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英语教育专业 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 对策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和学工管理模式在推行过程中无一例外地会遇到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那就是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具体内容、二者孰轻孰重及如何实现二者结合?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新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效果。与其停留在理论上的争论,不如实地到用人单位实践调查。为了加深学生对社会、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创业的认识,系领导研究决定,确定以英语教育专业为突破口,组建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赴长沙小新星英语培训集团进行实践,时间为3天,实践方式以走访、学习观摩为主和问卷调查为辅。

一、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二者孰轻孰重

此次走访和调查三个层次100多人。通过统计,结果如下:

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发现,小新星总部高层管理人员都认为二者并重,加盟学校高层管理人员认为职业能力重要4人,综合素质重要2人,这反映出加盟学校高层管理人员有出于盈利的需要,认为职业能力重要占17.5%,总体看来学校高层管理人员认为“二者并重及综合素质重要”占72%左右,其他非正规或规模小的学校高层管理人员观念由此可想而知。由于教师与小新星存在聘用的劳动关系,因此,教师中认为职业能力重要占70%,这样才有自己的饭碗,师训部受训学员认为职业能力重要占63%左右。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认为“二者并重及综合素质重要”的加盟学校规模相对较大,口碑较好。我们走访了当时在场接受培训孩子的家长65位,93%认为小新星正规,81%认为孩子不仅学到了英语,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中获得小新星优秀教师称号的92%认为“二者并重及综合素质重要”,小新星最新高端教育产品――DHR教师100%认为:“二者并重及综合素质重要”,这就揭示持“二者并重及综合素质重要”观念的培训学校可以在发展中生存得更好,持“二者并重及综合素质重要”观念的教师有更好的职业前景和发展空间。这一结果、这些观念及与之相应的实践对学校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英语培训机构对教师技能和素质具体要求及培养方法

(一)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及培养方法。首先,思想素质是关键。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小新星把老师的思想素质归纳为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在对学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通过要求诵读传统文化弟子规传统文化、分享诵读心得培养感恩心理等手段,对学员进行此方面强化训练。同时,小新星科技集团Family般的企业文化氛围熏陶培养员工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实现职业技能与思想素质的有机结合与渗透。

其次,要有基本的沟通能力。英语培训机构与正规学校不一样,更要求教师与家长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家长的心理,根据沟通对象不同的情况,以真诚的态度,运用灵活的沟通技巧,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种沟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教师除了要重视语言的表达内容外,还要重视表达语言的技巧。

最后,要有创新能力。创新是英语教学活动的源泉和动力。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教师的创新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教师除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书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活书本。小学英语教师的创新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使用的创新,对于教材的使用,我们应该有所取舍,有所增补,不能照本宣科。2.课堂设计的创新,课堂的设计对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一堂设计巧妙的课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掌握本领。在设计教案时,我们可以把其他学科的优势运用到我们的英语教学中,让课堂整合。3.作业布置与作业批改的创新,在作业布置中,我们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考虑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作业,是不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做同样的作业。

(二)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及培养方法。英语教师应具有的一般职业技能包括表达能力、课堂驾驭能力、运用多媒体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其中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非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非语言表达的方式主要包括眼神、手势、和表情等。课堂驾驭能力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包括课堂的组织和调控能力及推进能力与观察能力等。还有扎实的基本功,做演员的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功”当然指的是基本功。

1.唱功。所谓“唱功”,就是要学会唱歌。小学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都安排了几首英语儿歌。这些动听的歌曲需要教师耐心地教给学生,教师不仅要会唱,还要唱得好听,唱得生动,唱得学生喜欢听。2.画功。这里的“画功”指的是简笔画。3.做功。这个“做功”是指教具的制作。其实制作教具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课余时间,我们可以邀请学生一起制作教具,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制作一些非常精美的教具。把学生自己做的教具拿到课堂上不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可以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结语

根据此次社会实践与调查,围绕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这一问题解决,从而推进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及四位一体学工管理模式的新局面,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出于对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考虑,无论学校、专业教师、公共课教师都应当树立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并重的办学理念、教学理念、学习理念,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并建立合理的机制。(2)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专业教师应当在专业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中渗透综合素质培养元素,公共课教师应当于综合素质培养中融入专业职业的色彩。企业的培养观念和方法应当借鉴,教学与管理中融入企业、职业的文化因素。综合素质培养中应当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大力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3)学生要进行职业生涯与学习生涯设计。

参考文献: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人员复合化 服务意识 企业忠诚度 就业能力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42-02

一、行业背景

随着汽车在我国逐步普及,直接带动了汽车维修行业的繁荣,它已成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庞大产业。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它的管理和技术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汽车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汽车维修业发展的瓶颈。

1.汽车维修行业管理方面

汽车维修行业在我国还是小型的修配厂居多,其管理者文化水平比较低综合素质不高,没有成熟的管理经验,从而造成维修企业的无序竞争、盲目发展。

2.汽车维修业技术、服务发展方面

检测、维修设备落后,技术发展不平衡,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服务意识,没有形成好的服务理念,技术工人没有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对企业的忠诚度不高。

那么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现在汽修企业人员综合素质现状与行业要求不一致,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二、汽修行业人员综合素质现状

1.维修业人员的组成比例不合理,综合素质偏低,技术水平偏低

汽车维修企业从业人员中有相当数量的文化水平偏低,且未经过正规、系统的专业培训,在一线技术人中,技师和高级工少,中、初级工多;半路出家的和农民工多,来自技校、中专和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少,所以造成行业内的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偏低,而且,有不少老员工受知识和经验所限,技术上保守,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从而制约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因此汽车维修企业一线工人的技术更新进步,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2.维修企业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淡薄

许多汽车维修企业从业人员没有良好的服务意识,缺乏服务技巧与热情,没有好的服务理念。

3.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不科学不严密,人员执行力不彻底

汽车维修企业要提高服务的质量,必须作到管理标准化、科学化,企业要组织制定健全科学的管理标准。建立并贯彻执行管理标准是企业管理上台阶的重要标志,是现代管理区别于传统管理的一个鲜明特征,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的维修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4.员工忠诚度不高

汽车维修企业的技术工人工资,没有统一的标准,我开价、你还价,随意性很大。这样的工资制度无法调动技术工人的积极性,工人干活,企业给钱,往往彼此斤斤计较,只要有企业出更高的价钱,技术工人就毫不犹豫地往“高”处流。造成员工忠诚度不高,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

以上是现在行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现状,那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行业的要求是什么呢,并应如何保证呢?

三、汽修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期望要求

1.管理人员复合化

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求是懂一定的技术和企业管理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现存的企业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去经营,规范运行,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懂管理,善经营,熟悉有关汽车维修市场方面情况,能够合理运用企业各种资源要素,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维修人员有知识,主动学习能力强,素质高

随着汽车机电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汽车上的电子化设备日益增多,汽车的故障表现为电子故障而非机械故障,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汽车工业的进步,而且由于现在汽车的新品牌、新装备、新功能层出不穷,汽车的技术资料种类繁多,所以维修人员要有主动学习能力,能快速接受新知识,熟练使用高科技检测设备。

3.从业人员执行能力要强,服从管理,严格遵守各种操作规程

4.身体健康,头脑灵活,思维逻辑性强,有责任感,积极向上,诚实守信,善于合作,工作踏实肯干

5.处理一般事件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具有与用户沟通、协调的能力

6.对企业忠诚度高

四、汽修行业对中职毕业生不满意原因的分析

1.中职毕业生基础素质差,主动学习能力差,性格浮躁

2.工作态度不踏实,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3.执行能力不强,不服从企业管理

4.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技巧缺乏

5.合作能力差

6.缺乏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处理一般事件的能力

7.频繁跳槽,对企业不忠诚

五、解决措施

我认为我们的汽车维修职业教育,不能仅仅从学生选定的职业方向、专业内容考虑,还应该从学生当前在校的学习、就业后的继续学习和持续发展考虑,更要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考虑。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究其原因是由于我们的培养模式无法与行业需求很好的结合,所以我们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适应就业,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我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有以下认识:

1.影响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因素

(1)是否有较齐全的配备。

实用的实物教具和先进的检测设备是职教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能否配备较实用的,实物发动机及整车作为教具是目前各中职学校的当务之急。

(2)教师的个人技能素质是否过关

教师队伍主要有三部分人群:一是既有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年龄偏高);二是只有理论知识,缺乏实操经验和技能(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三是只有传统的国产汽车维修经验的教师,没有理论基础。所以,教师的个人技能素质是汽车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

(3)学生的基础素质状况

学生的素质是汽车职教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目前中职教育系统中,生源的文化素质都比较低。要想把这些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就需要了解他们的基础素质状况,再加上教师的努力,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解决方案

科学的教学手段是汽车职业技术教育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鉴于目前学生的状况,我们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适应汽车维修业的发展呢?

(1)对学生进行理论授课时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2)对学生进行实习授课时的德育教育

(3)培养学生的忠诚诚信

(4)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职业教育如何把这批学生培养成社会上有用的人才是一件艰苦的工程,但这也是职业教育的职责和使命,必须努力去完成,积极的改造我们自身,改革创新。这样,我们才会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我们才能与汽车行业的发展相同步,学生才能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皓明.职业技术教育中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综合素质课程;测评机制

全力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业已成为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实现自身办学水平提升的需要。现阶段不少高职院校已经完成了建设布局成形、招生规模扩大、校园环境美化等基础工作,规模建设后前期遗留的问题开始凸显,发展进入瓶颈。其中比较受到关注,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教学中过于强调专业学习、技能训练,忽视人文素质的熏陶养成,缺少意志、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使得综合素质成为高职毕业生的短板,缺乏职业迁徙能力和适应力。为寻找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一些高职院校开始把发展目标转向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内涵上来。希冀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理念的调整完善来获得职业院校新一轮的发展。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正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为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提供了机遇。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测评机制的原则

培养目标决定教育教学模式,测评机制也理应以此为前提进行构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既要充分反映技术教育的内涵,体现时展的要求;也要考虑到大学教育的基础性和阶段性,还要充分考虑到技术应用型人才适应第一线工作的要求。也就是说知识性和实践性必须兼顾,能力和素质应该并举。高职院校综合素质课程设置不能仅仅定位于传授某种专门的知识,而是在于启智,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面对多变的挑战和机遇时,能够批判性地思维,创造性地工作,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以此为前提,综合素质课程应该按以下原则进行设置:有利于学生了解不同学科基本的知识和思维模式,拓宽眼界和思维;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内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新成果、新趋势,增强专业素养和兴趣;有利于学生技能的训练和开发,提高综合能力。

二、综合素质测评的原则和理念

目前各高职院校均开展了不同模式的综合素质课程,评价体系也各有千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效果和预期相差甚远。在现实中综合素质课程被边缘化、学校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专职教师处境艰难、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存在。

建构主义的核心理论认为知识、技能不是被动积累的,是个体积极组织和实践的结果。认知是一个适应过程,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因而我们强调高职院校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综合素质课程也需以此为原则进行探索,由目标教育转向过程教育,通过构建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认为理想的评价体系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利用评价体系的激励、反馈和引导功能,强调主体的个性化和特长,使评价多元化。

1.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测评机制建立的前提

高职院校以职业能力要求作为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强调知识、技能、态度的有机结合,教学中心转向学生,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化发展。立足于课程,建立价值导向的评价机制,多种渠道配合,致力于培养有正确价值取向、积极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在测评机制方面应该以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掌握为基础,个人能力的提高、价值观的成熟为指引。在课程设置的不同模块学习中提炼出核心价值,区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督促学生按照自身具体情况和职业规划来选课及获得评价。

除了课堂教学外,技能赛事、网络课程、办公技能、创新大赛、人文讲座等形式都可以成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力求全面展示学生不同的特点和能力,分数不再是唯一标准。

2.测评原则应贯穿教学全过程

传统评价方式以考察为主要形式,分数是唯一标准;加之综合素质课程大多无重修、补考等相关制度,往往导致学生漫不经心,上课缺旷司空见惯,考试随便拼凑论文了事。这样的态度已蔚然成风。改革测评机制首先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时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内容安排和组织,使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环节当中。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并重,课程结束时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均计入最后评价。对于综合素质课程也应该有重修制度,除了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外,也能够加强学生提高对于此类课程的重视程度。

高职院校任何课程的教学方法都必须着眼于内在素养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而不是漫无目的强行灌输。基于此,传统教学方法不顾及教育对象的特点,不选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满堂硬塞知识的模式必须改变,课堂学习时间和内容有限,让学生通过信息搜集整理、课余小组互助、多种方式学习来完成教学目标。对于这样得到的知识,学生能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更容易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因此在综合素质课程中,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教师尝试安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在知识掌握的前提下,提出能力和态度的针对性要求。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后学会运用和转化。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活跃课程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对于成绩的评定也采用了实践成绩、口试等多种形式的评定方式,考勤、实践课时、课堂表现成为决定学分的主要环节。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教师对于实践课程的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普遍认为这是一个真正的教学相长的有益过程。教学过程中能较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同学们也对素质课程改革进行了肯定。认为课堂上有了同学的位置,不再敷衍学习。课堂气氛活泼,同学们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3.发展性的评价观是我们的核心理念

综合素质教育致力于创造出适合学生、适应社会的教育模式,如果过于重视分数和结果,忽视学生感受将与其初衷背道而驰。以评价来促进素质教育工作是我们教研科研的推动力。因此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能力提高的理念必须贯穿于整个测评机制的始终。

在教学环节中,应该考虑不同学生的情况和需求来选择教学内容和实践方式。比如说高职院校一般有专科、中专、五年制大专,招生模式也分统招、自主招生、补录等情况,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结构和积累不一而论,实在无法使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和考评方法,在课程开发和设计时就合理安排,尽量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我们提出的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应该建立在必修和选修的选课体制上,根据学生知识的侧重点、掌握程度和职业规划,在选择了核心的必修课程后,围绕核心选择相关素质课程,在最后完成了规定的学分后,得到关于该同学在该领域的一个全面评价。比如说建议文科的同学选修自然科学的课程,达到了相应的水平后,除了分数,还可以有描述性评价,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和特长进行总结,或者是证书类评价。这样对于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会有指导作用,也可供用人单位参考和选择。

综上所述,综合素质的评价机制重要性不言而喻,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部门多,管理工作难度极大,切实推进工作必须由学校层面进行发起和统筹,各个部门全力支持方能取得实效。

在测评机制中,比较难以突破的是测评的定性与定量的问题。传统计分模式重在结果,学生往往平时敷衍,考试东拼西凑,效果极差。我们试图在这个环节进行小范围的尝试。容易定量的因素有:课程成绩、奖惩情况、相关证书等;不易定量归于定性的因素有:责任心、团队意识、信息收集、表达、创新、诚信等。

从机制来看,学生处、团委、各学院、职业技能处、教务处等部门均有职权和责任,通过考试、评优、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行为来参与。从实施来看,课程的设置和教师能力培养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总而言之,我们既需要可比较的定量指标来对综合素质的实施进行反馈,也应该对学生提出反映学生特长、核心能力的定性评语。既要重视知识的掌握积累、能力的提高。又要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发展。

综合素质教育任重道远,需要学校、社会、个体多方面提高认识,建立制度,共同关注。测评机制的构建是其中重要环节,我们力求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化发展,从专项能力培养开始,以综合素质提高为结束。强调知识、技能、态度的有机结合,立足于课程,重视测评的过程和结果,致力于培养有正确价值取向、积极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宏武:《主动参与教学模式》.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2]尹景玉,齐福荣.《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研究》.载《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11期.

[3]潘钥舟.《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与应用》,载《天津职业技术院校联合学报》,2006年11期.

[4]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7期.

[5]陈向明.《参与式教学与教师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校班主任;教学管理;德育渗透

一职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教学方法陈旧

随着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也在不断扩大招生人数。学生数量增加,素质差异较大,班主任在进行教学管理和德育教育的难度也有所加大。班主任渗透德育仍极大地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德育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陈旧,大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方法陈旧,效率低下。

(二)教师队伍道德素质整体偏低

近年来,我国职业院校规模不断扩大,教师数量急剧增加。由于职校对教师素质要求相对较低,且新入行的年轻教师,经验较为缺乏,甚至还存在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他们德育方面的专业知识较为缺乏,因此,对德育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使得职校德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另外,职校中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往往单纯凭借经验进行教学,更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不愿意花费大量精力在德育上,这也不利于职校班主任教学管理中的德育渗透。

(三)落后理念对德育影响较大

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处于发展阶段,不仅教学条件较差,缺乏完善的教学设备使得班主任获取最新德育信息和相关资料的难度增大,而且落后理念对德育也造成了较大影响。职校管理人员对德育的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重视。在落后理念的引导下,忽视对教师德育素质的培训,教学资源的建设等,这都限制了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不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德育的作用

德育在职校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通过德育在教学管理中的渗透,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辨别是非的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的性质决定着学生完成学业之后就要进行社会实践上岗就业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增强自身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就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良好的品格。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德育教育区别于理论教学,但又与理论教学同属于教育层面。通过德育教育,可以对教学进行辅助,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职校教学也面临着深度变革。客观环境的变化要求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进行德育渗透。不但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三)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法制和道德协调发展,基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职业院校需要在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通过德育教育,能促进法制和德育教育的结合,提高学生素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三职校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丰富德育教学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政策的提出,使得职校教学也面临着变革。这要求班主任积极进行德育教学方法的创新。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德育教学中。如:让学生自主管理,积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举办活动,民主制定管理规则等。其中,若能积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更愿意与班主任进行沟通,这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需求,通过德育教育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塑造健全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注重对教师道德素质的培养

一方面,职校管理人员和班主任都需要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其次,学校应定期对班主任组织培训,提升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提高班主任德育素质,以更好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更好发挥德育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三)注重德育教育理念的更新

落后的理念制约职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必须注重理念的更新。首先,班主任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积极学习德育教育相关知识,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其次,需要增强对德育教育的关注度,在教学管理中积极主动实施德育。最后,还需要注重对德育方式的创新,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切实将德育渗透到教学工作之中,实现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结语德育教育关乎学生人格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树立,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中都有重要价值。职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不可忽视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班主任要想在教学管理中实现德育教学的渗透,就需要提高对德育教学的重视度,不断提升自身德育教学素养,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学工作中切实落实德育。班主任是职校教学工作的承担者,在学生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将理论教学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和显.中学德育教育的困惑及对策[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4):138-139.

[2]王万众.浅谈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新模式[J].辽宁师专学报,2015,(5):96-98.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素质教育;教学策略

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与落实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工作者的一致共识。但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更大的困难与挑战,多数生源并不是因为喜欢才到这所学校中来,它更多是学生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不但基础理论知识较差,更加困难的是他们的人文品行与学习态度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给素质教育的完美达成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为了把素质教育真正渗透在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在素质教育上有一定的突破和建树,把高职毕业生培养成为是智力健全、心理健康、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做实事、有创新意识和有毅力的人格品质的人,我们需要群策群力,思考探索,扎扎实实地将素质教育推向深入。

一、以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思想道德教育

1.高职生应树立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当然具有普世性特征,但高职生核心价值观还必须具备“高职特征”。学院提出了“以技能立身,靠素质发展”的校训,其实这也是高职生应该树立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说到底是一个如何做事,如何做人的问题。立身,是高职生走上社会,学会做人的第一步。强调技能立身,体现的是一种劳动价值观。从立身到立业,到成为一个成功人士,必须靠素质,靠道德良心。凭良心做人,以道德律己,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完人”,也就是古人倡导的君子。

2.如何构建高职生核心价值观践行模式

高职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关键在践行。南宋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陈亮,提倡功利之学,讲究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主张重视实际事功。他认为,道德修养不能徒事空谈,而要通过实事实功来体现。其实,浙东学派或说金华学派的创始人吕祖谦也是强调经世致用的。浙东学派经世致用之学,尤其是道德修养要通过实事实功来体现的思想,为学院构建高职生核心价值观践行模式,提供了理论指南。

二、利用网络平台,记录学生成长历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对于我们任何一个生活领域都产生了,并仍然产生着巨大的冲击,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大学生正处于思维活动非常活跃的时期,他们对于新兴事物,对于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瞪大着好奇的双眼。在网络面前,运用得到,引领合理,网络是一项提升高职大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极好平台;同时,如果我们不加规范,使网络游戏与其中负面信息恣意泛滥,想当然地会影响高职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境界,乃至专业技能的发展与提升。在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学生素质提升方面,笔者提出这样一点建议。一是我们要利用网络来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给他们的成长与学习做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价。当前,我们高职院校在学生评价方面还非常感性,仅凭师生、领导的主管印象,或者就是社会实践、实习活动的各种证件与证明,或者就是学生临场进行的语言表达与表述。显然,这些都不够全面与科学,具有一定的可作弊性,不易操作性,如果我们利用专业的教职工,专门记录每一名学生在校的成长与生活、学习精力,把他们的在校点滴都记录下来,相信我们的教学评价一定会言之有物,令人信服的,当然也会促进学生的素质提升,将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三、以拓展教育内容为基础

随着国际化社会和全球化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在注重传统办学特长的基础上,加强综合素质教育的比重是非常重要的。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教育内容要突出职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而现代职业教育中的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人格塑造三者不可偏废,达成综合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依赖于学生主体,我们不仅要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升,更要强调学生政治素养与思想境界的过硬与合格。因此,在综合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始终将其当作一种重视主体性的创造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强调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锻炼、生活体验和文化熏陶、积累和丰富感性认识加深对人文知识的理解,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同时,高职院校加强综合素质教育,须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摒弃功利主义价值观,转变职业教育是“技术教育”的偏颇认识和培养“工具”人才的目标取向,充分认识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

总之,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教育所影响的不仅是一代新人的培养问题,它还将深层次上影响我国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素质。因此,如何搞好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教育将是一个永久的课题,对此,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决心、有办法继续探索下去,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广大同学自身综合素质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孙红.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时代报告,2011,(1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