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管理执行情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我国高校预算执行监督现实背景
(一)现行体制。高等学校预算体制是处理校级和二级单位以及基层单位之间财务关系的各种制度的总称,是高等学校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是学校财务管理体制的主要环节。我国高等学校目前所实行的预算体制有两种,“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为模式的财务管理体制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预算管理体制。前者是指学校在统一的财经政策和规章制度下,制定统一的财务收支计划,由学校负责对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调整及评价进行集中管理;后者是指在明确校内各级各单位权责关系和学校统一领导的基础上,根据财权划分、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学校给予二级单位或基层单位一定的预算管理权利,实行学校与各级单位的分级管理。
1、“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体制的特点和作用。这种财务管理体制要求高校内部只设一级财务部门,统一领导学校的财务事务,集中管理学校的所有经费,在一级财务部门之外不设同级财务机构,学校所有财务收支都必须通过一级财务部门,校内各院系没有任何财权,也没有制定院系内部财务规章制度及实施办法的权力。
在这种体制下学校财务处的管理权限有:(1)负责制定学校统一的财务方针政策和财务规章制度,报学校财经工作委员会批准后执行。(2)统一领导学校的财务事项,对学校的各项财务事务集中处理。(3)负责对学校的各项收入进行分配,并监督各院系分配的经费按照学校的财务政策和规章制度使用。(4)负责对学校的各项财务收支集中核算。学校财务处负责对学校的财务收支提供集中核算,对整个学校的收入规模和支出水平进行核算。
“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体制下,学校内部各院系不设立财务机构,不作为学校内部的独立核算单位,只是作为学校内部的支出报账单位,享有有限的财权。
这种财务管理体制的积极作用是:(1)可以集中学校有限的财力,完成学校各项教学科研任务;(2)有利于学校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控制,保证学校预算能顺利实施;(3)保证学校的发展不会偏离方向。
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的特点和作用。这种财务管理体制优势在于:在学校统一领导的基础上实行了院系分级管理,较好的解决了集权和分权的矛盾,在学校教育总经费一定的情况下,有利于促使院系管好经费、合理使用,有利于调动院系的积极性。
在这种财务管理体制下学校也只设财务处作为一级财务部门,但赋予了各院系一定的财权,也会在规模较大的院系设立二级财务机构,院系自行管理其创收经费的财务收支,对学校分配给其分管的经费自行安排使用。学校财务处负责制定统一的财务方针政策和统一的财务规章制度,负责学校总经费的核算,控制监督各部门的经费使用按学校的财务政策和财务制度使用,保证院系的经费实施办法不违反国家的财务政策。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高校现行的这两种预算体制都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刘启胜、刘谨认为高校的现行体制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统一领导与财权分配的矛盾,并从:(1)学校过分强调财务集权限制了院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2)预算只是学校推行实施的预算,编制程序和编制方法不合理,得不到广大教职员工的认同和参与;(3)机构设置不合理,校内部门各自为政,只重视部门利益,忽视学校整体利益;(4)忽视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业绩考核和激励,不能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5)权责利不能有效结合,影响财务目标的实现,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二)高校预算执行原则。在高校预算执行原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从收集的相关文献上看,有些学者已经对这个领域进行了关注和研究。比如,王宏堂认为,预算执行的原则必须具备控制性;唐蓉则认为预算执行的原则应该具备严肃性、有效性;陈军认为,预算执行的原则应该具备严肃性、权威性特点。
二、我国高校预算执行监督现状
(一)高校预算执行的内容。高校预算执行实际上是对高校预算编制的具体实施,但不同的学者对预算执行的内容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韩索民将高校预算执行的内容划分为:1、指标管理;2、追加预算;3、调整预算三项。伍吉东将高校预算执行做了更为详细的划分,他认为高校预算执行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落实教育收费政策,支持学校经济和教学健康发展;制定学校收入和支出的制度和办法;督促学校各收入征收单位及时完成收入和交款任务;根据年度支出预算和季度用款计划,合理调度、拨付预算资金,监督各用款单位用好预算资金,节约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学校财务部门必须按照财政部门的规定将收费收入和各种预算外收入缴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必须严格执行则经制度,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和改变资金用途,以免遭受财政和审计部门处罚而使学校资金受损;编报、汇总分期的预算收支执行数字,分析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定期向学校教代会、学校领导、总会计师、理财领导小组和学校上级财政主管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并提出增收节支的建议。
(二)高校预算执行存在的缺陷。目前,高校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张东军认为主要表现为预算执行的不规范性及预算调整的随意性。预算下达后,对预算执行情况和执行进度没能做出具体的跟踪、分析、并编制预算调节表。预算调整时缺乏民主性,也没有建立一套真正的自上而下、严密且层层控制、层层畅通的监督机制。归纳我国高校预算执行的缺陷,可具体分为:
1、预算执行中的随意性较大。实际中很多高校或各学院(部门)缺乏对预算年度各预算指标的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仍然按照“基数+增长”的预算方法确定预算数,等到预算资金到位,各预算部门实际预算支出数与预算支出数产生差异时,就会出现人为改变预算或频繁申请增加预算的情况。有些高校虽然建立了预算管理制度,明确了各预算执行监督环节的责任,但却有章不依,随意更改预算,使得预算形同虚设。这种预算混乱的局面,必然导致各学院(部门)预算资金分配不科学,一些急需预算资金的部门可能拿不到足额的预算资金,而从预算分配中受益取得富余资金的部门又滥用预算资金,导致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的低下。
2、学校没有建立统一的、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随着高校预算收入的多元化,高校也在提高服务收入的比例,各学院(部门)利用这种机会依靠学校资产、品牌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开办各种形式的学历、学位班,收取一定的费用,开立各种户头,违反了学校的财务预算管理政策。对二级学院(部门)可以设立账户的学校,对这部分服务性收入也没有纳入学校的统一预算管理,导致学校整体预算与二级学院预算之间的脱节。
3、缺乏预算执行中的行政问责制度。对已建立统一有效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的高校,预算管理中都明确了预算执行中各环节的责任和义务。之所以会出现预算编制是一回事,预算执行是另一回事,预算结果与预算差距巨大的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学校没有制定相应的问责制度和惩罚措施。各部门在预算执行中随意开支,一旦超支立即申请增加预算,破坏了预算的严肃性,对随意增加预算的学院(部门)学校很少对其展开调查,追究责任,而追加预算一旦申请获得通过,便激励了这种行为的发生,同时也使得其他部门纷纷效仿,使整个预算执行陷入混乱。
4、预算控制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事前,由于编制时间及指标下达的滞后,根本不可能进行事前控制。高校预算核算年度为每年1~12月份,但高校通常在3、4月份才开始进行预算编制,到5月份上级部门的预算批复才下达,等到预算指标分配到各院系时已接近第三季度了,成了实质上的事后预算;事中,通常没有制定有效的控制制度,使得预算控制无章可循;事后,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不够详细,与同行业的比较不够,导致对以后年度的指导性不强。这样的一种控制过程,既无法为预算执行中的偏差提供有益指导,又无法找到整个预算执行中的薄弱环节,提供改进意见,造成了预算控制的失效。
(三)预算监督方面的问题。目前很多的高校预算经批复后,在执行中却出现偏离预算的情况。有的变更经费使用用途、有的随意增减项目、有的对专用款项缺乏统一的管理;尤其是对预算下达后的执行情况和进度缺乏跟踪和分析,使预算运行情况成为盲点,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三、加强我国高校预算执行监督
(一)预算执行有效性环境条件分析。有学者认为,高校预算执行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它必须在一定的管理环境条件下运行,为保证预算执行的有效性,首先要建立完善高校预算运行环境条件。陆敏提出建立预算执行有效性的九个条件:(1)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2)人人参与预算的运作体系建立和完善;(3)适当的会计制度;(4)健全的组织构架;(5)切合实际的期望;(6)充分的意见沟通;(7)注重时效;(8)弹性原则的适当运用;(9)预算编成的与传达的有效性。刘谨也提出了高校预算执行中环境条件有待改善的四个方面:(1)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制度缺陷;(2)高校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评价指标;(3)高校财务运行机制不健全;(4)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二)加强高校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力度。张国英认为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是对预算的编制、执行、决算全过程实行全面审计。对高校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可以促使学校预算部门全面了解、掌握学校财务状况,监督学校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
陈晖认为努力搞好高校预算执行情况对审计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为:有利于加强财经纪律,规范财务行为,保证预算的执行;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宏观管理;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达到审计目的。并且提出了以“全面审计,突出重点”为指导思想;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相结合;正确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和手段;正确运用审计结果,写好审计报告;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五点建议。
(三)做好预算执行中的及时调整
1、预算调整的必要性。因为高校预算是年度财务计划,其运行时间跨度很大。因此,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种种意想不到的原因,计划和实际执行之间会出现差异,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调整。实际上,它是对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偏离预算编制目的而做的一种补救行为,因此,它在预算执行中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2、预算调整的规范性。预算调整只能是必要的微调,而不是经常性的大幅度调整。否则,编制预算就失去了应有的财务管理作用,甚至导致学校财务收支处于无序运行状态。王小兰认为对预算的调整,应当做到调整制度化,这也是完善学校预算监督管理体制,依法治校的重要环节。
(四)建立与预算执行监督相匹配的预算评价、奖惩制度。阮丽芬认为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是预算管理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预算执行结果必须与奖惩制度挂钩,这是预算管理制度是否执行的重要标志。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将预算执行结果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
张积勇认为学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下应设置业绩考核委员会,负责对预算执行情况按季度和年度进行评估,对当期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之间存在的差异,不论它有利还是不利,都要通报给预算执行部门,由预算执行部门认真分析其成因,并写明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报财务处监督执行。预算评估的重点应放在差异形成的原因即应采取的措施上。通过分析差异出现的原因,可以找到管理中的强项和弱项,并总结经验教训,加强管理。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对各部门预算执行的考核,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积极增收节支,将相关收入纳入学校预算管理、预算执行情况及效益良好的部门给予一定的奖励。对预算超支,设置预算外资金等预算执行情况不好的部门处以一定的惩罚,如警告批评、取消该部门的评优资格、减少职称评聘名额,在下一年度该部门的预算指标中扣除一定的额度,等等。
关键词:水电施工;项目;财务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项目是财务管理的一个载体,包括了管理与核算等内容,水电施工项目财务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项目的经济效益。为此,加强水电施工项目财务管理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施工前的财务管理
(一)增强财务意识,落实项目财务管理责任人
项目的管理层与施工作业层人员都需增强财务管理意识,包括经济意识、效益意识与成本意识。项目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合同工期进行施工,按照合同要求控制施工质量,并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项目财务管理责任人应当同时具备施工技术能力与财务管理的知识,并参与到工程项目投标报价与财务管理工作讨论中来,施工企业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项目财务管理责任人对目标成本进行分解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建立财务规划制度
接受“项目管理财务目标责任书”后,对整个水电施工项目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策划,并由项目财务经理主持编制形成规划文件,该文件须应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可操作性,能够对项目财务管理起到指导作用。
(三)项目主管会计设置
单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基础,其中项目主管会计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如果财务主管会计受项目经理聘用与领导,往往会存在不严格按财务制度执行,记账、报账拖延,造假账和编制虚假项目财务报表的情况,因此,财务主管会计应由施工企业直接委派。委派的财务主管会计需要完成公司交代的各项工作,并对项目部服务,及时按财务制度进行算账、记账,做好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会计信息等。
二、加强施工中的财务管理
(一)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规范操作
水电项目施工应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规范进行操作,真正落实项目经理的责任与权力,从而保证项目经理部的有效运行,保证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将实际工作与利益挂钩,增强施工作业人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项目部应定期将财务报表进行报送,除了基本的会计报表还应包括按照责任成本分解要求的执行情况报表,并做好项目执行情况的差异分析。
(二)加强成本执行情况检查
项目部应建立并完善成本内部核算控制体系,明确责任成本。上一级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对成本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项目部本级的开支情况,并比较项目实际发生费用与投资计划间的差异;检查外包工程的清算情况;检查施工材料的消耗情况;检查项目工程的待摊费与预提情况;检查各项往来款项的挂账及支付情况等。根据项目成本执行的检查结果,对项目成本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加强对项目成本的控制,同时也便于领导对项目的各项成本执行情况进行了解。
三、完善施工后的财务分析
在施工后进行财务分析,能够有效的避免在账目不清、责任不清的情况下机械与人员进入新的项目造成遗留问题堆积的情况,同时也能够避免大数额亏损情况的发生。
(一)工程款清算
水电施工项目工程的总收入应以甲方签认的工程款结算单为准,与甲方进行往来核对,必须核对一致,避免预收、应收工程款项与在建工程科目中的隐藏问题。分包工程应按照合同进行逐一清算,包括总价、已付款、未付款,对超出合同金额的付款,应当查明超额付款的原因,落实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制定未付款的还款计划,并由项目经理负责落实清还。
(二)往来款项的清理
应对及时对各项往来款项进行清理,并按性质划分并处理,施工后应清理全部的内部单位与人员的借款。尽量清算外部单位的往来,不能清算的,应落实到相关责任人进行清理。
此外,施工完成后项目部还应对剩余材料进行作价处理,将损益列入项目成本,以避免以次充好、高价滥购等情况,减轻项目负担。
四、加强项目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
水电施工项目财务管理应完善内部的控制制度,以避免跑、冒、漏、滴造成的效益损失。如分包工程结算时,工程量的签认既需要生产部门签认,同时也需要经营部门的签认复核,以及质量部门、财务部门和材料部门的会签,从而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防止冒算等。同时应切实落实项目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如完善审批手续、准确使用会计科目、加强对往来账目的管理、加强合同的管理、加强材料采购的管理、加强对资产的管理等。财务部门在内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积极发挥其监督管理与反馈的职能,从而达到加强项目财务管理的目的。
五、结束语
科学的财务管理能够对水电施工项目的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处理成本费用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完善和提高项目财务管理、核算与内部控制,能够提高项目财务管理水平,从而增加企业与项目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克国,闫静.施工项目财务管理认识点滴[J].水利水电技术,2012,43(5)
[2]查裕计.关于水利工程施工项目财务管理的分析[J].管理学家,2014,(13)
关键词 基层行政单位 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 预算执行 绩效管理
一、基层行政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战略目标的实现
行政单位预算是计划年度内各项业务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在财务收支上的具体反映,是行政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预算管理是将行政单位的发展目标整合为一个目标体系,通过预算,行政单位战略、年度工作任务计划都可以得到具体落实,各部门、各科室对业务目标达到统一的认识,并与行政单位战略目标保持一致。通过预算,将行政单位管理高层的管理意图传递到各职能部门、科室和全体员工,促进部门或科室目标的落实,保证了行政单位年度业务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了行政单位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有利于提高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水平,避免盲目性、防范业务风险
行政单位预算贯穿于行政单位财务活动的全过程,是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严格的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全面反映了行政单位各项财务收支状况,为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依据;可以使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按照预算规定的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避免工作的盲目性;根据预算与实际的偏差能随时发现问题,采取必要措施,纠正不良偏差,防范行政单位业务风险。
(三)有利于提高行政单位资产管理水平,保证行政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
有效地实施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最关键是要对预算编制和财政支出进行细化和规范,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使支出结构得到改善和优化。因此,加强对行政单位预算的管理和控制能够提高单位资金的利用率,确保行政单位资金得到充分利用,还可以有效地推动行政单位的预算执行水平。
(四)为行政单位的业绩考核评价、部门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预算可以作为业绩考核的标准。预算一旦经过全单位各部门充分酝酿、讨论、起草、修改,就可以确立为行政单位内部各部门、科室、员工行动的目标和考核的经济责任。预算作为行政单位财务活动的行为标准,使各项活动的实际执行有章可循。预算标准可以作为行政单位各部门责任考核的依据。经过分解落实的预算规划目标能与部门、责任人的业绩考评结合起来,成为奖勤罚懒、评估优劣的准绳。
二、基层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领导不重视,制度不健全
单位领导作为预算管理的决策者,他的重视与否,对单位预算管理的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可在基层单位的预算管理过程中,领导不重视财务,没有意识到预算管理与单位的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不重视或不够重视预算管理;不设置预算组织机构或机构设置简单,人员配备不足、人员素质不高。认为预算管理主要是财务部门的事,忽视其他业务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作用;不重视预算编制过程,只重视预算编制的结果;不重视预算执行和预算绩效管理。
(二)人员素质不高
行政单位财务人员多是从其他岗位调剂过来,没有经过系统的财务专业知识学习,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培养新人。而这些老前辈自己大多也是没经过系统的财务专业知识学习,他们专业知识欠缺、思想观念陈旧,很难适应新会计制度要求,预算管理的理念更不可能靠这些人去传承和发扬。
(三)预算编制存在多方面缺陷
1.预算编制过程短、时间紧,预算编制准备不充分。基层行政单位预算编制,通常从预算年度第一季度初开始,第一季度末结束,经过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预算编制的“两上两下”整个过程就结束了。整个编制过程太短、时间太紧,而且目前行政单位的预算编制,基本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其他部门参与度极低。财务人员没有时间和精力很好地核实单位的基础数据,掌握行政单位的战略目标和预算年度工作任务,分析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影响预算期收支的有关信息,准确理解当年预算编制的要求。
2.缺少获取信息的平台。信息质量,决定预算编制质量。预算编制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扯的部门多,需要的信息量大,涉及行政单位本期和长期战略目标的规划。预算编制对信息质量的要求是全面、高质,单位的人员情况,资产占有使用情况,横向涵盖单位各个业务支出情况,纵向的历史支出水平以及未来的工作构想。实际的预算编制过程中,缺少这样一个信息平台,收集、筛选、更新行政单位各部门的各种信息。缺少信息的预算只能闭门造车、缘木求鱼,不具有科学性和可执行性。
3.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近几年预算体制改革,要求部门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行政单位仍实行“基数法”,预算编制中,往往不以部门或单位的具体人员情况、实际业务发展为基础来确定预算收支总体水平,调整支出结构,而习惯地以过去的基数为基础,支出层层切块、分配,层层留机动,其结果是预算往往不切实际,难以执行。
(四)预算执行缺乏应有的约束力和严肃性
在行政单位实际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指标分解不严谨,没有建立预算执行责任制。预算指标分解不能做到围绕单位的战略目标和行政任务或者虽然围绕着单位的行政任务,却没有提出管理的目标、要求和责任,没有使组织的全体成员认识到这一年应该花什么钱,花多少钱,按什么原则去花,怎样做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预算执行审批环节,行政管理代替预算管理,审批程序混乱。预算执行缺乏应有的约束力,支出控制不严,存在前半年观望不敢花钱,后半年“突击花钱”、“必须花完”,没有项目凑项目,支不出去调剂到别处支出,支出随意、浪费现象严重。预算执行监督反馈机制不健全,预算执行结果好坏一个样,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不能充分客观地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五)缺乏必要的预算绩效管理
绩效目标管理是源头管理,是绩效执行和考评的依据。抓住源头,确立目标,将单位或组织的整体目标做好分解细化,科学地制定绩效指标体系。绩效导向管理是方向指引,是资金运行和预算管理效益最大化的方向。确定方向,贯穿始终,将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管理全过程、各环节。责任追究管理是责任履行情况评价的依据。目标对比、绩效问责,对无绩效或低绩效部门,进行责任追究。但就目前来看,多数的行政单位在实际预算绩效管理中,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绩效目标指标体系,或建立了绩效目标考核体系,却只注重形式,没有实际意义。导致没有及时对预算的评价机制进行完善,很多单位在这一环节只是走一过场和形式,可操作性不强,且不具备科学性和规范性。此外,一些行政单位对自身资金利用率以及实际预算支出情况和资金流向是否合理都没有加强重视,这样就造成预算约束力的弱化,也使预算管理利用率较低。责任追究在很多单位实际操作中,更是不痛不痒,奖励优秀、不罚落后,一团和气,没有达到责任追究管理的目的。
三、科学规范基层行政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改变观念,建立健全基层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要想使预算管理得到有效的实施,必须强调全员的预算管理意识,改变领导及管理者们的观念。这就需要相关业务部门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更新知识、改变观念,使行政单位内部从领导到基层职工对预算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思想上接受,行动上配合,积极参与其中。
基层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预算编制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或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本单位的预算编制、执行以及绩效考核等事宜。
建立预算执行责任机制,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内部报告制度,通报并全面掌握预算执行情况,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要成立专门的预算绩效组织机构,并配备专业人员。在绩效执行管理中建立绩效动态监控和纠偏机制。
(二)提高人员素质
对于从其他岗位调剂过来的人员,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经过教育培训仍不能胜任财务工作的人员,建议调剂到别的岗位。把具有财务专业知识的人员,从别的岗位调剂到财务岗位,以提高财务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预算编制缺陷的改进
安排充足的预算编制时间,做好预算编制准备工作。预算编制时间应从上一年的第四季度开始,预算编制年度的第一季度结束,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做好预算准备工作。核实单位的基础数据,即人员情况和资产情况;掌握预算年度内单位的战略目标和行政任务;正确分析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通过对上年度预算编制及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掌握财务收支和财务活动的规律,总结财务管理中的经验教训,提出本年度增收结支措施,为安排好本年度预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就是将内部控制相关信息通过信息平台在各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和反馈。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与行政单位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信息平台。同时加强对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通过信息平台,各部门将经过合理筛选、核对、整合的有用信息上传,包括政策战略、工作任务、预算编制要求,人员、资产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在这个系统都可信手拈来,指导本年度预算编制工作。财务部门通过信息系统,在汇总、审核各部门提交的预算草案时,能做到有的放矢,综合考虑。
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行政单位应根据自身情况,根据不同的预算项目,合理选择预算编制方法,并对这些预算方法进行综合运用,以达到行政单位预算控制的目的。以“零基预算法”为基础,采用综合的方法编制年度预算,既要考虑到上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又要科学的测算计划年度内各项工作对本单位的影响程度,统筹安排预算,既解决了单纯采用“零基预算法”工作量大、费用相对较高的问题,又解决了采用“增量预算法”不考虑已经发生的收支是否合理的弊端,有利于加强财务管理。
(四)加强预算执行的约束性和严肃性
在预算执行中,应建立科学的预算指标分解体系,行政单位预算一经批准下达,各预算执行部门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
在预算执行中,应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控制开支,严肃预算执行审批制度。业务部门应当根据已批复的预算指标提出申请,不得超出可用指标额度,必须将指标额度、支出事项和执行申请一一对应。预算执行申请提出后,应当由归口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审核,并按规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业务部门才能办理业务事项以及后续的报销事宜。
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内部报告制度,要求各预算执行部门定期报告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掌握预算执行动态及结果。建立预算执行分析制度,预算管理部门应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通报并全面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对预算指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重大差异做出解释,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行政单位应当建立预算执行责任制度,对照已确定的责任指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相关部门及人员责任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实施考评。
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内部审计制度,预算委员会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预算审计,实施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维护预算管理的严肃性。
(五)加强基层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只有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胜任此项工作的人员,明确机构、人员的责任义务,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机构运行良好,才是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在绩效目标管理中引入审核淘汰机制,强化事前预期绩效审核评估,使其建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严谨性的绩效指标体系和制度,根据单位或组织的总体目标,不断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和制度,抓好源头管理。在绩效导向管理中,建立有效的动态监控和纠偏机制,做到全程跟踪,建立预警机制,及时记录执行情况并通报。对绩效目标执行情况开展绩效跟踪监控,并根据监控目标实现程度,及时纠偏,保证绩效管理正常运行,不偏离轨道。通过对总体目标的细化分解,做到始终保持目标一致。在绩效追责管理中,建立评价奖罚机制,根据绩效执行结果,奖勤罚懒,追究责任。在绩效考评管理中完善绩效结果反馈应用机制,并抱着对社会公众负责的态度,逐步建立评价结果公开机制,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制度,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整理、归纳、分析、反馈给预算执行具体部门,要求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支出成本,增强支出责任,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优化资源配置。
(作者单位为北京市女子监狱)
参考文献
[1] 方周文,张庆龙,聂兴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讲解[M].上海: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3.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它不仅关系到院校的正常运转,也影响到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到学校财务工作的开展。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尽力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
一、规范财务管理,落实全面预算
(一)规范财务预算审批程序
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预算超支。分析和探究其预算超支的主要原因便是:财务预算审批程序不够规范。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必须首先规范财务预算审批程序。
1. 高职院校的经费预算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对于没有通过审批的经费预算坚决不能执行。院校所有的经费开支,必须在预算金额和预算时间的范围内。
2. 确保财务预算申请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会计核算中心在进行预算审核时,应该采用网络电算化审核和实际核对相结合,确保财务预算申请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会计核算中心必须根据高职院校的相关原始凭证和资金运行情况进行核算和审批,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合法,资金运作是否正常,原始凭证是否符合要求负责。一旦出现问题,必须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 严格控制预算超支。一般情况下不允许预算超支,确实需要追加资金的,必须由高职院校的院长和主管财务的副院长同时签字,由相关院校的财务部门专门作出书面申请报告,经批准后方可按规定执行。
4. 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审批责任追究制。高职院校院长是财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主管财务的副院长是主要责任人,相关执行人员是直接责任人。各院校负责人必须对经费申请业务的合法性、真实性及预算执行情况负完全责任。
(二)审慎分析和处理财务预算执行结果
1. 高职院校应审慎分析和处理财务预算执行的结果。高职院校的上级部门,应把分析和处理院校财务预算执行结果作为其领导年终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2. 使用奖惩手段正确评价院校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高职院校的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应由院校组织相关人员和会计核算中心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价,对于经费预算执行得比较好的院校,可以用其正常经费的结余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奖励。对执行不力的院校有关责任人还要作出严肃处理。
3. 依法对预算执行中存在重大问题的院校给予处理。对于财务预算执行不力的院校,或因财务预算执行不力给院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或因财务预算执行不力而严重影响院校正常运转的,应给予相关人员相应的行政处分和一定的经济处罚。
(三)加强采购过程管理
第一,各高职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配备专门负责财务管理的采购员。第二,采购员对于院校所需的大宗物资采购项目负责做好招(投)标、合同的签订、入账及监督工作。第三,严格执行采购预算申报制度,必须按照财务预算规定进行申报,建立详细的采购申报清单。第四,采购申报清单必须对于申购物资的明细进行详细地说明,说明包括:设备或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预算及经费来源等;对大型设备的采购,必须组织有关部门对设备的用途、利用率、添置的必要性及维护费用等进行科学地论证。第五,院校的财务部门要做好详细的采购台账,严把设备及物资的报账关,确保验收、登记、入库等方面手续齐全,账目和实物相符合。
二、完善财务台账,规范收支管理
(一)完善收支台账,夯实管理基础
最重要的是要规范学校现金管理,各院校财务部门应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严防违规使用现金现象的发生。根据有关规定核准后的库存现金限额,开户单位必须严格保管,防止不良的财务行为,严防财务管理漏洞。
1. 完善收入财务管理
首先对各院校财务收入管理实施全程监控,对其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实行严格地督查,严防存在于核算外的资金,杜绝私设小金库,搞真假帐、账外账等瞒天过海的手段。其次要着力对院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票据等进行严格地检查。再次是搞好清产核资,严防资产非法运行或非法资产合法化。
2. 加强支出财务管理
首先要严格管理各种支出经费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严防虚列开支名目、高发票低开支、冒领等财务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其次是核查账目与实物是否相符合,特别是各种原始票据、凭证、工程合同、审计结论、会议等,必须相互符合。再次是在进行基建工程有关的核算时,必须与实物相匹配。另外还要搞好核退、支出事项的监督,严防用虚假发票回流冲抵、弄虚作假。
3. 强化往来账目管理
首先院校应建立详细的往来台账,对往来款项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监控, 严防出现收支账目挂靠成往来账目,以逃避预算监督管理的行为,建立健全院校往来款项常规清算制度,确保结算及时。其次是重点查看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再次是做好借款管理工作,原则上一般不允许个人向单位借款,要严防借款不还或超出追溯时效等现象的发生,避免出现呆账、死账等经济损失。
(二)完善资产台账,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第一,加强工程核算,工程结算后应及时计入固定资产账目。第二,落实固定资产台账管理,严防账实不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第三,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入、出库手续,加强固定资产的清理、盘点工作。检查产生的固定资产是否及时入账,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以及与院校内部资产备查账是否相符、账实是否一致。第四,做好固定资产的申报、处置流程及有关部门审批。
三、坚持有效监控,确保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财务管理监督是确保财务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的有效措施。首先要构建领导监控负责制。其次要构建群众监控负责制,特别是要强化院校内部的民主理财,提高教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再次是坚持社会监督负责制,构建立体监控管理网络。
四、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第一、要加强学校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财务专业素质。第二、要鼓励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财务管理,促进院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三、要加强广大教职员工和财会人员的政治理论教育,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第四、要加强财务方面的法律、纪律教育,不断增强守法意识。
参考资料:
财务分析经理需要定期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对公司竞争对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财务分析经理工作职责,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财务分析经理工作职责11、组织年度预算的编制工作,协同各部门完成年度预算的填写并审核;
2、定期追踪各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执行差异的具体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执行;
3、每月完成财务报表预测和经营业绩的分析,识别业务风险,提出整改和优化方案并持续跟进;
4、按业务需求搭建财务测算模型,开发财务测算工具。
财务分析经理工作职责21.预算管理:根据集团战略方针和公司业务规划及管理要求,组织编制公司全面预算;指导并审核汇总各子公司和各部门预算;
2.执行监督:对重要的日常支出和合同进行事前审核,保证预算的严格控制;监督并评估各单元经营计划执行与目标达成情况,重要事项协调;
3.经营分析:监控预算执行情况,每月/季度根据上期公司预算执行情况,组织编制并出具管理分析报告(经营分析报告);
4.专项分析:专项项目预算的重点跟踪,重点项目独立预算执行监督,不定期不定项对于重点或异常项目进行分析,完成分析报告;
5.滚动预测:每月/季/半年/年度对集团及各子公司编制滚动预测,跟踪预算达成情况,指导预算控制;
6.制度流程:根据管理要求,制定或更新预算相关制度和流程,指导各部门预算工作的优化与完善,实现预算工作的流程化与制度化;
7.负责子公司财务
财务分析经理工作职责31.负责业务单元的财务指标设定及财务预算管理,经营状况统计;
2.深入了解业务部门的业务模式,对接业务与财务衔接工作,参与业务模型构建与复盘;
3.根据公司业务流程特点,协助业务部门构建和完善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资金结算、费用报销等相关业务流程,并制定相应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制度文件;
4.结合部门业务需求进行财务盈利模型分析及财务指标落实到业务的分解;
5.负责为业务部门提供多种财务解决方案,协助处理业务部门涉及财税相关工作;
6.认真贯彻执行集团公司会计制度,严格落实公司各项财务管理规定。
财务分析经理工作职责41、建立集团的预算及预测管理体系,并推行至各个子公司;
对接各子公司管理层完成收入、成本、费用计划的分解和目标的制定。
2、建立健全与预算相匹配的经营关键指标
KPI及相应管理报表;定期收集、汇总和统计数据,跟踪预算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反馈预算执行情况,提供分析报告;
3、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财务分析、商业分析体系;
为集团及子公司的运营及经营决策提供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数据支持;引领集团及子公司达成绩效目标。
4、负责业务的财务策略支持,与业务部门核心团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战略化思考的基础上,共同探讨新业务的策略及商业模式。
5、参与集团重要事项的分析和决策,为集团的业务发展提供财务方面的分析和决策依据。
财务分析经理工作职责51、根据公司整体生意规划对所负责项目进行全年财务预算规划、年度财务预算编制,分析各业务线投入产出,考核各利润中心与成本中心;
2、负责公司财务经营分析工作,根据业务执行情况与各成本费用分摊情况出具月度分析报告并不断完善财务分析体系,深入挖掘盈利价值点;
3、根据公司的业务情况以及财务情况,协助业务部门建立财务数据分析体系和财务分析系统;
4、根据设定的指标体系对整体业务运营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并拉通横向对比,从行业研究和数据分析产生洞见,提出相应的财务建议;
5、负责各项目收入、利润数据的系统性的分析,出具核算部门项目利润分析、经营结果报告;
6、完成公司或部门安排的其他工作。
财务分析经理工作职责61、主导梳理业务线财务流程,以规范化公司业务的审批流程,提高业务效率;
2、主导财务预算编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费用开支、资金收支计划进行分析,甄别异常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3、协助业务部门建立可量化的KPI,跟踪结果,并根据执行情况优化KPI,提高财务收益,分析盈亏因素及相应业务表现对损益的影响及KPI;
4、负责业务线的月度、季度、年度预算,深入了解业务,根据业务的执行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与意见,分析财务事项,向管理团队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分析,主导的各项分析和管理报表;
5、月度业绩分析回顾和展望,追踪实际与预算差异及发展趋势并及时调整预测及时汇报管理层;
6、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的需求,了解新业务并建立财务模型,为公司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7、对业务线的在施项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跟踪管理,为项目顺利完成提供及时有效财务信息,对各职能部门提供财务支持,及时组织提出财务解决方案。
财务分析经理工作职责71
①根据集团预算管理体系架构及业务变化,按年度完善、修订预算编报、考核管理制度;
②根据集团年度经营计划目标,组织集团下属部门、区域、门店开展预算编制工作;
③培训指导集团及下属部门、区域、门店进行年度预算编制;
④跟踪、控制集团及下属部门、区域、门店年度预算的编制进度;
⑤汇总、核对年度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2
①根据集团运营、财务需求,提供预算达成考核数据;
②完成资产、费用预算的追加及上报审批、系统导入数据;
③完成费用预算达成率的考核数据提供;
④及时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并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化分析建议。
3
①每月按时完成各体系财务管理报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