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网络规划的毕业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高教厅[2004]14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各类普通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围绕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据此,全国各类普通高校相继出台了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方面的具体实施文件,以确保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水平。然而,近年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仍暴露出许多问题,毕业设计的总体水平呈现下滑趋势,[1]究其原因,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是论文质量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所在学校早在几年前就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的标准化、科学化、信息化专门组织专家展开研讨,并通过改进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采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平台,学校近几年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工作水平和论文质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一、现有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分析
1.工作流程
按照四年制普通高校教学计划,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基本在第八学期开学进行,历时十五周左右。毕业设计(论文)整个过程分为选题、开题、研究设计、论文撰写和毕业答辩五个阶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是,一般由承担毕业设计(论文)任务的指导教师拟制一些题目,供学生选择。在题目确定以后,学生一般要经过开题、研究收集资料、题目设计、中期检查和验收答辩等环节,直至完成整个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现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升学压力很大,从第七学期开始,毕业生就将重心放在寻找工作和考研上,基本无暇顾及毕业设计(论文);全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教师数量远比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导致高校师生比过高,很多高校的不少专业,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超过8人,甚至达到十几人;[2]部分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有限。
由此导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存在已下问题:
(1)师生比过高导致论文的题目假、大、空现象严重;课题的类型趋于理论研究、模拟仿真的比例越来越高,硬件或软硬结合的综合性课题的比例在减少。[2]
(2)部分学生轻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所选的题目采取网上下载、东拼西凑、甚至抄袭等手段,没有真正结合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去研究、去解决、去综合应用。
(3)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方式过多依赖于电子邮件、电话等,与学生面对面的指导时间越来越少,对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2]
(4)学校管理部门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还不能做到有效、实时进行监控,在学生毕业论文完成的各个阶段上缺乏强有力的考核监控机制。[1]
二、我校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的研究
过程管理基于目标管理,是对目标的无限分解和细化,它将管理的中心前移,通过实现科学的流程而最终趋向目标,具有落实性、可控性、创新性、闭环性、发展性等特点。[1]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改进的方法
(1)依据过程管理理论,学校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细分为七个环节:
教学大纲、选题指南、选题和任务书、阶段报告和检查、成绩评审和答辩、成绩评定和评优、材料存档。
(2)学校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分为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两个方面:
管理流程的主要环节包括:教学目标和方向规划、教学人员组织和任务协调、教学过程控制及教学信息管理。
业务流程的主要环节包括:选题、任务书、阶段报告和检查评价、成果评审和答辩、成绩评定和评优、材料存档。
(3)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改进的关键点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目的、教学大纲和选题指南的意义、任务书的作用、阶段报告和检查的性质;
(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学过程的专业性、教学文件的指导性、教学文档格式的规范性如何体现;
(3)领导的价值观、学术带头人的专业水平、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
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改进的突破点
(1)教学计划:推行选题指南、强化任务书工作;
(2)教学组织: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
(3)教学过程:采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平台;
(4)教学考核:评分区别学习表现(态度)、成果质量、答辩效果。成绩由指导教师、成果评阅人、答辩小组独立评分;
(5)教学文档:分类管理、重点监控、简化流转。
三、结语
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在校生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探索、研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新模式、新思想,不断完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可操作运行机制,才能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金华、曹晶晶.加强过程管理 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5):224
关键词:就业;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设计;创新
一、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
高职经贸类专业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会计、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商务英语、旅游管理等与经济贸易相关的专业,涵盖门类较为广泛,在校人数众多。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的毕业设计多集中安排在第五或第六学期,突出“毕业”的时间概念,具体安排上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闭门造车”型,即学生全程“足不出户”,在校内通过资料查询完成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这种安排的好处是学生身处学校精力集中,指导教师可以全程随时指导、监督,保证学生按时、按要求完成毕业设计。但缺点也很明显,学生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视野狭窄使得学生在选择毕业设计的题目时局限性很大,学生的热情不高,大部分同学借助网络完成任务,毕业设计的成果重复率高;毕业设计的内容与现实脱节,可操作性差,完成的过程和结果均显示出形式大于内容的态势,毕业设计完全无法起到为就业做铺垫的作用。另一种是在就业实习阶段进行毕业设计。这种安排的的优点在于选题可以和工作实际相结合,可操作性强,学生兴趣浓厚。缺点是学生工作紧张,特别是刚走上岗位,适应期阶段压力大,无暇顾及毕业设计;学生身处校外,指导教师鞭长莫及,学生突击完成,学生毕业设计过程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为了了解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课题组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调研。一方面,课题组对4所高职院校经贸类不同专业的学生和教师近3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77份,其中学生245份,教师32份。结果显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现行毕业设计安排的不满意程度较高,其中学生中表示不满意的人数为215人,占87.75%;教师不满意人数为27人,占84.38%。学生不满意的主要因素集中在选题脱离实际、指导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考核标准不明确等方面;教师方面则主要是集中在毕业设计功能无法发挥、作品重复率高、学生投入度低、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等方面。另一方面,课题组随机抽取了这4所院校经贸类专业近三年不同专业毕业作品各100件,交由一个由经贸类企业人士组成的专家组进行评审,评审从毕业设计的实用性、可行性、前瞻性、经济价值四个维度进行评价。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出的毕业设计内容僵化、重复率高、水平低下,没有实际价值。在某些院校,毕业设计甚至流于形式,与国家对毕业设计的要求想去甚远。
二、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方案
结合现阶段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现实情况,在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安排的基础上,着眼于毕业设计对就业能力的提升作用,课题组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将毕业设计安排在集中顶岗实习阶段,深化校企合作的程度,创新校企合作的形式,邀请企业参加毕业设计的选题、指导、考核全过程,让企业成为毕业设计这一教学形式的教学主体之一。1、时间安排。毕业设计安排在学生集中顶岗实习阶段。具体时间视各院校的集中顶岗实习时间而定,不僵化的强调“毕业”这一时间概念。目前,各高职院校在集中顶岗实习的时间安排上存在区别,部分学校安排在教学计划的中期,部分学校安排在教学计划的后期,与就业实习对接。两种安排各有优劣,这里不再赘述。对于顶岗实习安排在教学计划中期的院校,可以考虑用“专业设计”代替“毕业设计”概念。2、选题。改变以往由指导教师主导的选题方式,结合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岗位、工作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毕业设计类型和主题,突出毕业设计与实习岗位的关联性,指导教师进行可行性、前瞻性等方面的宏观评估。3、指导教师。改变单纯由校内教师进行毕业设计指导的现状,组成指导教师团队,校内与校外指导教师相结合,实行双导师制度。校内教师由专业课教师担任,负责从毕业设计形式、格式、前瞻性等方面进行指导;校外教师则由学生顶岗实习单位产生,可以是单位领导或学生实习的具体指导人员担任,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负责从可行性、价值衡量、具体细节等方面进行指导。毕业设计实施的过程中,校内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沟通的方式进行指导,针对学生较为集中的实习企业,也可以“送教上门”,集中解决问题。校外指导教师则可以实时指导,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二者互相补充。4、实施过程。改变过去将毕业设计集中在几周内进行的习惯做法,将毕业设计贯穿顶岗实习全过程,结合顶岗实习的具体时长,进行合理划分。准备阶段:了解毕业设计,包括毕业设计的选题方法,结构、相关资料的查找,历届优秀作品的展示等帮助学生了解毕业设计所需的系列知识。准备阶段在学生离校前完成,预计时间2-4周。选题阶段:学生进入企业后,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不断地观察,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毕业设计选题和构想,并交由指导教师进行评估,以此来确保所选题目的质量。预计时间4周。实施阶段:选题通过后为学生统一分解任务,分期完成。进行进度划分,将毕业设计分为2-3个任务段,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并考核。为学生做好时间安排,定期提醒、检查进度。既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操作,又让学生产生紧迫感,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考核修订阶段: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学生根据考核组的意见对毕业设计进行最后的修订。5、考核。阶段考核和最终考核相结合,多次考核成绩按权重计算,得出最终成绩。阶段考核以完成度为标准,期末考核以答辩的方式进行,以成绩组成为导向,引导学生合理安排,避免学生出现匆忙赶工,粗制滥造的现象。制定答辩成绩评定标准,着重强调毕业设计的原创性、创新性、实用性、与实习企业的关联性和经济效益。对原创性和可操作性的倾斜,有利于学生将毕业设计切实与工作内容相结合,认真思考,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考核由学校和实习企业共同完成。灵活选择考核的地点、时间和方式。6、激励机制。与实习企业合作,设立专项奖学金,奖励毕业设计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优秀设计可以推荐给企业,付诸实践。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创作热情。专项奖学金的设置让毕业设计变得更有吸引力,毕业设计付诸实践的可能性更是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创作热情,呈现出更优秀的作品。7、制度保障。校方提高重视程度,将毕业设计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来对待,为改革提供便利,也可以考虑将毕业设计与实习报告合一,减轻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业压力。学校的教务部门要加强对各环节的考核和监督。系部作为具体实施者,应积极与企业联系,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深度,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在时间、指导教师、考核和激励机制方面提供保障。
三、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方案的价值分析
首先,就学生层面来说,一是加强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学生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让学生带着任务实习,并在实习过程中切实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将自己的感悟、对工作的思考反映在设计中;另一方面,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时刻需要进行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改变以往实习与学习脱节的状态,切实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二是要加强指导教师团队的优化配备,提高学生毕业设计水平。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指导教师的强强联手,改变以往学生在校外完成毕业设计求问无门、在校内完成毕业设计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的现象,让学生虽身处校外也能够随时咨询。特别是来自校外的专业人士的配备,可以为学生在选题、撰写过程中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三是要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方案,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改革方案从学校到企业都为学生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和规划,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时间更加充分、环境更加宽松。其次,就企业层面来说,一是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优质企业形象。为社会培养人才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之一,通过毕业设计,企业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帮助,展现了企业负责任的社会形象,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和社会声望。二是要加强人才培养,做好人才储备。近年来,企业的人力资源流失是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通过毕业设计,企业和实习学生的交流加强,感情加深,有利于学生快速融入企业,为企业留存人力资源提供了新的抓手。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展现的态度、能力,也有利于企业发现人才,做好优秀人才储备工作。第三,就学校层面来说,一是要优化人才培养,提高毕业生质量。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的改革,让学生在集中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做到了教学和实践融为一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二是要提高毕业设计的总体质量。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对工作内容的理解,自主选择跟工作内容相关的题目,有益于启发学生对工作的思考,增强毕业设计与实际工作的关联性、增强毕业设计的实用性、多样性、增强学生选题的自主性,激发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兴趣,有利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三是要吸引企业参与,优化师资结构。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方案,能够对企业产生吸引力,让企业愿意参与到学生的毕业设计中来。大量实战经验丰富的企业指导教师的加入,可以弥补学校实践教师数量的不足,丰富教师来源和类型,优化自身的师资结构。
参考文献:
[1]朱方来•改革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7):36-38.
[2]胡伟心•基于实践过程的高职毕业设计改革[J].新课程研究,2012(26):66-67.
[3]郭洪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21):142-143.
[4]潘有志•关于高职毕业设计兼职指导教师的培养[J].职教论坛,2012(17):112-114.
【关键词】计科专业;实践性教学;建议;培养;就业率
一、引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称计科专业,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突出应用性,以“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目标,计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也应牢牢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以满足社会需求,使学生不至于陷入毕业即失业的困境,是计科专业当前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通过麦可思公司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里可以看到,计科专业的就业岗位明显属于高薪职业,同时计科专业也属于失业人数最多专业之一。计科专业失业率高的原因除了开设本专业的学校太多导致毕业生过多外,学生的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处的能力主要包括实践动手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两方面。以下对如何加强计科专业实践性教学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二、关于课程实验环节的建议
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网页设计、photoshop等尽可能采用培训班常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使用极域电子教室等软件来管理学生机,老师的操作过程同步出现在学生机的屏幕上,老师讲完后学生马上上机练习。与理论课与上机课相分离的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明显要更好一些。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可全程在实验室进行,课程考核应以实践操作为主。要精心设置单项实验环节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如可设置硬件组装连接、BIOS设置、硬盘规划、系统安装、硬件评测、常见故障诊断、日常维护等实验环节。
计算机网络课程要着重提高学生的组网能力。这方面首先是要加强相关实验环境建设,使学生可以组建规模较大的网络,练习路由器设置、VLAN划分等实用技能。
软件工程课程的课程设计课时要足够大,按学生实际能力设置软件项目,严格按照开发流程进行软件开发。项目规模可以小一点,但务必保证是学生自主完成的。
另外为了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可以考虑增加职业技能训练课。学生根据自己将要实习的工作岗位有选择的训练相应的岗位技能。如程序员岗位、数据库管理员岗位、软件测试岗位、网站开发岗位以及其他各种职业技能训练等。
三、关于见习、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的建议
可以考虑取消现有的毕业设计环节,通过延长学生实习时间增加实习在整个实践教学中的比重,以详尽的实习报告代替原毕业论文。同时实习应尽可能选择有可能让学生就地就业的单位,学生实习表现良好即可直接就业,可以直接提高就业率。
见习安排在第二或第三学期,可选择软件公司、网站开发管理、网络工程等企业,以熟悉企业相应岗位为目的,以便学生尽早选择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
四、关于学生软件开发能力培养的建议
编程能力的重要性对本专业学生来说毋庸置疑,编程能力差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面。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软件开发平台一个是微软的.NET平台,一个是SUN公司的JAVA平台,整个课程体系应紧紧围绕这两种主流开发平台展开。具体来说首先打好程序语言基础,在数据结构课程中进行大型程序设计的初步练习,其后的软件工程等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按照开发流程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目前在开设数据结构课程时,很多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的掌握程度达不到学习这门课程的基本要求,以至于要花好几周的时间专门补课后才能开始数据结构课程的学习,严重挤占了数据结构的课时。建议可改为连续开设两个学期的语言课,打好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后再开设数据结构。可以是第一学期开C,第二学期开VC++,也可以是VC++连开两学期,这样学生才有时间学习VC++中MFC等面向对象的内容,真正拥有使用VC++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五、结论
加强计科专业实践性教学是转变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以满足社会需求、提高本专业学生就业率来说十分重要。本文对如何加强计科专业实践性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建议覆盖课程实验、见习、实习、毕业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加强计科专业实践性教学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志泊,张海燕.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5:64-66.
关键词:团队毕业设计;工科;教学模式;团队合作
作者简介:张熠(1970-),男,江苏徐州人,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讲师;常春耘(1968-),女,江苏扬州人,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江苏 南京 210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重点项目(项目编号:JG03310JX02)、实验室建设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1XSG02)、通达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TD00311JG2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110-02
毕业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实际问题开展综合性地设计或研究,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衡量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团队毕业设计得到了广泛重视和推行。[3,4]团队毕业设计要求通过团队形式完成规模较大的综合性设计任务,为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协同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供了高效平台,相对于独立课题毕业设计,团队毕业设计在选题、指导乃至教学管理模式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团队毕业设计的选题
毕业设计课题通常分为研究性和设计性课题两类,一般选题原则是课题应达到高校培养目标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选题应贴近实际,与生产、科研相结合。[1,2]团队毕业设计的选题也不例外,但与独立课题毕业设计相比,团队毕业设计还应注意以下原则:首先,团队课题是一个规模较大的综合性研究设计任务,子课题可以是实现总课题目标的若干环节或若干关键技术,可以是串行关系、并行关系,或是与核心等关系,承担子课题的学生必须通过密切协作才能较好地实现总课题目标;其次,总课题以包含3~5个子课题为宜,各子课题可能涉及不同领域,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同一个团队,由具有相应专业或专长的教师指导,确保各子课题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并得到有效指导。
二、团队毕业设计的指导
团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通常由2~3教师组成指导小组,其中一名担任组长。指导小组肩负的职责、指导方法在团队毕业设计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可以将团队毕业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第一阶段:从申报团队课题至开题报告完成。指导小组讨论拟定团队课题,经批准后,拟定总任务书、子课题任务书,通过双向选择组建学生团队,下达任务并提示方案设计;分工指导各成员、查阅文献资料、完成总开题报告和子课题开题报告。
在这一阶段,指导教师将通过课题宣讲与个别指导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使学生明确团队毕业设计的宗旨、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从团队毕业设计一开始就树立责任观念与协作态度,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完成好个人承担的子课题,确保团队总任务顺利完成。二是总方案与子课题方案设计提示。指导小组需对方案进行提示,涉及多种方案时进行比较和评价。与独立课题毕业设计不同的是,即使分工确定以后,总方案与子课题方案的设计均要求全体成员参加并进行讨论,令学生深刻感受总任务的要求与子课题的责任,领会课题意义与设计意图,提升认识水平、训练思维方法。三是拟定进度计划与协作制度。指导小组应指导团队制定总课题进度计划和子课题进度计划,规划成员间协同设计的策略,避免被动和推诿,保证设计过程的效率,形成积极配合、扎实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从开题报告完成后至子课题任务完成。这是毕业设计工作的主体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将完成子课题设计任务,接受中期检查,并完成外文资料翻译等工作。
在这个阶段,指导小组将给予团队全面指导和督促,在指导方法与内容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研究与设计方法的指导。在设计方案和进度计划都明确以后,指导教师需及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二是资料文献查阅与软硬件工具的使用。三是方案实施的指导与进度控制。四是协同设计组织与条件支持。除了早期建立的协同设计基本计划与策略,在设计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人格塑造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同其他科研工作一样,必然经历很多艰辛,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小组应引导学生树立信心,不怕困难,培养坚强的意志,塑造健全的人格;重视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有利于活跃思想,克服难关,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阶段:总课题系统整合、测试完善,总、子课题成果验收,毕业设计报告撰写,答辩。撰写团队总报告、子课题设计报告;答辩环节也包括总课题答辩和子课题答辩,编写答辩PPT文档。
这是毕业设计最后环节,指导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指导工作:一是对已经完成的部分给予评价,对任务的系统整合、测试与完善提出宏观与微观要求,对课题验收做出必要说明。二是对论文撰写做详细要求,使其明确论文应达到科技报告的一般要求,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图表规范。对答辩及PPT进行说明并进行预答辩。三是课题总结,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团队及个人完成的工作,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提升认识水平,为今后的工作做进一步的准备。
三、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
相对于独立课题毕业设计,团队毕业设计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方面都有显著优势,但其有效的实施需要良好的机制来保证,因此构建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建立有效、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实施制度建设,并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使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活动的实施与管理流程得以固化,形成稳定状态,融入本科生整体培养模式。[5]
首先,重视和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团队毕业设计的选题,团队的组建到答辩的全过程需要教师团队悉心指导,密切配合,通常比独立课题毕业设计付出更多心血,因此激励和保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应属首要。在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计算方面应予倾斜;在团队毕业设计的场地安排,经费、工具发放方面应得到优先保障;应纳入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评价项目。
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队毕业设计。因团队毕业设计学生的任务量增加,承载的责任与训练强度增大,应对学生的成绩评定标准适当调整,在团队总任务完成的前提下,个人成绩评定细则适当放宽;或将团队毕业设计课题同时作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课题原属该项目的应提高设计要求,做深化设计或全面改进,否则不予批准立项或作为团队毕业设计课题),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变希望学生参与为学生希望参与,促进团队毕业设计的广泛和持久开展。
最后,完善团队毕业设计制度,并以信息化手段予以固化,即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它是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建设的推手和得力工具。通常高校都建设有毕业设计网络管理系统,通过此系统实现对毕业设计全面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团队毕业设计应在这一系统环境下得到全面支持,其意义主要在于三个方面:第一,可以使团队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工作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权限职责分明,人员交互高效;第二,信息化管理有助于使团队毕业设计所有环节的实施制度化、常规化,使广大师生熟悉、适应整套体系,便于将日常教学、科研、开发工作与团队毕业设计结合考虑,这不仅有利于团队毕业设计的选题、团队的组建,也有利于指导教师团队素养的提高;第三,有利于与其他教学环节形成有机整体,使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成为本科生培养整体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因此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助于促进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完善。
四、应注意的问题
在毕业设计乃至各类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实质,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团队毕业设计涉及面宽,工作量大,更易于出现上述问题,应得到足够重视。毕业生面临就业、考研、各类认证考试等众多事务,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毕业设计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团队毕业设计过程中,首先,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和检查;保证场地与工具条件;不单纯以文章、专利作为评价指标,而把学生实际完成的工作的质量作为主要依据,切实引导学生树立“求实”、“严谨”的优良作风。其次,指导教师不应期望所有成员均如期完成设计任务,如果在团队师生共同努力和良好协作下,仍有学生因自己工作未完成影响了团队任务的完成,这种经验会令其印象深刻,带来的教益将超过其在不恰当帮助下完成任务的收获,对团队其他成员也有教育意义。[6]
五、结语
团队毕业设计作为毕业设计的一种重要模式,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在指导团队毕业设计的实践中也收到了良好成效。本文在团队毕业设计的选题、教师指导以及教学模式建设等方面简要阐述了一些研究和实践体会,有待于专家与同行的指正及后续工作中认识的提高。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完善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一般性原则之外,不同学校、专业的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也必然充满不同内涵,值得广大教师与教学管理部门深入研究与不断实践,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建设高效平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Z].2005.
[2]杜明辉,张聚凤,程林章.工科院校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41-43.
[3]吕志伟,等.本科生毕业设计团队培养模式的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1):112-118.
[4]张长森,吴其胜,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团队培养模式的构建[J].理工高教研究,2009,(8):118-121.
关键词:游戏软件;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游戏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日益发展成一个支柱型朝阳产业。游戏是具有代表性的知识集约型产业,根据不同的领域培养高级人才是今后培育和发展游戏产业所必需的核心要素。在各个国家,以大学和学院为中心,新设立了与游戏相关的学科和教学科目,游戏制作人表现出很高的竞争力,将成为21世纪看好的职业,被认为是知识信息时挥最重要作用的专业人才[1]。
本文介绍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在游戏软件专业建设过程中探索出的以“学生作品展览”为主线促进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
1我国游戏产业及游戏教育现状
1.1游戏产业成为我国朝阳产业
我们国家在政策上给予计算机游戏大力扶持和推动,在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游戏软件产业园区[2],许多高校及社会办学机构也纷纷开设游戏软件设计专业课程。最具代表性的是由国家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中心、香港职业训练局、北京汇众益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游戏学院。目前,“游戏设计开发课程”已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培训项目之一。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一些拥有互动游戏的展馆更是受到游客的追捧。许多发达国家馆将设立“游戏日”,方便各国游戏行业资深人士与游戏从业者进行交流,对世界游戏现状进行讨论。世博会期间荷兰馆还举办了“欢迎与荷兰游戏大师握手”的会议,参与者在会上学习、讨论和交流有关荷兰游戏的经验,互相交流一手经验和创造力想法。荷兰专家还得出了“游戏玩家是适合现代生活方式的人”的结论。
目前,尽管金融危机阴影未散,但在中国,网络游戏仍然生气勃勃。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大型网络游戏用户已达到6931万人,较2008年增长24.8%。
1.2传统计算机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各地开办了多家游戏学院,开设游戏设计类课程。很多高校也纷纷开办相关专业,游戏软件设计已经成为目前的热门专业之一。为了达到培养合格游戏人才的目标,各办学单位也都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3]。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序上解决了校企之间的链接问题,但在高校当中,校企合作通常集中在最后一个学年或者半个学年。而前几学年对于学生来说正是打牢专业基础、规划职业方向的重要时期。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众所周知的限制,其传统的常规教学手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需要,文献[4]中论述了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包括:缺少系统的游戏设计工程的知识;学生不具备关于游戏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完整知识体系;目前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游戏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使学生缺少实践训练、缺乏职业素质的培养;没有结合工程化、产业化的实践体系。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效率低下,从而严重影响了游戏软件专业的办学水平。导致高校最终培养的是技能单一、缺乏综合设计能力的准合格甚至不合格人才,学生毕业后入职前往往还要进行专门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训练。
2学生作品展览在游戏软件专业教学中的实践
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字媒体(游戏软件方向)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生,2010年第一届学生即将毕业。四年来,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数字媒体教研室教师探索出一条通过学生作品展览促进教学改革的一条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
2.1制定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
学院在广泛争求国内专家及企业高级工程师的意见之后,针对游戏软件设计专业制订了专门的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1]。突出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想,对以往相关专业的课程设计进行大刀阔斧的整合与修改,特别在教学中引进了工程实践思想,把实验和实践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首要位置。
2.2大力突出实验实践教学地位
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我们把游戏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初步定为游戏美工及游戏策划编程两个方向,在课程设置、学时分配上做到了均衡发展。特别是在两个专业方向上设计了一系统课程设计环节,要求学生在每个环节形成设计作品。最后,通过“学生作品展览”为主线来主导教学,并贯穿本科四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课程设计设置如表1所示。
1) 课内的课程设计促进课堂教学。在确立了实验实践教学的突出地位之后,学院对教学计划中部分课程特别设计了学期内课程设计环节,基本涵盖了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
此类课程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即明确规定在成绩评定标准中,课程设计大作业所占的比重不低于30%,有些课程根据课程性质和实际需要占到50%甚至70%。
课内课程设计可以是大作业、技术报告、综合性程序设计报告、平面或三维美术作品、策划文案等。课内课程设计由学生独立完成。
2) 独立设置的综合性课程设计。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我院在游戏软件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大量独立设置的综合性设计课程。
此类课程不设理论考试,学生根据项目大小组成3~5人的研究小组,模拟企业岗位设定规则,每人担当不同的角色。在共同完成项目设计时,适当引入企业管理机制,项目组内合作、项目组之间竞争。良好的管理模式既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也可以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律自觉的学习氛围。不知不觉之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质,而这种品质正是企业所需要的,也往往是当代大学生缺乏的。
此类课程要求项目有完整的设计报告、可行性方案、需求分析、市场调查、调研报告、工程实践报告等文档,在考核时完全以答辩形式进行,项目组将作品在学院公开公示一段时间后,接受来自同学、老师的质询。杜绝了以往学生抄袭现象严重的问题。
3) 毕业设计。游戏软件专业实行3+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学生在前3年的时间里在学校学习,期间有2次共4周的企业专业实习。学生在最后一年的时间里,前半年是企业实训,后半年完全到企业顶岗实习。所有学生的毕业论文完全由毕业设计代替,实行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制,毕业设计的内容必须是学生在企业从事的真实项目。这在制度上保证了毕业设计的真实性,推动了学生、学校企业的无缝链接。学生经过长达一年的企业实训和实习,完全有能力拿出当前时期本专业、本领域的前沿性的作品。
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工程与信息学院与北京、大连、哈尔滨动漫产业园区多家游戏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了多家实习实训基地,目前合作非常成功,由我院学生创意的游戏产品在企业已进入研发阶段。实习基地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实习、就业,以及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难题。目前,我院游戏软件专业第一届26名毕业生当中,除1名考取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外,都收到企业的录用通知,有近10名同学在毕业前已经成为企业正式员工。
3课程设计题目的制定及科学选题
学生课程设计的具体题目可由大纲规定题目、教师指定题目、企业设计题目、学生自定题目几部分组成,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爱好及未来职业规划自由选择题目,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研究方向、项目目标以及最后作品的验收标准。学生自主选题、半自主制定设计目标、全程自主设计,教师起到引导、辅助、建议的作用,处处以学生为中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热情高涨。期末考试再也不是以往的只考理论,“考前突击背、考后全不会”的现象得到很大的改变。
我院制定了学生自主选题的办法来激励学生。实现完全学生自主选题,就要求题目数量多、质量高、贴近企业需求、难度适当。现在学院正在实施一项“基于课程设计主导教学”的教学改革工程,全院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并且不仅仅局限于自己所教的科目。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设计课程设计题目。
学院定期举行课程设计题目讨论会,经过院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的题目正式进入某一门课程的课程设计题目库中,以备在实施教学时备选。课程设计题目库永久保存、实时更新,并把每届学生优秀作品结集成册,永久保留。这样,在后续的教学过程当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足够资料进行参考,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4学生作品展览促进教学相长
学院制定了相对完善的以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后,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为了让学校和社会了解学生,让学生走向学校、走向社会、走向明天,我院特别制定了学生作品展览制度。
1) 对于课程内的设计类作业,要求学生在学年范围内展览,并向全学院师生开放。学院专门提供场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设计作品全程公开或阶段性公开,接受同学及任课教师的观摩、检查,同时与参观者交流设计经验、接受同学及老师的指导,及时修正研究方向、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2) 对于单独设置的综合性设计课程,要求学生最终形成完整的作品,在全学院展出,并向全校师生开放。学院有专门场地提供展览,由学生自行制定主题、设计展区、布置展览,接受全院师生自由参观。学院统一指定具体时间,项目组成员到场集中向参观者讲解作品,接受参观者的提问,互相自由地交流。这一举措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面对展览期间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所有学生都表示极大的向往,同时感到有压力更有动力。
学院每学期都召开学生作品展览总结会议,对优秀作品的学生及指导教师进行奖励,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极大地改进了学生的学风。
3) 对于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企业实习将近一年的时间以后,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在学校指导教师及企业指导教师的双重指导下,确定设计题目、内容及要求。由学生在一年时间里,边工作、边设计,最后形成作品。毕业设计可由多名同学共同完成一个大的设计作品,但各自要有合理的分工,而且必须与当前企业正在研发的产品相关。
每年5月左右,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完成,学院组织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作品展。2010年5月下旬,我院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举行了“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06级游戏设计专业学生作品展”,此次展览受到学校领导的设计重视,主管教学副校长在开幕式上讲话,勉励学生。同时还特别邀请企业人士参加,学院全体学生及全校部分师生参加了开幕式。
毕业作品展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院知名度,增强了我院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使学风有了很大转变。由企业参与的展览贴近了学生和企业的距离,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使他们提前感受到企业的文化与氛围。
5结语
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游戏软件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在这条道路上,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始终不断地探索着。以“作品展览为主线”促进专业教学改革,是一条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模式学生欢迎、教师欢迎、学校欢迎、企业欢迎,最后实现多方共赢,我们认为,这种做法值得在其他院校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文哲. 从客观地认识电脑游戏谈电脑游戏教育的重要性[J]. 计算机教育,2009(6):99-100.
[2] 廖琪男,廖玉,龚秋华,等. 面向应用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 计算机教育,2009(18):103-105.
[3] 于延,王建华. 校企合作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9(8):47-49.
[4] 于延,王建华. 游戏软件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0(7):104-107.
Reform of Game-software Major Based on Exhibition
ZHANG Jun, YU Yan
(Institut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