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集体宿舍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卓越计划;飞行技术专业;管理制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51-02
为贯彻落实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国家在2010年6月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举措[1]。
“卓越计划”代表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并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2]。飞行技术专业建设,作为我国民航业未来战略的发展重点,随着民航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但目前由于我国飞行技术专业建设起步较晚,加之培养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等特点,对该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在适合新形势下的培养管理制度还未形成统一的模式。
2011年10月我校飞行技术专业成为第二批“卓越计划”的试点高校学科专业。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下的大学生管理模式,需要通过寻求专业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三个方面有效的契合,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以实现由“学生”到“卓越工程师”角色的逐渐转换,最终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3]。
一、目前我国飞行技术专业学生管理模式分析
由行技术专业特殊的行业要求,飞行员需要具备严格的纪律意识、丰富的知识、宽广的胸怀、顽强的作风、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因此我国培养民航飞行员的高校及大多数培训机构,普遍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制度,通过成立准军事化领导小组,设置学员队等途径,在日常管理中,严格准军事化生活制度、内务卫生制度、仪表仪容制度、队列制度、日常工作制度以及准军事化学员违纪处理办法等,从最大程度上坚持军事化管理标准。
这种以“刚性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具有鲜明的约束力和强制性。以规章制度为手段,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框架内行为,注重外在的约束,注重批判式教育,“以行制性”,配合奖、助学金、纪律处分等奖惩手段对学生进行管理。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对于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形成不折不扣的规章意识,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飞行技术人员的目的,在一定的背景下,起了较大作用。但这种管理制度,尤其是针对现阶段的学生,从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忽略了学生自我学习型思维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一味地批判式的教育方式,也容易扼制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建立,易引起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与对立,且随着管理在时间上的延伸,学生会进入管理的疲惫区,进而进入管理的抵触区域,甚至加速两极分化,致使飞行学员非因技术原因的淘汰率不断增高。
因此,从管理制度层面,建立“卓越工程师”计划背景下的学生管理制度,如何和准军事化管理制度相结合,如何培养飞行学员的创新能力、自我管理与自我识别能力、学习性思维和学习性能力、较高的思维水平和思想认识层次以及较高的心理素质,如何适应航空公司对飞行学员的要求,既能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又能健全学生的人格,建立一套适合飞行技术专业、符合“卓越计划”要求的管理模式便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创新“卓越计划”视野下的管理模式的探讨
针对现行飞行学员的管理制度和现状,以及现有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根据“卓越计划”和国家对人才中长期发展的要求,结合飞行技术专业特点,提出以下适合“卓越计划”背景下的学生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拟从强化自我管理、引入激励式教育,融入准军事化管理,融教育于日常行为管理,最终促进学员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1.强化学员“自我管理”的作用
目前我校飞行技术专业在2012级学生中,编制了一个班级为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卓越计划”背景下的飞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能否行之有效地充分调动学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地利用和整合自我资源,进行自我调控、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将作为能否成为一名合格机长的先决条件。因此,在了解该班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地通过潜在的、柔性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对学生管理进行有效引导,探索了学生自我管理模式。
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形成过程中,借用美国“心灵导师”,基督会联盟主任牧师威尔・鲍温的“不抱怨手环”行动,该行动运用心理学中积极自我暗示、自我情绪管理的原理达成不抱怨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指导“卓越班”学生,要求每人佩戴一个紫色手环,当发现或捕捉到自己正在抱怨时,将紫色手环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并记录自己每天抱怨次数,填入抱怨卡片。第一阶段共21天,21天后总结“不抱怨”行动的初步成效。第二阶段共计30天,继续探索规避自己的抱怨行为,让学生逐步建立沉静的内心世界。第三阶段共30天,巩固阶段,让学生真正形成不抱怨的品质,建立真正平静的内心世界。
在运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还对该项活动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并进一步挖掘了活动的意义,从而把此活动进行了拓展,形成了“自我管理任务表”行动,使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形成更加根深蒂固。活动的具体形式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首先第一天要求每一个学生通过列表的形式写出自己能够想到的关于自己所有的优点、缺点,并尽可能地多。然后从此后的第二天开始连续几天,每天都会有一个人被选中,要求其他所有“卓越班”成员同样用列表的方式尽可能多地写出被选中人的优点、缺点,写完后第一时间投入只有管理者能够打开的盒子,一直到所有“卓越班”学员都有自己的评价和他人的评价后,管理者打开盒子,将其本人和他人的评价整理成电子文档,打印后通过信件密封方式,于“不抱怨手环”行动第36天直接交给学生本人。第二阶段,“自我管理计划任务表”制定阶段。学员根据评价结果,经与管理者讨论、交流,制定个人自我管理计划,以书面形式或计划书形式提交“自我管理计划任务表”,任务表中注明自我意识产生下的自我管理方式、方法,但在此过程中必须有管理者的参与和监督。第三阶段,付诸实践阶段,学员们根据自己制定的“自我管理计划任务表”,完成相应的要求和任务,管理者同时进行小阶段性一对一谈话和考核,直至“自我管理计划任务表”中任务全部完成。
2.拓展学生“自我管理”的阵地
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唤醒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这种意识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而要完成这种潜移默化,特别要注重学生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三者的统一,主要反映在学生意识的自主性、行为主动性和思维创新性三个方面[3]。但并非一味地强调学生的自主,而是有调控的学生自我管理,而这种“调控”又必须建立在柔性的、潜在的渗透基础之上,否则学生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一旦受到触动,这种自我管理的行为也会变成强制的行政约束。因此,在实践过程中,立足学生自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我管理与自我识别能力、学习性思维和学习性能力、较高的思维水平和思想认识层次[4]。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传输自我管理的理念,努力营造学生自我教育的氛围,引入集体机制,构建宿舍环境、课堂环境下的班级集体导向式的自我管理体系,从而循序渐进,使飞行学员逐步改变内心世界,最终达到“以性施行”的目的。
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在我院卓越班中强化了宿舍环境下的集体导向制和课堂环境下的集体导向制,通过紧扣这两个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使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转化成了自我管理的实际行动。第一是宿舍环境下的集体导向制。具体活动中,将学员宿舍布置为温馨的“书香性”宿舍,从环境上创造学习氛围,同时重新调整宿舍,每个寝室至少安排一个爱学习、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以点成线、以线带面,以带动整个宿舍,使整个宿舍形成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小环境,从而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同时将“宿舍型学风建设”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让“卓越班”学员通过自己的研究,完成“宿舍型学风建设”的课题,并提交了相关的论文。第二是课堂环境下的集体导向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建立“课堂秩序表”,“卓越班”的每一名学员轮换填写,“课堂秩序表”内容包括请假人员、旷课人员、违纪人员、课堂积极人员,课堂听课详细记录等,并把课堂秩序表中的违纪人员和旷课人员的记录,作为各个小组“课堂秩序评比”的加分项,作为个人记录的减分项,同时做阶段性课堂学风建设通报。
3.引入“鼓励式教育”,与“准军事化”管理刚柔并济
准军事化管理制度在良好的生活作风、学习风气养成,锻炼学员的意志品质,良好规章意识养成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其中刚性管理模式、约束性和强制性也易形成矛盾对立,而鼓励式教育能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氛围[5],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方式激励学生,使其在外部认可中形成自我认同,并促使自我完善。鼓励式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成就动机,提高学生抱负水平,有助于学生积极行为改变[6],若将鼓励式教育模式应用于准军事化管理制度,二者配合,刚柔并济,逐步形成准军事化管理的鼓励式教育模式,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与调整,通过一年来的实验与实践,效果较为明显,也对准军事化管理制度进行了科学的补充和完善。
值得指出的是准军事化管理中虽然也有奖学金等奖励制度,但其内涵要远小于鼓励式教育模式,鼓励式教育模式蕴于准军事化管理中应进行制度层面的分层、量化,应把握度量,其评价方式也应广泛、多样化、多元式。笔者在工作中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首先是鼓励式教育模式与准军事化管理的分层、量化。从制度层面,鼓励式教育、准军事化管理应具有一定的层次,且应由低到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努力的方向,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制度的宠儿,没有被抛弃,最终形成全员鼓励式,做到人人都有闪光点可以得到外界认同,进而形成自我认同。同时还应对每一层级量化,使制度层面更加具体,容易操作,也使目标更加明确。为此,实际工作中,将鼓励式教育模式分为学校、学院、学生队三个实体层级,同时配合通报公司、通报家长、通报学生全体三个通报层级,相同层级的鼓励式教育处理和刚性教育处理可以相互抵消,同时每一个低层级累计一定数量可以上升为高一层级的教育处理。
其次是鼓励式教育模式与准军事化管理的度量问题。对于管理模式的选择,不能一味地追求鼓励式教育模式,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准军事化的刚性教育模式,过度的鼓励教育和过度的刚性教育都会形成疲惫效应,进而影响管理效果。二者之间应该有一个度,而是否能够让每一个学生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是作为实践的唯一检验标准。
最后是评价体系内容与评价方式的广泛性、多样化、多元式。笔者在实际操作中除分层、量化,把握度量外,在鼓励式体系内容方面,设置得更为广泛,在校内外活动参与、内务卫生、班级队列、课堂秩序、个人德智体美、集体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有所体现;同时还建立了多样化、多元式的评价方式,以此保证了鼓励式教育模式与准军事化的管理效果。
本文通过对飞行技术专业通用管理模式的分析,结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解,在突破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以及行动上,探索了如何营造有利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飞行技术专业的学生管理制度,并在“卓越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期待从事相关教育和指导的老师加强交流,共同提高并促进卓越计划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47-55.
[2]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Z].2010-06.
[3]任娃.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下学生管理模式的思考[J].教育理论研究,2012(10):110-111.
[4]夏冰,郑秋生,苗凤君.卓越工程师计划与学生过程管理[J].计算机教育,2011(10):31-34.
一、高校宿舍文化的形成与作用
新生刚进校,新生群体里经常会出现以宿舍为单位的集体行动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宿舍成员之间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宿舍成员的个性化差异也逐渐开始显现出来,不同的成长教育背景、人际朋友圈,加上成员之间的价值观的交织,宿舍风气也在潜移默化当中形成,如果不重视宿舍文化的建设很可能使宿舍风气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宿舍文化主要是指依附于宿舍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它既包括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也包括师生的价值观念、群体心态、行为规范、公共行为和学习生活习惯所组成,是由宿舍成员共同建立和长期形成的氛围和影响力。积极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思想导向作用
当代大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迅速获取知识,宿舍成为每位成员交换信息的重要地方,学生就每天获得的知识进行交换,宿舍文化建设可以加强学生判断是非能力,通过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有的放矢,让同学们认识真知,把一些错误的观点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政治辨识能力和政治素养。
(二)学习交流作用
对于大学生来说,除了教室、自习室之外,宿舍也成为学习交流的重要场地,宿舍文化的建设,可以促进同学们课下回宿舍后对于新的理论知识,新的书本内容,以及上课遇到的问题等进行谈论,互相交换学习经验,彼此分享的学习体会,从而极大的促进宿舍成员之间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宿舍保持一个整体向上的积极学习氛围。
(三)自我管理作用
大学生宿舍就是一个小团体,每个成员都希望共建一个美好和谐的宿舍环境,和谐的宿舍环境需要建立一个符合的宿舍管理制度,所以,每个宿舍的管理都要做到有“法”可依,宿舍管理条例可以根据每个宿舍的不同情况进行一个全员参与制定的一个过程,通过宿舍成员参与制定,并对于遵守和违反宿舍规定的成员进行奖罚分明,从而保障宿舍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制约宿舍成员,使宿舍成员达成一个共同的目的,构建一个和谐的宿舍环境。
二、高校宿舍存在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根据我从事辅导员的多年工作中遇到的案例进行分析,目前高校宿舍主要存在几点问题:
(一)宿舍容易出现“从众行为”现象
由于宿舍成员之间容易形成一套非成文性规范并对宿舍每个成员施加压力,使其本身表现出一致向外的行动倾向,换句话说主要表现是宿舍成员之间形成默契,进行学习、生活等活动,如果一个宿舍出现逃课不上学等较差的学习现象时,则宿舍其他成员都会来效仿,并且宿舍的同学之间最后达成一致行为,逐渐形成不良风气。
(二)以宿舍为单位不允许出现“标新立异”的成员
一旦出现这类宿舍成员,宿舍其他同学会疏远并孤立这个同学,直至将之排斥出本组织,最终使得宿舍成员之间隔阂越来越深,误会也越来越大,引起宿舍成员之间的矛盾,最终造成悲剧的发生。
(三)宿舍易于形成“集体思维”的模式
宿舍成员之间对群体内共同认可的规范准则持完全信任的态度,呈现出一种“心理相容”的趋势,但是当这种趋势与学校或者班级的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相悖时,将会出现以宿舍为单位违反校纪或班规的行为。
(四)宿舍成员容易形成小团体主义
由于在校的活动基本以宿舍为单位进行,并且宿舍成员间交往十分频繁,信息传递也十分快捷,对各类的信息传递、人际交往、功能运作等往往容易产生阻碍作用。
三、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途径重视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它带来的积极意义是今后学生工作管理的一个突破,如何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两大类方向去着手考虑:
(一)夯实传统意义上的寝室文化建设,打好宿舍文化建设的根本基础。
1.重视宿舍长的队伍建设。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首先要重视大学宿舍长的这只骨干的培养。目前,我们许多工作都是通过学生干部进行开展,对学生干部的培养也非常重视,但宿舍长的作用反而不大,甚至是常常忽略宿舍长的作用,有些宿舍长只是挂名,有和没有都是一样的效果,宿舍长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所以,在平时日常工作中,集合宿舍长进行培训学习,加大对宿舍长培养的力度,重视这支队伍,同时也可以成为班级学生干部的后备军,定期与宿舍长开展会议,进行宿舍长之间的交流,打破宿舍与宿舍之间的隔阂,使同学们相处的更加融洽,使学生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
2.建立完善的宿舍管理制度。宿舍的管理制度必须重视起来,每个宿舍在根据学校学生手册关于宿舍管理的基本制度之上结合本宿舍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适合本宿舍成员的管理制度,具体实施方法就是进行自我管理,同时各宿舍长之间可以对各宿舍制度进行一个交流,从而达成一个主体意识的趋同。宿舍的管理制度可以让学生更加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共同构建一个有序的宿舍环境。
3.加大宿舍文化活动的开展。进行宿舍文化活动,可以培养宿舍文化的形成与建立,比如定期举办宿舍文化节活动,由宿舍长进行组织策划,每选择一个主题,活动方式是以宿舍为单位,主要是调动起每个宿舍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开展活动,加强宿舍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也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二)开拓寝室文化建设新的发展机制,保持与时俱进的学生工作发展需求。
1.设立楼委会管理机制。每栋楼可以选出楼长,每层楼推选出副楼长,宿舍长作为楼委会主要成员,每月定期开例会,会议模式可以参照听证会的模式,通过宿舍长及时有效的了解同学们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比如用电、用水或者宿舍矛盾等,通过会议直接有效的反应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推动加强宿舍建设与管理,从而可以更好的形成一个有效机制进行自我维护与管理的良好趋势。
2.创新宿舍分配模式。改变入校前的宿舍分配模式,目前各大高校在宿舍分配上模式主要采取大一进校后的随机分配,换句话说也就是宿舍分配更多存在偶然性,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大学开始通过入校前收集学生个人生活习惯等因素进行科学分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把性格相似或者生活习惯一样的同学分配在同一个宿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宿舍成员之间因为生活习惯等不同造成的宿舍摩擦;同时对于分配后宿舍建立微调制度,可以针对宿舍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等分配制度的改进。
小结
1.**中学班主任工作条例 ……3
2.**中学班主任费发放考核办法 ……8
4.**中学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 ……9
5.**中学学生安全管理制度 ……10
6.**中学安全教育常规 ……15
7.**中学班级管理安全责任制 ……16
8.**中学学生“安全、文明、卫生”“十五个不准” ……18
9.**中学学生违纪处罚条例 ……19
10.**中学学生管理制度 ……21
11.**中学班委会工作条例 ……24
12.**中学班级公物管理制度 ……28
13.**中学学生宿舍管理纪律制度及管理措施 ……29
14.**中学优秀团员、团干部条件和评比办法 ……31
15.**中学学生会工作条例 ……32
16.**中学校园文明公约 ……35
17.**中学校园文明规范 ……36
18.**中学教 学 区 文 明 规 范 ……37
19.**中学文明教室标准 ……38
20.**中学文明宿舍标准 ……39
21.**中学关于卫生扫除的规定……40
22.**中学关于集体活动的规定……41
23.**中学关于上课、自习、课间的规定……42
24.**中学关于学生请假的管理规定……43
25.**中学关于休息的规定……44
26.**中学关于在学生中评选先进的规定……45
27.**中学学生进出校门制度……47
28.**中学升降国旗制度……48
29.**中学学生一日常规……49
30.**中学劳动班级职责及要求……51
31.**中学班级学生德育量化细则……52
32.**中学班委会、团支部成员组成……57
33.**中学“平安班集体”评选办法……58
34.**中学值周班级职责及要求……62
35.**中学关于转化“学困生”的具体措施……63
36.**中学班干部常规工作内容介绍……65
37.**中学最佳主题班会评选标准……68
38.**中学班级防火要求……68
39.**中学学生礼仪规范……69
**中学班主任工作条例(试行)
总 则
第一条 为使班主任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鼓励教师做好班主任工作,更好地体现班主任在教育和管理的核心地位,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法和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规程》及《中学班主任的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班主任工作条例。
第二条 班主任是学校工作中全面负责学生教育工作的教师。其工作内容庞杂,任务繁重,对学生责任最直接,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肩负重要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制度,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政教工作中的骨干作用,使班主任成为令人尊敬和羡慕的岗位。
第一章 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条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并负有协调本班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作用。
第四条 班主任同时担任团支部的辅导员,起着学生加入先进组织的引导作用,团队组织活动的指导作用和凝聚团队及其他社团组织施教的纽带作用。
第五条 班主任是执行学校和政教处教育规划的中坚力量,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渠道的重要桥梁。
第二章 班主任的条件和任免
第六条 班主任的基本条件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工作责任心强;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教学能力。
第七条 有下列情况者,一般不安排班主任工作:
(一)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教师;
(二)年龄超过50岁的男教师和年龄超过45岁的女教师;
第八条 班主任在校长领导下,由政教主任聘任。
第九条 年级组长对班主任人选有建议权。
第十条 对于不履行班主任职责或其他原因不适合做班主任工作的,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章 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
第十一条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认真贯彻学校的政教工作规划,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结合本班的实际开展班集体建设,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
第十二条 班主任的职责是:
(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二)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会同各科教师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三)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学校各种实践活动及公益活动,协助学校贯彻体育和卫生工作条例,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四)关心学生课外生活、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娱和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发展正当的兴趣和特长。
(五)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建立班级常规,指导班委会和本班的团、队工作,培养学生干部,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六)负责联系和组织科任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
(七)做好本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和有关奖惩的工作。
(八)联系本班学生家长,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有关方面配合,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第十三条 班主任日工作要点:
(一)升旗、出操时,早于学生到达指定地点,并进行队列组织、出操规范、考勤记录和学生仪表检查;
(二)每日晨检,进班巡视,检查卫生、财产、考勤情况,监督作业完成和收交情况;
(三)晚自习下后亲自进宿舍巡视,了解学生状况和卫生保洁情况或与学生谈话;
(四)遇自习课、音乐、美术、体育等课时,应随机性检查,了解学生上课面貌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解决;
(五)放学前,进班巡视,检查卫生和各项安全情况;
(六)遇集会等学生集体活动,必须到场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
(七)记好班主任工作手册;
(八)及时妥善处理其他职责范围内的事务。
第十四条 班主任阶段工作要点:
(一)以学年、学期和月为阶段制定工作计划,并记录于班主任手册;
(二)建立和延续学生档案;
(三)按时参加班主任例会;
(四)每月向年级组长汇报一次工作或班级情况;
(五)每月至少与二至四名学生进行一次正式谈话,并做好个案分析;
(六)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有组织的、教育性强的主题班会,每学期至少推出一次开放性主题班会;
(七)每学期至少家访5~10家
(八)每学年至少阅读班主任工作方面的文章两篇,并写出心得体会;
关键词:高校后勤学生公寓管理;问题;对策
前言
学生公寓是高校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休息、学习的重要场所,不仅给学生提供日常生活所需,还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对学生发展意义重大。高校学生公寓发展的好坏依赖于其管理制度,好的管理制度能够促进公寓的健康发展,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而公寓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也会影响公寓发展,给学生的成长发展带来危害。
一、 高校后勤学生公寓管理的问题
(一)管理主体方面
首先,公寓管理主体人员素质不高。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人员大多是外聘人员,他们没有受过专门的管理培训,专业知识较为缺乏,整体素质不高,在公寓管理过程中不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同时,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导致学生与管理者的矛盾不断激化。管理人员没有树立服务意识,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以管理者的身份自居,不能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其次,高校学生在公寓中的居住大都较为分散,这就为高校辅导教师的工作带来了困难。教师无法及时获取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思想动态,不能对其实行针对性的指导,因此无法及时阻止一些违纪现象,公寓学生的纪律性普遍较差。
(二)学生方面
学生是高校公寓管理的主体,公寓管理过程学生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 ,学生的集体意识淡薄。高校公寓是一种集体生活,但是对于独生子女的大多数学生来说,集体意识淡薄,他们不懂得如何处理集体关系,不知道如何与舍友和平相处,舍友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影响公寓的集体氛围。同时,由于社会化的运行模式,公寓学生并不是按照班级或是院系组织宿舍,同一宿舍的学生可能多来自不同的班级或院系,这就导致同舍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少,也不利于同班学生的交流,进一步造成公寓学生关系冷漠的现象。
(三)公寓管理方面
从当前高校的生活来看,学生大多数时间实在公寓中度过的,这就给公寓管理带来了压力。学生在公寓中的时间较多,公寓管理的内容也就会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寓管理的难度;其次,公寓社会化的管理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学生过早的接触到一些不良的社会思想,同时,公寓周围复杂的社会环境,也引发了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这些都增加了高校公寓管理的难度。最后,高校公寓的一些管理内容不够丰富,手段较为陈旧,高校公寓管理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管理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二、高校后勤学生公寓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管理主体的责任意识
提高高校公寓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其服务意识。适当提高公寓管理人员的进入门槛,注重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注重对公寓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使管理人员能够胜任自身工作。同时,增强学生对管理人员的认同感,加强双方的接触,增强情感沟通,公寓可以开展一些互动活动,增强双方的情感交流。打破以班或以院系为单位的辅导政策,以宿舍为单位设立专门的辅导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公寓中学生干部的积极作用,利用学生干部及时了解公寓中学生的情况,并针对情况做出及时的调整。
(二)加强公寓管理的教育功能
高校公寓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承担起学生素质教育的重任。针对学生集体意识淡薄的现象,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在公寓中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宿舍文化活动,让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开展活动,增强宿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公寓评比制度,设立爱心小天使,团结荣誉宿舍等,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营造一种和谐的公寓氛围,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公寓管理的教育功能。
(三)规范公寓管理
高校公寓要依法管理,满足学生物质、生活需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高校要依法管理,实现学生公寓的正常生活。公寓管理要深入公寓生活,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需求,制定全面的管理措施,不仅注重物质方面的需求,还要注重学生思想的需要,实现全面的管理。其次,加强学生思想管理,进一步净化公寓环境,为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社会思想,针对公寓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从规范公寓作息时间入手,规范学生夜宿情况。同时,提供一些丰富的公寓活动,如舞会party等,为学生设立安全网络,进一步减少不良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最后,创新公寓管理手段,丰富管理内容。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如利用互联网对公寓学生的情况进行记录,实现对学生的管理。不断丰富管理内容,将单一的公寓管理变成一个集学习、思想、生活于一体的公寓文化,切实提高高校后勤学生公寓管理的水平,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
结论
高校后勤学生公寓管理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学生公寓生活的重要保障,高校公寓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学生的公寓生活。针对目前高校公寓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学生思想管理不够,公寓管理不完善等问题,进一步完善高校公寓管理,努力为高校学生营造一个向上的居住环境。(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参考文献
今天,把各位校长、总务主任召集在这里,召开全市学校后勤工作会,就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总结经验与不足,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学校后勤工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学校后勤工作,更好地为新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刚才两位校长做了很好的发言,局长对学校后勤工作做了很好的总结,会后还要对一中分校的后勤工作进行参观,希望各学校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学校的经验,认真落实此次会议精神,从整体上推进我市学校后勤工作健康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学校后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是保障学校安全与稳定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校工作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阵地。学校后勤建设、管理、服务质量的好坏,涉及到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影响到学校的总体发展,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所以,我们一定要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创建平安学校、构建和谐校园、实现服务育人,达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的高度来认识学校后勤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我们国家推进工业化、新农村建设,更加关注民生、社会公平、均衡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在知识经济来临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今天,人民群众更加重视教育,更加要求教育的公平,更加需求良好的教育资源。良好教育的重要体现之一就在于物质的丰富,在于教育教学设施的完善,在于学校后勤工作的全面、科学和高效。
其次,以政府为教育投入法定主体,校长为学校法人代表的体制变化,也要求我们学校后勤工作在思想上、方法上、制度建设上来适应这种变化,特别是随着教育投入的加大、教学设施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学校后勤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也就显得愈发迫切。
三是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城市一体化的发展,社会人口分布发生了新的变化。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资源的整合成为一种新的必然,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也随之成为时下重要的任务之一,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立强有力保障服务体系,确保学校安全和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学校后勤工作新的重要内容。依法执教、依法治校的全面推进。
面对新形势,我市学校后勤工作应当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新郑”这个主题和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始终坚持服务宗旨和育人导向,努力改善学校后勤条件,加强规范管理,维护学校正常运转,为教育教学和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优质服务,为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二、突出重点,确保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学校后勤涉及师生衣、食、住、行、用、学等方方面面。学生食宿基本条件的改善、后勤物资采购、食堂饮食卫生、伙食营养及价格、校园安全保卫、学生公寓管理、绿化美化与保洁、设备设施管理与维修等,都是后勤工作的构成,面对繁杂的工作内容,学校的后勤部门、后勤工作者一定要明确职能和责任,要突出后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今后学校后勤工作的重点就是抓好五个方面的管理,建立五项制度,严把四大关口。即抓好学生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学生食堂伙食质量与成本核算管理、学生宿舍管理、校园绿化美化与养成教育管理、消费市场服务管理;建立后勤岗位责任制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伙食质量与成本核算制度、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后勤物资采购制度;严格执行大宗粮油定点采购制度。严把餐饮食品卫生关、防火防盗安全关、物品采购质量关、成本核算监控关。
一是抓好学生食堂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学生食堂是学生集体用餐的场所,是容易引发学校安全事故、特别是食物中毒事故的重要部位。近年来我市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高度重视,检查督导工作持续进行,但仍有少数学校存在着“四差”问题:学校领导的食品卫生意识差,学生食堂基本设施、设备差,食堂操作人员基本素质差,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落实差。食品卫生安全存在诸多隐患,令人担忧。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学校校长要从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要按照《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要求,严格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通过建立和落实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严把食品原料进货关、食堂环境卫生关、饮具餐具消毒关、食品保管贮存关、食堂工作人员体检关,防止发生投毒事件,防止霉变、假劣食品流入学校食堂和商店小卖部,防止流行性病毒感染,有效消除食堂及食品卫生安全隐患,杜绝学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同时要抓好学生食堂伙食质量和成本核算管理。学校食堂是为师生生活服务的,要坚持“公益属性、服务至上、保本微利”的原则。伙食质量和价格是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的大事,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是涉及到农民负担的大事,务必引起各学校的高度重视。
二是抓好学生宿舍(公寓)管理。学生宿舍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课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寄宿制学生学习、生活管理相对分离,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各学校要把学生宿舍管理作为后勤工作的一件大事抓好,建立健全学生宿舍各项管理制度。学生宿舍消防设施、安全通道、警示标志、门窗、锁具要齐全,用电用水、防火防盗等都要有章可循。要建立宿舍安全工作日查制度,发现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整改。要建立学生日常行为准则,经常性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建立校长负责制,教师值班制,学生寝室长制和宿舍区封闭管理制等,把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通过开展示范性学生宿舍和文明学生寝室评选活动,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要不断完善学生宿舍的服务和管理。
三是要抓好校园绿化、美化、保洁和养成教育管理。校园是传播精神文明的窗口,抓好校园环境和学生的养成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抓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校园、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有利于促进校园文明风气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各地各校要将校园绿化、美化、保洁工作纳入学校建设和后勤管理工作的议事日程,科学规划,强化护养,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要积极创建“绿化示范学校”、“园林式学校”、“文明校园”等,促进学校绿化、美化和保洁工作。
四是抓好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工作。随着中小学校大量设施的配备,我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近两年各种图书、仪器、器材、桌柜、桌凳的更新、充实和实验室、体音美专业教室的投入使用,使得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了强大的物质保障。管好、用好学校的固定资产,使其充分发挥效益,使其真正服务教育教学工作,是每一个教育管理者、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个问题,每个学校都要完善有关物品的管理制度,确定具体的管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法,广泛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尤其要发挥学校图书室、体音美器材和体音美专用教室的功能,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领导,努力开创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新局面
一是要加强领导。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牵涉面广,工作事务繁琐,市教体局和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领导,把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和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计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领导和服务职能,要确定一名局级领导和校级领导分管此项工作,教体局要有专门科室和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学校要有内设机构和人员专门负责,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对后勤工作的指导、监督、管理职能。
各学校要加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人员素质高低,决定着我们的管理是否科学规范,决定着我们的服务是否优质、是否能让学生满意,决定着我们后勤工作是否能确保学校的安全与稳定。因此,我们要加强和坚持对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的培训,定期进行法律法规、规章规范、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安全、卫生等相关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素质,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二是要规范管理。发展需要规范,规范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必须加强规范管理,才能健康发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一改过去行为不够规范的做法,加强后勤制度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的制定、修改、完善切合实情、易操作、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要对《学校财务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寝室管理制度》、《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制度》、《门卫24小时值班制》等重点制度进行了反复的研究,使它们更加符合学校工作实际。在后勤管理上要落实校长负总责,后勤主任具体负责的管理体制。特别是校长的管理能够及时到位,各学校校长对后勤工作做到勤思考、勤观察、勤检查,能够时时知道各项工作的进展,谁在管理,落实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管理指导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