊重需要,包括内在的尊重如自尊心、自主权、成就感等需要与外在的尊重如地位、认同、受重视等需要;
(二)家庭教育辅导方案前提:辅导过程都是老师做理论上的指导,实际操作时由家长去做
(1)第二周,家长在外面把她找到后,这时候她急需要静下心来调整自己的状态,没有立刻送她去学校,而是让她在家待一周让她从体力和精神上慢慢恢复。(2)第三周,家长和她谈话的第一个主题是“认识自己”,现在你处在一个青春期的阶段,无论是从身体还是从思想上,都较初一、二有很大的变化,容易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即使这次你做的这种事情,作为父母亲也不会很气愤,急于发脾气。因为每个人都会从这个阶段过来,所以你也不例外,你不能过于伤心,也没有必要自责。(3)第四周,家长和她谈话的主题是“信任”。家里恰好请姑姑一家来吃饭,姑姑来是开着奔驰小汽车,西装革履来做客的。但是我们家长也是穿着很朴素的衣服,准备很简单的饭菜请客,但是姑姑并不因为身份地位不同,富贵贫贱不同而瞧不起我们,相反很尊重我们家。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认同,想融入别人的生活,想和别人成为朋友,不是靠外表和金钱地位来取得别人的认可,靠的是一颗“心”,也能得到被人的信任。(4)第五周,没有谈有主题的话题,只是暂时的冷处理了一些,也可以说是消化阶段,消化前几周的话题。(5)第六周,家长和她谈话的主题是“持之以恒”。只有持一颗“持之以恒”心,才能在学业上有成就感。每个人都想在自己的学习领域里取得进步,甚至是优异的成绩。(6)第七周,利用周末,陪孩子利用网络看励志电影,家长和孩子谈话的主题“自我实现”。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会在学习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个因人而异。但是如果你在学习,只要你对的起自己,用心在学,我相信你可以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你的人生理想同样也可以实现。
特困家庭学生是高校学生中一个动态的群体,是特别需要关爱又易于自我封闭的群体,是承受巨大压力而又有理想,有抱负的群体。如何为这一特殊的群体创造条件和机遇,需要我们高校思想工作者的努力探索。了解掌握特困家庭学生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相关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关 键 词: 高校 特困家庭学生 心理健康
高校特困家庭学生是指那些家庭月收入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居民平均收入和生活平均最低水准线,本人在校难以维持正常和生活的大学生。随着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别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招生并轨制度的全面推行,高校中一个特殊群体—特困家庭学生群体正在形成。据有关估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有较大增加。在校大学生特困家庭学生人数约占在校生总数的5%—7%左右,大部分特困家庭学生主要来自老少边穷地区,80%左右来自农民家庭。造成这种特困家庭学生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灾害,家庭变故,因病及职工下岗待业等等。高校特困家庭学生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心理上也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往往心理上还要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压力感和挫折感。如何掌握特困家庭学生心理特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有针对性的做好调适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帮助数百万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解决经济困难,使其顺利完成学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推进改革的一项举措,也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存在的
高校特困家庭学生的成长有着特殊的家庭环境。他们中有的身处贫困地区,经济不发达,总体生活水平低,家中兄弟姐妹多,父母抚养能力差;有的过早失去了父亲或母亲,更有甚者失去双亲;有的父母中有一人下岗或两人下岗,又有的家人生病,需负担医疗费用而负债累累;有的是家遇天灾人祸或意外事故等等,每个特困家庭学生的背后都隐藏着许许多多的辛酸与艰难。一个人未成年前,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作用是不容低估的。“特困”的环境使特困家庭学生更懂得自尊自爱,比同龄人更早地感悟了自立自强的深层内涵,独立生活能力、自主性、判断性、适应能力方面都略显优势;特困家庭学生逆境成才的强烈愿望,激发了他们的奋斗精神,增强了忧患意识,在拼搏中,跨入了高等学校的大门。在此同时“特困”的环境又使他们产生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独立意识和依附心理的冲突,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特困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这使我们不得不正视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一般地讲,在校大学生中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以及敌对等方面,特困家庭学生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但相同之中也有明显的差异,首先是两者之间抑郁症状差异大,这是特困家庭学生 心理问题最为严重的方面。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
(二)特困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特点
一般地说,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以及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因素变化、冲突的影响,人们的心理问题普遍地增多。对特困家庭学生而言,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
【关键词】“单亲家庭”;心理教育;原因分析;辅导措施
在工作中我遇到过一些因为各种因素产生心理问题的小学生,其中,出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占的比例较大。根据科学的统计,家庭环境或者说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在少年儿童的成长中所占的比例是最重的,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家庭原因造成的。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文明、进步,单亲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 “单亲家庭”中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突出,这些学生的心理障碍也随之被凸现出来。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问题成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学校来说,对他们的教育无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作为教师理应关心这些心理因单亲家庭因素产生心理问题的小学生,研究由此产生的种种异常状况及其后果和影响。现就在工作中我遇到过一些因单亲家庭因素产生心理问题的小学生的辅导方法谈谈个人的看法。
1 原因分析
所谓“单亲家庭”,是指家庭中父母一方因不幸而死亡,或父母离异子女跟随一方。因此,“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教师更应该关心的是心理因单亲家庭因素产生心理问题的小学生,研究由此产生的种种异常状况以及后果和影响。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问题成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出现心理异常情况的占大多数。孩子无法正确面对家庭的突然变故,然而产生强烈的恐惧和焦虑。同时社会对这类家庭的孩子大多是怜悯和同情,真正的关怀太少。因此这类学生很容易变得自卑,如果长期得不到合理的泄露,性格也会变得敏感和孤僻。
他们常见的心理表现是:
(1)自卑型:表现为沉默寡言,他们从不谈起甚至回避双亲的事,对任何人(包括班主任)都保守着这个秘密。他们填表则隐瞒家庭情况,经济有困难不会申请补助。甚至感到悲观失望、毫无自信。
(2)孤独型:悲观、绝望、精神萎靡不振,生活中没有明确的方向, 对生活失去信心。
(3)独尊型:这类学生有的由于缺少管教,有的由于亲情的隔阂不接受继父母的管教或继父母不便于管得太严,从小就养成了上不服天,下不服地的惟我独尊的心理特点,事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没有父母,没有同学、没有老师,没有他人。
(4)逆反型:单亲学生有的因为父母离异觉得不光彩。因而也受到同学的歧视,慢慢对父母,对家庭产生一种厌恶感。用钱没有节制,常常以谎言骗走家里很多钱。与同学在外面抽烟、喝酒,家里不给钱就吵,有时甚至向老师借钱却从来不还,对这类学生如果放松教育,将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后果。
2 辅导措施
作为教师,只有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心理疏导,促使他在心理上能逐步健康,成绩能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加强。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班主任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的心理建设,加强对他的心理监护,使他的心理健康发展,树立信心,从本质上转化他,进一步提高教育实效。
2.1 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 孩子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要想解决他的不良表现,还得从他的家庭入手。 首先,找家长谈心,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交谈中向家长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不要一味地包办,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其次,走进家庭,了解孩子学习的环境。我建议家长为孩子设计一间书房,或在孩子的卧室里配置书桌和书架,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使孩子有一个安静学习的小天地。 再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作为家长,每天应抽出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来陪孩子,与孩子交流,了解今天老师讲的内容,学校里发生的事、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等,家长也在一旁看看报刊,形成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让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成绩,当他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以打骂相威胁,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2.2 借助环境教育,用爱滋润心灵。情绪的暂时缓解并不等于他们的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会马上消除。由于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心境复杂,对周围的环境也十分敏感。但他们既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与帮助,也不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轻易地表露出来,传达给别人。要从根本上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最好的办法还是借助环境的力量,让他们在理解和鼓励的氛围中自然地融入周边的人际交往。
班级是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尽力创设一个充满爱意的班集体,用教师与同学之间的平等交往、和谐沟通、热情帮助来温暖这些受伤的心灵。在我多年的辅导经验中,发现小组辅导的效果也十分明显,很多学生都能在小组活动中跨越心理障碍。当然更重要的“小组”还是班级。许多学生经过心理宣泄开始愿意将自己的情绪向外传达。在这个环节中,集体对他们的理解和帮助非常关键。在班级中没有冷漠只有热情,不是歧视而是同情,不是怜悯而是尊重。
2.3 挖掘“闪光点”,促进转化。 我发现他虽然经常犯错误,但他依然有向上的愿望,他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不闹事的时候还挺讨人喜欢的,上课认真听讲时也会积极发言,活动中乐于表现自己……所以我们可以发掘他这些向上的可塑性,对他进行再教育。
上课时,有意识地多让他发言,特别当他的回答有新意或声音响亮的时候,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让他尝到发言成功的快乐。万一,发言时回答得不够理想,就及其宽容地予以肯定,培养他的自信心。
每当学校举行比赛,只要能与他对得上号,就要积极动员他参加。同时,教他一些参赛的方法,让他感到老师在关心他,在器重他,在帮助他。在班级活动中,也多为他提供表现的机会,比如讲故事、唱歌、表演课本剧等,因为他的主动参与会使他觉得班上的活动,自己也是一份子,再次在同学中间也树立了一定的威信。
2.4 运用多种评价,促进发展。维果茨基说过:“我们不盯着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该盯着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教师如果不是实事求是地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那么他将自暴自弃,他的个性发展也必然受到限制。因此,要调动他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必须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当他能主动参与劳动时,就及时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当他学习上有一点小进步时,就把她进步的消息告诉家长;当他能主动帮助同学的时候,让同学给予一声感激的“谢谢”;当他做错事的时候,引导他自己找出不对的地方,并想出假如再出现类似情况会怎么去做。当他在家中有出色的表现的时候,由家长反馈给老师,并给予鼓励…… 让他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我一定不会比其他同学差的。在这以后的学习中,我始终坚持“欣赏、夸奖、鼓励”的方针。他的成绩也一步步上升。
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意地安排他们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他们在同伴交往中获得成功。他们通过努力而取得的成就感和被认同感转化为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教师应对他们多进行观察,及时了解他们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探索生活的意义,走上健康的自我超越之路。
【关键词】青春期学生;心理特点;心理教育
青春期是指以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是由儿童逐渐发育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是人体迅速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由于这个期间的发展是非常复杂的、充满矛盾的,又称为“困难期”、“危险期”“第二反抗期”。青春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期,也是老师、家长们最心疼,最头疼的时期,是人生的分水岭。
一、青春期学生的特点
青春期:大约在11、12岁――15、16岁(女孩比男孩早二年左右)
特点:
1.生理的变化
急速成长。个子长高了,体重增加了,体形和面部特征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是生殖系统发育成熟,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
2.情绪的变化
青春期少年的表现,有时相当激烈,粗暴甚至会失控,有人用“疾风暴雨”来形容,大人认为平常的事,却在他们那里引发出高强度的反应。特别是在父母面前情绪更容易失控,做出不理智的事,虽然平静下来之后也会感到后悔、自责。他们还会出现青春期躁动,会出现想接近异性的愿望。男生会偷偷喜欢女生,女生也会暗恋某个男生,但一般都不将对方的情感表露出来,多数都成为一个永久的秘密。
3.心理的变化
由于身体加速成长,生理迅速成熟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以为自己已经成熟。所以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再像“小孩子”一样服从家长和老师,他们希望获得像“大人”一样的权利。又因为发展的不平衡,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方面并未成熟,只处于半成熟状态。这就造成成人感与半成人现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造成反抗期的主要原因。
4.社会性变化
(1)过度“自我”。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像生活在舞台上,把周围人都视为观众,过度地注意自己的外表。如:高低、胖瘦、服装,过度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2)朋友“第一”。他们的交友范围开始缩小,一般是同性别的一至两个人。他们内心对父母是封闭的,但是他们需要有一个能够倾吐烦恼并能保守秘密的地方。就是朋友。这个时候,谁讲话最管用就是朋友。他们极易受身边好朋友的影响,喜欢跟风。如:朋友学习好,他也会关注学习;朋友上网吧,他也会玩游戏;朋友有什么不良嗜好,他学得很快。
(3)批判成人。代表为老师和父母。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父母和老师不再是榜样和权威,他们会看到父母也有很多缺点,对老师品头论足,从而宣告,我是大人了,我不再是小朋友了,我会看问题了,尽管很片面。
二、青春期学生的家庭教育策略
1.家长要转变认识,从心理深处接受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这种发展变化
家长必须认识到,这种变化,是孩子逐渐长大,逐渐走向成熟的正常现象。0――6岁的时候,孩子基本上是家长掌控。6岁以后,孩子是由家长和儿童共同掌控。一旦步入青春期,他们想显示自己的权力和能力,所以遇事就独断独行起来,就会想自己掌控自己的事。故意跟家长疏远,千万别觉得我把你养那么大了,你跟我不亲了。那是因为孩子孩子大了,就不希望家长再用管教几岁儿童的方式方法来管教约束自己,不喜欢家长再那样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地关照自己,不喜欢家长把自己看成小孩子,他们要获得成人感。
2.家长要转变教育风格,注意说话的口气
跟孩子交流时的语言和口气很重要。千万不要喋喋不休地说教,千万不要对一个问题没完没了地讲。特别是妈妈要适度收缩自己的话,别那么嗦,别那么多话劳子。有这么一个故事: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拿走了两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我们会发现自己正用一种自己也不喜欢的语气跟孩子说话,发生这种事情,不是因为缺乏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识。
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重复,而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降低。
3.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
尊重他们所需要的隐私权,不要在外人面前提孩子的“丑事”。这个年龄的孩子有自己的隐私和秘密,需要自己足够的空间。家长不要过多的好奇,像间谍一样,翻抽屉、偷看日记、跟踪调查等。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你这样的做法,会被孩子发现,这就很容易产生矛盾,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相信自己,不理解自己,就会拉远与你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代沟”。因此,无论童年时宝宝的天真烂漫多么令人留恋,你们的关系多么融洽和谐,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他已经开始迈向成人世界。相应的,家庭关系也需要建立不同于以往的模式。要让孩子觉得他是被尊重的,被理解的,当一个人觉得被理解、被尊重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温暖的、安全的、放松的,没有疑虑、没有孤独感,有什么事情就愿意和家长交流,什么秘密愿意和家长分享了。
遇事多与他们商量,倾听他们的意见。家里的事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们的意见合理或与大人的意见一致,就应以他们的意见做出决定。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子女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还要考虑他们的意见,让他觉得他也是家庭的一员,事事要为家庭着想,可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在跟孩子谈论一些问题的时候,其实对家长也是一种放松。也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即:在情感趋同的基础上“掏心”、“交心”,推心置腹地交流,从而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感受长辈的博怀和真诚关爱,从而减轻或消除其对立情绪。
4.家长要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
问问自己,我们最关心孩子什么――孩子的学习成绩。几位家长聚在一起,谈论的最多的是什么,比较最多的是什么――孩子的学习成绩。你来找老师交流,最想问的是什么――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望子成龙的思想可以理解,学习成绩的确很重要,要上大学,要分,考不上不行啊。但仅仅看成绩,孩子不是一个拿成绩的机器,孩子也不是实现我们理想的工具,孩子更不是我们攀比骄傲的资本。我们更应该关心什么?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内心在想什么、孩子的身体素质、孩子是否快乐……有了这些,好成绩自然而然会来的。
5.要做学习型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