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土壤综合治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盐渍化土壤及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危害
1.1恶化生态环境,导致荒漠化的发展
土壤盐渍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盐渍化与荒漠化存在交互作用,盐渍化后不论耕地或非耕地的土壤理化、生物性质都会恶化,团粒结构遭破坏,孔隙度减少,通水性、通气性变差,土壤板结;土壤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大,pH值升高,电导率和可交换性钠比率提高,土壤中的酶活性受到抑制,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转化,使土壤肥力下降;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由于盐渍化的加重,使部分耕地被荒废,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土壤与水体的盐分存在相互作用,含盐土壤会对周围的水体造成盐污染,盐渍化导致耕地资源的质量退化,是农业生态系统不稳定因素之一;盐渍化问题会造成地下水质的恶化,还会对生物多样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根据调查,由于盐渍化与荒漠化交互作用的结果,新疆的农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研究资料证明,盐渍化土壤中过量盐分离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不良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抑制生长、如种子发芽率下降、苗木生长缓慢、开花提前或滞后、结实率下降;离子毒害,如过量的Cl-使植物叶片黄化生长减慢、提前脱落、叶片变小或加厚;当盐分浓度很高时,还可能引起植物在几天内死亡。另据研究,土壤盐渍化还会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伤害植物组织,尤其在干旱季节;由于钠离子的竞争,使植物对钾、磷和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减少,磷的转移受到抑制,影响植物吸收营养,从而影响植物的营养状况;当外界浓度超过植物生长的极限盐度时,植物质膜透性、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和植物营养状况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使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如高盐分浓度可抑制植物种子萌发。
2 新疆土壤盐渍化的综合治理与改良
在认真总结国内外有关盐渍化土壤的治理和次生盐渍化防控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新疆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如下的农业生物化学综合治理改良方案,以实现建设优良的生态环境、适度的开发利用和作物的高产高效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1治理原则
2.1.1改善生态,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新疆地区土壤盐渍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原水系自然流势的改变,打乱了水盐的自然动态平衡,使原生生态环境、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受到干扰,引起生态失衡,导致了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展。因此,在治理改良中,首先必须对受到损害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整和修复,严格禁止和纠正不合理和不科学的经济行为,促使区域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从而求得区域社会经济长期繁荣与稳定。
2.1.2治水培肥,实行治标和治本有机结合
基于防控土壤盐渍化的“水盐定向迁移”原理和“盐分上移地表排盐”技术,实行全新的水利工程改良模式势在必行。但治理脱盐减碱仅是治标措施,多年来新疆治理盐渍化和防控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实践证明,必须通过长期大量施用有机肥料、酸性肥料和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技术,努力补充和平衡土壤中作物所需的各种阳离子,减少对作物生长有毒害的钠离子,通过离子平衡提高作物的抗盐性。因此,在防控盐渍的同时,必须进行肥盐调控,以水洗盐,以肥培土,促进作物高产,使盐渍化土壤由低产变中高产,由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
2.1.3重在治本,实施农业生化技术综合治理改良系统工程
目前,国内外有大量的、具有一定成效的治理盐渍土和防控次生盐渍化的先进技术和措施。值得关注的是,某一项或某几项治理改良技术尽管有较好的效果和效益,但是大多数是治标不治本的单项技术。有的只能产生短期效益,或者是中期效益;有的强调单项工程治理,忽略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等。因此,盐渍化土壤的治理和土壤盐渍化的防控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根据新疆地区的资源条件,从修复生态开始,因地制宜实施农业治理、生物治理和物理化学治理技术措施有机结合的“标本兼治”系统工程,我们称之为“农业生化技术综合治理改良技术”。
2.2 改良措施
2.2.1 物理治理
物理治理改良就是利用一些物理的方法和措施,如兴修水利工程、耕作治理、换土措施等,以达到治理改良盐渍土及防控次生盐渍化的目的。
2.2.1.1 兴修水利工程
充分研究与调控土壤中的水盐运行规律,是农业生化技术综合治理盐渍化最重要的中心环节。通过兴修水利工程措施,如用灌溉淡水把盐分淋洗到底土层或以水渗带盐分排出,淡化土层和地下水等。
2.2.1.2 耕作治理
耕作治理改良主要是对盐渍化土壤的不良物理性质进行改良,改善土壤结构和孔隙度等不良性状,削弱或切断上下层土壤的联系,阻止地下水和土壤水直接上升到地表。
2.2.2 化学治理
化学治理是采用化学改良剂置换盐渍化土壤中的钠离子,从而降低盐渍土中的交换钠离子含量,达到降低土壤钠碱化度的目的。土壤胶体中的主要离子由钠换成钙后,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透水性,促进洗盐速度,达到治理盐渍化的目的。
2.2.3 农业和生物治理
研究资料表明:当土壤含盐量达到占干土重0.2%,植物生长受阻;而当土壤含盐量达到2.0%以上,大多数植物死亡。但是,不同的植物(作物及品种)的耐盐性有很大差异。据初步调查,我国现有盐生植物423种,分属66科,199属。耐盐植物的改良治理功能是:增加地表覆盖,减缓地表径流,调节小气侯,减少水分蒸发,抑制盐分上升,防止表土返盐、积盐。
2.2.3.1 植树造林
树木对水的截留量是作物或草地的10~100倍。盐渍化土壤植树造林,可防风固沙,降低地下水位,调节小气候,抑制盐分上升,还可以减轻旱涝灾害,有很好的治理改良效果。盐渍地造林要选择抗盐碱性强的林种,乔木树种有旱柳、垂柳、刺槐、侧柏、桑树、苦楝、白榆、杏、枣等;灌木树种有枸杞、紫穗槐、沙枣、沙棘、胡杨、小意杨、圣柳、杞柳、白蜡条等。克拉玛依市的经验证明:采用乔乔混交、乔灌混交两种造林模式,可以提高盐渍地造林成活率。
2.2.3.2 种植牧草
治理改良盐渍化,前期最好先种植耐盐碱的牧草。据研究,连续种植牧草后,土壤中的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大都有所增加。根据新疆的治理实践,草木樨、苜蓿等牧草的生物产量高,治理盐碱土效果好。
2.2.3.3 种植耐盐作物
耐盐作物有向日葵、蓖麻、谷糜类、甜菜、玉米、棉花、高粱、大麦等。同时通过遗传育种,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强抗盐新品种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 马春莲,罗成科,许强,等.燃煤烟气脱硫废弃物对宁夏银川北部中度盐碱地及油葵生长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10):3046-3047.
[2] 秦嘉海,吕彪,南永惠,等.糠醛渣的改土增产效应[J].土壤通报,2014(5):237-238,233.
[关键词]坡耕地 水土流失 研究现状 治理措施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1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334-01
坡耕地是指分布在山坡上,地面平整度差,跑水跑肥跑土突出,作物产量低的旱地。是山区人口数量增多与耕地资源缺乏这对矛盾发展的产物。坡耕地水土流失造成河流、水库淤积,导致土壤退化和农业减产。坡耕地的存在,严重制约旱地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坡耕地的治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1 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研究
1.1 影响因素
影响坡耕地水土流失因素较多,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相当多的成就。从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得知,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及降雨等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诸如坡度、耕作水平、耕作方式和作物类型等众多因素都影响到坡耕地的水土流失。
1.1.1 地形、地貌、坡度及坡长
坡度及坡长是在地形、地貌中的具体表现。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坡度影响着降雨入渗的时间,对坡面的入渗产流特征具有明显的效应。在产流情况下,坡度与径流的速度有关,从而影响到坡面表层土壤颗粒起动、侵蚀方式和径流的挟沙能力。坡耕地土壤侵蚀与坡度和地形部位有关,坡耕地土壤侵蚀量在山坡中、上部是侵蚀最严为强烈的地带,而在坡顶侵蚀较弱,在坡下有土壤堆积。土壤侵蚀强度在流域分布呈现上游>中游>下游;土壤侵蚀强度沿坡面分布呈现出较弱―强―弱的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侵蚀强弱交替变化规律。
1.1.2 土壤结构性及耕作底层透水能力
土壤的物理性|特别是土壤的透水能力对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有很大的影响。土壤结构性与侵蚀的关系具有两重性:对于强大暴雨初期或者是一次历时较短的暴雨,结构性好的土壤由于透水性强,雨水渗入土壤并向下渗透,并不形成径流,即使产生径流,也比较小。而结构性较差的土壤上容易产生径流,并把粉碎的的土粒带走。结构性差的土壤产生较大的养分流失。但是当暴雨继续时,由于降水量远远超过土壤的渗透能力,径流量和径流速度都同时增加,土壤的侵蚀作用就取决于表层土壤颗粒与其下部的颗粒的结合能力大小。这时,结构性好的土壤反而比表面平滑结实的土壤易受侵蚀。
对于不透水或入渗能力很低的犁底层的坡耕地,由于其排水能力差,坡地表层土壤很容易达到饱和状态。大多数降雨直接转换化为地表径流或次地表径流,形成较大径流量。土壤和受到径流强烈地冲刷、侵蚀,泥沙随径流大量流出坡地;然而,对于有较好透水能力的坡耕地,显然其排水能力强,坡地降雨除了小部分存储在地表土壤中外,其余通过2个途径转换:入渗水和径流水。地表径流量较小,其冲刷能力弱,土壤侵蚀量也相应少许多,因此,存在不透水底层或入渗低犁底层的坡耕地,具有潜在的严重土壤侵蚀趋势,尤其在初始土壤含水量较高的情况下(二次降雨)。
1.1.3 耕作方式
人类活动中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影响的最大的表现是耕作方式和作物类型。不同的耕作方式和习惯对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具有明显的影响。根据坡耕地坡长、坡度大的特点,顺坡垄较横坡或斜坡垄作更容易产生水土流失。通过轮作、间作、套种等措施可以提高地面覆盖率、增加地面粗糙度,从而降低雨滴溅蚀。据杨友琼等在云南玉米间作蔬菜和草带的试验研究表明玉米间作蔬菜和牧草对径流、土壤侵蚀的影响,间作的水土保持效果优于玉米单作。免耕、深松、少耕、也是研究较多的耕作措施,这些通常和覆盖一起实施,众多研究表明免耕覆盖、深松覆盖能延迟产流、增加入渗、增加稳渗率、提高坡耕地水分蓄积能力和利用效率一。在种植不同的作物时由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习惯及播种季节,需要进行覆盖的作物在生长初期明显能减少水土流失。安雨康韧ü田间试验进行了坡耕地玉米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裸地种植,坡耕地玉米双垄盖膜盖草种植能有效减轻水土流失、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是一项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性耕作措施。
1.2 治理措施
1.2.1 工程措施
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工程技术主要为反坡水平阶、隔坡梯田及坡改梯。反坡水平阶对产流产沙调控作用显著。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隔坡梯田与水窖蓄水配合,不但可满足作物生长过程需水,而且又可防止水土流失,是适宜推广的坡地降雨径流调控方式,这对坡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坡改梯综合治理中人工模拟降雨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达到1小时50mm以上时,坡地均产流产沙,但梯地降雨强度达到1小时60mm以上时才产流产沙,且侵蚀强度远小于坡地,可见梯地的保水保土能力明显优与坡地,在降雨强度不大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完全避免水土流失,坡耕地治理减流减蚀效益显著。
1.2.2 植物措施
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的植物措施主要为植物篱。植物绿篱能改变坡面的微地形,可以有效地对坡面径流进行拦挡,阻滞径流中的悬浮物和推移质,也增加了地表径流的入渗。植物篱对不同粒径的土壤颗粒的流失均有控制效果,但对粒径较大的颗粒的流失控制效果更明显,在减少水土流失的同时,还能减少养分流失,具有良好的保水保土保肥的能力。
2 坡耕地综合治理研究现状
上个世纪80年代大力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来,我国很多专家学者均致力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在坡耕地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应对措施及产生效益等方面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专项研究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很少。至2010年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作以来,我国每年均投入大笔资金进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专项工程。至此,部分专家学者开始就坡耕地水土流失专项治理进行研究,由于开始时间较晚,目前大部分学者的研究均从效益方面着手进行。根据文朝菊、李延庆等的研究表明,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能显著减少水土流失,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土地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显著,达到了促进农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 存在问题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坡耕地产生水土流失的机制、控制措施以及由地表径流产生的水土流失所带来的面源污染等方面。但是对坡耕地治理措施中地表径流转化为壤中流后,养分随壤中流迁移所带来的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和影响方面的研究变化很少。
4 发展趋势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在坡耕地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近几年才开始大量进行,今后将会加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养分流失的调控作用、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及变化过程的长期研究。
由于地表径流转化为壤中流后,存在对降雨形成径流的一个再调节分配过程,在减少水土流失的同时也减少了养分流失。坡改梯对径流的调节再分配以及由此产生的养分迁移将会成为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生态综合汉理;项目布局;项目内容;效益;小高陵流域;青海湟源
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270-01
湟源县小高陵流域位于县城以南、和平乡境内,气候高寒,地形复杂,沟壑纵横,以前由于历史和人为活动的原因
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生态环境极其恶劣,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农民的生活条件艰苦。1990年起,国家实施了农田水利综合项目和“三北”防护林工程,2000~2003年3年间该流域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2002年县扶持进行了生态移民工程,并通过国家投资实施小型综合治理项目,农业水利条件得到了改善,有效遏制了土地沙化、土壤肥力降低的趋势,生态环境走上了良性循环。
1 项目区基本概况
项目区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比较贫困。项目区东边有国道109线通过,地处通往西部牧区的交通要道。项目区包括湟源县和平乡小高陵村,该村总土地面积1 067 hm2,其中耕地面积247hm2(25°以上耕地60hm2);人口2 163人,其中劳动力1 257人;2003年粮食总产1 300t,主要种植小麦、青稞、大豆、油籽等,2003年社会总产值约625万元,其中林业总收入15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 909元。
项目区山势起伏,地形较破碎,海拔2 735.0~3 421.7m,相对高差696m,坡度10~35°,属半浅半脑山地区。项目区气候呈干旱、半干旱状态,年平均气温3.0℃,1月份平均气温为-10.6℃,极端最低气温为-30.9℃;7月份平均气温13.9℃,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2.7℃。年平均降水量400mm左右。从季节分布看,冬春季节降水相对较少,夏秋季节降水相对较多,全年夜雨(20时至第2天8时)量占总降水量的64%,较大的降水量多出现在夜间,12h内大于20mm的降水量夜间占9.2%,年平均蒸发量1 452mm,是降水量的3.6倍。大于10℃的天数只有112d,小于10℃的天数平均为254d,无霜期约110d。
项目区土壤为栗钙土,土层厚度15~100cm,浅山土壤厚度比脑山薄,土壤呈微碱性反应,质地上下不均,结构不明显,立地条件较差。植被种类以旱生性植物为主,多为蒿草、针茅;阳坡地带有人工营造的黑刺等灌木树种,大部分覆盖度较低,只有20%~40%;阴坡地带有人工造林的桦树、青杨、云杉、落叶松等分布,郁闭度0.2~0.6,脑山地区部分阴坡有小片金露梅、银露梅分布。
2 项目建设总体布局
湟源县小高陵流域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以小流域治理为主,对分布在湟水河一级支流药水河西岸的小高陵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治理面积为1 067hm2。
根据项目区的自然条件,湟源县小高陵流域小流域综合治理,本着以下原则进行:一是在总体布局上本着“先易后难、由近及远、分片治理、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水、土、林、田路综合治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同步进行;二是造林以灌木造林为主,封、造、管相结合;三是林种、树种配置上,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实行乔、灌相结合,宜乔则乔、宜灌则灌,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相结合;四是以林为主,多种经营,实行农、林、水综合治理,在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经济效益。以短养长,从事开发利用性生产建设事业。
3 项目建设内容
(1)人工造林建设内容。湟源县小高陵流域现有宜林荒山120hm2,适宜人工造林的100hm2。计划在2005年全面完成整地,并进行以灌木为主的荒山造林;2006年完成全部人工造林,达到水不出沟、泥不下山的绿化标准;为巩固好造林绿化成果,修建护林点2处,配备专职护林员4人,并在人为活动较为频繁的地段设置网围栏。
(2)工程措施建设内容。在湟源县小高陵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中的工程措施主要以治沟为主,规划修建石谷坊12个,计划在2005年完成6个,2006年完成6个。原则上“先上游,后下游”,“先小支沟,后大支沟”进行施工,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有机结合,造林绿化、防灾抗灾有机结合。
(3)农田林网建设内容。为保护好现有耕地,提高粮食单产,2005~2006年,在小高陵流域营造农田林网150hm2,以达到农业稳产高产。营造树种全部为该县乡土树种青杨。
(4)封山育林建设内容。封山育林是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灌丛实施灌丛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进恢复形成森林或者灌草植被;以及对低效、低质有林地、灌木林进行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是以较少的投入取得更大效益的有效途径。规划在小高陵流域进行封山育林200hm2,设置网围栏30km,护林宣传牌4个。
4 效益分析
(1)生态效益。项目建成后,项目区扩大林地600hm2,使昔日的宜林荒山变成林地,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进一步的遏制,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进一步提高。项目实施可以积极地起到改善当地气候条件、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止土壤肥力流失、净化空气、保障农牧民的生存、生活环境的作用。
[关键词]干热河谷 坡耕地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规划设计 措施体系 效益评价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2-0229-02
引言
云南省干热河谷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元江、怒江、南盘江等干流及其部分支流,如绿汁江、普渡河、勐河、龙川江、鱼泡江等深度切割、地形比较封闭的区段,范围涉及11个州、市的34个县(市),土地总面积约1.1万平米公里。
干热河谷地区热量丰富、光热充足;降水少而且集中、蒸发量大,水热不平衡;植被恢复困难、生长量低、覆盖率低。由于人口压力大大面积开垦的坡耕地,坡度陡,水土流失严重,结果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土壤性状恶化,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降低,生态功能和环境调控能力差。
大量研究表明,坡耕地严重的水土流失所导致的农田表层土壤以及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的流失是土壤质量退化的重要原因,对于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的干热河谷地区而言更为突出。因此,通^坡改梯工程的建设,使耕地的保土、保水、保肥能力显著提高,减小流域内水土流失,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提高耕地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逐步形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效地缓控制由于水土流失引发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
现以楚雄州双柏县普龙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这一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区坡耕地治理项目为例,详细说明其规划设计方案,所提出的治理措施及所产生的效益进行详细评价。
1 流域概况
1.1 项目区概况
工程位于楚雄州双柏县大麦地镇境内的绿汁江河谷地带,流域所在区域内坡耕地比例高、面积大,坡耕地面积4.19km2占流域总面积的48.55%。流域涉及人口1562人,全部为农业人口,主要民族有汉族、彝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8%以上。农业劳动力905人,农业人口密度181人/km2。耕地总面积6289.65亩,农业人均耕地4.03亩/人,粮食总产量546.7t,农业人均产粮350kg,农村经济总收入391.94万元,农业人均纯收入1330元/人。
受哀牢山山体南北走向影响,阻隔了东南湿润季风的输入,使河谷底部形成干热条件,其植被稀疏矮小,为多刺灌丛和耐旱肉质植物生长,具有降雨少,蒸发量大,干旱严重的地区特点。流域内光热、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多种热带、南亚热带作物、特种经济植物、热带果树和冬早蔬菜生长。由于气候干热,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经过多年耕种的坡耕地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当地政府、群众对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要求迫切。
1.2 坡耕地坡度组成
流域坡耕地总面积419.31hm2,其中5~8°坡耕地面积为216.64hm2,占坡耕地总面积的51.7%; 8~15°坡耕地面积为108.18hm2,占坡耕地总面积的25.8%;15~25°坡耕地面积为94.49hm2,占坡耕地总面积的22.5%(表1)。
1.3 坡耕地水土流失现状
流域范围内水土流失面积为459.43hm2,其中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419.31hm2,占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91.3%。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中:轻度流失面积216.64hm2,占坡耕地总面积的51.7%;中度流失面积108.18hm2,占坡耕地总面积的25.8%;强度流失面积94.49hm2,占,坡耕地总面积的22.5%,坡耕地上的水土流失量达到1.73万t/a,占流域内年流失量的95.6%,坡耕地上侵蚀模数为4126t/km2.a。造成流域内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干热河谷区域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坡耕地耕作频繁、土壤肥力及黏度下降等因素(表2)。
2 治理措施设计
2.1 坡改梯措施
干热河谷地区大面积的坡耕地是造成流域内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坡改梯后可改变地形坡度,滞留地表径流,稳定土壤,具有保水、保土、保肥作用,进而为山区农、林、牧、副业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本次工程规划实施坡改梯面积6289.65亩,根据流域内土壤、地质、水文、坡度等因素,梯田设计为土坎水平梯田,田坎侧坡63°,根据不同地貌坡度设计田面宽度3.71~9.51m之间,田坎高度设计为四种高度:当坡度在5~9°时,田坎高度设计为1m;当坡度在10~14°时,田坎高度设计为1.2m;当坡度在15~19°时,田坎高度设计为1.3m;当坡度在20~24°时,田坎高度设计为1.5m。田边设蓄水埂,蓄水埂顶宽取30cm,高30cm,内侧坡比1:1,外坡1:0.5。梯田内侧设土质排水沟,由受益农户在每次耕作时自行清理。
2.2 农田灌溉措施
工程区位于绿汁江干热河谷地区,区域内地形高差变化较大,部分区域高差大于200m,考虑到项目区种植热作水果、反季节蔬菜的需要,以及干热河谷地区蒸发量大,土壤保水效果差等特点,灌溉输水系统需具有节水灌溉特性,经综合分析,农田灌溉措施布置如下:采用灌溉主管从河口河水库输水干渠上已预留的取水口取水,根据需灌溉的地块垂直等高线布置支管和分管,引水至各地块中的调节水池内,灌溉配水管采用滴管管道沿田块等高布置。共布置灌溉主管3.19km,支管2.04km,分管9.45km,配水管30.43km,100m3调节水池9座,200m3调节水池6座。
工程区灌溉水源为河口河小(一)型水库,水库配套输水干渠已修建至项目区附近,可供项目区灌溉的流量为0.56m3/s。工程区设计灌水率根据综合治理后的种植作物灌水定额、作物种植比例及灌水时间等综合确定,灌溉保证率取P=75%,灌溉的综合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90。工程区灌水率为q=0.72m3/(s.万亩),最大灌溉流量为0.45 m3/s。
2.3 田间道路及截排水措施
工程区内部道路均为土质路面,由于年久失修,路面狭窄且凹凸不平,雨季难于通行。为了方便农业生产与管理,满足项目区内交通运输需要,本次设计根据实际需要在流域内布置机耕道路和作业便道,道路走向主要考虑原地形地貌条件并充分利用原有的道路系统,尽量节省工程量。
为了满足工程区内交通运输需要,机耕道路路面设计宽度4.0m,作业便道路面设计宽度2.0m,路面采用15cm厚砂砾石铺垫,道路外侧设置C15混凝土路沿,道路内侧设置C15混凝土排水沟,可排除坡面汇水,避免洪水冲刷梯田。根据农户需要针对道路按200m~300m间距设置回车平台。同时为方便群众耕作,沿机耕道路在跨道路排水沟一侧按需要设置下田口,连通机耕路至田块。共布置机耕道路26条、作业便道10条,总长度27270m,田间道路布置密度65.1m/hm2。
3 工程效益
流域内现状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特色经济作物为冬早蔬菜、蚕豆等。由于流域内主要以坡耕地为主,农业基础、配套设施薄弱,耕作及管理技术落后,导致作物产量较低,同时因缺乏合理的产业结构规划,严重制约着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通过本工程的实施,完成坡改梯及配套灌溉、机耕道路和道路排水沟等内容建设,为流域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优越条件。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冬早蔬菜和葡萄栽植。通过流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降低传统低产低效作物种植比例,推广农业新技术,着力发展特色产业,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对坡耕地采取坡改梯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后,流域内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度达90%,年减蚀量达1.18万t,年蓄水效益达32.48万m3,流域内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2098t/km2.a降到726t/km2.a,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全面提高流域内蓄水保土能力,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通过坡改梯及其配套措施的实施,大幅增加流域基本农田的数量,提高耕地的水利化程度,促进流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单位面积的产出大大提高,增加经济效益达24000元/hm2.a。
4 结论
楚雄州双柏县普龙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在设计及后期实施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值得借鉴的经验。
(1)规划思路指导经验:设计过程中山、水、村、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结合外业调查情况,切实做到合理统筹规划。设计过程中注重专业分工配合,以水土保持专业为主,抽调农田水利、水利工程、农村资源与环境和土壤等多个专业人员配合,确保工程实施方案涉及的水土保持规划、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及田间机耕道路治理工程等单项工程内容设计深度。
(2)梯田工程设计指导经验:结合外业实地调查情况,按照当地耕作习惯,合理划定地块边界和田坎控制高度,田面宜宽则宽、宜窄则窄、相近坡度区域尽量保证一梯到头,尽量避免出现加梯现象;针对平均坡度较大的地块,大型推土机施工难度大,通过总结以往经验教训,本次梯田施工修平田面结合地形实际坡度,采用大、小型机械分块施工。田坎和蓄水埂结合区域内土壤、地质等实际情况,施工采用洒水后人工夯实。
(3)灌溉工程设计指导经验:结合项目区水源条件,按照作物种植调整规划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分配计算,配套设计的引水、蓄水、排水、灌溉等坡面水系工程,做到,能蓄能排,保证灌溉引排合理,同时配套好背沟、排洪沟、挡水沟等排水设施;灌溉主管尽量平直,分管沿蓄水埂走。
(4)田间道路设计指导经验:田间道路走线基本沿老路规划,但需结合沿线坡改梯后地形变化,对参照相关小流域项目机耕道路设计经验,对纵坡比、转弯半径进行优化调整,能直则直,尽量减小与坡改梯地块结合处填、挖方边坡高度,保证地块地埂的稳定和地块内灌排自如。
(5)截排水设计指导经验:通过细致的现场调查,结合地形、坡改梯后的路网进行截排水沟布设,做到排水畅通,水不乱流,防止坡面径流进入坡改梯区域,冲毁田面、田坎和蓄水埂,保障坡耕地整治质量及永续利用。
干热河谷地区受流域内坡耕地大量存在、水土流失严重、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通过坡耕地综合治理的实施,将流域内适宜坡改梯的坡耕地全部建设成为梯田,配套相应的灌溉和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改善了流域的生态环境,为流域内种植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有力的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GB/T16453.1-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 何俊.云南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2011(02):11-13 .
[3] 刘丙友,荣建东,周彦明.水土流失对“三农”建设的障碍作用及解决途径[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03):53-54 .
[4] 张信宝,货秀.长江上游坡耕地整治成效分析[J].人民长江,2010,41(13):21-23 .
[5] 余忠明.坡改梯在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z1):178-179 .
[6] 王鸿飞,杨怡虹,刘立春.坡耕地治理的技术措施及效益分析[J].水土保持与防洪,2003,9(03):214-215.
[7] 吴电明,夏立忠,俞元春,李运东.坡耕地治氮磷流失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土壤,2009,41(6):857-861.
关键词: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水土资源是人类存续的根本条件,制约着农业生产和农业持续发展,是社会的基础和国家经济建设的最重要资源。没有充足的水资源和土地,农业和人类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因此,保持水土资源,维持水土平衡,是控制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任务。而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小范围内进行水利资源的综合治理,提高地方农、林、牧业发展,预防地方山洪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
1 小流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
小流域中的水土流失主要是轻中度的水力侵蚀,并且主要为片蚀和细沟状侵蚀,由于长时间受到了地形、降水以及人为因素等多个因素的综合性作用,逐渐形成大量沟壑。水土流失会对流域内的自然生态景观造成严重的破坏,并且其长时间的侵蚀会严重侵蚀地貌、水土,从而导致农耕不畅,对于机耕作业产生了极大的限制,极大降低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制约着农业生产从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加之,部分地区降雨比较集中,特别容易造成大暴雨,土壤母质黏重,蓄渗迟缓,大量的水流汇聚成径流顺势从山坡冲刷,出现了超渗产流,很容易出现跑水与跑肥现象。小流域本身的地势较为起伏,坡耕地的植被缺乏一定程度的保护,上游坡面江水径流未能及时实现蓄滞入渗。在遇到了大雨和暴雨的时候,坡水很容易下泄,泥沙混杂在一起,严重破坏了道路、桥梁的质量,而且会淤塞水利工程,这将对河流下游水域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小流域水土流失汇总,将导致生态系统本身的自我平衡机制受到损害,引起生态调节功能失衡,容易出现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
2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做法
2.1 明确思路,科学规划
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广、成因复杂,水土保持建设必须以科学的规划作指导。规划既要符合水土保持的普遍要求,又要考虑工程的特殊性;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根据总体要求深入调查并编制了实施规划。
2.1.1 积极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农民投资少,见效快,收入多的水土保持方针。
2.1.2 从实际出发,本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科学的、合理地安排好各类土地。
2.1.3 先易后难,先支后干,沟坡兼治。
2.1.4 坚持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低成本,高效益的防护体系;做到网、片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防护林、经济林相结合;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体现生态、社会效益并举的方针。
2.2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林草措施使得在治理和开发小流域时,能融为一体,科学结合。将乔、灌木、林草等植物以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在小流域中,不仅可以快速提高地面植物覆盖率,有效地减少暴雨对水土的溅蚀和冲刷,同时也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待草木长成以后,也可为当地的人民提供林副产品,比如木料、燃料、肥料、饲料等。在治理过程中,要以减轻水蚀、增强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根据流域状况、当地的水土、气候因素,采取适地适树的原则,采取工程整地造林和生态自然修复等方式,建造水流调节林和侵蚀沟防护林。
2.3 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
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有高耕作、带状耕作、沟垄耕作,其中抗旱保持耕作的方法比如保留作物残茬、秸杆覆盖、少耕、免耕。这些措施都能够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同时又能够增加自然降水的渗入地下,可以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效果,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
2.4 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的有机结合
自然修复方面的措施:植被好的可以采用封育或者是植被本身繁育的方式来加大植被的覆盖率,起到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对山体上出现有些石质性山体和坡度较大,土层较为单薄的山体区域实行自然修复的措施。在该区域的四周设置禁壕,禁止在区域内实行多种生产和其它的生产活动,比如放牧、采伐等,要不断强化对该区域内的封禁和管理保护方面的工作,让该
域内处在自然修复状态,来不断减少活动所造成的水土流失。
人工修复方面的措施:对疏残林开展人工补植来提升区域内的植被的覆盖程度,从疏林地状况出发,设计补植。对封育荒坡实行草种的撒播,不断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并参照封育荒坡的情况,设计并种撒草籽。
2.5 严格财务管理,合理使用资金,投资效益明显
要切实的搞好工程项目的建设,必须实施县财政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建账,在项目资金管理中,银行根据项目分别社里专门的财务账户,转款专人负责管理,不要对专账进行统一管理,设立专门的人员进行专账统计,再由项目部负责组织验收,制定用款计划。在项目进程中,要根据工程的进度填写支付凭证,由工程监理填写后,向财务部门提出申请,待批准后,按照计划进行支付。工程竣工以后提交竣工工程决算,以此作为财务部门所支付的工程建设资金和对资金运行过程监督的依据。特别是在资金运作方面,要坚持实物为主,每项工程费用都按照管理要求逐级验收,分别是工程技术负责人、施工监理、领导审批等过程。此外并虚心接受监察审计,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截留、挪用工程款等违纪行为。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国家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际,经济得到了飞速地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需要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支持,综合治理小流域是保持水土资源优化生产的源头,只有将小流域的水土综合治理搞好,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小流域的综合生态环境和生产环境,形成一个体系的有机体,将资源充分的开发利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兴虎.暖泉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9,(01).
[2] 王再祥.馒头营子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效益分析[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