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短期理财收益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11年上半年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可谓忧多于喜,楼市遭受政策打压,一度火爆的贵金属大幅调整,股市持续低迷不振,CPI连续数月“破五”,理财市场动向更加难以把握。
同时,在央行银根紧缩政策的影响下,各大商业银行的揽储任务也逐步加大。身处这样复杂的投资环境下,风格相对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开始大受投资者欢迎。
近日,《小康・财智》记者就对北京部分银行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进行了深度调查。
短期理财也“疯狂”
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无暇顾及理财的陈先生,看到CPI高企,物价越来越贵,担心自己的资产缩水,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理财情况。他有一笔定期存款到期后,考虑到目前可能有强烈的加息预期,他没有继续转存,而是考虑购买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
陈先生最初看中的是一家商业银行的一年期理财产品,预计年收益5.5%,最高在6%以上,50万元起购,资金主要是用于中铁的项目投资。考虑该产品回报率虽高,但并不保本,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门槛较高,陈先生一开始没有选择这款产品。
接下来几天,陈先生又先后到建行、中信等银行的网点,发现各家银行最近都推出了不少的短期个人理财产品。“3天时间,至少看了十几种,眼睛都挑花了!”据陈先生介绍,仅建行一家,理财经理就推荐了至少5种符合他条件的理财产品。不仅如此,各家银行的销售人员无一例外的都告诉陈先生,最近理财产品卖得很紧俏,有些产品几个小时就卖光了,如果下了决心购买一定抓紧时间,免得错过机会。此时,陈先生想起最初那款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却被告知已售罄。
短期理财创新高
事实上,像陈先生这样开始青睐短期理财产品的人越来越多。据统计,仅6月前两周,各银行已累计发行542款理财产品,使得今年以来的理财产品数量突破6000只,已接近去年全年总量,理财市场热度可见一斑。
而在收益率方面,从年初的3%逐渐抬高到4%~5%,到了年中,部分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已经突破7%的高位,不仅远远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更超过了银行放贷利率。比如农行发行的2天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为6%;兴业银行推出投资期限为10天的理财产品,5万元起预期收益率为6.5%,50万元起预期收益率为6.7%,500万元起预期收益率为6.8%;工商银行发售的7天期和14天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也分别达5%和6%。
收益率的提高直接带来了产品热销。现在要想购买一只热销的理财产品,是无法由个人在网上直接购买的,必须致电理财顾问帮自己留出额度,并且规模几十亿的产品,通常1个小时就销售一空。
高收益背后有原因
面对市场的一片火热,有人开始质疑一些极短期的理财产品已近似于变相的高息揽储。
按照正常的投资理论,收益率应与投资期限成正比,即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而当下的银行理财市场,却出现了期限越短收益率越高的收益倒挂现象,令人称奇。
一位在建设银行工作的员工告诉记者,其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短期内对资金出现极度渴望所致。银监会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比监管的“半年大考”又临近,这些因素让银行对资金望眼欲穿。在拼抢资金的大战中,储蓄利率不能浮动,银行借道理财产品揽储的意愿大为提高,纷纷在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上做文章。
收益率攀高 仍要悠着点儿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理财产品的销售有失规范。部分产品在销售时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时,片面强调“固定收益”,夸大收益率;少数银行工作人员也存在着重自身业绩轻客户利益的问题。
中信银行的理财师吴强告诉记者,如果某一款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是5.5%,买10万元是否就可以拿到5500元收益?当然不是,因为这种理财产品通常是几天至几个月,你还得进一步换算出实际收益。
吴强说,购买这种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之前,必须先弄清楚一些基本概念。其中一个关键的名词“年化收益率”,仅是把当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的,是一种理论收益率,并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比如,年化收益率是5.5%,时间为7天,买10万元的话,实际收益是:7/365×5.5%×10万元=105.48元,绝对不是5500元。
“不过,比起活期储蓄来,其收益要高出许多。”吴强分析说,如果把这10万元作为活期储蓄(利率0.5%)放在账户上,7天的利息收入只有9.59元;即使把这笔钱办成7天通知存款,7天的收益也只有28.58元。“也就是说,通过购买这种短期理财产品,客户可以获得相当于活期储蓄10倍还多的收益。”
在吴强看来,这种产品对手头有较多闲置资金的居民或者对公客户来讲非常划算。而对普通百姓来讲,在选择这些短期理财产品时则需要注意产品期限和后续衔接。因为这种看似较高的5.5%年化收益率,如果客户在产品到期后没有及时转投,而是让资金在账户上闲置一周,那么其收益率就基本下降了一半。而如果产品到期后能及时衔接,或实现自动转投等,那就能带来不错的收益。
只适合有短期闲置资金客户
虽然很多投资者知道短期理财产品就是在短时间内,能获取比银行利息高的收益,但是并不知道,投资短期理财产品也需要进行资金规划。
“短期理财适合的是有明确资金规划的人。如果刚存了2天,就想把钱抽回去,这样可不行。”吴强提醒,不是所有投资者都适合购买短期理财产品。
“一般客户要明确表示,资金在几个月或者一定的时间内没有需求,这样我们才建议他把钱投到短期理财产品上,如果在签约期内反悔,是取不出来钱的。”吴强介绍,短期理财一般都是固定收益,银行也是按期限承诺给出收益。
关键词:理财产品;利率市场化;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10-0034-04
近年来,我国理财产品市场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居民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投资方式。在我国存款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银行理财产品冲破存款利率限制,成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对理财产品在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方面的优势和有效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理财产品收益率的特点
理财产品对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主要通过理财产品收益率发挥作用,因此本文首先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特点进行分析。理财产品收益率是指理财产品的投资回报率,包含预期收益率和实际兑付率两种含义。预期收益率是银行根据设定的投资方向、配置策略等计算出的投资收益,其反映市场报价水平,最终不一定实现。实际兑付率是理财产品到期实际兑付的收益率水平,反映市场实际交易价格。按照预期收益率发行是理财产品的重要特点,数据显示2012年公布已实现实际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中,符合预期或超预期的产品占比达到90%以上。可见,预期收益率体现了银行及投资者对市场收益水平的合理预期,是对市场资金价格较为真实的反映。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较好地反映了市场预期。从理财产品发行方看,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理财产品可配置的资产类型日益丰富。从2010年开始,理财产品资金主要投向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和其他类资产市场。商业银行在确定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时会综合考虑市场收益、基准利率、同业等价,以及经济走势、通胀预期、市场资金充裕程度等因素。从理财产品投资方看,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会综合考虑其安全性、收益性。由于理财产品的投资性质,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收益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较高。因此,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不仅综合反映各类市场利率,也是经过发行方与投资方博弈后最终确定的收益水平,市场普遍能较好地反映预期。
二是体现市场化的“准存款”收益水平。理财产品按照发行对象可分为面对个人客户、机构客户和高净值客户三种不同的客户类,是目前金融市场中交易主体最为丰富的一类产品。根据华宝证券2012年年度理财产品报告,针对个人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市场占比高达66%,可以说个人客户是购买理财产品的主要力量。由于银行理财产品大量采用结构化设计,将高风险的投资标的通过资产池打包与产品分级设计的方式合理分散到多个产品中,针对普通消费者所出售的理财产品资金投向主要为债券和利率等市场,因此属于低风险、收益相对较高的类存款理财产品。现阶段,理财产品已成为银行存款的最大替代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也逐渐被理解为“准存款”收益水平。
三是具有较高的市场影响力。从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看,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23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了理财业务,共发行理财产品32152支、同比上涨67.67%;理财资金余额为7.6万亿元,占据同期人民币存款余额的8%,且继续保持加速态势。从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看,大多为企业和个人,我国已进入“全民理财”时代。市场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积极参与有效提高了理财产品的市场影响力,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水平也极大影响了投资者对存款利率的心理预期。
二、理财产品对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的作用分析
(一)理财市场发展迅速,对利率市场化形成倒逼机制
目前我国对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利率依然实行上限管制,利率管制长期压低资金价格,对真实市场利率形成压抑,甚至产生“负利率”。如2010年和2011年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分别为2.25%和3.5%,而同期的CPI却达到3.3%和5.4%。利率管制使得普通银行存款在投资者投资组合中的优势逐渐丧失,资金“脱媒”现象开始出现。
居民存款是银行负债的重要来源。为防止存款流失,各商业银行竞相研发高收益理财产品,从而绕过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加强对存款的争夺。2012年理财产品平均到期实际年化收益率为4.66%,远高于同期3%的1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这暗示着理财产品市场自发的利率市场化开始推进。从美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看,20世纪70年代,美国商业银行为突破Q条例的存款利率上限管制,通过金融创新产生了大额可转让存单、可转让提款通知单账户等存款利率市场化工具,大大扩展了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种类,突破了货币当局对于存款最高利率的限制,Q条例也从名存实亡走向正式废除。对我国而言,理财产品的发展对存款利率市场化形成倒逼机制,加速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二)理财产品收益率可作为市场利率和存款利率的中介发挥利率传导作用
银行理财产品作为市场化定价产品,其对市场利率敏感性较高。理财产品资产配置标的超过50%的理财资金投资于债券市场、利率市场等对市场利率敏感性较高的产品,理财产品收益率受市场利率变化的影响非常直接。从理财产品期限看,1年期以下短期理财产品占据理财产品市场的99%以上、3个月期以下的占60%以上。可见,短期理财产品占据现阶段我国市场的主流。本文将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简单替代短期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进行分析。就目前而言,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是认可度较高的市场指标性利率。通过将3个月期SHIBOR与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分析理财产品收益率与市场化利率之间的关系。经过计算,3个月期SHIBOR与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715,高度正相关。这显示,理财产品收益率充分反映了市场利率水平,而市场利率对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有重要影响。银行理财产品从资金来源看,替代了大量银行存款,从资金运用方面看则替代了部分银行贷款。作为金融市场利率和存贷款利率之间的中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对存款利率预期会产生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当前利率传导机制中金融市场利率不能有效引导存贷款利率的问题。
(三)理财产品差别定价现象明显,预期收益率充分体现市场风险补偿机制
我国理财产品市场上,各类发行主体差别定价现象明显。其差异性部分可理解为信用溢价,信用溢价是对产品可能发生违约情况的风险补偿。就理财产品而言,发行银行自身的实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为理财产品提供了信用背书,信用溢价是理财产品收益率市场化的重要表现。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理财产品溢价情况与银行自身规模成正比。国有银行理财产品信用溢价最低,这与国有银行自身良好的资产规模和综合实力相对应。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依次提高。与国有银行相比,这两类银行在理财产品设计研发及市场认可度上相对较低,相对较高收益率是对其风险相对应的补偿。同时,各发行主体收益率波动性高低与产品平均收益率恰好相反,城商行的收益率更为稳定。城商行资产规模及市场认可度相对较低,采用稳定收益率对于提高其市场认可度和挽留客户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是市场机制下的必然选择。信用溢价的存在,说明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不仅与理财产品投资标的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发行主体自身实力的影响,充分体现了市场化条件下的风险补偿机制。
表1:各类发行主体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
和收益率波动性
[银行类别\&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其他类银行\&产品平均收益率\&4.02%\&4.55%\&4.75%\&4.58%\&收益率波动性\&1.04\&0.72\&0.45\&0.42\&]
资料来源:华宝证券研究所。
(四)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推动理财市场日趋规范,理财产品收益率对市场利率的反映程度将不断提高
理财产品最初是银行为应对存贷比压力而创新的一种变相吸收存款的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财产品普遍存在资金投向不明、期限错配等问题,由此引发的风险日益引起监管层重视。针对理财产品在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监管层陆续出台监管措施,以规范理财市场的发展。如2010年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对银行通过银信合作方式调整资产负债表、规避贷款额度管理进行了规范。2011年9月30日,银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商业银行理财风险进行警示。近期,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银行理财资金直接或间接投向“非标准化债券资产”进行严格规范,对非标准化债券产品的“资金―资产池”模糊运作模式进行了厘清,规范了资产池模式中理财资金严重的期限错配问题,提高了资金投向的透明度。监管政策的日益完善,有助于理财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对理财资金投向进行规范,有助于理财产品真正实现代客理财,其收益也将更加体现真实市场收益。
三、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助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披露不透明,理财产品收益率真实性存疑
从各银行公布的理财产品信息看,大多数银行理财资金投向标的表述模糊,仅公布资金投向的金融市场类型和大致比例,对具体投资品种、投资比例、风险情况、存续期盈亏情况以及最终实际收益率等信息披露不足。如2012年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共20901款,仅10215款产品公布到期实际收益率,占比不足50%。在公布到期实际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中,也仅限于公布最终收益率数据,对于理财资金的具体投向及在各个市场的盈亏状况并无披露。信息的不透明为银行内部操作创造了空间,而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率是否真正为其实际投资收益率便值得怀疑。作为利率市场化的有效突破口,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率若不能保证为真实市场收益率,则理财产品收益率与市场化利率的联结纽带将被切断,该收益率水平便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利率水平。
(二)理财产品以短期为主,收益率期限结构较为单一
由于短期理财产品对银行可形成存款沉淀,各银行通过发行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争抢资金,减轻存贷比考核压力。监管层为有效控制银行通过发行超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规避监管要求,自2011年底,禁止银行发行1个月及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由此带来2012年1个月以下超短期理财产品的骤减和1―3个月理财产品暴增。理财产品期限以短期为主的格局并没有改变。期限结构的单一性反映出我国理财产品市场发展尚不成熟,其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为了配合传统存贷业务、规避政策监管而产生。由此带来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期限结构的单一性使其在推动多种期限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的作用有限,难以作为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有效突破口发挥过渡作用。如图2所示,自2010年以来,期限6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一直占据理财产品总数的80%以上,其中1个月以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发展迅速。
图2:银行理财产品期限(2005―2012年)
资料来源:华宝证券研究所。
(三)目前的理财产品发行机制难以形成有效的收益率曲线
从理财产品的发行日期看,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日期是不连续的。从理财产品的流动性看,各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合同均规定在理财产品存续期内,投资者不可提前终止理财产品。同时理财产品目前还没有形成可供交易的二级市场,因此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日波动性难以体现出来。当理财产品形成完整的收益率曲线时,该收益率曲线可以作为市场化存款利率的重要参考,但由于理财产品发行的不连续性及其不可流动性,较难绘制出精确的、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收益率曲线。
四、结论与建议
理财产品兴起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现阶段实行存款利率管制政策,银行为应对资金脱媒、突破利率上限而采取的一种金融创新。理财产品实质上反映了由市场力量自下而上推动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是对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有益探索。理财产品可以作为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是因为其有独特的优势。从理财产品收益率的特点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是在综合反映各类市场利率基础上,经过发行方与投资方博弈后最终确定的收益水平,较好地反映了市场预期收益率。与其他市场利率相比(如Shibor),理财产品资金主要来源于实体经济,其收益率较好地体现了金融机构从实体经济融入资金的真实利率水平。由于理财产品在人们投资组合中的比例不断提高,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水平极大影响了个人投资者对存款收益水平的心理预期,具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
从理财产品对推进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有效性看,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突破了存款利率上限,加速存款“脱媒”,对存款利率市场化形成倒逼机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与市场指标性利率Shibor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说明其对市场利率的敏感性较高。作为金融市场利率与存贷款利率的中介,理财产品收益率有助于推动形成存款利率市场定价机制。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准存款”收益水平,其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对存款利率未来市场化后的走势有较强的指示作用,尤其是现阶段丰富的短期理财产品对3个月以下的短期存款利率市场化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另外,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也推动理财市场日趋规范,理财产品收益率对市场利率的反映程度将不断提高,为其作为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提供了保证。
由于现阶段我国理财产品市场发展尚不成熟,理财产品收益率作为存款利率市场化突破口还存在诸多难点。如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透明,为银行内部操作创造了空间,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率是否真正为其实际投资收益率值得怀疑。现阶段理财产品多为短期性产品,期限结构单一,使其作为多种期限存款利率参照作用有限。由于目前理财产品流动性较差,难以根据其收益率的波动性绘制出连续的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收益率曲线,因此根据理财产品收益率精确分析存款利率走势还有较大难度。
针对现阶段理财产品在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方面存在的不足,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确保理财产品收益率真实反映实际投资收益率。商业银行应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多层次的信息披露机制,保证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保护理财产品客户的金融信息知情权。在理财产品存续期间,对理财产品的后续风险状况进行持续监控,并及时公布理财计划执行情况,以便投资者及时掌握资金动向及资产变动情况。投资期结束时应详细公布实际收益率,包括各个投资标的的实际盈亏情况。公正透明的信息披露有利于投资者及监管者对理财产品运营情况进行监督,确保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真正为代客理财的市场收益率,从而保证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可参考性。
二是促进理财产品创新,丰富产品种类,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曲线的有效性。银行应加强理财产品创新意识,重视理财产品研发,理财产品设计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注重产品细分和客户分级管理,丰富理财产品类型。针对风险偏好不同的客户设计不同期限、不同投资标的的理财方案,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丰富理财产品收益率期限结构。针对目前理财产品不能提前兑付的缺点,商业银行可进一步探索理财产品的二级市场交易机制,提高理财产品的流动性,推动形成有效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曲线。
三是监管层应注重培育理财产品市场,发挥其市场利率发现功能。监管层应重视理财产品在突破利率管制、促进利率市场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进一步规范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应在理财产品的研发设计、投资管理、产品运作、风险防控等方面加强监管,同时制定相应的监管办法和规章,在制度层面保证银行理财业务有法可依,推动理财产品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可考虑将理财产品收益率纳入利率决策调整的参考体系,让其在发现真实存款收益率水平上发挥重要作用,为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波,巴曙松,马小可,金玲玲.银行表内理财产品助益中国利率体制并轨[J].农村金融研究,2012,(9).
[2]王江渝.理财产品收益率在利率体系中的作用[J].中国金融,2013,(10).
[3]谭艺群.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的博弈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2,(4).
[4]袁亚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金融纵横,2012,(1).
表姐做服装生意,现金积压一直是个比较大的问题,眼看着十几万元现金总是在银行存着活期,拿着微薄的利息,表姐一直很郁闷。可偶尔一次,她发现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非常适合自己。
这些短期理财产品的存续期一般以7天、14天为一个投资周期,正好跟表姐的进货周期相符,也就是说,表姐用现金购买这些产品,不但不影响生意,还能获得更高的收益。于是,表姐二话不说就拿出20万元,买了一款7天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3.8%。按照表姐的计算,她这一次能拿到7600元的收益。
可等到产品到期,表姐却傻了眼,因为银行给她的回报不过146元。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所谓的3.8%是年回报率,而7天的理财产品,收益只是年化收益率的7/365。
虽然郁闷,但回头一想,这还是比银行的活期存款利息高了很多。表姐对短期理财产品的兴趣反而更加浓厚了。
在各个银行一打听,表姐还真发现了很多“秘密”:各个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有很大差别,另外,有的银行的收益率是固定的,有的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却能提供阶梯递增式的收益率,持有时间越长,理财收益越高。
就这样,表姐把手头的闲置资金,按照不同的需要分别购买了多个短期理财产品。不过,由于回报不多,家里人还是不“感冒”。今年年初的时候,表姐拿来了一张报纸,上面登着一份研究机构的调查报告,把量化了的回报率摆在大家面前:年初上海的理财产品中,投资期限小于1个月的理财产品市场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6%;投资期限为1至3个月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3至6个月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6%;6个月至1年期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8.3%。
这一下,之前看不上每次那几百元回报的家人都被震撼到了:5%到8%的回报率,那可是比活期利息高出了一二十倍呀。很快,亲戚们都在表姐的带动下加入了短期理财的行列。
前不久,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少了很多,回报率也低了不少,据说是受到了国家监管的缘故。不过,表姐并没有失落,她又找到了新的投资方向——滚动理财产品。
滚动型银行理财产品属于开放式理财产品,不像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那样有固定的到期日,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申购或赎回,而且可以增加或者减少投资本金,只要满足最低持有份额即可。滚动型理财产品通常以1天、7天或14天为一个投资周期,若客户不赎回则产品自动进入下一个投资周期。
有人幻想一夜暴富,也有人更喜欢脚踏实地。
在理财偏好上,也是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偏好高风险、高收益,有人对风险的容忍度却很低。
经历过理财市场多年的风风雨雨,经历过多次股票暴跌、基金腰斩,痛过之后,不少人倾向于选择稍微稳妥一点的理财工具,目标是资产的保值,然后增值。
毕竟,理财不是为了一夜暴富,而是一种理性积极的生活和财务态度。理财,是为了生活长久美好,而不是为了体验过山车般的疯狂。
稳健收益一样有魔力
事实上看,稳妥一点的投资和理财,只要能够处于正收益状态,也一样具有强大的魔力。
假如将理财年化收益目标设定为高于银行收益又比较稳妥的区间,比如6%,只要你的投资能持续多年保持在这一收益率附近,那么收益一样会很可观。
如果每年拿出5万元本金用于投资理财,每年年化收益率能大概维持在6%,那么经过复利的魔力效应后,5年总投入25万元可以增值为28万余元;10年总投入50万元可以变为66万余元;20年总投入100万元可以达到184万余元。
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累,你的理财计划也许就会“妥妥的”。
为此,本期我们特别为广大读者梳理了一下市场上几类收益比较稳健的理财工具,既有短期品种,也有中长期工具,以供大家参考之用。
留意流动性风险
由于每个人的每笔资金可供投资的时间期限不同,在进行稳健投资时,应特别关注稳健理财工具对资金闲置时间的要求。同时,在进行投资理财之前,应尽量准确评估好自己能够接受的理财时长,防范流动性风险。万一投入了一笔中长期投资(如企业债),却很快需要将钱拿出来使用,那么肯定会影响收益率。
尽量让自己的资金能与投资工具的特性互相匹配,短期闲置资金就选择逆回购或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半年以上至3年的中期资金可以考虑选择时长比较匹配的可转债品种、分级基金的稳健部分、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等,中长期的资金则可以匹配久期更长的企业债等品种。
短期产品注意“在途时间”
我们在寻求年化6%的投资工具时,更要注意尽量让年度实际收益率真正达到或接近6%。
对于短期理财产品而言,无论是逆回购还是人民币理财产品,由于期限短,采用“短平快”投资手法,虽然每一次投资的年化收益率可能接近6%,但算上“资金的在途时间”,年度实际收益率很可能打折。比如,一款投资期限为1个月的理财产品,从发行募集到还本付息,资金实际占用时间最长可能会需要44天。经过“在途时间”的分摊,实际收益率也显著地被摊薄。
投资是一场与时间共舞的战斗。为了尽量规避短期投资工具的这一弊端,最好能尽量采用滚动投资的方式,通过资金的搭配和投资,让资金实际收益率尽可能接近预设置的目标收益率。
要有资产配置的意识
虽然我们这期文章主要是寻找稳妥理财工具,但是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稳健理财工具可能只是投资组合篮子中的一员,一定要有资产配置的概念。
在进行投资组合或称资产配置之前,应该先评估个人和家庭的财务状况、收入状况、风险偏好、风险实际承受能力,梳理家庭理财目标,然后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一揽子投资组合。
对于年轻人而言,可以更多配置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种;对于中老年人而言,稳健的理财工具大多更适合;中年“夹心族”更应该以家庭理财目标为出发点,寻找匹配的投资工具。但也有例外,如老年人双方收入都较高,家庭资产比较丰厚,家庭责任比较轻的,如果愿意多做一些中高风险的投资,也是可行的。
不能陷入长期投资的“陷阱”
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11月共发行了966款个人理财产品。较10月环比增加207款。当月共有58家商业银行参与个人理财产品发行,参与银行数较10月减少了5家。6家国有银行发行了324款理财产品,其中,交行发行了148款,中行发行了114款;股份制商业银行13家,共发行438款,城市商业银行24家,共发行160款;农村金融机构8家,共发行17款,外资银行7家,共发行27款。
债券类仍为理财产品的主要投资方向
当月债券类产品发行684款,较10月增加139款;信贷类产品发行12款,较10月减少8款;票据资产类产品发行13款,较10月增加9款;组合投资类和其他产品发行257款,较10月增加67款。此外,当月结构性产品发行33款,较10月增加8款。在银信合作新规出台后,信贷类产品发行量持续下降,债券类、组合投资类产品及其他类产品发行量增加。尤其是债券类投资工具,现已成为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最主要的投资对象。
受国庆长假影响,各收益类型理财产品数量在10月出现减少后在当月出现回升。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发行444款,环比增加69款,市场占比则由49.41%下降至45.96%。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发行139款,环比增加61款,市场占比由10.28%增加至14.39%;保证收益型产品发行383款,环比增加77款,市场占比由40.32%下降至39.65%。
人民币产品发行大幅增加
当月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款数为748款,环比增加169款;市场占比77.43%,环比上升1.15个百分点。10月受国庆假日影响,人民币产品发行降至低位,而当月恢复常态,各类型产品发行款数几乎都有所上涨。其中,债券和货币市场类上涨24.35%至480款,结构性理财产品增加至25款。当月信贷类产品继续下滑,仅发行12款,环比降幅达4成。但是,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较10月有所增多,涨幅达3成至215款,这些产品多以组合投资类呈现,投资对象涵盖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等多种类型。
当月外币理财产品发行款数较10月增加38款至218款。美元理财产品的发行款数达84款,环比增加16款;但其市场占比受人民币产品大幅增加而从8.96%下降至8.70%。其中,债券,和货币市场类78款,结构性产品2款,以及组合投资类4款。澳元理财产品发行款数为47款,环比增加1l款;市场占比为4.87%,环比上涨0.12%。从投资领域上看,债券和货币市场类40款,结构性产品5款,以及组合投资类2款。当月发行港币理财产品共计42款,环比增加10款;市场占比提升0.13个百分点,且全部为债券和货币市场类。27款欧元产品中,债券和货币市场类26款,组合投资类1款。此外,英镑、加元和日元产品各发行9款、3款和6款,全部为债券和货币市场类,其中英镑和日元产品市场占比分别下滑0.25%和0.17%。
超短期向短期转移
当月发行的各期限类型理财产品除无固定期限类型外,其余各期限类型产品的发行款数全部上涨。其中,1~3个月期限产品的发行款数和市场占比增幅均最大,而1个月以下期限产品虽发行款数有所增加,但市场占比降幅较高。除无固定期限产品外,当月发行的理财产品中,期限最短的为3天,最长的达5年。
当月1个月(含)期以下理财产品共发行216款,环比增加32款,但其市场占比22.36%。1~3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发行款数较10月大幅增长近百款至340款,市场占比劲升至35.20%。3~6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发行款数较10月增加57款至239款,市场占比上升0.76%。6个月~1年(含)期理财产品发行款数增长34款,市场占比小幅上涨0.44个百分点。1年期以上产品则增加1,款,市场占比下降0.63个百分点。1个月及其以下的超短期限产品发行继续萎缩,转而大力推出1~3个月的短期限产品,从而3个月及其以下期限产品占比依然维持在高位,理财市场短期化格局依旧。
到期产品盈亏不一
当月到期银行理财产品共计812款。其中,保证收益型254款,保本浮动收益型74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484款。从到期收益表现来看,未达预期收益率的产品有4款,超过预期收益率的产品有6款。
未达和超过预期收益率产品
桂林银行的“漓江理财201004期200天”和“漓江理财201 004期214,天”产品于20lO年4月20日开始发售,预期收益率均为3,60%,但二者到期收益率均为2.97%,比预期减少0.63个百分点。
恒生银行于2009年3月推出的1款产,品――股票挂钩“天天开心”可自动赎回人民币12个月产品,到期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该款结构性产品挂钩于一篮子香港上市股票,包括东风汽车、浙江沪杭甬、雨润食品、百胜集团。产品预期收益率区间为[-10,12.83],即预期最高收益率为12.83%。该款产品到期虽没有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但依然获得10.18%的较好业绩。
中信银行推出的中信理财乐投1001期(B款),挂钩于纽约商品交易所上市的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到期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该款结构性产品投资期限为94天,在投资期限内挂钩的原油期货价格上涨金额等于或超过14.1美元,产品可获得最高预期年化收益率8.00%,否则产品年化收益率仅为0.10%。从产品投资起始日后,挂钩的原油期货虽表现为震荡上行走势,但规定期限内上涨金额没有达到14.1美元,产品到期收益率仅为0.10%。
当月有6款产品到期收益率超过预期收益率。这6款产品均为中信银行的信贷类产品,其中5款到期收益率比最高预期收益率大0.01--0.03个百分点。而中信理财快车计划09100期13号投资期限为147天,产品投资于安信信托设立的信贷资产信托计划,最高预期收益率为3.60%,到期收益率达4.30%。
较高到期收益率产品
20lO年11月到期理财产品中,到期年化收益率达5.00%及以上的理财产品共计18款。
渣打银行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QDSNl00341于2010年8月23日发行,8月24日即进入投资期。产品挂钩于美国石油指数基金,投资期限为1年,但其在11月2日提前终止,并获得20.00%的年化收益率。
恒生银行有7款股票挂钩型结构性产品到期获得较高收益率。其中,4款“步步稳”产品投资期限均在1年左右,到期收益率达13.00%,1款“天天开心”产品到期收益率也超过10.00%;另外还有2款6个月期的“月月赏”产品,二者到期收益率分别为9.22%和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