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师的职业素质

老师的职业素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师的职业素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老师的职业素质

老师的职业素质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反思;反思性实践者;教师专业发展

在当今世界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关于“教学反思”(teachingreflection)的话题已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学反思”一词成为了国外教师教育研究使用频率很高的专业术语,“反思型教师”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反思”一词近年来开始引起我国教师教育研究者们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探讨的是以“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线索的基本问题。

一、教学反思的概念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曾经说过:“优秀教师等于教育过程加反思”。这句话精练,透彻,一语中的。反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举。教学反思的形成与发展有其历史的过程,杜威、萧恩等是教学反思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关于教学反思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杜威关于教学反思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名著《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他把反思行为界定为:“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照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导出的结论,去进行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其基本过程是:第一阶段,暗示。当一个人遇到一个困惑的问题情境,他不是立即盲目行动,相反,他要思考怎样做,他的思维跳跃到一个或多个可能的解决办法上,这种思考是一种替代性的、期待性的行动方式,一种行动的预演。第二阶段,理智化。困难或迷惑的理智化,使情境中的困难与行动障碍更加明确,形成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第三阶段,假设。原来的暗示被纠正、修改或扩展,成为一个明确的假设,然后运用假设来发动和指导收集数据的观察活动。第四阶段,推理,即对观念或假设作详细阐述。第五阶段,通过行动来检验假设,对构想的观念作证明。在杜威看来,在实际反思过程中这些步骤或程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的可以合并,有的可以匆匆略过,怎样处理全凭教师的机智与敏感性。

反思性实践运动中的另一位有影响的思想家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萧恩(DonaldSchon)。在他的著作《反思性实践者》一书中,集中展示了他对反思性实践的理解。萧恩认为,反思是有时间框架的,按发生的时间可以分为两阶段。首先,反思可以发生在行动前或行动后,被称为“对行动的反思”。在教学中,对行动的反思发生在课前对教学的思考与计划上,以及在课后对课堂发生的事件的思考上。其次,反思也可以发生在行动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当实践者努力从事活动时,他们跟情境展开对话。也就是说,实践者企图当场提出和解决问题。教学时我们常遇到学生作出出乎意料的反应或感知,我们力图调整教学以考虑到某些反应,萧恩称此为“行动中的反思”。在萧恩看来,反思性实践者既对行动进行反思,也在行动过程中反思。反思就是要使教师学会如何更好地意识到那些他们通常所不能表达的缄默知识(tacitknowledge),并对此加以激活、评价、验证和发展,使之升华为教育理论。把教师的缄默知识变成一种显性的知识是教师进行反思行为成败的关键。

从教学反思历史渊源中可以看出,杜威与萧恩虽然都提倡教学反思,但二者思考问题的视角是不同的:杜威的的出发点是思维的性质,而萧恩的出发点是知识的性质。

二、教学反思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在实践中,促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发展,养成反思习惯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教育叙事、教师个人自传和教学日记无疑是三条最基本的途径,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在教师的教学反思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叙事

叙事研究是近几年颇受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研究方法之一,教育叙事尤其是教师所写的教育叙事,陈述的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也包括教师本人撰写的个人经验总结等各类文本。这些“故事”样式的实践记录是具体的、情景性的,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教师的经验世界,是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教育叙事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第一,多向收集资料。具体方法主要是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第二,把握事件主线。一个完整的故事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个主题应体现相关的教育教学理念,要从某个或一连串教育教学事件中产生,从事件中梳理出线索。第三,注重事件细节。教育叙事的对象就是教师自己和学生,所叙之事就是教学事件和生活事件。第四,关注事件的分析阐释。教育叙事的写作以叙述为主,但对所叙之事的分析与解释,在很多情况下是必不可少的,要解析隐藏在教育现象背后的教育本质,使平凡的教育故事蕴藏不平凡的教育智慧。

(二)教师个人自传

教师撰写个人自传的目的主要是分析自己在过去生活中的各种因素对其自我发展的影响及其意义,进而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思,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质上,它就是现实的“我”与历史的“我”之间的对话。[4]

教师个人自传具有主体的个体性、内容的真实性和结果的反思性等特点。自传关注教师的过去对当下的启迪。对于教师专业生活史中关键事件的厘清,将帮助教师重新看待现实场景中的自己,进而对自身的教师角色产生新的认识,并积极探寻和形成新的实践性知识。教师个人自传就是自述生平和表达思想演变的过程,即把自己走过的生活道路、经历、思想演变过程等系统而又重点地通过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教师应将自己的生活历程细致梳理一遍,以提供研究“自我”的基本背景。教师对自身教育信念和行为意义的反思是撰写自传的关键一环。对这些重大事件的厘清,将帮助教师重新看待现实场景中的自己,进而对自身的教师角色产生新的认识,并积极探寻和形成新的实践性知识(三)教学日记

教育要求教师不仅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而且是教育过程的研究者。日记在教师研究者的角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众多的叙事研究方法中,教师写作自己经验的教学日记是教师有效实现叙事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教学日记的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持续性,因为日记是以生活为对象的记录,而生活本身是持续的发展过程,这就要求日记也是持续的;二是具体性,因为日记是对事件的记录,必须保证记录清楚,利于回忆。而且,在具体写教学日记的时候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有规律地写日记。日记是对事实、轶事、思想等的连续记录,一旦中断一段时间,这些内容可能会被很快忘掉。第二,必须标明日期,并跟相关的其他日期相互参照。记录下日期与时间,可以使事件发生的顺序更清楚一些,因为仅凭记忆是不太可靠的。同时,要努力通过系统的交叉参照的方式,把相似的主题、概念与事件联系起来。第三,日记应同时包含事实和解释。首先要记录下发生的事实,然后再进行解释和分析。第四,日记要注意保存。日记不是一时的的记录,它是对发展过程的反映,所以应该妥善保存,以免造成缺失。

三、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知识的增长存在密切的联系,通过教学反思活动,教师能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推动专业知识的发展,为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专业能力主要涉及教师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5]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这三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和谐的关系,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教师所期盼的。教师专业道德素养的提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促进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积极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回顾、诊断、自我调适,从而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专业道德素养,以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能实现新课程改革赋予教师的新的角色定位,即从传统的“教书匠”向教育研究者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靳玉乐.反思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2]鱼霞.反思型教师的成长机制探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宋明钧.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课程•教材•教法,2006,26(7).

[5]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2,(7).

[6]金学成.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上海教育科研,2007,(4).

[7]郑金洲.教育反思—教育研究方式与成果表达形式之四[J].人民教育,2005,(1).

[8]吴小鸥.论教育反思的智慧[J].中国教育学刊,2004,(9).

[9]张立昌.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J].教育研究,2001,(12).

[10]GermaineL.Taggart,AlfredP.Wilson.提高教师反思力50策略[M].赵丽,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11]甚启标.教师自传研究与专业成长[J].中国教育学刊,2006,(8).

老师的职业素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战略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产权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即在生产、经营与管理中运用知识产权策略与手段,成为企业获取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谋求最佳经济效益的法宝。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的工作中,知识产权战略对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产权结构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

一、知识产权战略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经营中的受重视程度不够

专利、商标、商业秘密属于无形资产范畴,它同设备、资金和生产资料一样,共同构成企业的物质财富,并且是企业生产要素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重视有形资产,忽视无形资产的现象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知识产权本身存在认识误区。东北老工业基地部分企业虽对知识产权有个“概念”认识,但也仅停留在“概念”阶段,对知识产权更多的内容,包括一些基本的知识都还是无从知晓;在一些信息不通畅、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部分企业中,包括企业领导者在内的管理人员、技术研发人员甚至对知识产权“一无所知”。可见,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对知识产权财富权利及其无形性的认识不足问题。

(2)对知识产权战略发展方向存在认识误区。目前,关于知识产权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及国家、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性认识还是很充分的。然而,用什么样的知识产权战略来发展知识产权,也就是知识产权战略发展方向还不明确。中国的知识型企业由于起步较晚,所遭遇的知识产权陷阱问题也越来越频繁,付出了不合理的巨大代价,还背负着不尊重知识产权的舆论指责和制裁压力,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处于越来越严重的两难困境。很多人鉴于历史经验认为自英国产业革命以来,先后成为主要强国的国家,其工业化过程基本上是通过模仿来实现的。企业走模仿的道路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历程,而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滞后,企业生存面临严重挑战,要想迅速积累资本,保证利税和就业就必须允许和鼓励模仿企业大量存在。目前,一些对知识产权有些许了解的企业,有些领导不赞成实行知识产权制度,认为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技术都比较落后,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他人,会阻断企业仿制与复制的机会,对企业发展不利。

(3)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体存在认识误区。到底谁是知识产权的主体,政府、企业还是个人,知识产权的主体是可以创造出知识产权的,那只能是企业与个人。而很多人都认为政府是主体。其实在国外,大多数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标准都是以民间市场力量为主导的,政府主要是规范、扶持和引导即主要是服务,这也符合W T O原则。由于中国目前的市场状况及体制状况,尤其是在受计划思想较深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的服务变成了干预,且效果不够明显,于是存在两种不端正的态度:一是创新完全是企业的事,忽视政府对企业的引导,结果没有政策有力的扶持与规范,创新总是很艰难且无法实现突破;二是认为政府是知识产权的主体,企业过分依赖于政府的政策和资金,忽视了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结果政府下了大力气却没有什么成效。

(4)对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存在认识误区。很多人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知识产权量少的原因是大多数企业在生存线上挣扎,无力进行创新。创新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如果没有自主创新,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将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历史时期,粗放型传统经济模式要转变为集约型知识经济模式,资源、能耗型企业要逐步淡出经济发展的历史舞台,高新技术企业将起到中国经济的脊梁作用。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能力不足

增强创新能力,拥有知识产权,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源头。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普遍自主创新能力偏低,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并占据比较优势的企业凤毛麟角,大部分企业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源于“引进”,技术依赖严重,并且对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状况不够理想,在发明专利领域还是一片空白。这使得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多数企业只能从事资源型传统行业,并因缺乏核心技术而导致产品处于产业链的末端,产品利润率低,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多数企业在维持核心产品或技术竞争力、赢得市场竞争优势方面,依然主要考虑产品质量、营销手段、售后服务、产品价格等因素,这也进一步限制了企业产品研发和品牌战略投入,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产出量的提高。企业对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再创新能力不足。从比较优势、经济节约和跨越式发展战略方面来看,引进技术也是当今企业获得技术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真正能够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问题是技术引进的类型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再创新。调查结果表明,东北老工业基地六成多企业在技术引进时仍以引进机器设备等“硬件”技术为主,纯技术引进的企业不及三成。这种引进技术的方式不仅增加了企业技术引进的资金投入,给本来资金就不充裕的企业“雪上加霜”,而且也给企业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问题带来了负面影响。由于技术人才和资金匮乏,有近1/4的企业对引进技术的使用仍停留在原始层面;只有较少数企业能够进行引进技术的再创新。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能力差,无法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企业自身情况进行技术调整、改进和再创新,这种对引进技术消化不良现象必然导致企业对引进设备和技术的严重依赖,将加剧重复引进,而重复引进又加剧了消化不良和企业资金的大量占用,如此循环往复,使部分企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受制于人的怪圈,影响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三、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外部环境不完善

(1)外部宏观环境。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攻势日趋激烈。发达国家扩大对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跨国公司运用知识产权市场策略削弱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发展构成非常不利的外部竞争环境。从法律角度看,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知识产权权利人通过法律赋予的专有权来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并依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作为其经营战略的一部分,本来无可厚非,但是现在却出现了不公平竞争的局面。对发达国家而言,他们凭借自己超强的科技实力不断扩大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掀起全球范围内的“跑马圈地”,阻碍发展中国家

获取和分享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目前,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地遇到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壁垒和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制造的知识产权“陷阱”,在本来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企业产品很少的利润中,还要付给发达国家企业一部分专利费用,削弱了企业的资源和低成本优势。一些个别发达国家还利用舆论炒作降低中国企业及其产品的声誉,进而打压中国竞争对手,从而制约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具体表现在:一方面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存在知识产权权利滥用行为。他们通过搭售、拒绝许可、价格歧视、掠夺性定价、过高定价、共谋垄断、滥发警告函或滥用诉讼权利导致商誉损害等行为来实现。另一方面,通过制定技术标准甚至是将其还未在国外通过合法程序的技术标准,在中国推广运用从而获得“事实标准”的地位。“事实标准”指由单个企业或具有垄断地位的极少数企业建立的标准;而由政府标准化组织或政府授权的标准化组织建立的标准为“法定标准”。普通事实标准发展到一定程度经过合法程序会转化为法定标准。跨国公司正是基于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结合程度较低,企业、行业很少进行标准联盟的情况大肆推广“事实标准”为中国企业设置技术壁垒。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较晚,经验积累不足,发展水平受限。

(2)外部区域环境。政府对知识产权发展的政策支持不够。无论是从国际范围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实践来看,还是从知识产权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性质来看,都无一不在向我们表明:政府在知识产权的发展中应起主导作用,政府对知识产权发展的政策支持对知识产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对知识产权发展的政策支持不够是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支持企业的快速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相应出台了一些鼓励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但是,政策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最关键问题,那就应该说,政策支持还是不够。在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中,最大的障碍还是观念淡薄、资金不足与人才匮乏问题:一是对整个社会民众知识产权观念政策引导不足;二是对企业知识产权创新资金的支持不够;三是对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的培养政策缺位,人才市场建设不到位,缺乏完善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社会中介服务体系是知识产权制度得以顺畅运行的联系和纽带。东北老工业基地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少、服务水平低、服务体系不完善也是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之一,因为知识产权申请、审查的技术性要求很 高。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参考文献:

老师的职业素质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按资本、技术、管理、劳动等要素分配,为家庭企业改革分配制度、吸引和留住人才提供了依据。当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缺乏人才是家族企业最大的软肋。作为股权主要为单纯家族成员所有,其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大多结合在一起的家族企业,只有从战略的高度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机制,才能做大、做强、做长久。因此,必须以改革单一按资分配方式为按资分配与按其他要素分配相结合方式为突破口,促进家族企业实现股权结构与企业管理的社会化,以实现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社会诞生最早的企业形式就是家族企业。现代社会虽然以社会企业为主流形式,但是,因家族企业很容易建立和家族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而可以做到精诚团结、不斤斤计较,使管理成本大大降低,所以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处在生产力层次复杂、总水平还比较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家族企业只要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吸引并且留住人才,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开门办企业、诚信办企业,主动融入社会并利用社会资源,那么中国家族企业同样可以做大、做强、做长久。然而现实的问题是中国的家族企业难以做大而且普遍短命。据甘德安等研究,中国的家族企业拥有千万元规模以下者平均寿命仅3-5年,亿元以下者不过10年,众多家族企业在其鼎盛时期即为其破产之时(2002年)。笔者以为,中国家族企业管理与技术水平普遍偏低,是因为缺乏各类专业人才,必须实施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一整套人才战略。实施这一战略则要以建立科学的分配制度为突破口。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按资本、技术、管理、劳动等要素分配的思想不仅为国有企业建立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崭新分配制度提出了指导思想,而且也为家族企业改革分配制度,吸引和留住人才从而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指明了方向。

一、家族企业实施按资分配与按其他要素分配相结合制度的必要性

企业是创造利润的经济实体,无论谁投资企业都要获得利润。在有多个投资者哪怕仅为家族成员的企业里,“亲兄弟明算账”的传统文化思想必然促使每个出资人都要求公平地获得企业利润,如果某出资人感觉利益以及与利益相关的权利分配不公,那么他的投资或者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必然会受到挫伤,甚至会抽出资金另起炉灶。中国的家族企业由于分配制度缺陷引起普遍寿命不长的现象十分普遍。浙江省以家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7年,该省1988年前注册的以家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共7260家,到2006年仅剩1078家;该省1989年注册的以家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1035家,到2006年仅剩351家;该省拥有18年以上历史的民营企业仅占民营企业总数的0.355%,有20年以上历史者几乎找不到。在市场环境远不如东南沿海省份的我国中西部广大地区的家族企业的发展则更为艰难。

研究者大都认为家族企业短命的主要原因:一是家族企业所涉及的领域以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偏小、生产设备简陋、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弱的劣势。由于企业做不大、做不强,即使在拥有一定技术优势的浙江家族企业中,研发投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还不到0.3 %。二是许多家族企业赶时髦地走上了改制的道路。浙江省的家族企业就有75%以上挂上了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牌子,甚至有少数企业改制上市。但是这些企业压根儿不想放弃家族对企业的控制权,不愿意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革旧的企业运行机制,所以企业即使做大了也做不强、做不长久。在这些企业里从董事长到总经理,直至管人事、营销、财务等所有要害部门都由家族人员把持着,难以获得股权的非家族成员的经理人和企业职工必然缺乏积极性,劳资矛盾还会加剧。如果当初创业时的几个人到股份公司成立后还是由他们控制着管理权,其管理方式依然是集决策权、经营权和管理权于一体的高度集中方式,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纽带还是血缘关系而非契约关系,那么企业短命的结局则是必然的。因此家族企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然的途径是加大技术投人和加快实质性改制步伐。

笔者十分赞同研究者们已有的分析,笔者的新认识是股份公司也不能固守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变,其各种管理制度,特别是分配制度应该与时俱进地改革。今天的时代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最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企业获得的利润不仅是资本而且是技术、管理、劳动以及社会宏观经济环境创造的,家族企业必须改革单一的按资分配为按资分配与按其他要素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其实,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经营管理者的劳动越来越成为企业获得利润的决定因素,因此当代西方的许多大公司的经理人员不仅拥有高额工资而且享有数以百万股计的被称为“金手铐”的股权激励,许多总经理或者CEO最终成了本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有些公司还实施了职工持股制度。显然西方现代大公司已经不再实施单一的按资分配制度了,而是将按资分配与按其他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正是由于与时俱进地改革了分配制度与其他管理制度,洛克菲勒、松下电器等家族公司才能做成为大型跨国公司而且长盛不衰。中国的家族企业虽然多为中小公司,但是要想做大、做强、做长久,也必须从建立按资分配与按其他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崭新分配制度做起。其必要性在于:

其一,家族成员一般都在企业里担任着不同的决策、经营、管理等职务,他们承担的责任不相同,不仅应该有工资水平的差别,而且应该根据各人的不同贡献分配企业的利润,充分尊重人力资本的价值。按不同贡献公平地分配才能把大家长久地团结在一起,再加上有血缘纽带,这样的企业能够办得兴旺发达。如果因分配不公平而使部分家族成员消极怠工,大家会因为血缘关系,碍于情面而不能重罚他,撤他的职;罚重了他则会闹分裂。因此单一的按资分配是不可能明确家族企业成员不同的物质利益的。为了让能够长久对企业做出最大贡献的家族成员成为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该在家族成员中也建立股权激励机制。

其二,家族企业非家族成员的经理人以及技术、管理骨干需要通过股权激励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这些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由于手中握有的权力不足导致难以有效履行职责或者不能心情舒畅地履行职责,致使他们因受到的激励程度不大而降低对企业的忠诚度,甚至另谋高就;少数获得了机密信息和资源,包括一些客户资料而且与这些客户建立了个人关系的经理人则会带走这些信息和资源,另立门户,与原老板竞争。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外公司普遍实施了主要给这部分人戴上“金手铐”的股权激励制度。虽然国内某些研究者从授权角度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但是不让他们分割最大的权利股权,他们始终会有二心的。

其三,受雇于家族企业的职工是企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他们在生产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国外股份制企业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普通职工身上,某些公司通过工会或者直接针对职工推行了职工持股制度。在这些企业老板所分得的利润比例虽然大大减少,但是企业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却大大增强,老板赚取的利润绝对量会相应增多,赚取利润的时间会拉长。中国的技术含量不高的家族企业虽然不必要也不可能实施职工持股制度,但是对于少数忠诚度高、贡献大、工龄长的骨干职工给以股权激励应该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好办法。

二、家族企业实施按资分配与按其他要素分配相结合制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家族企业改革单一按资分配为按资分配与按其他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新型分配制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十分强调劳动的伟大,指出劳动是人类一切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和一切财富产生的源泉,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和劳动力是有区别的:“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隐蔽形式”。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则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或消费过程,劳动力商品使用后能够创造一个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由于劳动力价值即工资是在市场被敲定的并“由契约确定下来,虽然它要在以后才能实现”,而“劳动力的消费像其他任何商品的消费一样,是在市场以外,或者说在流通领域以外进行的”。二者不能同时表现,必然使劳动者看不清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特别是看不清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不仅创造了工资而且同时创造了剩余价值的特殊性。因此资本家能够顺利地从市场上“公平的”购买到劳动力并且理所当然的剥夺了包括技术和管理人员在内的全体劳动者参与利润分配的权利。当然资本是利润产生的条件,资本如果不能带来利润,资本所有者是不会有出资行为的。但是出资者占有全部利润则是不公平的。

在家族企业里,不公平的利润分配不仅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而且会削弱企业的凝聚力。因为单一的按资分配只能使企业利润在家族成员小集团中封闭运行,参与利润创造的非家族成员和其他职工只能产生“身在异乡受歧视”的感觉。因而既不利于他们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又不利于企业广泛吸收人才。党的十六大报告针对国有企业的分配制度改革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按要素分配这一崭新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强调“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分配的对象就是企业所得税后利润。笔者以为按要素分配的最大受益者是劳动者,因为资本与管理只是要素之一而不是唯一,按要素分配理论破天荒地将劳动作为要素之一并且要求劳动也应该有按贡献参与利润分配的权利,第一次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确立了用股权增强劳动者主人翁责任感的激励手段,实际上是为企业引人“共同治理”新概念。企业创造的新价值是由v+m构成的,v是工资,m是利润。按劳分配理论强调将v按劳动的贡献有差别地分配给劳动者,m则全部归企业与国家;按要素分配理论则在重申v归劳动者所得的同时强调部分m也应该直接分配给劳动者,因而这一理论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按劳分配理论的发展。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按要素分配理论也应该成为家族企业改革分配制度的指导思想。家族企业主应该认识到工资不等于利润,本企业包括技术与管理人员在内的没有出资的职工,仅仅以雇佣劳动者身份领取工资是不够的,他们作为技术、管理和劳动的所有者也应该按各种要素的付出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率分得一定的利润。这样做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因为企业的活力在于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而职工的“三性”只能来自于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让他们参与利润分配既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公平又能够让他们把自己看作是企业的主人。整个企业上上下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还会有不能解决的困难么!家族企业主应该借分配制度改革之机将企业改造成为家族公司,期望保持家族企业性质的企业主完全可以在保证绝对控股权的条件下建立期权激励机制和职工持股制度,让每个职工都享受做主人的权利。然而即使在已经改制的某些家族公司,家族企业主只看到了受雇的经理人员的积极性是不可或缺的,因而仅仅推行了期权激励,而且拿出的期权比重很小,激励效果很差。享受股权激励的经理人员也无意促成企业建立职工持股制度。这些企业的以农民工为主的职工群体不仅得不到企业分给的红利,缺少劳动保障,工资水平低,而且工资不能按月足额拿到手。这些家族企业应该懂得企业的利润正是农民工一点一滴创造出来的,不尊重他们的权利,把他们看成利润的创造者而采取措施加以挽留,他们迟早会离你而去的。近两年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出现的民工荒使得大量家族企业初步尝到了不善待农民工的恶果。因此家族企业应该将认真推行股权激励与职工持股制度作为实施人才战略的突破口。 另外还要告诫家族企业主:社会环境也是支持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素,而且企业的人才来自社会,实施人才战略必须尊重社会环境要素的利润索取权,老老实实照章纳税,举办职工技术与文化教育,搞好环境保护,真心实意参与社会慈善事业。没有政府鼓励私人企业发展的大好政策,没有社会提供的大量农民工以及教育、金融、通信、水电、交通等公共资源,包括家族企业在内的大量企业是不能够生存下去的。家族企业有了利润以后必须考虑如何回报社会以与社会和谐相处的问题,这也是家族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必须追求的社会效益,仅仅只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千方百计推卸社会责任的企业最终是办不下去的。

三、家族企业实施按资分配与按其他要素分配相结合制度的对策

我国的家族企业管理水平相当落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施人才战略,提高企业治理水平,特建议以建立能够全面调动出资人、技术人员、经营管理者和其他职工积极性的科学的分配制度为突破口,特别要重视劳动以及技术、管理等因素对企业利润形成过程中的不同贡献,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降低家族成员持股比例,建立股权激励机制与职工持股制度。家族企业最大特色就是“家”,有家就有凝聚力。但是家族企业都存在大量非家族的技术与管理骨干以及广大职工,要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而且拥有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让他们在企业找到家的感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家族成员让出部分股权以建立股权激励机制与职工持股制度。在确定一个合理的分配比例,保证出资人利益的前提下,股权激励就应该对高管人员和技术骨干给予重奖,家族成员拿出的股权不能太少,如果家族成员持股一股独大,名正言顺地搞一言堂,非家族成员持股比例很小,没有说话的权利,那么家族成员让出部分股权也没有多大的激励作用。改制比例达到3/4的浙江省的家族企业家族成员的持股比例在改制后普遍达到75%以上,非家族成员持股比例很少,只能在企业管理中做个陪衬,因而不会有积极性。其实拥有更多股权的实质是为了得到更多利润,只要企业发展了,企业股权的含金量能够成倍提高,家族成员就能够得到更大的实惠,那么放弃部分股权就是可以接受的小问题了。

其次,改革工资制度。家族企业的工资制度一般比较单一,不利于调动雇员的积极性。工资是给雇员一定劳动付出的回报,同时也是企业科学管理的手段,但是工资表现这种功能的前提是能够准确地反映雇员的劳动付出。家族企业工资是在雇员进企业之前就定下来的,工资水平的根据一般是当地同类企业同类工种的平均工资等因素经过讨价还价后敲定下来的。这样的工资水平很难准确地反映雇员的劳动付出。因此家族企业多规定了劳动试用期,至少三个月,一般为半年或更长时间,试用期给的工资很少。家族企业这样做是为了防范用人风险,但是这样做一开始就使雇员感受到自己是被雇佣的打工怠,不是企业的主人,而且在试用期有受到剥削的感觉,因此上班初始就没有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何况个别家族企业借试用名义不断地廉价“轮换”试用劳动者,永远支付低工资,使家族企业名声不太好,许多劳动者是找不到好工作无可奈何才进人家族企业的。因此笔者建议家族企业缩短甚至取消试用期,在试用期间不得扣减工资;招聘时应该按规定科学考察受聘者,减少辞退率;试用期间按条例严格考核试用者,试用期满及时给他们确定级别,要让每个人有受到重视的感觉。另外还要有定期调职调级制度,给予每个人有发展的机会。这样做能够使工资成为重大的激励手段,并且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了稳定管理者队伍,激励管理者树立战略眼光,对于企业高级管理者适宜实行年薪制。

老师的职业素质范文第4篇

1 实习护生的特点

只有充分认识到实习护生的心理、行为特点,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的实施其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经调查,实习护生具备以下特征。

1.1 从“初期茫然、恐惧、困惑-中期只注重学习专业技能,忽略获取人文知识-后期滋生厌烦、大胆、焦虑”的心理变化过程:

刚从校门转而迈进医院大门实习时,护生面对嘈杂的环境会感到无所适从、困惑不堪。待实习步入正轨后,多数护生迫切希望如带教老师一样能独当一面,于是将主要精力放于学会各种如静脉输液、导尿等各种操作技能上,而忽视了评估患者感受,不注重与患者沟通与交流,缺乏经验性的疾病指导。到了实习后期,护生已粗浅地掌握了部分疾病护理常规和操作,加上护理工作本身的平凡、重复,使护生感到厌烦与焦虑,面对即将到来的就业问题,其心理变得不稳定。

1.2 职业意识肤浅脆弱

选择护士职业者,多来自农村的家庭,她们选择护士专业的动机多为父母意志或考试失利,只为跳出“农门”,早日获得一个有生活保障的“铁饭碗”,而非本人情愿,所以当刚穿上白大衣的新奇劲儿过后,多数护生开始将“护士”模糊地定义为给患者“洗头、洗脚”的服务生,心中的自卑感和挫败感逐渐干扰了正常实习心态,这种认知对养成护生的各种素养极为不利。

1.3 与他人、社会协调能力不足

学校由于人际关系简单,护生将过多依赖在老师的教导和监督下学习,但是进入实习岗位后,由于周围环境的变迁,面对多层次、多类型的患者,护生一时难以适应角色的转换,表现为不自信、慌张、缺乏沟通技巧、理论和实践脱节,应急能力缺失,与患者、带教老师等社会关系方面显示出明显的协调能力不足。

2 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实施

基于以上认识,我院从2005年开始,着重致力于实习护士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教育工作,具体方法如下。

2.1 建立结构合理的管理队伍

2.1.1 建立临床带教的组织结构

我院由分管院长、护理部组成教学领导小组,并由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及兼职带教老师组成全院护理带教网络。完善而严谨的教学管理体系,是教育、培养护士综合职业素质的保障措施。

2.1.2 建立高水平带教队伍

实习计划通过带教老师得以实现,其职业道德及技术水平对培养护生职业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我们筛选护理道德高尚、业务精良、具有临床教学管理能力的护师以上大专学历人员承担临床带教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保证实习护生综合职业素质形成的关键。

2.1.3 因才施教、有的放矢

由于每个护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接受能力及性格爱好的不相同,带教老师的指导方法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要从护生的实际出发,指导护生大胆、细心、敏捷而有条不紊的工作。在带教中,带教老师深入了解每个护生的情况,根据护生接受能力的快慢分别采取不同措施 ,放手不放眼,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练习机会,这种个性化教育方式是充分发掘护生潜力,培养稳定型、综合性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2.2 强化带教意识,促使角色转换

针对实习护生的心理、行为特点,护理部和带教老师采取耐心施教,体贴关心护生,并注意护生心理活动的改变,与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其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适应新环境,以最佳的心境投入临床实习。具体为:(1) 对护生开展以“护士要适应新形势下护理模式的改变”为中心,举办专题讨论,更新观念,树立为病人服务的职业理想。(2) 开展角色模拟教学。学习医院制定的“护理人员文明用语规定”以及语言交流技巧的有关内容。面对护生扮演“患者”提出的“难题”,要求每一名护生积极思维 ,快速分析、解答,积极观察角色的扮演,对表演者的处置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迫使护生去思索、去寻求,开拓护生的思路。(3) 开展“角色置换”,感受患者心态。通过身临其境的表演,使护生体验患者的处境与情感,激发护生的同情心和对熟练掌握操作技能重要性的认识。

2.3 抓好护德教育,是护士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核心

根据医院的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医德医风和纪律教育,端正护生实习态度。请资深老护士讲解个人工作经验、工作作风,并结合护理实践中的好人好事进行思想作风教育,将护德教育渗透到各实习环节中。对工作粗心大意、服务态度不端正的行为及时批评纠正,引导她们热爱护理事业,使护生真正意识到护士的价值,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2.4 加强实习指导,培养护生独立工作能力,是培养护士综合职业素质的实质所在

护生实习过程中学习各门学科知识的同时,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她们的智力,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护理工作中的组织能力,并指导护生从基础学起,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2.4.1 培养护生基础护理操作能力

在带教时数有限的范围内,抓好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训练。组织护生反复观看五十项操作录相,加深理解与记忆,在此基础上,加强实践,不断熟练操作程序,总结操作流程,找出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带教老师及时做好示范,纠正护生不正规的小动作。

2.4.2 培养护生的思维与自学能力

在组织护生进行护理查房前,选择典型病例,带教老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引导护生带着问题去看书,查找资料,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结合实际,开动脑筋,寻找答案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在组织护生展开讨论时,带教老师有计划地找出一些问题,并鼓励护生提问,以活跃查房气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护生的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与自学的能力。

2.4.3 培养护生交流的能力

在带教中,注重渗透交流技巧理论知识的传授,指导护生如何针对患者个体情况,进行护患沟通,如学会倾听、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患者的思想顾虑,有针对性地运用语言技巧,给予恰当的说明和解释,让患者感受到温暖,从而使护患关系融合贯通。

2.4.4 培养护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选择多种典型病例,让护生亲自参加治疗护理,以便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全过程。根据护生实习阶段的进展,敢于把护生放在重病人的护理岗位上,锻练其观察及抢救的能力。带教老师每月选择1~2 个典型病例作为教学病例进行带教,护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对病人实施全面护理,练习独立完成护理记录书写。待在护生充分了解护理专科知识后,让其参与科室业务小讲课,提高她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老师的职业素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专业技能实训课程 融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Quality Education Integrated into Vocational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Courses

CHEN Qibing

(Jiangsu Yangzhou Business Vocational School, Yangzhou, Jiangsu 225002)

Abstract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of th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across all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urses as a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s, to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Key words quality education;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courses; integration

1 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素质教育的现状

1.1 专业技能实训课教师对教育理论掌握和运用欠缺,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不足

担任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是技工学校优秀毕业生和高校理工科毕业生。前者的特点是专业技能较高,文化底蕴相对较弱,二者共同的特点是没有在师范院校系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进入学校担任专业技能教学,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研究较多,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较少。在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专业技能实训课融入素质教育的理念理解不够,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不足。

1.2 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相对较低,影响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

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相对较低。在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前,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他们不仅文化素质较低,其他方面的素质也相应较低。由于学生素质较低,专业技能实训课的教师以完成技能实训为教学目标,对素质的培养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学生较低的先天素质,影响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

1.3 专业技能实训课教学环节复杂,分散了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精力和时间

专业技能实训课程不同于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老师不但要讲,还要做演示,学生素质高,会认真观看教师的操作演示,学生素质低,教师技能操作演示的时间,就是他们放任自由的时间。教师技能操作演示完成后,会安排学生进行技能操作练习,教学环节复杂,实训原材料的分发,实习过程的安全监察、技术指导,实训室设备的维护保养,实训室的卫生清扫,这些都是专业技能实训课教学活动必需的环节,繁重的任务,分散了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精力和时间。

1.4 专业技能实训课程重技能学习、轻视素质培养的传统理念根深蒂固

职业教育没有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然而技术至上严重影响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一技行天下,把技术训练看成职业学校教学的主要内容。有不少专业技能实训课老师认为,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是班主任的工作,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文化课老师的任务,实训课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技术,专业实训课程重技能学习、轻视素质培养的传统理念,使得教师在专业技能实训课教学活动中,常常忽视学生素质的培养。

2 专业技能实训课程融入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2.1 是现代企业需求高素质员工的需要

现代企业要求员工不再简单地掌握一门技术,而是人格、知识、能力、修养和创新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要求。专业技能实训课是仿真教学,与企业的岗位工作过程相一致,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训课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素质就是今后在工作岗位中表现出的素质,因此专业技能实训课程融入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员工。

2.2 对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即从技能为本位到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以技能为本位的传统理念,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专业技能实训课是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专业技能实训课程不重视素质教育理念,不以素质教育来指导教学活动,会影响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

2.3 是专业技能实训课程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

专业实训课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大,时间多,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作用,使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成为有效教学,但专业技能实训课程成为(下转第65页)(上接第39页)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学生要表现出一定的素质,否则实训课教学学生自主活动空间大,时间多的特点会使学生自由随意,指导老师把时间用于维持教学秩序而不是技能的训练,从而使专业实训课程有效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只有融入素质教育,才能保证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成为有效教学。

3 专业实训课程融入素质教育的对策

3.1 强化专业技能实训课程任课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升素质教育的理念

教师需要系统地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理论,提升素质教育的理念。职教老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责无旁贷。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老师,面对时展,职校老师除了要提高专业技能外,还需要教师用现代化的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来武装自己,成为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3.2 制定专业实训课程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标准,强化过程管理,取得素质教育的实效

专业技能实训课程没有具体的素质培养目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会收效甚微。专业技能实训课程要结合课程计划制定本课程素质培养的目标和标准,全面渗透素质要求,强化实训课教学过程中的素质表现,也使学生知道专业实训课不但有素质的要求,而且有培养的目标,更有检查对比的标准,使不良表现逐渐减少,好的行为逐渐养成,最后升华为内在的素质,取得专业实训课程素质教育的实效。

3.3 教师在专业实训课教学活动中,用高素质的言行身传言教,推动学生素质的提高

由于职业学习的特点,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的授课老师受到学生的关注度较大,因此专业老师的高素质言行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较大的影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言行要表现出高素质,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和技术,而且使学生受到高素质影响。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实现自我超越,在教与学两方面推动学生素质的提高。

3.4 以职业素养的提高为抓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做到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的有机统一

专业技能实训课程,以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为抓手,学生容易接受,如安全卫生、原料节约,吃苦耐劳,技术规范,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同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实习的过程,要适时进行思想和人文引导。市场和企业需要的是综合素养高的人才。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能能力为重点,它要求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在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凡是就业后有发展、可塑料强的人才都是综合职业能力较高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