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冬瓜的管理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棚种植;冬瓜;病虫害防治
1.冬瓜生长特性
冬瓜的生育期一般是150~210d左右,而开花结果需要时间为50~75d。其生长室温一般在20~30℃,是耐热喜温的作物。当冬瓜在抽蔓期和结果时,最适合生长发育的温度为26℃。冬瓜不耐旱,在生长期需要更多的水分,生育期需要需更多的氮(30~36kg),钾(24~30kg)、磷(24~26kg)。当这些元素充足后,冬瓜才正常生长。
2.冬瓜嫁接技术
2.1育苗
2.1.1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品性好,抗病高、市场需求大的冬瓜品种来接穗,比如,黑皮瓜、大青皮、巨丰一号等。
2.1.2准备苗床
在大棚里嫁接冬瓜时,应提高棚里温度,确保达到冬瓜苗对温度的要求。冬瓜苗床长要5m左右,宽为1.5m,深16cm。砧木营养土选用肥沃园田土(80%,但是不能用前几年种植过瓜类的土壤)或者草炭(50%),然后每立方米基质加复合肥1kg与50%多菌灵100g混合,将其装入营养钵中。接穗使用穴盘直接装入沙土即可。
2.1.3播期
到育苗期时,因接穗发芽比较慢,而砧木发芽要相对快一些,因此做好的做法是先播接穗的再播砧木。
2.2播种
2.2.1播种方法
在播种前,首先把苗床浇透水,然后把接穗播在穴盘里,而砧木则播在营养钵中,可以用手指向下按1cm深,再把种芽向下放平,最后营养土覆盖在上面,再用手背轻轻拍打一下。
2.2.2苗期管理
接穗生长前期吸肥能力弱,吸收肥量少,可薄施速效肥。对于砧木需求的温度(砧木出土前温度,白天大致28~30℃,夜间16~18℃)不是很高,但是当出苗后要及时降温,白d在22~25℃即可,而夜间更要低,一般在15℃左右。砧木生长速度很快,因此要在管理上特别注意,以防长太快而形成高脚苗。接穗生长要求的温度比砧木要高,一般高出3~5℃。定植7d植株开始缓苗时,可浇施2~3次稀粪水1000kg/667m2。若基肥不足,缓苗后可轻施1次壮秧肥,每667m2追施三元复合肥15~20kg。
2.2.3浸种催芽
在接穗种子时候,先用温水浸泡10~14h,催芽3~4d,温度保持在24℃条件下进行。砧木用温水浸泡种子时间相对要短一些,一般浸泡8h左右就可以,催芽2d左右,恒温25℃条件下进行就行。
2.3技术管理
2.3.1嫁接管理
嫁接前需要准备的器具:刀片、托盘、小夹子、小喷壶、遮阳网、清水、消毒药剂等。嫁接采用贴接法,必须要在遮光环境下操作。其方法是:刀片沿砧木的1片子叶向下斜切,切面要平滑,切面长1cm左右,在接穗子叶下方1.5cm处斜切,方向自上而下,切面要与砧木的切面相吻合。将切好的接穗贴靠在砧木上,用嫁接夹子夹好,嫁接后及时将接好的瓜苗放入小拱棚内,用75%百菌清1000倍液喷施嫁接瓜苗,预防苗期病害。
嫁接好后,3h以内保持大棚内的湿度在95%以上,可以在叶面上浇足营养水,每d保持喷1次温水,喷水时加入百菌清液杀菌,直到第4d才可以慢慢地降低湿度,但是湿度还需要保持在90%左右。
接穗心叶开始生长,即可撤掉遮阳网,进入正常管理阶段,10d后,嫁接成活了,可以去掉嫁接夹,但白天温度25~30℃,夜间在15℃左右。成活20d后,嫁接苗有3~4片真叶便开始定植。
2.3.2定植管理
定植20d后就覆盖大棚塑料薄膜,然后封闭大棚10d,同时用消毒剂熏烟消毒。一般采用单行植,在畦面中央种植,株距36cm,每畦栽双行,栽后浇好定植水。
定植前期主要以保温促苗生长,还需及时吊蔓整枝。定植5d后,开始生长幼苗,10d左右开始甩蔓。缓苗水后要进行中耕、松土蹲苗。一般采用单蔓整枝,及时吊蔓或插架。
一般冬瓜每株留瓜2~3个,为保证单瓜的产量和质量,根瓜不能留。第1个瓜最好留在12~15节,为提高坐瓜率和加快果实膨大,可采用坐瓜灵蘸瓜处理。为避免秧旺瓜小瓜少,坐果期不宜浇水、追肥,温度控制在30℃以下。瓜坐齐后,水、肥管理由控转为促,或随水施冬瓜专用冲施肥。灌水和施肥1次/7d。
3.冬瓜病虫害防治措施
大棚种植冬瓜,在种植前选择大棚用地时,应该避开之前种植过瓜菜的土地。在种植过程中,药精心的管理,发现有病虫害时,要按照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即农业防治或药物防治。在使用药物防治工程中,要执行农药安全范围,不能乱使用高毒农药,为保证冬瓜成食品的质量安全。
3.1农业防治
冬瓜病虫害主要有蚜虫、蝽象、白粉虱、螨类、红蜘蛛和瓜食蝇等。一般的种瓜用地,都采用非瓜类作物进行种植,可以采取深翻土壤种植,将虫害深埋于土中,让其不能繁殖生长,或者施加石灰、有机肥和磷钾肥等措施。同时,还可以在大棚里保持有通风口,最好在大棚的下方开个窗口,避免虫菌顺风飘入大棚里。
如果发现大棚里有白粉虱, 可用世高1500~2000倍液防治,红蜘蛛可用除尽1500倍液喷雾防治。瓜实蝇用40.7%乐斯本1000倍液,或者用80%的敌敌畏暗火烟熏,或者用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
一般冬瓜患有虫害不容易发现,开始因为虫体很小。只有在管理过程中要细心多观察,早发现才能早防治,必须防止虫在大棚里繁殖。
3.2药物防治
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疫病、炭疽病和病毒病等。枯萎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瓜枯宁、绿亨等在植株或者根灌淋防治。
而目前的很多疫病,大多是通过降雨,或者灌溉水中传播而来的。因此在管理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在阴雨或低湿的天气里要做好管理工作,此时发病率较高,尽量的避免在这时间去灌溉。如果冬瓜患上了疫病,可选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隔7~10d/次,连续2~3次。
4.采收
冬瓜在花凋谢后30~35d即可采收。采收前,不宜施肥或浇水,以利增强冬瓜的光合作用,减少冬瓜的含水量,这样才能提高冬瓜的贮存时间。采收时一般是用剪刀剪下来,以免瓜蔓被拉伤,瓜果也要轻拿轻放,不能碰伤,以便于存放。但是,冬瓜成熟后就收,如果是过晚采收的话,冬瓜过于成熟,其肉质将会变软,不耐贮运。冬瓜成熟后,它表皮色深,绒毛很少,为提高其经济效益,可以提前上市。
【参考文献】
[1]闫德行.冬瓜的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0,(07):21.
关键词:旱冬瓜;漂浮育苗;技术
1 引言
旱冬瓜(Ainus.nepalensis.D.Dom)又名尼泊尔桤木,属桦木科桤木属落叶乔木,喜温良气候,较耐寒,喜光,幼树稍庇荫,对土壤要求不严,中性至酸性土壤均能生长,在疏松、湿润、肥沃土壤上生长良好,稍耐干旱瘠薄。生长迅速、杆形好、分枝高,天然更新能力强,在光强充足的荒地及林中空地能及时更新,在湿润山谷中常见小片分布的天然纯林,也常与云南松、思茅松、云南油杉、栎类混生[1]。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各地及四川南部、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广西西部等地,在云南垂直分布于海拔1 000~2 800m,但以海拔1 500~2 400m的范围较多。
旱冬瓜木材无异味,木材淡红褐色,纹理直,散孔材,机构中等,质较软,干燥快,易加工,不变形,是较好的家具、木模及建筑用材,最宜做茶叶包箱,树皮约含单宁22%,是良好的栲胶材料[2]。此外,旱冬瓜根具有固氮菌,对山地土壤的改良有较好作用,是值得推广的荒山绿化树种,是用以营建生态、用材等多功能林的优良树种,也是云南省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造林的重点乡土树种之一[3]。
但由于旱冬瓜幼苗的稳苗期较长,生长慢,较难管理,如追肥不慎,就会导致大量的幼苗死亡或枯萎。到造林季节时,当年育苗当年出圃的苗木非常少,远远满足不了工程造林需要,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实施和质量。因此,为了提高旱冬瓜造林成活率,降低成本,培育优质、高效地旱冬瓜苗木成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2 材料与方法
2.1 苗床位置选择
水床位置应选择开阔地,东、南、西三面无高大树木,建筑物或山岗,西北方向有防风障,地势平坦向阳,上午9时至下午3时受光好,低温回升快,有洁净的水源,便于管理和云苗。
2.2 苗棚和水床建造
2.2.1 苗棚规格
苗棚规格大致长12~13m,宽1.5m,高0.8~10m,每个棚的面积约20m2。每个棚用8根长32m,直径6mm的钢筋(可持续用5年或更长时间)搭成了弓形棚架,上盖长14.5m,宽约2.5m,厚0.1~0.5mm的透明塑料薄膜。然后用8根橡皮筋或压膜带固定薄膜,棚两端的钢筋拱用1m高的木桩支撑固定,在距水床两端1.5m处打一眼0.4m高的小木桩,用于固定两端薄膜,便于掀膜通风。
2.2.2 建造要求
一般情况下,标准水床为11.6m×1.38m,使苗盘放入水床后,应尽可能地盖严水面,以减少藻类生长。水床应建在水平地面,有利于进入后期锻苗时排除营养液。同时,将地面清洁干净后,用空心砖砌埂,床面整平,拍实后铺0.15mm厚的塑料薄膜,四周压牢,用于装水。
2.2.3 苗床规划
一个苗棚设一个净面积为16m2的水床,占地面积20m2左右,每个标准水床用68cm×34cm的苗盘66个(200穴/盘),可育旱冬瓜13 200株,根据所需旱冬瓜苗木数量推算苗床面积。
2.3 选盘和选配基质
2.3.1 选择苗盘
选用聚苯乙烯泡沫为苗盘,其规格为长68cm、宽34cm、厚6cm,每盘200穴。每个标准床放66个聚苯乙烯塑料泡沫格盘。
2.3.2 选配基质材料
旱冬瓜从萌发到成苗一直生长在基质中,因此,基质的选择是整个育苗技术中的关键因素,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漂浮育苗的成败,基质的作用:一是对旱冬瓜株苗和根系提供机械支撑;二是提供足够的空气提供根系呼吸;三是提供适宜的水分和营养供旱冬瓜苗生长。
旱冬瓜漂浮育苗所用的基质可以选用烤烟漂浮育苗基质,如果没有可以自己选配,用泥炭(又叫草煤、草炭),蛭石和膨化珍珠岩,比例为泥炭50%~60%,蛭石和膨化珍珠岩各占20%~25%为宜,还可以用泥炭或优质大田土,腐熟的猪粪或牛粪,细碎的隔年玉米秆配制基质。
2.4 基质装填
2.4.1 基质装填要求
基质装填情况直接影响漂浮育苗的效果,特别是装填数量和均匀程度,是促进营养供应均匀,苗木大小一致的重要条件。
(1)装料前应筛选出过大的基质材料和泥块,并且湿润基质,达到握之成团、触之即散的效果;若基质过于湿润则导致装填过实,基质过干燥往往装填不实,造成中空,使基质不能与营养液接触,而造成,种子不能萌发。
(2)基质装填时,要充分均匀,松紧程度适中。装填过于紧实,则导致根系难于扎到基质内,而在基质表面,形成螺旋根,导致幼苗晒死;其次是装填过实,苗盘入水后,吃水过深,盘面过湿,基质水分过于饱和,造成氧气供应不足,根系缺氧活力下降,最后吸不到营养造成苗木生长不良或死亡。
2.4.2 装填方法
在苗盘上方约5cm处将基质轻撒在盘面上,然后用一直木板,将基质推入穴中,如此操作2~3次然后轻墩苗盘,使基质材料紧实,装填过程中,不可用手拍压基质,装盘一般要求在室内进行,不提倡在苗圃或苗棚内装盘。
2.5 播种
2.5.1 播种时节
播种时宜早不宜迟,一般气候稳定在10℃以上可播种。在昆明地区,可立春节令前后5d播种,早出苗可增强旱冬瓜苗木的抗逆性。
2.5.2 播种方式
旱冬瓜籽种细小,室内发芽率仅40%左右,可适当多播,但不能过多,一般塑盘每穴用3~4粒种子,播种方式可采取手工点播。
2.6 供水
2.6.1 水质
水质是一些旱冬瓜漂浮育苗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井水、河水和池塘水所含矿物质养分明显不同,自来水和井水均可作为漂浮育苗的水源,坑塘水往往含有黑胫病和黑根病及其他病原物,不宜使用。
2.6.2 水量和加水时间
水量是影响旱冬瓜漂浮育苗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床充水不可过深过浅,过浅肥料浓度大,过深浪费肥料,水层厚度一般控制在10~15cm。苗床做好后,于播种前一周灌水,盖上无滴薄膜,这样有利于提高水温。
2.7 施肥及营养液配制
2.7.1 施肥种类和数量
一般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作为主要肥料,要求肥料中硝态氮占60%,氨态氮占40%,纯施硝态氮会使水的pH值升高,造成苗木生长障碍。同时肥料最好不用尿素,其消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对根系有毒害作用。苗盘入水时,每个标准水床对复合肥用量一般为1.5~2.0kg,其他肥料用量可根据复合肥用量比例推算。
2.7.2 施肥方法
肥料施入苗池前,需将肥料完全溶解与一大桶中,然后沿苗池走向,边走边将肥料溶液倒入苗池水中,稍作搅动,使营养液混匀。
2.7.3 漂浮育苗营养液配制方法
营养配制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水量适中,水层厚度一般10~15cm,二是把握好苗盘入水时主要养分浓度。一个水床营养液配制方案为营养液1 500kg,复合肥1.5kg,硫酸镁6g,硫酸亚铁3g,硫酸铜1g,硫酸锌1g,瑞素霉12g。
2.8 苗棚管理
2.8.1 温湿度管理
经过处理的旱冬瓜籽种,播种后15d前棚内应处于保温状态,使苗盘表面温度保持20~24℃,促使出苗整齐一致,20~25d幼苗可出齐,这个期间仍然以保温为主,夜间温度可降到10~16℃,白天保持24~28℃,幼苗期要特别注意掀膜通风,避免棚内温度超过30℃而引起热害及高温烧苗,当旱冬瓜幼苗长出4个真叶时,应将薄膜四周卷起至顶,加大通风量,使旱冬瓜进行适应性锻炼提高抗逆性。
2.8.2 间苗和定苗
从旱冬瓜幼苗出土后,长出4个真叶(苗高3~4cm)时,就可以开始间苗和定苗,在拔去苗穴中多余的旱冬瓜的同时,在空穴上补栽旱冬瓜苗,保证每穴一苗,间苗、定苗时注意保持苗床卫生,减少病原物传播。
2.8.3 防病和防藻
旱冬瓜漂浮育苗最常见的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枯叶病,这几种病害的防治最主要是保持苗床卫生,其次是经常通风排湿,加强光照,药剂防治可采取喷洒撒波尔多液,早霜灵、敌克松。多菌灵等,对于发病严重的苗盘要抽出防治,好转后再放入水床。旱冬瓜漂浮育苗藻类危害也很普遍,防治绿藻危害的措施有:一是采用黑色塑料薄膜铺地;二是依照苗盘数量确定苗池大小,尽可能不暴露水面;三是用硫酸铜除藻。
2.8.4 锻苗
一般旱冬瓜茎高10cm左右,把薄膜拉到拱顶部,进行晒苗锻炼,使叶片富有弹性,并将苗盘取出,将已穿穴孔的根刮掉,促进穴内苗木侧根的生长,到6月份雨水天时,及时排干苗床中的营养液,进行锻苗,锻苗程度以中午轻微萎焉,早晚能恢复为宜,这样就可使叶片富有弹性,增强苗木的耐脱水性,提高苗木的抗逆性,减少病害,提高移栽成活率。
2.9 效益分析
旱冬瓜漂浮育苗成本为0.03元/株,比旱冬瓜常规容器育苗成本为0.05元/株少0.02元/株。若天保工程造林300株/667m2,按7∶3的混交比例,需旱冬瓜苗90株/667m2,那么可降低造林成本1.8元/667m2,如果按市场价旱冬瓜容器苗0.1元计算,可降低造林成本7.2元/667m2。
旱冬瓜漂浮育苗出圃时间比较快,当年1月育苗,7月就可出圃。然而,常规容器苗则是当年育苗,到5月假植,等生长能出圃时,造林季节已过,只能到第2年7月才可出圃,这样旱冬瓜漂浮育苗的时间就比常规旱冬瓜容器苗提前1年出圃。
4 结语
旱冬瓜漂浮育苗是一种集约化育苗,它比常规旱冬瓜容器苗成本低、省工时、便于管理、节约育苗时间、缩短苗木出圃期限、提高移栽成活率。但旱冬瓜漂浮育苗技术还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中,因此旱冬瓜漂浮育苗育出的苗上山造林后的生长情况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关键词 小麦;玉米;冬瓜;间作套种;栽培技术;淮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2.1;S513;S64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041-01
小麦―玉米―冬瓜一年三熟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模式,在淮北地区较为盛行,此模式综合玉米、冬瓜新品种的推广和地膜覆盖技术的普及,提高了麦田综合效益,2015年度净收入约12.00万元/hm2,深受农民欢迎。此模式的介绍,有利于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
1 品种选择
小麦选用矮抗58、济麦22、淮麦22、烟农5158等半冬性高产品种;玉米选择登海605、登海618、蠡玉16、蠡玉88、中科4号、先玉335等抗病、高产品种;冬瓜选用广东杂交黑皮冬瓜、广东三水牌黑皮冬瓜等品种。
2 田间配置
带宽2.2 m种7行小麦,预留行80~100 cm种2行玉米和1行冬瓜,翌年于5月上旬在空行中间套种1行冬瓜,采用地膜覆盖,株距0.8~1.0 m,行距2.4~2.6 m,一般种植3 850株/hm2,麦收后立即在冬瓜两边播种玉米,一般每穴播双株或多株玉米,密度为2.6万~3.0万株/hm2[1]。
3 适期播种育苗
冬瓜于3月下旬至4月初育苗,苗床一般选择在田间或地头,排灌方便、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的地方,1 hm2大田需苗床18 m2。可用育苗盘,营养土用基质育苗或用书报纸制钵,制钵前将充分腐熟的家禽粪10 kg/m2、复合肥0.3 kg/m2、呋喃丹0.2 kg/m2、多菌灵0.1 kg/m2与苗床土混拌均匀备用。3月中下旬开始制钵,一般制营养钵5 000~6 000个/hm2。苗期管理要掌握好温湿度变化,注意通风炼苗、严防立枯病和猝倒病的发生,勤观察苗情,出苗后及时用50%甲霜恶霉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用80%乙蒜素1 000倍液喷雾防治,不重喷,以防烧苗。移栽前5~7 d昼夜揭膜炼苗。5月中旬待冬瓜苗达3~4片真叶、苗龄35~40 d时,选择晴好天气将冬瓜苗破膜带水移栽到小麦预留行内。要求选用厚0.006~0.008 mm、宽80 cm的地膜覆盖,并注意拉紧、压实、盖严。移栽时要将钵体按落底点水移栽,钵体不露出地面;玉米根据土壤墒情在(6月5日前后)麦收后及时扒穴点播。
4 肥料运筹
播种小麦前整地时一定要施足基肥,一般施有机肥1 200 kg/hm2或饼肥1 200 kg/hm2拌40%毒・辛5.0~7.5 kg/hm2防治地下害虫,N、P、K三元复合肥(总养分含量50%)750 kg/hm2或小麦专用肥(28-17-5,总养分含量50%)750 kg/hm2,深耕、细耙、整平[2]。冬瓜移栽后15~20 d,施硫酸钾复合肥(17-17-17,总养分含量51%)375 kg/hm2。小麦应在返青拔节期追肥,一般根据小麦长势施尿素120~150 kg/hm2,小麦孕穗至灌浆期,结合小麦“一喷三防”用98%磷酸二氢钾3 000 g/hm2对水750 kg/hm2进行叶面喷洒[3];冬瓜生长后期如缺肥应及时追肥,一般用硝硫基硫酸钾速效复合肥375 kg/hm2追施,结合防治病虫害,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玉米在大喇叭口期施玉米专用肥750 kg/hm2、尿素600 kg/hm2,开沟施入[4]。
5 冬瓜整枝
小麦收割时,麦茬高度需在20 cm以上,留高茬,让冬瓜蔓顺一边搭在麦茬上整枝,一是幼瓜不接地生长,可防止下雨泥水闷瓜;二是利于光照,一般每株留果3~5个,冬瓜成熟后及时摘除,利于下茬冬瓜生长。
6 病虫害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做到一药多用,综合防治。小麦初花至扬花期注意防治小麦赤霉病,一般用20%丙唑醇或10%烯唑醇进行防治;中后期用20%三唑酮对小麦叶枯病、白粉病、条锈病、纹枯病进行防治;用20%吡・抗或40%高氟 ・吡虫啉防治小麦穗蚜。冬瓜重点做好叶斑病、霜霉病、炭阻病等病害的防治,可用25%吡唑・嘧菌酯乳油或48%百泰等500 mL/hm2对水500 kg/hm2喷雾防治,并重点做好菜青虫、白粉虱等主要害虫的防治,一般用高效低毒农药如高氟氯菊酯、百树菊酯等防菜青虫等;尤其在冬瓜收获前,不要用剧毒高残留农药,以减少农药对冬瓜的污染。
7 适时早收
小麦一般在6月5日前后成熟,于蜡黄后期及时收获,以减少小麦与冬瓜共生期;小麦收获后不进行灭茬,经太阳曝晒和下雨自然灭茬;小麦收获时瓜蔓一般长至20~60 cm,特别是机械收割小麦时更要注意保护瓜蔓,麦收后要及时理蔓和整枝。冬瓜前期适时早收,一般作为蔬菜出售,并利于下茬冬瓜生长,下茬晚收让果实充分膨大,延迟采收作为制作冬瓜馅和储藏,待价格高时出售。玉米采取晚收措施,以利提高产量。冬瓜10月5日前后要及时拉秧腾茬,保证下茬小麦整地播种。
8 参考文献
[1] 潘发军,陈正州,李富兰.小麦套冬瓜、玉米高效种植模式配套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5):143.
[2] 张文彬,储可敏,王士华.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3):46-47.
关键词:选种育苗;移苗定植;肥水管理;采收留种;病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S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114-1
0 前言
我县位于北京与天津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县的蔬菜直接销往北京、天津,农民大面积种植蔬菜。我县有绿色无公害冬瓜种植基地,冬瓜营养丰富,内含多种维生素、糖和各种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暑、解毒、利尿等作用,是我国夏秋季节重要的蔬菜种类。经过多年的摸索,我总结出廊坊地区冬瓜栽培技术的一些规律。
1 选种育苗
冬瓜品种按果实大小可分为大果型品种和小果型品种。按成熟期可分为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按果皮可分为青皮冬瓜、白皮冬瓜。我县冬瓜种植基地大多选择本地种的白皮冬瓜,特点是生长期较长,瓜长椭圆形,膛小肉厚,口味好,单瓜重10kg以上。冬瓜栽培一般在春季,以春植较多,一般在3-4月播种,栽培1亩地冬瓜需用种子150-200g。在采取地膜或小拱棚防寒措施前提下,多在3月中下旬播种,可延长生长期,尤其延长营养生长期,使冬瓜在雨季前后,空气湿度较大,温度在20℃以上之时座果。播种时必须对种子进行消毒催芽处理: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小时,然后用清水洗净,再用50℃温水浸种3小时,经清水洗净无异味后用干净纱布或薄毛巾包好,置于30℃下催芽,待种子露芽3-5mm即可播种。育苗时多用满天星播种法,株距为5cm左右,便于以后幼苗带土的移栽。播后用大土灰和过筛垃圾肥混合盖种。育苗期间保持苗床湿润,棚内温度超过30℃时应及时通风降温。
2 移苗定植
定植时间根据气温情况来定,廊坊地区今年春寒,可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定植。冬瓜生长需水较多,适宜保水保肥良好的土壤。以排水良好,疏松通气,有机质较多的壤土、沙壤土、黏壤土为宜。移栽冬瓜前1个月左右深翻整地,施足基肥。整地后在定植坑内用腐熟的人畜粪或复合肥垫底。畦宽1.2-1.5m,畦面用50%代森锌或敌克松800-1000倍液喷雾消毒。廊坊全年降水量400-500mm,降水集中在7-8月,为了在雨季排水,中间留20cm深的浅沟,瓜地周围要留排水沟。通常秧龄25-30天左右,秧苗出现3-4片真叶时,选晴天下午移栽。瓜苗不宜栽得过深,栽后用清水浇苗。株距0.7m,每亩700株左右。
3 搭架、整蔓、留瓜
搭架形式一般采用三根架柴,架高0.8m。当瓜蔓长至60cm时,让主蔓在自己架周围贴地盘绕,用土压蔓,促进侧根生长,并固定蔓的生长方向。瓜蔓长至十多节时即可引蔓上架,并在座果前后均摘除全部侧蔓,如果不摘除侧蔓,侧蔓徒长使瓜不能留住。留瓜后主蔓保持10-12片叶打顶。冬瓜留瓜节位与果实大小有一定关系,为了提早上市,可在19-20节留第一位置的瓜。晚熟品种留第二或第三位置的瓜,其余摘去,一蔓只留一瓜。为提高座果率,减少“空藤”,有必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4 肥水管理
冬瓜生长期长,产量高,需肥水量较大。幼苗期以前需要肥水很少,抽蔓期也不多,而在开花结果特别在结果以后需要充足的肥水。追肥数量上,引蔓上架前占施肥总量的30-40%,授粉至吊瓜占60-70%,采收前20天应停止施肥。一般幼苗期薄水薄肥促苗生长,抽蔓至座果肥水不宜多,要适当控制,以利座果。选定瓜后肥水要充足,以促进果实膨大,应在15-25天内连续追施2-3次重肥,每次每亩追施进口复合肥15-25kg,并配合淋水。大雨前后要避免施肥和偏施氮肥,以免引起病害。
5 采收留种
早熟冬瓜在七八月份便可上市,价钱较高。冬瓜以老瓜耐贮运,食味佳。老熟冬瓜茸毛已脱落,表面被白色蜡粉,瓜皮坚硬而发亮,而植株大部分叶片保持青绿而未枯黄,选择晴天的上午采收。但也可根据市场的供求情况,适当提前采收上市。采收时用剪刀剪下,不可拉伤瓜蔓。收瓜时轻拿轻放,不碰伤,在凉爽、干燥、通风的室内堆放,可用干燥的沙土埋住冬瓜。以一层为宜,瓜把朝下,可贮藏至冬季不坏。
留种时早熟种应选第一瓜,瓜形端正,两头一样粗,外皮圆滑。晚熟种选果形大,端正,肉厚,着生于蔓的中部,瓜蒂肥大,瓜梗陷入瓜蒂中,表面有白粉,瓜皮坚硬而发亮。采收后放置一个月,使其后熟,再剖开、取籽、洗净、晒干、贮藏备用。充分成熟的种子发芽率高,后代生长好,抗病力强。
6 病虫害防治
6.1 病害化学防治
6.1.1 苗期猝倒病 用瓜克宁1000倍液+云大120液1500倍液喷施。
6.1.2 枯萎病 发病初期用瓜克宁800倍液或20%地菌灵600倍液或贝尔生800倍液灌根。
6.1.3 白粉病 用奥尔或千生800倍液喷施。
6.1.4 炭疽病 用炭疽诺康800倍液喷施。
6.1.5 病毒病 用毒尽800倍液或病毒克绝800倍液+加索1500倍液+云大120液1500倍喷施。
6.1.6 日灼病 用瓜叶或其它材料覆盖冬瓜,减少阳光直射。
6.2 虫害化学防治
防治上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轮换使用。椿象用90%敌百虫或双星阿维菌素1000倍液喷杀。蚜虫用10%吡虫啉1500倍喷雾。白粉虱用10%扑虱灵500倍喷雾。黄守瓜用20%杀灭菊酯1500倍喷雾。
7 结论
摘要介绍了冬瓜疫病的危害症状和测报方法,并针对病害的发生规律与特点,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冬瓜疫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冬瓜疫病;测报方法;防治措施
冬瓜疫病是由鞭毛菌亚门真菌疫霉菌(Phytophthora de Bary)侵染所致的一种土传性病害[1-2],易造成植株大面积死亡、果实软腐,且传播迅速,严重影响冬瓜的产量和质量,挫伤菜农种植冬瓜的积极性。笔者就冬瓜疫病症状特点、病情趋势、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1危害症状
本病主要侵害茎、叶、瓜果。苗期发病,茎、叶、叶柄呈水渍状或萎蔫,后干枯死亡。成株染病多从近地面的嫩头a或节部发生,初为水渍状,病部失水致茎节收缩,病部以上叶片迅速萎蔫,但茎节维管束不变色,严重时致植株枯萎。叶片受害,先出现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的灰绿色大斑,严重受害的叶片全张枯死。果实染病,初现水浸状斑点,圆或近圆形,后病斑扩大凹陷,有的裂,溢出胶状物,果斑外围出现1圈稀疏白霉,即孢囊梗及孢子囊,菜农称冬瓜果的病斑为“打印”,被害果肉变色,严重时“倒囊”腐烂,不能食用[3]。
2测报方法
2.1调查内容与方法
根据李惠明编写的《蔬菜病虫害预测预报调查规范》一书介绍黄瓜疫病的方法。①苗期病害系统调查:在出苗后10~15 d至定植前5 d,选择地势较低、重茬老苗床或品种抗病性较弱的利于苗期早发病的苗床2~3个。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5 d调查1次,每点定株20株,共取样100株,调查病株发病率。②大田病情系统调查:在定植后10 d至冬瓜采收结束前10 d,选早、中、晚茬口的主栽品种,利于发病的地势低、种植密度偏高的类型田块2~3个。采用棋盘式取样法,每5 d调查1次,每田定点20个,每点定株5株,共取样100株,调查发病率与病情指数。③大田病情巡回普查:在冬瓜疫病进入发生始盛期开始至冬瓜采收结束前15 d结束,选冬瓜定植15 d以后的早、中、晚茬口各主栽品种的类型田块2~3个,调查总田块15块以上。采用棋盘式取样法,每10 d调查1次,每田定点20个,每点定株5株,共取样100株,调查发病率。将各阶段调查数据填入相应表中。
2.2病情预报
根据测报点冬瓜疫病病情系统消长调查,在冬瓜主栽茬口、主栽品种疫病株发病率3%~5%的初始发生期时,汇总当前病情发生基数、中长期天气预报的温度、雨量、日照时数对下阶段病情发生的影响等综合因素分析发生动态,向主要生产区发出预警趋势预报。
3防治措施
3.1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疫病品种,如广东南海青皮冬瓜、桂蔬一号黑皮冬瓜等。实行5年以上轮作、地膜覆盖高垄搭架立体栽培,避免积水使土壤中病菌溅附到植株上,减少侵染机会。一般畦高30 cm,畦宽(包沟)2 m;采用幅宽1.5~2.0 m地膜覆盖;搭架可用“人字架”或“三星鼓架龙根”的搭架方式。加强田间管理,清洁田园。培育壮苗移栽,合理施肥。科学用水。灌水要及时适当,一般播种或定植后要浇足保苗水或定植水,缓苗发根时要适当控制水分,促根深扎土层,结瓜后做到“见湿即干”。夏季高温期,严禁大水漫灌,避免灌后积水,灌水时间以早、晚为佳,实行长畦短灌,严禁雨前或久旱猛灌大水;大雨过后及时排尽畦沟积水。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拔出销毁,在病株穴内撒上石灰[4]。
3.2药剂防治
种子消毒可用25%甲霜灵可湿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粉剂500倍液浸种30 min。也可用55 ℃温水浸种15 min,或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30 min,之后在常温下浸种4~6 h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苗床土壤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kg拌土200 kg与苗床营养土拌匀后撒在苗床上,或放于营养全钵中。定植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6.5%普力克水剂600倍液250g/穴灌根,防治效果较好。叶面喷雾防治可用72.2%普力克水剂600~7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6%霜霉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大生加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96%硫酸铜500~1 000倍液,或10%高效杀菌宝水剂200~300倍液灌根防治。灌药液250~300 mL/株。茎蔓基部已发病部位,刮去病斑并涂60%琥·乙磷铝(DTM)可湿性粉剂5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倍液防治,每隔5 d涂抹1次。
4参考文献
[1] 李卫民,宴卫红,黄思良,等.广西黑皮冬瓜疫病的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植物病理学报,2007,37(3):333-336.
[2] 朱豪红,陈景成,吴永官,等.玉林市黑皮冬瓜疫病发生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技术措施[J].中国植保导刊,2009(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