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个人信用出现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接二连三的事件勾勒出了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带来的影响,然而,这些大事件并不是次贷危机的全部。据报道,曾经只限于高风险抵押贷款借款人的信贷问题,正向个人消费者领域扩散。
经过对美国17家大型信用卡公司的调查,美联社公布的一份分析报告发现,美国消费者的信用卡违约率正以两位数的速度迅速攀升,其中拖欠还款90天以上的账户增幅最大,这部分信用卡账户金额比一年前增长了50%。次贷给美国信用卡业务带来的影响直接影响个人消费,长期看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美国经济的恢复。并且信用卡危机在其他国家也有发生过,例如,在韩国,消费者过度负债就曾引发严重的信用卡危机,由于当时很多消费者盲目透支,到2003年底韩国家庭负债率达80%。其中韩国最大信用卡公司LG信用卡公司经营亏损达1.4万亿韩元,累计信用卡坏帐近10万亿韩元。在台湾地区,同样因消费者无力偿还信用卡欠债而爆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而我国此时信用卡正进入飞速发展阶段。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信用卡发卡量达9026万张,较06年同期增长82%,其中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以2300万张和2068万张占据信用卡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其他银行信用卡数量也较同期增长显著。纵观其他国家和地区所经历的信用卡发展历史和他们所面对的种种危机,我们不得不思考信用卡的爆发性发展背后所隐藏的潜在问题。
一、目前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1.我国仍然属于“非征信”国家
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常被分为两类,即“征信国家”和“非征信国家”。征信国家具备较为完善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讲信誉且客观公正的征信中介服务在全国普及,信用管理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在市场交易中可以快速取得资本市场、商业市场上的绝大多数企业和消费者个人的真实资信背景报告。而我国目前还属于非征信国家,信用环境较差,国内信用秩序混乱将恶化我国信用市场,直接影响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
2.大量睡眠卡存在
大部分商业银行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以便在信用卡市场占有有利地位,从而不断增加硬性发卡量任务,而部分发卡机构为了完成任务而突击发卡,如一人重复发卡,在持卡人不知情况下增发卡,或忙于发卡疏于服务,造成大量的睡眠卡,还容易造成客户信息泄露,客户对银行信任度降低。据央行的统计,至2007年下半年,在已发的4千多万张信用卡中已经有8成左右为“睡眠卡”。睡眠卡不仅浪费了资源,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益,也不利于管理,不利于银行卡的健康发展。
3.恶性竞争导致成本上升,抗风险能力降低。
为了快速抢占市场份额,部分银行不惜成本,采取免年费、办卡送礼品、返现金等形式进行营销,以业务亏损来换取市场份额。当持卡人已经习惯了信用卡免年费后,银行若想对信用卡再次收取费用何其难也,待到那时,银行面临的将是大量持卡人销户局面。所以不仅给信用卡行业带来负面效应,由于恶性竞争降低了准入门槛,甚至到了“呼吸就能办卡”的地步,致使许多不良客户持有信用卡,容易诱发道德风险,从而为发卡机构埋下风险隐患,而且对于以后信用卡市场规范和使其步入正轨增大难度。
4.客户服务
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将客户服务视为客户服务部一个部门的事,往往设一个客户服务部负责其具体工作。但客户服务绝非仅仅是客户服务部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商业银行所有部门,所有员工共同的事。因为信用卡提供的是综合,客服能力也是一个商业银行综合能力的集中表现,任何一个部门的差错或一个流程的不畅必然影响到客服效率和效果。对于一些大银行,目前的主要问题不是新客户进来的不多,而是老客户的持续流失,其大部分原因也就是客户服务发展的疏忽和速度的滞后。
5.信用卡消费所依靠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关于信用卡的法律法规只有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对银联公司、信用卡专业化服务公司、特约客户等市场参与者的准入条件和权利义务都未明确规定,相对于信用卡的发展,已远远滞后于其后,已完全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同时,由于缺少一定的制约机制,也造成在信用卡市场不规范的竞争行为。
6.“卡奴”现象
据国外经验,一般信用卡客户条件是:拥有稳定的职业或收入、爱好消费并可以接受负债消费、愿意并能够支付透支带来的利息,但由于之前提到的在信用卡市场上存在的恶性竞争情况,致使客户准入门槛降低,并且我国信用卡信用额度并非根据个人情况而设定,存在额度普遍偏高情况,这样就容易造成追求奢侈生活而超过自身经济能力的消费行为,不仅不能减轻生活负担,甚至成为导致个人破产祸根。
有发卡机构人士说:“卡奴”现象不是银行责任,内地并不存在真正的“卡奴”。此言差矣,“卡奴”现象事发于持卡人,但根源还是在于发卡机构。深受其害不仅是持卡人本人,还有他们的家庭,这将引发巨大的社会局面,如此恶性循环,信用卡业务怎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壮大!
二、我国信用卡市场进一步发展建议
1.尽可能尽快的建立比较完善的“征信”体系
实现统一规范的信息共享,在透明信息的同时也需要保证个人信息不被滥用。加快个人征信系统建设,为能提供客观全面的个人信用报告做好准备。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信息主要掌握在银行、公安、电信、法院、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因此可由国家牵头,制定统一标准,各职能部门配合,按统一标准格式对信息进行整理,纳入征信系统。同时,还应建立一套完整、合理、具体的信用评估或风险预测报告。2.注重发卡质量
改变由原来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粗圹型”转变为以质量和客户为中心兼顾发卡数量的“品质型”发展,规范发卡机构之间不正当竞争,对授信客户应按不同的消费习惯和要求给予不同的信用额度,不能实行统一模式。
3.树立自己的信用卡品牌
由于不同银行发行的信用卡产品往往同质化程度较高,差异性很低,这就决定了品牌建立的重要性。品牌就是一种独特性,是一种为市场所广泛认识、接受和赞誉的独特性。比如光大银行所推出的“福卡”,传递着中国古老的福文化,更多的体现了中华文化,是对国学的一种传承,也预示着信用卡品牌经营已经进入到文化营销的新阶段。同时,在品牌建设中应重视客户服务,在宣传时切勿将信用卡品牌建设误以为只是广告活动,并且管理人员应经常去第一线亲身体验服务工作,聘用高素质人才充当一线服务人员并赋予他们以较高权限处理事务。
4.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作保障
与信用卡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显滞后于市场和业务的发展,尽快出台《信用卡管理条例》,通过立法手段,对信用卡业务涉及的法律问题予以解决,实现管理的法制化。同时,也要考虑到我国要由“非征信国家”发展到“征信国家”不可能一蹴而就,配套的过渡时期相关法律法规也应出台,以解决在过渡时期出现的问题,做到有法可依。
5.提倡和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念
我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作为烟草企业应尽的一项义务就是必须在烟盒上注明:吸烟危害健康。信用卡是否可以以此为鉴?建议发卡机构在每发一张信用卡的同时,能否附上一份提醒书或宣言或在信用卡上也注明:正确用卡,健康消费等字样,引导消费者正确适度消费,只有让持卡人正确的使用信用卡,正确感受到信用卡带来的快捷、便利和安全,信用卡市场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银行才能从中受益。