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造价经济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TU723.3文献标识码:A
不管是在哪一个领域中,工作方法都是一直在不断地变化的,领域中相关的技术也在持续地创新和改革,只有这样领域中各企业工厂的自身发展才能和社会发展节奏相互适应,从而不被社会中竞争激烈的市场所抛弃。在工程造价这方面同样如此,工作人员应该首先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找出来,并且针对这些不足,根据当时企业或者工厂自身现状来制定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案,从而将自身在工程造价过程中经济分析方面的能力提高。
1、工程造价经济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1.1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对全过程的一个控制也是一个动态的控制。其应遵循概算不超结算、预算不超计算和结算不超预算的规律,此三种造价形式之间形成相互补充的关系。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如出现“三超”现象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造价人员编制时出现错误:由于造价人员的业务水平有所欠缺或者因为其他原因造成编制时发生了高估算,对定额、文件等理解模糊造成少计或多记的现象。 [1]
(2)概算与设计严重脱节:由于规划方案和初步设计的编制深度不够,使工程造价人员无法准确编制估算和概算。另外一方面,设计人员应该亲身到现场去考察,加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深度。设计人员应该与造价人员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这个时候应避免出现设计图纸的更改,但概算人员却不知情。
(3)现场经济需要相关部门审核并证明其属实:项目经理需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对工程造价要严格把关。
1.2工程造价经济分析各阶段侧重点不明确
工程造价分析工作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在估算阶段就注重方案的对比,对规划项目的预测评价,在工程估算阶段,要区分项目类别,采用不同的经济价方法对工程造价经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结算阶段就较为注重工程结算投资,它是最重要的数据,我们比较建设规模,建设投资,然后比较两套数据的所计算得出的效益,经过比较选取合适的工程方式来进行施工。而在现实的工作过程中,则会经常在工程造价经济分析的各个阶段抓不住重点,不能做到针对性的数据分析,这就跟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
经验有关,工作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已经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经验较少的情况下就很难准确把握造价经济分析的各个阶段的重点,产生侧重点无法明确的问题存在。
1.3工程造价资料积累的基础工作要落到实处。
应逐步建立起一套合理的量价合一的造价资料体系,并且能够实现网上共享的功能。以往也编制了一些指标,但不很完善。这时就要求工程造价人员要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并把自己每年所做的每个项目和各个专业的主要工程量和价格总结出来,同时也要建立一套合理的造价资料体系。为了使日后经济分析的开展工作能顺利进行,在搜集整理指标的基础工作上必须要做细。当在审查新项目投资情况的时候,可以根据造价体系先查询以往类似项目的工程量和投资情况,然后对照新项目把相关的内容标记下来。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有利于了解每年项目价格的走势和对自审互审及工程预算方面提供有力依据。
2、对工程造价经济分析工作的建议
2.1与相关部门进行通力合作,并且确定带头单位。项目经济评价是一门技术与经济相融合的专业。项目经济评价有效展开的过程中是需要与很多部门来进行协作的,其中包括:设计单位、造价部门、使用单位、财务部门、计划规划部门、上级机关业务主管部门等。在这个时间段内,会出现许多需要协调的事件,所以此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带头单位去进行总体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顺利、有效的开展工作。
2.2 加强对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
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工作人员技能的不过关而导致工程造价分析工作的误差,所以,相关企业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并且建立起合适的考核制度,在技能培训之后进行相关考核,这样在工作人员的技能过关之后再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进行经验的总结才会有更高的效率,在工程造价经济分析的工作中才能出现较少的误差。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2.3将相关的工程参数以及格式加以规范
在进行经济分析相关工作时,工程经常需要跨年实施以及跨地实施,这种情况之下工作人员就无法准确地判定工作应该按照逐渐评价进行评价还是根据区域评价来进行评价。因此工作人员应该将工程相关的参数以及格式事先进行规范,将界定划分明确,只有这样工作人员才能在工作过程中有所依据,从而降低自己在界限方面出现错误的可能性。[2]
2.4建立完善的量价合一造价体系
为了减少我们工作的重复性,我们需要在每一次工程造价经济分析工作结束之后做好总结,做好数据的统计,建立我们自己的数据库,并且实现网络共享,这样在后来的工作过程中,很多的数据分析工作就可以在数据库的帮助下减少繁杂的工作过程,在量价合一造价体系的支持下减少不必要的纠纷,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减少错误的产生,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源和时间资源。
3、结束语:
工程造价中经济分析相关工作能够让我国各地区中工程发展对应的进度加快,所以工作人员只有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不断的解决和总结,将问题原因找出,才能将工程中各方面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解决,使工程需要的成本降低,同时使工程自身进行速度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造价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重要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及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选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一环。目前建设领域普遍存在“轻决策,重建设”、“轻经济,重技术”等现象,直到建设过程中或项目已建成才暴露出经济效益低下、造价失控、技术缺陷及市场预期判断失误等灾难性问题,补救的代价无疑是巨大的,在在此情况下,合理地控制工程造价已经毫无意义了,为此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可行性研究的工程分析及工程造价控制是必须的,是保障决策正确性和避免决策失误的重要手段。
1.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定义及主要工作内容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建设单位在从事建设项目投资活动之前,由专业咨询机构对市场、收益、技术、法规等项目影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分析项目必要性、项目是否可行,评估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项目投资主体提供决策支持意见或申请项目主管部门批复的文件。
在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中,工程经济分析和造价控制的主要工作体现在论证建设项目建设可行性、建设项目市场需求分析、财务评价分析、项目财务收益分析上,最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参考依据。
2.建设项目工程经济分析造价控制
2.1建设项目建设地点及规模的经济分析
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采用工程经济分析方法,对建设项目的建设地质、市场因素、技术因素及环境因素进行比较和评估分析。以输变电工程建设为例,根据《中国南方电网35~110千伏配电网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可行性研究工作重点是从技术经济上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系统方案、工程建设规模、最佳投产时间;选择并推荐合理的变电站站址和相关的线路路径方案,避免后续工作中出现颠覆性因素;提出项目的主要技术原则和工程设想;合理评估项目建设投资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由电力系统、系统通信、变电站站址及工程设想、线路路径及工程设想、环境保护、节能降损、抗灾减灾分析、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等几部分内容组成,并可根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作相应增减。
在进行建设项目经济分析的时候,通常使用盈亏平衡法和平均成本法这两种方法做总体效益比较。盈亏平衡法:是运用量、本、利之间关系的理论,对产品投入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的方法。盈亏平衡分析法又称量本利分析法。它是研究生产、经营一种产品达到不盈不亏时的产量或收入的决策问题。这个不盈不亏的平衡点称为盈亏平衡点。显然,生产量(或销售量)低于这个产量时,则发生亏损;超过这个产量(销量)时,则获得盈利。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与销售额随着增加,当到达平衡点E1时,总成本等于销售额即成本等于收入,此时不盈利也不亏损,此点对应的产量Q0即为平衡点产量;销售额S0即为平衡点销售额。同时,以E1点为界线点,形成亏损和盈利两个区域。此模型中的总成本是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构成的。按照是以平衡产量Q0还是以平衡点销售额S0作为分析依据,可将盈亏平衡分析法划分为盈亏平衡点产量(销量)法和盈亏平衡点销售额法。
平均成本法是总成本除总产量的值,它可作为订定售价的依据,也可做为管制成本的参考。平均成本一般是随产量的增减而做反方向的变动,即产量增加时,平均成本就降低了,此乃由于平均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之故。另外,大规模的生产,由于资源的充分运用及大批量订购与采购的因素,有时也可以降低平均变动成本。例如充分运用工厂的人工产能页使平均人工成本降低,大批量采购原物料,而使平均原物料成本降低等。此种利益乃由于生产规模经济所形成的。
如图:
2.2建设项目技术及设备方案的经济比较分析
部分大中型工业项目,除了对项目总体投资进行经济分析以外,还需要对项目自身的技术条件及设备选型方案等进行工程经济和技术经济的分析,从生产线和设备的先进和适用性、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进行一系列的比选。在进行这类方案比选的时候,通常采用NPV分析法和价值工程分析法。NPV(净现值)是在项目计算期内,按行业基准折现率或其他设定的折现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是评价项目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和方法,数学表达式:
NPV=∑(CI-CO)×(1+i)∧(-t)
净现值法就是按净现值大小来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净现值大于零则方案可行,且净现值越大,方案越优,投资效益越好。
价值工程又称为价值分析是一门新兴的管理技术,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所谓价值工程,指的都是通过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功能分析,使目标以最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数学表达式:V=F/C 其数学意义为实现产品可靠的、必要的功能所需要的最低成本。价值工程主要思想是通过对选定研究对象的功能及费用进行深入分析,对研究对象的每一个功能及其产生的成本进行详细分类,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识别必要功能、不必要功能、多余功能及不必要成本,再对功能成本重新组合,剔除不必要功能和成本,从而提高对象的价值。其中V1说明可能存在不必要或多余功能;V=1说明功能与成本相当匹配,方案可行。
3.建设项目可研经济分析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3.1投资估算精度控制不足
部分可行性研究方案的技术分析中,对于投资估算的精度控制不足。以输变电工程为例,部分可行性研究方案中对于选址选线的确定未获得相关的国土、规划部门的同意,部分是处于国土规划调整变动的范围内,到了初步设计阶段时出现颠覆性变化或者较大的变动,进而导致投资的大幅度增加,使投资估算测算失去意义。
从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理上来看,所谓控制就是指行为主体为保证在变化的条件下实现其目标,按照事先拟定的计划和标准,通过采用各种方法,对被控对象在实施中发生的各种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对比、检查、监督、引导和纠正的过程。控制包括三个步骤:即确定目标标准、检查实施状态和纠正偏差。造价控制分为三个阶段: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应以事前控制为主,即在项目投入阶段就开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作用。控制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组织和时间等。
3.2投资经济方案分析及评价过于理想化
部分投资经济方案的分析流于形式,评价过于理想化,缺少风险管控及风险意识。比如说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在进行某个国外水电站投资方案分析时,未能预料人民币大幅升值带来的汇率损失,虽然考虑了汇率风险补偿,但是却大大延长了投资回收周期,经济方案分析无法反应建设及投资实际情况。
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程经济分析及造价控制是指工程从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方案论证、设计招标等各个管理环节对造价实施控制,使各阶段的造价控制在计划范围以内。在不同阶段工程造价所占的比例不同,据有关资料分析,投资决策阶段对整个项目造价的影响为75%~95%,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经济分析应遵循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行,优化配置资源,合理使用投资,对工程造价进行充分摸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益组合,形成统一、开放、协调、有序的工程经济分析体系,制定和完善项目的经济评价规则。
3.3项目财务分析指数单一
部分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分析中,财务分析指数单一,造价目标控制不得力。在进行可研阶段的造价控制时,首先要确定各种目标值,以便在建设实施过程中阶段性地收集完成目标的实际数据,将实际数据与计划值比较,若出现较大偏差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目标值的实现。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工程发包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其中,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为有效的手段。要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工程造价观念渗透到设计和施工措施中去。再次,要立足于事先控制,即主动控制,以尽可能地减少以至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离。也就是说,工程造价控制不仅要反映投资决策,反映设计、发包和施工被动地控制,更要主动地影响投资决策,影响设计、发包和施工,主动地控制。
4.结束语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就是使用科学的方法在做好成本计划的基础,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依据,用投资估算价控制设计方案的选择和初步设计概算造价;用概算造价控制技术设计和修正概算造价;用概算造价或修正概算造价要强调的是有效控制项目投资。因此要采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控制手段,重视设计多方案选择,严格审查监督前期设计过程,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李传高.浅析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J].山西建筑,2009,(25).
[2]胡凌云.费用效益分析法在某节能减排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经济评价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1,(1).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经济学;管理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工程造价一般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预计或者实际需要支出的费用,为了能够提高在建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工程建设单位不仅需要保证工程质量,而且还需要尽量降低成本,对于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有多种多样,虽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是一定要做到条理清晰,尤其是一些由政府财政投资的项目,对于这种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更要做到十分条理,那么如何能在保证工程建筑高质量,高要求的条件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当前工程项目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难题。
1工程造价超出预算的原因分析及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预算是需要很强的技术性的,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总会出现不可预料到的事情发生,或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即使是施工单位或者是工程项目投资单位都无法准确进行工程造价预算。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严重超出工程造价预算时,就会导致整体的工程造价失控,严重影响到了该项目的建筑工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1受市场环境的影响。一般建筑工程项目是需要长时间进行施工的,在施工的每个阶段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非常庞大的。因此,在进行施工前要准确进行工程造价预算,合理预测市场风险,但是由于建筑材料价格波动范围比较大,存在很大的市场风险,因此给工程造价预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1.2概预算编制的不合理性。概预算编制是准确计算建筑工程造价所需的各种费用情况,但在实际操作中有部分预算编制人员没有对建筑工程的方案设计,施工方法和施工现场进行深入调研,往往使得最终的概预算编制不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经常出现超预算的现象发生,工程造价,预算对整体工程建设具备指导作用和预测作用,但由于各种因素未能准确进行工程造价预算,也使其失去了这方面的作用。1.3招投标过程的不规范。很多建筑单位在施工前会进行招标,但总得来说招投标范围相对较窄,另外,还存在部分单位会利用这个阶段采取故意压价的方式。为了能够体现价格竞争优势。给建筑工程提供较低的工程造价进而中标,为了能够弥补差价,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多会采用偷工减料等方法,降低工程质量标准,但是这样以来,严重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工程造价也缺乏了真实性。
2从经济学角度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思考
2.1客观分析市场价格因素。由于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设施和施工材料用量是很大的,这些材料的市场价格也是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波动不定的。可以说建筑工程绝大部分的费用是用于购置材料和设备的。因此进行预算编制人员要对建筑材料和设施的价格、性能有很清楚的市场了解,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对这些材料和设施进行动态管理。合理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的价格变化趋势预测,通过这种价格差异预测来降低由于市场价格因素而引起的超预算现象。2.2合理控制施工过程的工程造价。不仅要对建筑材料和设备有一定的价格差异预测体系,而且相关工程造价控制人员需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从不同程度上控制好一些潜在的工程。对于建筑材料的预算工作,工作人员要仔细评估每个阶段的施工需要的材料量,在确定最终的材料量后,还需要考察这些建筑材料的价格,尽量降低工程建筑成本,避免工程造价超预算现象的发生。相关施工单位要对建设工程的设计图纸以及预算进行审核,审核工作必须做到公正公开,另外,在审核过程中,应当将重点放在设施选择设计以及规模核对上,根据施工的实际条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优化设计,选择经济实惠并且可行性高的设计方案。2.3优化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机制。除此之外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预算,还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预算管理咨询部门,聘请专业的工作人员,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咨询部门的有关制度,可以通过管理机构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预算,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相关部门可以监督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了解不同阶段的具体施工情况,并且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给出相应的预算依据。有关部门还可以对建筑工程进行招投标进程的监督,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并且规范招投标相关制度。
3小结
工程造价预算对于工程建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由于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范围不断扩大,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工程造价预算问题,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市场环境,以及概预算编制的不合理性等因素影响,使之出现超预算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当客观分析市场价格因素,合理控制施工过程的工程造价,优化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机制。不断规范招投标过程,使得工程建设单位不仅能够保证工程质量,而且还能降低施工成本,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杨木峰.浅谈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的有效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0(12).
[2]付继红.探讨建筑工程造价现状及进行有效控制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11(15).
[3]王力速,张悠悠.关于建筑工程造价构成和造价信息管理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1).
[4]续文华,王艳艳.基于全过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
[5]葛妍,许靖.有效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完善工程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6).
关键词:工程项目;预算;结算;经济学分析
工程造价控制已成为施工领域必须实施的任务,并在当前也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高度重视。从控制职能的管理学视角来看,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若将“造价”归为全面质量管理的对象之一,上述三段式的控制活动实则体现了全过程质量管理的要义。
从目前实际运用中所采用的造价控制的方法可知,其大都集中于利用工程技术来履行三段式的控制职能。笔者认为,还可以进一步充分挖掘预算和结算的经济学功能,来达成对造价控制的目标。不难发现,作为常规业务的预结算工作本身就必须执行,而同时又能完成造价控制的职能。这样一来,不是更好吗?!
为此,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探讨。
一、 造价控制的内在要求
对于如何才能获得造价控制的效果,可以基于不同的实施行为来认识。结合本文的主题,可将造价控制的内在要求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制度完善要求
这里的制度体现为预算制度和结算制度。其中,预算制度不仅包含了预算实务操作规范,还包括预算实施中的协同机制;对于结算而言,则须从阶段性结算和竣工后结算展开制度建设。为何强调制度完善要求呢?首先,上述相关制度已经建立,但在各企业实施过程中还应根据自身的工程项目特征给予具体化;其次,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动态变化的,这就要求制度建设始终处于完善—不完善—完善的逻辑路径上。从现阶段的信息反馈可知,企业在造价控制领域并未充分重视上述二者的功能,从而就在制度建设和完善上表现得明显滞后。
(二)制度实施要求
制度实施便是将预算和结算应用于造价控制之中。建立在全流程控制基础上的制度实施,要求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和结算管理。惟有这样,才能为项目施工阶段建立起强大的外部监管机制。然而,目前在工程项目领域(特别是房地产项目领域)却因诸多原因淡化了全面预结算管理的力度;或者说,并未认真履行制度实施的各种要求。这样一来,必然影响到对造价控制的效果。
(三)绩效考核要求
众所周知,绩效考核的对象是“事情的结果”,而对此所实施的激励措施则是针对完成事情的人。基于组织资源范畴来理解这一点可知,制度完善和制度实施都依赖于相关人员的岗位技能和意识。其中,人员的岗位意识则是影响上述要求实现与否的关键。由此,绩效考核要求便成为内在要求之一。
在对预结算进行经济学分析时,上述内在要求就为其提供了路径指向。
二、内在要求导向下对预结算的经济学分析
关于对预算和结算功能的经济学分析,目的在于对这两种常规业务在履行经济任务时的机制进行考察。由此,以下将分别对预算和结算进行经济学分析。
(一)对于预算的经济学分析
从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来看,单就造价技术而言并不存在太大问题,但在跨界协作上却存在缺失。所谓“跨界协作”包括: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协作、各专业人员之间的信息交互等。之所以需要这样,主要归因于:(1)不断变化和更新的工程项目的技术表现已超出了造价人员的知识存量,从而只有在跨部门间的合作下才能精确项目预算。这是实现预算功能的第一步;(2)经验显示,在项目施工、建设阶段是造价控制的重点又是难点。从经济学视角来理解这一点,实则在于“队生产”模式下成员间容易发生“偷懒”行为,进而在监管缺失或不到的情况下将削弱预算管理效果,因此这也就需要进行跨界协作。
以上分析可以总结为:建立在全面预算管理基础上的造价控制管理,因造价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存量限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难以识别施工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并在信息不完善的情况下,无法准确把握项目造价预算的精确值。为此,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制度完善和建设,从而改变这一状况。
(二)对于结算的经济学分析
结算之所以能够发挥执行造价控制的功能,根源于项目分工、协作制度。目前各类型工程项目都由若干模块构成,其中的单一模块任务则由某一项目小组完成。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和完成之后便由工程总负责人对此进行总结算。这样一来,从结算后的数额中便能知晓资金使用是否超出预算;站在工程发包方的角度来看,则是施工成本是否满足造价控制的要求。然而,目前结算在这方面所呈现的功能较为弱化,其仍归因于上述经济学原因。
不难看出,可以通过分别对预结算进行经济学分析和研究,便能为实践中的优化措施提供了切入点。
三、预结算在实践中的优化措施
在内在要求指引下并在经济学分析推动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预结算措施优化。
(一)项目决策阶段
针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影响造价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据经验数据显示,项目决策阶段的正确与否,将在占70%的权重上影响着项目投资费用。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应结合所在地质特征、建设规模,以及项目资金筹措等因素展开可行性分析研究。应在充分考察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作出相对全面、准确的工程造价、确定项目总投资额。
(二)项目设计阶段
工程项目存在着单次人力、物力投入大的特性,惟有把握好项目设计关才能避免不必要与尽量减少实际必须发生的造价波动。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总投资费用的1%,甚至更低,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到70%以上。为此,应在项目设计阶段引入市场要素,即建立项目制度招投标制度。在项目团队设计过程中,应强化项目设计监管制度,即由总设计师对项目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并对项目全过程负责。
(三)项目施工招投标阶段
合理地确定工程标底是施工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因此要把握该阶段的工作重点:(1)完善施工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及招投标的组织管理;(2)编制合理的施工预算标底(或工程量清单);(3)详细分析各投标单位的投标书文件;(4)拟定合同时要措辞准确、严谨,避免由于合同未明确或不严密等原因而造成造价失控或扯皮现象。
(四)项目竣工结算阶段
结算时,必须到工地进行现场核对,严格审查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准确,材料调价是否有依据等,使工程结算造价确切、合理。根据笔者实践经验可知:竣工后的结算额往往会偏离项目预算造价。除去表面上的项目变更、增加的原因及人工、材料处于动态原因外,其中,有关原始凭证等形式要件,其背后经济活动的真实、合理性难以掌握则是问题出现的根源之一。“真实性”指,经济活动发生与否;“合理性”则指,真实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与项目建设有关。
四、小结
从目前诸多文献对造价控制的论述可知,其大都集中于利用工程技术来履行三段式的控制职能。对于这一方式笔者表示认可,但从控制的成本角度而言则值得商榷。本文认为,可充分挖掘预算和结算的经济学功能,来达成对造价控制的目标。这样不仅能够节约造价控制的监管成本,还能促进上述常规业务的质量提升。通过经济学分析,在实践中的从: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标阶段、竣工结算阶段来展开措施优化,从而在全过程上实现造价全面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刚.论如何实现房屋建筑中的造价控制管理[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8).
【关键词】施工组织计划;工程造价;施工方案;进度;材料
1 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关系的概述
1.1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计划包括施工的准备工作、施工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施工技术、施工安全与计划等等,是对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情况,在遵循建设经济规律下用系统的思想,对施工各个环节、阶段以及各种资源进行统筹安排的计划管理行为。
1.2 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是贯穿于整个项目,是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所花费的全部费用总和,或指项工程预期开支后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
1.3 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由上述就可得知,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是对施工各个阶段、环节以及各资源进行统筹安排的计划管理,而工程造价实质可以说是工程建设成本,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施工方案、技术、进度和机械设备施工效率等等,另外施工管理水平都是影响工程成本的因素。为保证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唯有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期下加快施工进度和机械使用效率,同时加强施工管理工作。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应不同的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方案,因此,为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必须进行施工方案优化。目前一般采用定量分析法选择最佳施工方案。
2 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2.1 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是降低工程成本主要因素,施工方案的确定也是施工组织的核心内容,在工程开工前,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优化施工方案是施工单位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就目前经常采取优化施工方案的方法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但两者相比较而言,我们一般采取定量分析法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合理的施工方案决定正确的工程单价,进而确定合理的工程造价。
2.2 施工进度计划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施工工期的缩短不仅可以直接降低工程项目成本,使项目尽快产生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加快资金周转,减少工程投资的贷款利息。工期合理与否应以在满足计划规定的前提下费用最低为标准。工程总费用由直接费和间接费组成,直接费随着工期的延长而减少,间接费在一定范围内则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2.3 材料价格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材料费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占的比重很大,约占建筑安装费的50%,有的高达70%左右,因此,材料价格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材料价格受产地、运输方法、运输距离、运输价格等因素影响,因此,应采用招标方式选择工程材料。首先应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了解不同产地材料的价格,然后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运输价格计算不同供应方式的材料价格,最后参考当地的市场价格选用最经济的方案。
2.4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指导现场文明、安全施工有重要组成意义。所以各项施工有条不紊的进行,可以为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提高有力的保障。
3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降低工程造价的具体措施
搞好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周密组织工程施工,施工方案的优化,工期总进度计划安排,机械设备效率的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使得工程建设成本降低,而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得以实现,搞好施工组织设计是降低工程成一种手段。
3.1 优化施工方案降低工程造价
选择施工方案是各类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因此成为施工组织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施工方案的优劣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工程能否顺利实施,而且还对工程造价有重要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优化施工方案,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施工顺序是指施工过程或分项工程之间施工的先后顺序。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的作用在于可以在不增加额外资源投入的同时,通过合理的安排加快施工进度,减少人工和机械的停歇时间,缩短施工工期,将原来的施工成本降低,即相应缩短工期时间内的间接成本。
(2)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工程建设过程中,为实现工程达到质量、时间等方面的要求,在施工各个阶段所用的各种办法。
(3)科学组织施工组织施工。一般可采用依次施工、平行施工和流水施工三种形式。但现在的施工作业组织一般采用流水施工,因为流水施工综合了依次施工和平行施工的优点,是一种先进科学的作业方法。
(4)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可理解为在已拟定的几个施工方案中,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或定量分析方法进行比较,从中选出一个在技术上可行的,同时满足合同要求的工期、质量等要求,且实际费用最小的施工方案。通过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能够从各施工方案中选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有利于降低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
3.2 优化施工进度计划降低工程造价
选择最优施工进度计划降低工程造价。优化施工进度计划压缩建设项目的工期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如劳动力的安排、材料的供应和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等情况,均衡地利用现有人力、物力,合理的优化,不盲目压缩工期。通过合理优化施工进度压缩工期找到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它不仅能够完成施工图纸及合同规定的内容,满足合同要求的质量、安全施工以及工期的要求,而且其工程造价也较低。施工进度计划的优化可以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来进行。由工程总成本与工期的关系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工程成本是随着工期的变化而变化的,越接近最佳工期则项目的总成本就越低。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合理优化施工进度计划,来降低建设项目的成本。
3.3 材料价格管理的强化
要对材料信息网进行建立,从而使材料价格得以动态管理。作为占据工程总费用60%左右的材料,对其进行造价控制十分重要。尽管各省都对造价信息刊物进行定期,但是其对材料价格则涉及较少。因此,管理与控制造价的有关部门要对材料的价格信息网站进行建立,在对信息化优势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使材料市场、造价咨询单位、施工企业与业主得以融为一体,在强化材料价格透明度的基础上,将管理部门公布的相关材料的信息价作为编制和审核工程预结算方案的参考限价。
3.4 优化施工现场平面布置降低工程造价
在施工现场上,除拟建建筑物外,还有各种拟建工程所需的各种临时设施,如混凝土搅拌站、材料堆场及仓库、工地临时办公室及食堂等。如果施工现场布置的不合理,会造成施工次序的混乱,各施工队伍间相互干扰,影响队伍的施工进度。
4 结语
施工企业要降低工程成本,首先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其对工程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作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即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材料资源与施工现场的平面规划和布置是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现在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进度,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同时加强材料价格的管理来寻求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而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降低成本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忠德.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关系探讨[J].河海水利,2005(6).
[2]崔宇平,李雪华.浅谈施工组织设计与预算编制[J].新疆有色金属,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