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学的发展过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隐喻学的基本发展过程,从亚氏的传统修辞隐喻学理论到现代的认知隐喻学的一些相关理论。不可否认,隐喻早已不再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存在于人们的思维组织模式中,是认识和看待事物的一种视角。可以说隐喻的实质是一种认知现象。对于认知隐喻的研究仍然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但同样它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如何利用跨语言跨文化的研究证明认知隐喻的主要论点。隐喻的普遍性在不同文化和社会领域同样存在着差异性。
对于隐喻学的研究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在此期间形成了众多的流派,研究者们众说纷纭。但总体上说隐喻学经历了从传统的亚里士多德的隐喻论述到现代的莱考夫等人对隐喻学的认知。他们最基本的论述纷争在于对隐喻的含义的讨论。
一、传统隐喻学
传统隐喻学把隐喻只是单纯的看作是一种修辞现象,从广义上讲就是比喻,是指“由于两个事物特征上所存在的某一类之处,而用指一个事物的词来指另一个事物。”狭义上是比喻的一种类型。因此传统修辞学的研究局限于构成隐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字面的转换,替代;局限于辨别隐喻与借喻,提喻,讽刺等其他形式的区别与界定。传统隐喻学包括三种代表意义的理论。1.1替代论西方对隐喻比较系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两者属于一种对比关系,因此,隐喻和明喻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隐喻的主要功能是修饰作用。亚氏对隐喻的定义和功能的舆论影响了其后2000多年西方修辞学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解释。1.2比较论这一理论已不仅局限于将隐喻定视为相同体的替换,而是认为隐喻根基于类推和明喻。核心理念是两个事物相似性的比较。比较论的问题在于如何洞察说话人通过不对等的相似点发现有关共同特征的,即相似点很难界定。1.3互动论20世纪30年代,理查兹首先提出了隐喻互动理论,后来布莱克在其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互动理论,其主要观点是:(1)每一次隐喻陈述含有两个主词,一个主要主词和一个次要主词;(2)次要主词应该被认为是一个系统;(3)隐喻句通过将组成次要主词的一组“相关隐含”(associatedcommonplaces)“映射”(maponto)到主要主词上,使其产生隐喻意义。
二、现代隐喻理论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以其宏观巨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向亚里士多德的传统隐喻理论发出了挑战。在现代隐喻学研究中,隐喻再不局限于语言之中,在莱考夫看来生活中隐喻无处不在,它直接来源于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当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上是隐喻的。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和工具。人类使用隐喻,可以分出被动与主动两种情况。被动就是人类在认识事物时,由于思维能力的限制,或者由于语言中缺乏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方式,而不得不用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其结果就是隐喻。所谓主动使用隐喻就是使用者事实上已经认识到两种事物之间的差别,或者语言中存在着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法,但为了更好地传达他的意思,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他选择用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莱考夫接着将隐喻划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莱考夫设想隐喻将喻源的认知图投射到目标域上,从而使目标通过喻源置于空间的物质的经验中。认知图的提出,对于我们的抽象思维、新事物的认知乃至经验的扩张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莱考夫还运用认知模式、原型和辐射式范畴等概念运用于隐喻的运作机制,隐喻学最终建立起来。
三、认知隐喻
随着莱考夫和约翰逊将隐喻学研究的方向扩大到认知领域,大量学者也开始对隐喻学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相关的理论成效接踵而来。3.1传导隐喻传导隐喻,也成为管道隐喻,是由雷迪于1979年提出的。其基本观点是:说话人将思想(物件)置于词语(容器)中,将他们(顺着管道)传至听话人,然后由听话人将其思想从词语中提取出。该理论属于实体隐喻的范畴。实体隐喻强调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实践、状态等无形的概念当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从而对其进行谈论、量化。3.2规约隐喻和新鲜隐喻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还根据规约程度的不同将语言中的隐喻表达分为两大类:规约隐喻和新鲜隐喻。规约隐喻指的是那些自产生以来已经为相当一部分语言使用者所认可和接受,成为日常语言的一部分的隐喻。其中很多已经词汇化,被收录进词典。例如:Heisatthepeakofhealth./Hishealthisdecling.(隐藏的概念隐喻是healthisup/sicknessisdown).新鲜隐喻指的是那些任何一个语言使用者随时都能理解的隐喻:可以是那些刚刚被制造出来的隐喻,也可以是那些虽已存在一段时间,但尚未被大部分语言使用者所认可的隐喻。文学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新鲜隐喻。例如:Myloveislikeared,redrose.需要强调的是,规约隐喻和新鲜隐喻之间并不存在清晰的界限,所有的规约隐喻在一开始都是新鲜隐喻,但是在反复的使用中失去了新鲜感。另一方面,很多新鲜隐喻也都在逐步变得约定俗成。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蓝纯.认知隐喻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4]LakoffG,JohnsomM.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5]杨毅,王坤.隐喻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6).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英语教学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由此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的理念。
一、什么是形成性评价?
教学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而言的。所谓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 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二、如何实施形成性评价?
我在自己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中做了实验,时间两个学期,一个班级实施形成性教学评价(实验班),一个班级实施传统的终结性教学评价(对照班),教学内容和进度一致。对照班教学按照讲—练—考的模式进行,实验班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1、确定评价内容
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师生共同讨论,确定英语成绩由两部分构成: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成绩)占50%,形成性评价占50%,将课本内容划分为几个项目进行,分别记录成绩。
2、实施形成性评价
每个项目的综合评价成绩由教师、学生、同伴参照表3,分别给予评分和文字评语。
(1)教师评价(teacher assesment)。教师通过记录学生平时的课堂讨论、课堂问答、值日生报告、对话
表演、短剧表演、课堂小测验等,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合作精神、参与意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进行客观的评价。
(2)学生自我评价(self-assesment)。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判断和评价。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实,那些能通过给自己确定目标,并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奖赏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比那些不能做出这样安排的学生更富有成效,学习动机的持久性超过靠别人提供条件来激发学习动机的学生。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将有助于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自我评价,更能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查找不足。
(3学生相互评价(pair assesment)。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是形成性评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能使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更易操作,在所任教的班级内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评价。针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合作精神、作业完成情况等,通过学生填写互评表或学生座谈的形式实施。
(4)建立和使用学生学习档案袋。学习档案袋用于收集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记录——如每一次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原始评价表,优秀的作业,完成的任务如个人名片、邀请函、请假条、海报等,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评语;自己或同学对其学习态度、方法与效果的评价意见等等。学生是建立学习档案袋的重要参与者,教师提出要求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在建立学习档案的过程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及努力方向有比较明确的认识,自觉地把握进步,体验点滴成功,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掌握反思学习的技能。
三、形成性评价带来的变化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对学生产生的巨大影响。无论在课堂参与热情还是学习成绩上都远远优于对照班,表现在:
1、改变了学生以往仅仅以考试成绩来评价自己和同学的观点,学会去更全面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物,培养了学生客观的评价能力;
2、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学会主动地学习;
3、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促进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4、促使教师改变以往片面地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观点,更深入地去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客观地评价,从而更好地去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实现了师与生、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总之,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教师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同时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发展水平和提高的途径,有助于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成为更好的自主学习者。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形成性评价,需要我们不断实践研究、探索改进。
参考文献
关键词:管理学;本土化研究;实事求是;国情
长期起来,受社会与经济发展态势的影响,我国国内的学术研究一直在不同程度上“借鉴”国外的经验,在研究的过程中,因为实际情况有所差异,适用范围不同,造成了研究并不能够很好地适用中国的国情,并无法取得相应的认可。如今,管理学作为当今社会适用范围最为普遍的一门学科,已经在社会公共领域、工商领域、农业经济领域、军事等领域大范围应用,并针对性地展开了相关研究。
1本土化概念
1.1定义
本土化指的就是在进行跨区域活动或者交流的过程中,依照当地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制定既不违反当地相关规定,又不破坏本身特色的一种协调化的策略[1]。最早的时候,一般指的是跨区域的商业活动,如今已经扩大范围至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如教育、风俗、习惯、语言、学术等,为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1.2趋势
如今,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各国在经济、环境、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合作更加密切,伴随而来的是各个领域知识的融合、技术的贯通,各国在努力的发展本国实力的同时,不断地汲取别国先进的技术成果已经是国家间的惯例[2]。而在这一过程中,是否能够将其完全利用,运用到实际的社会发展中去,甚至进行改良和创新,最终使之达到提升本国实力的利器,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将其进行本土化的转变,使之切合本国国情,迸发出无尽的可能[3]。
2研究的误区
2.1不论对错的复制
中国人在接触一个全新的东西时,一般会研究其具体的作用以及所造成的影响,如果可以运用,就会进一步的复制。而这样的方式却没有考虑到其具体的内容能不能适用中国的实际情况,虽然保持了原本的理论基础,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知识的创新运用造成了严重的打击作用,遏制了知识的再次进步[4]。表现出我们对于知识运用的盲目性和主观臆断,可以参照如今有些企业在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本身的情况,盲目地复制其他企业的管理条例,员工感觉别扭的同时也对于企业本身的管理造成了不便。比如说,人际关系管理学的正确运用,不是指企业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忽视公司的正常的运营,而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经营外部的人际关系上,这样长期进行下去,往往会导致企业内部工作效率大幅度下降,企业经营状况不进则退。
2.2里外不符的结合
这个方面主要针对的是管理学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我们大部分的学者往往只是根据其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生搬硬套,对于我们当前的具体情况缺乏符合理论的考察实例,因此,造成头重脚轻或者里外不符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研究得不够深入,所有的理论知识的研究的层面太过于浅显,并不能突出本土化的特征,不能够给人以启发和实际运用的价值。此外,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在研究的内容方面不能够突破原有的局限,在实际试验方面也相对的滞后,缺乏系统性的思维。
2.3缺乏变通的深入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所涵盖的内容比较丰富,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并不是只是埋头研究理论或者盯紧某一个案例就可以了,我们需要有全局化的思维,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如人员、科技等方面。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去联系实际内容,扩展思维,关注对于具体研究方法的应用,注意联合实际的案例进行研究。此外,我们要进行人员的合理利用,这个方面不仅仅指相关的研究人员,因为管理学就是一门关注社会的科学,因此,社会的各个领域里的人才都可以是研究的参与人员。另外,对于现有科技的运用方面,我们一定要头脑灵活,如可以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案例的整理分析和实时跟进,利用反向推理的方式进行过程的逆推,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3研究的原则
3.1实事求是,结合国情
在研究的过程中,首要原则就是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剔除对于研究工作无意义的内容,努力的发展中国特色的管理学体系。而中国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其中的文化思想精髓的影响力延续至今,我们在发扬其优秀传统的同时,也要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进行实际性的结合,创造全新的文化成果。如今我国的管理学发展的进程相较于国外发展缓慢,涵盖的领域较少,研究的层次过于浅显,而在实际运用领域更是很少,系统性、全面性、合理性都有待于加强。任何学科的兴起都要依靠长时间的沉淀、足够的经验积累、相对于丰富的理论支持,以及优秀的先行者,因此,我们在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原则的同时,也要对于相关人员做出具体的规定,以保证在实践的过程中,自上而下,以此为工作的指导思想,切实地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2取长补短,具体全面
从100多年前的最初只用于管理生产的管理学,发展到现在涉及社会发展的中的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领域,管理学的发展更加系统化和全面化,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能够单纯地研究过去的理论、思想,也要相对应的研究现在以及将来的管理学新的发展路径。在以往的研究过程中,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有多种,其一,注重客观事物的辩证关系;其二,注重主观情感的直观表达;其三,注重对人的潜能的管理开发;最后,注重对于具体问题的分析处理。因此,取长补短,吸收优秀的时代经验,具体全面,尽可能扩展研究的领域,不断地系统化相关理论,才能将这一学科发展壮大。
3.3与时俱进,持续创新
21世纪最稀缺的资源是人才,最需要的方式是创新,无论是针对于哪个领域的发展都是如此。因此,管理学本土化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大力发扬创新的时代精神,立足于时代的灿烂文明中,协调人力物力资源,运用时代的发展成果,结合时代背景,发挥以人为本的精神,从而促进现代管理学的持续进步。此外,现代管理学研究的范围更加广泛,不再是针对于社会的某个方面,而是从全局出发,研究的范围涵盖了社会的全部,只要涉及管理的地方就值得深入研究。这也正好说明了管理学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
4研究的办法
4.1研究机构的组建
管理学涉及范围广泛,因此,针对于不同方面的应用有不同的研究重点,我们在将其本土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其一,研究机构组建的专业性。管理学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因此,我们在组建其研究机构的时候,一定要具备专业的精神,切实做好考察的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相关的人员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政策,以鼓励其积极性。其二,研究机构组建的针对性。管理学涉及的学科非常复杂,因此,根据当前的实际运用方面的不同,将研究机构组建为具有针对性的门类机构,以此,让研究资源更加集中。其三,研究机构组建的层次性以及系统性。通过设立不同的研究机构分享研究成果,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这是组建研究机构的初衷,因此,研究机构必须具备系统性的特征,组建必须有层次性。
4.2研究内容的明确
从以往管理学发展的历史来看,管理学的方向多种多样,衍生出来的类别也是各具特色,因此,在具体进行研究之前,我们应该要明确研究的内容。鉴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快,因此,研究的内容应该结合现今国内迫切需要解决的内容。其一,应用最为广泛的企业管理理论。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进步,而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的提高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这样的情况促进了我们要将其作为一个研究的重点。其二,管理学理论的更新以及系统化,深入研究管理学,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扎实的理论可以促进学科的繁荣,促进实践工作的更多可能,因此,实现管理学本土化,其中的重点是要促进中国管理学学科体系的成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材料。
4.3研究方法的创新
纵观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其中的研究方法数不胜数,各具特色。前文对于其相应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具体的概括,而其中所运用的方法,如辩证主义、案例法、社会经济学方法,以及从人的心理以及行为、伦理方面分析的办法都是管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使用方法,还有一种是通过虚拟构建以及演绎的方法来进行求证。管理学发展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与人的关系的进一步的演变,各类文化的冲击,不可避免产生了新的研究方法。而管理学本土化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我们一边要借鉴传统的研究方式,另一方面也要开发新的研究方法。综上所述,管理学本土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相关研究人员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提炼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展现的优秀文化思想,结合国际管理学理论研究的具体成果,构建中国管理学的知识体系,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与理论相互印证,进一步推进管理学本土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田广,刘瑜,汪一帆.质性研究与管理学科建设:基于工商人类学的思考[J].管理学报,2015,12(1):1-10.
一、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基本情况
在我国,艺术管理专业是新兴的一门学科,作为跨越艺术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型学科,社会熟知度和了解度较低,也没有比较统一的定位。总的来说,艺术管理专业涵盖的内容较宽泛,有管理学中的管理方法、原则、规章制度、法规规范等,也包括艺术供求、艺术销售的原理、原则与方法等。高校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目的是通过系统的专业课程培训,培育可以以最低资源配置产生最高效益的专业性艺术管理人才。
在我国,艺术管理学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发展期。《文艺改革需要研究文艺管理学》(《长江日报》,1983年)的发表,使艺术管理学有了初步的建科设想。文化部在1986年召开的"文化艺术管理科学建设与发展座谈会",对我国艺术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之后不断开展的艺术管理学术交流会、一大批新涌现文章和刊物,都为我国艺术管理学科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高校在1983年开始重新审视一直以来受到忽略的艺术管理学科,纷纷开设学科建设,建立专业人才输送基地。上海戏曲学校在1983年开设的艺术管理专修班,可以说是开我国高校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先河。之后,我国众多重点艺术类院校,如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都相继设立艺术管理专业方向。21世纪以来,政府加大了对艺术管理专业的鼓励和推动,各地高校尤其是艺术院校兴起了兴办艺术管理专业的热潮。2011年,艺术管理专业被认定为艺术学的二级学科之一,正式成为艺术学大家庭的一份子。目前为止,全国大约有300多所高校开办了艺术管理这一专业。
二、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逐步显现的问题
(一)专业学科定位模棱两可
我国高校目前基本上是把管理作为艺术管理的核心,艺术管理的核心行为被认为是管理或者是组织艺术活动。院校对于艺术管理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组织或管理艺术行为,而对艺术管理中的艺术要素却避而不见,对艺术管理的根本定位存在偏差。
国内高校在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归属上也存在较大的分歧。有些院校把艺术管理专业归属为管理学院,而有些院校则把其划分到艺术学院。学科归属的不同,又导致不同院校的研究学者对艺术管理专业内涵理解的千差万别,在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把握上也是大相径庭。
此外,国内的一些高校不考虑本院校是否有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学资源,只要院校内的其他学科与艺术管理学科在内容上有所交叉,就开始招生。这些不具备开班专业资质的院校纷纷开课,不同文化程度和艺术素养的学生被招录进此专业,导致现在很多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存在不同程度的混乱。
(二)课程建设较散乱
我国的艺术管理专业开设以来,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课程建设标准,没有建立起科学的体系,各个院校根据自身对艺术管理专业的理解而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艺术管理专业,本质上说培养的是兼具艺术性和管理性的双重人才,既有对艺术的独特理解,也有对组织运行管理的一定掌控。目前,我国高校对艺术管理专业的理论研究不够,各个院校设立的课程侧重点也不同。
同时,艺术管理专业培养的应该是可以理论运用与实际的实用型人才。但是我国高校目前的课程设置却是重视理论教学,对艺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育重视不足,导致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较为薄弱。
(三)理论建设不完善
我国各高校目前开设的艺术管理专业缺乏自己的核心理论基础,由于没有明确的学科定位以及理解存在差别,一些院校只是将行政、经济、金融、管理等学科理论与艺术理论成果简单拼凑起来。但是高校的艺术学和管理学是两个学科体系建设完善且相互独立的体系,简单的拼凑并不能创立自己的理论。从艺术学层面来看,包含多方面的理论内容,如音乐有器乐、声乐、中西方音乐发展史等,这些理论内容虽然比较全面系统,但是都缺乏管理的科学性与战略性等。而单纯地从管理学角度看,管理学的很多内容又仅仅停留在较低层次的管理上,缺少了艺术性。
(四)师资资源匮乏
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投入不足是目前各高校面临的较为普遍的问题,也是制约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重要桎梏。目前,我国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大部分高校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甚至有些院校在开设这门专业时,指定其他院系的教学人员通过自学艺术管理方面的知识,然后调用这些教学人员成为艺术管理专业的授课教师。因此,现在高校艺术管理专业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就是师资资源严重不足。
三、高校艺术管理专业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明确学科属性
目前,我国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院校已有百余所,但是学科属性的不明确给艺术管理专业的招生、教学、学科建设以及理论建设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难题。因此,艺术管理专业首先要做的就是重新定位,明确学科性质。
笔者认为,艺术管理专业的核心应该是艺术背后蕴含的文化,所有的艺术作品或艺术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表现和传播这些作品或行为所隐含的某种文化。而文化自身遵循的内在逻辑,也为艺术管理运行的逻辑起到了指引作用。因此,艺术管理专业的定位需要牢牢抓住文化这一核心,而艺术就是表达文化的基础。艺术管理专业具有典型的艺术学科属性,应以艺术学为基础,以管理学为指导。
(二)完善课程设置
我国大多数院校现行的艺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严重阻碍了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学建设及研究进程。笔者认为,在课程设置中需要把握好公共基础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程的比例,可以将公共理论课设置在学生的大一、大二时期,并重视最后的结课考核,可以理论考试,也可以由学生撰写论文。而大三、大四时期就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指引学生开展相关艺术管理领域内的研究课题,鼓励学生走进音乐厅、舞台、艺术鉴赏类场所,并在学期结束前由学生汇报实践成果。
(三)加强理论研究
高校艺术管理专业要想获得长久健康的发展,必须加大对其核心理论的研究力度。不断跟随时展潮流进行理论的创新研究,鼓励一切有利于高校艺术管理学科的知识探讨和交流,完善总结研究理论成果,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进行理论研究时,需要加强学术交流。艺术管理专业是包含艺术、管理、经济、行政等多种学科的交叉型学科。因此,高校需要重视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整合学科资源,通过学科之间的横向交流,形成互补逐步完善艺术管理专业的理论基础。
(四)强化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缺乏是目前艺术管理专业面临的另一个难题,而师资力量的雄厚与否又是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关键。各高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在人才选用上破除旧思想,只要是对本领域有研究成果和教学才华的人才,都可以聘用,或者邀请其来校进行讲座。艺术管理专业处于成长发展阶段,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日后从事本专业学科教学研究的人才会愈来愈多。高校必须以包容的心态去接受这些后起之秀,更多地引进专业人才。同时,各高校可以共享师资资源,建立高校教师研究者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吸收借鉴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
四、结语
现代管理学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从1911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以来,诞生已经超过百年。在现代管理学在诞生之初,管理学的先驱巨擘,比如管理科学学派创始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管理过程学派创始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法约尔,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巴纳德等,本身就是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者。那个时代的管理学研究者和管理实践者是一体的,管理学的价值取向也比较单纯,就是有效的指导管理实践。但随着管理学的发展,管理学的研究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需要依靠其他传统学科,比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等的支撑,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合法性遭到了极大的质疑。同时,管理学研究者的也开始日渐分化,管理学研究者和管理的实践者开始出现了明显分野。主体的分化导致了关注点的分化,原本应该“经世致用”的管理学研究者们,从其他相关学科借鉴了大量的概念、东方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陈敬宇胡祖光框架和方法后,却开始埋头于完美的科学体系的构建,反而对实践中管理者关注的现实问题漠不关心了。管理学研究到底应该更多的指导管理实践,还是应该去争取其“学科合法性”使之真正的发展成一门“科学”,成为了难以调和的内在价值矛盾。如今,随着中国学术体制越来越向美国靠拢,中国管理学“学术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基本都是以实证主义为主导的话语模式的,其研究成果实际上更多地反映了知识生产者的偏好,是学科争取合法性的见证和结果,而不是体现了管理实践发展的结果146。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东方管理学在学术界不受重视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东方管理学如果仅仅是因为管理学价值取向问题而不受学术界重视,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在美国被实务界奉为圭臬的经验主义学派也不被主流学术界重视。可是,东方管理学在发展过程中,自身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明显制约了东方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定位不清,对东方管理学处于什么发展阶段认识不明。
二、东方管理学的定位
关于东方管理学的定位问题,本文作者之一的胡祖光教授早在1995《东方管理学及其在管理理论连续谱中的地位》一文就做了讨论,胡教授从学科思想发展史的历时性角度,提出了以物为中心、以组织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三个周期循环的连续谱。认为,东方管理学应该处于连续谱的最右端,即东方管理学主要是以管理中的“人”为研究对象的管理理论(包括一部分的组织管理理论)。进一步,从管理者必须抓好的事物出发,将东方管理学纳入了一个有意义的分类结构中,并命名为“管理要务学派”。胡祖光教授的东方管理学实际上是为了弥补了西方管理学的不足,提出的一种更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学“学派”,并没有革新西方管理学“范式”的想法。应该说,这个定位是相当清晰的。不过,在东方管理学的发展中,许多学者的步子迈的太大,认为东方管理学是一种可以更新西方管理学的“新范式”,试图一举替代西方管理学的统治地位,这种对东方管理学的过度夸大,导致了管理学者尤其是青年管理学者对东方管理学莫衷一是,反而对东方管理学的建设不利。要想对东方管理学进行更清晰的定位,我们还是必须回到“管理学是什么”这个元问题上。对于这个问题,学者们一般有四种观点:1、管理学是对常识的精炼;2、管理是一种职业,管理学是一种职业教育学科;3、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性和学术性学科;4、管理学是科学。实际上,这四种观点恰好是管理学学科的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从经验常识的精炼发展为一门职业教育和研究性学科,最后转变为科学149。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认为东方管理学目前应该处于经验常识的精炼到职业教育的阶段上,还没有完全的进入研究性和学术性学科的阶段。应该说,东方管理学作为经验常识的精炼,已经基本建立起了一个合理的分类学结构,比如,《东方管理学13篇》就是通过梳理东方管理思想中的格言警句和管理案例,对中国管理的经验常识做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弥补了管理过程学派忽视管理者自身修养、教化责任的缺陷,以管理者所必须从事的事务为划分标准,建立了东方管理要务学派。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符合中国管理管理实践,更加有效的指导中国的管理实践。管理学作为职业教育学科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大多数学习者能够很快的学会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然而,经理人是很难记住和使用他们所难以理解的管理学原理的。而用名言警句表达的东方管理学原理精炼优美,而且符合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经历,在内容相似的情况下,中国管理学习者对东方管理学原理和中国管理案例的理解领悟水平都会高于西方的同类管理理论和案例。按照信息经济学的“信息接受成本”概念,我们认为,东方管理学作为管理学职业教育来说,比其同类型的西方管理理论具有信息接受成本更低的优势,更容易的被中国管理者所学习和掌握。这是目前东方管理学管理要务学派的最大贡献之一,也是《东方管理学13篇》在实务界引起的反响更大的原因。
但是,东方管理学起步较晚,许多概念,原理并没有完全厘清,而且缺乏与之配套的研究方法体系,还没有真正进入研究性和学术性学科的阶段,只是在一些具体管理问题上,按照东方传统管理价值观做了一些尝试。比如,胡祖光教授遵循“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在定量考核目标领域中发展出了联合确定基数法,对西方的委托理论做了改进,应用于实践中,效果非常显著。但总体而言,东方管理学还远远没有发展成研究性和学术性的学科,更加不可能去革新西方管理学的“范式”,只能作为一种管理学派,对西方管理学的不足做出有益的补充和改进。
三、东方管理学的发展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