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企业考勤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考勤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企业考勤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企业考勤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考勤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灵活性和普遍流动性,表现在:中小企业的产权明晰使得中小企业的决策独立、干预较少;另外,中小企业根据企业的性质确定用人原则,薪酬制度也具有灵活性,能根据人才对企业的贡献来划分薪酬的等级。但是,中小企业的工作压力和强度比大企业大,特别是重要岗位的技术人员经常超负荷工作,如果待遇和发展前景没有预期的好,就会造成人才流失;这部分人才的特长和管理经验从企业流出,就会带走商业机密和客户,增加了企业的损失和企业的人力重置成本。所以,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清楚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不要对人才的流动产生恐惧,而是要完善企业重要人才的管理和奖励制度,确保其在中小企业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是目前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是家族企业,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这也使得在现代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一)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不够

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中专精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并未受到重视,也有许多的中小企业忽视了这方面的人才,从而没有专门管理人力资源的部门存在。虽然有很多企业已经关注到了这方面问题,将人事部改为人力资源部,但是管理力度还是不够。即便有的企业也专门为人力资源设置了人力资源部,但他们也只是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例如:档案管理、工资管理还有劳动保护。也有的企业为了调动人才的创造性和工作的积极性,建立了员工工资分配制度,利用考勤、奖励和工作制度来考核,大部分员工尽管心存不满,但也只能接受现实,接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所以,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体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上还存在着强制性。

(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落实不够

企业要有自己的灵魂、思想和文化内涵,并且要用这种企业文化影响和感召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最终使企业文化转化为员工的工作理念和思想行为,从而建设成一个具有良性运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另外,企业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来增加企业的忠诚客户群体,实现持续的经济效益。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仍然以思想灌输为主,思想政治工作还沿用传统方法。这样就很难形成企业员工与企业经营理念的合力,建立相融合的企业文化、树立主人翁精神就成了空话。

(三)中小企业人本管理力度不够

中小企业要提高员工的素质,吸引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就需要有强大的资金和较大的企业规模。但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使得员工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即使少数员工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由于发挥空间有限而得不到充分展示。另外,中小企业大多数是家族管理,把员工看成是企业的附属,忽略了员工的真实感受和需要,没有发挥薪酬激励政策,缺乏人本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抑制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只是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没有发挥本身的潜能,而且高端人才总是寻找时机准备跳槽。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的人才缺失严重

中小企业的规模、资金与影响力都不能和大企业相比,这使得一些高端人才在中小企业中的理想抱负很难实现。中小企业虽在招聘中对高端人才实施高薪,但是由于市场风云变化莫测,中小企业经济效益很容易受到影响,很难兑现高端人才的薪酬,从而引起高端人才的流失。中小企业需要优秀、稳定的科研、管理和营销人才来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但目前中小企业的知识型、年轻型和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性人才流失严重。另外,中小企业员工的学历较低,接收的大中专毕业生流动性很强,对于刚起步和管理薄弱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落后

中小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资金少,管理方法也是传统行政人事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有以下几点:首先,传统的人事管理只是管理员工的考勤、档案以及合同,没有把自己定位在服务部门的位置上,只是要求员工讲奉献,员工没有得到尊重,没有激励措施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其次,传统的人事管理没有运用科学方法对员工思想、心理进行协调和辅导,没有达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三)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缺乏

企业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人力资源的规划。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人力资源的规划,从而导致了人力资源的管理程序和实践出现误区,企业不能很好地利用人才的潜能进行培养和发挥人才的能力。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存在着困惑和无奈,如怎样避免人员提升不均匀,怎样及时补充各层次的人才,怎样规划人才有利于发展和成长企业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人本管理

中小企业应该健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的人员配备要完整,健全岗位的管理体系,如招聘、绩效、薪酬等工作岗位的管理,明晰岗位之间的界限,真正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要定期开展对人力资源的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还要吸取中外企业的优秀经验,针对本企业的特点,制定方案。建立与员工的沟通制度,及时把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传达给企业的高管,使企业高层准确了解员工的状况。这样,人力资源部就会根据员工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保障员工的利益,防止人才流失。

(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薪酬、招聘、培训、业绩考评与相对应的奖惩管理、休假管理、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福利保险管理、劳动者的行为准则等,这些制度应该用书面文件形式公开透明。中小企业要进行人力资源制度的改革,就要听取本企业员工的建议,参考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以人性化为目标进行完善和修改,经企业高层讨论通过后执行,形成合理可行的管理流程,提高部门和岗位的工作效率,形成《人力资源部工作流程》。

(三)明晰人力资源的战略高度

中小企业考勤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提高

企业财务管理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企业经营要求,遵循资本营运规律,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组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和监督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应以财务管理为基础。尤其是作为中小企业,只有通过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才能消除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资金运作方式、监督管理手段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全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一、企业负责人是否重视财务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关键

中小企业要搞好财务管理,首先要看企业负责人是否重视财务工作,这是个首要问题,也是个关键问题。凡是懂管理、会管理的企业负责人,都是先从财务抓起的,都要用德才兼备的人才做财务管理工作。因为财务管理属于综合性管理,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方面面。企业负责人非常关心财务制度的建立,非常支持财务人员执行监督职能,非常愿意学习财务知识,如应收账款挂账太多、存货周转期长大量占用企业资金、投资损失加大等现象的出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解决,怎样管理;是不是应该采取应收账款的催收和处罚措施;是不是存货的采购有问题才造成积压;是不是对外投资的随意性太大,没有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科学的论证,只凭经验盲目投资才增加了投资风险等。有了这样重视财务工作的企业负责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怎么会不提高?

二、提高财会人员素质,是财务管理的根本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有限,人员少,财会人员一般都是一人多岗,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因为工作内容不再单一,涉及面广,成为多面手,也为自己的个人成长创造了机遇。如何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聪明才智,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尽职尽责呢?关键要看人的素质,这是个根本问题。素质好的财务人员一般都能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中小企业的业务培训制度也许不如大企业那样规范;也有可能由于企业资金紧张,有些费用较高的培训,财会人员不好意思到领导那里申请资金;还可能是由于财会人员工作忙抽不出时间;种种原因都不能作为财会人员放松学习的理由。在知识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2)提高遵纪守法意识,在复杂的经济业务中,不迷失方向。中小企业身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都与大企业有所差异,财会人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相关会计法规,是我们的根本大法,是我们的法律武器,我们在处理业务、进行会计核算时,要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要严格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去做,明辨是非,分清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敢于向不正之风和违反国家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做斗争。

(3)爱岗敬业,变被动为主动。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往往忙于业务多参与管理少、只限于日常的记账、算账、报账,而且责任大于权力。这不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作为一个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应该主动承担管理职能,始终如一,爱岗敬业,积极向企业负责人提供财务管理的建议和创新思路,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趋势,为企业发展出点子想办法,在企业管理中变被动执行者为主动参与者。

三、形成内部管理体系,是财务管理的基本保障

企业内部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基本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推动。中小企业的内在机制和环境各不相同,应根据其不同的特点,从制定基础工作规范和各项管理制度,到建立各岗位职责和工作考核标准,每一环节,每一流程,都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每一岗位,每一部门都做到既有章可循,又分工明确。不论高层领导,还是普通员工,每个月都有总结、有计划、有评比、有得分。形成一个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系。并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不断总结、不断充实、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过程,发挥会计监督职能,防范经营风险,以推进财务管理工作日新月异,从而使企业发展蒸蒸日上。

1.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制定各项管理制度

进行企业的内部管理,少不了制定各项制度,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企业的销活动最终都将通过财务活动来体现和反映,财务管理理所当然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所以企业必须围绕财务活动,制定各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基本包括:①财务基础管理方面的制度,如原始记录管理及填报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及清查盘点制度、价格管理制度等。②财务内部管理制度,如财务预算制度和财务分析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电算化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等。③购销业务管理制度,如物资采购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等。④实物资产管理制度,如存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建工程管理制度等。⑤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如借款报销管理规定、出差管理规定、库房管理规定、考勤管理规定等。这些制度涵盖了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彻底改变了无章可循的现象,规范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突出了财务管理的综合性,做到了财务管理的程序化,达到了企业内部管理的目标。

2.通过岗位职责考核评价方式,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

企业内部管理工作要做细,必须使每个岗位的员工都明确自己岗位的重要性和岗位职责以及与其他岗位的相互制约关系,使每个员工都清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没有做好事情将吸取什么教训甚至受到什么处罚;使每项业务活动之间既不能有空白.也不能有重叠,更不能有冲突。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

中小企业考勤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学徒制是传统的技艺传承手段,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种传承方式被现代职业教育吸收并创新。现代学徒制将这种技艺传承方式与现代化教育结合,让专业教师与职业师傅共同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按照现代学徒制的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有效提高会计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实操能力,以解决毕业生求职难、企业会计岗位用人难的问题。

1 现代学徒制相关概述及实施现状

学徒制是师徒一同工作,师傅向徒弟传授知识技能、徒弟边学边做的技艺传承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徒制逐渐走向以生产与教育并重、涉及广泛的教育性质和利益机制并由国家规范制度为特征的现代学徒制,典型的有德国“二元制”、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等。[1]这种现代学徒制使得学生兼具学徒身份,在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获取更高职业技能。[2]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方式过程中,主要采用订单班培养、校外实习基地以及校内公司的方式。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会计教研室与东莞某会计事务所进行订单班联合培养、与广州若干会计专业服务机构合作发展校外实践基地以及成立友诚钰信公司实现会计校内实训,以多种方式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2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面临的困境

2.1 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需要政策支持,尽管近年来教育部倡导和实施这一职业教育制度,但是相应的法律法规、详细的措施方案较为缺乏。在法律法规方面,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法律关系并未得到明确,例如,学生在这一教育制度实施下的法律身份等。而在制度层面,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政府拨款制度和就业准入机制,以及面向企业的现代学徒制推进制度。以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西方国家为例,由于存在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始终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责。相比之下我国企业对人才培养责任感认知不一,而且基层员工存在较大流动性,在没有国家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实施现代学徒制积极性不高。这成为当前现代学徒制实施障碍的重要原因。

2.2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落后于企业需求

相关调查表明,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主体。[3]学生毕业后就业走向以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纳税申报、出纳等岗位居多。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定位在通用类企业,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也主要集中在理论课程。虽然实训课程占有一定比例,但是实训力度较弱,职业特色并不突出。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建设未能与目标企业的岗位需求对接,使得中小企业无法分享职业院校教育成果,从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小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建设的积极性。其现实表现为现代学徒制承接载体与提供培训岗位的不足,加大了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难度。

2.3 缺乏相符的教学管理制度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加强学生工学过程的管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制定与工学交替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导致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学习、考核、学分等方面与现代学徒制难以适应,降低了这一教育制度实施的有效性。

3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对策

3.1 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政策法规和资金支持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重要基础。[4]因此,国家应制定学徒制方面相关法规,提升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明确企业、学校以及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细化各方权责,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同时,建议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对参与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或税收政策优惠,用于专门学徒培训支出和提升企业师傅的待遇,保证企业专款专用,避免经费的不必要浪费。另外,政府加强宣传引导,使企业充分认识到现代学徒制对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配合在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的职责。在高职院校方面,政府可以参考商业化拨款机制,结合学校设置的课程数量、学徒数量,通过指标量化分析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后的培训、就业质量进行合理拨款。根据高职院校的培训、就业质量来调节政府经费供给并设置奖惩机制,促进各大高职院校良性竞争,保证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有效性。

3.2 构建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会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

为保证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实施,高职院校应构建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立以职业集群模式为主框架的人才培养机制。[5]针对中小企业需求,对工作性质相近的不同岗位要求进行融合,并以此要求为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现代学徒制。同时,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在教师与师傅的共同商讨下,使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更为科学实用。在课程体系建立过程中,也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将国家会计从业资格课程、注册会计师认证课程等进行整合,融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建立由学校负责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由企业负责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的分工体系,实现学生知识技能与职业技能的共同提升。同时,学校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以校企双赢为工作出发点,使参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能够从中有所收获,从而更乐意为学校提供场地、人员、岗位等支持,形成现代学徒制下校企融合的良性循环。

3.3 建立校企协作教学管理制度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需要与之相符的教学管理制度配合。由于这种教育制度的实施属于“跨界”教育,应遵循“双元管理”原则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首先,建立日常教育管理制度,如学徒考勤制度、实习召回制度等,以确保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其次,校企共同制定教学文件,如会计专业课程标准、会计实习安排、学生管理办法、会计专业师傅标准等,确保文件能够符合学校和企业双方要求和实际情况。最后,建立现代学徒制试点绩效考核体系。[5]在会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时,院校需要对其中的考核项目进行细分,就学生满意度、企业满意度、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考核,充分保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实施。

中小企业考勤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内部审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9. 021

[中图分类号] F239.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9- 0033- 02

1 引言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企业战略、经营、报告、资源和合规等5项控制目标的过程,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5项相互联系的要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取得了迅速发展,并已成为新形势下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温州市建筑废土处置有限公司从事市区各施工工地建筑废土(泥浆)的运输、中转、消纳和结算,这不仅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发展,也保护了环境。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先进的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就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构建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1)没有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观念。我国的内部控制起步比较晚,一些中小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和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并没有真正认识内部控制对现代企业发展的战略作用。有些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仍局限于内部牵制和内部控制阶段,而没有及时掌握基于ERM框架的现代内部控制知识;有些企业把内部控制简单等同于内部监督,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各种手册、文件和规章制度,而没有全面了解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动态作用。例如,温州市建筑废土处置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由财务室负责,导致企业内部一些员工认为内部控制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降低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企业的治理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有效地抑制企业内部“领导越权”和“内部人控制”现象。当前我国一些中小企业并没有建立科学、健全的治理结构;此外,在组织机构设置中比较注重纵向间的权利义务,而没有注意横向的协调与合作。例如,温州市建筑废土处置有限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缺少独立董事,也没有设置监事会,从而弱化了财务监控主体功能;并且公司没有在董事会下设置审计委员会,从而加大了财务报告欺诈的风险。

(3)人力资源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没有建立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当前我国一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部门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专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员比较缺乏;企业领导没有积极组织内部控制人员专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也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无法满足优秀员工职位晋升需求。此外,企业没有建立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从而不能充分调动控制者与被控制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4)没有设置独立、权威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有些企业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其职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高层的意愿,从而弱化了其权威作用,也不能有效、准确地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绩效。

2.2 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1)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并没有建立科学、独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现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只是散见于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中,而没有涵盖企业的所有部门和人员。有些企业建立内控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内部牵制、授权批准、预算控制和实物控制等制度,也没有关注公司内部各部门的沟通协调,造成中小企业权责不清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从而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有些中小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存在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等现象,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将制度落实到公司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此外,当前一些中小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整体上的科学性,内部控制的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并且偏重于事后控制和有形控制,而忽视了人员、信息等无形控制。

(3)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新形势下,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其权威监督职能。例如,一些中小企业的业务经办人员、财务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利用监督不力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侵吞公款、利用虚假发票非法占有企业资金,从而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3 构建科学、完善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3.1 营造良好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1)正确的内部控制观念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首要前提。企业领导和内部控制部门负责人应当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内部控制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从而促进员工内部控制观念的转变,从而在企业内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氛围。

(2)中小企业应当建立以董事会、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为主体的内部控制机构,并充分保障各机构权威职能的发挥;此外,还应建立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完善的组织机构和权责分派体系。例如,温州市建筑废土处置有限公司在设置组织机构时,要根据企业自身的规模和特点按照不同的管理幅度划分不同的管理层次以设计不同的组织机构,同时要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与权限以及各层次主管人员对下属的有效监督与检查职责。

(3)完善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政策是保障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中小企业应当着力改变现有内部控制人员的知识结构,做好公司人员的招聘、后续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并严格执行依据业绩考评给予适当的待遇及晋升等有关政策。例如,温州市建筑废土处置有限公司采用公开考试招聘选拔人才,严格按照考勤制度、工资标准及有关规定计算和支付工资;同时,公司相关部门严格依据有关法规,并经职工本人签字同意后,对员工进行责任赔款的扣除。

(4)强化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功能。中小企业应当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并直接对企业最高领导层负责,同时高层领导应直接聘任业务能力强、认真负责的员工成为内部审计机构的员工。例如,温州市建筑废土处置有限公司应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并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制度评价企业经营方针的执行状况、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以及内部控制各环节的协调沟通情况,从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

3.2 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可以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还有利于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我国中小企业由于控制基础不同,因此各个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内部控制建设。例如,温州市建筑废土处置有限公司建立了财务收支、货币资金、费用、工资与人事、收入利润、固定资产等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并依据建筑泥浆不同的运输方式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2)中小企业应当建立组织规划控制机制、授权批准制度、预算控制制度和实物控制制度,以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并严格依据相关的程序办理各项经济业务,从而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例如,温州市建筑废土处置有限公司坚持权力分隔和合理分管的原则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对各部门零用现金实行限额开支审核报销办法,建立了会计和出纳职责分工制度,对固定资产实行财产使用部门和公司综合部综合管理的分工负责制。

3.3 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1)中小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控制的持续性监督机构并强化内部监督,从而对内部控制的执行和其他方面的工作进行全面、动态的监督检查。例如,温州市建筑废土处置有限公司应当建立重大决策集体审批制度,以预防企业管理层的独断专行,降低决策失误的可能性;企业还应当加强对管理部门和关键岗位人员的控制监督,从而能有效防范部门和有关人员的和串通作案行为。

(2)中小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外部监督体系,从而强化监督的权威作用。例如,温州市建筑废土处置有限公司应当定期聘请CPA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促进内部控制环节的不断改进。

4 结 论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规模不一、业务性质特点也各不相同,因此,企业应当在借鉴内部控制理论,遵循相互牵制、协调配合、程式定位、成本效益和整体结构等5项原则的基础上,构建适合自身实际的、科学的、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并增强竞争实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白丽娜.论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J].企业研究,2010(22).

中小企业考勤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出口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752.62 F276.3

在经济全球化尤其是市场全球化的今天,中小企业的经济贡献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目共睹,尤其在各国对外贸易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关键角色。中小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对市场有着敏锐的嗅觉,可以在短时间内灵活调整产品或服务,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市场上优势明显,是我国保持连年贸易顺差的重要力量。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一)企业数量方面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企业总量的构成比例中,中小企业所占比重超过九成,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除此之外,我国中小企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也超过了50%。尤其在对外出口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对外出口额占全国对外出口总额的2/3。据此可知,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产品和市场方面

我国中小企业的集聚区为京津唐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凭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较低的生产成本,我国中小企业对外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要类型。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出口商品以纺织服装产品和轻工业制成品为主,产品出口地的前三位分别为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产品的市场分布比较集中。

(三)出口竞争力方面

与出口产品的种类相对应,我国中小企业在诸如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但是在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产业上,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甚至是处于竞争劣势,例如农产品行业和汽车制造行业。

二、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欠缺竞争力的原因

(一)产品结构单一、质量偏低

我国的中小型出口企业往往以低技术水平、低劳动成本、低产品附加值的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廉价的劳动力是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对低价劳动力成本的过度依赖也是导致我国中小型企业技术附加值不够、国际竞争力不强、长期处于竞争末端的根本原因。然而,当前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社会生产的各项成本开始不断上升,其中必然包括劳动力、水电、燃料、物流等生产成本不断上涨,这就最终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加大,利润空间下降,企业经营面临着窘迫的境地。中小型企业的经营者往往都是整体经营意识薄弱,欠缺长远目光,往往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不重视质量是企业的第一生命力这个根本发展思路。不能及时的根据市场行情进行产品质量的调整,最终导致产品的竞争力趋于弱势,无法与市面上具有创新力、突破性的产品进行竞争。总体来说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立足点过低,创新力不足这些都限制了自身产品、产业的转型,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

(二)体制不完善、缺乏战略意识

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基数比较大且每年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但往往因为市场的优胜劣汰而导致企业寿命较短。我国中小型企业很多都存在着自身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体制不够完善的问题,与此同时,中小型企业缺乏科学的长期规划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小型企业往往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盲目追求短期盈利,导致企业缺乏必要的计划性和规划性。当前很多企业仍然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在奖励制度、财务制度、考勤制度等方面保证一致性和统一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效率,但是这种模式也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容易造成权利任性的局面,管理者的主观随意性较大,高度集权导致企业整体的管理很难具有科学性和民主性。

科学发展战略是企业提升出口竞争力、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法宝。但是由于中小型企业往往存在资金短缺、融资困难、资金利用率低等现实问题,所以中小型企业往往会选择追求短期、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有时甚至会跟风投机性投资。这些做法不但不会提升中小型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企业走上资金冻结的困境。

(三)人才稀缺、创新不足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涉及行业多、覆盖面广,大多导中于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从业人员往往也大多数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失业人员、留守老人等,专业技术型人才十分稀缺。管理人员也是水平参差不齐,很多管理人员都是经营者的亲戚,大多数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而且很多中小型企业存在着管理体制、考核体制漏洞,而无法让管理出效益,再加上企业缺乏专业的国际贸易、融资投资、外语、计算机、法律等方面的人才,这些都导致了企业很难跟上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步伐,井底之蛙,固步自封,更加容易让企业陷入经济危机。

中小型企业因自身寿命通常比较短、抗压能力差、就业保障低、缺乏企业文化和凝聚力,这些都是导致企业人员的流动性大,而无法长期拥有一个稳定的优秀团队的原因。人才的稀缺,特别是外贸人才的稀缺导致企业只能靠外贸来完成相关外贸出口任务。聘请外贸往往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也会增加企业的风险,倘若企业自身对知识产权和专利的保护不到位,都会让竞争对手有机可乘,从而导致仿冒侵权现象的发生,影响企业的海外竞争力和企业品牌形象。

当下,中小型企业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竞争市场,更需要的是复合型科技创新型人才。由于中小型企业缺乏吸引优秀人才的企业文化、工作氛围、奖励机制、薪酬待遇,这些都会导致中小型企业的创新力不足,再加之企业生产成本有限,无法对创新性科研给予大量资金投入,这些都造成了当下中小型企业创新力不足,创新生产出现瓶颈。

三、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一)扩大出口产品市场,提升出口商品质量

企业的长久存续离不开高质量的产品,在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的当今社会,中小企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适时推出新产品的同时,及时改进丰富现有产品的种类。出口型中小企业要对目标市场的相关情况进行细致调查,包括目标市场的产品需求情况、目标人群的购买力情况及其变化等信息。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生产及营销策略,使企业出口的产品能够满足目标市场目标人群的需求,继续巩固和扩大已有市场。与此同时,出口型中小企业还要积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使产品的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这也是一种规避市场风险的手段。要瞄准经济发展潜力大、市场需求后劲足的潜在新兴市场,积极寻求当地优质企业并建立起合作关系,加大对新兴市场的产品出口,抢先占领和扩大新兴市场。

市场份额的成功扩大离不开产品质量的鼎力支持。出口型中小企业要建立规范的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和操作程序,将出口产品的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生产环节,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进而在国际市场树立起良好的商誉,使得出口的产品成为不仅价廉,而且物美的代表,稳稳占据原有市场并不断开拓新兴市场。同时,还要重视企业利润的实现,从高市场占有率向高利润率转变,扎实打下企业良性循环发展的基础。

(二)完善管理体制,健全信用体系

中小型企业一方面要注重制度创新,注重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经营典范,创造出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制度管理模式,打造出属于自身企业的特色文化氛围,培育出自身企业的口碑软实力。另一方面要创新管理制度,在发挥家族经营优势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优秀管理模式,充分引入控股、集约的管理思想,逐步实现企业自身的灵活优质高效现代管理。管理过程中要实现三权分立,决策权、经营权、管理权要三三分权分责,权责统一。

此外,中小型企业要特别重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正常财务运行制度,引进培养专业的财务人员,加强对财务制度运行、财务核算管理的监督,保障财务报表的合法真实性,确保自身财务管理能够随时经得起审计部门、银行的监督和检查,不断提升企业的财务透明度,保障企业信用体系在社会赢得良好的口碑。

(三)引进技术人才,提高创新力

当前,中小型企业要想稳健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企业管理者应该具有国际发展视角,注重引进吸收高水平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商法等专业性人才。吸引人才的同时,更要创建良好的薪酬体制、奖励办法、保障措施、企业文化、晋升规划来留住人才。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不断培养已经引入的优秀人才,促使其发挥最大的人才价值,另一方面也要邀请国外的优秀团队带领我们的优秀人才到实地去学习生产管理经验,从而逐步摸索出适合自身企业的创新发展和创新提质的新思路。

技术创新也是中小型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小型企业首先要加大对技术创新项目的投资,每年固定投入一定资金专项用于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其次是要制定企业长期发展的创新性规划,保障企业的长期创新发展。规划要具体可行,切忌空谈,要每一步都与市场形势紧密结合,要不断根据市场经济环境和国际市场的客观变化来调整企业创新发展战略;最后是建立健全奖励制度,用物质激励员工的创新动力。企业鼓励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提出与产品相关的创新型项目,并对员工的创新成果进行物质奖励。对于全年贡献较大的个体或者团队,要集中进行现场表彰和物质激励,从而营造出大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四、结语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了严冬时节,我国也进入了经济“新常态”。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召唤下,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要树立信心,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开放,并主动参与到我国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历史使命中来,寻找适合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转型的新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翠,邱志扬,张晶星.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0):39-41.

[2]周五七.提升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障碍与策略[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