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前教育课程设计

学前教育课程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前教育课程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前教育课程设计

学前教育课程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设计;成效为本;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3)07/08-0061-04

学前教育目前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广泛重视,远程教育中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也因此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结合远程教育的特点,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保证专业课程设计的质量,使“重视”落到实处?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视角。

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较为流行,随后,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也相继推广这种教学理念。近年来,香港教育资助委员会在政府资助的8所高等教育机构中也开始推广基于成效为本教学理念的教学改革,以期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效为本教学理念的推广,为2012年香港高等院校学习年制由三年转向四年提供了一定的准备条件,高等教育力求在延长年限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目前,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内地高等教育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一、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对课程设计的要求

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Outcome-basedteaching and learning)是一种在教和学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学习成果的理念。这种教学理念并非强调教师要求学生学习什么,而是强调学生应该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什么。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以预先设计的学习目标或成果作为指南,通过教学过程,最终达到预期目标。

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它对教育质量的重视,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包括教学项目的策划、课程设置、课程设计、教与学的评估。运用成效为本的教学模式首先要设计预期的学习成果,这些学习成果不但要可以测量,便于运用恰当、标准的测量方法进行评估,还要有助于学习者未来的持续学习。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强调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要设计课程的学习目标和成果,包括知识、技能或者其他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这些教学成果需要便于测量和评估,因而还需要设计出相应的评估方法。在设计学习目标时,要注意这些学习目标可以通过各种“证据”(evidence)来体现,这些证据可以是学习者的作业、实践报告或者试卷成绩,等等。

其次,要设计主要的教与学活动,包括利用哪些资源(如教科书、参考书目等),通过哪些活动来实现预期的教学成果,并且对每项课程活动进行简要的解释。这些解释要简单明确,让学习者一目了然,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

最后,要针对每项教学成果设计评估方式,如作业、测验、论文、案例报告、考试等,以保证每项预期的教学成果能够获得标准化的评估。这些评估方式要易于操作,且不随个人意志而改变,不因评估的人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二、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对远程教育中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启示

1.从教学目标上看

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明确提出要设计教学目标,并要求将这些教学目标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学生,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加透明,这种透明化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促使双方都能准确理解教与学的方向。远程教育更要考虑这个特点,因为在远程教育中,教学者与学习者是时空分离的,如果课程目标模棱两可或者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学习者会不知所措,导致学习没有效率,也不易进行考核和评估。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者大多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多为女性学习者。女性承担的社会角色比较多样,家庭、工作往往导致女性学习者的学习时间较为分散,注意力较难集中,如果学习目标和要求不够明确,她们往往会抓不住学习的重点,甚或游离于学习重点之外。二是学习者多样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者既有工作经验丰富,已经成为骨干的幼儿园教师;也有无任何幼教工作经验,刚刚高中毕业的学习者;还有从事其他行业,但是对学前教育比较感兴趣,希望从事幼教工作或是提高自己育儿能力的学习者。如果课程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容易导致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或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学习者偏离学习轨道,造成对学前教育的误解,甚至形成不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因此,在设计远程教育中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清楚明确,尽量用一些可观察的外显来描述,让无论是处于何种层次的学习者都能明白。传统的课程目标常常用“理解学前教育的各个概念”“掌握学前教育各项技能”这类较为模糊的语言来表示。当前的远程教育中,由于面授课程较少,难以像传统的授课模式那样,教师对学习者有较严格的监控。因此,设定的目标需要非常明确和具体,诸如“能够指出并分析学前教育领域发生的日常现象及抽象的专业问题,并能作出有理论支撑的回应”“能够在各种资源的支持下,对儿童的行为作出正确判断,并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表述明晰的教学目标,考察其实现程度,以便更好地监控和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2.从教学过程上看

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课程实施过程要遵循已确立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原则来设计教学活动、评估内容及评估方式,促使教学和评估过程更有针对性。教和学的过程需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学活动要能准确地传递课程内容,并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目前,远程教育中的学前教育专业大多基于原有电大系统的教学模式,即采取面授、网络辅导、录像或视频教学等形式展开。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面授课程由于教学活动设计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导致学习者到课率较低;网络课程的目的性不明确,界面设计不够友好;录像或视频教学、文本教学等活动由于对学习者的需求不甚了解,导致学习者参与性不高。这些问题进而让学习者感到学习困难,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即便是一开始抱有很大学习期待的人,最后也可能会无奈地成为应付学习的人。

因此,就远程教育而言,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学前教育专业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相对紧密的专业,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量考虑让学习者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学前教育现象、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的分析以及对幼儿行为的观察等来实现课程目标。这样的教学活动就不会只是使用单纯的教师授课方式,也不能仅仅依靠一个教案维持,而需要教师准备大量的教学素材,例如各年龄段幼儿的行为表现、一线教师的教学视频、幼儿园活动材料、学习者未来可能的工作环境,等等。这样的教学活动,更强调的是教师对学习者的引导,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事实上,学习者进行远程学习从而获得文凭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动力,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学习者的这种动力,将其转化为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机。从而帮助学习者克服应付了事的惰性。

3.从评估方法上看

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评估要看学习者的学习是否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这种评估更能准确地体现教学质量。以往对学习者成绩的评估关注的是学习者个体成绩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而群体成绩的分布则要遵循正态分布原则。因而,在这种评估体系下,学习者的个体成绩可能会受其所在的群体成绩的影响,难以完全准确地反映学习者个体对知识和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成效为本的评估方法注重的是学习者对预定目标的掌握程度,这样更突出学习者个体的能力,避免了学习者的个体成绩受所在群体的影响。这种方法也将学习者之间的竞争关系转化为共同进步的同伴关系,为学习者开展团体或小组学习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效沟通,提高了群体学习的效果。此外,成效为本的教学评估强调“证据”(evidence),即学习者是否达到了某个课程目标.一定要有“证据”。

目前,远程教育中的学前教育专业对学习者学习成绩的评估,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形成性考核,二是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一般由教师在学期中安排的几次作业组成,也有的形成性考核会通过小组讨论或者小论文写作的形式。但由于监控不够严格,很多形成性考核流于形式,学习者往往会找来现成答案应付了事。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有的采取闭卷,有的采取开卷形式。这类考核更多考察的是学习者对知识点的记忆程度,而对学习者实际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考核效果并不显著,事实上,很多学习者也只是在考试前突击背诵一下便可应付考试,收效甚微。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远程教育对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者的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有一定区别,前者更多的将是培养能更好地从事一线工作的合格的幼儿园教师。那么,目前的考核方法与培养目标就存在内在不一致的问题。

学前教育课程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素描;能力目标;自主学习;设计

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专业之一,素描是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当前在进行素描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校分配给美术教育的时间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对于素描课程的不重视。因此,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不能完全掌握素描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阻碍其未来的发展,我们应该解决这一问题,积极探索学前教育专业的素描课程教学。

1教学目标分析和确定

首先,在学习素描前,我们首先应该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有明确了目标,我们的方向才会更加明朗,从而保障教学的顺利实施。因此,在开展素描教学前,应该制定一个相应的目标,并且对该目标进行具体的分析,分层次的逐步完成。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素描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的,因为素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立体构图能力,还有助于审美能力的提高,是美术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进行教学前,我们已经明确的教学目标就是掌握素描这项绘画技能。在完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还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其中的辅助者,帮助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时展的要求了,要想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就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具有明显的改善。在明确教学目标后,我们应该对目标进行具体的分析,将其分为不同的子目标,实现一个个的子目标,最终的总目标也就实现了。在掌握这一点后,教师就可以开展教学了,但是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养成是教学的重点任务之一,我们应该以此为参考,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先天才能或是后天积累的经验开展自主学习的活动,也能够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促进素描教学的发展。

2教学过程及方法设计

在明确教学目标后,我们就应该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首要的任务就是开展教学前的设计,只有对整堂课的流程熟记于心,掌握相应的教学重点,才能顺利的开展教学。素描学习的重点都应该体现在教学的设计之中。我们要从基本平面的形状开始练起,最终令学生充分掌握素描的技能。在进行基本图形练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在这一环节令学生充分掌握对于平面形状的判断能力,为今后立体图形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相较于后续的教学环节,这一环节仅仅相当于比赛前的热身,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只要认真进行练习,很快就能充分的掌握,并且这一阶段的要求并不高,学生只要熟悉各种基本图形的外在轮廓并能画出即可。学生的右脑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发,促进审美能力的提升。当然,在最初的阶段,这一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的,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最终掌握素描的技能。

教师在此环节的任务就是进行适当的指导,例如教给学生判断图形的方法,因为判断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仅仅只掌握一种方法,借鉴相应的美术工具能够使学生更快的掌握判断方法。教师在进行讲解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令学生及时应用于实践,这样才能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完基本图形的判断后,我们再上升一个阶段学习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在这里,主要对立体图形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解。我们在学习立体图形时,已经对掌握了一定的绘画基础,这有助于我们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样也要掌握相应的方法,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实现最终的目标。对立体图形进行学习,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养成,但是学生还要具有必要的透视知识,因为立体图形需要通过透视才能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如果不具有这种能力,很难将立体图形学习好,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通过对立体图形线条的不同变化,图形的伸展而使学生掌握这一能力,展现出立体图形的美感。教师在进行知道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图形的空间变化具象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的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再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令大家互相吸取优缺点,改正自身的不足之处,最终就达到我们所制定的目标,充分掌握了素描的技能。

3学习效果评价

学习效果评价具有体现总的能力目标完成情况的测试功效。总的能力目标的完成,并非只体现在学生的最终作品上,还体现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因此,学习效果评价应从自我评价、集体评价、教师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要求自己把在完成目标中对知识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与扩展程度自我评述;集体评价要求集体对在集体学习中的贡献做出评价;教师评价要求根据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表现作综合评价。

4结语

通过对学前教育中素描的课程教学,相信学生们一定能够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充分掌握这项技能,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晓白.结构素描浅论[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8(02).

[2]张宏勋.结构素描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J].韶关学院学报,2008(07).

学前教育课程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VB程序设计 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一、VB程序设计课程简介

Visual basic以其简单易学,功能强大而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成为各高校程序设计课程的首选语言,也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可选语言之一,学生如何学好以及老师如何教好这门课成为广大高校师生面临和值得探讨的共同话题。本文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学习的心得总结出一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以供广大高校师生交流与学习。

Visual basic 是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工具,并且是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它是在BASIC语言和Quick BASIC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大量可视化控件,按设计要求的屏幕布局,在屏幕上画出各种图形对象“部件”,并设置这些图形对象的属性,再编写对象的事件代码。设计步骤可以概括如下:1、新建一个标准EXE项目。2、设计用户界面。3、编写事件响应代码。4、测试运行效果,存盘,生成可执行文件。其中编写事件代码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学习编程也就是学习如何编写代码。

二、初学编程应该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这样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些习惯可以总结如下:

1、给所有的对象,方法,变量起名的时候,尽量用有意义的名字。

2、给自己的程序写详细的注释。

3、编程的过程中随时运行调试。

4、在调整控件的某些属性时,比如大小,位置,颜色等,应尽量在属性面板中输入数字。

5、写程序时,同一功能模块的程序最好一气呵成,断开写的话,会打断编程思路。

6、遇到比较复杂的程序或界面设计,最好先在纸上画画,把整体构思想好。

7、尽量不要使用variant类型的变量。

8、在功能够用的时候,尽量使用较小的控件。

三、讲授VB程序设计课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求知欲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兴趣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学习的效果。我们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不断引入一些有趣的,有实际意义的或者有动画效果的实例,让学生在生动的实例中体会到编程的乐趣,使程序设计课不再枯燥乏味,真正做到学中有乐,这样获取的知识才能记忆深刻。

2、尊重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现有的VB程序设计教材大多沿袭了计算机类教材的编写特点,先讲基本概念,再讲实例,它虽然是符合教学体系,但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我们在组织讲授内容的时候,要尊重人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的组织教学,如果一开始就把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如对象,事件,方法)搬出来,学生不仅不容易理解,还会产生为难情绪,导致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失去信心。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讲授次序稍作调整,先引入较简单的实例,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入较复杂的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做完后再总结归纳出这些概念的涵义,这样比一开始就讲出晦涩难懂的概念要有效的多。

3、任务驱动引导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任何课程的学习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产生兴趣,进而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实例教学法,一个实例就是一个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哪些基本知识,涉及到哪些基本概念,然后学生带着疑问去理解消化概念,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应该不断的给学生布置一些难度各异的程序,学生每编完一个,就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就会激励他们去学习新的东西。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到发挥。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4、教学中抓住重点,做好归纳小结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要讲到,开始教学时可以选择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而且要讲的尽量简单,使得学生能够容易理解,通过做一些基础的题目使学生迅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对程序开发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其他暂时还用不上的内容可以一带而过,这样可以避免花大量时间在目前用不着的内容上,集中精力在重点内容上,提高学习效率。要引导学生尽快获得全书的整体印象,对于其他细节内容则可以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慢慢消化。定期做好归纳总结,没学完一个章节,都要回过头来看看本章的重点部分在哪里,各章节之间的有什么联系,因为知识是相通的,不是孤立的。各章节之间一定是层层相接,循序渐进的,只有做好归纳小结才能进步和提高。

5、开展程序设计竞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开办程序设计小组也是提高大家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可以组织一部分编程能力强的同学参与一些小型程序的开发,这样既可以培养编程高手,又可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学有所用,使他们尽快适应社会需求。鼓励学生参加VB等级考试,进一步深化,补充教学内容。定期开展程序设计大赛,让感兴趣的同学挑战一下自己的编程能力,挖掘自身的潜力,进而可以发现一些编程精英。

6、总结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沟通,不断总结归纳,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出具有现代信息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课程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探讨

钢琴教学与其他科目的教学有着一样的特点,都是一项系统化的教育工程,需要我们对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计划、统筹并付诸实施才能完成教育目的。但是,与其他的专业科目相比,它又有自己特殊的要求,需要我们采取特殊的措施,才能切实做好这项工

作。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科目做出科学的分析与探讨,为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明确的理论指导。

一、学前教育专业钢琴科目教学存在的特点分析

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科目教育存在的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并选择最为合理的教学方法,以保障钢琴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钢琴弹奏的困难程度比较高

作为“音乐中的王者”,钢琴具有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的演奏特点,这就对我们演奏者的专业素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演奏者如果在某一个环节上达不到具体的要求,那么想要弹奏好钢琴是非常困难的。

2.中职学校的学制短

在中职教育中,学校的学制一般设置为三年,前两年为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最后一年则为外出实习的时间。由于钢琴弹奏具有较高的难度,它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在短时间内想要将它练习好,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两年的学习时间,学习较好的学生也只能练到车尔尼五九九程度的水平。

3.学生间的素质差异比较大

由于学生来自的地域不同,之前接受的音乐教育水平和层次也存在很大的不同,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对钢琴的认识以及音乐的基本认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区别性地对待,这也给学前教育中的钢琴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

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科目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

通过对学前教育钢琴科目教学存在特点进行的分析与探讨,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来安排课程的设置以及科学地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详细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钢琴科目的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实际在校学习的时间为两年,四个学期,每个学期约为十八周。首先,课程的设置应该充分结合钢琴教学的内容,一个课时安排的新内容不能太多,否则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消化不了,也不能安排的太少,从而放慢了整个学期的整体学习进度。其次,课程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们的认识规律。

2.教学方法的科学选择

学前教育有着自己专属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前教育的特点,将它与中职学生的基本特点以及钢琴教学的特点进行充分的结合来选择教学的方法。此外,还应该避免学生弹奏那些技术达不到的高难度曲目,避免养成不良的弹奏习惯。

三、总结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钢琴科目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本文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具体的内容还需要我们根据学前教育的实际条件、学生的钢琴基础以及中职钢琴教师的综合能力来客观地制订。在此,也希望有更多、更科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呈现出来,为促进钢琴教育事业的科学化发展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岚岚.浅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

[2]顾晓华.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学的思索:视唱练耳.课程中的节奏教学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3).

学前教育课程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板书教学 高效性 特殊性 程序设计语言

当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普遍的课堂教学方式,PPT等广泛地代替了手写板书。尤其是对于程序设计语言类(如C语言、FORTRAN语言等)课程,因其自身特点几乎统一采用多媒体教学,且在各级学校对新教师必须采取板书教学的规定也将该类课程排除在外。然而,板书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形式,在程序设计语言课中如何适时、适量、适形地采用板书教学,使其与多媒体教学相得益彰,以取得更优的教学效果?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以C语言教学实践为例浅析该类课程的板书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1.多媒体教学在程序设计语言课中的优越性

1.1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主要以大量实际程序实例来分析基本语法规则、程序设计方法及相关算法,由此在PPT上显示或者直接打开程序语言软件操作,都可直观、形象、高效的将应用实例代码演示出来,降低了教师工作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1.2利用投影仪演示程序可直接在课堂上进行代码编写、调试,由此可便可辅助教师有意设计错误,先让学生看代码找错误,再运行程序查看错误信息。这种直观具体教学方式可更好地培养学生程序调试能力。

1.3利用多媒体可以扩大课堂信息量,可将复杂的算法及程序设计思路以较为直观的动画形式演示,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辅助学生理解知识要点,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多媒体在程序设计语言课中的这些优势是板书教学无法替代的。

2.多媒体教学在程序设计语言课中的局限性

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上直观、形象、高效特点,但全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如下:

2.1多媒体课件教学在使用时重技术,轻情感,缺少人文关怀

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教师忽视课内教学的反馈,忽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在鼠标、讲台之间不停忙碌,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与互动,良好的教学效果难以实现。

2.2在程序设计语言课的授课过程中,前后的内容是互相关联的,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常常需要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

例如:在后期函数、结构体等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随着演示程序的复杂化,会不断应用到前面学到的基本数据结构、程序控制语句等知识点,如果不利用板书,只是口头回忆前面的讲授内容,学生的接受效果会差一些,尤其对前面内容掌握不好的学生来说,就更加吃力。

2.3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教师在播放课件时,画面来回跳转,学生的思路跳跃式行进,连贯的思维过程常常会被打断,难以及时做好笔记。程序设计语言的一些代码、程序和算法等知识点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但在多媒体教学时,学生一般想拷贝老师制作好的PPT而不再做课堂笔记,导致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没听懂,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

3.板书教学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中的特殊性

与其他课程相比,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因其自身特点几乎统一采用多媒体教学,板书在此类课程中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3.1授课方式灵活性

区别与常规技术课程,程序设计语言是以程序代码及程序设计流程为主要授课载体,授课过程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大量程序代码和设计逻辑,板书的应用就显示出灵活性,它既可以以逻辑提纲式点拨、引导学生编程思路;也可逐条书写重点程序代码,加深学生对层序结构及程序语句的领悟。

3.2授课过程互动性

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由于其自身特点,每节课均会涉及大量复杂的程序设计逻辑,需要高度精力投入,然而枯燥的程序代码往往容易诱发学生注意力分散,跟不上进度,尤其是在多媒体教学中,更是如此。而板书教学,可自由灵活控制授课进度,随意书写关键点,适时的制造包袱,不断地进行互动,提高学生听课积极性和注意力。

3.3授课容量局限性

毕竟程序设计代码是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的主体,尤其课程进行到后期,每节课需要书写大量程序示例,如果单靠板书就会出现若书写过多就耽误授课进度,若授课过少就会影响学生对前后知识的连贯学习,因此板书在此类课程授课中具有内容容量的局限性。

4.程序设计语言课板书教学方法浅析

现以程序设计语言C为例,浅析板书在该课程中的应用方法。

4.1全板书授课

该种授课方式适合基本概况、算法、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的教学。

该些章节是这门课程的前三章,是学生刚刚接触该门课程的开头,且其知识点琐碎,相关性差,暂无大批程序语句出现。授课过程可按照进度将所有知识点总结提炼,形成框架,且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在提纲之外在空闲板面进行知识点举例。

比如在正反码的书写过程中,可将书写的步骤写在板面左边知识点大纲上,在板书右边书写相应的二进制数字代码,这样不仅可帮助学生掌握重点,也可促进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深入领悟。

4.2板书为纲辅助图片投影或简单ppt投影

该种授课方式适合程序结构语言控制部分章节。

该些章节是这门课的关键中间环节,需要学生注意力集中,领悟控制语句对程序运行顺序的控制规律。授课过程可将关键的核心控制语句及控制定义以提纲形式书写在板面上,并在空白处辅助简单程序的书写和讲解,其后为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掌握,可将一起讨论写好的程序投影出来,这样在后续讲解过程中可随时回顾。

比如在if选择语句嵌套的讲解中,可在提纲部分书写关键的嵌套语句和程序运行方式,且在书写每一条关键语句时候都在板书上书写一个具体实例,以帮助学生理解,书写完每一个示例都将其投影出来并保持住,直至该知识点讲授完毕,再一起回顾书写的知识点提纲、投影的示例代码(也是书写过的),这样既可把握住学生兴趣,也可促进知识点的整体把握。

4.3以板书为纲辅助ppt程序书写及实际程序演示

该种方法适合后续数组、函数、指针等复杂的程序设计章节学习。

该些章节既涉及到新知识的学习,又需要前面知识点的支撑,是一个复杂、综合的学习过程。授课过程中先将需要学习的新知识点以提纲形式随着讲解进度将关键知识点书写上,配合ppt将程序逐步演示出来,同时穿插关键语句的板书书写讲解,最后将书写的程序实际演示运行结果,以此可即可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点主体框架,又可清楚程序全貌,同时还能掌握关键点的书写规律,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在讲授二维数组的规定输出时候,可将二维数组的控制规律以提纲形式书写在板书上,配合板书图形分析,进而用ppt逐步演示程序书写过程,并对控制数组输出地关键语句在板书上逐条讲解书写,最后在实际软件中演示运行结果,而后可适当变化输出要求,一块讨论书写关键语句,此时就可将讨论出的语句直接书写在电脑程序代码上,运行显示结果。如此即可帮助学生透彻的掌握重点,又可有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

5.结论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当重视多媒体教学方式,尤其是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但还应当充分发挥板书教学的优点,正确的认识板书教学的高效性和特殊性,适时针对讲授内容开展灵活多变的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各取所长,优势互补,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远辉.课堂板书及其在多媒体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咨询,2010,(24):203.

[2]李蓓.程序设计语言课教学方法的探讨[J].计算机与网络,2010:18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