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构建企业文化建设

构建企业文化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构建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构建企业文化建设

构建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私营中小企业;企业文化;问题;路径构建

[中图分类号] G05 [文献标识码] A

在我国,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2009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1 0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单是狭义上的私营企业就达到了300多万户,量大面广的私营中小企业广泛参与市场竞争,在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进行技术创新、促进市场资源基础性配置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私营中小企业增强了市场意识,提高了营销能力、生产制造及研发能力,投入了更多的人力、设备、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但因忽视人的因素,忽视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造成人才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研究调查表明,预测一个公司是否优秀的关键因素是这家公司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的能力。企业文化是加强这种关键能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它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文化因素已经成为制约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但目前,并不是每个私营中小企业都建立了优秀或良好的企业文化。有的私营中小企业根本就没有企业文化可言,而多数私营中小企业尽管有企业文化,但由于企业自身的因素,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1 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私营中小企业家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原始的文化基因,但由于私营中小企业认识上的偏差及自身的不足,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1 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目前,我国私营中小企业大都规模较小、企业历史较短,认为企业文化与业绩没有直接的关系,文化战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有的。中小企业应该把重点放在企业制度建立和提高产品质量上,创造更多经济效益,解决生存和发展瓶颈问题。管理者还认识不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生产经营以及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的作用。同时,由于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增长和发展往往表现为长期、隐性的推动作用,这使得很多私营中小企业家不重视或没有精力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一种共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凡是企业,无论大小,都应有企业文化,它有一个形成、发展到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也可以自动自发形成,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文化建设可不加引导。对于私营中小企业来说,如果一开始就自觉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那么就会大大缩短文化自发形成的阶段,从而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1.2 企业文化功利性严重

对私营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关键要素是企业家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目前,我国许多私营中小企业企业家的理念与价值追求是从经济角度出发的,企业的目标就是实现盈利最大化,这种唯功利性的价值观,使得企业重视短期经济利益,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个别企业为追求利润,甚至不惜冒险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无视员工合法权益,劳资矛盾尖锐,劳资关系紧张。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观不认同,工作积极性不高,部分员工甚至还有抵触情绪。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信誉,降低了员工对企业的信赖程度。而人是社会性的,当生存需要解决后,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工作的成就感及自身价值的实现、企业良好的口碑和形象等精神因素更能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私营中小企业应塑造以人为本和注重长期发展的企业文化,用文化去认同人、感召人和激励人,提高企业的精神修养,重视对员工的激励,重视员工的心理因素,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使公司员工深度认可公司的发展方向,并且尽企业的努力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将公司的价值观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外部社会,以加强社会公众对公司的了解、信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凝聚力、向心力,实现价值观念的统一、员工行为的规范化。

1.3 企业文化没有产生推动力

企业文化的在本质上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目的是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并将企业文化落实到员工的日常行为中,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由于产权性质及企业规模的原因,私营企业文化更多地表现为企业家的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是自上而下的。而建立在企业家文化上的企业文化,一方面不能体现广大员工的需求,得不到员工的认同。另一方面,企业没有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内涵不能准确理解。同时,企业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没有建立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尤其不能构建利益共享、劳资双赢的激励制度。加上私营中小企业高层家族、中层泛家族文化的存在,致使理性化制度文化构成的企业基层文化得不到员工的认同,企业文化不能真正从价值理念上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共同实现企业目标的工作积极性,企业文化难以落实到员工的行为上,在推进、改善组织绩效的作用十分有限,企业文化最终难以产生推动力。

2 中小私营企业文化建设路径构建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协调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约束企业行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员工和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外塑形象,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优秀而成功的公司都具有丰富深厚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中最持久的驱动力和约束力。中小私营企业如果想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不被市场淘汰,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就必须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2.1 提高私营企业家对企业文化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构成的重要因素,企业家亲手缔造了企业,同时,他们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个人的价值取向灌输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企业家的个人价值观很多时候就成为企业价值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家必须提高素质,使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由单一追求利润,转变为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胸怀。同时,加强企业家对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决心和信心,正确地对待、实施企业文化发展战略,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亲自参与企业文化理念的提炼,指导企业文化各个系统的设计及建设。政府也要加强私营企业家在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培训和引导,提高他们对对企业文化的认知、理解和实施的能力。最后,还要求企业家能经常对企业发展进行反思和总结,并能从企业发展的重大、日常运行的重大事件以及企业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中敏锐地发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时机和切入点。

2.2 构筑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提炼和提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是对企业愿景、使命、价值观等一系列核心内容进行的归纳、整合、升华与设计。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构建,既要考虑企业家凭主观意愿对企业文化的塑造,更要重视占企业绝大部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期望与价值观对企业文化构建的影响,健康的企业文化应该是大多数企业员工共同参与创造的。企业文化应体现以人为本,应考虑占企业绝大部分的员工的需求,了解他们对企业文化的期望和与真实的想法,了解员工现实的物质要求和价值评判标准、自尊及情感的需求,并在文化构建过程中体现出来,鼓励员工参与到改造企业文化的进程中来,强化员工身上积极的文化因素,弱化他们的消极价值观念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并结合企业特点、历史沉淀与行业特点五个方面,确定相应的企业文化定位,对文化定位进行总结和梳理,构建筑最终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2.3 建立企业文化管理体系

企业文化理念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只有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结合,只有与企业制度、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等硬性条件相匹配,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中,转化为员工的行为规范,形成企业文化运行机制,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企业文化运行机制包括企业战略管理体系、招聘体系、培训体系、行为规范体系、绩效管理体系、激励体系。企业的管理组织架构包括横向的各职能部门和纵向的管理层次。一方面,根据不同部门对企业文化的需求,构成与之相适应的横向的部门文化,通过横向文化建设,使文化渗透到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部位,使企业各个部门形成具有目标一致,分工协调,团结向善的氛围。另一方面,根据企业不同层次对文化的需求,构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纵向的层次文化。高层以身作则,大力推行;中层能够理解并贯彻实施;基层人员能够把企业文化的各种理念体现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通过企业横向和纵向的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和管理层次,形成分工协调、层次分明、执行顺畅、目标一致的文化管理体系,使企业成员团结在组织内,形成一致对外的强大力量,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企业优势资源,最终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保证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和竞争力的提高。

2.4 进行企业文化传播和推进

企业文化的本质就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使员工在内心深处得到认同、接受企业的文化理念并落实到自身日常行为中去的一种经营管理思想。企业文化建设的难点和关键之处不在于提炼好听的理念,而在于企业是否认为这样的理念是对的,并且有勇气改变自己的行为。企业文化理念要真正为广大员工所认同并实践,还必须对企业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播和推进。对私营中小企业而言,一方面要重视发挥企业家的主导作用,企业家必须要身体力行,坚持不懈地倡导,在企业中营造一种信仰企业文化的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利用各种载体、宣传网络、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对企业文化进行渗透和传播,注意发掘理念后面蕴藏的文化内涵和典型,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使企业文化被大多数员工接受和认同,发动全体员工广泛参与。把企业内部企业文化宣传与外部品牌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企业文化促进和实现品牌建设,以品牌建设引导和提升企业文化。通过可感知的文化建设效果,让员工相信企业文化、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从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优秀企业文化的最终形成。

参考文献:

[1]陈丽琳.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

[2]许海峰.浅谈民营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J].中外企业文化,2004(9).

[3]王宜萍.对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思考[J].商业研究,2008(6).

[4]崔静,竭红云.浅析民营中小企业文化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8(3).

构建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股份制企业文化建设

一、要抓好理念文化的建设,大力弘扬核心价值理念,使之内化于心,增强队伍凝聚力

股份制企业的主要特点是投资主体多元化、相关利益多方化和员工成分多样化,如何协调各方和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是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发展理念,是企业凝心集智聚力的思想基础,必须加快培育。要建立核心理念,必须上下结合,集思广益,反复论证,提炼确立。其要义在于把企业的发展与各相关方和有关的个体需求结合起来,引导员工用卓越成就和真诚行为回报各方,实现发展共赢。同时,还要在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提炼出企业的使命、愿景、经营理念、发展战略和各个专业方面的管理文化,形成一整套比较完善的企业发展理念体系。

为使这一理念体系落地实施,真正内化于人心,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一是要建立组织保障,成立相关的组织机构,制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划和不同阶段的工作计划,使企业文化建设做到规范化。二是要加大宣传教育。要制作企业文化手册,每个员工人手一册。通过企业内部刊物、文化墙、网站等宣传工具加大宣传,尽快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宣传输送到每个员工的视觉和思想意识中去。要组织员工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大讨论和企业文化建设答题竞赛活动以及歌唱司歌大赛,在全体员工中引起强烈共鸣。三是要强化示范引导。要注重从企业文化视角发掘和总结先进典型,通过演讲会、公司文化宣传专栏、公司网站及编发《优秀员工事迹选编》等多种形式,对在公司各项工作中追求实现企业价值理念,做出优异成绩的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以及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和广泛宣传,使广大员工从中受到熏陶和感召。四是重视在新员工中进行灌输与推广。要对公司新招收的大学生和聘用人员上入厂前的企业文化教育课,对新设立的机构要举办学习班,强化企业文化的培训和企业经营理念的灌输。

通过持续深入的普及教育,使企业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各利益方对企业的信任度。

二、要抓好制度文化建设,推行卓越绩效管理,使之固化于制,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文化从本质讲是管理文化。为了使追求卓越、真诚回报的核心价值观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得到贯彻落实,切实提升企业竞争力,必须在企业推行卓越的绩效管理准则,全力打造与企业理念体系相适应的先进的制度文化。

要加强对绩效管理准则的宣传贯彻,建立切合企业实际,符合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绩效管理模式,要组织有关专家和人员对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进行全面审核和评价,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从领导、战略、顾客、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经营成果等方面构建具有股份制企业特色的卓越绩效管理体系模式。不断推进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促进各项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抓好行为文化建设,深化达标实践活动,使之转化于行,提高队伍的执行力

企业文化建设所形成的理念最终都要落实在实践上,融合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行为文化建设,强化执行力。

为了使企业文化理念和卓越绩效考核管理落实到员工的实际工作岗位中,使之转化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就要制定一整套企业文化落地实施方案,严格按照落地实施方案去实施。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广泛深入开展“标准化岗位、标准化现场、标准化班组”为主体的达标实践活动。要将不同岗位、现场及班组职责编印成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通俗易懂、操作便利的操作手册发给员工,供大家学习和贯彻执行。对重点岗位和现场,要指派专业人员跟班指导,各车间和班组或生产线都要建立标准化岗位和现场示范点,抓好典型树立榜样。努力使员工养成良好的执行习惯,树立优质化工作的良好行为,全面提高员工的岗位执行力。

要狠抓各项标准执行的监督检查、考核激励和典型示范。对不同岗位、班组和现场要建立不同的考核办法,责任到人,做到日日有记载、周周有考评,月月有奖惩、年年有总结。把日常考核结果作为发放月度绩效奖金的依据,年度考核与年终单位评先进、领导个人奖励挂钩。促进员工照章操作,执行到位习惯的养成,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执行力。

四、要树立团队意识,努力营造和谐氛围,促进企业文化上升到较高层次

构建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第3篇

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企业职工可“零门槛”享受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

目前浙江省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企业职工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务工,都可以到附近的公共文化场所享受免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受任何身份上的限制,真正实现“零门槛”。

二、企业职工文化建设氛围浓厚,各地涌现多个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示范典型

近年来,各地都十分重视企业职工的问题,许多地方通过丰富企业职工文化生活的方式,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当地生活,收到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涌现出许多典型代表。如启动以教育培训、舆论宣传、书报阅览、健身娱乐、综合活动、信息交流“六大阵地”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明珠企业”创建活动。由工会牵头,文化等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共建企业职工文化服务平台。推出“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示范工程――职工书屋”建设,通过这些方法,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工作新格局。

三、提高企业职工文化水平及自身文化生产力

通过近几年的文化建设,企业职工对获取文化知识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整体文化水平较以前有很大进步,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企业职工文化团体。文学创作、舞蹈、音乐等专门团队逐渐成立,艺术水准不断提高。

我们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时期,迫切需要构建更高层次的和谐劳动关系,从而促使企业发展更健康,竞争更有力。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构建更高层次的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建设先进的企业职工文化,是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转型升级和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提升职工整体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载体,更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动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当然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企业职工文化建设:

(一)提高建设企业职工文化的重要性的认识

实践证明,企业文化既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又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一头抓住了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这个基础,另一头抓住了发展社会先进文化这个枢纽,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员工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从根本上说,有利于服务社会、服务员工。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灵魂,就不会有活力,更不会有竞争力。

(二)切实加强企业职工文化阵地建设

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工人文化宫)是指导开展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必须坚持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的公益性质,实现免费开放,以保证职工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快“两馆一站”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合文化站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村落(社区)文化圈建设。以社区和中心村为依托,建设乡村戏苑、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基层图书阅览室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中心。构建村落30分钟文化服务圈、社区15分钟文化服务圈。

(三)完善职工文化建设培训和考评机制

创建企业重视挖掘、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各类文体人才,并提供施展才华的条件和舞台,大力培植有特色、高质量的文体队伍,参加各类市级活动和比赛,进一步提高企业知名度,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召开创建现场会和专题培训会,对企业文化管理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制定培训制度及考核奖励制度等,提高企业文化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联合文化部门积极主动“走出去”,和企业合作,指导企业基层职工文化建设,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推动各级建立完善企业职工文化建设考评体系,将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纳入有关部门的工作考核,促进重点工作的落实。

充分发挥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的作用,宣传各地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社会氛围。

四、推进面向企业职工的“送文化”、“种文化”活动。

推进各级行政部门继续开展为基层为职工的送文化活动。为基层送演出、送图书、送电影,做到企业职工经常有演出、有电影看,天天能读书看报。

整合社会资源,积极举办职工文化艺术节、职工运动会等综合性、群众性的文体活动,组织开展参与面广、接受程度高的行业性、区域性职工文体活动,进一步繁荣企业职工文化生活。

着力改变文体活动单纯娱乐性的现状,注重把形势政策、文明礼仪、卫生保健、科技知识等内容有机的融入到文体活动中,赋予其丰富的内涵。充分利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村之间的良性联动,共同举办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参观考察、座谈交流等活动,增进了解、促进和谐。发挥远程教育网络和企业电子阅览室的优势,为广大企业职工提供快捷、丰富的经济、文化、科技、卫生、教育等信息与服务。

构建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2-0144-02

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发展进入和谐状态是员工的热切呼唤和愿望。在新的历史时期,打造以和谐作为主旋律的企业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不断吸收优秀文化成果,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和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才能融洽方方面面的关系,积聚正能量,形成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群策群力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1 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贯彻以人为本,打造和谐企业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企业的生命线,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企业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能够进一步密切管理者与职工的关系,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干事业的良好局面。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治企之本、兴企之策。贯彻以人为本就是做到事事以职工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为标准,做到权为职工所用,利为职工所谋,把服务企业职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引导职工高品位的价值追求,尽最大努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合理的精神文化诉求。一是心怀感恩之心,呵护善待职工。职工无论在级别、待遇、环境等方面都属于弱势群众。管理者真诚地热爱呵护职工,与职工心连心、心交心,就能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易如反掌,水到渠成。上下级就不再是冷冰冰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水融的和谐关系。职工敬仰管理者的人文情怀和人格魅力,必然焕发出冲天的干事豪情,尽最大力量把工作做好做圆满。二是心怀感激之心维护职工。职工在一线,最辛苦,收入也最低。要真心感谢职工为企业发展的巨大付出,做到有付出有回报,大付出大回报。充分体现职工的认同,与职工共同创造和谐企业。三是心怀崇敬尊重职工。职工虽然地位低,但他们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决策的最终的执行者、企业发展的推动着,离开了职工的辛勤付出,企业发展将成为空谈。作为企业管理者,对淳朴善良的职工应当给以充分尊重,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尊重他们的意见建议。并且认真总结职工创造的新经验,与职工平等交流,民主讨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引导职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达成共识求发展。

2 夯实硬件基础,促进职工成长,打造和谐企业

一是舍得投入,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为文化建设搭建好平台。文化建设离不开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好坏决定着文化建设的质量。企业要本着全而好的原则,不断加强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让职工业余时间有地方玩。二是想方设法抓好软件建设。抓好内部宣传造势,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形成正气。对作出突出成绩的一线职工要加大宣传力度,给以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可充分利用企业网站、报纸等大力宣传一线职工,形成和谐氛围。三是打好人才基础。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首先要对职工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素质的培训,其次是科学理论的培训,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培养自己的人才。造就一批有影响力的人才队伍,就能把企业和谐文化向纵深发展。

3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打造和谐企业

职工工作的环境、内容、方式相对固定、单调,通过开展活动,能够改善环境调节心态,发掘自己潜在能量。一要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形成企业和谐精神。大力倡导学习先进文化的氛围。通过一系列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炼出具有鲜明特色、得到职工认可的企业精神,并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帮助职工牢固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二要创造条件开展多样的职工文化活动,用文化平台展示职工的才艺,营造企业和谐氛围。积极开展书画摄影文学等形式多样的高雅文化娱乐活动,让职工耳濡目染,受到教育。让企业的先进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教育、启迪的功能,提升企业员工的道德观念、理想追求和精神境界。三要抓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不放松,努力凝聚和谐正能量。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进评先树优活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表彰先进,用模范激励职工,在班组、车间,企业以职工家庭四大系列开展创建活动,突出和谐思想内涵,吸引职工广泛参与,最大限度地凝聚和谐企业的强大力量。

4 加强理论实践学习,提高职工综合素养,打造和谐企业

构建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第5篇

一、国有企业集团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集团文化建设研究对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在目前“国资委-企业集团-子公司”的国资监管体系中,国有企业集团有着非常特殊的“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国资委通过履行出资人职责实现对企业集团的监管,企业集团则通过国资委的委托对子公司履行出资人权力来实现对子公司的监管。目前,陕西国有大企业实施集团化经营战略,面临着母子管控和跨文化管理这个难题。因此,企业集团在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对所属各企业业务板块进行重组和整合,建立一系列管控制度的同时,要积极引导、推动企业内部文化的重组整合,消除文化冲突,促进文化融合,形成文化共识,建立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坚韧的精神文化纽带,这样才能不断增强集团的凝聚力、控制力、影响力,真正把“搓堆”状态的名义集团变成一个具有内部有协同优势、外部较强竞争力的强大企业集团,确保集团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

二、国有企业集团文化建设的现状

1.集团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陕西国有企业集团紧紧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核心目标,在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推动制度创新、提高员工素质、塑造企业形象、建设和谐企业等方面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企业文化体系基本形成,绝大多数企业集团都能构建起以理念体系、制度体系、行为体系、管理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体系,形成了完整的企业文化主体构件。二是培育形成先进的企业精神,有力激发了企业广大干部职工振兴企业、产业报国的激情,使企业文化成为了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坚强精神支柱。三是树立了先进的经营理念,进一步推进了思想解放,使企业文化成为了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思想先导和驱动力。四是促进了企业管理升级,使企业文化有效支持了企业可持续发展。五是不断优化和提升了企业形象,使企业文化成为打造企业品牌,推进实施品牌战略的有效手段,树立了国有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2.集团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集团文化核心理念未能被广泛认同。有的企业集团企业文化理念的形成没有经过“全员聚焦”和“向上聚焦”的充分酝酿讨论,集团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宗旨、企业使命、企业愿景等没有达到集团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充分理解和广泛认同,缺乏自身特色的文化内涵和张扬个性的企业精神,执行力也就大打折扣,难以有效执行。二是统一性与多样性关系处理不当。突出表现是一方面过分强调集团文化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以共性代替个性,把统一当做同一,但没有具体的统一内容,工作中多是统一企业文化的做法而没有统一企业文化的本质。另一方面,所属企业过分强调地域、行业等特殊性和自身历史传承,使集团文化与所属企业文化五花八门,难以形成强有力的主流文化。三是集团文化建设载体单一。有的企业集团文化建设的载体比较单一,多通过编写文化手册和组织一些文体活动来推广,未能依托新兴媒体讲国企故事、企业文化。应探索如何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等宣传载体,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管控模式、管理制度、工作标准等管理载体,将集团文化理念以形象化、直观化、艺术化的手段表现出来并使之内化于员工心中,固化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增强集团文化执行力。四是集团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脱节。集团与所属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集团对所属企业的资源作出整体最优、系统最优的配置与利用,以取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益。集团文化建设也应贯穿于集团资源配置的全过程,遵循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但有的集团文化高高在上,企业文化的制度层面及物质层面的建设落后于企业文化的精神层面,或与企业文化精神层面不一致,导致企业集团文化与企业管理融合程度不够,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相互脱节、相互冲突,制约了所属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文化建设积极性。

三、国有企业集团文化建设的思考。

目前,陕西国有企业大集团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先有子公司,后有母公司。由于集团所属企业在地域、行业、产权结构等差异性,造成了集团内部多元文化冲突。如果不能建立起统领全集团的主流文化,以高度认同的企业文化将每个员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势必造成整个集团价值观的混乱,阻碍或滞缓企业改革发展,实现不了集团预期规模效益的递增和发展战略。

1.集团文化建设的方向:一主多元。企业集团多是由核心层(处于集团核心地位的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紧密层(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或者控股公司的)和松散层(包括母公司在内的参股公司或者因契约关系形成结盟公司)组成大型多元化企业。因为所属企业在集团内部所处的位置不同,他们都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并要求将之在集团经营管理中得到反映。同时,每个所属企业由于产业类型的差别、地域的差别或领导价值观倾向不同,他们也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和鲜明的管理风格,也希望这些能在集团文化中得以体现。如果集团文化片面强调某些企业的利益和需求,而忽视了其他企业的利益,那些利益没有得到体现的企业就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集团文化建设,也不愿意将这种不反映自己利益的集团文化引入到自己的企业之中,这样既无法发挥文化的凝聚、激励等作用,而且也无法实现文化对企业经营的促进作用。因此,面对集团内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陕西国有企业集团不可能在内部建立高度统一的企业文化,只能建立战略导向型企业文化,即在集团统一战略的指引下,统一集团的理念、行为、视觉识别系统;所属企业在集团文化的指导下,依据自身条件与环境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集团文化是企业的主文化,具有宏观性、全局性和指导性;所属各企业文化是子文化,具有鲜明的行业性、地域性和操作性。这种一主多元的文化生态既能保证整个集团的统一,又能充分体现所属企业的特点,从而形成既有集团整体特性又兼具所属企业鲜明个性的“共生共荣”的企业集团文化体系。

2.当前集团文化建设的重点:文化整合。集团文化是企业集团的文化。集团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集团公司或公司总部。集团文化建设是指集团公司在尊重所属企业文化差异的前提下,根据整个集团的战略目标,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借鉴和创新相结合等原则,对所属企业的固有文化进行整合,建立起被全集团公司广大员工广泛认可的企业文化。集团文化建设的重点和主要内容是做好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整合。 一是精神文化的整合。精神文化的整合是企业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整合的基础,其主要包括:统一企业愿景,为集团各企业员工确立一个清晰可见的企业发展目标,并与员工一起分享企业的部分成果,以此来消除被并购企业员工的边缘化心理。统一企业使命,即清晰企业的主营业务和发展方向,明确企业的使命追求,厘清企业的社会责任。统一企业价值观,在吸收集团各企业文化原有精华、摒弃原有糟粕的基础上,重塑一个能动的适应外部环境、谋求企业长远发展的价值观念。统一企业精神。吸取集团各企业精神的优秀部分,并加以升华和扩展,提出能激发员工士气的新的企业精神,在新的企业精神的不断完善和深化中消除集团各企业间的不信任。二是制度文化的整合。企业集团完成并购重组后,应当根据集团的组织系统和管理模式发生的变化,相应地调整和重新建立一整套包括新的决策机制、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等企业现代管理运行机制,这些制度、标准和流程应是整合后企业集团价值观的具体贯彻,以此强化集团文化在集团所属各企业的“落地”。三是物质文化的整合。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物质基础,在企业重组过程中,直观地反映企业的意愿和需求,能够进一步强化企业员工对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理解。物质文化整合主要包括,重视新产品的开发,提升服务质量和产品信誉,对工作条件、福利待遇、文化娱乐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统一企业标志形象,及时引入CI,加大宣传力度,对品牌文化和环境进行规范设计,推出提高企业形象和美誉度的各种举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