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学流程

管理学流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学流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学流程

管理学流程范文第1篇

物流管理是一门以管理学,生产运营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以数理统计学方法、运筹学方法、计算机信息处理等为手段的课程。它以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帮助企业按最低的总成本创造客户价值为目的,对物流系统进行设计、计划、组织和控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仅是靠教师的课堂理论教学,远远不能满足课程的教学要求。而目前的物流教育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课本纯理论知识的讲解与灌输,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呈现出纸上谈兵的物流教育状况。要提高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重视物流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应充分利用当地各种的教学资源,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本文即笔者根据多年从事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经验,总结和探讨物流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

2物流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

2.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模拟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其主要方式是通过讨论对案例进行分析、求解、总结。它是一种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

受政策环境、技术环境与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物流管理的方法、规则和技术在实际工作当中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教材由于客观原因常有脱离现实、过时陈旧的问题,通过案例教学中的即时案例诠释,这些不足都可以得到补充纠正,尽可能的消除课堂与现实的脱节。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物流管理教材都有大量的案例分析,问题是:大部分案例都比较呆板,平铺直叙,学生当作看报纸一般一瞟而过,很少认真思考。因此在进行案例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

2.1.1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理应首先明确教学的目的,然后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的选择既要与教学目的相吻合,又要符合教学对象的情况,选择要难易得当、简繁相宜。一方面案例不能太简单、明了,而应具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含量,使学生既有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又感到余味无穷。另一方面案例又不能太复杂,使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理解不得要领。任何超越学生知识范围和随意性地选择的案例,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应有的启发,而且背离了教学的目标,从而导致教学活动的失败。

2.1.2案例的表达形式要尽量丰富和生动。要能够吸引学生并易于接受和理解。如果文字案例能够辅以相关的影像资料或图片等,将物流作业现场、物流设备设施、业务流程等展示给学生,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2.1.3案例应当尽可能采用真实资料,比如企业都是真的,资料尽可能反应实际企业的真正状况,方便学生理解,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能和当前的社会经济现象联系在一起,便于学生结合所学进行思考和分析。

2.2模拟实验法

模拟(仿真)实验室就是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其能在一个模拟现实的工作环境中,练习他们所学习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并且从多角度和多方面去理解和熟悉所完成的工作流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条件。实践证明,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丰富了过去那种单一死板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更多、更有益的实务体验,也使学生们对于参与这样的模拟实验抱有极大的兴趣和主动性,他们会主动地去理解和体验在课堂上学到的各种理论、操作技巧,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判断、做出决策。这种真实的挑战是其他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给予的。

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条件的话,应建立物流实验室,吸收物流发展的最新成果,增加物流工艺性和物流技术操作的实验。模拟物流企业的物流网络和信息平台,组织学生实习电子订货管理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财务结算系统和叉车、旋转货架、吊装设备、自动化分拣设备等的操作。通过模拟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突出的作用。

2.3社会调查法

社会调查是指学生实地从事一项调查研究或管理实践活动,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它是培养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训练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有助于其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里的社会调查,不是作为一门实践课,而是作为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一个环节,因此在时间和规模上都必须合理控制。比如,学生就物流的某一环节如何运作首先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在一个下午的时间内,通过学校附近的一个大中型超市的配合,对该企业物流的现状进行调查,包括:采购物流、供应链管理、仓储实务、运输实务、物流信息管理、物流设备管理等,组织学生对调查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撰写调查报告。一方面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另一方面通过调查,也锻炼了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2.4校外实习法

校外实习是指把学生安排到校外实习单位进行参观实习或顶岗实习,这种安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学生们不仅可以就此对实习单位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企业文化等做比较具体的了解和掌握,还可以通过实结相互取长补短、发现不足,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的努力方向。

目前,受资金限制不少高校都缺乏实验室教学条件,物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资源非常有限。因此选择一些技术水平高,管理规范的物流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对物流企业几个典型的作业流程进行参观,以增强感性认识,或组织学生到实际的物流工作岗位实习,使学生有机会验证所学知识,这也是物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

学校和教师要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努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契机。比如可以安排他们参观学习一些当地物流企业,事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方案设计,通过这些活动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了切实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教师首先应该制定严格规范的实践教学活动的规章制度,明确每次实习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合理设计实习方式,提出可操作的考核标准,这样才能约束学生珍惜每次来之不易的实践机会,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教师自己也要有参与企业物流运作现场管理的经历,积累实践知识,才能更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

管理学流程范文第2篇

 

对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要紧跟时展步伐,同时还要做好课堂教学流程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是学校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学校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英语教学课程在高职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水平已经成为时展的要求。

 

但是就目前而言,高职学生还难以将英语有效地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同时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管理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要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管理水平,以此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1.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观念制约严重

 

就目前而言,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传统观念的制约还比较严重,这就对教学行为、教学效果造成极大的影响。在应试教育观念下,高职英语教学还没有构建一套完善、可行的教学方案,在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时,还是以“过级”来衡量,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否高,要看学生是否过了英语四级、英语六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基本词汇、语法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锻炼,受学校评价体系的制约,教师需要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无法更好的进行课程教学管理,从而限制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流程管理的创新。

 

1.2 学生表现不积极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表现很不积极,难以有效地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就对课堂教学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一部分学生因为个性、英语基础水平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在教学过程中袖手旁观,或者做其他事情,在分组后,小组的大部分事情是由组成完成,其他学生也不参与,学生表现不积极,没有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就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也限制了课堂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1.3 教师课堂管理经验不足

 

教师的课堂管理经验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很大的影响,对于高效的课堂管理,对教师本身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才能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地协调、管理。

 

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年龄比较大的教师,对于这部分教师,他们的教学经验十分丰富,对于课堂管理也有丰富的经验,但是这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难以树立新的观念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另一种是年龄比较小的教师,对于年轻的教师,他们的观念比较新,善于创新,富有激情,但是这部分教师的教学经验不丰富,课堂管理水平比较差,这也就对课堂教学管理造成一定影响。

 

2.提高高职课堂英语教学管理质量的策略

 

2.1 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高职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课堂教学理念,正确的处理英语中各个技能的关系,要保证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要保证词汇、语法、听力、阅读、写作、口语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不能只注重词汇和语法,而忽视了其他,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社会需求,进行培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高职英语评价,应该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出发,要摆脱英语四、六级对学生英语发展的影响,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多渠道、多元化的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以鼓励、引导为主,以批评为辅,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从自身发展出发,积极的投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这样才有利于高职英语教学流程的管理。

 

2.2 注重课堂管理技巧

 

对于课堂,不仅仅是教师、学生整合在一起的一个空间,还是一个小型的社会组织,在课堂中蕴含着各种复杂的结构、情景、互动,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生机的整体空间,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课堂管理技巧的合理应用,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管理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实践中掌握英语知识,并学会英语知识的有效应用,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对于教师,首先要具备科学、高效的课堂调控能力,教师应该合理的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联系在一起,科学的控制教学进度,合理的安排教学各个环节,同时,教师还要有良好的自制力,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出现其他问题,如纪律问题,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3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高职英语教师的综合水平是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对高职英语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课堂管理能力、职业道德精神等,保证教师能更加专业、科学的开展教学活动,以此促进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流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3.总结

 

对于高职英语课堂管理,应该更加倾向于行为预防、激励,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构建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全面提高高职英语课堂管理质量。

管理学流程范文第3篇

随着制造企业、流通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微观物流管理层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001年教育部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开始培养物流高素质人才。鉴于物流产业广阔的发展空间及物流人才的严重缺乏,经管类非物流管理专业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为了配合专业调整后的需求,纷纷开设了《物流管理》课程,目的是为了培养企业的物流管理人才和物流企业的管理人才。

经管类专业《物流管理》课程性质为专业通识课或公共选修课,其教学体系应区别于物流专业,要结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特色来完善课程体系,尤其要重点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如何紧跟市场发展,按市场需求培养人才,从而构建一个科学的《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体系。

2 现有的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物流管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课程,选修课程有管理学、生产运作管理、运筹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等,该课程以提高物流系统效率为目标,对物流系统进行设计、组织及控制。经管类专业虽然开设了《物流管理》课程,但由于起步较晚,硬件设施投资严重不足、实践型师资欠缺等多方面原因,使得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环节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课程没有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管理技能的教学目的。

(1)教学内容方面

高校经管类专业《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基本以介绍不同功能要素(运输、仓储、配送、装卸与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及功能实施方法为主,该体系虽然促进了单项物流功能的深入学习,但忽略了各功能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导致学生对物流系统整体的运作缺乏认识。此外教学内容也没有考虑到其所属专业的特点以及该课程与整体专业体系的融合。

(2)教学方法方面

经管类专业的授课教师大多为非物流专业毕业且缺乏物流企业的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理论教学为主,且过多介绍理论,缺乏与实践的相结合,从而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必须引入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研讨及讨论,可以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案例的选取也很关键,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多为新闻报道、公司报告,且存在滞后、缺乏从专业的角度对物流过程进行审视,这导致案例教学流于形式,缺乏专业化分析。此外,案例教学基本是在各教学知识点中融入,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讨论案例情节,忽略了包括物流综合知识的案例的引入。

(3)实践教学方面

物流学科在国内发展较晚,物流实践教学仍然处于摸索中。经管类专业《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体系中,由于受教学硬件及师资力量的限制,理论课所占比重较大,实践教学比重较小,例如内蒙古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及市场营销专业,物流管理课程为56学时,但实践教学环节仅10学时。此外,实践教学环节单一,大多为上机实验,学生被动按照软件流程进行操作,缺乏企业环境的模拟,实践教学远远未达到预期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

3 基于专业特色构建教学体系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经管类专业的特点,内蒙古科技大学对《物流管理》教学体系进行如下改革:

(1)教学内容

经管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与市场营销专业开设了物流管理课程,为了体现物流课程辅和服务性的特征,教学内容应与专业高度结合。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物流功能的学习作为学生的自学内容,课堂讲授则侧重于企业物流的相关知识,将物流功能的知识融于采购物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与废弃物物流的讲解中。高校人才培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因此教学内容特色要与地方经济相结合。例如基于学生的就业情况及地区企业的特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内容主要侧重于物流知识在钢铁企业、稀土企业的应用,重点突出生产物流知识,在授课过程中将生产物流与钢材生产工艺、稀土萃取生产工艺相结合;而市场营销专业则侧重于有关采购物流、销售物流知识在流通企业的应用,在授课过程中将包头苏宁、国美、包百、王府井等企业的采购物流、销售物流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2)课程设计环节

物流课程设计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的中间环 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基于此目标,物流课程设计以物流系统分析设计为主要内容,包括选址分析、设施布局分析、运输搬运系统分析以及综合的物流系统分析设计与优化,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在选址分析中,将营销专业的学生分为4个小组,对包头市永盛成连锁超市的4个昆区店作为分析目标,进行位置、商圈、交通、竞争、商品线设计以及管理体系的调研和分析;将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分为2个小组,对包头乐园及包头体育馆选址作为分析目标,进行自然条件、市场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等方面的调研及分析。在设施布局分析中,选择包头钢联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宁作为分析目标。包钢为大型工业企业,其厂区总平面布局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组织学生从场地地形条件、工艺流程、各作业单位相关关系、外部运输、供电、供水、供气、排水等方面进行调研,研究其厂区总平面布局的合理性;对于苏宁,则主要研究其卖场布局及商品陈列特点。在运输搬运系统分析中,选择北方重工的装配车间作为分析目标,进行物料分类、集装器具规划、装配场地零部件存放区规划、车间平面布置等物流分析,该分析中因要处理的数据、表格相当多,因此必须与计算机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引进数据库软件,把物流分析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综合物流系统分析中,选择国美作为分析目标,对其选址、布局、采购、仓储、配送进行全面调研,了解其作为国内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在物流系统方面的成功之处。课程设计要求撰写调研及分析报告,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物流课程设计环节增强了学生对物流系统的分析能力,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及就业都有较大帮助。

(3)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是实现《物流管理》理论教学与物流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学方法要突出案例教学,并建立案例教学库。案例选择应避免案例的滞后性及非专业性,既考虑到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也要注重时代性和先进性,尽可能充分地表现物流学科与物流发展的水平与进展。物流管理为内蒙古科技大学重点建设课程,因此组织专业教师成立小组,建设案例库。案例库中的案例按照行业进行分类,根据不同行业的物流特点,对当地企业按行业进行调研并整理,具体包括钢铁物流、稀土物流、超市物流、食品物流、家电物流、医药物流等方面的经典案例,此外也搜集了物流方面成就非常突出的世界知名企业的物流实践,如海尔的“三网一流”、沃尔玛的物流信息化管理等。案例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提前布置案例,各小组将分析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演示,其余小组及教师根据课件效果及内容分析的深度对该组进行打分,此分数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该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协作能力。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实际案例的启发中、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真正掌握并升华所学知识的目的。

内蒙古科技大学已建成校内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将教学资源如教学大纲、教学录像、案例库、作业等上传及进行在线考试;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问、讨论、提交实验报告等。网络教学平台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的作用,另一方面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4)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基于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和教学需要,将实验课时由原来的10学时增加到26课时,实验课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多。

①校内建立物流实验室

基于物流的核心流程,建立了物流实验室,引进相关物流管理模拟软件。物流软件模拟,分为单项实验与综合性实验。购进了浙江航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物流模拟软件,该软件是通过模拟一个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具体操作来实现物流的实验教学。根据公司的各个部门的职能和重要性,软件设定了4个公司内部的角色分别为:公司总经理,调度中心,仓库中心和运输中心。学生每4人组成一个小组,担任公司的不同角色并进行工作轮换,来了解和熟悉软件中实际的物流操作,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的物流知识进行规划设计调整所在公司的各项资源,从而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教师可增设不同的班级,根据各个班级的不同需求开设不同的实验,在实验进行中调整整个实验的各项市场的资源来增强学生操作的难度和竞争性。此外,还引进了中诺斯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三方物流核心流程模拟软件,模拟物流业务流程涵盖了7大行业:连锁、医药、汽车、食品、冷链、电子、危险品,并可根据各行业业务运作模式的特点进行组合,形成可定制的业务流程。软件包含模块有:情景数据、客户服务、采购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越库发货、库存管理、配送运输、报关报检、单据查询、供应商管理。该实验为综合性实验,促进了学生对物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管理和协调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这两个软件都配有较详细的实验指导书,便于学生独立完成模拟内容,教师仅在容易出错的地方予以指导。教师可以针对软件中的内容设计设计实验考核,考核成绩及实验报告都作为物流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有条件的学校可增加校内实验内容,如ERP沙盘模拟、仿真模拟、报关及报检、集装箱码头及堆场管理、国际货运等软件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②校外与企业共建实践基地

与校外企业合作共同建设校外的实践基地,是加强实践教学的另一个重要举措。为了提高学生与物流相关的实践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校外物流实践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到校外基地实习,使学生把书本知识与企业物流业务的实际相联系,促进了学生对企业物流的了解,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机会。包头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是内蒙古科技大学工商专业的工程教育基地和产学研合作企业,依托该基地,组织学生去选矿厂、炼钢厂、无缝厂、薄板厂、轨梁厂进行实习,了解企业内部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过程管理情况。包头三森家具城也是内蒙古科技大学营销专业的实习基地,在该基地学生对装卸搬运设备有了一定的认识,此外通过对销售物流进行调查,学生对建材、家具企业的运作也有了较深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的能力。有的企业基地在学生实习结束时直接招聘了部分优秀学生,在经过一段在岗培训委以一定的管理职务。

除了实践基地,也可以结合当地特色组织学生到相应的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及车站、仓库等进行参观,提高对物流的感性认识。如学校组织学生去包头钢材集货中心、包头货运站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调研、参观。

(5)学科竞赛活动和职业技能考证培训

经管类专业开设物流管理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弥补教学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的状况,在第二课堂中鼓励学生参加物流竞赛活动和职业考证,如物流师、报关员等,不仅提升了学生素质,还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及拓展了学生就业面。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考证辅导,为物流企业输送了一批具有从业资格的符合需求的物流人才。

管理学流程范文第4篇

掌握汽车运输成本的计算和分析方法,熟悉汽车运输成本分析及控制方法,并了解如何制定汽车运输成本预算编制。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能熟练地进行公路运输成本的计算与控制,并为其成长为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夯实其专业基础知识。

2布置工作任务

在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后,如果直接进入常规化的教学,告知他们运输成本有哪些组成,如何计算,学生则会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平淡无奇,对他们而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驱动力。所以在组织理论教学前要将工作任务布置,以具体的案例参与来促进他们的学习。例如笔者曾以2011年5月央视财经频道记者跟随国内最长的直达运输线路之一——广东、辽宁线路,跟随货车司机进行了三天两夜的体验,调查了解运输成本的案例,请学生分析有哪些运输成本,如何获得它们的数据。工作任务明确了,就按如下的方法分配任务:将学生按3~5人分成几组,人数不能超过5人,避免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2)学生以组为单位接收任务,并按本次任务的要求确定小组组长、组员分工,值得注意的是,每次不同任务的小组组长应轮流担当,确保每位学生尽可能得到全面训炼。(3)规定任务完成的期限、验收的方法、以及相关的考核标准。

3组织理论教学

根据教学任务,结合工作任务,组织相应的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中,会详细地向学生介绍运输成本的构成及计算方法,比如,人工成本分摊的计算,燃料费用如何取得,轮胎和修理费用的计算方法,车辆折旧的计提方法,等等。严格遵照理论够用的原则,将学生必须掌握相关方法详实解说。在教学组织的同时,敦促学生进行任务的开展,学生必须按照事前的分工,去搜集案例中的需要的资料,比如,发车地点广东佛山市到目标城市辽宁省丹东市的里程,公路收费标准,燃油价格,折旧的方法等等,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知识的缺乏,也就是理论教学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反馈到课堂教学上,学生会意识到理论教学中介绍的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的用途,自然会激发他们学生的热情。在边学习边准备案例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等教学工作告一段落,学生的准备工作也得以完成,形成一定格式的案例报告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工作汇报,每组派代表一名上台演示小组的工作成绩,阐述运输成本的构成,每一项成本获得的方法,计算出总成本,判断货车司机盈亏的可能性。

4总结与考评

在每组学生介绍完毕,对每一组的工作成绩进行总结,并给予相应的等级评定,选出最优小组,最优的评定由教师评定和学生互评相结合产生,学生互评的结果和教师评定结果各占50%,关键的一点,最终的成绩必须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中,而平时成绩占期末综合成绩一定的比重,这样学生既得到了模拟实际工作的锻炼,又收获了成绩,一举两得,会更好地促进他们配合工作任务教学工作的开展。

5结束语

管理学流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能力;物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参与到物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分享新兴产业带来的巨大利润蛋糕。因此,既掌握现代物流专业知识,又具有物流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将得到众多物流企业的青睐。然而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发现,由于原有的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一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务、重宏观轻微观、重传授轻参与的问题,学生们不仅对实践工作缺乏感性认识,而且还缺少必要的专业能力,导致在毕业工作后,很难在短期内发挥作用。如何在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能力,是高校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问题。德国马格德堡大学提出,通过社会能力、行为能专业知识能力的综合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寻找出最佳方案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在团队中解决复杂问题的实践能力。这一培养思路,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石家庄铁道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经过几年的探索,提出了“知识为本、能力为干,立体交叉、逐次跃进” 的教学思想,通过课程实践环节能力的分阶段培养,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增值。

二、物流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主要能力

作为物流管理高素质人才,要求能够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效益。物流业的特性是操作性和综合性很强,因此,在丰富的物流管理理论的智慧支持下,具备解决现实问题的多方面能力。对于本科生来说,能力=专业品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从能力的涉及范围看,物流管理专业包括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

1. 通用能力

通用能力是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专业品质以及对各种各样信息的处理能力及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主要是:

(1) 洞察和判断能力

物流业是动态的、连续的服务业,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是物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面对综合物流过程中错综复杂的若干业务环节,特别是在设计、规划物流方案中,必须能够见微知著,对市场敏感性高,善于发现潜在的管理问题,对事态的发展走势有正确的把握。这样才能驾驭企业的经营活动。

(2) 沟通和协调合作能力

物流业务是一个整体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物流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有强烈的团队合作的精神,与各个职能单位和上下游环节岗位人员密切协作,激发企业员工的旺盛斗志,才能提高物流工作的整体绩效水平。

(3) 持续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物流从业人员是物流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载体,其行为代表着企业的整体素质与形象,为此,要求在作业过程中,要能对不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的措施,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作业效率。

2.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运用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主要有:

(1)物流设计与规划能力

针对物流供应链系统的运作过程所进行的战略设计、网络优化设计、增值服务项目设计、绩效评估体系设计、设施设备设计、标准化运作设计、信息系统设计等。

(2)信息技术软件的运用和处理能力

物流管理的软件非常多,较为常用的国外软件有Beer Game,LOGA Logistics Game,Littlefield Technologies,Supply Chain Game,TAC―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enario和Global Supply Chain Game-The Distributor Game等,国内也有很多用于教学的物流仿真与模拟软件。掌握和应用这些软件,是学生从事现代化物流工作的必备要求。

(3)成本分析能力

综合物流业务中涉及到各种不同的费用,有些是物流企业内部的成本,有些是外部发生的费用。了解这些费用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是对物流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备项目成本的分析能力,通过细致的成本核算,才能向决策层或客户提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易于接受的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还要具备专业外语应用能力、谈判能力等。

三、课程实践教学中的能力培养模式

在物流工作中,由于商品、资金、信息、技术、人员等要素贯穿于各个环节,以及物流本身具有的系统性和一体化以及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运营的特点,宜采取渐进式的实践培养模式,以达到知识和能力融会贯通的效果。

在专业课课程的安排上,采取顺序展开的方式,把课程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课程有:物流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统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等课程。这些课程涉及到管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适用于管理通用能力的培养;第二层次的课程包括物流信息系统、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仓储与运输管理、货物运输、物流技术、物流成本管理等课程、适用于物流管理专业能力的培养。不同层次的课程在实践教学模式上也不尽相同。

(1)启发式案例教学法

课程教学方法由传统的学习基本原理、验证理论、掌握技能的方式转变为掌握技能、综合运用理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式,教师在案例分析中启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物流管理课程进行案例分析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物流行业概况,包括企业发沿革过程、营业项目、服务特色、设备设施基本情况以及具体的作业流程和企业的战略优势等。通过学习,学生们可对物流行业的情况有总体上的认识,使他们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其洞察和判断能力。

(2)归纳式教学法

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安排学生进行理论问题的讨论,并通过适当的点评和统一讲解,把学生感性的、零乱的知识系统化,对于有试验环节的课程,对试验的方法、数据处理、实验对象特点的加以归类,分析总结这些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加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创新能力。

(3)小组项目法

教师在专业课程的设计,如对物流企业流程设计、仓储配送运行的优化等内容中,布置多人为一组共同参与的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项目。项目涉及包括物流配送、运输学、运筹学等学科知识。要求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各自分配的任务,汇总后由项目小组负责人整合提交设计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不同性格、不同爱好和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得到协调能力的提高。

(4)模拟实训法

采用物流现场教学实物模型、模拟沙盘、仿真教学系统等直观性强、动手能力强的实训手段,加强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现代化物流管理工具.提高其在企业适应能力,同时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成本,这种方式越来越成为高校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

(5) 校外在岗培训法

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聘请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行业技术专家、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丰富实践内容,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各学科.特别是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除上述实践教学模式之外,还有课堂演示、论文撰写、角色模拟等方式,这些教学模式如果配合运用,其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学院经济管理分院

参考文献:

[1]王海燕.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研究[J]. 物流技术,2007,(10):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